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 《生物化学检验》 课程教案_第1页
医学院 《生物化学检验》 课程教案_第2页
医学院 《生物化学检验》 课程教案_第3页
医学院 《生物化学检验》 课程教案_第4页
医学院 《生物化学检验》 课程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研室生化检验课程生物化学检验专业(层次)医学检验(专科)教材生物化学检验章节第一章 绪论 补充一 生物化学检验的标本学时2教 学 要 求教学目的和要 求1、掌握生物化学检验的任务;标本的采集和处理。2、熟悉生物化学检验的研究领域;影响检验结果的生物学因素。3、了解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的发展。 教学内容绪论;生物化学检验的标本。教学 重点难点重点:标本的采集和处理。难点: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的发展;影响检验结果的生物学因素。教学媒体课堂讲授为主,多媒体教学为辅教 学 过 程复习旧课分析化学、生物化学等概念及其主要内容讲授新课一、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的研究领域(一)概念: (二)任务:以检验方法、新技术的开

2、发应用和检验质量的保证为主,并对检验结果及其临床意义作出评价,为临床提供正确、有用的实验室信息。二、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的研究进展。(三)生物化学检验包括:普通生化检验;特殊生化检验;急诊生化检验;床旁生化检验。二、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的发展三、标本的采集(一)检验申请单(二)血液标本的采集:静脉采血法(最常见);动脉采血法;真空采血法。(三)尿液标本的采集:采集方法;注意事项(四)特殊标本的采集:四、标本的处理(一)抗凝剂;(二)防腐剂;(三)标本的分离储存和转运五、影响检验结果的生物学因素(一)生理因素的影响(二)饮食和药物的影响课堂提问常见的采血方法有哪几种?课堂小节掌握生物化学检验的任务;标本

3、的采集和处理;熟悉生物化学检验的研究领域;影响检验结果的生物学因素。布置作业标本在贮存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事情?参考书目张纯洁生物化学检验第1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李萍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周新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医学院 生物化学检验 课程教案*医学院 生物化学检验 课程教案教研室生化检验课程生物化学检验专业(层次)医学检验(专科)教材生物化学检验章节第二章 生物化学检验实验室基本知识学时2教 学 要 求教学目的和要 求1、掌握实验用纯水的三级标准;实验方法的分级、标准品分级及相互之间的联系。2、熟悉纯水

4、的制备方法;实验方法选择的的原则和步骤。3、了解水的纯度检查。 教学内容实验用纯水;实验方法的选择。教学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实验方法的分级、标准品分级及相互之间的联系。难点:水的纯度检查;方法的分级、标准品分级及相互之间的联系。教学媒体课堂讲授为主,多媒体教学为辅教 学 过 程复习旧课生物化学检验标本的采集和处理讲授新课一、实验用纯水(一)纯水的制备方法(电阻率越高越好)1、蒸馏法:将自来水(或天然水)在蒸馏器中加热汽化,然后冷凝水蒸气即得蒸馏水。蒸馏水在25时其电阻率为1105cm左右。离子交换法:25时电阻率达5106cm以上;3、电渗透法:电阻率一般在104105cm4、炭吸附法;5、超

5、滤膜法;6、混合纯化系统(二)水的纯度检查1、电阻率:纯水2Mcm;2、可溶性硅检验;3、细菌菌落计数;4、实验用纯水标准:CAP标准,美国NCCLS标准实验方法的选择1、实验方法选择的目的:2、实验方法的分级:决定性方法;参考方法;常规方法。3、标准品的分级:一级标准品(原级参考物);二级标准品(次级参考物);校准品。4、实验方法选择的原则:实用性;可靠性。5、实验方法选择的步骤广泛查阅文献;选定候选方法;候选方法的初步实验:包括标准曲线和重复性;质控血清和新鲜标本的重复实验;分析浓度不同的标本,与公认的参考方法的结果对比。课堂提问试举例说明你所知道的某检测指标的决定性方法。课堂小节掌握实验

6、用纯水的三级标准;实验方法的分级、标准品分级及相互之间的联系,熟悉纯水的制备方法;实验方法选择的的原则和步骤。布置作业试比较决定性方法,参考方法和常规方法具体有哪些不同。参考书目张纯洁生物化学检验第1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周新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医学院 生物化学检验 课程教案教研室生化检验课程生物化学检验专业(层次)医学检验(专科)教材生物化学检验章节第二章 生物化学检验实验室基本知识学时2教 学 要 求教学目的和要 求1、 掌握实验误差的定义、分类和表示方法,方法评价实验尤其是回收试验和干扰试验的原理和操作。2、 熟悉方法评价的基本内容和

7、步骤,方法评价的指标。3、了解方法性能判断的指标。 教学内容实验方法的评价教学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方法评价实验尤其是回收试验和干扰试验的原理和操作。难点:方法性能判断的指标。教学媒体课堂讲授为主,多媒体教学为辅教 学 过 程复习旧课实验用纯水;实验方法的选择讲授新课一、实验误差:是量值的给出值与其客观真值之差。(一)实验误差的分类:1、系统误差:包括恒定系统误差和比例系统误差;2、随机误差(二)实验误差的表示方法:1、平均误差;2、标准差;3、绝对误差和绝对偏差;4、相对误差和相对偏差;5、变异系数。二、方法评价的基本内容和步骤三、方法评价指标:1、精密度:表示测定结果中随机误差大小程度;2、

8、准确度:是指测定结果与真值接近的程度;3、特异度和干扰;4、检测能力: 四、评价实验(一)重复性实验:1、目的;2、实验形式与方法;3、注意事项。(二)回收试验:1、方法;2、回收率计算;3、注意事项;4、举例。(三)干扰试验:1、方法;2、举例;3、注意事项(四)方法比较试验:1、方法;2、比较方法的选择;3、注意事项;4、统计处理。五、方法性能判断(一)方法学性能标准1、允许分析误差:表示95%标本的允许误差限度,或95%的病人标本其误差应小于这个限度,用EA表示。2、医学决定水平:为对临床病人的诊疗具有医学判断作用的临界分析物浓度,用XC表示。(二)方法性能判断指标1、单值判断指标:计算

9、公式;应用举例。2、可信区间判断指标(了解)课堂提问1、什么叫精密度;2、什么叫准确度?3、什么叫干扰?课堂小节掌握方法评价实验尤其是回收试验和干扰试验的原理和操作。布置作业简述回收试验和干扰试验的注意事项。参考书目安乙敏主编:生化检验学成都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第1版 张纯洁生物化学检验第1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李萍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周新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医学院 生物化学检验 课程教案教研室生化检验课程生物化学检验专业(层次)医学检验(专科)教材生物化学检验章节第二章 生物化学检验实验室

10、基本知识学时2教 学 要 求教学目的和要 求1、掌握诊断性能评价的指标。2、熟悉参考值和医学决定水平的概念。3、了解受试者工作曲线的应用和用途。 教学内容实验的诊断性能评价。教学 重点难点重点:诊断性能评价的指标和应用。难点:受试者工作曲线的应用和用途。教学媒体课堂讲授为主,多媒体教学为辅教 学 过 程复习旧课实验方法的评价讲授新课一、参考值和医学决定水平(一)参考值和参考范围均值()即为参考值;以健康人群的95%分布区间(2S)即为参考范围。(二)医学决定水平二、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预测值和似然比(一)诊断实验和金标准1、诊断试验:指一般实验检查方法,具有费用低,操作方便,对病人无损害,快速

11、等优点。2、金标准:指通过活检、尸检、外科手术、随访等所作出的决定性诊断。(二)诊断敏感度:在金标准诊断为“有病”的患者中用诊断试验检出的阳性百分率,即为真阳性率(三)诊断特异度:金标准诊断为“无病”的非患病者用诊断试验检出的阴性百分率,为真阴性率(四)诊断准确度:用诊断试验能准确划分患者和无病者的百分率。(五)预测值:为一项诊断试验确定或排除某疾病存在与否的诊断概率。(六)似然比: 帮助医生判断病人患病的可能性。(七)诊断试验评价指标的应用三、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1、ROC曲线的绘制;2、ROC曲线的应用。课堂提问方法学性能标准有何意义?课堂小节掌握诊断性能评价的指标;熟悉参考值和医

12、学决定水平的概念;了解受试者工作曲线的应用和用途。布置作业简述如何进行方法学性能分析。参考书目张纯洁生物化学检验第1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周新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李艳生物化学检验一理论与临床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医学院 生物化学检验 课程教案教研室生化检验课程生物化学检验专业(层次)医学检验(专科)教材生物化学检验章节补充二 生物化学检验的质量控制学时2教 学 要 求教学目的和要 求1、掌握临床生化检验全过程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及室内质量控制的主要方法。2、熟悉室内质量控制的任务及失控后的处理和原因分析。3、了解多规则质控技术。 教学

13、内容全过程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室内质量控制的主要方法。教学 重点难点重点:临床生化检验全面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及室内质量控制的主要方法。难点:室内质量控制的主要方法。教学媒体课堂讲授为主,多媒体教学为辅教 学 过 程复习旧课实验的诊断性能评价讲授新课一、全面质量控制的内容及影响测定结果的常见因素:(一)全面质量控制的内容:1、分析前质量保证: 人员的素质和稳定性; 实验室的设置和工作环境; 实验仪器的质量保证;病人准备。 标本采集和处理。2、分析中的质量控制:室内质控和结果分析。3、分析后的质量评估:参加室间质量评价。二、室内质量控制(一)室内质量控制的任务:1、人员培训;2、建立标准化操作规程

14、;3、仪器的检定和校准;4、质控品:包括种类、特性、正确使用和保存。(二)室内质量控制的主要方法: 1、确定质量目标:包括总分析误差目标和分析变异目标。2、设定靶值和控制限:稳定性较长的质控品;稳定性较短的质控品;特殊情况。3、绘制Levey-Jennings质控图:a、方法b、结果分析;4、多规则质控技术:a、方法b、判断规则;5、失控后处理及原因分析。课堂提问临床生化检验质量控制的目的是什么?课堂小节临床生化检验全过程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及室内质量控制的主要方法;室内质量控制的任务及失控后的处理和原因分析;多规则质控技术。布置作业如何设定稳定性较长的质控品的靶值和控制限?参考书目张纯洁生物化

15、学检验第1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周新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孙荣武,王鸿利临床实验诊断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医学院 生物化学检验 课程教案教研室生化检验课程生物化学检验专业(层次)医学检验(专科)教材生物化学检验章节补充二 生物化学检验的质量控制学时2教 学 要 求教学目的和要 求1、掌握室间质量评价的概念和方法,VIS评分法和PT方案的操作和判断指标。2、熟悉试剂盒的选择和评价。3、了解实验室认可的定义和组成。 教学内容室间质量评价;实验室认可;试剂盒的选择和评价。教学 重点难点重点:室间质量评价的概念和方法;VIS评分法和PT方案的操作

16、。难点:VIS评分法和PT方案的判断指标;试剂盒的选择和评价。教学媒体课堂讲授为主,多媒体教学为辅教 学 过 程复习旧课全过程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室内质量控制的主要方法。讲授新课一、室间质量评价(一)室间质量评价的定义:多家实验室分析同一标本,由外部独立机构收集、分析和反馈实验室检测结果,评定实验室常规工作的质量,观察试验的准确性,建立起各实验室分析结果之间的可比性。(二)室间质评的目的和条件:1、目的:见书2、条件:组织者;参加单位:需有完善的室内质控制度;要有良好质控血清作为调查样本;调查样本的定值方法要可靠,应有参考实验室作后盾;统一测定方法及校准品。(三)室间质评的方法:1、能力比对检

17、验,即PT方案:方法、计算、判断指标、失控后处理及用途和意义。2、变异指数得分法,即VIS评分法:方法、计算、判断指标和失控后处理。二、实验室认可(一)定义:由权威性专业组织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实验室或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检查、考核,认可能够开展或胜任某些工作,并授予资格的过程。(二)基本组成:1、认可委员会;2、一系列标准及档案;3、经选拔和培训并取得资格的评审员。三、试剂盒的选择和评价1、生化试剂盒的发展历史2、试剂盒的选择和评价:a、外包装;b、质量初评;c、性能特征评估(细评):包括准确度、精密度、抗干扰能力、线性范围和稳定性。课堂提问评价VIS评分法的优缺点。课堂小节室间质量评价的概念和方

18、法,VIS评分法和PT方案的操作和判断指标;实验室认可的定义和组成;试剂盒的选择和评价。布置作业描述我国室间质评的标准。参考书目张纯洁生物化学检验第1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周新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孙荣武,王鸿利临床实验诊断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教研室生化检验课程生物化学检验专业(层次)医学检验(专科)教材生物化学检验章节第三章 光谱分析技术学时2教 学 要 求教学目的和要 求1、掌握分光光度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定性和定量方法。2、熟悉分光光度计的的基本结构和操作方法光源检查和波长校正、原子分光光度计的类型和影响荧光分析的因素。3、了解其他光谱

19、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在生化检验中的应用。教学内容光谱分析技术。教学 重点难点重点:吸收光谱分析法的测定原理难点:发射光谱分析法和散射光谱分析法的原理及应用:教学媒体课堂讲授为主,多媒体教学为辅教 学 过 程复习旧课室间质量评价;实验室认可;试剂盒的选择和评价。讲授新课一、光谱检验技术:(一)吸收光谱分析法;1、 可见紫外光分光光度法: 检测原理;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结构和操作方法;分光光度计的光源检查和波长校正:a、光源检查即波长初步检查;b、波长校正分光光度技术的定性和定量方法;(二)其它光谱分析技术:1、火焰光度法基本原理和仪器组成;2、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仪器组成和特点;3、荧光光

20、度分析法荧光分析的基本原理;影响荧光分析的因素;荧光分析技术的应用。课堂提问1、光谱检验技术分类的依据是什么?2、可见光的波长范围是多少?课堂小节掌握光谱分析中的对比法、摩尔吸收系数法、荧光法和比浊法测定的方法原理,在生化检验中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布置作业1、光谱检验技术的分类2、分光光度计的检测原理。参考书目沈霞,李定国,等现代生物化学检验与临床实践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陈惠黎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年张纯洁生物化学检验第1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医学院 生物化学检验 课程教案*医学院 生物化学检验 课程教案教研室生化检验课程生物化学检验专业

21、(层次)医学检验(专科)教材生物化学检验章节第五章 酶学分析技术学时2教 学 要 求教学目的和要 求1、掌握酶活性的国际单位定义,酶活性浓度的表示方法及酶活性单位的计算公式。 2、熟悉酶促反应进程;酶促反应底物动力学。3、了解Km值、Vmax值的应用及Km和Vmax的测定。 教学内容酶活性测定的基本知识。 教学 重点难点重点:酶活性的国际单位定义以及酶活性单位的计算公式。难点:酶活性单位的计算公式。教学媒体课堂讲授为主,多媒体教学为辅教 学 过 程复习旧课光谱分析技术。讲授新课一、 酶活性的表示方法(一)酶活性单位:酶的国际单位:在特定条件下,1分钟能转化1微摩尔底物(mol/ min)的酶量

22、为一个国际单位。Katal单位:即每秒钟转化1个摩尔底物(mol /s)的酶量。(二)酶活性浓度:每单位体积所含的酶活性单位,以IU/L或U/L来表示。二、酶活性单位的计算三、酶促反应进程:包括延滞期、线性期和偏离线性期。四、酶促反应底物动力学(一)米氏常数K的定义和应用(二)Vmax的应用(三) Km和Vmax的测定课堂提问酶含量如何表示?课堂小节掌握酶活性的国际单位定义,酶活性浓度的表示方法及酶活性单位的计算公式;熟悉酶促反应进程;酶促反应底物动力学;了解Km值、Vmax值的应用及Km和Vmax的测定。布置作业酶活性的国际单位定义是什么?参考书目张纯洁生物化学检验第1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23、社,2007王坤,施前实用诊断酶学第2版,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朱立华实验诊断学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医学院 生物化学检验 课程教案教研室生化检验课程生物化学检验专业(层次)医学检验(专科)教材生物化学检验章节第五章 酶学分析技术学时2教 学 要 求教学目的和要 求1、掌握酶活性测定的连续监测法和定时法的概念、区别和结果的计算方法;酶偶联反应的在酶活性测定和酶法分析代谢物中的应用;以NAD(P)H为指示系统和色素原底物在酶活性测定中的应用; 2、熟悉酶学分析在临床诊断上的应用。 3、了解同工酶测定和酶活性测定最适条件的选择。 教学内容酶活性测定方法及酶学分析的类型;同

24、工酶测定;酶学分析在临床诊断上的应用;酶活性测定最适条件的选择教学 重点难点重点:酶活性测定的连续监测法和定时法的概念、区别和结果的计算方法; 难点:酶偶联反应的在酶活性测定和酶法分析代谢物中的应用。教学媒体课堂讲授为主,多媒体教学为辅教 学 过 程复习旧课酶活性测定的基本知识。讲授新课一、酶催化活性的测定方法 :(一)测定酶促反应速度的两类方法:1、定时法:有别于终点法(end-point assay)和两点法(two-point assay)2、连续监测法:典型的酶促反应过程一般包括延滞期(lag phase)、线性期(linear phase)和非线性期(nonlinear phase)

25、。(二)酶活性测定方法1、直接法:基于NADH或NADPH的反应原理 ;基于人工合成色素原底物反应原理基于氧的消耗;其他2、间接法:化学法;酶偶联法。 二、同工酶测定三、酶学分析在临床诊断上的应用肝脏:ALT和AST;心梗:AST、LDH和CK统称为心肌酶,CK-MB更好。胰腺炎:淀粉酶和脂肪酶;骨骼:ALP;骨骼肌:CK-MM;前列腺:ACP。四、酶活性测定最适条件的选择课堂提问连续监测法比定时法好在哪里?课堂小节酶活性测定的连续监测法和定时法的概念、区别和结果的计算方法;酶偶联反应的在酶活性测定和酶法分析代谢物中的应用。布置作业举例说明酶活性测定原理参考书目张纯洁生物化学检验第1版,北京:

26、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王坤,施前实用诊断酶学第2版,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朱立华实验诊断学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医学院 生物化学检验 课程教案教研室生化检验课程生物化学检验专业(层次)医学检验(专科)教材生物化学检验章节第九章 血浆蛋白质检验学时2教 学 要 求教学目的和要 求1、掌握血浆蛋白质的组成、功能及分类;个别血浆蛋白质(前白蛋白、白蛋白)的来源和生理功能;血清总蛋白的测定原理和方法。2、熟悉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的概念和种类。3、了解其他蛋白质的来源和生理功能。 教学内容体液蛋白质的基本情况;血清总蛋白测定。教学 重点难点重点:血浆蛋白质的组成、功能及分类;血清

27、总蛋白的测定原理和方法。难点: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的概念和种类。教学媒体课堂讲授为主,多媒体教学为辅教 学 过 程复习旧课酶活性测定方法及酶学分析的类型讲授新课一、血浆蛋白质的组成、功能及分类(一)血浆蛋白质的组成:血浆蛋白质有500种左右,绝大多数血浆蛋白质由肝脏合成,还有少量由其它组织细胞合成。(二)血浆蛋白质的功能:营养作用。维持血浆的胶体渗透压。维持血浆的正常pH。运输作用。免疫与防御功能。催化作用。代谢调控。凝血、抗凝血及纤溶作用等。(三)血浆蛋白质的分类:1、盐析法:将血浆蛋白质分为白蛋白和球蛋白两大类;2、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将血浆蛋白质分为白蛋白、1-球蛋白、2-球蛋白、-球蛋白、

28、纤维蛋白原和-球蛋白六部分。二、个别血浆蛋白质:包括前白蛋白、白蛋白等十一种。(一)来源(二)生理功能三、疾病时的血浆蛋白质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的概念和种类。四、血清总蛋白测定1、凯氏定氮法:是蛋白质测定的参考方法。2、双缩脲法:是目前临床上最常规的方法。3、酚试剂法;4、比浊法;5、染料结合法;6、紫外分光光度法;7折光测定法课堂提问何为急性时相反应蛋白?课本中介绍的血浆蛋白质哪些属于急性时相反应蛋白?课堂小节掌握血浆蛋白质的组成、功能及分类;个别血浆蛋白质(前白蛋白、白蛋白)的来源和生理功能;血清总蛋白的测定原理和方法。布置作业简述双缩脲法测定血清总蛋白的原理。参考书目张纯洁生物化学检验第1版

29、,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周新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医学院 生物化学检验 课程教案教研室生化检验课程生物化学检验专业(层次)医学检验(专科)教材生物化学检验章节第九章 血浆蛋白质检验学时1教 学 要 求教学目的和要 求1、掌握血清白蛋白的测定原理和方法。2、熟悉血清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的测定方法。3、了解尿液蛋白和脑脊液蛋白的检测。 教学内容体液蛋白质测定。教学 重点难点重点:血清白蛋白的测定原理和方法。难点:血清白蛋白的方法学评价。教学媒体课堂讲授为主,多媒体教学为辅教 学 过 程复习旧课体液蛋白质的基本情况;总蛋白测定。讲授新课一、 体液蛋白质测

30、定测定方法可概括为:用免疫化学法特异地定量分析个别蛋白质;通过电泳技术将蛋白质初步分离再半定量;用化学方法对体液蛋白质定性或定量。(一) 血清白蛋白测定1、染料结合法:最常用的两种染料是溴甲酚绿(BCG)和溴甲酚紫(BCP)。BCG法为推荐的方法。评价:BCP法特异性较高,灵敏度较低,且与非人源性白蛋白结合力弱,不适合其他动物标本的测定;BCG法灵敏度较高,特异性较低,30秒内对白蛋白特异,30秒后非特异性增高,故应尽量在30秒内完成测定。2、盐析法:高浓度的中性盐可以沉淀水溶液中的蛋白质,是因为大量中性盐破坏了蛋白质的水化膜,中和其所带的电荷从而使蛋白质分子聚集而沉淀。球蛋白可被较低浓度的中

31、性盐沉淀,而白蛋白仍留在溶液中,分离后可测定溶液中的白蛋白含量。3、电泳法: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或琼脂糖凝胶电泳。4、免疫化学法(二)血清球蛋白测定:不需单独测定血清球蛋白含量,用总蛋白含量减去白蛋白含量即为血清中球蛋白的含量。(三)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四)尿液蛋白测定课堂提问简述溴甲酚绿法测定白蛋白的原理。课堂小节血清白蛋白的测定原理和方法。血清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的测定方法;尿液蛋白和脑脊液蛋白的检测。布置作业为什么选择溴甲酚绿(BCG)法作为白蛋白测定的常规方法?参考书目张纯洁生物化学检验第1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周新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32、医学院 生物化学检验 课程教案教研室生化检验课程生物化学检验专业(层次)医学检验(专科)教材生物化学检验章节第十章 血糖及糖复合物检验 学时2教 学 要 求教学目的和要 求1、掌握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病因学分型;血糖的测定方法(GOD法和己糖激酶法)。2、熟悉胰岛素降血糖的主要机制。3、了解糖代谢紊乱的各种疾病。 教学内容1、概述2、体液葡萄糖测定。(部分)教学 重点难点重点: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病因学分型;血糖的测定方法(GOD法和己糖激酶法) 难点:胰岛素降血糖的主要机制。教学媒体课堂讲授为主,多媒体教学为辅教 学 过 程复习旧课体液蛋白质测定讲授新课一、 血糖的来源、去路和调节(一)糖的来源

33、与去路:1、 来源:食物;肝糖原分解;糖异生作用;单糖转化2、 去路:氧化分解供能;合成糖原;转变为非糖物质;转变成其它糖及糖衍生物(二)血糖浓度的调节:肝脏、神经系统、激素的调节作用。二、糖代谢紊乱(一)概念:高血糖症是指空腹血糖浓度超过7.3mmol/L。(二)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症状随机血浆葡萄糖11.1mmol/L(200mg/dl),或空腹血浆葡萄糖7.0mmol/L(126mg/dl),或口服糖耐量试验中两小时血浆葡萄糖11.1mmol/L(200mg/dl)。(三)糖尿病的分类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继发性糖尿病(四)主要代谢异常:1、糖代谢异常;2、脂类代谢异常三、血糖测定:

34、按原理可分为3类:无机化学法、有机化学法和酶法。(一)无机化学法:氧化亚铜法(二)有机化学法:邻甲苯胺法的原理和方法学评价。(三)酶法:常规方法是葡萄糖氧化酶法,参考方法是己糖激酶法。1、己糖激酶法:原理见书;2、葡萄糖氧化酶(GOD)法:原理见书。课堂提问糖尿病的最新分型标准是什么?课堂小节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病因学分型;血糖的测定方法;胰岛素降血糖的主要机制。糖代谢紊乱的各种疾病。布置作业我国临床检验中心推荐的血糖测定常规方法是( )A. GOD法 B. 己糖激酶法 C. 邻甲苯胺法 D. 葡萄糖脱氢酶法参考书目何戎华糖尿病现代诊疗江苏: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张纯洁生物化学检验第1版,

35、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医学院 生物化学检验 课程教案教研室生化检验课程生物化学检验专业(层次)医学检验(专科)教材生物化学检验章节第十章 血糖及糖复合物检验学时1教 学 要 求教学目的和要 求1、掌握葡萄糖耐量试验的原理和方法。2、熟悉各种糖尿病监控指标的生理意义和测定方法。3、了解其他体液葡萄糖的测定。 教学内容1、葡萄糖耐量试验的原理和方法。2、各种糖尿病监控指标的生理意义和测定方法。教学 重点难点重点:葡萄糖耐量试验的原理和方法。难点:葡萄糖耐量试验的原理和方法。教学媒体课堂讲授为主,多媒体教学为辅教 学 过 程复习旧课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病因学分型;血糖的测定方法;胰岛素降血糖

36、的主要机制。上次课选择题答案为A讲授新课一、糖耐量试验:口服或注射一定量葡萄糖后,每间隔一定时间测定血糖水平。(一)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1、适应症2、糖耐量试验的标准化3、临床意义(1)糖尿病性糖耐量:空腹血糖浓度7.0mmol/L,服糖后血糖急剧升高,血糖增高时间仍为3060分钟,但峰值超过10mmol/L,并出现尿糖;以后血糖浓度恢复缓慢,常常2小时后仍高于空腹水平。(2)糖耐量受损空腹血糖浓度7.8mmol/L,但服糖后60、90分钟的血糖水平11.0mmol/L,2小时后血糖水平仍在811mmol/L之间,称为亚临床或无症状的糖尿病。三、血清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反映测定前12个

37、月内受试者血糖的平均水平。四、血清糖化白蛋白测定:反映患者过去12周内平均血糖水平。五、其他指标的测定:包括C肽、尿糖和脑脊液糖测定等。课堂提问OGTT对糖尿病相关状态的判定标准是什么?如何鉴别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性昏迷?课堂小节葡萄糖耐量试验的原理和方法;各种糖尿病监控指标的生理意义和测定方法;其他体液葡萄糖的测定。布置作业糖尿病性糖耐量的OGTT结果包括( )A、空腹血糖在66.7mmol/l B、口服葡萄糖2h达最高峰C、血中葡萄糖峰值大于10mmol/l D、以上均不是参考书目何戎华糖尿病现代诊疗江苏: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张纯洁生物化学检验第1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

38、7*医学院 生物化学检验 课程教案教研室生化检验课程生物化学检验专业(层次)医学检验(专科)教材生物化学检验章节第十一章 血脂及血浆脂蛋白检验学时2教 学 要 求教学目的和要 求1、掌握脂蛋白的分类及其主要功能;高脂血症的分型及血液生化特点2、熟悉各种脂蛋白的组成与结构要点;异常脂蛋白血症的原因3、了解载脂蛋白的种类与生理功能 教学内容1、概述。教学 重点难点重点:脂蛋白的分类及其主要功能;高脂血症的分型及血液生化特点。难点:各种脂蛋白的代谢途径、高脂血症的发病机理。教学媒体课堂讲授为主,多媒体教学为辅教 学 过 程复习旧课血糖的测定方法(GOD法和己糖激酶法);葡萄糖耐量试验的原理和方法上次

39、课选择题答案为C讲授新课一、 血脂及血浆脂蛋白(一)脂蛋白的分类1、超速离心法:可分为乳糜微粒(CM)、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中间密度脂蛋白(IDL)、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五大类。3、 电泳法:可分为CM、脂蛋白、前脂蛋白和脂蛋白。(二)脂蛋白的组成与结构(三)载脂蛋白的种类和功能(四)血浆脂蛋白代谢二、脂蛋白代谢紊乱(一)高脂蛋白血症的概念:指血浆中胆固醇或/和甘油三酯水平升高。采用脂质异常血症(dyslipidemia)能更全面准确地反映血脂代谢紊乱状态。(二)高脂蛋白血症的分类1、按表型分类 (1)WHO分型:1970年WHO以临床表型为基础将高脂血症分为

40、、a、b、和型。(2)简易分型:简单分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2、按是否继发于全身性疾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脂血症两种。课堂提问电泳分类法与超速离心法两种分类方法的对应关系是怎样的?课堂小节脂蛋白的分类方法及各种脂蛋白的主要功能;高脂血症的分型及原发性、继发性高脂血症的特点。布置作业下列哪项被称为富含TG的脂蛋白( )A.CM和VLDL B.CM和Lp(a) C.LDL和HDL D.HDL和Lp(a)参考书目高东升,董殿阶临床心血管疾病 山东: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周新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医学院 生物化学检验 课程教案

41、教研室生化检验课程生物化学检验专业(层次)医学检验(专科)教材生物化学检验章节第十一章 血脂及血浆脂蛋白检验学时2教 学 要 求教学目的和要 求1、掌握血脂、脂蛋白和载脂蛋白测定的原理和方法。2、熟悉血脂检查前应注意的问题。3、了解各个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和应用。 教学内容血脂、脂蛋白和载脂蛋白测定。教学 重点难点重点:血脂检查前应注意的问题难点:脂蛋白紊乱与致动脉粥样硬化关系教学媒体课堂讲授为主,多媒体教学为辅教 学 过 程复习旧课脂蛋白的分类及其主要功能;高脂血症的分型及血液生化特点上次课选择题答案为A讲授新课一、血脂测定项目:包括 TC、TG、HDL及其亚类胆固醇、LDL-C、Lp(a)以

42、及部分载脂蛋白如ApoAI、ApoB等。其中TC、TG、HDL-C、LDL-C测定是血脂测定的四个基本指标。二、血脂检查前应注意的问题(16点)三、血清静置试验四、TC测定:省去毛地黄皂苷沉淀纯化步骤的化学抽提法ALBK法为参考方法;胆固醇氧化酶-过氧化物酶-4-氨基安替比林和酚法(CHOD-PAP法)为常规方法。五、 TG测定:无公认的参考方法。甘油磷酸氧化酶-过氧化物酶-4-氨基安替比林和酚法(GPO-PAP 法)为常规方法。六、 血清脂蛋白测定(因为脂蛋白中胆固醇含量恒定,故用脂蛋白-C间接代表脂蛋白含量)1、 血清脂蛋白电泳:琼脂糖凝胶电泳最为常用。2、 HDL-C测定:超速离心结合A

43、LBK法为参考方法;双试剂的直接匀相测定法为常规方法。3、 LDL-C测定4、 脂蛋白(a)测定七、其他载脂蛋白的测定(包括 Lp(a)、apoA1和apoB):常用免疫浊度法,包括免疫散射比浊法(INA)和免疫透射比浊法(ITA)。课堂提问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是什么?课堂小节动脉粥样硬化(AS)的概念及发病机制;致AS和抗AS的因素;代谢综合征;血脂检查前应注意的问题和测定项目的合理选择。布置作业下列哪种不是致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蛋白( )A. 脂蛋白残粒 B. 小而密的LDL C. Lp(a ) D. HDL参考书目高东升,董殿阶临床心血管疾病 山东: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周新生物化学和

44、生物化学检验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医学院 生物化学检验 课程教案教研室生化检验课程生物化学检验专业(层次)医学检验(专科)教材生物化学检验章节第十二章 钠、钾、氯和酸碱平衡紊乱学时2教 学 要 求教学目的和要 求1、掌握K、Na、Cl测定的方法学、评价及注意事项。2、熟悉水盐平衡紊乱生化机理。3、了解K、Na、Cl、水正常代谢及调节。 教学内容钠、钾、氯代谢及其检测教学 重点难点重点:K、Na、Cl测定的方法学、评价及注意事项。难点:水盐平衡紊乱生化机理。教学媒体课堂讲授为主,多媒体教学为辅教 学 过 程复习旧课分析化学、生物化学等概念及其主要内容上次课选择题答案为D讲授新课

45、一、电解质平衡紊乱(一) K、Na、Cl、水正常代谢及调节(二)平衡紊乱1、水平衡紊乱:包括脱水(总体水过少)和水肿(总体水过多)。引起脱水和水肿的原因。2、钠平衡紊乱:低钠血症(血浆中Na130mmol/L);高钠血症(血浆中Na150 mmol/L)3、钾平衡紊乱:低钾血症(血清钾低于3.5mmol/L);高钾血症(血清钾高于5.5mmol/L)二、钾、钠、氯测定(一)钠、钾测定1、离子选择电极法2、分光光度法:(1)酶法;(2)大环发色团显色法(二)氯的测定1、分光光度法:(1)硫氰酸汞法;(2)酶法2、离子选择电极法课堂提问硫氰酸汞法测定氯的原理是什么?课堂小节K、Na、Cl、水正常代

46、谢及调节,水盐平衡紊乱的生化机理;钾、钠、氯常用的测定方法、评价及注意事项。布置作业下列关于血钾测定正确的是().血浆和血清结果一样.全血标本冷藏对结果没有什么影响.酸中毒时会使结果偏低.全血标本放置室温血钾会降低参考书目张纯洁生物化学检验第1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杨惠玲,潘景轩,吴伟康高级病理生理学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医学院 生物化学检验 课程教案教研室生化检验课程生物化学检验专业(层次)医学检验(专科)教材生物化学检验章节第十二章 钠、钾、氯和酸碱平衡紊乱学时2教 学 要 求教学目的和要 求1、 掌握血气分析指标(pH、PaCO2、PaO2)测定的方法学、评价及注意事项2、 熟悉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教学内容1、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2、血气分析的测定原理及方法。教学 重点难点重点:血气分析指标(pH、PaCO2、PaO2)测定的方法学、评价及注意事项。难点:血气分析仪的结构、操作教学媒体课堂讲授为主,多媒体教学为辅教 学 过 程复习旧课分析化学、生物化学等概念及其主要内容上次课选择题答案为D讲授新课一、 气体在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