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京大兴初二(上)期中地理试卷及答案_第1页
2022年北京大兴初二(上)期中地理试卷及答案_第2页
2022年北京大兴初二(上)期中地理试卷及答案_第3页
2022年北京大兴初二(上)期中地理试卷及答案_第4页
2022年北京大兴初二(上)期中地理试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2北京大兴初二(上)期中地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25分)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要求的。如图为“不同半球海洋所占比例”。读图,完成1~3题。1.图中()A.陆地集中分布在西半球 B.东半球陆地面积大于其他半球 C.海洋集中分布在北半球 D.南半球海洋面积大于其他半球2.赤道经过的大洲有()A.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 B.南美洲、北美洲、非洲、欧洲 C.北美洲、欧洲、亚洲、大洋洲 D.亚洲、大洋洲、南美洲、欧洲3.世界海陆分布特点是()①地球表面有连续而广阔的海洋②海洋与陆地的面积比大致为7:3③陆地被海洋分割为五个大洲④任意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912年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学说”。图为“不同时期世界海陆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4~6题。4.图中表示现代大陆的分布状况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5.通过不同时期海陆分布变化的状况可以说明地球表面()A.有连续而广阔的海洋 B.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C.陆地被海洋分割、包围 D.海洋和陆地不断的运动和变化6.下列叙述中,可以作为大陆漂移学说证据的是()A.我国东海海域发现河道的遗迹 B.地球表层自古以来是完整一块 C.南美洲东部和非洲西部古老地层顺序大致相同 D.在许多高大的山脉岩层中发现海洋生物的化石2022年1月15日,太平洋岛国汤加境内海底火山猛烈喷发。如图为“世界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7.图中火山喷发地位于()A.南极洲板块内部 B.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 C.印度洋板块内部 D.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8.下列现象可以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的是()①海陆地形的成因②火山、地震带的分布③泥石流灾害的形成④全球气候变化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家住北京南五环附近的小明计划到环球影城畅游。图为“世界局部地区气候类型分布图及部分环球影城所在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9~13题。9.如果小明计划到北京环球影城畅游且观看夜间灯光庆典,较适宜的天气及交通工具是()A.轮船 B.飞机 C.自行车 D.汽车10.图中三个环球影城所在城市均位于()A.中纬度地区 B.大陆内部 C.北半球 D.热带11.北京、大阪、新加坡()A.北京和大阪﹣﹣雨热同期 B.新加坡比大阪﹣﹣年降水量小 C.北京和大阪﹣﹣冬季寒冷 D.新加坡比北京﹣﹣四季更分明12.冬季赴新加坡环的球影城旅游,需准备()A. B. C. D.13.小明发现大阪冬季降水量比北京多,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地形 B.纬度位置 C.海陆分布 D.人类活动如图为“全球降水与气温随纬度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4~16题。14.图中的横坐标代表()A.经度 B.海拔 C.纬度 D.时间15.赤道附近年平均气温接近()A.﹣10℃ B.10℃ C.﹣25℃ D.25℃16.图中年降水量分布的规律是()A.北极地区最少 B.赤道附近地区多,两极地区少 C.南极地区最多. D.中纬度地区,北半球多南半球少如图为“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17~18题。17.下列地区年降水量在2000mm以上的是()A.南美洲北部 B.非洲北部 C.亚洲东部 D.欧洲西部18.图中四地与其年降水量对应正确的是()A.①小于200mm B.②在200mm~500mm之间 C.③大于2000mm D.④在1000mm~2000mm之间如图为“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19~21题。19.关于我国地理位置,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大西洋 B.海陆兼备,地理位置优越 C.位于北半球、西半球 D.位于北温带、北寒带20.诗句“南国春意浓,北国正冰封”反映了我国()A.纬度跨度广 B.经度跨度广 C.大陆海岸线长 D.陆地国界线长21.我国()①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②有14个陆上邻国,没有隔海相望的国家③纬度最高的省级行政区简称“吉”④纬度最低的省级行政区简称“琼”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图1为“从太空获取的地球影像图片”,图2为“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完成22~25题。22.图2中,甲处箭头方向代表()A.太阳辐射方向 B.地球自转方向 C.地球公转方向 D.经线指示方向23.航天员在太空中可以看到()A.地球的形状 B.地球的经线 C.地球的半径. D.地球的纬线24.从“天圆地方”的说法,到观测月食,再到完成环球航行,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过程依次经历了()A.观察推测→直觉推断→实地考察 B.实地考察→直觉推断→观察推测 C.实地考察→观察推测→直觉推断 D.直觉推断→观察推测→实地考察25.神舟十四号发射时()A.地球运行到④与①之间 B.北京正处于昼短夜长时节 C.地球运行到②与③之间 D.北京正值大雪纷飞的季节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45分)26.(11分)如图为“雨燕迁徙路线及部分板块图相关地景观和气候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资料:北京雨燕是北京地区典型的候鸟,每年7月中下旬,它们离开北京开始迁徙;历经3个多月,抵达南半球的越冬地;次年2月,向着北京重新启程,于4月中上旬“到站”。(1)每年7月中下旬北京雨燕启程南迁,此时北京的气候特征是;迁徙路线途经洲,到达洲南部,运河是途经两大洲的分界线。(2)北京雨燕迁徙途中经过世界面积最大的半岛——半岛,这里的气候相比北京更加(湿润/干燥),判断的依据是。(3)每年11月左右,雨燕到达越冬地,此地的气候类型是,其气候特征是。(4)雨燕在迁徙途中飞过东非大裂谷,关于裂谷成因叙述正确的是。(单项选择)A.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形成B.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形成C.由尼罗河与赞比西河冲刷形成D.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形成27.(12分)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如图为“世界年平均气温和玉米产区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玉米主产区主要分布在(低/中/高)纬度附近地区,位于五带中的。我国玉米主产区主要分布在年平均气温℃——℃之间。(2)玉米产区分布区域北半球面积(大于/小于)南半球。(3)图中等温线与纬线大致(平行/垂直),其数值从低纬度向高纬度,产生这种变化的影响因素是;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大洲是。(4)图中甲地区年平均气温(低于/高于)同纬度周边地区,原因是。(5)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要保障粮食安全,适宜的做法是。(单项选择)A.增加农业劳动力,提高粮食产量B.将草地开垦为耕地,扩大耕地面积C.大量进口粮食,完全替代本国生产D.科技兴农,提高粮食的产量和质量28.(13分)图1为“世界气候类型及咖啡豆主要产地分布示意图”,图2为“云南省南部某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资料1:咖啡树一般适合生长在平均气温16℃~25℃,年降水量达到1600mm~2000mm,海拔500米~2000米排水良好的山地地区。(1)咖啡是现今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咖啡豆产地主要分布在、、、等大洲。(2)雅加达的气候类型为,各月平均气温在℃左右,年降水量约为mm,符合咖啡树生长的水热条件。(3)云南省是我国最大、最重要的咖啡豆生产基地。依据表中数据将图2补充完整。如表:月份平均气温/℃降水量/mm820.5240919160资料2:小粒种咖啡树一般适合生长在平均气温11.5℃~25℃,年降水量达到1000mm~1600mm,海拔1000米左右的地区。我国云南省的南部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大部分地区海拔1000米~2000米,土壤肥沃。独特的自然条件形成了云南小粒种咖啡品味的特殊性——浓而不苦,香而不烈,略带果味。(4)结合资料,说明云南省适宜小粒种咖啡树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至少写出两方面)29.(9分)香山是北京著名的赏红叶胜地。图为“香山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示区域的地形类型为,香炉峰的海拔约为,其与B点的相对高度约为。(2)图中(甲/乙)登山路线更省力,判断依据是。(3)②处红叶景区位于香炉峰的方向。站在香炉峰上环视一周不能看到图中处红叶景区。(4)某户外旅行爱好者设计了一条自A处开始并依次经过B、C两处的山地越野路线,AB段途经的地形部位是,BC段途经的地形部位是。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25分)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要求的。如图为“不同半球海洋所占比例”。读图,完成1~3题。1.【分析】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上陆地面积占29%,海洋面积71%。陆地集中于北半球、东半球,海洋集中于南半球、西半球。将地球分为水半球和陆半球,陆半球上依然是海洋多于陆地。所以,无论怎样划分半球,都是海洋多于陆地。【解答】解:结合图示,陆地集中于北半球、东半球,海洋集中于南半球、西半球。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其它半球,南半球海洋面积大于其它半球。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世界海陆分布概况,把握课本知识点并据图中所示的信息解答即可。2.【分析】全世界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解答】解:地球被赤道穿过的大洲是亚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七大洲的地理分布概况。3.【分析】我们生活的地球,从太空看是个蔚蓝色的美丽星球,它看上去更像“水球”。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上海洋面积占71%,陆地面积29%,地球表面是三分陆地,七分海洋。陆地集中于北半球、东半球;海洋集中于南半球、西半球。将地球分为水半球和陆半球,陆半球上依然是海洋多于陆地。所以,无论怎样划分半球,都是海洋多于陆地。【解答】解:地球表面有连续而广阔的海洋,①正确;海洋与陆地的面积比大致为7:3,②正确;陆地被海洋分割为7个大洲,③错误;任意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④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世界的海陆分布特点,结合世界海陆分布图熟记相应知识点是解答的基础。1912年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学说”。图为“不同时期世界海陆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4~6题。4.【分析】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在偶然翻阅世界地图时发现:大西洋的两岸﹣﹣欧洲和非洲的西海岸遥对南北美洲的东海岸,轮廓非常相似,这边大陆的凸出部分正好能和另一边大陆的凹进部分凑合起来,他坚信这不是巧合,便顺着这条思路研究下去,后来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解答】解:大陆漂移假说认为,地球上原先只有一块叫“泛大陆”的庞大陆地,被叫做“泛大洋”的广袤海洋所包围。大约两亿年前,泛大陆开始破裂,碎块像浮在水上的冰块一样向外越漂越远。距今大约两三百万年前,形成现在七大洲,四大洋的基本面貌,图①表示的是现代大陆的分布状况。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世界的海陆分布,读图解答即可。5.【分析】大陆漂移假说是20世纪初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假说认为,地球上原先只有一块叫“泛大陆”的庞大陆地,被叫做“泛大洋”的广袤海洋所包围.大约两亿年前,泛大陆开始破裂,碎块像浮在水上的冰块一样向外越漂越远。海洋和陆地是不断运动和变化的。【解答】解:通过不同时期海陆分布变化的状况可以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不断的运动和变化。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海陆变迁及大陆漂移假说,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解答即可。6.【分析】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在偶然翻阅世界地图时发现:大西洋的两岸﹣﹣非洲的西海岸凸出部分遥对南美洲的东海岸凹入部分,轮廓非常相似,这边大陆的凸出部分正好能和另一边大陆的凹进部分凑合起来,他坚信这不是巧合,便顺着这条思路研究下去,后来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解答】解:南美洲东部和非洲西部古老地层顺序大致相同是大陆漂移假说的依据,选项ABD不是大陆漂移假说的依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大陆漂移假说的依据,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大陆漂移假说提出的背景,牢记即可。2022年1月15日,太平洋岛国汤加境内海底火山猛烈喷发。如图为“世界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7.【分析】地球表层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其运动方向相反,板块之间的距离不断扩张,在张裂地区常形成裂谷和海洋;板块发生挤压运动时,其方向是相对运动,板块之间的距离缩小,地表还会不断隆起,形成山脉。【解答】解:汤加处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属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壳比较活跃;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运动变化中;汤加位于南半球,汤加王国由多个岛屿联合而成。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板块构造学说的有关内容,根据所学分析解答。8.【分析】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解答】解: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所以可以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的是①海陆地形的成因和②火山、地震带的分布。故选:A。【点评】观察六大板块示意图,明确板块运动的方向是解题的关键。家住北京南五环附近的小明计划到环球影城畅游。图为“世界局部地区气候类型分布图及部分环球影城所在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9~13题。9.【分析】在天气预报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符号,这些符号都是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的,它们都有特定的含义。我们只有认识各种天气符号,才能看懂天气预报,才能为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服务。【解答】解:A符号代表为大雨,不适宜乘坐轮船旅游;B符号代表雾,不适合乘坐飞机;C符号为冰雹,不适合骑自行车;D符号代表晴朗的天气,适合驾乘汽车,适合旅游。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对天气预报的解读,结合自己的生活常识读图解答即可。10.【分析】读图可得,图中三个环球影城是中国的北京、日本的大阪和东南亚地区的新加坡。【解答】解:图中的三个环球影城所在城市均位于赤道以北,都位于北半球,其中新加坡位于低纬度地区,北京和大阪位于北温带和中纬度地区,大阪和新加坡都位于沿海地区。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世界三个环球影城的分布特点,据图中所示的信息解答即可。11.【分析】读图可得,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大阪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新加坡属于热带雨林气候。【解答】解:读图可得,北京和大阪气候雨热同期;新加坡比大阪年降水量多;北京冬季寒冷,大阪冬季气候温和;北京比新加坡四季分明。综上所述,故A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世界不同城市的气候特点,据图中所示的信息理解解答即可。12.【分析】新加坡位于东南亚地区,位于赤道附近,属于热带雨林气候。【解答】解:新加坡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所以登记赴新加坡环的球影城旅游,需准备B图所示的雨伞,不需要准备A棉衣、C棉靴和D棉帽。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新加坡的气候,解答此题的方法据图中所示的信息解答。13.【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有纬度因素、地形因素和海陆因素等。【解答】解:大阪冬季降水量比北京多,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大阪距离海洋较近。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影响气候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解答即可。如图为“全球降水与气温随纬度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4~16题。14.【分析】世界上气温分布的规律是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降低,世界上平均气温最高的地方位于非洲的北部,世界上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是南极洲。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等。【解答】解:据图可知,图中的横坐标代表纬度。由图可得,世界年平均气温从赤道地区向两极地区递减,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理解解答即可,要理解记忆。15.【分析】世界上气温分布的规律是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降低,世界上平均气温最高的地方位于非洲的北部,世界上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是南极洲。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等。【解答】解:据图可知,赤道附近年平均气温接近25℃,是世界年平均气温最高的地区。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理解解答即可,要理解记忆。16.【分析】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为: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和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中纬度,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解答】解:读图可得,受纬度因素影响,赤道附近降水多,年降水量在2000mm以上。两极地区降水少,年降水量不足200mm,南极地区是世界上降水最少的地区。故A、C错误,B正确;从全球降水与气温随纬度的变化示意图看出,中纬度地区,南半球比北半球降水量多。故C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世界的降水规律,熟记课本知识点读图分析解答即可。如图为“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17~18题。17.【分析】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为: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和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中纬度,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解答】解:读图可得,年降水量在2000mm以上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美洲北部、亚洲南部、非洲中部等大洲的赤道附近,该些地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读图解答即可。18.【分析】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为: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和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中纬度,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解答】解:据图可知,①地位于撒哈拉沙漠地区,年降水量小于200mm,故A正确;②地位于亚洲东部地区,年降水量在500mm~1000mm之间,故B错误;③地位于亚洲北部地区,年降水量在200mm~500mm之间,故C错误;④地位于亚马孙平原,年降水量在2000mm以上,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世界降水量的分布,读图理解回答即可。如图为“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19~21题。19.【分析】从东西半球来看,我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我国位于北半球;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海陆兼备的国家;从纬度位置看,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解答】解: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海陆兼备,地理位置优越;从东西半球来看,我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我国位于北半球;我国没有寒带。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要分析理解解答。20.【分析】我国疆域辽阔,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约53°N),最南端在曾母暗沙(约4°N),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约73°E),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汇合处(约135°E)。【解答】解:纬度因素是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我国南北跨将近50个纬度,南北跨纬度大,气候差异大。诗句“南国春意浓,北国正冰封”反映了我国纬度跨度广。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南北跨度大对气候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解答即可。21.【分析】从东西半球来看,我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我国位于北半球;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海陆兼备的国家;从纬度位置看,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解答】解: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有14个陆上邻国和6给隔海相望的国家;纬度最高的省级行政区是黑龙江省,简称黑;纬度最低的省级行政区是海南省,简称琼。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疆域的有关知识,要分析理解解答。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图1为“从太空获取的地球影像图片”,图2为“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完成22~25题。22.【分析】地球的运动包括自转和公转,自转是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是地球围绕太阳旋转,方向是自西向东。【解答】解:读图可知,甲处箭头方向代表地球公转方向,方向是自西向东。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地球公转方向,牢记即可。23.【分析】由于受观测条件和科学技术的限制,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后来证实了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的不规则球体。现在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解答】解:航天员在太空中可以看到地球的形状是一个球体,看不到地球的半径和地球上的经纬线。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地球的形状及认识过程,结合自己的生活常识理解解答即可。24.【分析】由于受观测条件和科学技术的限制,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后来证实了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的不规则球体。【解答】解: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天圆地方(直觉推断)→根据月食推测(观察推测)→麦哲伦环球航行(实地考察)→地球的卫星照片,后来证实了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的不规则球体。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分析解答即可。25.【分析】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解答】解: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此时,地球运行到②与③之间,北京正处于昼长夜短时节,北京正值春季,冬季是北京大雪纷飞的季节。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地球的公转运动,掌握公转运动图中轨道上的节气位置,理解解答即可。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45分)26.【分析】(1)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2)阿拉伯半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3)非洲南部地中海气候,其气候特征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4)东非大裂谷是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形成的。【解答】解:(1)每年7月中下旬北京雨燕启程南迁,此时北京的气候特征是高温多雨,该城市属于温带季风气候;迁徙路线途经亚洲,到达非洲南部,苏伊士运河是途经两大洲的分界线,该运河沟通地中海与红海。(2)北京雨燕迁徙途中经过世界面积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这里的气候相比北京更加干燥,该半岛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3)每年11月左右,雨燕到达越冬地,此地的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其气候特征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4)东非大裂谷是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形成的。故答案为:(1)高温多雨;亚;非;苏伊士;(2)阿拉伯;干燥;该半岛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3)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4)B。【点评】本题考查世界不同地区的气候类型等,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理解解答即可。27.【分析】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海陆因素等.世界上气温分布的规律是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降低,世界上平均最高气温最高的地方位于非洲的北部,世界上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是南极洲。【解答】解:(1)玉米主产区主要分布在中纬度附近地区,地处地球五带中的北温带。我国玉米主产区年平均气温在0℃——20℃之间。(2)玉米产区分布区域北半球面积大于南半球。(3)图中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受纬度因素的影响,其数值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大洲是南极洲。(4)图中甲地区因海拔高,气温低,所以年平均气温比同纬度周边地区都低。(5)提高粮食产量需要依靠科技,同时保障耕地资源并提高耕地质量,而不是增加农业劳动力,故A错误;将草地开垦为耕地,会发生草地退化、土地荒漠化问题,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最终加剧粮食短缺,故B错误;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完全用进口粮食替代本国生产,不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固发展,故C错误;科技兴农,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有利于解决粮食短缺问题,保障粮食安全,故D正确。故答案为:(1)中;北温带;0;20;(2)大于;(3)平行;纬度因素;南极洲;(4)低于;海拔高;(5)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世界气温的地区分布。农作物的地区分布及保障粮食安全的措施。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