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大《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综合版_第1页
西安交大《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综合版_第2页
西安交大《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综合版_第3页
西安交大《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综合版_第4页
西安交大《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综合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机械设计基础复习大纲201、 4、 3第章绪论掌握 : 机器得特征 : 人为得实物组合、各实物间具有确定得相对运动、有机械能参与或作机械功机器得组成:驱动部分+传动部分执行部分了解 : 机器、机构、机械、常用机构、通用零件、标准件、专用零件与部件得概念课程内容、性质、特点与任务第章机械设计概述了解:与机械设计有关得一些基础理论与技术,机器得功能分析、功能原理设计, 机械设计得基本要求与一般程序、机械运动系统方案设计得基本要求与一般程序、机械零件设计得基本要求与一般程序,机械设计得类型与常用得设计方法第 3 章 机械运动设计与分析基础知识掌握 : 构件得定义 ( 运动单元体 ) 、分类(机架、主

2、动件、从动件)构件与零件(加工、制造单元体)得区别平面运动副得定义、分类(低幅:转动副、移动副; 高副:平面滚滑副)各运动副得运动特征、几何特征、表示符号及位置机构运动简图得画法( 注意标出比例尺、主动件、机架与必要得尺寸)机构自由度得定义( 具有独立运动得数目)平面运动副引入得约束数(低幅:引入2 个约束 ; 高副:引入1 个约束)平面机构自由度计算(F 3n25 P4)应用自由度计算公式时得注意事项(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虚约束、公共约束机构具有确定运动得条件(机构主动件数等于机构得自由度)速度瞬心定义(绝对速度相等得瞬时重合点))瞬心分类 : 绝对瞬心 ( 绝对速度相等且为零得瞬时重合点

3、,位于绝对速度得垂线上)相对瞬心(绝对速度相等但不为零得瞬时重合点,位于相对速度得垂线上)速度瞬心得数目:K=N( N 1)/ 2速度瞬心得求法:观察法: 转动副位于转动中心;移动副位于垂直于导轨得无穷远;高副位于过接触点得公法线上三心定理:互作平面平行运动得三个构件共有三个瞬心 , 且位于同一直线上用速度瞬心求解构件得速度 ( 关键找到三个速度瞬心 , 建立同速点方程,然后求解 )了解 : 运动链得定义及其分类 ( 闭式链:单环链、多环链 ; 开式链 ) 运动链成为机构得条件(具有一个机架、具有足够得主动件)机动示意图 ( 不按比例 ) 与机构运动简图得区别第 6 章 平面连杆机构掌握 :平

4、面连杆机构组成(构件+低副 ;各构件互作平行平面运动)低副机构平面连杆得基本型式(平面四杆机构)、平面四杆机构得基本型式( 铰链四杆机构)铰链四杆机构组成(四构件+四转动副 )铰链四杆机构各构件名称( 机架、连杆、连架杆、曲柄、摇杆、固定铰链、活动铰链)铰链四杆机构得分类: 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双摇杆机构铰链四杆机构得变异方法: 改变构件长度、改变机架( 倒置)铰链四杆机构得运动特性:曲柄存在条件:最长杆长度+最短杆长度其余两杆长度之与连架杆与机架中有一杆为四杆中之最短杆曲柄摇杆机构得极限位置(曲柄与连杆共线位置)曲柄摇杆机构得极位夹角(两极限位置时曲柄所夹锐角)曲柄摇杆机构得急回特性及

5、行程速比系数平面四杆机构得运动连续性铰链四杆机构得传力特性:压力角:不计摩擦、重力、惯性力时从动件受力方向与受力点速度方向间所夹锐角传动角 : 压力角得余角许用压力角 、许用传动角曲柄摇杆机构最小传动角位置( 曲柄与机架共线得两位置中得一个)死点位置:传动角为零得位置()实现给定连杆二个或三个位置得设计实现给定行程速比系数得四杆机构设计:曲柄摇杆、曲柄滑块与摆动导杆机构了解 :连杆机构得特点、铰链四杆机构以及变异后机构得特点及应用、死点(止点 )位置得应用与渡过基本设计命题:实现给定得运动要求:连杆有限位置、连架杆对应角位移、轨迹满足各种附加要求: 曲柄存在条件、运动连续条件、传力及其她条件实

6、验法设计实现给定连杆轨迹得四杆机构,解析法设计实现给定两连架杆对应位置得四杆机构第 7 章 凸轮机构掌握:凸轮机构得组成(凸轮+从动件机架)高副机构凸轮机构得分类:按凸轮分类 : 平面凸轮 (盘形凸轮、移动凸轮),空间凸轮按从动件分类: 端部形状 : 尖端、滚子、平底、曲面运动形式:移动、摆动安装方式:对心、偏置按锁合方式分类:力锁合、形锁合基圆(理论廓线上最小向径所作得圆) 、理论廓线、实际廓线、行程从动件运动规律(升程、回程、远休止、近休止)刚性冲击(硬冲:速度突变,加速度无穷大)、柔性冲击 ( 软冲:加速度突变)运动规律特点:等速运动规律: 速度为常数、始末两点存在硬冲、用于低速等加速等

7、减速:加速度为常数、始末中三点存在软冲、不宜用于高速余弦加速度 : 停升停型:始末两点存在软冲、不宜用于高速升降升型:无冲击、可用于高速正弦加速度 : 无冲击、可用于高速反转法绘制凸轮廓线得方法:对心或偏置尖端移动从动件,对心或偏置滚子移动从动件滚子半径得选择、基圆半径得确定、运动失真及其解决得方法了解 :凸轮机构得特点、凸轮机构得应用、凸轮机构得一般命名原则四种运动规律得推导方法与位移曲线得画法运动规律得基本形式: 停升停;停升降停; 升降升运动规律得选择原则, 平底从动件凸轮廓线得绘制方法及运动失真得解决方法机构自锁、偏置对压力角得影响, 压力角、许用压力角、临界压力角三者关系:第 8 章

8、齿轮传动掌握 :齿轮机构得组成 (主动齿轮 +从动齿轮 +机架 )高副机构圆形齿轮机构分类:平行轴 : 直齿圆柱齿轮机构(外啮合、内啮合、齿轮齿条)斜齿圆柱齿轮机构(外啮合、内啮合、齿轮齿条)人字齿轮机构相交轴 : 圆锥齿轮机构 ( 直齿、斜齿、曲齿)相错轴:螺旋齿轮机构、蜗轮蜗杆机构齿廓啮合基本定律( 两轮得传动比等于公法线割连心线线段长度之反比)定传动比条件、节点、节圆、共轭齿廓渐开线得形成、特点及方程一对渐开线齿廓啮合特性:定传动比特性、啮合角与啮合线保持不变、可分性渐开线齿轮各部分名称 : 齿数、模数、压力角、顶隙、分度圆、基圆、齿顶圆、齿根圆齿顶高、齿根高、齿全高、齿距(周节) 、齿

9、厚、齿槽宽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得基本参数: 齿数、模数、压力角()齿顶高系数 ( 1、 0、 8)、顶隙系数 ( 0、 0、3)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得尺寸计算:分度圆 、基圆 d 、齿顶高 ha、齿根高 hf、齿全高 齿距(周节) p、基圆齿距 ( 基节 ) 、齿厚 s齿槽宽 e 齿顶圆 : 外齿轮 ( ) , 内齿轮 ( )齿根圆:外齿轮(), 内齿轮 ( )标准中心距:外啮合: 、内啮合 :标准安装 : 分度圆与节圆重合(、 )一对渐开线齿轮啮合条件: 正确啮合条件( 、)连续传动条件(1)、重合度得几何含义轮齿间得相对滑动及特点一对渐开线齿轮啮合过程: 入啮点(起始啮合点) 、脱啮点(终止啮合点

10、)实际啮合线 : 、理论啮合线 : 、极限啮合点 : 与范成法加工齿轮得特点 ( 用同一把刀具可加工不同齿数相同模数与相同压力角得齿轮)根切现象及产生得原因 ( 渐开线刀刃顶点超过极限啮合点) 、不根切得最少齿数齿轮传动得失效形式:轮齿折断、齿面点蚀、齿面胶合、齿面磨损、齿面塑性流动防止失效得措施、齿轮传动得计算准则、齿轮材料得选择原则软硬齿面得区别、热处理方法、加工工艺与各自得应用场合齿轮传动得计算载荷Fca=KAKv K F =KFn中四个系数得含义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改善措施直齿圆柱齿轮得受力分析、强度计算力学模型( 接触 : 赫兹公式、弯曲:悬臂梁)强度计算中得主要系数 Fa 、YS、

11、、ZE、 H 、得意义及影响因素设计参数 (齿数、齿宽系数、齿数比等)得选择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得设计计算路线(强度计算得公式不要求记,考试时若需要会给出)了解 : 齿轮传动得特点与其她分类方法,常用齿廓曲线:渐开线、摆线、圆弧齿廓工作段、重合度得最大值、重合度与基本参数得关系渐开线齿轮得加工方法: 铸造法、热轧法、冲压法、切制法(仿型法、展成法)范成法加工齿轮时刀具与轮坯得相对运动 : 范成运动、切削运动、进给运动、让刀运动变位齿轮加工方法、正变位、零变位、负变位、最小变位系数,各种失效产生得机理第 9 章蜗杆传动掌握:蜗杆传动得特点普通圆柱蜗杆传动得主要参数计算:齿数、模数、压力角、直径、直径

12、系数、传动比、中心距、导程角等蜗杆传动得转向判定蜗杆传动得相对滑动,蜗杆传动得受力分析,力与旋向、转向关系得判定 ,蜗杆传动得效率蜗杆传动得主要失效形式 ,设计准则,蜗杆蜗轮常用材料与结构了解:蜗杆传动得分类、蜗杆传动得精度、自锁现象及自锁条件蜗杆传动热平衡计算(进行热平衡计算得原因及热平衡基本概念)第 1章 轮系掌握 : 定轴轮系:所有齿轮轴线位置相对机架固定不动周转轮系:至少有一个齿轮轴线可绕其她齿轮固定轴线转动组成:行星轮+太阳轮 ( 中心轮 )+ 行星架(系杆)分类 : 行星轮系( F=)、差动轮系 ( F=2)混合轮系:由若干个定轴轮系与周转轮系组成得复杂轮系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周转轮

13、系传动比计算混合轮系传动比计算:求解步骤:分清轮系、分别计算、找出联系、联立求解关键:正确区分各基本轮系蜗杆旋向得判定:轴线铅锤放置 , 观察可见面齿得倾斜方向 , 左边高左旋,右边高右旋了解 : 惰轮 ; 轮系得功用第 11 章带传动掌握:带传动得主要特点带传动得工作情况分析(运动分析、力分析、应力分析、失效分析)型号、主要参数(a、 d、 Z、 、)及设计选择原则、方法了解 :带传动得设计方法与步骤,带得使用方法第 12 章 其她传动类型简介棘轮机构掌握:组成、工作原理、类型(齿式、摩擦式)运动特性:往复摆动转换为单向间歇转动;有噪音有磨损、运动准确性差设计时满足 : 自动啮紧条件了解 :

14、 特点、应用及设计槽轮机构掌握 : 组成、类型 ( 外槽轮机构、内槽轮机构)、定位装置 ( 锁止弧)运动特性:连续转动转换为单向间歇转动;主动拨销进出槽轮得瞬时其速度应与槽得中心线重合且有软冲第 14 章机械系统动力学机械动力学分析原理掌握 : 作用在机械上得力:驱动力、工作阻力等效构件、等效力矩、等效转动惯量、等效力、等效质量、等效动力学模型等效原则:等效力矩、等效力 : 功或功率相等等效转动惯量、等效质量: 动能相等等效方程速度波动得调节与飞轮设计掌握 : 机器运动得三个阶段 : 起动阶段、稳定运动阶段(匀速或变速稳定运动) 、停车阶段周期性速度波动得原因、一个稳定运动循环调节周期性速度波

15、动得目得( 限制速度波动幅值)与方法( 增加质量或转动惯量)平均角速度,不均匀系数,飞轮转动惯量计算能量指示图、最大盈亏功、最大速度位置、最小速度位置了解:三个阶段中功能关系、非周期性速度波动得原因及调节方法刚性回转体得平衡掌握:静平衡得力学条件, 动平衡得力学条件静平衡原理、动平衡原理第 15 章螺纹连接掌握:螺纹连接得基本类型、特点及应用螺纹连接得预紧与防松原理、方法单个螺栓连接得强度计算方法螺栓组连接得设计与受力分析提高螺纹连接强度得措施了解 :螺纹得类型,各种类型得特点及应用第 1章轴掌握 :轴按载荷所分类型( 心轴、转轴、传动轴)轴得材料、热处理及选择轴得结构设计 (结构设计原则、轴

16、上主要零件得布置、轴得各段直径与长度、轴上零件得轴向固定、轴上零件得周向固定、轴得结构工艺性、提高轴得强度与刚度)平键、花键联接得特点、键强度计算轴得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轴得强度计算( 初步计算方法:按扭转强度计算;按弯扭合成强度计算)了解 :轴得功用及类型轴上载荷与应力得类型、性质轴设计得主要内容及特点第 7 章轴承掌握 :对滑动轴承轴瓦与轴承衬材料得要求与常用材料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得主要失效形式与设计计算方法常用滚动轴承得类型与各自得主要特点选择滚动轴承类型时要考虑得主要因素滚动轴承基本额定寿命得概念;寿命计算滚动轴承当量动负荷得计算角接触球轴承、圆锥滚子轴承得轴向载荷得计算滚动轴承支撑轴系

17、时得配置方式、应用场合轴承得调整、固定、装拆、预紧、润滑、密封得主要作用与方法了解:轴承得功用滚动轴承与滑动轴承得主要特点及应用场合滚动轴承受载元件得应力分析(定性)四种考试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分析、设计等)、结构题第三章部分题解参考3-图 -37 所示为一冲床传动机构得设计方案。设计者得意图就是通过齿轮带动凸轮2 旋转后 ,经过摆杆 3 带动导杆4 来实现冲头上下冲压得动作。试分析此方案有无结构组成原理上得错误.若有 ,应如何修改 ?习题 3-5 图习题 35 解图( a)习题 3 5 解图 (b)习题 3-5 解图( c)解画出该方案得机动示意图如习题-解图 (),其自由度为 :其

18、中:滚子为局部自由度计算可知 :自由度为零,故该方案无法实现所要求得运动,即结构组成原理上有错误。解决方法:增加一个构件与一个低副,如习题3 5 解图( )所示 .其自由度为:将一个低副改为高副,如习题3 5 解图( c)所示。其自由度为: -6画出图 3 38 所示机构得运动简图 (运动尺寸由图上量取) ,并计算其自由度。习题3 6(a)图习题3 6(d)图解 (a)习题 6( )图所示机构得运动简图可画成习题形式 .自由度计算:3-6( )解图 (a)或习题3-6( a)解图(b)得两种习题 -6( )解图 (a)习题 3-6(a)解图( b)解 (d) 习题 3 6( d)图所示机构得运

19、动简图可画成习题3(d)解图(a)或习题3-()解图(b)得两种形式 .自由度计算:原动件数目应为说明:该机构为剪板机机构,两个剪刀刀口安装在两个滑块上习题6()解图()习题3( d)解图() -7计算图3-3所示机构得自由度,并说明各机构应有得原动件数目.解( )A、B、 C、 D为复合铰链原动件数目应为1说明:该机构为精确直线机构.当满足 E=B=CD=DE , AB A,AF=CF条件时 ,E 点轨迹就是精确直线,其轨迹垂直于机架连心线AF解 (b)B 为复合铰链 ,移动副 E、 F 中有一个就是虚约束原动件数目应为1说明 :该机构为飞剪机构, 即在物体得运动过程中将其剪切。 剪切时剪刀

20、得水平运动速度与被剪物体得水平运动速度相等,以防止较厚得被剪物体得压缩或拉伸。解 ()方法一 :将 FHI 瞧作一个构件B、 C 为复合铰链原动件数目应为2方法二 :将 I 、 FH 、 HI 瞧作为三个独立得构件B、 C、 F 、 I 为复合铰链,主动件分别为构件A与 E。剪切时仅有一个主动件运动,用于控制两滑块得剪切运动。 而另一个主动件则用于控制剪刀得开口度 ,以适应不同厚度得物体。解( d)原动件数目应为说明:该机构为全移动副机构(楔块机构),其公共约束数为1,即所有构件均受到不能绕垂直于图面轴线转动得约束.解( e)原动件数目应为3说明 : 该机构为机械手机构, 机械手头部装有弹簧夹

21、手, 以便夹取物体.三个构件分别由三个独立得电动机驱动,以满足弹簧夹手得位姿要求。弹簧夹手与构件 3 在机构运动时无相对运动,故应为同一构件。3 9 就是比较图 3 41()、( b)、( c)、(d)所示得 4 个机构就是否相同 ,或那几个就是相同得?为什么?解 ( a)、( b)、(c)、()机构都完成转动副转动副 -移动副转动副这种运动连接方式,机构中相邻构件得运动副类型相同,且相对机架得位置也相同。因而这四个机构都就是相同得画图3 10 找出图3-42 所示机构在图示位置时得所有瞬心。若已知构件得角速度,试求图中机构所示位置时构件得速度或角速度(用表达式表示)。解( a)()解( b)

22、( )解 ()( )解 (d)() ()第六章部分题解参考 9试根据图 52 中注明得尺寸判断各铰链四杆机构得类型。习题 69 图解( a) 最短杆为机架该机构为双曲柄机构( b) d: b d: b结论: 1 30 时机构有曲柄存在,C 杆为曲柄6 12 证明图 6 5所示曲柄滑块机构得最小传动角位置(a)( b)图 6-55习题 6-1图证 :(a)如图设曲柄 AB 与水平线所成角为, 则有三角函数关系得 :当或时, ,此时角最小。即图 ()所示当曲柄位于及两位置时 ,传动角最小。(b)如图设曲柄与水平线所成角为, 则有三角函数关系得:当时, ,此时角最小 .即图( b)所示当机构位于位置

23、时,传动角最小。6- 3设计一脚踏轧棉机得曲柄摇杆机构在水平位置上下各摆动 10,且. D 在铅垂线上 ,要求踏板 500 m, 1000 m。试用图解法求曲柄AB 与连杆 BC 得长度。解6- 4 设计一曲柄摇杆机构。 已知摇杆长度 ,摆角,行程速比系数。 试根据得条件确定其余三杆得尺寸。解不满足传力条件,重新设计满足传力条件6 15设计一导杆机构。已知机架长度,行程速比系数,试用图解法求曲柄得长度。解6 6设计一曲柄滑块机构.已知滑块得行程,偏距。行程速比系数。试用作图法求出曲柄与连杆得长度 .解6- 7设计加热炉炉门得启闭机构.如图 6 58 所示,已知炉门上梁活动铰链要求炉门打开后成水

24、平位置,且热面朝下(图中虚线所示)。如果规定铰链竖直线上,其相关尺寸如图所示。用图解法求此铰链四杆机构其余三杆得尺寸。解 取长度比例尺。连接与 ,作与得垂直平分线交轴于A 、点 ,则, ,。B、 C 得中心距为50 m、A 、安装在炉体得y第七章部分题解参考7 10在图 7- 1 所示运动规律线图中,各段运动规律未表示完全,请根据给定部分补足其余部分(位移线图要求准确画出,速度与加速度线图可用示意图表示)。解7 11一滚子对心移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凸轮为一偏心轮,其半径 ,偏心距,滚子半径,凸轮顺时针转动 ,角速度为常数。试求:画出凸轮机构得运动简图。作出凸轮得理论廓线、基圆以及从动件位移曲

25、线图。解7 按图 7- 2 所示位移曲线 ,设计尖端移动从动件盘形凸轮得廓线。并分析最大压力角发生在何处(提示:从压力角公式来分析) 。解 由压力角计算公式: 、均为常数即、,此两位置压力角最大7-13 设计一滚子对心移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 .已知凸轮基圆半径 ,滚子半径 ;凸轮逆时针等速回转 ,从动件在推程中按余弦加速度规律运动 ,回程中按等加 等减速规律运动, 从动件行程; 凸轮在一个循环中得转角为 :,试绘制从动件位移线图与凸轮得廓线。解7-14将 7 13 题改为滚子偏置移动从动件.偏距,试绘制其凸轮得廓线。解7 15如图 7 3所示凸轮机构。试用作图法在图上标出凸轮与滚子从动件从轮得

26、转角,并标出在 D 点接触时从动件得压力角与位移。C 点接触到 点接触时凸解第八章部分题解参考一对标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在安装时得中心矩大于标准中心距,此时下列参数中哪些变化?哪些不变 ?( 1)传动比; (2)啮合角; (3)分度圆直径 ;(4)基圆直径 ;( 5)实际啮合线长度 ;(6)齿顶高;(7)齿顶隙解 ( )、(3)、( 4)、(6) 不变;(2)、( 7)变大 ; ( 5)变小8 23 有一对齿轮传动2m。为了缩小中心距,要改用 m=4 mm 得一对齿轮, =6 mm, z =20,z =0, =40来代替它。设载荷系数K、齿数 z1、 z2 及材料均不变 .试问为了保持原有接触

27、疲劳强度,应取多大得齿宽 b?解由接触疲劳强度 : 载荷系数 、齿数 z、 z及材料均不变即 mm8-25一标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测得齿轮顶圆直径a=208m ,齿根圆直径 d =172mm ,齿数 z 24,试求该齿轮得模数 与齿顶高系数。解若取则若取则 m(非标,舍)答:该齿轮得模数m=8m,齿顶高系数。8 26 一对正确安装得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正常齿制 )。已知模数m=4 m,齿数1125。=,z求传动比 ,中心距 a。并用作图法求实际啮合线长与重合度。解am4(z1z2 )(25 125) 300 mm22d1mz1425100 mmd2mz24 125500 mmda1(z1

28、2ha* )m(25 21.0)4 108 mmda 2( z22ha* ) m(1252 1.0) 4 508 mm8 3一闭式单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小齿轮 1 得材料为,调质处理,齿面硬度;大齿轮 2 得材料为 5钢 ,调质处理 ,齿面硬度 .电机驱动 ,传递功率, ,单向转动, 载荷平稳, 工作寿命为5 年 (每年工作300 天,单班制工作) 。齿轮得基本参数为 :.试验算齿轮得接触疲劳强度与弯曲疲劳强度.解 几何参数计算 :d1mz132575 mmd a1(z12ha* )m (25 2 1.0) 3 81 mma1cos 1(d1 cos/ da1 )cos 1 (75 cos

29、20 / 81) 29.53d 2mz23 75225 mmd a2(z22ha* )m(752 1.0) 3231 mma 2cos 1(d2 cos/ da 2 )cos 1 (225 cos 20/ 231)23.75am3(2575) 150 mm( z1z2 )221tan) z2 (tantan) z1 (tan a1a221(tan 29.53tan 20 )75(tan 23.75tan 20 ) 1.71 252uz2 / z175 / 253n2z1n1 / z225960 / 75 320 r/min载荷计算 : 52 表 8 5: 53 表 8-6: 齿轮传动精度为9

30、级,但常用为级,故取齿轮传动精度为级P1图 8-21: 154 图 8-24: (软齿面,对称布置 ) P 54 图 25:许用应力计算:P164 图 3: ,P165图 8-3: ,P 64表 8-8:,(失效概率10) 162 图 8-2(c) :,P1 3 图 8 3(c) :, 62 式 7:P162 式 8 28:,验算齿轮得接触疲劳强度:P160 表 7:P1 1 图 8-31:P160 式 8 6:P160式 25: 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足够验算齿轮得弯曲疲劳强度:P1 7 图 8 28:,P158 图 8-29:,P 5 式 8- 3: 158式 22: F 12000KT1 YF

31、a1YSa1Y2000 1.5899.48 2.64 1.6 0.6962.65MPad1b1m75653F 22000KT1 YFa2 YSa2Y2000 1.5899.482.26 1.78 0.6964.63MPad1b2m75 603齿轮 1 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足够齿轮 2 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足够第九章蜗杆传动 7 指出下式中得错误9-2、手动绞车得简图如图-19 所示。手柄与蜗杆1 固接,蜗轮2 与卷筒 3 固接。已知 ,蜗杆蜗轮齿面间得当量摩擦因数,手柄得臂长,卷筒3 直径 ,重物。求 :(1)在图上画出重物上升时蜗杆得转向及蜗杆、蜗轮齿上所受各分力得方向;( 2)蜗杆传动得啮合效率

32、;( 3)若不考虑轴承得效率 ,欲使重物匀速上升,手柄上应施加多大得力;( 4)说明该传动就是否具有自锁性 .解 |( 1)受力方向:WW( 2)啮合效率 : ( )手柄上得力 :由,得由,得由,有( )自锁性:机构具有自锁性。第十章部分题解参考1 4 在图 1 - 3 所示得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单头右旋蜗杆,求传动比。解10-6 图 1 2所示轮系中,所有齿轮得模数相等,且均为标准齿轮,若 n1=0 /min,3 5 r/min.求齿数及杆得转速 n 。当) n1、 n3 同向时 ;2) n1、 n 反向时。解 设为“”同向 )则) n1、 n3 同向时: r/ m n (n4 与2)

33、n1、 n3 反向时: r/ min (n4 与 1 反向)10-图 10-27 所示为卷扬机得减速器,各轮齿数在图中示出。求传动比。解 1 2-3-47 周转轮系 ,5-6 7 定轴轮系 (1 与 n同向 ) 0-9 图 10所示轮系 ,各轮齿数如图所示。求传动比。解 ( 1 与 n4 同向)1 11 图 0 3示减速器中 ,已知蜗杆 1 与 5 得头数均为 (右旋 ), =10 ,= 9, =100,=100, 求传动比。解 1 2 定轴轮系, 1 5-5-4 定轴轮系, 2-3 4-周转轮系 ()()第十一章带传动1111、 设 V 带传动中心矩 ,小带轮基准直径 ,,大带轮基准直径,滑

34、动率。求(1)带基准长度 ;(2)、小带轮包角;( 3)大带轮实际转速。解 :(1) 、 Ld =2a+(dd 1dd 2 )(dd 1 dd 2 )24a222000(125(500125) 22500)200044998.828 mm( 2)、 1dd 2dd 1a50012520002.95rad169.25n1dd 2( 3)、 idd1 (1)n2n2n1dd1 (1)dd 2960125(10.02)500235.2r / min11 12、初选 V 带传动中心距时 ,推荐,若传动比时,按推荐得中心矩得最小值、最大值设计带传动,其各为多少?若传动比 ,当满足最小包角得要求,其中心矩

35、应取多大?解 :(1) 、若 in1dd 27, dd 27dd17,即 idd 1n2当 a 0.7(dd 1 dd 2 )时,dd 2dd 12.07rad 118.61a当 a 2(dd 1 dd 2 )时,dd 2dd 12.77rad 158.712a( 2)、若 i=10, 则 dd2 =10dd1当dd2 -d d12121203-3得: add 2dd 127dd113设 a=k(d d1+dd2) =11kdd1 则: a 11kdd1 27 dd 1得:k270.7811此时,中心矩 22dd1 a 8.58d d111 13、某 V 带传动传递功率 ,带速 ,紧边拉力就是松边拉力得2 倍 ,求紧边拉力及有效工作拉力。11-16、某车床主轴箱与电机间有一V 带传动装置 .用 B 型 V 带 4 根,小带轮基准直径,大带轮基准直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