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管施工方案_第1页
顶管施工方案_第2页
顶管施工方案_第3页
顶管施工方案_第4页
顶管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预埋混凝土套管施工方案山东亿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2018年5月30日概况工程全长22km,管径DN500。施工地点位于X市,本次施工内容为管线穿越规划路预埋套管施工。钢筋混凝土套管材质及规格:(DRCPⅢ1000×2000GB/T11836-2009)。2施工部署2.1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公公混凝土套管堆放区混凝土套管堆放区25m×10m12T吊车12T吊车接收井4m接收井4m×4m顶管工作井5m×6m堆土区30m堆土区30m×25m发电机材料区发电机材料区路路 2.2施工现场警示标志及围护路边安放道路施工限速、警示标志,施工现场安放HSE质量管理方针、项目概述、组织机构等标牌。工作井四周用架管及彩条布设置围栏,施工现场区域用三角彩旗围护,设置安全警戒标志和标牌,并与外界隔离。3.主要施工方法3.1顶管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导轨安装后靠背制作工作井开挖测量定位施工准备导轨安装后靠背制作工作井开挖测量定位施工准备竣工验收注浆填充顶管施工机械钻孔、爆破设备安装安装竣工验收注浆填充顶管施工机械钻孔、爆破设备安装安装地貌恢复操作坑回填地貌恢复操作坑回填3.2测量放线和施工准备3.2.1施工前了解穿越点的地质情况和地形地貌,掌握穿越的结构、深度要求,进行技术交底。3.2.2依据设计施工图纸及控制桩点,用全站仪测量放出穿越管道的轴线、用地边界线及发送坑、接收坑的位置、尺寸线,撒白灰线进行标识。3.2.3在穿越施工前,向公路及道路主管部门和监理单位提交施工方案和计划,在征得监理和相关主管部门批准同意并办理相关手续后,方可动土实施。3.2.4备齐施工中所用的各种测量仪器、用具及检验、记录表格。3.2.5检查施工顶管设备、配套设备及各种施工机具和用料是否齐全完好。3.2.6查明穿越段地下是否有管道、电缆、光缆等障碍物。3.2.7安排施工队伍、机具、材料及安装安全警示和安全防护设施。3.2.8平整场地、修筑施工便道,并在施工地点划好临时作业区。3.2.9及时进行进场施工的材料、设备、人员的报审报验。3.3作业坑开挖测量放线后,在路两侧开挖作业坑。作业坑的开挖包括发送坑与接受坑的开挖。发送坑尺寸为4m×6m,接收坑尺寸不小于4m×4m。作业坑深度根据穿越处管道设计管底标高确定。人工配合挖掘机进行发送坑开挖,如遇石方,根据石方坚硬程度采用机械油锤凿岩和钻爆施工。3.4顶管设备安装顶管设备主要包括钢后座、导轨、主顶液压油缸、泵站、顶铁、注浆泵、等,用12t汽车吊将顶进设备吊入发送坑,并配合进行安装和砼套管下井吊装。3.5套管顶进3.5.1为使后靠背受力均匀,液压设备与后背接触面后靠背采用钢筋混凝土,后靠背长4000mm×高2000mm×厚1500mm。3.5.2液压系统包括高压油泵、动力传递机构等,液压缸按顶管中轴线对称布置,顶管中保持轴线重合。3.5.3做预顶试验:检验液压系统性能,液压缸行程,传力设备的中心线和垂直度等。3.5.4对顶入管节做最后检查,如端面平直度,椭圆度,管壳任一侧母线直线度等。3.5.5用吊车将管节轻放在导轨上,测量中线与前后两端高程,管节端面垂直顶管中轴线。人工在套管前端掏土清渣,清出的渣土用轨道小滑车配以小型卷扬机外运出作业坑。待套管前端形成略大于套管外径的圆形空间后,启动主顶液压油缸,慢慢向前推动,首节套管顶入后,液压缸退回到起始位置,将第二管节与首节按照规范要求连接,合格后再依次顶进。每一根套管顶进后,人工继续在套管前端掏土,如此循序渐进,在顶管过程中,辅以纠偏、纠扭措施,直至顶入满足设计要求,完成顶管作业。3.5.6顶管过程中,每顶进30—50cm左右就要对顶管中线、高程进行观测,施工中采用全站仪控向,以施工放线时布置的中心桩为准进行监测,发现位移,要采取纠偏措施调整过来。每次纠偏角度不宜过大,可根据顶进长度和土质情况来确定,一般可在5′-20′之间选择。另外要严格控制纠偏油泵的压力,不使油泵压力升得过快,纠偏结束后要锁紧螺旋定位器。4.主要施工技术措施4.1坚持按程序开展工作,落实各级技术管理岗位责任制,分岗定员,落实承包责任制。4.2加强业务管理,坚持技术交底制度。各道工序施工前必须给施工人员进行交底,明确设计要求,洽商变更,施工条件、材料做法,操作工艺、质量标准、成品保护、安全防护等要求。并做到手续完备,签字齐全。4.3加强对材料、设备的进场检查验证工作。4.4组织有关人员对施工测量仪器进行计量检验,确保检测设备性能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4.5加强测量放线复核制度,尤其对顶管轴线、标高的检测。4.6加强施工技术资料的管理,平时做好各类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5.质量保证措施5.1全面开展质量管理教育。5.2加强作业自检、互检和专检。5.3严把原材料关,要有出厂合格证。5.5施工负责人质量职责5.6对所负责工程负有全部的质量责任。5.7必须熟悉本工程的图纸,坚持按施工顺序、施工方案规范组织施工。5.8负责组织有关人员向班组操作者交底,组织班组开展“三检”活动。5.9定期组织进行质量检查,对查出的问题,要组织整改。5.10技术员(测量员)质量职责5.11负责向工长、班组进行技术交底,处理好日常技术问题,对单位工程负技术质量监督责任。5.12认真熟悉并审核图纸,及时办理变更洽商签字手续。5.13深入工地检查各班组是否按图纸、措施、规范、规程施工,是否达到质量要求,对不按上述要求的操作班组和个人,有权给予停工、返工处理。5.14参加质检活动,对关键部位和放线定位,样板项目等参加检查,做好隐蔽记录及其它资料。5.15建立健全技术资料各种作业台帐,原始资料的收集、整理、要及时、具体,项目齐全,参加结构的竣工工程质量检查评定工作。5.16质检员质量职责5.17严格贯彻和坚持按图纸、规范、规程、质量评定标准及有关质量规定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评定的监督检查。5.18及时收集整理各分项、分部、单位工程质量的原始质量检查评定记录,建立质量档案台帐,按规定及时上报各种质量报表。5.19协助班组搞好“三检制”活动,监督检查并指导做好检查记录,班组无自检记录,一律不予评定验收。5.20参加质量事故的分析处理。6.HSE施工管理措施6.1顶管作业安全措施 6.1.1挖掘操作坑的位置应取得交通部门的许可,采取必要的防止塌方的措施保护公路安全。6.1.2操作坑的坡比要严格按照土质样本进行计算,避免塌方。6.1.3靠背墙要有可靠的支护装置,防止倒塌伤人。6.1.4操作坑的大小要满足人员在内施工的活动半径。6.1.5在坑内的操作人员要严格穿戴劳动保护用品。6.1.6准备足够的安全可靠的清渣和运渣机械,确保清渣运渣作业过程中的人员安全。6.1.7在顶进过车过程中,遇到障碍停止顶进,待查明情况排除障碍后再进行顶进。6.1.8吊装作业,起重工持证上岗指挥,起重机械性能保持完好吊索具要安全可靠。起重臂下严禁站人。无关人员不得进入吊装作业范围。6.1.9夜间施工必须安置红灯警告标志,有专人看护。6.1.10每天清理垃圾和废弃物,保持工作场地的清洁和整齐。6.1.11顶管施工时,管内为存在危险的有限空间,人员清渣时严格规定连续作业时间每人不得超过1小时,避免因缺氧造成的呼吸困难。6.1.12及时对围栏外的围观群众进行疏导。6.2安全用电措施6.2.1现场所有照明灯具必须是室外用照明灯具,具有防水功能。6.2.2所有电线、电缆采用三项五线制、两相三线制。6.2.3带电设备必须接地,比如发电机、配电箱必须设置接地。6.2.4用电及照明线路绝缘良好,绝缘部分无裸露无龟裂。6.2.5水泥套管内的照明灯具电压必须是安全电压,如果内部潮湿度较大,必须采用12V电压。6.2.6水泥套管内的禁止采用闸刀式开关,必须采用空气开关。6.2.7现场使用铁制配电箱,与地面保持1.2-1.5米的垂直距离,并具有防雨功能。6.3吊装安全措施6.3.1吊装人员必须具有专业吊装资质。6.3.2吊车经过安全检验,性能完好。6.3.3采用的枕木必须完整,无破损。枕木的面积必须是吊车支腿面积的三倍。6.3.4禁止在软土层(基础)上直接使用吊车,应对地基硬化处理。6.3.5吊装作业时必须有专人指挥,吊物下放不得有人经过、停留、作业。6.4基坑安全管理措施6.4.1基坑通风6.4.2顶管时应采用通风设施进行通风,如采用鼓风机向洞内鼓风。6.4.2.1靠公路侧设置轮胎或土堆隔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