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街镇二中2020年秋季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月检测语文试卷2_第1页
马街镇二中2020年秋季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月检测语文试卷2_第2页
马街镇二中2020年秋季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月检测语文试卷2_第3页
马街镇二中2020年秋季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月检测语文试卷2_第4页
马街镇二中2020年秋季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月检测语文试卷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马街镇二中2020年秋季上学期月检测试卷九年级语文一.语文知识积存〔共20分〕1.以下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妖娆(ráo)獾猪(huān)撩逗(liáo)自惭形秽(suì)B.坍塌(tān)阴晦(huì)玄虚(xuán)强聒不舍(guō)C.桑梓(zǐ)拜谒(yè)停滞(zhì)矫揉造作(jiāo)D.嗔怒(chēn)恪守(kè)脊梁(jí)孜孜不倦(zī)2.以下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栈桥挟持原弛蜡象形销骨立B.恣雎拮据自吹自擂前扑后继C.束缚旁鹜郑重其是腐草为萤D.隐晦拜谒根深蒂固附庸风雅3.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了从意大利归国的700余件文物,前来观展的人排山倒海。B.史铁生虽然双腿瘫痪,但他仍锲而不舍地不断努力,创作了《病隙碎笔》《我与地坛》等著作。C.这些正值豆蔻年华的男同学,站在阳光下,浑身散发着青春的气息。D.垃圾分类固然麻烦,但是从长远来看,这一举措的深远意义是毋庸置疑的。4.以下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红星照耀中国》真实记录了作者斯诺于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依据地进行实地采访。B.保护文化遗产时要依法、科学地进行分类指导、统筹规划、特别重点、分步实施。C.举行升国旗仪式时,全体同学的目光和歌声都集中到竖立在主席台前的旗杆上。D.这篇文章通过那些平凡而又充满生活气息的细节描写,充分展现了主人公高尚的人格品质。5.给以下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积极推动,中国书法正迎来新的发展期②“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中国书法便具有这样的典型意义③从汉字到汉语再到书法,构成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母语,以及世界了解中国的文化符号④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华文明,中国书法持续承载着新时代的文化使命与担当,任重而道远⑤中国书法被确认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标志着这一遗产是世界文化的珍贵奇葩⑥中国书法不仅在国内,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广泛受众群体A.③④②①⑤⑥B.⑥①②⑤③④C.③⑥①⑤②④D.⑥①⑤②④③6.以下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字〞是一个人行成人礼后,由父亲或长者取的与本名义相关的别名。如韩愈字退之,李白字太白。B.艾青的诗作努力反映民族和人民的苦难与命运,表现对光明的热烈向往,如《我爱这土地》《黎明的通知》。C.杜甫诗风沉郁顿挫,大量诗篇反映了“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及衰的历史面貌,他的诗被称为“诗史〞。D.斯威夫特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一文激烈地谴责了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强盗行径。7.依据提示填空〔每空一分,共8分。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该空不不得分〕〔1〕,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2〕春蚕到死丝方尽,。〔李商隐《无题》〔3〕苏轼的《水调歌头》中展现出对亲人的美好祝愿的诗句是〔4〕《醉翁亭记》中用对偶句“,〞描述出两幅对比鲜亮的画面,准确而生动地写出了琅琊山有晦有明、交替变化的朝暮景象。〔5〕秋天是美丽收获的季节,古人有很多描述秋天景象的诗句,请你写出两句连贯的诗句,二.综合性学习。〔12分〕〔一〕学习与探究(含8~9题,共5分)学校组织“课堂远离手机,促进身心健康〞主题教育活动,邀请你参加其中。请仔细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并完成任务。材料一欣赏漫画《孔夫子讲学》(作者:王春生)。材料二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在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手机导致近视、“搜题〞软件成为答卷神器等新闻层出不穷,智能手机的乱用对同学身心健康造成的影响已经成了一个社会问题。2018年9月21日,山东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山东省同学体质健康促进条例》规定:自2018年11月1日起中小学校应当强化同学在校期间电子产品使用管理,指导同学科学规范使用电子产品;严禁同学将个人手机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这是新时代全国首部为促进同学体质健康而立的省级地方性法规。8.“材料一〞中的这幅漫画是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的获奖作品,请你简要指出该作品获奖的原因(不超过70字)。(3分)9.阅读材料二,你将在“课堂远离手机,促进身心健康〞的主题班会上向同学们阐述课堂远离手机的益处,请简要列出两条。(2分)〔二〕名著阅读及书写题。〔7分〕10.填空题。〔3分〕鲁智深,绰号花和尚,是传统文化的经典人物。他扶危助困,为帮助金氏父女,;他率真粗狂,为力服泼皮,;他侠肝义胆,为解救,大闹野猪林。11请从鲁智深的介绍中找出两个成语,并把它们写在下面格子中〔2分〕12.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作答。〔3分〕……在最近红军东征山西时,成百上千的农民听说随军来了红军剧社,都成群结队来看他们演出,自愿接受用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的戏剧进行的宣扬。《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眼中的“红军剧社〞有什么特点?请简述。〔2分〕三.阅读〔共38分〕〔一〕诗歌赏析。(第13――14题,4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3.诗歌首联“

〞和“

〞这两个词写出了作者被贬谪、遭放逐的境遇,也表达了作者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心情。〔2分〕1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欣赏,你怎么理解这两句诗?(2分)〔二〕阅读【甲】【乙】两则选文,完成15~18题。(12分)【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自《岳阳楼记》)【乙】范文正公守邠州①,暇日率僚属登楼置酒,未举觞,见缞绖②数人营理葬具者。公亟③令询之,乃寓居士人卒于邠,将出殡近郊,赗敛④棺椁(下葬的物品)皆所未具。公怃然⑤,即彻⑥宴席,厚赒给⑦之,使毕其事。坐客感叹有泣下者。(选自《范仲淹罢宴》)【注】①邠(bīn)州:古州名,在今陕西境内。②缞绖(cuīdié):丧服,这里指穿着丧服。③亟(jí):急迫地。④赗(fènɡ)敛:下葬入殓的衣服。⑤怃(wǔ)然:形容失望的样子。⑥彻:同“撤〞,撤去。⑦赒(zhōu)给:救济。15.解释以下加点的词语。(2分)(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2)是进亦忧(3)先天下之忧而忧(4)乃寓居士人卒于邠16.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下句子。(4分)(1)微斯人,吾谁与归?(2)坐客感叹有泣下者。17.【甲】文以“情〞贯穿全文,既写了迁客骚人的情,又写了古仁人的情。请问:迁客骚人和古仁人的情各是什么?作者写这两种情的目的是什么?(4分)18.从【乙】文中摘录出最能体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思想的有关词句。(2分)〔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8分〕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的主体是人,传承的载体也是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革新性发展。将其落到实处,关键是要靠人。①。正所谓,“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文化要发展,就需要一群有担当的文化人,能够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亿万人民、为伟大祖国鼓与呼。他们应该对文化热爱而执着,最懂人民对文化的所需所盼,最会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智慧,用创意激活经典、融入时代,创作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精品,在潜移默化中以文化人,在砥砺前行中引领风尚,在润物无声中培根铸魂。既不忘本来,又汲取外来、面向将来,就能让优秀传统文化从过去延伸到将来。②。活跃在民间的大批手艺人,正是文化的传承者,让风俗习惯、美食服饰、艺术表演、刺绣雕刻等代代相传。无论是口头文学创作的“吴歌〞,还是有“寸锦寸金〞之称的南京云锦,无论是被誉为“古代的交响乐〞的西安古乐,还是原生态、传千载的民歌民谣,民间的文艺形式跳动着文化传承的脉搏。不可忽视的是,随着城镇化、市场化、网络化等的发展,不少老技艺因种种原因面临着失传的风险,全面落实“非遗〞保护政策刻不容缓。靠有情怀的开拓者。推动文化发展繁荣,要保持把社会效益放首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要善于通过市场化的方式不断发展,把文化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让文化产业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有力支撑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离不开文化产品和服务。无论是文化产品的市场开发,还是文化服务的拓展,抑或是为经济发展注入文化韵味,我们都需要善于运用市场化的手段推动文化发展繁荣。③。优秀传统文化绵延不绝,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一大批为当地文化保护传承出力发声的有识之士。他们有的甘守贫寒,为手艺、绝技代代相传殚精竭虑;有的顶住压力,为文物遗存的当下命运奔波呼号;有的倾其所有,为传统文化发扬光大默默奉献。能够遵守的本地人是推动文化发展繁荣的有生力量,懂得尊重他们的首创精神,善于激发他们的革新活力,就能够让文化发展在每个地方找到现实落点,使文化成为百姓生活的一部分。〔有删改〕19.以下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首段指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革新性发展落到实处,关键是要靠人。B.一大批能人志士执着于当地文化的保护传承,很大程度地推动了文化的发展繁荣。C.本文采纳总分结构形式,主体部分以层层递进方式加以论述,逻辑严密,语言精当。D.要善于运用市场化的手段,把文化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推动文化发展繁荣。20.文章从四个方面论述文化传承革新关键靠人,除了“靠有情怀的开拓者〞外,另外三方面的内容分别是什么?请简要概括。(3分)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21.文中第三段是如何展开论述?请简要概括。(3分)(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完成22-25题14分)一针一线皆关情蔡勋建①父亲常说“做出衣裳的是针线〞,按说这没有什么创意,但从一名乡间职业裁缝口中说出,却有权威性和说服力。父亲一生以裁缝为业,受乡亲敬重,行走乡间方圆二三十里,甚至跨出湘鄂边界为人缝制衣裳。②他十二三岁拜师学裁缝,头年多半时间给师父家挑水打柴干家务活,慢慢地开始学缝扣眼、绞襻①子、钉扣子。翌年学习缝制衣服,第三年开始学绗②棉做棉衣,最后学剪裁。师父手艺高超,很严厉,连立身坐姿、穿针引线也有规矩,弄不好便举起尺子打过来。父亲说,他没少挨师父训罚,怎样打罚都必需忍着,熬过了三年,便有出头之日了。三年后他便提着裁剪刀行走乡里,独当一面,还真是多亏了师父的言传身教。③在我的记忆深处,父亲有些绝活儿。④父亲没学过美术绘图,可他裁布料用画粉时,总是从容果断,绝不拖泥带水。画线时用的是画粉袋,一条纱线从装有画粉的小布袋里左贯右出,其原理与木匠的墨斗无异。比如绗棉衣棉裤,父亲在铺好絮棉的布面上,左手捏着画粉袋口,将线头置于棉裤一端,右手拉粉线,再用右肘根压住粉线另一端,右手拇指食指拈起粉线,轻轻一弹,不偏不倚完成一条白线。如此反复,他的徒弟再照线举针绗棉。⑤父亲擅长做开襟衣衫,他最得意的是做得一手美丽盘扣。男服多用蜻蜓扣、春蚕扣〔也叫一字扣〕,女服多用蝴蝶扣、菊花扣,还有男女通用的琵琶扣、树枝扣。一个个蜻蜓头,一对对蝴蝶结,公扣母扣,结对成双。这种衣服全用布扣,杜绝塑料扣子或有机玻璃扣子,着实美丽。⑥父亲喜爱在左胸前袋口插上一支钢笔,不过这笔大抵在算账立据时才派上用场。父亲有“两不记〞:一是收人布料不记,客户来料,只要说明你要做什么衣服什么样式,他随手往那衣料堆里一放,绝不会张冠李戴;二是量体裁衣,他拿皮尺在来人身上左一拉右一扯,嘴里念叨着,只量体并不当面记录,也不开制衣单,顾客按期取衣,从不出错。⑦他的裁缝工具很简单,裁剪刀、竹尺、皮尺、画粉、手针、顶箍,再就是熨斗。父亲剪裁时轻松自如,用剪吃布很干脆——咔哧,咔哧,咔哧,这像极了农民耕田犁地,当犁尖插入土地,只听得一声吆喝,那黑色土壤便顺着犁头往右翻去。咔!最后一声特别干脆,听起来很果断,那肯定是剪刀将出,剪断布头了。⑧剪裁用的案板是杉木的,那案面上有许多凹坑,密密麻麻。有次我看到父亲握着剪刀,在画有纵横交错线条的布面上,让剪刀随意地疾走,剪刀在案面上发出“咚咚咚〞的声响,顿一下,布面一个窝,案板上一个坑。我揣测这种“停顿〞绝不是率性而为,一定是有讲究的,应该是父亲为后来的缝纫制作留下的暗记,比如打褶、留岔什么的。案板上留下的“记号〞,让我长期思索……⑨除了在家等客上门做衣,很多时候是做“乡工〞,也称“上门工〞。这种方法是按天计收工钱,东家只管三顿饭,不需一件件算钱。但父亲并没有因此懈怠,只管埋头干活。平常东家客气,也有上烟上酒的,可父亲从来不沾,只吃些茶饭。⑩早年,父亲行走乡里一直是手工制作,后来母亲加盟。不久有了缝纫机,一台“蝴蝶〞牌缝纫机与他们“白头偕老〞。父亲担纲剪裁,母亲负责缝制,从此父母同出同归。小时候我还没念书,就常常随父母去做“上门工〞。一大早,东家挑一副挑子走在前头,一头是缝纫机头,一头是机脚,我紧跟父母在后,父亲说我从小就随他吃“百家饭〞。⑪在乡间,这个行业有个笑话段子:“裁缝不落布,穿个冒裆裤。〞少时我不解,便问父亲何意,父亲笑了,告诉我意思是说,如果哪个裁缝不留下布头,那他肯定穿着个没有裤裆的裤子。父亲从来不做那种“贪墨〞糗事,每上门做完一家的衣服,他就将剩下的布头交给东家;假设是在家,每做好一件衣服,他也将剩下的边角布料扎成一绺,塞进衣主的新衣荷包里。衣主自然高兴,因为这些边角布料又可去做千层布鞋底。⑫父亲从事职业裁缝五十年,他从手工到机制,见证了民间服装的演变发展,亲自经历了这些服装的全部制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