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厂区智能化弱电系统方案浙江中工机器有限公司是国内著名的多缸柴油机生产企业,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技术领先,行业排头兵,具有40多年的发动机生产历史,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发动机专业人才。目前公司拥有员工1000多人,资产总额10亿元,占地面积近500亩,具备年产30万台柴油机的生产能力。浙江中工机器有限公司中心机房是整个浙江中工机器有限公司信息交换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子交易应用的全面普及,每天无数的计算机数据都依赖先进的计算机系统进行处理,因此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是日常工作正常运行的根本保证。计算机系统能否安全、可靠的运行,除了计算机系统硬件、软件应具有的高性能以外,还有赖于计算机房的环境、建筑设备、电源设备、空调设备、消防设备、防雷设备和综合布线等有关配套服务设施是否符合电脑主机设备的需要。电脑周边设备及线路设备的配置与相关装配均关系着整体资讯系统运作的稳定性。为保证计算机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以免给浙江中工机器有限公司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必须建设一个高标准的、符合规范的、能满足计算机系统需要的中心机房。在规划设计中需整合空间设计、建筑装璜、电源系统、空调设备、消防设备、照明设备及弱电系统,因此机房的规划、设计与施工是决不可掉以轻心的事情。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机房建设工程属于多学科技术,涉及到计算机应用、电子工程、建筑结构、空气调节、给水排水、电气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安全保卫和消防安全等多种专业,并且密切影响计算机等设备的使用,因为机房建设工程的目的是在人为限定的空间与环境内,运用工艺设备和技术为计算机设备和操作人员提供一个稳定可靠和安全有效的工作环境。此次,浙江威星电子系统软件有限公司非常荣幸为浙江中工机器有限公司的中心机房建设项目提供设计方案。针对浙江中工机器有限公司的实际情况,本着“安全、舒适、实用、节能、高效、环保”的原则,进行了浙江中工机器有限公司中心机房建设项目设计方案的编制,现呈交贵公司审核。设计文件目录目录第一章公司资信证明文件5第二章中心机房系统介绍721系统设计思想及其特点722系统设计标准及其相关依据、原则723系统建设用户需求分析824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9第三章中心机房的概况及总体布局(只考虑中心机房)1031机房总体布局及平面划分1032工程各子系统1033系统设计图10第四章装饰装修设计方案1141吊顶部分(装修公司做)1142地面部分1143方案设计图11第五章中心机房配电系统(暂不考虑)1251计算机机房配电系统的要求1252机房电气系统图1353机房用电负荷计算1354机房供配电设备1355机房辅助设备动力配电系统1356机房照明配电系统1357设备配置清单14第六章机房UPS电源系统1561UPS电源系统概述1562系统用户需求分析1563系统设备选型1564设备配置清单16第七章机房接地防雷系统1771机房直流接地在机房内的布局方式1772浙江的雷电环境、雷电灾害形式及其规律、后果1773抗高频干扰系统1974设计依据1975设计方案1976系统选用设备简介2277设备配置清单22第八章机房空调系统(暂不考虑)2381空调系统2382设备配置清单23第九章消防系统(暂不考虑)2491七氟丙烷(FM200)灭火系统产品简介2492系统的主要技术参数2493系统简介2494七氟丙烷(FM200)灭火剂设计用量2595系统组成2696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工作原理2697七氟丙烷灭火系统设置要求2698消防报警、气体灭火系统图2699配置清单26第十章综合布线及计算机网络系统27101需求分析27102设计原则27103网络拓扑图28104网络架构描述28105综合布线系统28106配置清单28第十一章一卡通系统29111总体设计29112需求分析29113设计说明30114系统选型30115配置清单30第十二章监控系统31121总体概述31122需求分析31123系统设计32第十三章消防报警系统34131总体设计34132产品选型34133设计说明34134系统配置34135系统主要设备介绍35第十四章远程信息发布系统暂不考虑36141系统概述36142布点原则36143系统选型36第十五章背景音乐及广播(暂不考虑)37151总体设计37152应用分析37153设计说明37154系统结构示意图38155系统功能特点38第一章公司资信证明文件公司简介浙江威星电子系统软件有限公司成立于一九九四年,是专业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项目的规划、设计及安装,计算机网络工程及管理应用软件研发,致力于高科技终端产品的适用性研究与生产的高科技集团企业。具有浙江省建设厅颁发的建筑智能化工程设计与施工壹级资质安全技术防范壹级资质电子专业承包贰级资质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贰级资质勘察设计理事单位公司按“GB/T190012000IDTISO90012000标准模式”的要求,制定、完善了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及质量保证体系,使5公司的管理工作沿着制度化、标准化、科学化的轨道行进。浙江威星电子系统软件有限公司遵循本着“以诚信为本、专业技术、创新意识为顾客提供超值的服务”的价值理念稳步发展,并先后获得了建设部颁发的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专项设计甲级资质、建筑智能化专业承包壹级资质、信息产业部颁发的计算机系统集成资质、浙江省安全防范设计施工壹级资质。浙江威星电子系统软件有限公司成立十二年来在社会各界朋友的关心支持下,通过全体员工的不懈努力,在行业内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及企业形象。公司将以高起点、高速度、高效益的形象发展、壮大,竭诚为社会各界客户服务、为浙江省的建筑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附件公司相关资质复印件)11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12企业资质证书(复印件)13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复印件)14税务登记证书(复印件)15安全生产许可证书(复印件)16建筑智能化设计资质证书(复印件)17ISO质量体系证书(复印件)工程案例(排名不分先后)序号客户名称项目名称完工日期备注1三花控股集团智能化系统20116网络系统、机房建设、定点采购2圣奥集团有限公司智能化系统201010网络系统建设3商务快线(中国)有限公司智能化系统201111监控系统、机房建设、定点采购4浙江坚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智能化系统201011网络系统、监控系统、机房建设5杭州八方物流智能化系统20115网络系统、监控系统、机房建设6友佳国际控股智能化系统20114网络系统、机房建设、定点采购7骏宝行智能化系统200910网络系统建设8杭州师范大学智能化系统20096机房网络改造系统9浙江金融研究院智能化系统20092网络系统建设、定点采购单位10浙江第一水电建设集团智能化系统201112机房网络改造11浙江中工机器有限公司智能化弱电系统设计方案7第二章中心机房系统介绍21系统设计思想及其特点211系统设计思想1确保各设备系统可靠运行;延长计算机及网络设备、服务器设备等使用寿命;2保障机房工作人员良好的工作环境、方便管理及维护;3机房各项功能完整配套,达到专业规范、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质量优良、管理方便之目的;4在经济实用的前提下,选择机房工程专用设备和优质装修材料,达到最佳装修效果。212系统设计特点1不间断运行2系统实用3安全可靠4节能环保22系统设计标准及其相关依据、原则221基础设施(1)GB501749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2)GB288789计算机机房场地技术要求(3)GB665086计算机机房活动地板的技术要求(4)GB936188计算机场地安全技术(5)SJ/T300393电子计算机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6)QB183893室内装饰工程质量规范222电力、安保、消防(1)GB50054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2)GB507149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3)GB288789计算机场地技术要求(4)GB500529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5)GB5022295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6)GBJ501169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7)GB121901990等相关保密标准及规范浙江中工机器有限公司建设部门对本项目建设的相关指导意见223中心机房组成原则根据实际情况,结合贵公司相关建设意见,本次中心机房的组成主要由主机房(一楼),1厂房、消控室组成,其中UPS配电室,值班室,办公区就设在办公室内。从系统的建设来看,中心机房的组成部分可以分成如下图所示的系统浙江中工机器有限公司智能化弱电系统设计方案8224设备布置原则中心机房的设备布置应满足机房管理、人员操作和安全、设备和物料运输、设备散热、安装和维护的要求。主机房内通道与设备间的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1用于运输设备的通道净宽不应小于15M;2面对面布置的机柜或机架正面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12M;3背对背布置的机柜或机架背面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1M;4当需要在机柜侧面维修测试时,机柜与机柜、机柜与墙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12M;5成行排列的机柜,其长度超过6M时,两端应设有出口通道;6当两个出口通道之间的距离超过15M时,其间还应增加出口通道;出口通道的宽度不宜小于1M,局部可为08M。计算机系统能否安全、可靠的运行,除了计算机系统硬件、软件应具有的高性能以外,还有赖于计算机房的环境、建筑设备、电源设备、空调设备、消防设备和综合布线等有关配套服务设施是否符合主机设备的需要。电脑周边设备及线路设备的配置与相关装配均关系着整体资讯系统运作的稳定性。在信息机房工程的规划设计中需整合空间设计、建筑装璜、电源系统、电磁、空调设备、消防设备、照明设备及弱电系统,因此电脑机房的规划、设计与施工是决不可掉以轻心的事情。如欲节省费用则更需要有经验的专业人员来设计,以免可省的未省,而重要的设施却又因陋就简,以致造成重大损失。所以建议通过有经验的工程服务商,对整个作业流程、设备需求以及环境限制作通盘考虑,以达到最佳方案。23系统建设用户需求分析浙江中工机器有限公司中心机房是整个浙江中工机器有限公司系统信息交换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子交易应用的全面普及,每天无数的计算机数据都依赖先进的计算机系统进行处理,因此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是公司生产、销售等工作正常运行的根本保证。计算机系统能否安全、可靠的运行,除了计算机系统硬件、软件应具有的高性能以外,还有赖于计算机房的环境、建筑设备、电源设备、空调设备、消防设备、防雷设备和综合布线等有关配套服务设施是否符合电脑主机设备的需要。电脑周边设备及线路设备的配置与相关装配均关系着整体资讯系统运作的稳定性。为保证计算机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以免给浙江中工机器有限公司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必须建设一个高标准的、符合规范的、能满足计算机系统需要的中心机房。在规划设计中需整合空间设计、建筑装璜、电源系统、空调设备、消防设备、照明设备及弱电系统,因此机房的规划、设计与施工是决不可掉以轻心的事情。浙江中工机器有限公司智能化弱电系统设计方案9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机房建设工程属于多学科技术,涉及到计算机应用、电子工程、建筑结构、空气调节、给水排水、电气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安全保卫和消防安全等多种专业,并且密切影响计算机等设备的使用,因为机房建设工程的目的是在人为限定的空间与环境内,运用工艺设备和技术为计算机设备和操作人员提供一个稳定可靠和安全有效的工作环境。24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1实用性和先进性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和设备,满足当前的需求,适当兼顾未来的需求,尽可能采用最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材料,以适应高速的数据传输需要,使整个环境及系统在一段时期内保持技术的先进性,并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以适应未来信息业务的发展和技术升级的需要。2安全可靠性机房环境及网络必须具有高可靠性,决不能出现单点故障。要对机房布局、结构设计、设备选型、日常维护等各个方面进行高可靠性的设计和建设。在关键设备采用硬件备份、冗余等可靠性技术的基础上,采用相关的软件技术提供较强的管理机制、控制手段和事故监控与安全保密等技术措施提高机房的安全可靠性。3灵活性与可扩展性机房应具有良好的灵活性与可扩展性,能够根据今后需求的不断深入发展的需要,扩大设备容量和提高用户数量和质量的功能。具备支持多种网络传输、多种物理接口的能力,提供技术升级、设备更新的灵活性。4标准化在信息中心机房系统结构设计,基于国际标准和国家颁布的有关标准,包括各种建筑、机房设计标准,保密规范、电力电气保障标准以及计算机局域网、广域网标准,坚持统一规范的原则,从而为未来的业务发展,设备增容奠定基础。5工程的可分期性在系统设计中,机房的工程和设备应为模块化结构,相当于将该工程分期实施,而各期工程可以无缝结合,不造成重复施工和浪费6经济性/投资保护应以较高的性能价格比装修机房,使资金的产出投入比达到最大值。能以较低的成本、较少的人员投入来维持系统运转,提供高效能与高效益。尽可能保留并延长已有系统的投资,充分利用以往在资金与技术方面的投入。7可管理性在中心机房的设计中,必须建立一套全面、完善的机房管理和监控系统。所选用的设备应具有智能化,可管理的功能,同时采用先进的管理监控系统设备及软件,实现先进的集中管理监控,实时监控、监测整个主机房的运行状况,实时灯光、语音报警,实时事件等记录,这样可以迅速确定故障,提高的运行性能、可靠性,简化机房管理人员的维护工作,从而为其信息中心机房安全、可靠的运行提供最有力的保障。浙江中工机器有限公司智能化弱电系统设计方案10第三章中心机房的概况及总体布局(只考虑中心机房)31机房总体布局及平面划分根据用户要求,我们在本着“实用、美观、环保”的原则,和“合理分布工作空间,缩短工艺流程,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机房内设备及工作人员安全”的指导思想。在有效的机房区内合理地放置设备,缩短设备之间的连线,减少相互之间的干扰,降低信号的衰减,为计算中心机房中枢设备可靠运行提供可靠保障。因此,我们建议将整个厂区按功能划分为六个区域1、中心机房(33平方)2、二楼机房(33平方)暂不考虑3、三楼机房(33平方)暂不考虑4、四楼机房(33平方)暂不考虑5、消控中心中心6、1厂房4个弱电井(分别约7平方)7、2厂房2个弱电井(分别约7平方)32工程各子系统1装饰装修设计方案2机房配电及照明系统(装修做);3机房UPS电源系统4机房接地防雷系统5机房空调系统(暂不考虑)6消防系统(暂不考虑)7门禁系统8远程信息发布系统(暂不考虑)9背景音乐系统(暂不考虑)10有线电视系统(暂不考虑)33系统设计图浙江中工机器有限公司智能化弱电系统设计方案11第四章装饰装修设计方案41吊顶部分(装修公司做)根据中心机房工程的特点,我们将各房间的吊顶全部采用微孔铝塑料板吊顶;办公室顶面吊石膏板面层吊顶;走道顶面吊石膏板面层吊顶。42地面部分整个机房地板采用架空网络地板,为使水泥砂浆地面达到不起尘、不产尘、保证空调送风系统的空气洁净度,机房选用明阳全钢防静活动地板,规格为60060020MM,可与地面装饰效果相协调。地板安装高度为根据现场情况而定。地板与墙体交界处用不锈钢踢脚板封边。机房大门入口处做踏步铺塑胶地板。43方案设计图浙江中工机器有限公司智能化弱电系统设计方案12第五章中心机房配电系统(暂不考虑)51计算机机房配电系统的要求国家标准计算站场地技术条件GB288789中关于机房供配电要求如下电源参数依据计算机的性能允许的变动范围项目ABC稳态电压偏移范围(25713稳态频率偏移范围(HZ)02051电压波形畸变率(3558810允许断电持续时间(MS)0442002001,500能提供稳定、干净、无中断电力;线制三相五线制/三相四线制、单相三线制;频率50HZ02HZ电压波动范围220/380V5波形失真率5三相不平衡度20配电系统应考虑宜配置专用配电箱,应置于各机房内,动力、照明、空调、UPS分开控制。预留备用容量,便于今后的机房设备的扩容。区分计算机设备用电与辅助设备用电三相平衡适当设置维修照明及维修插座宜采用保护措施防鼠咬电缆强弱电分开,避免长距离短线平行走线机房均应使用独立电源回路电源电波50HZ波形中,不应混杂其之干扰电波,特别不应有高频电波干扰机房用电设备、配电线路装设过流过载两段保护,同时配电系统各级之间有选择性地配合,配电以放射式向用电设备供电;机房配电系统所用线缆均为BVR电源线,敷设钢板桥架、线槽及PVC走线管机房配电设备与消防系统联动;浙江中工机器有限公司智能化弱电系统设计方案1352机房电气系统图53机房用电负荷计算用电总负荷(UPS用电设备负荷)(动力及辅助设备用电负荷)UPS用电设备负荷包括计算机负载(交换、路由、服务器、存储、小型机等设备)、机房弱电系统设备、应急照明;动力及辅助设备用电负荷包括空调、门禁系统、消防系统、照明、市电插座。54机房供配电设备机房内用电设备供电均为三相五线制及单相三线制,本工程由大楼向机房提供单回路三相五线制供电电源,应采用频率50HZ、电压380V/220VTNS系统。用电设备作接地保护,并入大楼接地系统;机房用电设备、配电线路装置过流过载两段保护,同时配电系统各级之间有选择性地配合,配电以放射式向用电设备供电;配电分为UPS、市电(含空调、照明、插座、消防等市电)2个大配电系统,市电总功率按10KW,UPS功率40KW计算。其中网络及服务器等设备供电由UPS提供并应该按设备总用电量的12倍进行预留,而空调、普通照明等市电用电由市电提供并按所有设备的要求供配,空调负荷按5KW计算,其他按5KW。因此,配电总负荷为UPS功率40KW市电用电负荷10KW50KW。55机房辅助设备动力配电系统(1)、机房辅助动力设备包括机房空调系统、其它用电设备等,由于机房辅助动力设备直接关系到计算机设备、网络设备,通讯设备以及机房其他用电设备和工作人员正常工作和人身安全,所以要求配电系统安全可靠,因此该配电系统按照一级负荷考虑进行设计。(2)、电源进线采用质量稳定的优质电缆线布放,电源配电柜安装于机房,采取集中控制,便于管理机房设备。(3)、机房计算机设备动力配电系统机房计算机设备包括计算机主机、服务器、网络设备、通讯设备等,由于这些设备进行数据的实时处理与实时传递,关系重大,所以对电源的质量与可靠性的要求最高。设计中采用电源由市电供电加备用供电这种运行方式,以保障电源可靠性的要求;系统中同时考虑采用UPS不间断电源,最大限度满足机房计算机设备对供电电源质量的要求。市电供电电源与备用电源在机房配电室进行切换,再经过UPS不间断电源对计算机设备供电。在本项目中,机房的UPS系统电池安放于一楼机房,采用UPS主机进行系统供电。56机房照明配电系统照度选择1、主机房按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要求,照度为500LX2、电源室及其它辅助功能间照度不小于150LX;3、机房疏散指示灯、安全出口标志灯照度大于10LX;浙江中工机器有限公司智能化弱电系统设计方案144、应急备用照明照度不小于30LX机房配电示意图总配电系统图如下57设备配置清单详见项目投资估算表及设计图纸主楼配电房市电引入总配电柜其它市电用电设备空调UPS配电柜PC服务器机柜等应急照明UPS浙江中工机器有限公司智能化弱电系统设计方案15第六章机房UPS电源系统61UPS电源系统概述UPS电源系统是保障机房设备36524小时“全天候”稳定、可靠、安全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不同类型的UPS供电系统只能为用户提供不同级别的保护,它们为信息中心提供的可利用率水平也相差很大。因此UPS供电系统应该为各类计算机设备提供充分发挥其技术潜力的运行环境,不应该是只保证对计算机设备提供100不中断供电的系统,也应该确保“计算机网络设备”不会因为UPS的供电质量不高而处于降额使用状态。另外,从提高信息中心的运行效率的角度来看,还需特别注意正确地设计UPS供电系统的接地系统,以便为信息中心能达到100高“可利用率”创造优良的电源供电环境。62系统用户需求分析用户中心机房内设备主要为服务器、网络交换、网络存储磁盘阵列类IT设备,大部分设备均采用19英寸机柜安装方式。现有负载的计算负荷约6KVA,根据实际需要,结合贵公司相关意见,综合、全面考虑,用户对供电系统的要求保证高可用性,在场地允许的情况下,采用冗余供电方式;提供一套能够跟随用户实际需求,灵活调整容量的电源系统;管理/监控方便,便于及时维护;保证市电中断后120分钟的后备时间;可与发电机电路切换;其他合理的机房相关解决方案63系统设备选型根据项目具体情况,结合用户需求及我公司多年工程经验,建议中心机房采用山特15KVAUPS1套,单机运行方式,消控中心采用山特6KVAUPS一套,电池采用全新原厂辉腾12V/100AH电池32块和16块。山特系列UPS是专家精心研究为大型用户所设计的双变换纯在线式UPS,其主要应用领域为各种数据处理系统、电信系统、金融系统、卫星系统、网络系统、政府系统、医辽系统、安全紧急逃生设备、监控安全系统、各种工厂设备等等。山特系列UPS采用先进的IGBT高频切换正弦脉宽调变技术设计,使用UPS供电质量好、效率高、热损耗小、噪音低、体积小及寿命长,同时采用模块化设计可降低平均维护时间(MTBF),使维护工作更简便,籍由微处理器的数字化设计,简化复杂的模拟线路及大量减少零件数目,使系统更为安全可靠。山特系列UPS系统广块图浙江中工机器有限公司智能化弱电系统设计方案16山特系列UPS外观图64设备配置清单详见项目投资估算表及设计图纸浙江中工机器有限公司智能化弱电系统设计方案17第七章机房接地防雷系统71机房直流接地在机房内的布局方式直流地从地面引入机房后在机房内通常有两种布局方式即分支式直流工作地布局和直流接地网工作地布局。这种直流工作地在机房内的布局方式是做信号基准电位网,即接地网。3X30MM的铜带在机房活动地板下纵横组成的网格。其交叉点电气连接。各设备的直流工作地用纺织铜线以最短的距离与网直接连接,网上任何一点都是等效电位基准点,即在机房内地板下形成一个等效电位面。在这个直流地网系统中,从低的50HZ到高的百兆赫的频率范围,都能给设备直流地提供一个相同的电位。72浙江的雷电环境、雷电灾害形式及其规律、后果721浙江的雷电环境我省因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属于中低纬雷暴多发地区。嵊州市地处浙江中部偏东,属雷电频繁活动强雷区域。(采用GB503432004划分标准)雷电对建筑物、计算机网络和其他电子设备的危害,一方面是直击雷(含侧击雷)对建筑物的直(侧)击损坏;而更为普通的则是雷电电磁脉冲通过线缆侵入而造成。下图是雷电入侵方式示意图。直击雷出现雷击时,不但雷电流变化率很快,且伴随着强大的雷电电磁脉冲,产生强大的感应电磁场,通过电效应、热效应、机械效应的方式损坏设备。而现代建筑均为钢筋混泥土材料所建,避雷针(带)的引下线采用的是大楼的主体钢筋作为雷电流的释放体,当雷击避雷针(带)时,会使大楼的地电位抬升,从而造成反击,损坏设备。雷电电磁脉冲通过各种导线、金属体、电阻、电感、电容等阻抗耦合,也可以通过公共接地阻抗耦合,以电磁场的形式,耦合至电子设备的输入端,然后进入设备。722雷电的主要危害形式伴随雷电的入侵方式,产生了雷电的主要危害形式浙江中工机器有限公司智能化弱电系统设计方案181、电效应数以万伏或几十万伏的电压,瞬间击在电气设备或建筑物上所引起的损坏。2、热效应当几十千安至数百千安雷电流通过导体,在几十秒内将电能转化成热能。3、机械效应由于雷电的热效应使布织纤维或其它建筑物中的空气剧急膨胀而产生强大的机械力破坏。4、静电感应雷云放电后,雷云与大地间的电场强度很快消失,但处于大气电场中的金属物体没有及时泄放而产生金属体对金属体或金属体对大地间很高的电压差。5、电磁感应雷电是一种变化率很快、强度很大的电流波(波前DI/DT21010A/S,电流峰值可达300KA以上)。由于雷电流具有很高的电压、电流,在极短暂时间内瞬间变化,在周围空气中将产生强大的交变电磁场,它不仅会使周围处于这一磁场中的金属体产生感应电动势,还会使构成闭合回路的金属体产生感应电流。如此一个强电流波,即便在离征税中心较远的沿线打雷,也能使2KM远处的雷暴沿线感应产生大于06高斯的电磁场。对计算机而言,电磁场大于003高斯则可使计算机数据混乱或丢失;如此强大的电磁场耦合在通讯、计算机网络中,轻者使网络数据丢失,重者就要使其设备破坏或严重破坏。723雷电灾害的规律及后果“迅雷不及掩耳”。雷电之所以形成祸害,首先是因为能量大。据有关部门观测计算,一次闪电过程平均持续约30毫秒,产生的电流峰值可达80千安培以上和产生数百万伏的冲击电压,闪电的功率可达到10亿千瓦,远远超过世界上任何发电厂的输出功率。其次,雷电灾害还因为其影响时间长和范围大,使其在各种气象灾害中占有重要位置,是联合国公布的十大自然灾害之一。大半个世纪以来,雷击事故一直是电力部门、邮电部门最重要的灾祸之一,它主要危害供电线路、变电供电设备、信号线路等,不仅造成电力部门、邮电部门设备上的直接损害,更严重的是,这些雷电电磁脉冲沿着供电、信号线路沿途传给各部门、各产业,祸及整个社会的生产和生活。而在这一过程中,越是智能化、现代化高的单位也将遭受雷灾越重。其三,雷电灾害主要是通过云地之间的放电过程形成的,其落雷点是有选择性的。雷击的地点与建(构)筑物遭受雷击的部位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性就称为雷击的选择性。影响雷击选择性的因素有1、雷击区与地质结构有关雷电试验结果证明,雷击位置经常是在土壤电阻率较小的土壤上,而电阻率较大的多岩石土壤被击中的机会很小,这是因为在雷电先驱放电阶段中,地中的电导电流主要是沿着电阻率较小的路径流通,使地面电阻率较小的区域被感应而积累了大量与雷云相反的异性电荷,雷电自然就朝这些地区发展。2、与地形及建(构)筑物高度有关湖沼、低洼地区和地下水位高的地方以及高的建(构)筑物也容易遭受雷击。3、与建筑物的结构、内部设备情况、状态有关金属结构的建筑物、内部有大型金属体的厂房,或者内部经常潮湿的房屋,由于具有良好的导电性,都比较容易遭受雷击。其四,近些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对流性天气出现的频数和强度也随之增多与增强,伴随对流性天气出现的雷电天气灾害也越来越严重。例如,浙江一个雷击打死17人,重伤10多人。在浙江,雷击死人的事故,室内室外也几乎每年都发生。电子设备被击坏的,更是不胜数举。电子时代的到来,雷电灾害有了更大的外延。强大的雷电电磁脉冲,对许多单位有着举足轻重而又价格昂贵的微电子设备,无疑是致命的克星,所造成的灾难远非人们目前认识的程度。近年来,信息技术被世界各国作为高新技术研究与发展的领域之一,信息化发展的水浙江中工机器有限公司智能化弱电系统设计方案19平及其普及的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而电子计算机则是对信息进行高速自动化加工处理的电子装置。但是,计算机系统(含一切微电子设备)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即这些高精密的电子计算机设备含有大量的CMOS半导体集成块,它们都是在低电压、电流状态下工作的,耐过电压、电流能力极低,自身又无法保证遭雷击或雷电电磁脉冲入侵时仍能安全运行。所以,其最怕受到雷击或雷电电磁脉冲的入侵或干扰。其后果是轻者使计算机系统的数据丢失或计算机损块;重者是使整个计算机系统运行中断,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据美国保守估计,由雷电灾害导致计算机网络失效的损坏,平均每年约占计算机网络全部故障的70在我国,雷电灾害对计算机网络、通讯系统等微电子设备所造成的损失也大体如此。一次雷击可以使机场关闭、通讯网络瘫痪、证券交易中止、银行系统混乱,间接损失远远高于设备直接的损失。因此,面对雷电的肆虐(雷电因其瞬态电磁脉冲可使电压达到数百万伏;瞬间电流达几十千安至几百千安),安装科学合理的避雷设施成了现代世界各国防雷的主流。73抗高频干扰系统为防止电磁干扰对计算机设备的干扰,在机房施工时做以下措施1所有的电缆、电线、信号线敷设在桥架和吊顶上。2机房内所有电器设备、照明灯具、配电管线、计算机主机设备、外部设备等设备的外壳应全部可靠接地。3房内的电器配线全部采用辐射配线方式。74设计依据741、技术标准(1)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选一)(JGJ/T1692)。(3)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选)(GB501793)。(4)计算站场站安全要求(选举)(GB936188)。(5)电子设备雷击保护导则(选)(GB745087)。(6)交流电气装置的过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201997)。(7)计算机站场地技术条件(GB288789)。(8)IEC12133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第三部分电涌保护器的要求。(9)IEC1024建筑物防雷设计。(10)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742、法规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2)浙江省气象条例(3)浙江省劳动保护条例(4)关于建立计算机(场地)防雷安全技术检测制度的通知省公安厅、省气象局公告1997128号文件75设计方案751、防雷接地系统由于大楼在土建建设时已经设置了建筑体一级防雷设备,根据相关规范要求,对该机房的雷电侵入主渠道电源线路采取二、三级保护的方式,将入侵的危险电磁脉冲钳位至电子设备的芯片能够承受的安全值。浙江中工机器有限公司智能化弱电系统设计方案20根据GB501749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第642条,电子计算机机房应采用下列四种接地方式交流工作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安全保护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直流工作接地,接地电阻应按计算机系统具体要求确定。防雷接地,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防雷设计规范执行。机房接地要求为1。交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直流工作接地、防雷接地等四种接地宜共用一组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按其中最小值确定;若防雷接地单独设置接地装置时,其余三种接地宜共用一组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其中最小值,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防雷设计规范要求采取,防止反击措施。对直流工作接地有特殊要求,需单独设置的电子计算机系统,其接地电阻及与其它接地装置的距离,应按计算机系统及有关规范要求确定。752接地盒设计利用建筑物柱子的钢筋作为接地极,在机房内设置一套专用接地盒,所有设备的交流供电接地、工作保护接地、直流接地、防雷接地均在此与接地极相连接,凡是进入机房的金属线槽等均应在该处可靠地与接地网作等电位连接处理。如,利用建筑物柱子的钢筋作为接地极,在接地电阻达不到要求时,需单独设置室外接地极,通过铜芯电缆连接到专用接地盒内。753电源线路防雷电波侵入措施为防止和减少雷击电涌或暂时过电压(过电压当电流在导体上流动时,会产生磁场储存能量,电流越大、导线越长,储能越多。所以当大负载特别是电感性负载电器设备开、关时便会产生瞬间过电压,据CCITT测试,一般电源上感应电流在300A10KA左右,感应电压6KV,在数据信号线及电话线上,感应电压一般在5KV左右,感应电流则大约为数百安培,这一切都有可能使连接在线路上的设备损坏,使系统瘫痪)造成低压电气设备的损坏,除应在高压输变电系统中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外,尚应在低压配电线路中,特别是建筑物内低压配电柜上安装合适类型的防雷器。754设备选型贵单位的电源线路须按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中第六章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及GB50343200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75页第2条“电源线路多级SPD防护,主要目的是达到分级泄流,避免单级防护随过大的雷击电流而出现损坏概率高和产生高残压。通过合理的多级泄流能量配合,保证SPD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和设备电源端口的残压低于设备端口耐雷电冲击电压,确保设备安全。”和IEC1312雷电电磁脉冲,对雷电电磁脉冲的主要渠道电源线路采用一、二、三级保护的方式,将入侵的危险电磁脉冲限压至电子设备的芯片能够承受的安全值。具体如下1、一级防雷(SPD1)按照GB5005794第647条“在LPXOA或LPXOB区与LPZ1区交界处,在从室外引来的线路上安装SPD,应选用符合级分类试验的产品。”及GB503432004第78页标称放电电流推荐值“用作第1级(B级)防护的SPD,标称放电电流20KA,波形为10/350S;如波形为8/20S时,SPD的标称放电电流值宜取80KA。”因此在机房总配电柜的进线端安装一组高能瞬态浪涌抑制器,做电源防雷一级保护,使危险浪涌电压限压至40KV或其以下值,将95上的雷电流分流入地。主要技术参数如下浙江中工机器有限公司智能化弱电系统设计方案21标称直流放电电压UAGNV90020额定电压50/60HZUNV230/400最大工作电压50/60HZURCV255绝缘电阻RISOL1010冲击放电电压12/50SUASKV40保护电平UPKV40工作温区TOC4085响应时间TANS50雷电冲击电流10/350S10XIPEAKKA25QAS125W/RKJ/900安装35MM电气导轨2、二级防雷(SPD2)由于SPD1的残压较高,须继续限压。按GB5005794第649条“当本章第647条和第648条要求安装的SPD之间设有配电盘时,若第一级SPD的电压保护水平加上其两端引线的感应电压保护不了该配电盘内的设备,应在该盘内安装第二级SPD,其标称放电电流不宜小于8/20S5KA”及GB503432004第78页标称放电电流推荐值“用作第2级(C级)防护的SPD,标称放电电流40KA,波形为8/20S”。因此在中心机房的总配电柜的UPS进线端、市电配电系统的进(或出)线端;各安装电源电子防雷器一组,共2组,做电源防雷二级保护,使危险浪涌电压降至164KV或其以下值,使其接近安全值。防雷器技术参数如下额定工作电压UCV230V/400最大工作电压UMAXV275V/480最大允许保险丝强度IA100GL在1KV/SLPE,NPE时保护电平UASKV164在ISNLPE,NPE时保护电平UPKV164响应时间TANS25工作温区TOC2585标称冲击泄放电流8/20SISNKA20使用寿命测试电流10/700SILA50010010050011000安装35MM电气导轨3、三级防雷(SPD3)由于雷电的危害作用无孔不入,在整个空间范围侵袭微电子设备,最难防范。按GB5005794第648条“在按本章第647条要求安装的SPD所得到的电压保护水平加上其两端引线感应电压以及反射波效应不足以保护距其较远处的被保护设备的情况下,尚应在被保护设备处装设SPD,其标称放电电流IN不宜小于8/20S3KA”,因此,在中心控机房不间断电源进(出)线端安装电源电子防雷器6组,做电源防雷三级近体保护。防雷器技术参数如下浙江中工机器有限公司智能化弱电系统设计方案22过电压保护分类级别D额定工作电压UNV230V/50HZ最大工作电压UMAXV275V/50HZ最大允许保险丝强度IA16AGL在1KV/SLPE,NPE时保护电平UASKV10在ISNL1,NPE时保护电平URESTKV10响应时间TANS25标称冲击泄放电流8/20SL1,NPEISNKA20使用寿命测试电流10/700SIA500100A/100500A工作温区TOC258576系统选用设备简介根据贵公司的需要,我们建议贵公司采用四川中光防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防雷产品。77设备配置清单详见项目投资估算表及设计图纸浙江中工机器有限公司智能化弱电系统设计方案23第八章机房空调系统(暂不考虑)81空调系统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其中温度、湿度对要求是很高的,在数据处理系统是由高精密电子设备组成,他们的运行情况、故障情况皆与工作环境的温度、湿度和清洁度有关。为了保证计算机系统稳定可靠地工作,减少故障,延长使用寿命,提高工作效率,必须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机房温湿度、洁净度标准主机房内温度要求夏天222,冬天202,变化率小于5/小时;湿度要求5010变化率小于6时。洁净度要求粒度05M个数18000粒/DM按照机房实际,在机房内安装两台3P柜式空调,对机房进行温度控制。82设备配置清单详见项目投资估算表及设计图纸浙江中工机器有限公司智能化弱电系统设计方案24第九章消防系统(暂不考虑)91七氟丙烷(FM200)灭火系统产品简介这几年国际上已发出多种卤代烷替代物。纵观第一代卤代烷替代物,只有一溴二氟甲烷(CHBRF2)和一碘三氟甲烷(CIF3)与被替代物卤代烷1301和1211在应用性能方面可作伯仲之比。无奈一溴二氟甲烷的耗损氧潜能值(ODP074)较高,仍难以被选为替代物;一碘三氟甲烷的“未观察到不良反应”浓度(NOAEL02较低,不能在全淹没灭火系统中被选为替代物。比较而言,七氟丙烷(FM200)的洁净性较好,应用性能适中。从总体上说,是第一代卤代烷替代物中综合性能较好的一种。1996年在公安部发布的卤代烷替代品推广应用的规定中,它已被列入国内允许使用的卤代烷替代品之一;从而可以考虑,对于一些电子设备的防火保护、特别是经常有人工作的场所,将原来习惯采用的卤代烷灭火系统和二氧化碳灭火系统改用七氟丙烷(FM200)灭火系统是最合适的。ZYJ100系统是参照美国消防标准NFPA2001洁净气体灭火剂灭火系统设计规范和国际标准草案ISO/CD14520(1997年3月版)洁净气体灭火剂物理性能和灭火系统设计的技术指标和要求,由公安部天津消防科研所研制开发的。经产品形式试验,系统中试和工程应用均达到上述技术指标和要求。之后,按照经国家固定灭火系统技术委员会审查批准的TE/Q100197标准七氟丙烷(FM200)灭火系统及部件通用技术条件报请国家固定灭火系统检测中心进行全项检测,于1997年年底完成形式检测,全项均合格,发给了检测合格证书。92系统的主要技术参数七氟丙烷设计灭火浓度80灭火剂喷放时间7S。七氟丙烷灭火系统设有自动控制,手动控制和机械应急三种启动方式。环境温度055。采用全淹没固定式有管网自动灭火系统。全淹没七氟丙烷的浸制时间3MIN。使用电源主电源为AC220V、50HZ,备用电源为DC24V。启动方式电启动DC12V288V(60)、气动启动气体压力035MPA、应急机械手动启动机械操作压力50N。七氟丙烷灭火剂储瓶充装压力25MPA。七氟丙烷灭火剂的充装密度为1000KG/M3。七氟丙烷灭火剂主要以物理方式和化学方式灭火。七氟丙烷储存容器容积40L;70L;90L;120L;150L;180L;93系统简介931系统主要特点1)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在结构上具有以下特点(1)容器阀采用金属膜片密封设计,保证了可靠的密封性能,使灭火剂永久性储存成为可能。(2)多种启动方式(气动启动、电启动、电气手动启动、机械应急手动启动)确保系统绝对可靠地启动。(3)特殊的电启动装置使启动电流很小,有效地解决了控制部分功耗大,蓄电池容量大等问题,使布局更加合理紧凑。(启动装置为新竹公司专利产品专利号ZL922274746)。(4)直通式瓶头阀的独特结构,使灭火剂流动阻力降低。(5)系统结构简单,规格多样,安装、调试方便,操作简单可靠。浙江中工机器有限公司智能化弱电系统设计方案25932系统分类按保护对象分为全淹没灭火系统和局部应用灭火系统。按保护区域分为单元独立系统和组合分配系统。933适用范围1)贵重物品、无价珍宝或公司资料档案及软件。2)无自动喷淋系统或使用水系统造成水损的设备。3)人员常驻的区域。4)灭火剂钢瓶空间有限,须少量的灭火剂,即能达到灭火效能者。5)电气设备。934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优点(1)七氟丙烷灭火剂具有以下特点七氟丙烷灭火剂为无色无味气体,不含溴和氯元素,对臭氧层的耗损潜能值(ODP)为O,符合环保要求。七氟丙烷灭火剂是新型高效低毒的灭火剂,它的灭火浓度低,钢瓶使用少,占地面积小。七氟丙烷灭火剂是不导电介质,且不含水性物质,不会对电器设备、磁带、纸张资料等造成损害。七氟丙烷灭火剂的GWP(温室效应潜能值)0。七氟丙烷灭火剂在大气中寿命很短,其ALT31。七氟丙烷灭火剂的NOAEL值适中,可用于有人区域的保护。(2)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在结构上具有以下特点容器阀采用金属膜片密封设计,保证了可靠的密封性能,使灭火剂永久性储存成为可能。多种启动方式(气动启动、电启动、电气手动启动、机械应急手动启动)确保系统绝对可靠地启动。特殊的电启动装置使启动电流很小,有效地解决了控制部分功耗大,蓄电池容量大等问题,使布局更加合理紧凑。(启动装置为新竹公司专利产品专利号ZL922274746)。直通式瓶头阀的独特结构,使灭火剂流动阻力降低。系统结构简单,规格多样,安装、调试方便,操作简单可靠。94七氟丙烷(FM200)灭火剂设计用量1容积V15750M32灭火剂设计用量W设W设KVSC(10080式中C80SK1K2012690000513200137V11100M3K0830计算可得W12600KG浙江中工机器有限公司智能化弱电系统设计方案263七氟丙烷灭火剂储存容器的数量NPNPM储/V01260070182选用2瓶ZMB70L无管网七氟丙烷自动灭火装置。95系统组成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由钢瓶架、灭火剂储瓶、瓶头阀、压力开关、启动钢瓶、自动灭火控制器、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声光报警器、放气指示灯、紧急启停按钮、报警控制线路组成。96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工作原理本系统具有自动控制、手动控制、机械应急启动三种启动方式。保护区发生火灾时,某个感烟或感温探测器最先捕捉到火警信号,输送到报警控制器。当只有一种探测器探测到火警信号输入时,控制器只报警,但不执行灭火,只有当两种探测器探测到火警信号均有输入时,在经过延时1030S后,确认有火灾发生,才自动执行灭火,这时FM200灭火剂储瓶的瓶头阀被打开,喷放FM200进行灭火。在延时期间伴有声光火灾报警信号,可使人员撤离现场。在此期间,如果操作人员根据实际情况确认为误报警,不需启动灭火装置时,按“紧急截止”按钮,可不执行灭火指令。在执行灭火时,火灾报警控制器上的灭火灯亮,压力开关闭合,同时放气指示灯亮,显示“灭火勿入”,使工作人员知道保护区内已放气不能进入。97七氟丙烷灭火系统设置要求灭火剂储瓶间设置在专用的钢瓶间内。防护区应设泄压装置,并宜设在外墙或屋顶上。当设置在外墙上时应位于防护区净高的2/3以上。防护区的门窗的耐压强度1200PA;门窗的玻璃应采用5毫米以上的防火玻璃;保护区的通风系统在喷放七氟丙烷HFC227EA灭火剂前应关闭,并设置防火阀门;保护区的门必须采用自动防火门,保证在任何情况下均能从保护区内打开。保护区应有排风设备,释放灭火剂后,应将废气排尽后,人员方可进入进行检修,如需提前进入,需带氧气呼吸器,在控制室设置氧气呼吸器。98消防报警、气体灭火系统图99配置清单详见项目投资估算表及设计图纸浙江中工机器有限公司智能化弱电系统设计方案27第十章综合布线及计算机网络系统101需求分析网络设备和网络工程是实现信息化管理的基础设施,它对实现信息化系统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浙江中工机器有限公司网络系统在网络层次设计上分为二层结构,即核心层、接入层。交换式网络中采用虚拟局域网(VLAN)技术进行逻辑子网划分,网络系统建设必须遵守带宽及性能、面向应用、支持多业务和多应用(数据、语音、视频等)、具有服务质量QOS保障措施、可用性与可靠性、灵活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三门峡市重点中学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网络安全现状、策略与通信安全课件
- 中介合作协议书
- 麻醉常用血管活性药物
- 2026届福建厦门数学九上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地方文化特色品牌塑造指南
- 《2025挖掘机租赁合同》
- 2025大学计算中心软件转让版合同书
- 中国银行沈阳市法库县2025秋招笔试言语理解题专练及答案
- 中国银行佛山市南海区2025秋招英文群面案例角色分析
- 空间设计教学大纲 室内设计教学大纲(五篇)
- 促单技巧及话术大全
- 车辆司法鉴定申请书
- 塑料原料名称中英文对照表
- 二年级应用题大全800题二年级上册数学乘法应用题
- 第十四杂环化合物
- GB/T 5454-1997纺织品燃烧性能试验氧指数法
- GB/T 11186.2-1989涂膜颜色的测量方法第二部分:颜色测量
- 学校辍学学生劝返工作记录卡
- 第六讲:RCEP服务贸易与投资解读课件
- 初中数学人教七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 有理数专题《有理数中的数学思想》教学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