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3月)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河南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3月)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河南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3月)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河南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3月)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河南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3月)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河南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3月)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表是关于先秦时期的事件或思想,据此推知()时期事件或思想尧舜禹时期禅让制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春秋时期郑子产“不毁乡校(郑人讨论国事的地方)”春秋末期孔子“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A.诸子思想之间激烈交锋 B.中国古代民主传统的发展C.阶级立场影响各自的主张 D.国家治理能力的不断增强〖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先秦时期(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禅让制是指尧舜禹时期,以民主方式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周厉王被驱逐出镐京,被迫逃亡。郑子产“不毁乡校(郑人讨论国事的地方)”体现了强调人事,具有人本主义的思想。孔子“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意思是:执政者治理天下有方,老百姓就不会议论政事。综上可知,这些事件或思想都体现了民众的力量,B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诸子思想之间的交锋,排除A项;表格信息与阶级立场无关,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国家治理问题,排除D项。故选B项。2.谶纬之学是流行于中国两汉时期的一种学说。“谶”,即一种神秘的预言,假托神仙圣人预决吉凶;“纬”是相对于“经”而言的,以迷信方术、预言附会儒家经典。谶纬之学以阴阳五行学说和董仲舒“天人感应论”为依据,适应了当时封建统治者的需要,故流行一时。这主要说明这一时期()A.儒学开始成为迷信 B.汉代儒学走向僵化C.儒家遵循“天命观” D.儒学陷入式微境地〖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中国)。自董仲舒开始,儒学出现天人感应这成为谶纬之学的开端,而之后儒学经书字句的阐释都会归结为谶纬之言,这说明了汉代儒学逐渐僵化,B项正确;“儒学成为迷信”说法本身不正确,排除A项;儒家遵循的天命观主要涉及天人关系,如孔子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董仲舒倡导“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且本题主要强调儒学在发展中的变化,排除C项;儒学式微的情况一般体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受到佛教和道教的冲击,两汉时期无法说明式微,排除D项。故选B项。3.南宋时期农村经济中非农产业得到增长,随着种茶、制糖、养蚕、缫丝以及多种土特产等新型生产项目的引进和扩展,农民经济收益表中的非农收入明显增长,此时的农业经济已是包括种植业、手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和其他服务业在内的有机体系,而与原先男耕女织的单一结构相区别。这说明南宋()A.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B.商品性农业的成长C.小农经济逐渐瓦解 D.传统经济结构崩溃〖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南宋(中国)。根据材料“南宋时期农村经济中的非农产业得到增长,随着种茶、制糖、养蚕、缫丝以及多种土特产等新型生产项目的引进和扩展,农民经济收益表中的非农收入明显增长”可知,南宋时期商品经济在农村得到发展,说明商品性农业的成长,B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排除A项;小农经济逐渐瓦解于鸦片战争之后,排除C项;南宋时传统经济占主导地位,排除D项。故选B项。4.明清时期,欧洲人东来,葡萄牙和英国对朝贡体制的挑战,表现在他们向中国政府提出了四个方面的要求:居留地问题、行政管辖权问题等。葡萄牙最终采取了屈从的姿态,中国政府因此对其要求给予一定妥协,但最终掌握了控制权。英国则拒绝臣服,中国政府因此对其要求一应拒绝。这反映出1840年前朝贡体制实践的走向是()A.保持自主特性 B.继续怀柔外夷 C.维持宗藩关系 D.延续羁縻政策〖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根据材料“葡萄牙最终采取了屈从的姿态,中国政府因此对其要求给予一定妥协,但最终掌握了控制权。英国则拒绝臣服,中国政府因此对其要求一应拒绝。”可知,当时中国政府在朝贡体制实践中保持比较强硬态度,A项正确;“怀柔外夷”与材料“中国政府因此对其要求一应拒绝”不符,排除B项;当时葡萄牙和英国与中国并非宗藩关系,排除C项;“羁縻政策”与材料“朝贡体制”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5.如表所反映的现象()时间中国白银与铜钱的比价1820年之前每两(约36克)白银约值1000枚铜钱1827年每两(约36克)白银约值1300枚铜钱1838年每两(约36克)白银约值1600枚铜钱1845年每两(约36克)白银约值2200枚铜钱或更多一些A.导致了自然经济日益解体 B.加剧了中国民众的贫困C.促使了中国卷入世界市场 D.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鸦片战争前后(中国)。根据表格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之后出现了银贵钱贱,这主要是因为白银外流导致国内银价上涨,而明清时期赋税以白银为基本单位,普通民众持有的主要是铜钱,银价上涨加重百姓赋役负担,加重了中国民众经济的贫困,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自然经济的日益解体,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中国被卷入世界市场,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加剧阶级矛盾,并非加深中国的民族危机,排除D项。故选B项。6.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30年间,资产阶级对旧礼教、旧风俗有理有据地展开批评,努力宣传自由、平等和博爱,试图创立一种崭新的社会风俗,他们将社会风俗的改良作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反映了民国初年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是()A.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革命政策的积极推动C.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 D.资产阶级的思想启蒙〖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壮大,面对民族危机的加深,他们引入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精神,试图创立一种崭新的社会风俗,将社会风俗的改良作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带来了民国初年社会生活的变迁,A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革命政策的影响,排除B项;“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并非民国初年社会生活变迁的主要原因,排除C项;“资产阶级的思想启蒙”只是推动民国初年社会生活变迁的一种手段,排除D项。故选A项。7.1987年和改革前相比,国家用于生产和建设的资金,由财政筹集的从76.6%下降到31.2%,由银行筹集的从23.4%上升到68.8%。这说明我国()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 B.更深层次的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C.推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 D.经济管理体制在逐渐调整和转向〖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改革开放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1984年国家开始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重点改革国有企业。“国家用于生产和建设的资金,由财政筹集的从76.6%下降到31.2%,由银行筹集的从23.4%上升到68.8%。”说明传统计划经济管理的模式逐渐转向宏观调控与市场结合管理模式,D项正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于21世纪初,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材料与参与经济全球化无关,排除B项;推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是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战略,与题意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8.目前已知最早的史诗记载有:“这株植物,乌尔·沙纳比,就是‘重生仙草’,有了它,人可以将青春重返。我要把它带到乌鲁克的羊圈,来测试它是否真的神奇的一面!”这一记载()A.体现埃及法老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B.说明苏美尔地区极力宣扬君权神授C.反映了两河流域居民对生命的态度 D.原文由象形文字记录且有一定传播〖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乌鲁克)。根据所学可知,乌鲁克是美索不达米亚西南部苏美尔人的古城城名,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幼发拉底河下游右岸,根据材料“有了它,人可以将青春重返。”反映了苏美尔人对生命的热爱,C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埃及法老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君权神授,排除B项;苏美尔人使用的是楔形文字,并非象形文字,排除D项。故选C项。9.巴格达的码头,有好几英里长,那里停泊着几百艘各式各样的船只,有战舰和游艇,有中国大船……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和黑奴。这可用于说明()A.地中海地区出现西方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B.奥斯曼帝国首都成为东西方经济交流中心C.东罗马帝国国力的强盛推动工商业的发展D.阿拉伯帝国世界贸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阿拉伯)。根据材料“巴格达的码头……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和黑奴。”可知,古代阿拉伯在世界贸易中起到桥梁作用,沟通了东西贸易,促进了各地的文化和经济的发展,D项正确;地中海地区出现西方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的是意大利,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奥斯曼帝国首都是伊斯坦布尔,与材料“巴格达的码头”不符,排除B项;材料与东罗马帝国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10.恩格斯指出某本书的价值时这样说到:“他用这本书来向自然事物方面的教会权威挑战,从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他所说的这本书指的是()A.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 B.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C.伽利略的《关于两门新科学的谈话和数学证明》 D.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欧洲)。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世纪天文学的理论基础是“地球中心说”,因为它符合上帝选定地球为宇宙中心的说法,得到教会的支持。而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创立了“日心说”,猛烈地震撼了科学界和思想界,动摇了封建神学的基础,挑战了教会权威,从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A项正确;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标志着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伽利略的《关于两门新科学的谈话和数学证明》成为近代力学和实验物理学的奠基之作,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否定了“神创说”,在生物学领域掀起了一场伟大革命,排除D项。故选A项。11.1862年通过的《宅地法》规定:从1863年1月1日起,凡年满21岁的美国公民或符合入籍规定申请加入美国国籍的外国人,为了居住和耕种,免费或缴纳10美元登记费即可领得不超过160英亩的西部国有土地作为“份地”。耕种5年之后,或5年内在宅地上居住满半年并按每英亩1.25美元缴纳费用者,所领取的土地即归其所有。对于《宅地法》的具体实施效果,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缓解了政府的财政困难 B.利于美国扩大国内市场C.帮助南方军队赢得内战 D.强化了联邦政府的权力〖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美国)。根据材料“1862年”“凡年满21岁的美国公民或符合入籍规定申请加入美国国籍的外国人”“即可领得不超过160英亩的西部国有土地作为‘份地’者所领取的土地即归其所有。”并结合所学可知,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宅地法》可以满足民众对土地的要求,调动申请加入美国国籍的外国人加入到北方军队进行作战的积极性,有利于瓦解南方阵营的反叛力量,维护国家统一,加强联邦政府的权力,D项正确;《宅地法》的实施并不能缓解政府的财政困难,排除A项;《宅地法》的实施不能起到扩大国内市场的作用,排除B项;《宅地法》的实施利于北方军队赢得内战,排除C项。故选D项。12.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苏联物价如下:小麦每公斤按9.7戈比(1卢布=100戈比)出售,马铃薯4.7戈比,蔬菜19.2戈比,牛肉20.3戈比,猪肉67.2戈比,牛奶25.2戈比,同时期的苏联全体职工月平均货币工资为64.2卢布,苏联出现以上现象是因为()A.斯大林时代的农业集体化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余粮收集制C.新经济政策时期粮食税 D.赫鲁晓夫改革时期的农产品采购制〖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苏联)。根据材料可知,当时苏联农产品价格相对于职工工资来讲极其低廉,能够反映当时国家为了加快工业建设,实行农业集体化,从农业上积累了大量的资本,牺牲苏联的农民利益来发展工业化,A项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时间是:1918--1921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新经济政策实施的时间是:1921--1928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赫鲁晓夫改革时期的农产品采购制,提高了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排除D项。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传统政治结构有中央集权和地方自治两层。中央所做的事是极有限的,地方上的公益不受中央的干涉,由自治团体管理。中国古代中央派遣的官员到知县为止,不再下去了,县衙门与农民家庭大门之间的距离是交给地方的,所以构成了中央集权的专制体制和地方自治体制。表面上看是自上而下的政治轨道执行政府命令,事实上政令和人民接触时就转入了自下而上的政治轨道,发挥效力的是绅士。自治团体由当地人民具体需要中发生,而且享受着地方人民所授予的权力,不受中央干涉。——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乡土重建》材料二虽然清末成立的地方自治研究社和警察组织受到西方的影响,但在中国固有传统中依然可以找到其影子。18世纪后,伴随着人口的增加,在县的数量没有太大变动的情况下,广东等省的县丞、巡检司与典史已经开始划定分辖区域,打破了原来皇权不下县的治理格局。地方自治研究社和警察组织正是延续了这一方向,在县下划分出更多的分辖区域,以便对基层社会实行有效管理。——摘编自温建钦《近代基层社会治理出现转型》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乡村社会组织发展迅猛,各种协会的成立成为了乡村社会发展的活力和凝聚力所在。随着农村现代化的推进,完善乡村治理格局需要各种社会组织的参与与协调,尤其是社会组织的多元化推进与村民自治制度的完善如何形成互动的良性治理格局更是乡村社会治理成败的关键。鼓励乡村社会组织的多元化,明确其基本职能,积极营造属于乡村成员民主协商的新领域成为发掘乡村社会秩序活力与完善村民自治的新途径。——摘编自秦德君、毛光霞《中国古代“乡绅之治”:治理逻辑与现代意蕴》(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基层治理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末基层治理变化的原因。(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当今基层治理的认识。〖答案〗(1)特点:主要依靠传统道德礼仪治理;宗法色彩比较浓厚;以乡村基层组织为基础;乡村自治色彩浓厚;以当地乡绅发挥地方治理效力;德治与法治相结合。原因:儒家思想的影响;宗法观念的影响;中国疆域辽阔;统治者为了加强统治的需要;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性。(2)原因:西方地方自治观念传入;内忧外患严重;清政府的推动,清末“新政”的实行,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古代乡里制的经验(古代地方自治的经验);古代过分管制的弊端。(3)认识:发挥乡村社会组织在乡村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推动社会组织的多元化与村民自治制度完善的良性互动治理;鼓励乡村社会组织的多元化。〖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特点:根据材料一“地方上公益不受中央的干涉,由自治团体管理。”得出:乡村自治色彩浓厚;根据材料一“事实上政令和人民接触时就转入了自下而上的政治轨道,发挥效力的是绅士。”得出:以当地乡绅发挥地方治理效力;根据材料一“自治团体由当地人民具体需要中发生”得出:以乡村基层组织为基础;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主要依靠传统道德礼仪治理;宗法色彩比较浓厚;德治与法治相结合。原因:根据所学知识从思想、政治等方面可归纳为:儒家思想的影响;宗法观念的影响;中国疆域辽阔;统治者为了加强统治的需要;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性。【小问2】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原因:根据材料二“虽然清末成立的地方自治研究社和警察组织受到西方的影响”得出:西方地方自治观念传入;根据材料二“但在中国固有传统中依然可以找到其影子”得出:古代乡里制的经验(古代地方自治的经验);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内忧外患严重;清政府的推动,清末“新政”的实行,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古代过分管制的弊端。【小问3】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中国)。认识:根据三“改革开放以来,乡村社会组织发展迅猛,各种协会的成立成为了乡村社会发展的活力和凝聚力所在。”得出:发挥乡村社会组织在乡村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根据材料三“尤其是社会组织的多元化推进与村民自治制度的完善如何形成互动的良性治理格局更是乡村社会治理成败的关键。”得出:推动社会组织的多元化与村民自治制度完善的良性互动治理;根据材料三“鼓励乡村社会组织的多元化,明确其基本职能,积极营造属于乡村成员民主协商的新领域成为发掘乡村社会秩序活力与完善村民自治的新途径。”得出:鼓励乡村社会组织的多元化。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经过多次北方民族进入中原地区及中原地区的汉族向四方扩散,才逐步汇合了长城内外的农牧两大统一体。又经过各民族流动、混杂……形成了中华民族自在的民族实体,并取得大一统的格局。——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1988年)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个或整体)。(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答案〗观点:民族融合推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发展阐述:秦汉时期,通过开边移民、开通西域,在华夏族与少数民族的交流中,汉民族开始形成。魏晋南北朝时期,孝文帝推行改革,汉族与少数民族双向交流,取长补短,为中华文明注入了新的活力。隋唐时期,推行开明宽容的民族政策,加强了与西藏等地少数民族的交往,成就了文化的繁荣与恢弘,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宋辽夏金时期,多民族政权并立,各民族在冲突中融合。明清时期,注重对周边地区的防卫与管辖,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古代(中国)。首先,从材料中提炼一个观点。观点:根据材料“ 又经过各民族流动、混杂……形成了中华民族自在的民族实体,并取得大一统的格局。”得出:民族融合推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发展。其次,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古代中国封建社会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的过程进行阐述:秦汉时期,通过开边移民、开通西域,在华夏族与少数民族的交流中,汉民族开始形成。魏晋南北朝时期,孝文帝推行改革,汉族与少数民族双向交流,取长补短,为中华文明注入了新的活力。隋唐时期,推行开明宽容的民族政策,加强了与西藏等地少数民族的交往,成就了文化的繁荣与恢弘,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宋辽夏金时期,多民族政权并立,各民族在冲突中融合。明清时期,注重对周边地区的防卫与管辖,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6世纪,英格兰社会发展显著,但中后期也出现诸多问题,有学者描述为“都铎危机”,其中最突出的是贫困人口增多,流民已然危及社会秩序,有学者估算,都铎、斯图亚特王朝时期,城镇贫困人群占总人数的5%~22%。因气候变化发生了几次严重的农作物歉收,粮食减产导致粮食价格上涨,让一部分人沦为“食不果腹”的穷人;部分乡村之人流离失所,对民众心理造成很大冲击,甚至引发了小规模的骚乱;物价上涨直接降低了“工资”收入群体的生活水准,当时此类人口的数量不容低估。一直以来,基督教会是英格兰社会的贫困救济机构。基督教会不仅有救济的道义,还有固定的经费来源。12世纪教会法学家格拉提安编撰的《教令集》,对教会财富用于救济穷人做了详细规定。这种情况在16世纪中后期发生了变化,154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