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基本知识_第1页
油菜基本知识_第2页
油菜基本知识_第3页
油菜基本知识_第4页
油菜基本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油菜基本知识 一、 油菜的生长特性和生长期 油菜(rape or rapeseed or canola)是以采籽榨油为种植目的的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菜籽油是良好的食用油,饼粕可作肥料、精饲料和食用蛋白质来源。油菜在轮作复种中也有重要地位。已成为四大油料作物(大豆、向日葵、油菜和花生)之一。 油菜有两个起源中心。白菜型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 L.和芥菜型油菜B.juncea Czern.et Coss.的起源中心主要在中国和印度;甘蓝型油菜B.napus L.的起源中心在欧洲。 在亚洲,油菜栽培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中国和印度,自70年代后期起,两国种植面积都扩大到300万公顷

2、以上。至1985年中国油菜种植面积和总产量都超过了印度。 油菜一生可以分为苗期、蕾薹期、开花期和角果发育成熟期等四个时期。 1、 苗期 油菜从出苗至现蕾这段时间称为苗期。现蕾是指揭开主茎顶端1-2片小叶能见到明显花蕾的时期。冬油菜苗期较长,一般占全生育期的一半或一半以上,为120多天。春油菜苗期较短,大约4050天。油菜苗期通常又分为苗前期和苗后期。 2、 蕾薹期 油菜从现蕾至初花称为蕾薹期。我国冬油菜蕾薹期一般在2月中旬至3月中旬,时间迟早因品种和各地气候条件而有差异。油菜一般先现蕾后抽薹,但有些品种,或在一定栽培条件下,油菜先抽薹后现蕾,或现蕾抽薹同时进行。油菜在蕾薹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

3、时进行,在我国长江流域甘蓝型油菜蕾薹期一般为2530天。 3、 开花期 油菜从开始开花到开花结束的一段时间称为开花期,花期长约3040天。开花期迟早和长短,因品种和各地气候条件而有差异,白菜型品种开花早,花期较长,甘蓝型和芥菜型品种开花迟,花期较短。早熟品种开花早,花期长,反之则短;气温低,花期长。油菜开花期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最旺盛的时期。 4、 角果发育成熟期 从终花到角果籽粒成熟的一段时间称为角果发育成熟期,具体又可分为绿熟期、黄熟期和完熟期。 二、油菜的分类我国栽培的油菜可分为三大类型: 1、芥菜型 又称高油莱、苦油莱、辣油莱或大油莱。籽粒小,种皮多呈黄色或棕红色,有浓厚辣味,千粒重l

4、-2克,含油率30%左右,油的食味较差。 2、白菜型又称短油菜、甜油菜和小油菜。籽粒大小不一,种皮多为棕红色、褐色或黑色,千粒重2-3克,含油率在3545之间。 3、甘蓝型即胜利油莱,是目前我国种植面积最多的一种。它产量高、子粒大,种皮多为黑褐色,千粒重一般在3克左右,含油率在40-45之间。 按季节分有秋种油菜和春种油菜。 以前,我国栽培的是以白菜型油菜为主,芥菜型油菜次之,甘蓝型油菜的栽培则是30年代才开始的。印度栽培的油菜主要是芥菜型品种,其次是白菜型,甘蓝型品种则是近年才种植的。在欧洲,基本上是以甘蓝型品种为主,白菜型品种比重很小,而芥菜型品种主要是用于生产调料或芳香油而有少量种植。北

5、美洲油菜主产国加拿大主要种植的是甘蓝型品种,白菜型品种和芥菜型品种目前种植面积很小。 另外,根据油菜的生物学特性春化阶段对温度的要求,将油菜分为冬油菜和春油菜两种类型。冬油菜系秋季或初冬播种,次年春末夏初收获的越年生油菜,分布于冬季较温暖、油菜能安全越冬的地方。我国种植的油菜90%属冬油菜,主要种植于南方以及北方的部分冬暖地区,以长江流域最为集中。春油菜系春季播种、秋季收获的一年生油菜,主要分布于油菜不能安全越冬的高寒地区,或前作物收获过迟冬前来不及种植油菜的地方。中国北部、西部和东北部,以及欧洲北部等高纬度或高海拔低温地带,均以种植春油菜为主。加拿大几乎全为春油菜,由于一般是在5月播种,亦称

6、夏油菜。 三、油菜的用途 从籽粒中提取的菜籽油是良好的食用油。无芥酸的菜籽油用于制造人造奶油,并可作生菜油(色拉油)、起酥油和调味用油。菜籽油中各种脂肪酸组成,与其他食用植物油相比,其主要特点是芥酸含量很高(一般40-55%)。芥酸为廿二碳的长链脂肪酸,人体不易消化吸收,营养价值低。通过品质改良后,无芥酸的菜籽油中油酸和亚油酸的含量显著提高,亚油酸是动物油中所不具有的,只有依赖植物油的供应,易为人体消化吸收,并有降低人体内血清胆固醇和某油三酯、软化血管和阻止血栓的形成,对人体有脂肪代谢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高芥酸(芥酸含量为55-60%)的菜籽油,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在铸钢工业中作为润滑油。一般菜

7、籽油在机械、橡胶、化工、塑料、油漆、纺织、制皂和医药等方面都有广泛用途。 榨油后的菜籽饼,其蛋白质含量高达36-38%,营养价值与大豆饼相近,是良好的精饲料。 油菜是谷类作物的良好前作,在农作物轮作复种中占有重要地位。油菜根系能分泌有机酸,可溶解土壤中难以溶解的磷素,提高磷的有效性。根、茎、叶、花、果壳等含有丰富的氮、磷、钾,后期阶段大量落花落叶,收获后残根和秸秆还田,能显著提高土壤肥力,并改善土壤结构。 此外,油菜花器多,花期长,具有蜜腺,是良好的蜜源植物。乐 油 3 号选育单位:四川省乐山市农牧科学研究所四川省乐山市农牧科学研究所用自育的高配合力、强优势不育系101A与自育的恢复力强、高油

8、分的恢复系乐9052-1配组,育成高产、高油分、耐病的杂交油菜新组合乐油3号。该组合于2002年3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一、主要特征特性植物学特性:乐油3号属甘蓝型质不育三系中熟杂交油菜品种,全生育期219天,较对照蓉油4号长1天。株高210cm,主花序长51cm,一次有效分枝9.0个,单株有效角果数483个,每果粒数16.3粒,千粒重3.2g。幼苗近直立,叶绿色,株型松散适中,茎秆绿色,有蜡粉,角果中长斜向上,后期黄熟转色好。主要优点:产量高,该品种2000年、2001年连续两年参加四川省区试,平均产量2,448.0kg/hm2,比对照蓉油4号增产7.34%,八点一致增产;2

9、001年眉山、绵阳、峨眉、南充4点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788.5kg/hm2,比对照蓉油4号增产12.5%,四点一致增产;2001年在乐山市井研县示范植60余公顷,平均产量2,680.5kg/hm2,比对照蓉油4号增产9.4%。含油量高,乐油3号经两年全省各试验点扦样统一测试,在我省自然生态条件下,该品种商品菜籽平均含油率(干基)40.68%,比对照蓉油4号蓉油高4.22个百分点。抗性较好,两年区试植保鉴定结果,该品种低抗病毒病,低抗菌核病,耐力和抗倒力优于对照蓉油4号。 二、适用范围及栽培要点1)、适宜种植范围 该品种适合在蓉油4号种植的地方种植。2)、栽培要点 a、适时播种,培育壮苗 川

10、内育苗移栽适宜播期在9月中下旬,苗龄30-35天;直播在10月上中旬为宜。b、合理密植,保证基本苗 育苗移栽适宜密度9-12万株/hm2,直播基本苗应保证在12-15万株/hm2。c、科学管理,建立高产的群体结构 田间管理主要是通过科学的肥水管理调节,以建立高产的群体结构。总的原则是在重施底肥的情况下,早施苗肥,蕾苔肥。促进秋发冬壮,提高一次分枝数。氮、磷、钾合理配合,适时施肥。对缺硼田块,底施11.25-15kg/hm2硼肥,防止花而不实。d、综合防治病虫草害 乐油3号虽然对病毒病、菌核病表现低抗,但仍需加强对其他病虫草害的防治。其他栽培管理与蓉油4号相同,可参照蓉油4号的栽培管理办法进行。

11、油菜基本知识日期:2005-06-08 09:09:59 来源:一站通 作者: 一、油菜的生长特性和生长期油菜(rape or rapeseed or canola)是以采籽榨油为种植目的的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菜籽油是良好的食用油,饼粕可作肥料、精饲料和食用蛋白质来源。油菜在轮作复种中也有重要地位。已成为四大油料作物(大豆、向日葵、油菜和花生)之一。油菜有两个起源中心。白菜型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 L.和芥菜型油菜B.juncea Czern.et Coss.的起源中心主要在中国和印度;甘蓝型油菜B.napus L.的起源中心在欧洲。在亚洲,油菜栽培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中国

12、和印度,自70年代后期起,两国种植面积都扩大到300万公顷以上。至1985年中国油菜种植面积和总产量都超过了印度。油菜一生可以分为苗期、蕾薹期、开花期和角果发育成熟期等四个时期。1、苗期油菜从出苗至现蕾这段时间称为苗期。现蕾是指揭开主茎顶端1-2片小叶能见到明显花蕾的时期。冬油菜苗期较长,一般占全生育期的一半或一半以上,为120多天。春油菜苗期较短,大约4050天。油菜苗期通常又分为苗前期和苗后期。2、蕾薹期油菜从现蕾至初花称为蕾薹期。我国冬油菜蕾薹期一般在2月中旬至3月中旬,时间迟早因品种和各地气候条件而有差异。油菜一般先现蕾后抽薹,但有些品种,或在一定栽培条件下,油菜先抽薹后现蕾,或现蕾抽

13、薹同时进行。油菜在蕾薹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进行,在我国长江流域甘蓝型油菜蕾薹期一般为2530天。3、开花期油菜从开始开花到开花结束的一段时间称为开花期,花期长约3040天。开花期迟早和长短,因品种和各地气候条件而有差异,白菜型品种开花早,花期较长,甘蓝型和芥菜型品种开花迟,花期较短。早熟品种开花早,花期长,反之则短;气温低,花期长。油菜开花期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最旺盛的时期。4、角果发育成熟期从终花到角果籽粒成熟的一段时间称为角果发育成熟期,具体又可分为绿熟期、黄熟期和完熟期。二、油菜的分类我国栽培的油菜可分为三大类型: 1、芥菜型又称高油莱、苦油莱、辣油莱或大油莱。籽粒小,种皮多呈黄色或

14、棕红色,有浓厚辣味,千粒重l-2克,含油率30%左右,油的食味较差。 2、白菜型又称短油菜、甜油菜和小油菜。籽粒大小不一,种皮多为棕红色、褐色或黑色,千粒重2-3克,含油率在35-45%之间。 3、甘蓝型即胜利油莱,是目前我国种植面积最多的一种。它产量高、子粒大,种皮多为黑褐色,千粒重一般在3克左右,含油率在40-45%之间。按季节分有秋种油菜和春种油菜。以前,我国栽培的是以白菜型油菜为主,芥菜型油菜次之,甘蓝型油菜的栽培则是30年代才开始的。印度栽培的油菜主要是芥菜型品种,其次是白菜型,甘蓝型品种则是近年才种植的。在欧洲,基本上是以甘蓝型品种为主,白菜型品种比重很小,而芥菜型品种主要是用于生

15、产调料或芳香油而有少量种植。北美洲油菜主产国加拿大主要种植的是甘蓝型品种,白菜型品种和芥菜型品种目前种植面积很小。另外,根据油菜的生物学特性春化阶段对温度的要求,将油菜分为冬油菜和春油菜两种类型。冬油菜系秋季或初冬播种,次年春末夏初收获的越年生油菜,分布于冬季较温暖、油菜能安全越冬的地方。我国种植的油菜90%属冬油菜,主要种植于南方以及北方的部分冬暖地区,以长江流域最为集中。春油菜系春季播种、秋季收获的一年生油菜,主要分布于油菜不能安全越冬的高寒地区,或前作物收获过迟冬前来不及种植油菜的地方。中国北部、西部和东北部,以及欧洲北部等高纬度或高海拔低温地带,均以种植春油菜为主。加拿大几乎全为春油菜

16、,由于一般是在5月播种,亦称夏油菜。三、油菜的用途从籽粒中提取的菜籽油是良好的食用油。无芥酸的菜籽油用于制造人造奶油,并可作生菜油(色拉油)、起酥油和调味用油。菜籽油中各种脂肪酸组成,与其他食用植物油相比,其主要特点是芥酸含量很高(一般40-55%)。芥酸为廿二碳的长链脂肪酸,人体不易消化吸收,营养价值低。通过品质改良后,无芥酸的菜籽油中油酸和亚油酸的含量显著提高,亚油酸是动物油中所不具有的,只有依赖植物油的供应,易为人体消化吸收,并有降低人体内血清胆固醇和某油三酯、软化血管和阻止血栓的形成,对人体有脂肪代谢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高芥酸(芥酸含量为55-60%)的菜籽油,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在铸钢工业中作为润滑油。一般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