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伯和墓志铭ppt课件.ppt_第1页
欧阳伯和墓志铭ppt课件.ppt_第2页
欧阳伯和墓志铭ppt课件.ppt_第3页
欧阳伯和墓志铭ppt课件.ppt_第4页
欧阳伯和墓志铭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欧阳伯和墓志铭 墓志铭,是古代文体的一种,通常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序文,记叙死者世系、名字、爵位及生平事迹等称为志;后一部分是铭,多用韵文,表示对死者的悼念和赞颂。 张耒 苏门四学士之一(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1,君欧阳氏,讳发,字伯和,庐陵人,太子少师文忠公讳修之长子也。为人纯实不欺,内外如一,淡薄无嗜好,而笃志好礼,刻苦于学。胡瑗(yun)掌太学(中国古代的国立大学),号大儒,以法度检束士,其徒少能从之。是时文忠公已贵,君年十有五,师事瑗,恂恂惟谨,又尽能传授古乐钟律之说。 先生姓欧阳,名发,字伯和,庐陵人,是太子少师欧阳修的大儿子。他为人纯良诚实,不欺骗人,表里如一,清静寡欲,

2、没有什么特别爱好,只是专心一意爱好礼义,在学习方面很刻苦。胡瑗掌管太学,人称大儒,用法度来检点约束士人,他的学生很少能跟从他。这时候他的父亲欧阳修已经很显贵,他年龄才15岁,拜胡瑗为老师,恭谨温顺,谨小慎微,又完全能够讲解古乐钟律方面的学问。,2,既长,益学问,不治科举文词,独探古始立论议,自书契以来至今,君臣世系,制度文物,旁至天文地理,无所不学。其学不务为抄掠应目前,必刮剖根本见终始,论次使族分部列,考之必得,得之必可用也。 年岁稍长以后,学问大有长进,他不钻研科举方面的文词,只研究古代最初的学说主张,自从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君臣世系、制度文物以及天文、地理等方面的学问,他没有不研习的。他研究

3、学问不致力于抄袭掠取他人的成果来应付眼前的需要,一定刨根究底,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论定编次,分门别类,对某一问题的考证一定要有所得,获得的结果一定能够得到运用。,3,呜乎!其志亦大矣。然其与人不苟合,论事是是非非,遇权贵不少屈下,要必申其意,用是亦不肯轻试其所有,而人亦罕能知君者。而君之死也,今眉山苏公子瞻哭之,以为君得文忠之学,汉伯喈(蔡邕yng ,字伯喈ji ,东汉文学家、书法家。) 、晋茂先(张华,字茂先,西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藏书家。)之徒也。 唉!他的志向太远大了。然而他不会随便附和别人,论辩事理时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即使)遇到权贵也不稍微屈从退让,关键之处一定表明自己的想法,因

4、此也不肯轻易尝试显示自己所拥有的能力,人们也很少能真正了解他。先生去世了,现在眉山的苏轼为他哭泣,认为他得到了他父亲欧阳修学问的真传,与汉代蔡邕、晋代的张华属一类人。,4,君为殿中丞时,曹太后崩,诏定皇曾孙服制(丧服的制度)。礼官陈公襄疑未决,方赴临,召君问其制,君从容为言,襄即奏用之。是时,方下司天监(掌管天文历法的官署)讨论古占书是否同异,折中为天文书,久未就,而襄方总监事,即荐君刊修。君为推考是非,取舍比次,书成,诏藏太史局。 先生担任殿中丞时,曹太后驾崩,朝廷下诏书要求确定皇曾孙服制。礼官陈襄拿不定主意不能解决,正要上朝,就召他询问相关制度,他不慌不忙地回答,陈襄当即上奏朝廷采用了他的

5、建议。当时朝廷正下诏给司天监讨论古代占问天象的书是否相同,将调整综合编为天文书,很久没能完成,而陈襄正总管这件事情,就推荐先生负责修订。他推求、考证对错,采纳、舍弃、比较、排序,书写成后,朝廷下诏收藏于太史局中。,5,君治官无大小,不苟简,所创立,后人不能更。其著书有古今系谱图国朝二府年表年号录,其未成者尚数十篇。 夫人吴氏,故丞相正宪公充之女,封寿安县君。男一人,曰宪,滑州韦城县主簿。女七人。元祐四年十一月甲子,葬君郑州新郑县旌贤乡刘村文忠公之兆,而宪来求铭。 欧阳发担任官职无论大小,都不草率简略,创立的东西,后来的人不能更改。他著的书有古今系谱图国朝二府年表年号录等,没写完的书还有几十篇。

6、 他的夫人吴氏,是过去的丞相吴充的女儿,被朝廷封为寿安县君。有一个儿子,叫欧阳宪,后担任滑州韦城县主簿。有七个女儿。元祐四年十一月甲子,先生被安葬在郑州新郑县旌贤乡刘村他父亲文忠公欧阳修的墓旁,他的儿子欧阳宪来请求我为他父亲写篇墓志铭。,6,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人纯实不欺欺:欺骗 B.不治科举文词治:研究 C.要必申其意申:施展 D.召君问其制问:询问 答案:C(“申”解释为“施展”,属于无中生有,“申”有“伸展”“舒展”“表达”“说明”“申报”“明白”等义项,却无“施展”义项。结合“申”的宾语“其意”(他的想法)可知,“申”应释为“表达”“说明”。),7,【补充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欧阳发学习刻苦,尊师重道。十五岁时拜胡瑗为师,后来能够传授古乐钟律方面的学问。 B 欧阳发为人诚实,淡薄名利,爱好礼义。他性格刚直,议论事情坚持原则,不随意迎合别人。 C 曹太后去世后,欧阳发帮助陈襄解决了皇曾孙服制的问题。后经陈襄推荐,欧阳发参与修订完成天文书。 D 欧阳发道德学问俱佳,不愧是名门之后。他去世后,苏轼感到很悲伤,让张耒写下了这篇墓志铭。 答案:D(据文中最后一句话:“而宪来求铭”,是欧阳发的儿子欧阳宪求张耒写这篇铭文的),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胡瑗掌太学,号大儒,以法度检束士,其徒少能从之。 胡瑗掌管太学,人称大儒,用法度来检点约束士人,他的学生很少能跟从他。 (“检束”“少”“从”是翻译中的难点) 君治官无大小,不苟简,所创立,后人不能更。 欧阳发担任官职无论大小,都不草率简略,创立的东西,后来的人不能更改。 “治官”(往往会译成“治理官员”)“无”“苟简”是翻译中的难点,9,【补充】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