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_第1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_第2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_第3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_第4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页码页码/NUMPAGES总页数总页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掠过(lüè)甲胄(zhòu)口径(jìng)震耳欲聋(lóng)B.头颅(lú)湮没(zhēn)抚摸(fǔ)惟妙惟肖(xiào)C.秩序(zhǐ)桅杆(wéi)踌躇(chú)深恶痛疾(wù)D.孵化(fū)枢纽(qū)殷勤(yīn)巧妙绝伦(lún)3、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他是个音乐才子,这是无可置疑的。B.每次我向老师请教时,他都和颜悦色地给我解答。C.跑完了5000米,同学们个个筋疲力尽。D.在上学的路上,他把昨天看到的故事惟妙惟肖地讲给我听。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学习,我们每个人都要培养自己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B.为了营造良好的安全环境,各级部门要切实加强安全生产执法检查,提高应急管理工作。C.《朗读者》之所以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节目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D.10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各地读者纷纷来到图书馆、书店等地,阅读图书,品味书香。5、下列语文知识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大数据改变了贵州,其实,贵州不是也改变着大数据吗?”这句话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B.“拒绝毒品”“品行端正”“交通安全意识”依次是动宾短语、主谓短语、偏正短语。C.“在贵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句中“在贵州”是定语。D.“苗绣;蜡染;银饰等民族艺术品展现了多彩的贵州文化。”句中的分号应该改为顿号。6、请选出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①博士除授予学官,还授予一些有专门技艺、专门学问的职官,如魏晋以后的太医博士、天文博士、历博士、卜博士等。②秦始皇时,博士只作政府顾问。③唐宋以后,社会上对从事某种职业的人也俗称博士,如“茶博士”“酒博士”等。④汉代以后,博士开始任学官,担任教学工作。⑤博士在我国古代是个官名,最早出现在战国时代。A.⑤②④①③B.①⑤②④③C.⑤④③①②D.①④②③⑤7、根据课文默写,并写出相应的作者或篇名。①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王勃《______》②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__《望洞庭湖赠张丞相》③__________,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诗经·郑风》④式微式微,胡不归?__________,胡为乎中露?《诗经·邶风》⑤__________,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⑥__________,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⑦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__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⑧小伙子一般都喜欢善良而又美好的姑娘,《关雎》一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就是佐证。二、文言文阅读。(15分)【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乙】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谓曰:“此公欲来,能相容否?”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吾此间凡衣服、饮食、牛畜、丝纩、麻枲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共之,故可同处。子果来,勿携金珠锦绣珍异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杨谢而从之。又戒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与老人同出。(选自康与之《昨梦录》)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2)渔人甚异之(3)麻枲之属(4)迫暮2.翻译下列句子。(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2)此公欲来,能相容否?3.甲文中的“渔人”没有留在桃花源,最终是离开了。那么乙文中的“杨氏”是否要定居穴中?从文中哪句话可以看出来?4.两篇选文所描绘的社会在社会面貌、居民生活状态等方面有什么相同之处?三、现代文阅读。(30分)1、让讲规矩成为新常态①钱穆先生写过一篇《做人的规矩》,说:“诸位将来离开学校踏入社会,谋到了一项职业,做甚么应该像甚么,应该各有各的规矩,各有各的模范。人有人的样子,也便是有规矩了,这是人生最高的艺术。”诚哉斯言!讲规矩确实是人生的最高艺术。②一个人应该讲规矩。一个讲规矩的人,为人处事才会有礼有节,不卑不亢,有君子的气度,有“人的样子”。这样的人,有操守,识分寸,知进退,懂轻重,是一个靠谱的人,一个明白人,一个令人敬重和信任的人。现代社会是一个更加注重契约精神的社会,对个体的规矩意识有着更高的要求,如果不讲规矩,不但有损人品,有亏德行,而且寸步难行,注定一事无成。③一个家庭应该讲规矩。家庭是社会的最基本单元,家庭的规矩串联起来,影响着社会风气,影响着全民的公德素养,影响着国家文化。不难发现,很多民间规矩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是一脉相承的,体现了文明、和谐、诚信、友善等美好理念。我们的家庭不但应该践行规矩,保持对规矩的敬畏和重视,让规矩在家庭教育管理中发挥积极的作用,而且应该承担主要的传承责任,通过言传身教把有价值的规矩一代一代地传下去。④一个政府也应该立好规矩,维护规矩。“依法治国”贯穿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政思路,“法”即规矩。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先立规矩后办事应是各级政府和管理部门依法行政、科学决策的重要原则,也是社会和谐、有序的基础。自古以来凡制定良法者,必定要考虑到它的可操作性和实施效果,故需谨慎研判,反复论证。今天我们的政府在立规矩这件事上理应有更严谨的态度,更专业的精神,令规矩有前瞻性、现实性。⑤政府和政府官员须带头守规矩。手握公权力的人,坚决按规矩办事,不仅体现了一种品德和修养,更表现了一种政治上的清明与成熟。须知规矩是紧箍咒,更是护身符。朱元璋曾问群臣:“天下何人最快活?”有言位居显赫者最快活,有言金榜题名者最快活,有言富甲一方者最快活……朱元璋均不满意。唯有大臣万钢答道:“天下守法度者最快活。”朱元璋大悦。法度就好比我们的规矩,守规矩者,不越法纪“雷池”,绝无“暗室亏心之忧”,自然能坦坦荡荡,光明磊落。⑥清代画家沈宗骞有一句名言:“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时代飞速发展,社会日新月异,我们不但要懂规矩,守规矩,还要创建与时俱进的新规矩,让讲规矩成为中国的新常态。1.下列对本文的中心论点概括的最恰当、最简明的一项是()A.讲规矩确实是人生的最高艺术。B.一个人应该讲规矩。C.个人、家庭、政府和政府官员,都应该讲规矩。D.我们要创建与时俱进的新规矩。2.下面对相关论据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A.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可以用来论证守规矩的重要性。B.荀子《劝学》中的“木受绳则直”这句话可以用来论证守规矩所起到的作用。C.“东施效颦”的事例可以用来论证不守规矩的危害性。D.“商鞅立木”的事例可以运用到第④自然段中,论证立规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3.第①自然段的作用是什么?②③④自然段的顺序是否可以调换?为什么?2、我的暖,一寸长葛闪①这是个身着工作服,满身油漆和泥土,满面灰尘,约莫40岁的中年男子。②他隔着车窗,朝我弯弯腰,腼腆地笑着,给我递了根香烟。③看我接了烟,他大喜过望,慌忙从兜里摸出打火机帮我点上,咧开大嘴一笑,说:“大哥,您是几天来第一个接俺烟的呢。”④我一听,有点蒙。⑤他好像瞧出了我的心思,憨憨一笑,说:“俺这烟差,你们城里人瞧不上眼。您是第一个接俺烟的人,俺激动哩。您绝对是一个瞧得起俺们乡下人的好人。”⑥“有事吗?”我笑笑,为这个中年男子的“油嘴滑舌”。⑦“是这样的,大哥,”男子搓搓手,不住地点头,“俺就是想,能坐坐您的车不?”⑧“你要到哪里?”我轻轻皱了皱眉,不是我小气不让他搭车,而是他那一身的油漆和泥土,实在是让我心有芥蒂。⑨“不不不,”他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俺哪儿也不去,就在上面坐一会儿就行。今儿不坐,明天坐一回就行,还是今儿这个时间。”⑩说完,他那布满血丝的大眼睛,充满着乞求。(11)我犹豫了一下,还是点了头,说:“行!”我话音刚落,还没来得及问他我心中的疑惑,他就一连向我说了几个谢谢便离开了。临走前,还特意向我的前车牌望了一眼。(12)第二天,他准时到了学校门口。看我在,他一脸兴奋,轻轻坐上了副驾驶座位,和我聊了起来。(13)还没聊五分钟,放学的孩子们便冲出了校门。他透过玻璃,紧张地看着人流。过了一阵,他飞快地推开车门,站在车旁大喊着。不一会儿,一个小男孩跑到他的面前,他让小男孩喊了我一声“叔叔好”,然后还介绍说我是他在城里刚认识的朋友。他递了根香烟给我,便带着孩子匆匆离开了。临走的时候,他望向我的眼神里充满了感激。(14)我实在不明白,他为什么只坐这么一小会儿。直到三天后,在学校门口又遇上他,他才告诉了我答案。(15)原来,孩子刚进城读书,因为农村和城里的生活习惯存在很大的不同,所以一些同学很瞧不起他的孩子。孩子的心理因此出现了阴影。(16)“其实俺明白,大多数城里人也像您一样,待俺们如亲兄弟般的好,只是孩子小,暂时还不能理解。”他笑笑说,“俺上次坐您的车看着孩子向我跑来,然后我就告诉孩子,您和我是顺路的,常免费载着我一起来学校!”(17)他搓着手,又憨憨地补充道:“别的家长给自己孩子的温暖那么长!”他张开双臂,比画了一段很长的距离,然后又接着说,“俺不中用,俺只能给孩子这么点的暖!”说完,他用手指比画了一个大约一寸的长度。(18)“一寸长的暖!”这形象的比画瞬间击中了我的灵魂,我深深地震撼,被它的朴实,又被它的深沉!(选自葛闪新浪网博客,有删改)1.文中的“他”为孩子做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文章第①段使用了人物描写的哪种方法?其作用是什么?3.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您是几天来第一个接俺烟的呢。4.本文情节安排上最大的特点是设置悬念,试举一例并说说其作用。5.“一寸长的暖”深深地震撼了“我”,请结合全文说说你对“一寸长的暖”的理解。6.熟读这篇文章,你一定有许多话要对自己的爸爸说,请你给自己的爸爸发一条手机短信。(50字左右)四、写作题(40分)汪国真在他的诗歌里说:“给我一个微笑就够了/如薄酒一杯,像柔风一缕/这就是一篇最动人的宣言呵/仿佛春天,温馨又飘逸。”请以“给我一个____就够了”为题目,完成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要求: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一ADDCA①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②波撼岳阳城孟浩然③青青子衿④微君之故⑤蒹葭萋萋⑥黄发垂髫⑦悄怆幽邃⑧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二1.(1)与世隔绝的地方(2)对——感到惊异(3)类(4)接近、临近2.(1)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详尽地告诉桃花源中的人,(他们)听了都很惊叹惋惜。(2)如果这个人要来,这里肯收留他么?3.是。从“杨谢而从之。”这句话可以看出来。4.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安定、和平人人平等,民风淳朴,人们过着自由快乐、自给自足的生活。(意对即可)三1.C2.C3.引用钱先生的话引出中心论点,并作为论据证明论点。不能,因为这三段从个人到家庭到政府,层层递进来论证中心论点。1.为了消除孩子的心理阴影,“他”请求坐一次“我”的车,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2.外貌描写(肖像描写)。作用:①交代了主人公的身份;②暗示了他工作的艰辛;③暗示了“几天来”他被拒的原因;④为后面“我”的“皱眉”“犹豫”做了铺垫。3.“几天来”说明中年男子为此努力了好些次,表现出中年男子的艰辛努力和坚持,以及父爱的执着深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