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宁夏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宁夏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宁夏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4页
宁夏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宁夏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命题教师:一、基础选择题。〔每题3分,共27分〕1.以下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组〔

〕A.贝壳〔ké〕

埋怨〔mán〕

瞬间〔chà〕

大雨滂沱〔pāng〕B.累赘〔léi〕

哨卡(kǎ)

押解(jiè)

心宽体胖〔pàng〕C.皈依(guī)

熨帖(yù)

狙击(jū)

虚与委蛇(yí)D.龋齿(qǔ)

绿林(lù)

鞭笞(chī)

力能扛鼎〔gāng〕2.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①既窈窕以寻壑

②窈窕艳城郭B.①三餐而反,腹犹果真

②他果真没有来C.①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②区区小事,何足挂齿D.①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②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3.以下加点词的用法不同其它三项的是:〔

〕A.时则不至

B.雄州雾列,俊采星驰C.策扶老以流憩

D.臣不胜犬马惧怖之情4.与“复驾言兮焉求〞不属于同一文言句式的一项是〔〕5.以下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所含修辞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A.不坠青云之志

B.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C.谁悲失路之人

D.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6.依次填入以下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党员干部要与群众心灵相通、血肉相连,需走近群众,从“握手〞开始,______________,消除心与心之间“最后一公里〞的隔阂。②福尔摩斯的身上集中体现了人类对正义与公平的追求、对理性与科学的弘扬,以及对和谐与安定的生活的渴求,这些确实能对读者施以____________的影响。③义务参加缉毒工作的周业生在民警眼中,就像个勇敢的骑士,不管前面的路多坎坷,他都____________,不分昼夜地巡逻,帮助警察抓住了很多罪犯。A.步步为营洗心革面义无反顾

B.按部就班

潜移默化

义薄云天C.步步为营

洗心革面

义薄云天

D.按部就班

潜移默化

义无反顾7.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依据世贸组织公布的全球贸易增长最新猜测显示,近两年全球贸易额的猜测增长值有所下调,低于1993~2013年均值。B.凡是在科学和学问研究上有成就的人,不少是在客观物质条件十分困难的状况下,顽强勤奋,付出努力,获得成功。C.为了应对继续出现的暴雨天气,许昌市防汛指挥部在统一布暑和大力动员下,襄城县积极做好道路、电力抢修等应急工作准备。D.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使得这一古老的文明再次吸引了世人的目光。8.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印象中,成熟的向日葵,花盘都是低垂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一阵晨风拂过

②可我家的这几株向日葵初出茅庐③所以有诗人赞叹,愈是成熟,愈是谦虚④在绿叶一片低落而嘈杂的合唱中,传出她们清亮而高亢的欢叫⑤依旧高昂着头,开心而单纯地笑着,就像稚气未脱的乡野小妹子⑥尚不懂得伟大的谦虚,也不懂得虚伪的世故A.③②⑥⑤①④

B.④②①⑤⑥③

C.②⑥⑤①④③

D.③①⑤②⑥④

9.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勃,字子安,初唐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初唐四杰〞。代表作《滕王阁序》是一篇骈体文,其特点是:讲求对仗,一般是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平仄相对;多用典故,讲求藻饰。B.李密,三国时蜀人,后来归顺晋朝,著有《陈情表》等作品。表,古代奏章的一种,多用于臣向君陈情言事,如诸葛亮的《出师表》。C.《边城》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描述了湘西边地特有的风土人情;以撑渡老人的外孙女翠翠与船总儿子傩送的爱情为线索,展现了人性的善良和心灵的纯净。D.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指法国的巴尔扎克、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他们都是同时代的著名短篇小说家,他们的创作速度之快、数量之多,堪称为王。二、古诗文阅读〔共计31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18分)焚驴志【金】王假设虚岁己未,河朔大旱,远迩焦然无主赖。镇阳帅自言忧农,督下祈雨甚急。厌禳①小数,靡不为之,竟无验。既久,怪诬之说兴。适民家有产白驴者,或指曰:“此旱之由也。云方兴,驴辄仰号之,云辄散不留。是物不死,旱胡得止?〞一人臆倡,众万以附。帅闻,以为然,命亟取,将焚之。

驴见梦于府之属某曰:“冤哉焚也!天祸流行,民自罹之,吾何预焉?吾生不幸为异类,又不幸堕于畜兽,乘负驾驭,惟人所命;驱叱鞭箠,亦惟所加。劳辱以终,吾分然也。假设乃水旱之事,岂其所知,而欲置斯酷欤?孰诬我者,而帅从之!祸有存乎天,有因乎人,人者可以自求,而天者可以委之也。殷之旱也,有桑林之祷,言出而雨;卫之旱也,为伐邢之役,兴师而雨;汉旱,卜式请烹弘羊;唐旱,李中敏请斩郑注。救旱之术多矣,盍亦求诸是类乎?求之不得,无所归咎,则存乎天也,委焉而已。不求诸人,不委诸天,以无稽之言,而谓我之愆。嘻,其不然!暴巫投魃②,既已迂矣,今兹无乃复甚?杀我而有利于人,吾何爱一死?如其未也,焉用为是以益恶?滥杀不仁,轻信不智,不仁不智帅胡取焉吾子其属也敢私以诉〞

某谢而觉,请诸帅而释之。人情初不怿也。未几而雨,则弥月不解,潦溢伤禾,岁卒以空。人无复议驴。【注】①厌禳(ráng):祭祀鬼神以祈求消除灾祸。②暴巫投魃(bá):暴,同“曝〞,指令巫婆神汉在太阳地里祁雨,驱赶旱鬼。.10.以下各组句子中,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适民家有产白驴者

适:正巧B.而天者可以委之也

委:委托C.杀我而有利于人,吾何爱一死

爱:吝惜D.人情初不怿也

怿:高兴11.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不仁不智/帅胡取焉吾/子其属/也敢私以诉B.不仁不智帅/胡取焉/吾子其属/也敢私以诉C.不仁不智/帅胡取焉/吾子/其属也/敢私以诉D.不仁不智帅/胡取焉吾/子其属也/敢私以诉12.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一篇寓言小品,赋予白驴以正面的形象特点,它敢于陈情衙府,分析祸福,因古证今,直斥奸佞,成为正直敢言、有胆有识的人的象征。B.白驴“乘负驾驭〞,劳辱终生,这使人联想到像牲口一样终年辛劳的农民,但它远非任人宰割之辈,白驴的形象本身包涵着作者为受欺者鸣不平、激愤于世道昏暗的战斗意志。C.白驴最为精辟的见解在于“祸有存乎天,有因乎人,人者可以自求,而天者可以委之也〞,其中“人者可以自求〞是白驴见解的核心,贯穿上下。D.文章引用典故来证实自己的议论,托物言志,笔意冷峻,同时运用对比手法,将白驴与镇阳帅、众人对比,虽肯定了镇阳帅勤政爱民的一面,但对他督下祈雨的做法不满;也显示了无知妄测、人云亦云的可惊可骇。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厌禳小数,靡不为之,竟无验。〔3分〕〔2〕不求诸人,不委诸天,以无稽之言,而谓我之愆。〔3分〕〔3〕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3分〕

〔二〕古诗文阅读

〔7分〕公安县怀古①杜甫野旷吕蒙营,江深刘备城。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洒落君臣契,飞腾战伐名②。维舟倚前浦,长啸一含情。注:①本诗作于大历三年〔公元768年〕深秋。是年夏,吐蕃进犯灵武、邠州,京城震动。杜甫因好友严武去世,便离开蜀地到荆楚一带的公安县暂住。②此二句主要写了三国时刘备君臣的关系及吕蒙的战绩。14.以下对本诗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4分〕A.这是一首五言古体诗。全诗八句四联,对仗工整,颇显诗人的诗律功底。B.首联构思精巧,用笔着力表现出“山野〞之“旷〞,“江水〞之“深〞。C.颔联中,“催〞字将深秋季节里昼短夜长的自然情状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D.颈联“用典〞,主要表现出了刘备君臣的和睦关系以及吕蒙的赫赫战功。E.整首诗层次清楚明了,首叙古迹形胜,次写想象之景,后直抒怀古情思。15.本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3分〕答:

〔三〕名句默写填空:〔每句1分,共6分〕16.补写下面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逍遥游》中写宋荣子荣辱不惊的原因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归去来兮辞》中“

〞两句形成了鲜亮的对比,即精神上的富足、孤高与物质生活的贫寒之间的对比。〔3〕王勃的《滕王阁序》中“

,_________________〞两句,动静结合,声色结合,描述出晚霞之中一幅绝美的秋江暮色图,成为千古绝唱。三.论述类文本阅读〔共计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7~19题。(9分,每题3分)鸿雁在中国古代诗词中的审美意蕴在中国古代诗词中,鸿雁作为审美对象,具有丰富的美学意蕴。鸿雁是随阳之鸟,它虽然在季节和环境的渲染下带有“秋〞的意象,但它与蟋蟀、鸣蝉等秋虫之美仍有所不同。听秋虫之浅吟低唱,不免产生物华将尽的寂寥之感,看鸿雁之布阵南征,则令人心胸开阔,精神振奋。“秋色萧条,秋容有红蓼;秋风拂地,万籁也寥寥。惟见宾鸿,冲入在秋空里,任逍遥〞,便是对鸿雁这一美学特征的生动把握。鸿雁是健飞之鸟,翅膀拍动时频率适中,沉雄有力,不似鹰鹞猛悍桀骜,也不似鹤鹭之轻灵飘忽,而是给人以坚忍强劲的审美感受。在风频雨骤的春日或霜寒月冷的秋夜,当鸿雁结阵翱翔,引吭嘹唳、雄姿勃勃地掠过长空时,人们的这种审美感受就更加显然、激烈。鸿雁迁徙时常汇合成数十只、上百只的大群,在天空中列队飞翔。“蜃楼百尺横沧海,雁字一行书绛霄〞;“白犬吠风惊雁起,犹能一一旋成行。〞鸿雁这种行序整齐的飞行特征,使中国古代文人们称赞不已。鸿雁健飞,且性情机警,南征北返时,中途很少停歇,人们能看到竦峙树端的鹰、栖息房梁的燕、兀立江滩的鹤鹭,却很难看到静态的鸿雁。在中国古代诗词歌赋中,鸿雁大都以动态出现,鸿雁翔姿优美,亦刚亦柔,曹植的《洛神赋》中就有“翩假设惊鸿,矫假设游龙〞之语。鸿雁南迁阵容非常壮观,在朔风凛冽、尘沙蔽日的秋冬之际,当一群群大雁雄姿勃勃地掠过长空时,亦能唤起古人雄浑悲壮的审美感受,这种感受关于边塞诗人来说,尤为激烈。“雁来惨淡沙场外,月出苍莽云海间。〞借秋空雁阵渲染沙场征战的雄浑悲壮之貌。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两者不可截然分割,而对“雁〞意象群的发掘,即能较好地说明这一问题。在中国古代咏雁诗词中,既有侧重“言志〞的诗词,也有侧重抒情的诗词,但数量最多的还是抒情与言志有机结合、互为渗透的诗词。中国美学中的“景中情〞与“情中景〞互相联系又各具特征。巧于诗者或“景中情〞,或“情中景〞;神于诗者则情不虚情,景非滞景,情景互生,妙合无垠。这三种审美移情层次在中国古代咏雁诗中均能找到例证。17.以下对鸿雁习性特征所体现的相应的审美意蕴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鸿雁身大体重,起飞以及飞行时,翅膀拍动,沉雄有力,给人以美的享受。B.鸿雁迁徙时行序整齐,符合中国人喜爱整齐划一的审美情趣,能激发人们团结奋进的热忱。C.鸿雁健飞,且性情机警,迁徙中很少停歇,使人们很容易联想到对光明与温暖的追求。D.鸿雁飞翔时,常汇合数十只、上百只,其阵容相当壮观,容易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18.以下古代咏雁诗〔词〕,属于“抒情与言志有机结合、互为渗透〞的一项是〔〕A.列序横空,身世在云中,舞影动西风。云淡淡,月蒙蒙,身点破苍穹。B.“鸿志不汝较,奋翼起高飞〞“但当养羽翮,鸿举必有期〞。C.“鸿庭波起兮鸿雁翔,风瑟瑟兮野苍苍〞“雁飞高兮远难寻,空断肠兮思愔愔〞。D.塞下秋来风光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9.依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秋虫的审美基调一般表现为凄清低婉,鸿雁的审美基调则主要表现为辽阔高远。B.中国古代对联常以“飞鸿〞对“奔马〞、“冥鸿〞对“隐豹〞、“摩天鸿〞对“闹海蛟〞,主要体现了古人的“亦刚亦柔〞“雄浑悲壮〞的审美感受。C.鸿雁列队飞翔时,“人〞字形与“一〞字形之间不断更替,动荡中浮现出鲜亮的回旋往复之美。D.情景互生,物我难辨,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是中国古代诗词创作的最高美学境界,古人的咏雁诗不乏其例。四.文学类文本阅读〔共计1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0~22题。长凳周海亮乡下的雨比城里的雨大,我这样认为。逢夏季,逢大雨,雨便把乡村浇得亮晃晃的,浮现一种模糊和扭曲的景致。于是河水暴涨,黄浊,湍急,直冲而下,村人就跑出来,急匆匆的,却不是为了看景,村人没那个雅兴和时间,他们出来,是为了捞东西。总会有可捞的东西。河的上游连着很多村落。河水里飘来垃圾、南瓜、巨木,甚至家具,当然,更多的时候,只会飘来一些碎草。碎草被河边裸露的树根挡住,就有村妇拿了粪叉,捞半天,捆紧,带回家,晒干,可以煮五六碗的稀饭。方言里,这叫“捞浮〞,几乎每一个村人,都干过这事。宝田与三麻同龄,论辈分,宝田管三麻叫“叔〞,但从不叫,亲哥俩似的友谊。那时三麻正跟一条鲢鱼搏斗,三斤多重的鲢鱼自己蹦上岸,三麻扑过去,手一滑,鲢鱼又蹦回到水里。三麻骂,成心逗老子呢你。这时他听到宝田的声音,凳子!是长凳,放在堂屋,一次可以坐三四人的那种。凳子从上游飘下来,被雨后的阳光照着,闪着木质的暗黄。等凳子靠近,宝田便拿一根粪叉,看准了,猛地向岸边一划。凳子在水中打一个旋儿,飘到叉子所不能及的地方。宝田急了,凳子,飘了!凳子,飘了!他向着凳子喊,很无助的样子,却并不看三麻。凳子飘出很远,颜色开始暗淡。宝田向回跑,寻着更长的粪叉,或者棍子。三麻正是这个时候,跳下水的。三麻是村里水性最好的一个,没费多大劲儿,就把凳子救回。他把凳子坐在屁股下,一边哆嗦,一边拿手抚摩。三麻说,多好的凳子啊!三麻把凳子带回家,三个孩子争抢着坐。一个孩子跛脚,很严重,吃饭时,几乎趴在地上。三麻的女人说,这下好了,这下好了。三麻说,好个屁,那是宝田的凳子。女人便看着他,尽是不满。宝田常来。他对三麻说,这凳子,是我先看见的。三麻说,是。宝田说,我的叉子,没捅准。三麻看一眼正在凳子上玩得起劲的跛脚儿子,说,是。宝田就不再说话,有时喝一碗三麻家的玉米粥,把嘴巴咂得夸张地响。有时三麻去找宝田。三麻对宝田女人说,要是我不去捞那个凳子,凳子就冲远了。宝田女人说,知道。三麻对宝田女人说,家里孩子,腿不好。宝田女人说,知道。三麻对宝田女人说,下次再捞浮,如果有凳子,我拼了命也为你家捞一条。宝田女人的嘴就撅起老高。不会那么巧,她说,捞了这么多年,头一次看见你捞到凳子。宝田火了,丢了手中的筷子,大骂他的女人。女人就哭,数落着宝田的窝囊。凳子就放在三麻家的堂屋。宝田来了,常常坐在上面。一边用手摸着,一边说,多好的凳子啊!那年,没有为三麻和宝田再下一场大雨。天热得很,三麻的承诺,被太阳烤焦了。第二年夏天,终于下了一场大雨。好像所有的云彩都变成了雨,直接倒在了河里。河水再一次暴涨,更浑浊,更湍急,河面变得更宽。雨还没有停,三麻就叫上宝田,要去捞浮。宝田说,等雨停了吧,会有凳子吗?三麻说,现在去,会有。还没到河边,两人就发现河面上飘着一只凳子。无论影影绰绰,看不确切。三麻说,是凳子吗?宝田说,像。三麻就狂奔起来,奇快,宝田在后面喊,三麻!三麻没有回答,依旧狂奔。他跳下了河。三麻就这样被河水冲走了。宝田还记得,三麻在河水中举起的那条“凳子〞,不过是一个窄窄的硬木板。尸体是在下游很远的地方发现的,三麻被泡得肿胀和惨白,像发过的笋。三麻的女人只看一眼,就昏过去;众人把她叫醒,她再看一眼,再昏过去;众人再把她叫醒,她就疯了。她把跛脚儿子抓起来,扔到院子里。然后抱着凳子,去找宝田。她对宝田说,别再捞浮了,叫三麻回家吧。宝田嘿嘿地笑,像哭。她再说,三麻水性好,但水太凉,别让他下水。宝田再嘿嘿地笑,更像哭。她再说,三麻呢?宝田便不再笑了,抹一把泪说,对不住你,婶娘。宝田头一次叫三麻的女人婶娘,三麻女人感觉不是在叫她。那以后,村人常常听到宝田在夜里,打她的女人。女人的惨叫,传出很远。后来我知道,三麻家中曾经失火,那条被宝田送回来的凳子,早已化为一把清灰。小的时候,在雨后,我也常常和大我十几岁的堂哥,跑去捞浮。我们捞到了碎草、葫芦、树枝、油桶、南瓜、竹篓、八仙桌。我们捞到了很多东西,但我们依旧贫穷。20.以下对小说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本文选材小,立意却以小见大,给我们透视了那个贫穷的时代。B.在洪水爆发时,一对同龄而且很要好的兄弟三麻与宝田去捞浮,宝田先看到长凳,但最后是水性好的三麻跳到河里把长凳捞上来拿回了家。C.逢夏季大雨,河上游的许多村落被暴雨冲垮受了灾,村里人们急匆匆地跑出来捞浮,从侧面反映了村民的觉悟不高,趁火打劫。D.三麻把长凳捞回家,一直心存内疚,认为长凳本该是宝田的,自己夺人之美,这些描写体现了三麻做了亏心事。21.小说中的三麻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答:

22.有人认为文章中的长凳虽只是一个小小的物件,但在小说中发挥了极大的能量。你怎么看?请谈谈你的看法并简述理由。(5分)答:

五.有用类文本阅读〔共计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3~24题。学者王世襄

马未都我和王先生熟悉是因为明式家具,那时王先生还住在北京东城区芳嘉园胡同一座深宅大院内。惋惜此院今已不存,拆光盖了高楼,要不然可以建个名人故居,让喜爱明式家具的人有个凭吊之处,看看大家当年的生活状态。那座大院是王家的祖产,从中可以隐约看出王家当年的风光。我第一次踏进王家大院时是一个晚上,深一脚浅一脚的,摸黑如同盲人。王先生住在内院尽东头的两间,其他房间均已为外人所占,他住的这两间,房矮屋深,潮湿阴冷。今天已入藏上海博物馆的那批王先生收藏的著名明式家具,天天都有数以千计的人参观欣赏,殊不知当年这些宝贝在王先生家的窘状。一腿三牙的黄花梨方桌用于切菜揉面,王先生在上面为自己也为客人做过多少次菜,无人可知。我清楚地记得王先生为我们炒菜起锅时的情形,叮当作响,菜未入口就涎水横溢。王先生是美食家,名副其实,不仅会吃还会亲自下厨,并能撰文评比美食的优劣。最逗的是有一次,一家美国大公司在王府饭店宴请王先生,他老人家自己在家先炒一菜,装入广口罐头瓶内,拎着去赴宴,并一路上对我说:“王府饭店的厨子不行,让他们尝尝我的手艺。〞那天在餐桌上,当王先生将自己炒的肉丝菠菜装入盘中时,满桌嘉宾鼓掌,啧啧称赞。我觉得客人只是出于礼貌,尤其美国人本来就爱赞美人,王先生却认真地说:“刚出锅时比这还好,这会儿塌秧了。〞王先生的脾气不显山水,其实挺拧的。我们去的那个村叫后郭,家家户户都以倒腾古董为生,不必敲门,推门就是客人。记得有一家大门紧闭,犬吠如雷,王先生非要进去看看。我说不行,实际上一怕咬了王先生,二怕咬了我自己。可王先生从小养狗,一丁点儿也不怕,非要进门瞅瞅,拉都拉不住。他对我说:“过去有坐狗的,就不怕这类瞎叫的狗。〞我当时还奇怪什么叫“坐狗的〞,后来才知道就是偷狗为生的人。王先生满嘴净是土词,北京土话按说我也知道不少,但他老人家的土话都是土话加行话,多少有点儿行业黑话的意思。提笼架鸟,养个鸣虫什么的百姓的乐儿,正是他最大的乐儿。有一次我去王先生家里,正值冬天,天黑风紧,屋里虽有炉火,仍得穿棉衣棉裤。看得出来,王先生见下一代人很亲,尤其能聊点儿嘎杂子事的,他都喜爱。聊着聊着忽然闻声他屋中有蟋蟀串鸣,透着一股野趣的亲切。循声望去,炉边一窝两排穿着棉衣的葫芦,煞为有趣。虽已夜深人静,王先生依旧兴致勃勃地将所养鸣虫一一展示,这叫油葫芦,那是蛐蛐,叫起来凹凸尖团,睡觉不寂寞,完全一副孩童模样。王先生的字写得很好,功底很深。我带过几个朋友求过他的字,他都欣然提笔,我却没好意思要,原因是求字显得生分。王先生的大作《明式家具研究》出版后,我求王先生帮我题字留念,王先生提笔写下:未都先生有道雅鉴。行文亲切,毫无学者的架子,我当时惶恐至极,今日睹之,心中仍感慨无限。我早年与王先生熟,从未想过能拥有他的藏品,他的许多藏品我都在他家不只一次地欣赏过,记得“犀皮漆〞这一专业术语就是听他老人家讲的。王先生有一个明代犀皮漆圆盒,他每次拿出让我看时都是一副爱不释手的样子,当时我连摸的勇气都没有。王先生告诉我,这个圆盒收入到《中国古代漆器》《中国美术全集》等著作中了,非常难得一见,一副炫耀的表情。睹物思人,王世襄先生已经作古,留给大众的是他等身的著作和他散落在博物馆和私人手中的藏品。我再一次感到,在文物面前,我们都是匆匆过客,只能拥有一段美好的时光。宝物总是聚聚散散的。古人说:“水浮万物,玉石留止。〞水就是时间,我们算是漂浮其上的万物;那玉石就是文物了,有着人类不具备的沉稳,有着人类羡慕的光泽。(有删改)23.以下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A.今天已入藏上海博物馆的那批王先生收藏的著名明式家具,天天都有数以千计的人参观欣赏,但却没有人知道当年这些宝贝在王先生家的窘状。B.王先生是美食家,会吃也会做。一家美国大公司在饭店宴请王先生,他自己在家先炒一菜,装入瓶内,拎着去赴宴,令主人非常尴尬。C.王先生毫无学者的架子。他的大作《明式家具研究》出版后,作者求王先生帮自己题字留念,王先生提笔便写,行文亲切。D.王先生对自己拥有藏品明代犀皮漆圆盒十分得意,他每次拿出让“我〞看时都是一副爱不释手的样子,当时“我〞连摸的勇气都没有,生怕王先生恼恨。E.本文写学者却避开其学术活动,主要选取自己与王先生交往过程中的几件琐事,再现王先生生活的某些细节,使王先生的形象呼之欲出。24.请从选材、人物塑造、艺术手法等角度分析材料中画线语句的作用。(4分)答:

六、语言文字应用〔共计3分〕2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3分〕中国人讲究家国观念,欲治其国,

。事实上,一个人的责任、担当与情感,总是按照家庭伦理、由近及远扩散开去。很难想象,一个不疼爱自己孩子的人,会对这个社会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不能相信,一个对自己家人缺少担当的人,

,才干谈得上爱社会和国家。

七、作文〔共计60分〕26.阅读下面的材料,依据要求写作。〔60分〕嘉靖三十四年,时任兵部员外郎的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被治罪处死,他书写的绝命联“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至今流传。1916年9月,时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的李大钊为友人书写此联将“辣〞改成了“妙〞而成“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传诵甚广。1967年9月6日,杨联陞向恩师钱穆“求字〞,恳请钱穆先生书写“平肩担道义,庸手著文章〞,以“平肩亦可分担道义,庸手犹当勉著文章〞自我警勉;而钱穆先生为杨联陞书写时改为“双肩担道义,只手著文章〞,两字之改,再出新意,传为佳话。这几个不同版本的对联,你最喜爱哪一个?请写一篇文章,明确你的选择,并阐述你的理由、观点和态度;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高二期中语文试卷参照答案题次123456789101112141718192023答案BDCBBDDADBCDCDCDBACE

10、B

委:顺随,即听任不管,听之任之。11、C

并未肯定镇阳帅勤政爱民,对他只知督下祈雨,愚蠢至极却自言忧农的言行讽刺尖锐。14〔4分〕CD〔A.“五言古体诗〞有误,应为“五言律诗〞。B.“用笔着力表现〞的不应该是“山野〞与“江水〞,而应该是“营〞与“城〞。E.“次写想象之景〞有误,应为“眼前时景〞。〕

15、①对古人〔吕蒙、刘备〕的缅怀、敬仰之情②表达对像“刘、关、张、孔〞等君臣和睦关系的向往。③自己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无奈伤悲。〔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17、C〔“对光明与温暖的追求〞应是“鸿雁随阳〞的审美感受。此题考查同学理解文中句子的能力。关键在于要把雁的特点与它们审美感受对应起来,不能张冠李戴。C项雁的特点给人以坚忍强劲的审美感受。〕18、D〔D范仲淹的《渔家傲》一词,既有因秋临塞下雁阳而引起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无穷感慨,又有因岁月流逝而坚定诗人建功立业、时不我待的报国信念“雁〞意象在此词中不再单纯是主体悲苦情感的抒发载体,更为重要的是起着警钟长鸣、催人奋进的积极作用。A、C、侧重写景;B侧重言志〕19、B〔要体现的应该是“坚忍强劲〞的审美感受〕21.①友爱、善良:宝田与他叔侄关系,但从不叫,两人好的似亲哥两;捞到长凳后心存内疚②爱孩子、水性好:为跛脚儿子留下凳子忍受内疚;没费力就把长凳捞回。③讲信用:对朋友收到做到,拼了性命为宝田捞长凳。〔每点1分,都对加1分〕22、同意,这个小物件却在小说中发挥了它的最大能量〔明观点1分〕①“长凳〞即是小说标题,又是行文线索。②推动故事情节发展;长凳是小说表达的关键,小说故事情节围绕“长凳〞展开③人物形象的塑造也由此完成,特别塑造了三麻讲信用爱孩子、友爱善良的人物形象。④显示主旨;给我们透视了那个贫穷的时代;显示了那个时代的纯正世道人心,他们的传统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表现了人物在贫穷中的无奈和贫穷中的善良。〔理由每点1分〕23、选CE。A项,“但却没有人知道当年这些宝贝在王先生家的窘状〞分析有误,原文只是说“殊不知当年这些宝贝在王先生家的窘状〞。B项,“令主人非常尴尬〞无中生有,原文说的是“满桌嘉宾鼓掌,啧啧称赞〞。D项,“生怕王先生恼恨〞于文无据。〔答对一项2分,两项4分〕24、解析:题干中已给出答题角度,具体分析时要从这三个方面进行:从选材方面来看,画横线处选取的是生活中的一些素材,这样写就比较真实,反映出学者生活的另一方面;从人物塑造角度来看,由“王先生见下一代人很亲〞“完全一副孩童模样〞可概括出其个性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