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历史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1912年元旦,发表在上海《申报》的《新祝词》写道:“我四万万同胞如新婴儿新出于母胎,从今日起为新国民,道德一新、学术一新、冠裳一新。前途种种新事业,胥吾新国民之新责任也。”由此可知,辛亥革命A.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追求 B.维护了社会道德的底线C.促进了学术研究的进步 D.转变了人们的审美观念2.如图所示为某一年全球跨国投资的分布。据此推测,该年份最有可能是A.1770年 B.1914年C.1929年 D.1947年3.我国发电厂从1925年的456座增到1929年的724座(企业自备电厂149座),发电设备容量达835366千瓦(企业自备电厂308126千瓦)。到1936年,中国发电设备容量增加到1365792千瓦,年发电量44.5亿千瓦时。这一时期中国发电设备的发展A.改善了社会生产生活环境 B.成为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C.满足了当时民众用电需要 D.说明中国的水力发电最为迅速4.“在进行历史研究时,人们往往迷恋于寻找单一的原因,便错误地将原因归结于某一个,这样就成为一种价值判断。”这一主张强调历史研究应()A.抓住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B.分清历史事件的主次原因C.多角度地认识和考察历史D.以正确的价值判断为起点5.唐代中期,枢密使只是负责皇帝和宰相之间传达诏旨的低级官员,由宦官出任,不参与朝政。到了唐代后期,枢密使有时甚至成为实际上的最高决策者,宰相议事时,枢密使亦得与闻。这表明,唐代后期A.中枢决策发生异变 B.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不可调和C..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D.地方割据势力得到有效遏制6.下图是宋代的一家针铺,其上部文字为“济南刘家功夫针铺”,下部文字为“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转卖兴贩,别有加饶”。该材料的准确历史信息是A.宋代开始生产钢针B.宋代出现中国最早的商标、广告C.宋代已经有集原料收购、生产加工和批发贩卖一体的经营方式D.宋代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7.先秦儒家学派从孔子到孟子再到荀子,始终贯穿的一条思想主线是A.从个人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B.人不分贫富贵贱,所有的人都有受教育的资格C.人皆有“恻隐之心”“善恶之心”“是非之心”D.无论性善性恶都主张应该礼法兼治,王霸并用8.西欧商品经济继续发展,王权进一步加强,司法和军事等权利已开始被中央掌控。此时的社会应处于A.封建制度产生时期 B.封建等级制时期C.等级君主制时期 D.君主专制时期9.强调祭祀祖先,悼念死者的教化作用。这种观点属于:()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10.19世纪末,美国工程师弗雷德里克·泰罗提出科学管理理论体系,认为应科学地研究工人的生产过程,依据研究出的“标准操作方法”制定生产规程及劳动定额;科学地挑选和培训工人;实行差別工资制;实行职能式管理等。这一理论体系的推行A.不利于缓解劳资双方矛盾 B.使工人的生活得到根本改善C.提高了社会生产的计划性 D.适应了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11.《顾亭林诗文集》记载:君子之为学也,非利己而已也,有明道淑人之心,有按乱反正之事,知天下之势之何以流极而至于此,则思起而有以教之。下列项中,与材料反映的观点相对应的是A.“天下为主君为客” B.“经世致用”C.“循天下之公” D.“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12.谈及罗马人的法律,有学者认为,罗马人民一方面使用它自己的法律,另一方面使用一切人所共有的法。“自己的法律”指的是A.习惯法 B.公民法 C.自然法 D.万民法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材料李广(?——前119年),陇西人。文帝时,匈奴进扰萧关,李广“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景帝三年,吴楚七国叛乱,李广率部讨伐吴楚军,夺得敌军战旗,“显功名昌邑下”。李广驻守上郡时,曾率近百轻骑与匈奴数千骑遭遇,他布疑兵,进到离匈奴二里才止步。匈奴“见广,以为诱骑,皆惊”,双方对峙至夜半,“胡皆引兵而去”。后李广转为边境多郡做太守,“皆以力战为名”,匈奴称呼他为“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李广待人宽厚和气不苛刻,治军及其简单省事,“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士卒自主快乐,“咸乐为之死”。武帝时,随卫青出击匈奴,因迷路失期被追责,自认“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终广之身,为二千石四十余年,家无余财”。——摘编自《史记》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广的历史贡献。(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描述李广的英雄形象。14.(20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1948年,东北行政委员会吸取苏联的经验,颁布了《东北公营企业战时暂行劳动保险条例》,该条例对企业职工的医疗、养老、生育保险方面都做了细致的安排,有统一的待遇标准并进行统一管理。这是我国第一次在较大范围内实行的社会保险制度,为1951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在全国统一的保险条例颁布之前,东北共有79.6万名职工参加了该保险。1982年,东北部分城市开始试行合同制工人社会养老保险制度。1986年国务院颁布《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借鉴了东北地区的改革成果,决定实行劳动合同制,合同工的养老保险实行社会化统筹,费用由国家、企业、个人共同承担,同时探索替代公费医疗的改革办法,这是我国社会保障领域的重大变化。——摘编自邵汉明等《东北地区社会保障建设》(1)根据材料,概括东北地区企业社会保障建设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东北地区企业社会保障建设的影响。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A【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可知,《新祝词》提出不但要革新道德、学术,而且也要革新服饰风格,这表明辛亥革命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追求,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辛亥革命改变了人们的道德观念,在此之前道德底线并未被突破;C、D两项都被包含在A选项中,不能全面的概括材料信息。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2、B【解析】

从图中可知,英国的跨国投资所占比重最多,主要是因为英国最早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故B正确;1765年工业革命开始,不能说明英国的跨国投资所占比重最多,排除A;1929、1947年美国经济实力最强,英国的跨国投资所占比重不可能最多,排除CD。3、A【解析】

材料反映近代中国发电厂和装机容量的发展,必然有助于改善社会生产生活环境,故选A;材料没有比较民族工业发展的动力问题,B错误;近代中国重工业落后,电力无法满足民众用电需要,C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水力发电的信息,D错误。4、C【解析】

略【详解】从材料“错误地将原因归结于某一个,这样就成为一种价值判断”可以看出,我们应该多角度地认识和考察历史,避免评判历史的单一化,故C正确。5、A【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到唐后期,枢密使由低级官员到参与国家的决策,这主要和君主专制的强化有关,说明当时的中枢决策发生异变,A正确;B中的“不可调和”的说法错误,排除;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C排除;唐朝的藩镇问题十分严重,D排除。故选A。6、C【解析】材料“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转卖兴贩”反映了该钢针铺的全部活动,包括进货采购、生产加工、批发贩卖等,这是对该功夫针铺集原料收购、生产加工和批发贩卖为一体的经营方式的反映,故C项正确;印记的上部文字仅表明这是一个钢针铺,是生产钢针的场所,但却没有表明这是“最早”生产钢针的企业,故A项错误;这一印记本身就是一张广告,,其商标是“白兔捣药”,体现其商标意识,但无法表明这是“最早”的广告,故B项错误;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在明朝中后期,故D项错误。点睛:做好此题首先是对“印记”中的信息进行有效的释读和分析。从题目来看,通过释读可获得以下三个层面的信息:该“印记”的上部文字是该企业(针铺)的名称;中部文字是该企业的位置标志;下部文字是对该企业生产经营方式的简要介绍,包括收购的原料(上等钢条)、生产加工方式(造功夫细针)、销售方式(转卖兴贩,别有加饶)等,通过分析,下部信息应该是全部信息的核心和关键。其次是要严谨审题,掌握问题的落脚点或作答的角度。从材料中甄别、获取正确(而非错误或没有存在依据)的信息,这是思考问题的关键。再次要对选择项进行认真的辨析。7、A【解析】

根据所学,先秦的儒家思想始终从个人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故A正确。8、C【解析】

材料“王权进一步加强,司法和军事等权利已开始被中央掌控”说明王权呈现加强的趋势,属于等级君主制时期,故C正确;西欧的封建制度是从6世纪开始,到11世纪前后基本确立的一种新的社会制度,排除A;西欧封建等级制度是指西欧封建主之间依据土地占有和人身依附关系而形成的一种等级关系。排除B;君主专制时期是王权处于绝对领导地位,排除D。故选C。9、A【解析】

儒家思想强调祭祀祖先,悼念死者的教化作用,故选A;道家主张无为,墨家主张兼爱非攻,法家主张法治和中央集权,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BCD。10、D【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工业生产和管理领域的标准化,这主要是为了适应垄断资本主发展而产生的,D正确;材料未涉及劳资纠纷,A排除;材料与改善工人生活无关,B排除;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以市场经济为主,计划性说法错误,C排除。故选D。11、B【解析】

“知天下之势之何以流极而至于此,则思起而有以教之”体现了顾炎武主张做学问应当为社会服务的经世致用思想,故选B;A是黄宗羲的思想,具有民主色彩,排除;“循天下之公”指按天下公理办事,是王夫之的思想,排除C;“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反映了顾炎武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排除D。12、B【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公民法适用于罗马共和国公民,属于“自己的法律”,故B项正确;习惯法并不是成文的法律形式,排除A项;自然法属于罗马法精神,并非法律形式,排除C项;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帝国内的罗马人与非罗马人,排除D项。故选B。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贡献:抗击匈奴侵扰,缓解汉朝北部边患;平定七国之乱,维护国家统一;长期驻守边疆,保卫人民生产生活。(2)形象:精于骑射;作战勇猛;足智多谋;宽厚仁义;治军有方;勇于担当;为官清廉。【解析】

(1)贡献:根据材料“李广转为边境多郡做太守,‘皆以力战为名’,匈奴称呼他为‘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可知,李广抗击匈奴侵扰,缓解汉朝北部边患;根据材料“景帝三年,吴楚七国叛乱,李广率部讨伐吴楚军,夺得敌军战旗”可知,李广平定七国之乱,维护国家统一;根据材料可知,李广长期驻守边疆,“匈奴称呼他为‘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保卫人民生产生活。(2)形象:根据材料“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可得,精于骑射;根据材料“李广率部讨伐吴楚军,夺得敌军战旗”可知,李广作战勇猛;根据材料“布疑兵,进到离匈奴二里才止步。匈奴‘见广,以为诱骑,皆惊’”可知,李广足智多谋;根据材料“李广待人宽厚和气不苛刻,治军及其简单省事”可知,李广宽厚仁义;根据材料“士卒自主快乐,‘咸乐为之死’”可知,李广治军有方;根据材料“武帝时,随卫青出击匈奴,因迷路失期被追责,自认‘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可知,李广勇于担当;根据材料“终广之身,为二千石四十余年,家无余财”可知,李广为官清廉。14、(1)政府颁布相关政策,统一管理;覆盖面较广;影响较大;探索走在全国前列;社会保障建设制度与时俱进;前期借鉴了苏联经验。(2)保障和改善了民生;促进了社会主义政权的建立和巩固;促进了东北地区经济的发展;为全国性改革积累经验。【解析】

(1)依据材料“1948年,东北行政委员会吸取苏联的经验,颁布了《东北公营企业战时暂行劳动保险条例》”可知东北地区企业社会保障建设前期借鉴了苏联经验;依据材料“《东北公营企业战时暂行劳动保险条例》,该条例对企业职工的医疗、养老、生育保险方面都做了细致的安排,有统一的待遇标准并进行统一管理。”可知东北地区企业社会保障由政府颁布相关政策,统一管理,并且覆盖面较广;依据材料“这是我国第一次在较大范围内实行的社会保险制度,为1951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可知东北地区企业社会保障建设影响较大,走在了全国前列,并为国家企业社会保障建设提供了借鉴;依据材料“1982年,东北部分城市开始试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