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生理课件——神经系统_第1页
解剖生理课件——神经系统_第2页
解剖生理课件——神经系统_第3页
解剖生理课件——神经系统_第4页
解剖生理课件——神经系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第一个神经系统由分布在全身的:个大脑、脊髓、神经节和神经组成。10.神经系统,2020/7/26,39,2,植物神经,脊髓(位于椎管内),脑神经,脊神经,神经系统,中枢神经,周围神经,脑。大脑表面的灰质分层分布,称为皮层。白质:它由位于大脑和脊髓的神经纤维组成。小脑皮质的深层白质称为髓质。2020/7/26,39,4,神经核:大脑和脊髓中形状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和树突的灰质块。神经节:由周围神经中的神经元细胞聚集形成的灰质。脊神经节、脑神经节和植物神经节。2020/7/26,39,5,神经纤维:神经元突起(主要是轴突)的髓鞘神经膜,神经纤维束:在大脑和脊髓中积累的具有相同行程和功能基础的神经

2、纤维。神经:周围神经中的神经纤维是聚集的。2020/7/26,39,6,1。在脊髓中,它是一个稍平的圆柱形前端,背部和腹部与延髓相连。后部:延伸到骶骨的中部。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2020/7/26,39,7,感觉神经纤维,感觉神经元细胞和运动神经纤维,感觉神经元发出上行纤维束,运动神经元发出下行纤维束,背柱将神经元的上行纤维束连接到脑和脑干中间神经元的下行纤维束,2020/7/26,39,8,7脊髓白质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的运动神经冲动(脑)反射功能:脊髓灰质中有低水平的反射中枢,2020/7/26,39,9,2大脑:在颅腔,较高的中心,其次是脊髓。小脑脑桥脑干,2020/7/26,39

3、,10,1)延髓的中脑,控制呼吸、心跳等的生命中心。并且具有流涎、吞咽、呕吐等中枢。脑室是连接第三和第四脑室的中脑导管。背侧:四足动物的腹侧:大脑脚,背侧:第四脑室底壁前部,两对穹窿:后穹窿接收视神经束纤维:接收耳蜗核纤维,2020/7/26,39,11,2)在间脑中有第三脑室丘脑:卵圆形灰质块,和松果体下丘脑:四足动物间的内分泌器官:视上核:分泌抗利尿激素,室旁核:分泌催产素,2020/7/26,39,12,3)小脑髓质/树(深部),两个几乎平行的纵向凹槽,将小脑分为三部分:蚓部:中央,负责平衡和调节肌肉张力。大脑半球:两侧,参与调节自主运动。2020/7/26,39,13,4)大脑也称为端

4、脑的后端:大脑横向分裂,与大脑分离,背侧纵向分裂,左右半球由胼胝体连接,每侧有一个侧脑室,侧脑室通过室间孔与第三脑室相通。2020/7/26,39,14,Cortex:表面灰质层的背侧表面可分为四个叶:额叶(运动区),枕叶(视觉区),颞叶(听觉区),顶叶(一般感觉区),大脑是由表面不平整的(脑沟和脑回)来增加皮层面积。2020/7/26,39,15,白质:深层皮质连接纤维:连接同一半球各部分的神经纤维:主要是胼胝体投射纤维:连接大脑皮质和皮质下中枢(包括上行(感觉)和下行(运动)的神经纤维,它们都通过内囊集中。2020/7/26,39,16,基底核:皮质下运动中枢尾状核中的豆状核、纹状体:维持

5、肌肉张力和协调肌肉运动。肌肉功能不全:舞蹈病:帕金森氏病,嗅觉脑:大脑腹侧包括嗅球、嗅束、嗅三角、海马和齿状回,其中一些与嗅觉有关。2020/7/26,39/092,17/3,脑脊髓膜,保护,支持,硬膜:硬膜外腔-麻醉脊神经根(脊髓)(静脉和脊神经)。蛛网膜下腔(淋巴):薄而透明的蛛网膜下腔(脑脊液)。软膜:紧贴脊髓。富含血管,毛细血管伸入脑室腔,形成脉络丛,产生脑脊液,2020/7/26,39,18,脑脊液:无色透明,充满脑室、中央脊髓和蛛网膜下腔。作用:脑组织的渗透压和颅内压稳定脑脊髓炎免受外部冲击,供应脑营养和运输代谢物,2020/7/26,39,19。第二,周围神经系统由神经纤维和中枢

6、神经与周围器官之间的神经节组成,神经呈白色带状(索状)结构。分为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神经。1.脑神经是与大脑相连的外周神经,有12对,其中大部分来源于脑干,通过颅骨孔排出颅腔。表2-5,p159,2020年7月26日,39,20,按功能:感觉神经,嗅觉神经,前庭耳蜗神经,平衡-听觉运动神经,动眼神经,眼滑车神经,眼外展神经,眼副神经,舌下神经,混合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1嗅觉2视觉3动眼神经,4滑动5叉和6外展10扇,1对舌下整体,2020/7/26,30脊神经是一种混合神经,由两种纤维成分组成:感觉纤维:运动纤维:脊神经由压机发射。2020年7月26日,39日和23日,分布在主干

7、中的神经主要包括:一对从椎间孔伸出的脊髓各段脊神经,分为:背侧支:薄背侧皮和肌肉腹侧支:厚背侧皮和脊柱及四肢肌肉,分布于2020年7月26日,39日和2020年7月24日植物神经(传出和传入),即内脏运动神经,是指分布于内脏器官、血管平滑肌、心肌和腺体的传出神经。也称为自主神经。2020/7/26,39,27,植物神经和躯体运动神经的区别,2020/7/26,39,28,植物神经节有三种类型:椎旁神经节:两侧椎骨,如交感干神经节;下段:脊柱下方,如前、后肠系膜神经节;末端部分:在内部器官壁内或附近。2020/7/26,39,29可根据其不同的形状和功能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2020/7/2

8、6,39,30,交感神经中枢:腰骶脊髓灰质周围:交感神经干、神经节和丛:交感神经干神经节:颈前神经节;星状神经节;肠系膜前、后神经节的节后纤维主要分布于内脏器官、血管、汗腺和垂直毛肌。2020/7/26,39,31,实线:节日前的虚线:节日后,2020/7/26,39,2020/7/26,39,2020/7/26,39,33,交感神经系统:动员器官副交感神经系统:保护身体,从休息中恢复,促进消化,积聚能量,加强排泄和繁殖。34,第2节神经生理学,1。神经纤维生理学1。神经纤维兴奋的产生(1)静息电位(2)动作电位(3)神经纤维兴奋传导速度,神经纤维直径:直径越大,髓鞘传导速度越快。2020/7

9、/26,39,2。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传导动作电位的完整性:对同一根神经纤维进行兴奋,要求神经纤维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切割、撕裂、挤压或有害的物理和化学刺激(局部麻醉)传导受阻。绝缘:神经干中有无数的神经纤维,每一根神经纤维都是绝缘的,不能相互传导。双向:冲动沿着纤维从刺激扩散到两端。相对疲劳:连续几个小时至十几个小时的神经电刺激仍能传导兴奋。无理由能耗。无衰减:在同一根光纤中,无论传导距离有多长,脉冲的强度、频率和传导速度都相对恒定。,2020/7/26,35,39,突触前终末兴奋(AP),突触前膜去极化,Ca 2内流,突触囊泡释放神经递质,兴奋性神经递质结合突触后膜受体,抑制性神经递质结

10、合突触后膜受体,钠内流,后膜去极化,氯离子内流,后膜超极化,EPSP,IPSP 2。反射中枢生理学1。突触传递分为:兴奋性突触传递,抑制性突触传递,2020/7/26,36,39,神经递质和受体(1)神经递质由突触前神经元合成并在远端释放,通过突触间隙扩散,并特异性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或效应细胞上的受体,引导信息从突触前传递到突触后的某些化学物质。(2)能与某些化学物质(如递质和激素)特异性结合并在受体细胞膜或细胞中诱导生物效应的特殊生物分子。配体、受体位点、产生动作电位的起始位点、传导神经冲动的位点、释放递质的位点,(3)主递质和受体系统1。乙酰胆碱及其受体胆碱能神经纤维:在外周神经系统中作为

11、递质释放乙酰胆碱的神经纤维。包括:自主节前纤维、大多数副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支配骨骼肌的纤维、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胆碱能神经元、以乙酰胆碱为递质的胆碱能受体、与乙酰胆碱结合的受体。儿茶酚胺及其受体儿茶酚胺递质包括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肾上腺素能纤维从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能神经元:以肾上腺素为递质的神经元。肾上腺素能受体:能与肾上腺素或去甲肾上腺素结合的受体。2。中枢兴奋传递的特征1)单向传导:单向传导在一个方向上2)传导延迟:长的突触传递时间3)中枢兴奋的扩散和集中:从不同部位引入中枢的神经冲动最终被集中并传递到中枢更有限的部位。中枢兴奋的扩散:从某个地方引入中枢的神经冲动

12、往往不局限于中枢某个地方的兴奋,而是在中枢从近到远广泛传播。2020/7/26,41,39,4)中枢兴奋的总和需要多个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总和来触发动作电位。包括时间或空间的总和。5)在中枢兴奋的刺激停止后,中枢兴奋不会立即消失,但通常会持续一段时间。6)对内外环境变化和疲劳的敏感性。长期的突触传递减少了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这会影响传递并导致疲劳。2020/7/26,42,39。第三,中枢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丘脑是各种感觉冲动在进入大脑皮层之前的交汇点。根据丘脑对大脑皮层的不同投射特征,感觉投射系统可分为两类:(1)特定投射系统:丘脑功能:产生特定感觉;刺激大脑皮层发出冲动并引发相应的反应(骨骼

13、肌活动、内脏反应和情绪反应)。2020/7/26,43,39,(2)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神经纤维,当穿过脑干时,发出侧支,与脑干网状结构中的神经元形成复杂的神经网络,并最终到达丘脑中的其他核,然后从这些核扩散投射到大脑皮层。特征:弥散投射到大脑皮层的大范围,非点对点,2020/7/26,44,39。第四,中枢神经系统调节身体运动。大脑皮层是调节骨骼肌活动的最高中枢,这是通过锥体系统和锥体外系来实现的。实验表明,皮质运动区支配对侧骨骼肌,呈左右交叉关系。2020/7/26,39,45。(1)锥体系统一般是指从皮质发出,经过延髓锥体后到达脊髓的传导束(皮质脊髓束)。2020/7/26,39,46,功能:开始肌肉收缩和调整精细运动;使肢体运动有适当的强度,并保持运动的协调性。(2)锥体外系在后突不穿过延髓,故称锥体外系主要功能:调节肌肉张力,协调全身所有肌肉群的运动,保持正常姿势。家畜的锥体外系发达,这在协调运动中更为重要,即大脑皮层。5.条件反射的形成无条件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