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实用)高二地理区域地理中国河流和湖泊.ppt_第1页
(绝对实用)高二地理区域地理中国河流和湖泊.ppt_第2页
(绝对实用)高二地理区域地理中国河流和湖泊.ppt_第3页
(绝对实用)高二地理区域地理中国河流和湖泊.ppt_第4页
(绝对实用)高二地理区域地理中国河流和湖泊.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的河流和湖泊,一、我国主要湖泊 1、数量 我国幅员辽阔,湖泊众多,天然湖泊就有2000多个。 2、类型 根据湖泊所在的流域特点,可将湖泊分为内流湖和外流湖。 内流湖(也叫非排水湖)在内流区,基本上是咸水湖(盐度1); 外流湖(又叫排水湖)在外流区,属淡水湖(盐度1)。,3、分布 :主要有两大湖泊分布区。 青藏高原湖区: 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湖泊群分布区。全区湖泊面积约占我国湖泊总面积的一半,仅西藏自治区就有大小湖泊1000多个。 本区的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湖泊。位于青海省,是我国面积最大、水容量最大的湖泊。属咸水湖,但含盐度较低,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东部平原湖区: 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

2、淮河下游和山东南部。是我国淡水湖最集中的地区。全区湖泊面积约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1/3。 我国五大淡水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都分布在这一地区。,青藏高原湖区,东部平原湖区,湖 泊,洞庭湖,鄱阳湖,太湖,洪泽湖,青海湖,巢湖,中国水系,水系 流域 外流河 外流区 内流河 内流区,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外流河的集水区域(流域),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内流河的集水区域,有干流、支流等构成的系统,1、概念,供给河流水源的地面集水区和地下水源的地下集水区,二、河流,什么叫分水岭?,流域面积,分水岭,分水岭,海洋,分水岭,分水岭,分水岭,分水岭,某河流域,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分水岭: 巴颜喀拉山脉

3、一秦岭,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南岭,黑龙江,海河,黄河,淮河,长 江,珠 江,怒 江,雅鲁藏布江,额尔齐斯河,太平洋,塔里木河,内流区,外流区,印度洋,松花江,2、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季风区非季风区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内外流区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内流区与外流区比较,(1)河流水文特征(指河流中水的特征) 主要包括径流量、水位、结冰期、含沙量等.,3、河流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流量:大、小 以雨水补给的河流,看降水量的多少; 流域面积大,一般流量大 水位:汛期(春汛、夏汛)、枯水期 决定于河流补给类型,以雨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

4、降水特点决定;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特点决定. 含沙量:大、小 主要决定于流域内地面植被状况 结冰期:有(长、短) 、无 决定于最冷月月均温,中国一月份0 等温线以北有冰期 东北纬度高,中温带,寒温带,结冰期长; 秦淮以北位于暖温带,结冰期短; 秦淮以南流经亚热带,冬季气温在O以上,无结冰期,(2)水系特征(指河流河道的特征),表述角度: 河流的流向、长度; 流域面积; 支流的多少、河网密度; 水系形状; 落差或峡谷的分布; 河道的宽窄、弯曲、深浅等。 水系特征与河流所在地形地势关系最为密切 水系形状:是指河流的干、支流组成的形态特征。 主要有:向心状(刚果盆地、四川盆地); 扇形

5、状(淮河、海河); 树枝状(长江、亚马孙河); 放射状水系(多发育在中间高、四周低的地区,河流由中间向四周分流,如海南岛)。,淮河流域扇形水系,水流汇集、易成洪涝,长江南北对称状水系,正常年份 错开洪峰,长江南北对称状水系,异常年份 同时到达,易成洪峰,黄河中游东西对称水系,易成洪涝,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额尔齐斯河,4、外流河及其水文特征,(1)主要外流河:,黑龙江,外流河分布概况,三大水系,太平洋水系:,黑龙江、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澜沧江等。,印度洋水系:,北冰洋水系:,边界河,怒江、雅鲁藏布江等。,额尔齐斯河。,中俄界河:,中朝界

6、河:,中越界河:,黑龙江、乌苏里江等。,鸭绿江、图们江等。,北仑河。,国际性河流,黑龙江(阿穆尔河俄罗斯),额尔齐斯河(鄂毕河俄罗斯),怒江(萨尔温江缅甸),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印度),澜沧江(湄公河缅、泰、老、柬、越),(2)外流河水文特征:,东北地区河流(黑龙江水系):,特征:流量大.汛期短(春汛.夏汛). 含沙量小.冰期长.,原因:流经湿润半湿润区. 春季季性积雪融化. 夏季雨季较短,降水集中. 森林茂密. 纬度较高,冬季气温低 。,秦淮以北的河流(辽河.海河.黄河),特征:流量较小.汛期较短(夏汛.黄 河有凌汛).含沙量大.冰期短.,原因:流经区多为湿润半湿润区.流域内植被较差.

7、雨季较短. 位于暖温带.,秦淮以南的河流(长江、珠江):,特征:流量大.汛期长(夏汛.珠江有台汛).含沙量小.无冰期.,原因:流经湿润区,降水丰富,支流众多,流域面积大.植被较好.雨季较长.受台风影响大。在0等温线以南.,河流汛期,夏汛,春汛,夏汛,流量大的夏汛,时间长的夏汛,5.内流河水文特征:,主要内流河: 塔里木河.弱水.,水文特征:,流量小.含沙大.冬季结冰, 多季节性河流(下游断流).流程短.,原因:冰雪融水补给,补给量小.植被条件差.冬季温度在0以下。,6.中国主要河流,学习河流的一般思路,发源地 长度 注入的海洋 流经的是省市(区) 流经主要的地形区 主要的支流 上中下游的划分,

8、一、河流的概况,二、河流水文特征,三、河流的开发与利用,长江源头:沱沱河,各拉丹东雪山,沱沱河,长江源头:沱沱河,格拉丹东雪山,全长6300千米, 仅次于尼罗河、亚马孙河,年径流量近1万亿立方米, 仅次于亚马孙河、刚果河,流域面积约180万平方千米, 占我国国土面积的20%,长度,水量,流域面积,中国第一大河- 长 江,1、概况,(1)长度、水量、流域面积,东 海,(2)长江源头和注入的海洋,阅读长江流域水系图,找出长江各河段名称,唐古拉山,东海,嘉陵江,乌江,汉江,湘江,赣江,雅砻江,南京,上海,重庆,武汉,洞庭湖,鄱阳湖,太湖,(3)支流和湖泊,大渡河,岷江,葛洲坝,三峡,沅江,东 海,(

9、4)长江干流流经省级行政区,流经11个省、自治区,青 藏 高 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 江 中 下 游 平 原,(5)长江干流流经地形区,横断山区,长江干流图,中游,下游,(6)上、中、下游的划分,(7)长江各河段水文特征,下游:江阔水深,水流缓,少支流,江海相连,航运便利,上游:落差大,多峡谷,水能丰富,中游:多曲流,多支流,多湖泊,上游,中游,下游,上游:多峡谷急流,富水能,中游:多曲流,多支流,多湖泊,下游:水流平稳,江阔水深,长江上游最大的城市重庆,长江中游最大的城市武汉,长江下游最大的城市上海,活动二,填一填,唐古拉山,沱沱河,东海,青藏高原、横断山区、云贵高原 四川盆地、长江中下

10、游平原,6300千米,青、川、藏、云、渝、 鄂、湘、赣、皖、苏、沪,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 湘江、汉江、赣江,宜昌、湖口,2、长江的开发利用,(1)巨大的水能 长江是我国巨大的水能宝库,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其中可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占全国的一半。长江的能蕰藏量在世界仅次于刚果河、亚马孙河。,思考:长江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水能丰富,水能蕴藏量由地形、气候特征决定,地形起伏大、落差大,水流急,气候:降水丰沛,流量大,读图说明长江的水能资源蕴藏在哪个河段?为什么?,(1)巨大的水能,长江的水能主要集中在哪一段?为什么?,长江干流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 其中自源头至宜宾,长江

11、从青藏高原奔腾而下,经横断山区的高山峡谷,陡然降落到四川盆地,是长江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段(长江上游段落差达6000米以上,占长江总落差90%) (地势第一、二阶梯交界处)。,长江干流剖面图,(1)巨大的水能 成因:水量大、落差大 集中河段:上游(金沙江段、三峡段) 水能开发:在干流上修建水利 枢纽工程和水电站 水能利用率低,四川盆地,宜昌,湖口,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巫山,长江三峡位置示意图,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奉节,东到湖北宜昌,依次由瞿塘峡(最短、最险峻)、巫峡(以曲折、秀丽闻名)、西陵峡(以滩多水急著称)组成,全长204千米。河谷特征是峡谷与宽谷相间排列。,长江流至四川盆地以东,深切巫山,形

12、成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三峡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峡谷两岸悬崖峭壁,水流急湍,水能资源极其丰富。,瞿塘峡,最短、最险峻的峡谷,西陵峡,滩多水急,巫峡,曲折、幽深、秀丽,长江的主要的水电站,二滩,龚嘴,铜街子,安康,五强溪,丹江口,三峡,葛洲坝,隔河岩,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2)长江航运价值(黄金水道),河流的航运价值分析模式,自然条件,地势平坦,水流平缓,气候:降水量多而均匀,河流水量大,季节变化小,航运条件好,人文条件:,流域内经济发达,人口众多,运输量大,航运价值大,长江航运的条件,为什么长江有“黄金水道”称誉?,地处湿润地区,流域降水量大,流量大;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平坦,河流流速较

13、慢,江宽水深; 无结冰期;通航里程长 长江流域人口密集,城镇众多,工农业 经济发达,运输大; 长江与其它交通线交织成网,便于联系 东西、南北的交通。,自然条件 社会经 济条件,长江航运的条件,长江干流横贯东西,江阔水深,终年不冻干支流通航里程达7万多千米,占全国内河通航总里程的23,形成一个纵横广阔的水运网。如此优越的天然航道,在世界大河中也是不多见的。所以,人们把长江誉为“黄金水道”。,3.长江的水患(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频繁),思考: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频繁的原因?,自然原因:降水量大而集中,夏季多暴雨; 支流众多;,人为原因:中上游山区滥伐森林,水土流失严重,河湖淤塞;围湖造田,湖泊面积急剧

14、减少,调蓄能力下降,(1)原因,黄河对长江的呼唤,a、工程措施 加固堤防 修建水库和分洪、蓄洪工程 重点治理荆江河段(裁弯取直) b、生态措施 长江中上游的防护林工程 退耕还湖、退耕还林,(2)治理长江水患的措施,长江三峡工程,发电量为葛洲坝水电站发电量的6倍。,三峡工程的效益,三大主要的效益:防洪、发电、航运 其次是:灌溉、水产养殖、旅游等效益,三峡工程防洪效益: 控制长江上游全部来水和来沙 荆江河段百年一遇,缓解对沿江大城市的威胁,减轻洞庭湖的淤积,减少分洪造成的损失。,壶口瀑布(夏),壶口瀑布(冬)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全长5500千米,年径流量580亿m3 仅为珠江的1/7,流域面积约75

15、万平方千米,,长度,流量,流域面积,中国第二长河-黄河,1、概况,(1)长度、流量、流域面积,渤海,(2)黄河的发源地和注入的海洋,黄河干流像一个巨大的“几”字,黄河源头之约古宗列曲,渤海,(3)黄河流经的省区,(4)黄河流经的地形区,青藏高原,内 蒙 古 高 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塞上江南”河套平原、,宁夏平原,(5)上中下游的划分,河口,旧孟津,上 游,中 游,下游,(6)黄河水系图,湟水,洮河,汾河,渭河,河口,旧孟津,河口,旧孟津,上 游,中 游,下游,(7)各段水文特征: 上游:水量大、多峡谷、富水力 中游:多支流、多泥沙 下游:“地上河”,2、黄河的贡献,丰富水能:尤其是黄河的

16、上游,塑造平原 :黄河是华北平原的主要塑造者之一,并在干旱的宁夏、内蒙古境内,塑造了具有“塞上江南”美称的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灌溉水源:黄河流经地区,一般降水不足。黄河水,使一块块干涸的土地展现了生机。“塞上江南”河套平原、宁夏平原,天下黄河富宁夏,“塞上江南”,3、黄河的忧患,水土流失严重(黄土高原),“地上河”,洪水、改道,中游:,下游:,上图是开封市附近的黄河河床示意图。从图上可以看出,黄河河床比开封市区高出了7米。事实上,黄下游的河床一般都比两岸地面高出34米,有的河段高出10米以上,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下游,黄河下游的“地上河”是怎样形成的呢?原来,黄河中游流经支离破碎、土

17、层疏松的黄土高原,支流也较多。由于黄土高原植被遭到破坏,一遇暴雨,大量的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使黄河成为全世界含沙量最多的河流。 世界含沙量最大,黄河每立方米水的年平均含沙量约35千克,高峰时达到570千克。古人称黄河是“一石(担)水,六斗泥”。黄河每年输入下游的泥沙达16亿吨。如果把这些泥沙筑成高宽各一米的长堤,其长度是地球与月球距离的3倍。黄河每年带走的氮、磷、钾肥约4000万吨,相当于全国每公顷耕地被冲走575千克肥料。一位外国朋友惊讶地说:黄河流走的不是泥沙,而是中华民族的血液,不是微血管出血,而是主动脉破裂。,出了黄土高原,黄河流入下游平原地区。由于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流速慢了下

18、来,大量的泥沙沉积于河底,使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 河床不断升高,河水只靠人工筑堤约束,一遇暴雨,河水猛涨,两岸河堤随时随处都有决口的危险。因此黄河成为世界上最难治理的河流,也成为中国的一大“忧患”。历史上,黄河就曾多次迁徙改道,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见下图)。,从公元前602年到公元1938年的2500多年间,黄河决口1590次,大的迁徙改道26次,平均三年有两次决口,百年有一次大改道。每次灾难都夺去千万人的生命,流离失所者不计其数。1938年黄河改道,滚滚黄水汹涌南下,冲进淮河,淹没了豫东、皖北、苏北的大片土地,受灾人口1250万,死亡89万,使得黄淮平原的千里沃野变成了一片

19、凄惨、荒凉的“黄泛区”。,地 面,“地上河”动画演示,土质疏松,暴 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地势低平,流速减慢,泥沙淤积河床,地上河,黄河下游“地上河”形成的流程图,4、根治黄河: 黄河之害,在于下游决口改道。究其根源,是大量泥沙入河并在下游河道沉积。所以,治黄的关键在于治沙。黄河泥沙90来自中游,因此,加强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是治黄的根本。,目前,开展水土保持工作,采取的途径是: 植树种草 (使土不下坡,清水长流) 打坝淤地(拦泥蓄水;既扩大耕地面积又改变交通条件) 修筑梯田(缓坡;既扩大耕地面积,又保持水土,以减少入河的泥沙) 经过近几年的综合治理,现在晋、陕境内的黄土高原地区,每年

20、流入黄河的泥沙减少了2亿吨。,水土保持工作,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改变黄河的多沙面貌。 修建水库 使治沙和防洪并举,也是治黄的重要手段。已建的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除发电、灌溉外,在防洪、减淤等方面也发挥了显著作用。现在,已建设了一座重要防洪工程河南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小浪底水利枢纽与三门峡水利枢纽联合使用,可使黄河下游河床20年不淤,并使黄河的防洪能力由现在抵御60年一遇的大洪水提高到千年一遇。 下游加固大堤,一条条绿沟、一片片果树、一坡坡草灌、一层层梯田,山西省河曲县60多万公顷的黄土高坡被装扮得绿油油的。全县得到治理的地区,基本上达到了水不下山,土不出沟。但是过去的河曲县却是另一番景象:植被稀少,

21、黄土裸露,每遇下雨,泥沙俱下,水流变成泥流,每年地表流失肥土1厘米。经过十多年大规模综合治理,现在水土流失已基本得到控制,每年减少入黄泥沙600多万吨。,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以北黄河干流,以防洪、减淤 为主,兼顾供水、灌溉和发电,蓄清排浑,除害兴利,综合利用。水库总库容 126.5亿m3,正常蓄水位时枢纽最大泄流量17327 m3s;工程主要由壤土斜 心墙堆石坝、泄洪排沙系统和引水发电系统组成,工程总投资3149500万元。,小浪底水库进行调水调沙时开闸放水的壮观场面,河套平原,宁夏平原,山东境内,问:为什么黄河下游支流很少,流域面积狭小?,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河水补给地下水,中国南方大河珠江,发源于云南乌蒙山, 向东流的途中汇入各江后注入南海。,流经的省区:云南、贵州、广西、广东,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滇、黔、桂、粤,流经地形区: 云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