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不远(共10篇)_第1页
古人不远(共10篇)_第2页
古人不远(共10篇)_第3页
古人不远(共10篇)_第4页
古人不远(共10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人不远古人不远(一)古人不远——李白的月亮新华中学九一班白凤潇纵观历史,当一个人将自己的才气、激情、以及生命全部融入某一对象时,这一对象必将成为这个人的“独物。”从这个意义上说,月亮应该属于李白,这正如虾应该属于齐白石,交响乐应该属于贝多芬,从不虚发的飞刀应属于李寻欢一样,向日葵应属于凡高一样。翻开我所最爱的古人李白诗作,可以看到有关月亮的句子不下三百处,月成李白理想的化身。在诗人笔下,月亮被显示的千姿百态,气象万千。一首被乡愁浸泡得柔软万分的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已是妇孺皆知了。从此,我开始关注李白,关注李白笔下的月。“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在我看来这可能是天真的李白儿时给月亮的第一幅速写了。“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人游月边去,舟在空中行。”“醉起步溪月,鸟还人依稀。”邀月,游月,步月??????这是“停杯投著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的李白,在孤独的被后终于找到心灵寄托的种种方式。放眼望去,古今中外,对月亮感兴趣的诗人可谓车载斗量,可像李白这样寄寓丰富,花样迭出,大气磅礴,惊世骇俗者,还有谁呢?看来,月亮正是因永恒而显得孤独,可李白却因孤独显得永恒。而因此,名出垂史。今夜会有月,我会捧一把清幽的月光,重温著名诗人余光中的《寻李白》中的诗句:“酒入豪肠,七分酿成月光,余下三分啸成剑气,绣吐一口,就是半个盛唐。”孤独的李白已远去,而他留给我们永恒的“月亮”。愿他能在另一个世界里留下永恒。指导教师:张洪敬古人不远(二)在中国民族五千年的光辉历史长河中,曾经出现过许多伟大的人物。他们犹如天上的星星,不但闪烁着璀璨的光芒,而且数也数不清。但我最喜欢的莫过于杨贵妃了。杨贵妃(719——756),即杨玉环。原籍蒲州永乐(今山西永济)。719年六月一日生于蜀州(今四川崇州)。735年,17岁的杨玉环。被册封为寿王妃(寿王李瑁,李隆基第十八子)。745年,27岁的杨玉环被李隆基册封为贵妃,距杨玉环被册封寿王妃整十年。756年六月十四日,随李隆基流亡蜀中,途经马嵬驿,禁军哗变;38岁的杨贵妃被缢死,香消玊散。杨贵妃天生丽质,“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堪称大唐第一美女,此后千余年,无出其右者。杨贵妃与西施、王昭君、貂蝉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杨玉环除却容貌出众,更令玄宗神魂颠倒的是她高超的音乐舞蹈艺术俢养。史传她“善歌舞,通音律”。而玄宗也有同好,这就难怪他会将玉环视为自己的艺术知音和精神伴侣了。据说有一次,玄宗倡议内地的乐器配合西域传来的5种乐器办一场演奏会,贵妃积极应和。当时贵妃怀抱琵琶,玄宗手持羯鼓,轻歌曼舞,昼夜不息。对此有白居易诗为证:“缓歌曼舞,尽日君王看不足。”这就有——霓裳羽衣舞啦!当然你们会奇怪为什么我会写杨贵妃,不是都应该写有功勋的人吗?其实很简单,我喜欢杨贵妃的原曳因是她精通音律,擅歌舞,并善弾琵琶;更何况我喜欢的乐器正好是琵琶。呵呵!古人不远(三)再次读罢《三国演义》,却仍然被折服了。不知是那跌宕起伏的历史,还是那形象鲜明的人物。肝胆相照的桃园三结义,忠心耿耿的千里走单骑;英勇无畏的当阳救主,神机妙算的赤壁鏖战。著名的松下电器董事长曾说:“松下成功,功在《三国》。”或许是因为那数不胜数的计策才会成就今天的辉煌。而《三国演义》中计谋最高的莫属卧龙先生了。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自比管仲,乐毅,政治家、发明家、军事家。诸葛亮是蜀国丞相,四出祁山。在上方谷遭遇百年大雨时,叹息了:天要亡汉!终因积劳成疾,病死在五丈原。临终之前也未曾忘却先帝之遗命,奈何孔明怎能只手补天?可见他的忠诚足以与关云长想媲美。同时,诸葛亮有是一位发明家。在三伐中原时,因道路崎岖,便发明了木牛流马,运行极为方便,类似于今天的独轮推车。收复孟获后,班师回朝时,因为波涛汹涌,军马不得向前。孔明又发明了我们现在常吃的馒头用来祭天。而能使诸葛亮永垂青史的,最重要的就是他的军事才能了。不论是初出茅庐的火烧新野,还是三分天下的赤壁之战,亦或是大败魏军的剑阁妆神,都可以说明一点——卧龙凤雏,得一便可得天下。汉末名士司马徽的这一神来之笔,是刘备决心三顾茅庐。最为神奇的是武乡侯竟能预测天气(草船借箭);借来东风(七星坛祭风);七败南蛮(七擒孟获);文采出众(骂死王朗);出奇制胜(三气周瑜);沉着镇定(弹琴退仲达)。诸葛亮一生八字可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古人不远(四)我立于高塔,眺望。放眼望去,竟是满目尽为“黄金甲”。深秋的阳光透着点点金光,洒在坡前菊花上。身著素衣,手倚锄头,欣然微笑的你,竟穿越了千年驻进了我心里。看•桃花随水逝当年的渔人误入了你的桃花源,勾起了后人无限的向往。桃花红遍溪岸,映出了理想的美丽。“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桃源,是你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与愤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你不叹息于唇,却诉诸于笔,你是明智的。而今我同样误入了你的桃花源,花瓣凋落随水而逝。因为有你,我们也有了如此美好的向往。“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的大同社会,作为后世的我们一定会实现的。看,桃花盛放、落花随水逝,逝你温柔的微笑……品•美酒佳酿香山间柳后茅屋,是你的住处。我去拜访时你不在……循山而上,一袭青衣凌然立于崖上,执一壶美酒眺望山河。你把酒而吟叹“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话语波澜不惊却撩动了我的心弦。你鄙弃功利,淡泊人生的情怀,我已了然。我不敢打扰你,天地唯你独享。你饮一口就,我品出了美酒佳酿香。享•东篱采菊情终南山下,稀疏豆苗里没有一丝杂草,锄痕还清晰着。一行脚印在月光里,通向了那小院。我站在竹篱外,菊花悠然地在脚边绽放。花瓣金黄纯净,不沾有一丝泥土尘埃,是你每日的精心照料吧。铁锄头水壶搁在墙角,我未曾想到你竟如此安贫乐道。烛光透过窗纸,应除了你灯前吟诵的模样,我依稀听到了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吟唱。我看向花丛,品你东篱采菊情,读你人生百味……我走下高塔,置身花丛。你背对我而立,发丝飘散于风中……千年有何远?你就在面前!“陶渊明先生,等等我!”古人不远(五)云起云涌流转多少空蒙岁月?潮潮来潮往淘尽几度锦瑟年华?你本田园一隐者,却又错生战乱时期。《归去来兮辞》是你辞官归隐之际与上流社会公开决裂的政治宣言;《桃花源记》反映出你心中理想社会的宏伟蓝图;《饮酒》饮出了你的豪迈。然而你却掩盖不尽你的人生在水面荡起的一阵阵愁澜。你不慕荣利,安贫乐道,向往自然,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在我眼里我更愿相信你是不愿看到黑暗社会统治者的勾心斗角,互相倾轧。不愿看到民不聊生,生灵涂炭。更不愿看到那离愁别恨与统治者对人民的盘剥与压榨。你与我的距离并不遥远,至少我这样认为。你一开始意气风发,满怀雄心壮志,决心要为民请命,清正廉洁,开拓出一片新天地。可是事与愿违。你那过于耀眼的行动,早已刺痛了那些小人的双眼。终于,他们开始压迫你,迫使你离开官场,抽身仕途。你在这强大的黑暗势力面前,显得多麽渺小,无力回天。你深知仅靠一人之力是无法挽回晋王朝日益走向衰败的结局。你显得落寞极了。沙场,狼烟,为何你充耳不闻?温一壶浊酒,笑对人生,嗅着菊花,看透世事。在我眼中看起来是多麽颓唐,多麽荒谬。我应该手握铁戈,身披战甲,跨上战马,冲阵杀敌。而你却笑了,笑得那麽感慨万千,笑得那麽心灰意冷,笑的那麽令人心碎。看凛凛秋风吹乱你斑白的鬓角,我终于从你的眼神中读懂了一切。你躲避了现实,却清醒了人生。你心已疲,身已惫,只求在篱笆前赏着菊,品着毫无滋味的浑酒。洗尽人生的铅华,沉淀出闲适的情怀。恍惚中,你静静地站在那片氤氲着雾气的桃花林,手执锄头,默默的看向远方。片片花瓣落入水中,荡起层层涟漪,你映在水中的脸渐渐模糊,只剩下诗的轮廓······古人不远(六)古人不远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光辉历史,在这五千年中涌现出许多伟大的人物。其中最让我敬佩的的任务要数三国中的“常胜将军”——赵云了。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赵云智勇双全,忠心耿耿。历来被后人所赞颂,被后人所学习。赵云的故事听多了渐渐地我对他也有了深刻的了解。我敬佩赵云,首先是因为他武功高强,在百万军中取上将之人头就如探囊取物:一杆银枪,被赵云使的风驰电掣,出神入化。一把削铁如泥的青红宝剑,被赵云耍的神出鬼没,让人眼花缭乱。所以无论多少英勇的大将见到赵云都闻风丧胆、狼狈而逃,否则就要死在他的银枪之下。我敬佩赵云,其次是因为他临危不惧,经常急中生智。有一次,黄忠夜袭操寨不料中了埋伏,赵云舍身将黄忠救回军营,可这是曹操的乘胜追击,以排山倒海之势向赵云压来,这是赵云军队人员伤亡惨重,无法应战。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张云急中生智,他让弓弩手埋伏在战壕里,待曹军接近,弓弩手突然站起霎时万箭齐发,曹操以为赵云早以布置好了天罗地网,立刻下令撤退。由此可见,赵云可真是一位有勇有谋不可多得的人才。我敬佩赵云,最主要的是因为他时刻想为天下百姓着想,而且认准明主便会死心塌地的跟着他,绝无二心。赵云几经周折投奔刘备。当时刘备势单力薄,连吃败仗,可是赵云从没有要离开的意愿。他决心帮助刘备摆脱苦境。在长板坡时,为了留下一点刘备的血缘。为了蜀国的将来赵云领着二三十个军士闯入曹军去救甘夫人和阿斗。当赵云寻到阿斗时,已剩下单人单骑,血洒战袍,可可赵云不顾生命危险,带着阿斗打入曹操的百万军队中,在他身负重伤的情况下力战曹操的麾下,最后赵云吧阿斗完好无损的交给了刘备。赵云是一位世上罕见的奇才,他为蜀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他的所作所为将永远受到后人的敬佩!古人不远(七)浮生百年,弹指一念,漫漫千年中。我们都只是个过客。时间是陌生的距离,但心灵的相知使我们似近在咫尺,古人不远。——题记已近三更,漆黑的夜色中摇曳着几只似有似无的烛火。无言独上西楼,环望四周,你依稀忆起旧时上苑,南唐月明如水。佳人歌笑如风,可,现在呢?雕栏玉砌应犹在,朱颜却不复当年。背倚朱栏,你微微一叹,很轻,但在万籁俱寂的夜里,清清楚楚。那一声叹,我清晰地感到你的无奈,清晰地触摸到你心中那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冰冷的触觉,是无可言说的悲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昔日的人上君,今日的阶下囚,你的辉煌如同流水落花般一去不复返。东风掠过你的容颜,掀起你的衣衫,衣袂飘荡。嘴角弯起淡淡的弧度,却是苦笑,你,在后悔吗?国难当头,你却依旧纵情声色,醉生梦死,听信谗言,错杀忠良。在宋军攻城之时,我想你已经醒悟了吧,抑或你从来都是清醒的,早已料到会有今日,却束手无策。你记得清清楚楚,在你四十岁生日那天,城外刀戟声共丝竹沙哑,战马嘶鸣,血染江山。南唐亡矣。你端坐高堂之上,冷眼望着被连连城破的战报吓的腿软的佞臣,如同早已料到一般吐出一字,“降”醇酒一坛饮恨,记忆被那不断挥起的酒殇割得支离破碎。可就算模糊了视野,也依旧抹不去旧日的伤痕。你内心的伤,内心的痛,怎是酒可化解的,买醉,是逃避吧。你内心的吧很清晰可见,我的心隐隐作痛。我能理解你的悲、你的苦,却无法承受你的伤、你的痛。怅然入梦,梦几月,醒几年。梦中的你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醒来的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你从来都不是一个好的君王,以词人之心治国南唐不可能不亡。你深谙此道,所以一直不愿做太子,怎奈命中注定,此劫难逃。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你四十二岁那年的七月七日,牵机毒发,《虞美人》成为绝笔。你的愁,你的恨,你的誉恋,化开了,化入东风,化入春水,你亦终于得到了解脱。夜雨染成天水碧。有些人不需要姿态,也能成就一场惊鸿。李煜,我想你就是那些人中的一个,不需要功成名就,在千年后,再有清风明月夜,再有凭阑远眺时,我,我们,想起的,都是你,因为我们与你,心灵相知。李煜,喜欢你,只为和你相知。李煜不远。古人不远。古人不远(八)“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历尽千年岁月之河也无法洗去诗中动人的文采,这首《赤壁怀古》流传至今,而它的作者——苏轼,则是我国古代有名的大文豪。也正是我最喜爱的名人之一。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的父亲苏洵是北宋年间著名的散文大家。在父亲的影响下,几年苦读,再加上他的天资聪慧,小小年纪就读了很多书,亲人朋友都夸赞他。年轻的苏轼因为常常听到的都是赞美之词,慢慢开始有些恃才自傲起来,他认为自己非常有文采,而且觉得自己已经读遍了天下所有的书籍,非常自负地挥毫写下对联一副“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贴在门上。感觉自己就快要成为像父亲那样有名的大文人了,不禁有些志得意满。这一天,苏轼在家门口短处桌子,取来笔墨纸砚,准备当众向大家展示他的文采。突然人群中出来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走到了苏轼面前,从袖子里掏出一本书对他说:“苏公子,老夫才疏学浅,此书上有几个字不认识,特来请教,万望公子赐教。”苏轼瞥了一眼老人,毫不在乎地一把抓过那本书,心想:这可是个展露我才华的好机会呀!可是,苏轼浏览了一遍之后,尴尬地发现:这本书里没有一个字是他认识的!苏轼慌了神,这下可下不了台了,他顿时面红耳赤,不知如何应对。老人见状,便不露声色地又向前挪了几步,再次恭恭敬敬地说道:“请赐教!”这三个字激得苏轼心里很不是滋味,若说自己不会吧,多丢人啊!不说不会吧,那又怎么回答呢?他鼓了半天劲儿,才红着脸硬着头皮告诉老人他不认识这些字。老人哈哈大笑,拿过书说道:“你不是号称‘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吗?怎么可能不认识这本书上的字呢?”说完扭头就随着散开的人群消失在茫茫人海之中了。苏轼望着老人离开的方向,深感惭愧,并由此悟出了其中的道理,他转身立刻将门前的对联取下,将‘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各添两字,改成了‘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从此苏轼谦恭苦读,勤奋学习,终于成为有名的大学问家。苏轼的伟大不在于他这一生作诗多少,或者为国家做出多少业绩,而在于他的人格,他可以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渺小,并告诫自己要活到老、学到老。也正是因为后来的努力最终得到了“唐宋八大家”的美誉。立大志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至。古人不远(九)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我正念诵着孔圣人写的《论语》,慢慢的眼前一黑,进入了一个时光隧道,接着便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我像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见有座大院,便上前询问情况,我敲了敲门,只见一个身着春秋时期服装的人开了门,一问才知,这里是孔家书院,。。。。。孔子汇报过后,我便走进了孔家书院。孔子见我来了,便和他的七十二个弟子说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因此我受到了他们的盛情款待。孔子让我住在他的得意门生——曾子的家里。我小心翼翼地跟着曾子,生怕出现什么意外,进了曾子家,发现这是个不大但素雅的院子,我便安心的睡下了。第二天早上,还没起床就听见曾子的儿子大哭大闹,原来是曾子的妻子要上街买菜,小儿子哭着赖着要和妈妈去,妻子没有办法,便对孩子说:“你乖乖呆在家里,妈妈回来给你杀猪吃!”小儿子听了,便乖乖回家了。当曾参的妻子从集市上回来时,看见曾子正拿着绳子在困猪,旁边还放着屠刀,正准备杀猪呢!曾子的妻子见了连忙阻止丈夫:“我刚才是和孩子闹着玩的呢,并不是真的啊!”可曾参听了却一脸严肃的说:“孩子是不能欺骗的,他这么小,还不懂事,只学父母的样子,只听父母的教训。要是你说话不算话的话,就是在教孩子说假话,再者说,母亲欺骗孩子,孩子觉得母亲说的不可信,以后再对他进行教育,他就不会轻易相信了。你这样做,对孩子的成长很不利。”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第二天,我跟随曾子又来到了孔家书院。孔子答应让我做他的临时徒弟。先生和师兄们教我如何理解“忠义”二字,“忠”是尽心尽力为自守之德;“恕”是尊敬对方,为待人之道,先生说这就是“仁”。我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我听了先生的话受益匪浅,得到先生的允许后,我说:“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意为仁是人的心,义是人的路,学问之道没有别的,就是把仁爱之心找回来而已。接着我和其他师兄们一起诵读:“温故而知新••••••”在中国传统观念中,诚实待人,遵守信义是何等重要的大事!诚信意味不撒谎,绝不欺诈,诚信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基本道德之一。恍惚间,我又回到了现实生活中,膝上摊着《论语》。回想那时,古人不远••••••古人不远(十)历史的年轮,在时光中辗转。岁月纪录的点滴,如今已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