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中考二模历史试题(无答案)_第1页
2024年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中考二模历史试题(无答案)_第2页
2024年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中考二模历史试题(无答案)_第3页
2024年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中考二模历史试题(无答案)_第4页
2024年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中考二模历史试题(无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中考模拟试卷(二)历史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2.开卷考试,考生应独立答题。3.本试题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1.2020年河南郑州巩义双槐树遗址的重要考古发现公布,实证了河洛地区在5300年前后这一中华文明起源的黄金阶段的代表性和影响力,以其为代表的“中原文明发展模式”在后世被夏、商、周等文明王朝社会继承发扬。材料表明()A.中原地区历史悠久 B.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C.中原地区考古成就巨大 D.夏商周属于文明王朝社会2.考古人员在二里头遗址发现了近2万平方米的青铜铸造作坊,其中浇铸工场、陶范烘烤工房、窑等一应俱全。这一发现反映了()A.青铜制造技术成熟 B.青铜器种类繁多C.原始彩陶工艺领先 D.手工业规模宏大3.春秋战国时期,各个学派都著书立说,议论政治,既互相影响又相互批判,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各家本质上“争”的是()A.国家的治理方略 B.国家统一的方式C.国家最高统治权 D.学术研究问题4.右图所示是一套中医养生健身功法,模仿了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活动姿态。其创编者是()A.华佗 B.张仲景 C.扁鹊 D.孙思邈5.下列诗句中反映唐朝盛世经济繁荣的是()A.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B.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C.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D.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6.下列活动共同探究的主题是两宋时期()活动内容查阅文献《“交子”胀破了北宋王朝》——宋佳欣赏绘画宋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观看视频《话说市舶司》——名人讲堂(魏峰;第六讲)观察地图南宋海外贸易示意图A.市民生活多姿多彩 B.经济中心向转移C.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D.商业贸易繁荣兴盛7.学者石声汉认为,名称前冠以“胡”字的植物,大多为两汉两晋时由西北引入;冠以“海”字的植物,大多为南北朝以后由海外引入;冠以“番”字的植物,大多为南宋至元明时由“番舶”引入;冠以“洋”字的植物,大多由清代乃至近代引入。这反映出()A.中国古代国人心态保守封闭 B.中国农耕经济的发展兼收并蓄C.中国古代农业科技领先世界 D.自古以来中外文化交流频繁8.明朝时期唐寅形容苏州地区“五更市卖何曾绝,四远方言总不同”;乾隆时期的苏州,据载已拥有“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有的地段“地值千金”。这说明明清时期苏州地区()A.政府重视农业生产 B.重农抑商政策改变C.商业景象一派繁荣 D.自然经济开始解体9.在电影《鸦片战争》中有以下片段:虎门海滩销烟,民众拍手称快;面对战争溃败,割地赔款,广东民众仍旧积极支持、配合清军与英军作战,奋勇抗争,誓死抵抗。这意在强调()A.列强对中国的大肆侵略 B.清政府内部的腐败无能C.近代中国民族意识开始萌发 D.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10.戊戌变法仅几年之后,中国就涌现出黄兴、宋教仁、陈天华等一批年轻的资产阶级革命家。鲁迅(1881—1936)在中学时也常读《天演论》。这表明戊戌变法()A.为辛亥革命创造了有利条件 B.为民族民主运动提供物质基础C.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D.为民族民主革命提供思想准备11.“这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他们的爱国精神、为真理和正义而战的精神,值得任何时代的青年和学生学习。”上述材料评述的是()A.百日维新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中国共产党成立12.关于抗日战争,毛泽东指出,中华民族的奋起抵抗,使中国“紧密地与世界连成一体……中国的抗战是世界性的抗战”。斯大林感慨:“中国人民及其解放军的斗争,大大地便利了击溃日本侵略力量的事业。”据此可知,抗日战争()A.使中国摆脱了不平等条约的约束B.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C.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D.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13.2023年3月10日,新一届国家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进行了宪法宣誓。宪法宣誓不仅是一种庄严的仪式,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仪式,增强国家工作人员的宪法意识、宪法信仰和宪法观念。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法制定于()A.第一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 B.中共二十大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4.同学们在自主学习时搜集了一组我国领导人参与重大活动的照片。为这组照片确定一个最恰当的主题()A.人类命运国际和平 B.亚非崛起民族独立C.制度演进中国作用 D.世界舞台中国角色15.在《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中,有大量内容借鉴和沿袭自罗马法;明治维新后的日本、中国清末的民律草案也都从中汲取法理经验。由此可见,罗马法()A.能够解决各种问题与矛盾 B.蕴含人文主义的思想内涵C.对后世法律产生深远影响 D.违背了自然法原则和理念16.“一些西欧商人绕过行会,自己购买原材料提供给手艺人。在支付原材料和雇佣人力上压低价格,出售产品时抬高价格,以确保投资回报的最大化。”材料反映当时西欧()A.封建行会的发展 B.生产的资本主义化C.自然经济的发达 D.工厂制度逐步形成17.拿破仑最终没能敌过欧洲封建专制势力的联合绞杀,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他个人的影响诚然是可贵的,但是只有顺应正在推进欧洲文明的那些潮流,他的影响才能起作用。材料中的“潮流”指()A.中央集权 B.君主立宪 C.自由平等 D.合作共赢18.伊藤博文访美时,曾洋洋得意地说:“欧洲废除封建制度,需要进行长时期的战争,而日本滴血未流、一弹未发,就废除了封建制度。”日本达到这一目的的途径是()A.大化改新 B.王政复古 C.明治维新 D.工业革命19.对下面两次国际会议进行比较,结论正确的是()A.都是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 B.都为新的世界格局奠定基础C.美国都是最大的受益国 D.都主张严惩德国和日本20.1859年《物种起源》出版,它全面阐述了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成为一部可以和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相媲美的伟大著作。这两部著作都()A.推动了近代科学的诞生 B.揭示了社会发展的真相C.促进了启蒙运动的兴起 D.实现了人类认识的飞跃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2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方货币文化植根于地中海地区,币材多用金、银等贵金属,以适应大宗对外贸易需要;钱币图饰多为人物头像或动物图案,铭文多记国王名字、神像和宗教颂词;形制为圆形无孔,可减少流通中的磨损。——摘编自王永生《货币文化交流史话》材料二中国古代货币起源于天然海贝,商代中晚期就开始铸造铜币,秦统一后,用“半两”钱替代了六国货币。中国古代金属货币形态多是由古代农具演变而来,币材多用铜、铁等贱金属;技术上采用范铸或翻砂浇铸制成,圆形方孔,铭文多记币值、年号、地点等。影响覆盖朝鲜、日本、越南等周边国家和地区。——摘编自王永生《货币文化交流史话》材料三(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造成中西方货币材质、图饰、铭文不同的因素有哪些?(2分)(2)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中国古代货币由金属变为纸币的原因有哪些?(2分)(3)综上所述,你能得出哪些结论?(2分)22.(6分)口号反映时代特点,激励时人。下列是1919—1949年间的部分口号,请你从表中任选至少两个口号,提炼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列出所选口号;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1926年打倒列强,除军阀;打倒帝国主义1927年8月7日枪杆子里出政权1927年打土豪分田地1936年5月5日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939年7月7日坚持抗战到底1946年8月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1947年10月10日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23.(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5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以“提前完成规定指标”“在学习与推广先进经验或在掌握先进技术试制新产品方面有成就”为主要标准,授予4703人“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部分受表彰的劳动模范及事迹如下:王崇伦鞍钢轧辊厂工人,1953年,经过摸索,他把插床垂直切削转变成创床的水平切削,使加工卡动器由45分钟缩短到19分钟,被誉为“走在时间前面的人”赵梦桃西北国棉一厂细纱挡车工。她第一个响应厂党委“扩台扩锭”号召,纺车能力从200锭扩大到600锭,生产效率提高了3倍孟泰辽宁鞍山钢铁公司工人。他爱厂如家,组织工友开展从炼铁、炼钢到铸钢的一条龙厂际协作联合技术攻关,成功自制大型轧辊,填补了我国冶金史上的空白——改编自杨冬梅《新中国70年劳模事业成就与经验》材料二20世纪80至90年代,个体经营者、私营企业主和进城务工人员均被纳入劳模评选范围。同时,随着“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的明确,袁隆平、蒋筑英、邓稼先等先进科研工作者成为劳模队伍中的新成员,他们的事迹鼓舞了一代人学习科学技术的热情。——摘编自李珂《楷模与引领:劳动模范评选制度的嬗变与省思》(1)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50年代全国受表彰劳模的主要特点,并联系所学知识概括此时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特征。(4分)(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拓展劳模评选范围的现实意义。(1分)(3)综上所述,你认为劳模精神对于中学生有何可取之处。(1分)24.(6分)马铃薯源于美洲,被尊奉为“丰收之神”,见证了人类由分散走向整体的历史。材料一……西班牙人给美洲带来橄榄树和欧洲葡萄树,……作为回报,印第安人贡献出玉米和马铃薯等……动植物的交换并不限于欧亚大陆和南北美洲之间,整个世界都曾卷入这种交换。——【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组别历史现象出处第一组拿破仑战争时,马铃薯成为欧洲的粮食储备,到1815年它已成为整个北欧地区的主粮作物。那时工业革命使数百万农村人口涌入城市,马铃薯成为首个现代“便利食品”。郑南:《美洲原产作物的传入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第二组马铃薯带来了一个帝国,“通过养活迅速增加的人口,使少数欧洲国家得以在1750年至1950年间统治世界的绝大多数地方。”【美】查尔斯·C·曼恩:朱菲、王原译:《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第三组荷兰东印度公司于1665—1792年五次来华,船上马铃薯常流入途经沿海城市,“爪哇”之名源于此。翟乾祥:《16—19世纪马铃薯在中国的传播》,《中国科技史料》第25卷第1期(1)材料一中的“动植物的交换”与哪一事件有关,并结合所学谈谈这一事件产生的影响。(2分)(2)依据材料二,概括种植马铃薯引发的社会变化。(2分)(3)美国学者麦克尼尔认为“马铃薯改变了世界历史”,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对这一观点的认识。(2分)25.(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90年之后全球经济进入公众视野,这是一种新的经济秩序。世界贸易组织已经发展成为解决国际贸易争端的法庭,负责9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