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湖北省武汉梅苑校十校联考最后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湖北省武汉梅苑校十校联考最后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湖北省武汉梅苑校十校联考最后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湖北省武汉梅苑校十校联考最后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湖北省武汉梅苑校十校联考最后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湖北省武汉梅苑校十校联考最后历史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人类在早期区域文明诞生过程中创造了诸多成就,如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孟斐斯城;古代中国的甲骨文、二里头宫殿遗址;古代希腊的字母文字、雅典卫城等。据此判断,人类走向文明时代的显著特征是()①文字的出现②国王的产生③城市的兴起④法律的制定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2.绘制历史示意图有助于从整体上理解历史。下面的示意图可以帮助我们学习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B.凡尔赛体系下蕴含的矛盾C.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过D.两极格局下的对抗和冲突3.从如下图可以推断出当时()A.讲学者是墨家学派B.听讲者是乡村学童C.私人办学蔚然成风D.形成尊师重教风尚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A.东北抗日义勇军的建立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C.卢沟桥事变 D.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5.毛泽东曾说:“我们闹革命,光是跑来跑去是不行的,一定要有一个家,……我们以家为依托,不断向外发展,把我们四周的敌人一点点地吃掉、赶走,我们的日子慢慢地就好过了。”为此毛泽东的实践是()A.领导秋收起义 B.开辟陕甘宁抗日根据地C.开辟大别山根据地 D.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6.鲁迅先生曾这样咏赞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远方地平线上已经看得见桅杆的那一航轮船,是挣脱母腹的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是林中的响箭,是报春的惊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A.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B.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C.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D.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7.某同学想了解早期希腊的社会历史状况,下列可供他查阅的是A.《汉谟拉比法典》B.《荷马史诗》C.《马可•波罗行纪》D.《天方夜谭》8.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阶段及其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秦汉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B.隋唐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社会变化C.宋元时期——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明清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9.“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其官名品秩略同,所以达远迩、均劳逸,参错出入,而天下事如指掌矣”。下列理解最准确的是A.中书省与行省分工明确,互不统辖B.中央和地方所设官职的名称和级别是一样的C.中书省治理朝廷内部,行省治理朝廷外部D.中书省和行省分工协作,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10.1972年,中日发表《联合声明》:“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重大损失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下列解读有误的是()A.中日《联合声明》的发表标志着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B.中日建交的基础是日本对历史问题的态度C.尼克松访华是促成中日发表《联合声明》的重要原因D.中日建交体现了两国人民忘却历史的伤痛,开启历史的新篇章11.19世纪70年代,日本通过“开发国民多数之智德很能,进入文明开化之域”,实现了国家富强。据此推知明治政府A.重视教育B.废藩置县C.实行征兵制D.允许土地买卖12.著名学者钱乘旦认为:在现代化推进的过程中,在“抗拒”与“接受”之外,“还有第三种可能性……它接受现代化是为了控制现代化,让它为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服务”。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符合上述观点的是A.洋务运动B.辛亥革命C.戊戌变法D.新文化运动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14—18世纪的欧洲大陆先后掀起了两次思想解放运动,这两次思想解放运动分别是什么?它们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在思想核心和表现形式方面后者比前者有什么进步和发展?14.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两极格局是怎样形成的?两极格局崩溃的标志是什么?15.这次革命从发明珍妮机开始,把人类带进了蒸汽时代,为资本主义的巩固打下了基础。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在哪个国家进行?有何影响?

参考答案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A【解析】

根据题干“如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孟斐斯城;古代中国的甲骨文、二里头宫殿遗址;古代希腊的字母文字、雅典卫城等”的信息可知,人类走向文明时代的显著特征是古老文字的发明,古老城市的出现和国家的产生,②④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应该排除,所以答案选择A。2、A【解析】

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示意图可以帮助我们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如德国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与英法等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形成了两大敌对的帝国主义侵略集团——以德国为首的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和以英国为首的三国协约(英国、法国、俄国)。两大集团疯狂的扩军备战,使世界大战一触即发。A符合题意;凡尔赛体系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形成的体系,B不符合题意;图片显示的是一战的背景,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C不符合题意;两极格局下的对抗和冲突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D不符合题意。故选A。3、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思想文化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力推广儒家教育,设太学,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他在位时期,西汉王朝在政治、军事、思想文化等方面实现了大一统,西汉进入鼎盛时期,这也是我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图示是汉武帝实行“尊儒术兴太学”的措施,表明当时形成尊师重教风尚,故选D。4、B【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936年,在共产党的协调下,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5、D【解析】

材料“一定要有一个家,我们以家为依托,不断向外扩展,把我们四周的敌人一点吃掉”,结合所学,材料强调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而“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正是毛泽东在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基础之上形成了一条革命道路,故选D;材料强调革命需要一个根据地,而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执行的是城市中心暴动策略,并没有形成巩固的根据地,A错误;材料强调毛泽东创建革命根据地,而陕甘宁抗日根据地是刘志丹创建的,B错误;开辟大别山根据地的是刘伯承、邓小平的晋冀鲁豫野战军,C错误。6、A【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故A符合题意;红军长征胜利是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故B排除;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故C排除;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故D排除。故选A。7、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的诗人荷马整理成《荷马史诗》,这是一部不朽的世界文学名作,它再现了古代希腊社会的图景,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故B符合题意;《汉谟拉比法典》出现在两河流域的古代巴比伦王国,与希腊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马可•波罗行纪》描写的是马可•波罗在东方的见闻和感受,与希腊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故事总集,与希腊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8、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汉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与巩固时期;隋唐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繁荣、开放时期;宋元时期是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时期;明清时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时期。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9、D【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元朝行省的独特之处是具有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和朝廷派出机构两重性。由于元朝疆域空前辽阔,在地方设行省,由中央委派官员掌管省内军政大权,具有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和朝廷派出机构两重性,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D符合题意;中书省与行省分工明确,互不统辖、中央和地方所设官职的名称和级别是一样的、中书省治理朝廷内部,行省治理朝廷外部表述错误,故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10、D【解析】

依据题干中日发表《联合声明》:“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重大损失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分析可知,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发表《联合声明》,标志着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反映了中日建交的基础是日本对历史问题的态度。1972年,中美关系缓和化,推动了中日邦交的正常化,因此尼克松访华是促成中日发表《联合声明》的重要原因。而中日建交开启了两国历史的新篇章,但并不代表两国人民忘却了历史的伤痛,所以解读有误的是D,D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C三项均解读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11、A【解析】题干的“开发国民多数之智德很能,进入文明开化之域”需要通过教育来实现,为此,明治政府重视教育。故A符合题意;废藩置县、允许土地买卖属于明治政府的措施,与题干的“开发国民多数之智德很能”不符,故BD不符合题意;实行征兵制与题干材料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解题的关键是认识教育能“开发国民多数之智德很能”。为了实现“开发国民多数之智德很能,进入文明开化之域”,明治政府重视教育。12、A【解析】

依据材料中“它接受现代化是为了控制现代化,让它为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服务”符合洋务派中体西用的思想,即师夷长技以制夷。结合课本所学,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目的是抵御西方的入侵,维护清王朝的统治,A项符合题意;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项不合题意;戊戌变法提倡变法图强,推行维新变法运动。C项不合题意;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大旗,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A。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1)文艺复兴运动,思想启蒙运动(2)文艺复兴运动使人们开始认识到,必须打破中世纪以来的统治和教会神学对人们思想的束缚,强调和发挥人在这个世界上的作用,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是一场弘扬理性,全面清算封建意识形态,把人们的思想从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的禁锢中解放出来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不仅为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而且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提供了理论前提。(3)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核心是宣扬“人文主义”表现形式:通过绘画、文学作品和各种著作,体现当时人们对人性回归的渴望。思想启蒙运动以理性主义为核心。表现形式:通过著书立说把批判的锋芒直指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主张全面清算封建意识形态。【解析】

(1)结合所学知识,14世纪中叶在欧洲工商业发达的城市开始兴起一种人文主义思潮,掀起了一场文艺复兴运动,这是一场反对“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延续了近300年之久。18世纪开始,又兴起了一场以法国为中心,波及欧洲其他国家的反对就制度的思想文化运动,被称为“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因此,这两次思想解放运动分别是文艺复兴运动和思想启蒙运动。(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两场思想解放运动都推动了历史的发展。文艺复兴运动使人们开始认识到,必须打破中世纪以来的统治和教会神学对人们思想的束缚,强调和发挥人在这个世界上的作用,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是一场弘扬理性,全面清算封建意识形态,把人们的思想从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的禁锢中解放出来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不仅为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而且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提供了理论前提。(3)结合所学可知,两次思想解放运动中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核心是宣扬“人文主义”,表现形式为通过绘画、文学作品和各种著作,体现当时人们对人性回归的渴望。思想启蒙运动以理性主义为核心,主要是通过著书立说把批判的锋芒直指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主张全面清算封建意识形态。14、杜鲁门主义出台;美国和西欧国家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苏联和东欧人民民主国家建立华沙条约组织,两大军事组织建立标志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两极格局形成。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标志美苏主导的两极格局的崩溃。【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居于世界第一位,美国欲称霸世界,但又不得不正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于是,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方式),这种政策称为冷战政策。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冷战的开始;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12个西方国家代表在华盛顿签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