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里面和外面小班教案_第1页
感知里面和外面小班教案_第2页
感知里面和外面小班教案_第3页
感知里面和外面小班教案_第4页
感知里面和外面小班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感知里面和外面小班教案活动目标:1、能借助物体来识别前后、两边等方位。2、在游戏中学习完整讲述句子,学习方位词:上下、前后、里外活动准备:各种毛绒小动物或头饰活动重点:感知前后、两边等方位。活动难点:能完整的讲述句子。活动过程:1、初步识别以自身为中心的方位:“你的鼻子〔耳朵、屁股〕在哪里?〞〔在前面、在后面、在旁边〕2、游戏—找方向:“你们做兔宝宝,我来做兔妈妈。我捏捏鼻子你们就到我的前面来;我拍拍屁股你们就到我的后面来;我拉拉耳朵你们就到我身体的两旁来。好,我们现在来试试吧。〞教师边拍屁股边说:“快到我的后面来。〞依次:边捏鼻子边说:快到我的前面来。边拉耳朵边说:快到我的旁边来。幼儿依据老师的指令行动。教师转身,改变方向,只拉耳朵不说话。“为什么还是拉耳朵,你们要变方向?〞师生共同小结:改变了方向,旁边也跟着变了。3、游戏—捉迷藏:“动物们在森林里玩捉迷藏游戏,让我们赶快把它们找出来!〞请幼儿找出并说出小动物躲藏的准确位置。分组游戏:请一半幼儿抱着动物们躲藏,另一半幼儿寻找并说出躲藏地。替换进行游戏。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图片和操作活动,正确感知并分辨“里,外〞。2、巩固对5以内数量的熟悉。3、愿意阅读画面上的方位词。活动准备1、课件-图片:里外2、每桌上一个小筐,玩具假设干。活动过程1、出示图片:感知5以内的数量。(1)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这儿有什么?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有多少只奶牛?2、进一步感知5以内的数量。(1)请小朋友看图说说:奶牛在哪里?认一认汉字:里外。(2)观察牧场里面和外面的奶牛,里面有几只?外面有几只?(3)看图说说:奶牛在哪里?请你给牧场里面的奶牛用圈表示,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熟悉里外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图片和操作活动,正确感知并分辨“里,外〞。2、巩固对5以内数量的熟悉。3、愿意阅读画面上的方位词。活动准备篮子一个,玩具动物假设干活动过程:1、集体活动。熟悉里外,感知5以内的数量。出示一篮子玩具动物,引导幼儿观察动物在哪里?说说:这儿有什么?小猫在哪里?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有多少只小动物?边数边将小动物拿到桌上,接着再看一看说臆说:小动物现在在哪里?让幼儿感知里外。最后送小动物回家,带领幼儿边送边说:一只小动物回家了,二只小动物回家了,……当小猫全部送回家后,再让幼儿说一说,小动物在哪里?2、操作活动分辨里外,进一步感知5以内的数量。(1)熟悉里外。请小朋友看图说说:画面上有谁?他们在哪里?认一认汉字:里外。(2)观察篮子里面和外面的实物,请你给篮子外面的东西涂上你喜爱的颜色。(3)看图说说:小动物在哪里?请你勾出在里面的小动物。3、评价活动。请各别幼儿上来讲述自己的活动材料,教师和幼儿进行简单地评价,并带领幼儿读一读画面上的汉字。活动目标1、通过游戏,观察、操作使幼儿感知10以内的数量。2、使幼儿建立对数量的熟悉,3、使幼儿体会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教学重点、难点手口一致的点数出10以内的数量活动准备记录单、豌豆荚、小黑点、数字卡片、鼓、数数玩具、彩色笔。活动过程一、情景导入,表述礼物。1、李老师给宝宝们带来了一包礼物,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礼物?〔和旁边的宝宝说一说,是什么礼物,是什么样子的。〕2、按图归放,感知数量。〔请宝宝们把相同的礼物归放在一起,一起来数一数、说一说,每样礼物有多少。〕二、击鼓游戏1、运用听觉感知数量,老师击鼓〔数量是10以内〕,幼儿回答:击了几下,说出总数。并配相应的数字卡片。2、用动作感知数的实际意义,看点子卡片击鼓,边击边数数,最后说出点数。并配相应的数字卡片。三、猜猜豆妈妈肚里的豆宝宝,理解10以内的数量。1、剥豆:出示一结豆荚,幼儿观察推测,里面躺了几粒豆宝宝。剥豆验证,并用相应的符号和数字表示,教师在大记录单上作记录。第二次剥豆,请各别幼儿剥豆数数,并作记录。两次一共剥了几粒豆,将两次剥的豆放在一起是多少粒?用数字几来表示。教师在记录单上写上数字。2、介绍记录单,请幼儿说说记录单的每一个格子里写什么?3、讲解操作要求:4、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5、交流评价,纠错。四、拓展蔬菜批发市场必需要一些豆子,我们把豆子装到袋里去送到批发市场吧。〔幼儿依据豆子的数量送到“老板〞那里。〕教学反思新课程的理念是让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活动中,我紧紧把握这个理念,使幼儿在积极愉快的气氛中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轻松地熟悉、理解了学习内容。刚开始,我用了分礼物导入,先让幼儿对10以内的数有一个初步的熟悉。这个方法还不错,幼儿都能跟上我的节奏。接下来我出示了事先准备的小圆点,让幼儿玩击鼓游戏,幼儿也基本上都能击正确。并且,课上的气氛也是很活跃的,发言也很积极,见得幼儿对看图片数圆点还是感兴趣的。较好地达到了预期制定的活动目标。活动目标:学习正确分辨里外。巩固5以内的数量的熟悉。能将操作材料收拾好。指导要点:指导幼儿正确分辨里外。环境资源:幼儿经常生活的环境,如教室里、外。活动准备:桌子一张,玩具小鸡5只,篮子一个。第一、二、三组:幼儿操作材料第7页。第四、五、六组:人手一只分类盒,一小盘内有两种动物卡片和相对应食物卡假设干。活动过程:一、集体活动。1、学习分辨里外,感知5以内数量,出示一篮小鸡。老师:这儿有什么?小鸡在哪里?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边数边将小鸡拿到桌上〕,一共有几只小鸡?现在小鸡在哪里?小鸡在外面玩累了,要回家了,一只小鸡回家了〔把小鸡从桌上放回篮子〕,两只小鸡……现在小鸡在哪里?2、进一步感知里外。小朋友请你们想一想,想在我们在哪里?做早操时我们在哪里?吃饭是我们在哪里?〔一〕教学目标:1、让同学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或图片,能识别并识别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并表述,初步感知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结果不一定相同,培养同学初步的空间观念。2、让同学通过猜一猜的逐步推断,总结证实出观察事物必需全面性,能灵活运用三视图,完成将平面图形变幻成实际图形的操作。3、让同学从物到形;再从形到物的看一看、画一画、摆一摆、拼一拼的操作中充分经历、体验,培养同学观察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收集信息的能力。4、让同学通过欣赏、描述实物的平面图片,互相交流所得,在心得事物形体不同方向美的同时提升同学空间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二〕教学准备:课件、学习纸、水壶、积木〔三〕教学过程:一、初步感知:1、观察导入:⑴、孙老师给一位小朋友拍了一些照片,你知道这张照片摄影师站在这位小朋友的哪里拍的?⑵、板书并讲述:〔前面〕从前面我们看到了这位小朋友的正面,你从正面主要看到了什么?〔脸、两根辫子〕2、展开:⑴、提问:摄影师还能站在哪里拍?〔随机展示图片〕⑵、板书:〔左右;上面;后面〕⑶、说说:你主要看到些什么?重点说说〔左右〕:为什么只能看到一只眼睛了?看到的这一只眼睛是同一只眼睛吗?为什么现在看不到中队长标志了?……3、小结:⑴、同时出示五张照片⑵、提问:我们从前、后、左、右和上面观察了这位小朋友,发现从这些不同的方向看的结果都各不相同。⑶、揭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怎么看?〞4、欣赏:⑴、导入:我们先来欣赏一些照片,你最喜爱哪一张就请你说说是怎么拍的,好吗?⑵、随机回答⑶、小结:我们从各种不同方向看到了这么多的照片?你看到你的桌面上有什么?二、物到形的探究:1、自由玩一玩:同桌两人可以看一看、玩一玩水壶。2、布置要求:你觉得怎么摆好,请你摆好就不能再动了!⑴、画一画:同桌两人分工合作把你看到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上面的样子分别画到小画纸。⑵、强调:如果我要画壶的后面怎么办?〔人可以走动,壶不动〕⑶、汇报:〔实物投影展示〕说说你画的形状?强调问问壶相对面的不同点?⑷、推测:依据这组小朋友提供的信息,你能猜出他们的壶是怎么摆的?三、形到物的探究:1、猜一猜:⑴、导入:你们都猜的那么棒,孙老师也想请你来猜一猜!我用6个立方体搭了一个图形,从上面看能看到3个正方形,〔出示〕你猜我是怎么拼的?⑵、反馈同学作品〔肯定同学的不同拼法!〕强调提问:第一排只有一个〔或两个〕立方体,怎么也能看到3个正方形呢?7.幼儿园小班课程《感知数量9》教案怎么写活动目标:1、教幼儿学习手口一致地点3以内物体的数量,并能说出点数。2、学习按数量匹配相应实物,感知3以内数量的排列顺序。3、培养幼儿合格的操作习惯。活动准备:教具:1、教学挂图2、情景贴绒〔草地、蘑菇房,兔子卡片3张,分别为1、2、3〕学具:1、人手一份兔子卡片2、人手小萝卜〔卡片〕6个3、分类盒1个活动过程:一、集体活动1、学习手口一致点数出示三张背面对着幼儿的数字卡片。师:“这是什么?〞〔卡片〕〔将卡片翻过〕师:“卡片上有谁?我们就叫它什么卡片〞〔兔子,兔子卡片〕师:“这里有几张兔子卡片?〞〔三张〕师:“这三长兔子卡片都一样吗?哪儿不一样?哪张卡片上的兔子最少?是几只?〞师“这张卡片上有几只?〞〔带幼儿点数,说出总数〕师:“那这以张呢?〞〔三只〕〔请幼儿点数验证〕3、按数量对应匹配出示蘑菇房师:“这里有什么?有几间房子?〞〔有三间房子〕师:“你看每一间房子顶上都有什么?有几点?这些黑点是标记,告诉我们哪间房子应放哪张兔子卡片。谁来把兔子卡片送回家?〞请幼儿上前操作师:“你怎么知道这只兔子要住在这间房子里的?〞〔一只兔子住一个点字的家〕师:“这两只兔子呢?三只兔子呢8.小班教案:〔我的家〕感知游戏的快乐活动目标:1、熟悉自己家有哪些家庭成员,并知道有几位。2、会按照人口的数量贴上相应的点子。3、尝试比较合理的画面布局。4、引导幼儿尝试用多种方法表达对家人的热爱之情。活动准备:1、每人一张蘑菇房子图,2、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宝宝图人手一份。3、每人五个黑色的圆点小卡片,胶水,贴好一家三口图片的小房子。活动过程:一、熟悉自己家有哪些家庭成员。1、出示一座小房子〔把家庭成员遮住的〕,这是明明小朋友的家,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家有哪些人?2、老师揭开遮住家庭成员的纸,引导幼儿说说明明家有谁?3、我们小朋友都有一个幸福的家,在你的家里有哪些人?4、引导幼儿说说家里的成员,如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我。二、从感受家人对自己的爱,激发幼儿对家人的热爱之情。1、你的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为你做过哪些事?2、引导幼儿依据自己的生活进行讲述。3、你觉得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对你怎么样?4、你喜爱他们吗?5、你用什么方式表示喜爱他们?三、学习点与数量的对应,会注意画面布局美观。1、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很爱你,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和自己的家里人拍一张全家福照片好吗?2、我们看看明明家拍的照片怎么样,拍照的时候他们的位子是怎么站的?3、引导幼儿说说画中人物的布局,学习合理的布局。〔孩子站中间,爸爸、妈妈站在两边〕4、数数看他们家有几个人?我们在房顶上就贴几个点子。〔老师示范在房顶上贴三个点子〕5、你们家有谁,把他拍到房子照片里去,注意怎样拍才好看。然后数一数有几个人,在房顶上就贴上几个点子,布置我们的家,让我们的家变得更美丽。6、幼儿操作,先贴家庭成员,在贴点子,注意人数和点数要对应。7、展示幼儿的作品,请幼儿互相看看谁家拍的照片和布置的房子最好看,并检查人数和点数是否对应。四、延伸活动。把幼儿的作品一起布置成主题墙,让幼儿进一步感受“我的家〞的温暖情感。9.感知整天和部分的关系教案与反思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感知图案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培养逻辑推理能力和观察力。2.学习依据整体图案上的颜色、形状、线条等线索寻找其局部图案。3.耐心有序地观察,体验发现的乐趣。活动准备:展示图片:西瓜、雨伞、礼品盒、小魔术师活动过程:一、准备水果,先让幼儿熟悉。今天老师为大家请来了一位小小魔术师〔出示小魔术师的图片〕。瞧,他为大家带来了礼物,都有什么呢?〔出示西瓜图片〕二、教师遮挡图片,切除水果部分。小魔术师要为大家变魔术了〔用布遮挡住图片,悄悄剪去一部分,然后再开。〕小朋友,看,我们的礼物怎么啦?〔少了一块。〕少了什么地方?〔请幼儿大胆推测。〕三、让幼儿寻找另一部分。请你们找一找,小魔术师把我们的礼物变到哪里了?〔引导幼儿找到剪掉的部分。〕你是怎么找到的呢/〔用变魔术的方式,依次出示西瓜、雨伞、礼品盒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整体图案颜色、形状、线条、缺口形状等线索,并依次线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