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分层与社会流_第1页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_第2页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_第3页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_第4页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秘舒mishu@“所有的人生来都是平等的,这是不言自明的真理”——《独立宣传》“所有动物都是平等的,但有些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平等”——奥威尔《动物庄园》这样合理吗?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平等吗?TVB是这样回答的……报纸是这样回答的……看到Titanic,你想到什么?不平等的经典案例——泰坦尼克定律69%的妇女儿童活了下来,而男乘客只有17%生还。舱位等级是社会等级的标志;舱位越高,生存几率也越高;救生艇设置在高等舱位旁;“妇女儿童优先”其实是“头等舱和二等舱的妇女和儿童优先”。本章主要内容一、社会分层二、社会分层相关理论三、社会经济地位的评定与阶级的测量四、性别与分层五、社会流动六、社会分层与流动的意义七、中国的社会分层一、社会分层(一)社会分层概说1、分层无处不在2、社会分层定义分层(stratification)本被用来指地质构造的不同层面。社会学家借用这一概念分析社会结构,描述人类社会中个体和群体之间所存在的不平等。“社会分层”(socialstratification)就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群划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即人与人之间、集团与集团之间也像地质构造那样分成高低有序的若干等级层次。3、构成分层的要素性别、年龄、文化、出身、行业、美丑、权力、力量、贫富、学历、经历、年资、声望等,莫不可分等级。煤老板的女儿与矿工的女儿4、阶层与阶级的差异社会阶层概念的三种含义:阶层是一个阶级内部的层次划分阶层是那些不能用阶级标准来划分的社会群体阶层泛指所有不同地位的社会群体阶层与阶级的差异:划分标准不同:阶级以个人在社会生产过程中所处的位置,特别是与生产资料的关系为基础;阶层则以个人所拥有的财富、地位、权力与声望的高低而划分的。关系的性质不同:阶层和阶层间不一定彼此敌对,但阶级与阶级之间是对抗性的矛盾。“阶级已死”和“BringtheClassBackIn”(二)人类历史上的基本四种分层制度1、奴隶制(slavery)奴隶制在世界历史上非常普遍。基本特征是一些人属于另一些人。一种极端不平等的分层体系。奴隶制适合于生产方式相当原始并且需要大量劳动力的经济形态奴隶制得以保持的基本条件:意识形态:奴隶在生物和文化上低人一等;镇压性的社会控制。中国有奴隶制吗?2、种姓制(caste)

本质特征:是一种不平等的分层体系,其地位由出生所决定且不能改变。表现形态:印度的种姓制基本条件:得到以印度教为基础的意识形态的支持。(“轮回”)现状:虽被禁止,但变化缓慢。种族制:南非的种姓体制被称为种族隔离。财富分配极不平等;剥夺公民权利;居住和生活饿隔离。1992年废除。1994,多种族选举的总统诞生。3、等级制(estates)本质特征:与封建主义的社会经济制度联系在一起。表现形态:三个等级(贵族、牧师、贫民)基本条件:得到了天主教会和国家法律的认可。较为开放,等级之间可以通婚、流动。4、阶级制度(class)以经济地位为基础的相对开放的分层形式。阶级制度的特点:阶级体制是流动的;阶级位置在一定程度上是获致的;阶级是以经济的角度为基础的;阶级体制是大规模的、非人身性的。意识形态支持:个人的决心和努力最终会得到财富和较高的地位,贫困是个人所致。二、社会分层相关理论

(一)为什么出现社会分层——社会分层的功能论视角和冲突论视角

1、功能主义理论金斯利·戴维斯(KingsleyDavis)和威尔伯特·莫尔(WilbertMoore)(1945年)是功能主义的代表。观点:社会不平等不仅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对于社会的正常运转也是必要的。理论逻辑:任何社会中都有一些工作比其他工作更重要。重要的工作应由最有资格的人承担,社会必须为这些人提供更多的刺激。同时,这也保证了这些工作将由最优能力的人完成。他们应该这么有钱吗?2008年福布斯中国名人榜2、冲突理论观点:不平等并不是社会运行必不可少的,而是强大群体对弱小群体剥削的结果,通过强制性的手段剥夺弱小群体的利益,使自身获得更多的报酬。冲突论以马克思为理论基础:两大阶级之间的冲突与剥削;统治阶级为了维持其权力和利益,设计了一系列社会设置;虚假意识:阻碍了工人阶级组织起来追求自身的利益。新马克思主义者的修正。3、格哈德·伦斯基(Lenski)的理论以大历史的眼光看待分层。将两种理论整合,剩余产品是关键。狩猎采集社会——功能主义能够积累剩余产品的社会——冲突论各个群体为了剩余产品而斗争,获胜的群体成为精英。统治自上而下,上层群体控制下层群体。重要的是你出生在社会中的哪个群体中。(二)什么决定阶级/阶层——马克思、韦伯及以后1、马克思的分层理论

阶级的本质:阶级就是对生产资料有相同关系的一群人。阶级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剥削关系。阶级之间存在着令人震惊的不平等现象。

贫困化(pauperization):描述与资产阶级相比,工人日益贫困的过程。贫困化加深了不平等现象。两大阶级间一定存在着阶级冲突。阶级意识与虚假意识。2、韦伯的分层理论

韦伯发展出一套更为复杂和多维度的视角来看待社会。社会分层并非只与阶级有关,其形成还涉及另外两方面,即地位和党派。这三个维度也被称为财富、声望和权力。财富:是否控制生产资料;经济总量;市场位置(marketposition)。声望:社会评价高低。(地位:指社会群体被赋予的荣誉或社会声望的差异)地位开始通过人们的生活方式表现出来;社会地位的划分不单单受阶级划分的影响。权力:人们强行贯彻自己意志的程度和可能性。(党派:形成权力的重要方面)在财富、声望和权力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

3、埃里克·奥林·赖特的分层理论

现代社会三种控制资源的方式:控制投资或货币资本;控制物质生产资料;控制劳动力。地位模糊群体(矛盾性阶级地位)

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存在着一些地位暧昧的群体,赖特称这些人所处的地位是矛盾性阶级地位。对地位模糊群体的进一步细分

第一,与权威的关系;第二,对于技术和专业技能的占有。对马克思模型的修正:资本家(capitalists);小资产阶级(pettybourgeoisie);管理者(managers);工人(workers)。三、社会经济地位的评定与阶级的测量1、社会地位及其辨认社会地位:在一个社会等级体系或分层系统中的等级位置。社会地位的判断依据:公认的用于划分地位等级的等级序列;有一些广泛理解的符号。(1)互动的方式、行为方式来判断

(2)社会学家所说的地位符号。(3)凡勃伦:炫耀性消费(conspicuousconsumption)很多时候,我们买一样东西,看中的并不完全是它的使用价值,而是希望通过这样东西显示自己的财富、地位或者其他,所以,有些东西往往是越贵越有人追捧……制度经济学派的开山鼻祖凡勃伦称之为炫耀性消费,他认为,那些难于种植并因此昂贵的花并不必然比野生的花漂亮,对于牧场和公园,一头鹿显然没有一头牛有用,但人们喜欢前者是因为它更加昂贵,更加没用。后来的经济学家们将这种炫耀性消费的商品称之为凡勃伦物品,甚至画出了一条向上倾斜的需求曲线——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大。经济学家们发现,凡勃伦物品包含两种效用,一种是实际使用效用,另外一种是炫耀性消费效用,而后者由价格决定,价格越高,炫耀性消费效用就越高,凡勃伦物品在市场上也就越受欢迎。T.Veblen2、社会经济地位的等级评定社会学家通常用社会地位来指称社会经济地位(socioconomicstatus,或者简称SES)。SES是一种对社会地位的度量方法,考虑到个人的教育程度、收入水平以及职业声望等,是运用上述多元分层标准测量的结果。美国社会学家布劳和邓肯在1967年,提出通过收入、教育年限、职业声望三个指标来测量个体的社会地位,这三个指标可以综合在职业中。通常对于社会经济地位的等级评定是以职业为指标进行测量的。Y=a+b1x1+b2x2(R2=0.9)Y是各职业的声望得分a为常数项X1为各职业的教育水平b1为教育的回归系数X2为各职业的收入b2为收入的回归系数职业的社会经济地位指数(SEI)=-6.0+0.59*各职业的教育水平+0.55*各职业的收入中国的职业声望(增加的三个因素):权力因素:是否是单位的最高管理者、是否是单位的中层管理者、是否是单位的基层管理者;部门因素:是否就业于党政机关、是否就业于事业单位、是否就业于企业单位;社会歧视因素:是否是受歧视职业。职业声望表:职业声望的稳定性;职业声望等级在现代社会中具有相似性。决定社会经济地位等级评定的宏观制度安排:(1)政治体制:市场社会与总体性社会的区别(2)文化传统:宗教/妇女地位(3)种族:黑人/白人(种族与特定职业的连接)3、地位一致与不一致4、阶级的划分阶级划分的三种方法客观法:根据收入和财富的多少、工作类型、受教育程度等客观标准,把人们归到一定的社会阶级。声望法:要求群体成员根据声望来划分阶级。主观法:要求被访者对自己的社会阶级进行定位。各自的局限性:客观法:切割点有意义吗?客观与主观的差异。声望法:忽视了客观的经济和政治因素,不适用于大社区。主观法:文化中有忽视阶级差别的倾向。另类的阶级划分:皮埃尔·布迪厄(Bourdieu)《区隔》(distinction,1986)经济资本(财富)文化资本(教育、艺术品味、消费等)社会资本(朋友圈、交往圈——获得资源的能力)符号资本(地位)生活方式差异和消费分层。四、性别与分层

1、“性别盲点”与“约定地位”(conventionalposition)约定地位,指女性的有薪劳动与男性相比显得不太重要,因此,可以把女性看作是与其丈夫处于同一阶级(Goldthope1983)

2、批评(1)女性收入成为维持家庭经济地位和生活方式的关键。(2)妻子的就业可能确定了整个家庭的定位标准。(3)越来越多的女性成为家庭中唯一的经济支柱。3、分层研究中的性别转向戈德索普变化:决定家庭分类的,是“主导的挣钱养家者”。超越家庭女性视角成为分层研究的重要切入点和问题域。五、社会流动

1、概念界定:社会流动指个人或群体从一个社会地位或社会阶级向另一个社会地位或社会阶级的变化。2、社会流动的类型(1)从流动的方向看:水平流动:人们在同层次的地域和群体之间流动;垂直流动:个人或群体在各种社会地位方面的升高或降低向上流动(upwardlymobile):从较低地位转向较高地位的上升性流动向下流动(downwardlymobile):从较高地位转向较低地位的下降性流动(2)从流动的原因看:个人性流动:个人因其个人需要、勤奋或机遇等因素而发生的各种地位变动结构性流动:由于社会的政治、经济和其他方面的变化所带来的个人或群体的各种地位变动(3)从流动发生的时期来看:代际流动:父母与子女的社会经济地位比较,即个体相对于父辈的地位变动情况代内流动:个人在其一生中社会经济地位的变动2、社会流动的条件(1)向上流动先进的工业发展和大规模的学校教育城市化+大众传媒+地理迁徙政府及其政策人际关系+精英提携(2)向下流动传统制度安排的约束等级封闭城乡区别的社会生活环境3、个人社会地位的获得

布劳:将个体地位分为“先赋地位”(从父辈那里继承来的社会地位)和“获得性地位”(通过个人努力和机遇获得的社会地位)。父母的教育程度和职业地位明显影响着子女的教育程度和最初职业,并进而对其后来的职业成就产生影响。社会资源的影响:一个人的社会资源越多,获得较高社会地位的可能性也就越大4、关于流动的比较研究

垂直流动是衡量社会开放程度的重要指标。布劳和邓肯的调查

垂直流动多发生在相似的职业位置之间;向上流动多于向下流动——结构性流动。利普塞特和本迪克斯的国际研究(1959)没有证据表明,美国比其他欧洲国家更开放。六、社会分层与流动的意义

1、社会分层对个人的影响(1)身体健康(2)心理健康(3)家庭生活选择配偶离婚抚育孩子(4)教育

(5)政治(6)犯罪和刑事司法制度(7)新技术(8)风险(财富在上层聚集而风险是在下层聚集)——贝克。2、社会流动的个体和社会意义(1)为个体提供改善个人社会地位、发挥个人才能的机会,实现个人的发展。(2)有助于社会选拔人才。(3)缩小阶层差距,从而降低阶层间关系的僵化和矛盾程度,预防大规模的社会冲突。(4)评价社会分层体系良性程度的重要指标。“开放性社会”与“封闭性社会”社会建设与发展的目标:建立一个开放性的社会。3、研究社会分层与流动的意义(1)认识社会结构:“纺锤”与“金字塔”(2)理解变迁:从阶级到阶级行动马克思:逻辑必然性从“自在阶级”到“自为阶级”从“阶级结构位置”到“阶级意识”到“阶级行动”阶级的局限性与虚假意识韦伯:历史偶然性阶级行动本质上是一种经济行动,即一种工具合理型行动(means-endsrationalaction)。受诸多因素影响:社会选择、社会安排的透明度、主导价值体系、领袖、组织等。3、透视现状,认识本质。七、中国的社会分层

(一)改革前的中国社会分层再分配体制:将社会中的主要资源集中到国家手中,然后依据社会成员在社会中不同的位置进行再分配(Polanyi,1957)。改革前中国分层结构的特征:(1)身份是社会分层的重要基础(2)在各种身份中,政治身份占重要位置(3)分层结构的封闭性(4)分层结构的相对平等化。(二)目前的中国社会分层1、孙立平(1993)“自由流动资源”和“自由活动空间”出现,在此基础上,新的社会力量生长,新的社会分层结构形成。2、陆学艺(2002)《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将目前的中国社会划分为10个阶层。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状况为标准对社会成员进行分层。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3、最新中国社会分层模型(2013网络版)上层社会(保)在任委员、退休常委任实权省部级干部、退休委员省局级干部、大企业主、名牌大学校长、中等银行家地厅级干部、实权县处级、院士、大教授、职业经理人、律师、明星、作家、中等企业主等(拉)小企业主、处科级干部、教授、地主、医生、律师、工程师、等(压)普通公务人员、企业职员、青教、自由职业者、一般的医生律师、工程师、个体户(压)普通企业工人、小个体户、城市底层、富裕农民(控)血汗工厂工人、普通农民(控)城市底层失业者、偏远山区农民(放)中层社会底层社会(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分层的新趋势(孙立平,2002)1、贫富差距呈现扩大趋势

补充小知识:什么是基尼系数?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洛伦茨曲线所定义的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是比例数值,在0和1之间,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重要分析指标。2007-2008年世界银行公布的基尼系数:基尼系数的阅读:0.2以下:过于公平,社会动力不足超过0.4:进入警戒状态达到0.6:社会动乱,随时可能发生危险中国十年社会变迁过程中基尼系数的变化基尼系数的官方统计与学术界统计2、社会分化的细化与聚合社会分化的不断细化——“社会的碎片化”聚合的趋势:这些细化的碎片又开始往一起聚,聚合的结果,就是占有大量资源为特征的强势群体和拥有大量人口特征的弱势群体。3、从资源弥散型配置到一体化的资源配置的转变

社会资源从类型上可以分为三类:经济资源、政治权力和社会声望/声誉。(1)三种稀缺资源的分配形式:弥散型分配,即分配不同种类资源时实行的是不同的原则。一体化的配置原则。(2)资源配置方式的变化:80年代,是一个资源扩散的年代。90年代,社会中各种资源日益集中到强势群体的手中。4、社会分层结构的定型化趋势

(1)阶层之间的边界开始形成:最显而易见的是不同居住区域的分离;生活方式的区隔;白领文化的出现和小资情调的复兴等。(2)阶层内部的认同形成:阶级意识和贫富差距的意识出现。案例1:北京地铁2元时代终结专家说:北京地铁必须涨价,大量人有事没事做地铁!政协委员对此很热衷。百姓说:“他们要么教授专家,要么官衔在身,应该是有公车的,即使没有,收入也很高,地铁涨点价,对于他们来说,也只是打个小喷嚏”。“把我们分流到哪里?……老百姓只能走着或者飞着上下班了”

@米瑞蓉:

北京的早晨,天还漆黑,路上的车已是川流不息,在地铁站里正如那位专家所说的,已经堆满了“大量有事没事坐着玩的人”,这就是北京的冬日早上。一群不坐地铁的人给坐地铁的人定价!案例2:天津的摇号与限号没有北京的命,得了北京的病。北京限购,人家北京地铁四通八达,地铁2块,公交4毛!上海限购,人家上海十年前的交通都比现在的天津发达!一个挂着直辖市名的二线城市,刚开通有限的几条地铁,一半还得几年后通车,要嘛没嘛,交通不便利,学人家限购限号,怎么不学学人家公交、地铁的优惠票价呢!摇号与限号,是政府懒政的表现!“这次天津市的限号其实限的是普通老百姓。对于公务用车和那些土豪们丝毫起不到任何限制的作用,我认识一个人夫妻两个人就有五辆车,一辆奔驰R350.一辆奔驰S280.一辆奥迪A8。一辆依维柯房车。一辆揽胜极光。这样限号对这些土豪们有用吗。这只是政府把更多的公共资源分享给少数人享受罢了。受伤的怎么总是老百姓啊。”(3)阶层之间的流动开始减少:社会向上流动门槛提高;部分阶层社会流动明显减少甚至凝固化。李路路的代际流动研究:发现中国的阶层流动出现了明显的封闭趋势。工人等下层群体的后代进入上层的比例明显低于社会上层家庭出身的孩子。举例:一个惊人的数据!无奈之举——“裸体”官员政策。职场故事:寒门再难出贵子你认识他们吗?(四)断裂社会(孙立平,2005)“断裂社会”意在表明在社会等级与分层结构上是指一部分人被甩到社会结构之外,而且在不同的阶层和群体之间缺乏有效的整合机制。断裂社会的表现:地区断裂:城乡断裂:社会的断裂会表现在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许多层面。断裂是全方位的。在更根本的意义上,断裂社会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