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危重患者抢救与护理课件_第1页
第二十一章 危重患者抢救与护理课件_第2页
第二十一章 危重患者抢救与护理课件_第3页
第二十一章 危重患者抢救与护理课件_第4页
第二十一章 危重患者抢救与护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十一章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护理教学目标技能目标:能够熟练正确进行吸氧、吸痰和洗胃操作。知识目标:熟悉吸氧、吸痰和洗胃的适应证、本卷须知。情感目标:充分认识吸氧吸痰和洗胃的急救价值,做到及时、正确。重点:吸氧吸痰和洗胃方法和本卷须知难点:吸氧方法重点难点危重患者的病情观察通过视、听、触、嗅觉等感觉器官及辅助工具来获得患者资料的过程。〔一〕生命体征观察1、体温的变化2、脉搏的变化3、呼吸的变化4、血压的变化〔二〕意识状态的观察〔五〕一般情况的观察1、表情与面容2、皮肤与粘膜3、姿势与体位4、饮食与营养5、休息与睡眠6、呕吐物、排泄物〔六〕治疗后反响和心理状态的观察治疗后反响药疗后的反响特殊治疗后的反响心理状态:恐惧心理、猜疑心理、失去信心支持性护理1、密切观察病情2、保持呼吸道通畅3、确保患者平安4、加强临床护理5、补充营养和水分6、维持排泄功能7、保持引流通畅抢救室管理1、遇有危重患者,立即制定抢救负责人2、即刻制定抢救方案,护士应参与制定。3、制定抢救护理方案,配合医生做好抢救记录4、设专人随医生参加,每次会诊和病例讨论5、抢救小组要明确分工。互相配合6、一切抢救用品应合理放置,保证应急使用7、做好交接班工作。抢救室设备1、抢救床2、抢救车3、急救器械五定制度〔定期点人数〕1、氧气吸入疗法2、吸痰法3、洗胃法4、人工呼吸器的使用吸氧法

吸氧法是指通过给患者吸入氧气,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动脉血氧饱和度,增加动脉血氧含量,从而预防和纠正各种原因所造成的组织缺氧缺氧程度判断中心供氧供氧装置〔一〕供氧装置〔二〕供氧装置〔三〕氧气筒氧气表

湿化瓶压力表减压器流量表压力表:通过表上的指针测知筒内氧气的压力以MPa〔kg/cm2〕表示。压力大,说明氧气贮存量多。压力表

减压器减压器:是一种自动弹簧减压装置将来自氧气筒内的压力减至0.20~0.29Mpa〔2~3kg/cm2〕使流量平稳,保证平安,便于使用流量表:用以测量每分钟氧气的流出量,用L/min表示。当氧气将表内浮标吹起时,浮标平面所指刻度即为每分钟用氧流量。流量表湿化瓶:湿润氧气,防止呼吸道粘膜被枯燥的气体所刺激。瓶内装入1/3或1/2冷开水,将通气管浸入水中,出气管与鼻导管相连。湿化瓶平安阀平安阀:当氧气流量过大或压力过高时,压力阀的内部活塞即自行上推,使过多的氧气由四周小孔流出,以保证平安将氧气表装在氧气筒上,以备急用装表法装表法吹尘~上表~查漏气~接瓶~查通畅。1、吹尘:翻开总开关,随既关闭。2、上表:与地面垂直,3、接瓶接管3、查漏气5、查通畅:翻开小开关。供氧方法〔1〕单侧鼻导管吸氧法〔2〕双侧鼻导管法〔3〕面罩法〔4〕鼻塞吸氧法〔5〕漏斗吸氧法〔6〕头罩吸氧法上表装表法:一吹尘二上表,挂好瓶子管接好;未开大先关小,开大之后再开小。试管道,关上流量表装好。吸氧

清鼻孔连导管,调了流量试管道;管蘸水比量好,插入导管固定牢双侧鼻导管吸氧法停氧1、先拔出鼻导管。2、关流量表开关。3、关总开关。4、再开流量表开关,放出余气,之后关闭流量表开关。鼻塞法球状物,塞入鼻前庭内给氧。刺激性小,病人舒适,两侧鼻孔可交替使用。氧气面罩法头罩法氧气枕法氧气枕法用氧气枕代替氧气筒供氧一般用在氧气筒准备不及的危重患者抢救、转移患者途中或家庭病房等。使用时让患者的头部枕在氧气枕上,借助头部重力使氧气流出本卷须知公式:吸氧浓度〔%〕=21+4×氧流量〔L/min〕氧浓度和氧流量的换算法

氧流量〔L/min〕氧浓度〔%〕125229333437541645氧流量与氧浓度对照表吸痰法用吸痰装置经口腔、鼻腔、人工气道将呼吸道的分泌物吸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方法。适用于危重、老年、昏迷、麻醉后未清醒患者等。吸痰装置中心吸引装置注射器吸痰法电动吸引器电动吸引器吸痰法1、核对解释2、检查性能3、调节负压4、安置体位5、试吸通畅6、抽吸痰液7、冲洗管腔8、吸痰完毕9、整理记录吸痰法本卷须知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2、根据患者年龄选择适宜的吸痰管和负压3、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两次吸痰之间给患者吸入高浓度氧或让患者呼吸10-15次。4、口腔吸痰困难者,可由鼻腔吸痰,气管插管由插管吸痰,气管切开者由气管套管吸痰,颅骨骨折患者禁止从鼻腔吸痰。5、假设痰液粘稠不易吸出,可叩拍胸背使痰液松脱或雾化吸入,或协助患者更换卧位。6、注意观察病情,保持呼吸道通畅。洗胃法口服催吐适用于清醒、合作的病人;病人取坐位,瞩病人口服灌洗液后用压舌板刺激其舌根反射性引起呕吐;反复灌洗直至吐出的液体澄清无味。电动吸引洗胃法

是利用负压原理操作前检查吸引器的性能,操作时压力应保持在13.3kpa利用负压原理反复灌洗至洗出液澄清无味。漏斗胃管洗胃法利用虹吸原理,将洗胃溶液灌入胃内,再吸引出来的方法自动洗胃机洗胃法通电后自动洗胃机分别完成吸出胃内容物和向胃内冲注药液的洗胃过程。能自动、迅速、彻底去除胃内容物;注洗器洗胃法本卷须知1、急性中毒患者应迅速口服洗胃,必要时胃管洗胃。2、毒物性质不明时,先抽胃内容物送检,洗胃液用温开水或生理盐水,毒物性质明确后,用对抗剂。3、腐蚀性强酸强碱等中毒时可口服米汤、牛奶蛋清等。4、洗胃时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患者感到腹痛、吸出血性液体或出现休克征象、立即通知医生并配合抢救5、昏迷患者洗胃应头偏向一侧或侧卧位。6、每次洗胃量以300-500为宜7、幽门梗阻患者洗胃宜在饭后4-6h或空腹时。8、自动洗胃机洗胃后应清洗各官腔。常见药物中毒的灌洗溶液

和禁忌药物人工呼吸器使用人工呼吸器可以维持机体通气量,纠正低氧血症,常用的有简易呼吸器和人工呼吸机简易呼吸器1)辅助呼吸:将病人头后仰,抬起下颌,扣紧面罩,挤压呼吸囊,空气由气囊进入肺部;放松时,肺部气体经活瓣排出2)反复而有规律地进行,频率16-20次/min;一次挤压可有500—1000ml空气入肺。人工呼吸机使用法1、核对患者2、安置卧位3、畅通气道4、检查性能5、调节参数6、连接患者7、观察记录8、撤机护理本卷须知1、保持呼吸道通畅2、观察呼吸机工作情况3、预防和控制感染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5、呼吸机撤离指证:神志清楚、呼吸困难病症消失、缺氧完全纠正、血气分析根本正常、心功能良好、生命体征稳定、无严重心律紊乱、无威胁生命的并发症稳固练习A型题1.自然光线下瞳孔扩大指瞳孔的直径为()A.2.0~3.5mmB2.5~4.0mmC.4.0~5.0mmD.大于5.0mmE、大于8mm2.不属于轻度缺氧的表现是〔〕A.轻度发绀B,神志清楚C明显呼吸困难D动脉血氧分压6.6kPaE.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7.2kPa3.适宜洗胃的是〔〕A.幽门梗阻患者B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C胃癌患者D食管阻塞患者E消化性溃疡患者4.管理急救物品应做到“五定〞,其内容不包括〔〕A.定数量品种B.定点安置、定人保管C.定期消毒、灭菌D.定时使用E.定期检查维修5.瞳孔散大见于〔〕A.阿托品中毒B.吸氧中毒C.氯丙嗪中毒D.水合氯醛中毒E.有机磷农药中毒6不属于病危面容表现的是〔〕A.面色发绀B.面颊潮红C.目光晦暗D.眼眶凹陷E.表情冷淡7.在吸氧护理操作中,不正确的方法是〔〕A.向患者解释B.用湿棉签清洁鼻孔C.连接鼻导管蘸水轻插入患者一侧鼻孔调节氧流量D.吸氧流量用L/min表示E.记录用氧时间17、吸氧过程中如何调节氧流量,应〔〕A、拔出鼻导管调节氧流量B、直接调节氧流量C、别离鼻导管调节氧流量D、更换粗导管并加大流量E、先关开关再调氧流量18、电动吸痰器吸痰的原理是〔〕:A、正压原理B、负压原理C、虹吸原理D、空吸原理E、静压原理19、鼻导管给氧时插管前正确润滑导管方法是〔〕:A、蘸20%肥皂水B、涂凡士林油C、蘸水D、涂液体石蜡油E、蘸50%酒精20.某患者服毒昏迷不醒,被送入急诊室抢救,但其家属不能准确说出毒物名称,此时护士处理方法〔〕A.请家属立即查清毒物名称后洗胃B.抽出胃内容物送检,用温水洗胃C.鼻饲牛奶或蛋清水,以保护胃黏膜D.用生理盐水清洁灌肠,减少毒物吸收E.快速静脉输液以促进毒物排泄21.患者,男,因车祸造成脑损伤,整天处于睡眠状态,不易唤醒,醒后答非所问,很快又入睡,此时患者的意识障碍程度应为〔〕A.嗜睡B.意识模糊C.昏睡D.谵妄E.昏迷22、要求氧浓度到达53%,应为病人调节流量〔〕A、2LB、4LC、6LD、8LE、10L23.停用氧气时正确的方法是:〔〕A.拔出鼻导管→关总开关→关流量开关B.关总开关→关流量开关→拔出鼻导管C.关总开关→拔出鼻导管→关流量开关D.拔出鼻导管→关流量开关→关总开关E.关流量开关→关总开关→拔出鼻导管24.吸痰时应根据患者情况及痰液黏稠度调节负压压力,一般为:〔〕A、40~53千帕B.50~60千帕C.53~60千帕D.40~60千帕E.60~72千帕25.幽门梗阻的洗胃操作以下哪项不对〔〕:

A.饭后4-6小时进行B.首先吸净胃内容物

C.洗胃液温度25℃-38℃D.每次灌入800ml左右

E.洗毕记录胃内潴留量26~27公共题干、患儿,6岁。因肺部感染入院,现咳嗽咳痰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