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业管理体系程序文件_第1页
建筑企业管理体系程序文件_第2页
建筑企业管理体系程序文件_第3页
建筑企业管理体系程序文件_第4页
建筑企业管理体系程序文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目录通用程序1文件控制程序1记录控制程序6管理评审程序12信息交流控制程序16法律法规获取识别控制程序20人力资源管理程序23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程序28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34共用程序38不合格品控制程序38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控制程序43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46测量与监测控制程序50事故、事件、不符合控制程序54合规性评价程序58专用程序63施工过程控制程序63测量设备的配置程序74外购产品或外来服务的控制程序77测量设备的流转管理程序81测量设备的确认标记和封印管理程序87计量确认间隔的确定程序89计量数据管理程序102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程序106环境运行控制程序110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程序118职业健康安全运行控制程序124通用文件128记录1281通用程序文件控制程序CCEF/QSP/T012012质量管理体系计量确认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21目的确保对管理体系有效运行起重要作用的各个场所都得到相应文件的有效版本,确保与管理体系有关的所有文件处于受控状态。2范围与质量、计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关的所有文件的控制。3术语参照本公司管理手册中的术语解释。4职责41最高管理者A批准管理手册和三级文件的发布和更改;B批准公司其他管理规章、制度及支持性文件的发布和更改。42管理者代表A审核管理手册;B批准程序文件的发布和更改。43技术质量部A负责组织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及三级文件的编制与更改;B负责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及三级文件的发放与管理;C负责电脑应用软件的控制。44经理办公室负责其他支持性管理文件和外来文件的归档、发放、更改和管理。45其他有关部门A负责本部门有关程序文件和管理制度的编写与更改;B识别、分发并控制相关方提供的文件。46区域/专业公司技术质量部门负责国家现行标准、规范、规程、图集、地方性法规和行业标准等文件的购买、发放和使用管理。5工作流程51文件分级511与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包括A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及支持性文件;B工程技术文件和资料;C相关方提供文件;D相关法律、法规;E作业指导文件、记录等;3F有关规章制度及与管理体系有关的其它文件。512管理体系文件结构图管理手册(一级文件)通用程序、共用程序、专用程序(二级文件)管理制度、工作标准、标准、规范、法律法规、记录及其它资料(三级文件)512文件的形式可以是印刷文件、电子文件等。52文件的编号CCEF/XXXXXX文件批准年号文件顺序号“T”通用程序文件指质量、计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通用的程序文件“ZJG”质量、计量共用程序文件“HAG”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共用的程序文件“Z”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H”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A”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程序文件“QA”管理手册“QSP”程序文件中建局公司53文件的编写、批准和发布531管理手册由技术质量部组织人员编写,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最高管理者批准后发布。532程序文件由技术质量部组织有关职能部门编写,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发布。533三级文件由技术质量部组织有关职能部门编写,经相关部门分管领导审核、4最高管理者批准发布。535公司其他与管理体系有关的规章制度及支持性文件,由相关职能部门编制,经分管领导审核后,由经理办公室统一编号、发布。必要时应经最高管理者批准。54文件的发放541公司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及三级文件的发放和管理工作分两级控制,统一编号后由公司技术质量部发放至公司领导、各职能部门、区域/专业公司,再由区域/专业公司有关部门发放至区域/专业公司领导、职能部门及经理部,并遵循谁发放谁管理的原则。发放时应做好“文件发放记录”J01。如因项目增加等原因需增印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及三级文件时,由区域/专业公司相关部门从公司网站(WWWCSCEC81COM)上,内部信息交流平台下载,编号并加盖受控章后下发。542公司其他与管理体系有关的规章制度及支持性文件,由相关职能部门组织发放,并做好“文件发放记录”J01。543对管理体系有效运行起重要作用的各个场所均应得到受控版本,需要时可向业主及有关单位提供非受控版本。55文件的更改551法律法规和相关要求发生重大变化或公司体制发生变化时,公司各职能部门应适时对与本部门有关文件的有效性进行评审,需修订或更改时,向技术质量部提交“文件更改申请”J02,经批准后由原编制部门修改。文件的更改采用划改和换版方式。552管理手册和三级文件的更改必须由最高管理者审批,程序文件的更改必须由管理者代表审批。技术质量部组织更改的实施,并将更改通知、更改件、“文件更改记录”J03发放至公司领导、公司各职能部门,将更改通知发放至区域公司技术质量部门。区域/专业公司技术质量部门从公司网站(WWWCSCEC81COM)下载更改件、更改记录并发放至所辖范围内所有受控版本文件持有者,做好发放记录,各单位负责销毁所辖范围内的作废文件。56文件管理561公司各部门/单位应随时识别本单位的受控文件,建立“受控文件清单”(J04),并及时更新。562所有管理体系文件不准私自外借。人员调动前,所在单位或部门负责将文件收回,并办理文件交接手续。563工程技术文件和资料的管理5工程技术文件和资料的控制按技术管理制度执行。一般包括图纸、图纸会审记录、设计变更单、施工组织设计、作业指导书(技术交底)等。564相关方提供文件的管理收到相关方提供文件的部门/单位需识别其适用性,并控制、分发,以确保有关部门/单位/人员能够及时得到。565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的控制,执行法律法规获取识别控制程序(CCEF/QSP/T052012)。566批准销毁的文件由保管人负责销毁。若仍有参考价值予以留存时,由保管人在文件的右上角用醒目颜色标明“过期”字样。6相关文件技术管理制度、法律法规获取识别控制程序(CCEF/QSP/T052012)。7记录71文件发放记录(J01)。72文件更改记录(J02)73文件更改记录(J03)74受控文件清单(J04)6通用程序记录控制程序CCEF/QSP/T022012质量管理体系计量确认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71目的对与管理体系有关的记录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以保证提供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客观证据,为验证和制定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提供依据。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与质量、计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关的所有记录的管理,包括来自供方的记录。3术语参照本公司管理手册中的术语解释。4职责41技术质量部负责管理体系内、外部审核和管理评审记录的整理、归档、保存和管理。42各单位/部门负责收集、整理、保管本单位/部门的记录,并按本程序规定的要求具体实施记录的控制。5工作流程51记录的控制范围与分类511记录的控制范围包括管理体系文件中规定提供的记录,以及在管理体系运行中形成的其他记录(包括声像记录、磁带、照片、软盘、文字资料等)。也包括来自相关方的记录。512记录的分类包括各项管理记录、各项检测、操作记录、各种监视和测量记录及各种报告等原始记录。52记录的填写521填写记录时字迹要清晰、整齐、能准确识别,填写人员签名时必须签全名,记录不得用铅笔填写。522记录的内容要完整、齐全,提供的数据资料要准确,语言要简练。收集和保存的记录应尽量使用原始件(包括记录表格本身规定的复写件),顾客提供的记录可使用复印件。523各项管理记录和各种报告要及时填写,各项检测、操作记录,监视和测量记录应随时整理,不得后补、伪造。525记录一经填写完成,原则上不允许任何部门或个人涂改,以确保其原始性、可追溯性和证明作用,并为制定纠正/预防措施提供依据。如系笔误或经证实原有记录不准确,可在原始记录上采用“划改”形式进行更改,但应保留原有记录的可识别性。凡以涂、贴、刮等方式改动的记录一律作废。526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和其他管理文件规定的记录,由责任部门或人员按相应的格式随工作进展如实填写;应由分包方生成的记录,由项目部相应责任人员及时收8集。53记录的标识531有编号设置的记录应按下列规则统一编号整理顺序号年度(如0012012)。532与管理体系有关的活动中形成的声像记录如磁带、照片及软盘等,在其包装上标识该记录的名称内容、制作时间、制作人等相关信息。54记录的保存、保护541所有与管理体系文件有关的记录由公司、区域/专业公司、经理部三级实施管理,各层次部门和人员应保管的记录参照“记录管理目录”(见附录)。542下列记录应由公司或区域/专业公司档案室归档保存A项目工程技术资料;B管理评审记录及有关决议;C内部审核报告;D第三方审核的有关资料;E其它需要归档保存的记录。543记录应存放在通风、干燥、安全且便于查找的地方。544记录应保存的期限参照记录管理目录。(见附录)55记录的借阅/查阅借阅/查阅记录必须经记录管理部门(单位)负责人同意后,方可借阅/查阅。与记录内容无直接关系的人员,无权借阅/查阅。56记录的处理561记录保存期满后,保管人请示本部门(单位)负责人,由本部门(单位)负责人做出处理决定。562批准销毁的记录由保管人负责销毁。若仍有参考价值予以留存时,由保管人在记录的右上角用醒目颜色标明“过期”字样。6相关文件文件控制程序、其他相关文件。7记录相关记录8附录记录管理目录9附录表记录管理目录责任部门或人员序号记录名称保存期限公司区域/专业公司经理部备注1文件发放记录3年各部门各部门主任工程师2文件更改申请表3年各部门各部门主任工程师3文件更改记录3年文件持有人文件持有人文件持有人4受控文件清单3年各部门各部门主任工程师5管理评审实施计划3年技术质量部6管理评审报告5年技术质量部7管理评审记录5年技术质量部8会议签到记录表3年各部门各部门9法律、法规清单长期技术质量部10法律、法规获取渠道一览表长期各部门各部门11法律法规适用性评价表3年各部门各部门12年度人力资源需求计划长期人力资源部13员工()季、年度考核表5年人力资源部14职工培训需求计划表3年人力资源部15“十一大员”人员花名册长期人力资源部16“三小员”人员花名册长期人力资源部17特种作业人员花名册长期人力资源部安全员(工期内)18年度内审计划3年技术质量部职能部门19内部审核现场记录表3年技术质量部职能部门20内部审核不合格/不符合项报告3年技术质量部职能部门21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报告5年技术质量部职能部门22纠正措施记录3年技术质量部职能部门23预防措施记录3年技术质量部技术部门24工程整改通知单工期内下达部门职能部门接收、下达人员25不合格品(项)及处理记录工期内技术质量部质量部门质检员26不合格物资处理记录工期内材料员27不合格测量设备处理记录工期内计量员28应急准备清单工期内安全员、环保员29安全生产情况汇总表3年安全管理部工程部门安全员、环保员30安全生产情况月报表3年安全管理部工程部门安全员、环保员31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监测记录3年安全管理部工程部门安全员、环保员32事故(事件)调查报告长期安全管理部工程部门安全员、环保员33职工伤亡事故情况月报表3年安全管理部工程部门安全员、环保员34施工组织设计会签、审批记录长期技术质量部技术部门主任工程师归档35技术复核记录保修期满主任工程师36会议记录表工期内技术部门主任工程师10表记录管理目录责任部门或人员序号记录名称保存期限公司区域/专业公司经理部备注37试(检)验/检测单位评价表保修期满主任工程师38分项工程样板及样板间(户、层)验收记录工期内主任工程师39环境因素清单长期安全管理部工程部门环保员40环境因素登记及评价表长期安全管理部环保员41重要环境因素清单长期安全管理部发布工程部门环保员更新42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记录工期内安全管理部工程部门环保员43环保检查记录工期内环保员44固体废物处理统计表工期内环保员45危险源辨识评价表长期安全管理部安全员46危险源清单长期安全管理部工程部门安全员47第三方审核有关文件和记录长期技术质量部48设备需用计划表工期内机械管理员49现场设备使用台帐工期内机械管理员50现场设备三定台帐工期内机械管理员51设备维修保养台帐工期内机械管理员52供货方评价表3年工程部门材料员53合格供货方名册5年材料管理部工程部门54材料需用/采购计划保修期满材料员55材料采购合同评审表五年工程部门/合约部门材料员56物资进场验证记录工期内材料员57材料验收单工期内材料员58领料单工期内材料员59业主供料丢失损坏报告单保修期满材料员60招标文件评审记录表长期市场部市场部门61投标书会签表长期市场部市场部门62业主合同评审记录表长期市场部市场部门63合同更改评审记录表长期市场部市场部门64工程劳务分包商评价表3年项目管理部工程部门65工程劳务分包合同会签审批表保修期满合约部合约部门66工程劳务分包商履历表3年项目管理部工程部门67合格分包商清单长期项目管理部工程部门68工程回访记录表3年项目管理部工程部门69工程维修记录3年项目管理部工程部门11表记录管理目录责任部门或人员序号记录名称保存期限公司区域公司经理部备注项目工程技术资料长期档案室技术质量部门归档1图纸会审记录主管工程师2设计变更记录主管工程师3施工组织设计主管工程师4开工报告主管工程师5技术交底主管工程师/工长6施工日记工长7合格证、试(检)验报告主管工程师8施工试验记录试验员9施工记录工长10隐蔽工程验收记录主管工程师11基础、结构验收记录主管工程师12采暖、卫生与煤气工程专业工长13电气安装工程专业工长14通风与空调工程专业工长15电梯安装工程专业工长16工程质量检验评定主管工程师17竣工验收资料主管工程师18竣工图主管工程师表记录管理目录(J03)责任部门或人员序号记录名称保存期限公司区域/专业公司经理部备注测量设备管理记录1计量器具台帐长期技术质量部技术质量部门计量员2检测设备历史记录卡长期计量员3计量器具周检计划至少3个周期计量员4非校准状态、检验结果评定表3年计量员5计量器具送检通知单3年技术质量部门计量员6计量器具送检登记表3年技术质量部门计量员7计量器具发放记录3年技术质量部门计量员8计量器具分类管理目录长期计量员9能源抄表记录3年计量员10年度计量器具周检计划3年计量员11测量设备检定证书、测试报告3个周期计量员12测量仪器、设备使用说明书仪器报废计量员13141516121718通用程序管理评审程序CCEF/QSP/T032012质量管理体系计量确认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131目的通过定期对管理体系进行有效评审,确保其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不断完善管理体系,保持企业持续发展。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质量、计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评审。3术语参照本公司管理手册中的术语解释。管理评审由最高管理者就管理方针和目标,对管理体系的现状和适应性进行的正式评价。4职责41最高管理者主持管理评审会议;审定管理评审实施计划。42管理者代表负责向最高管理者报告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提出改进意见;审核管理评审实施计划;准备管理评审所需的资料;组织相关单位/部门制订纠正和预防措施,负责评审后的跟踪检查和报告工作。43技术质量部编制管理评审实施计划,收集、汇总管理评审所需要的资料,落实评审中提出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工作。44公司相关部门、区域/专业公司经理负责准备并提供与本单位/部门有关的评审文件、资料,制订和实施评审中提出的与本单位/部门有关的纠正和预防措施。5工作流程51管理评审计划511公司每12个月进行一次管理评审。512当外部环境或管理体系发生重大变化时,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安全事故、环境污染事故或有重大质量投诉时,最高管理者可随时决定进行评审。513管理评审采取会议的形式,可与公司年度工作会合并召开,也可单独进行。514技术质量部于每次管理评审前1个月编制“管理评审实施计划”(J05),报管理者代表审核、最高管理者批准后,下发参加管理评审的有关单位/部门。计划应表明评审的时间、地点、内容、参加评审的单位/部门、需要准备的资料等。各相关单位/14部门要按照计划的要求做好评审资料的准备工作。52管理评审输入各单位/部门根据管理评审实施计划的要求,向技术质量部提交评审所需的资料,由技术质量部汇总提交最高管理者作为管理评审输入。管理评审输入一般包括A各单位/部门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总结,存在的困难及需要公司协调解决的问题;B内部、外部审核情况;C可能影响管理体系的变化,包括组织内部、外部环境的变化;D内部职工和相关方的投诉和建议,业主满意度的测量结果;E管理体系的质量目标、计量目标、环境目标、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完成情况分析报告,纠正和预防措施的落实情况;F上次管理评审后采取措施的跟踪情况和有效性;G改进管理体系的建议。53管理评审的实施531公司、区域/专业公司各部门需按照管理评审计划的要求,按时准备好资料,提交技术质量部。532管理评审采用会议方式,由最高管理者主持,技术质量部负责做好“会议签到记录表”(J06)和“管理评审记录”(J07)。533参加人员与评审内容有关的公司领导、部门负责人、区域/专业公司的负责人以及其他相关人员均应参加。534参加管理评审会的人员对所提交的总结报告/评审资料进行逐项的分析和讨论,对于存在或潜在的不合格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确定责任部门和整改时间。535技术质量部按管理评审会议的分析和讨论结果,填写“纠正措施记录”(J08)或“预防措施记录”J09,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下发给相应的责任部门。54管理评审输出541管理评审的输出应包括以下有关内容A管理体系的运行绩效;B管理体系及其过程的改进;C与顾客、相关方要求有关的过程的改进;D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资源需求;E对管理方针、管理目标、组织结构、过程控制等方面的评价结论。15542每次评审后,由技术质量部根据管理评审输出的要求进行总结,整理编写“管理评审报告”(J10)。其内容包括评审目的、评审日期、评审内容、评审时间、组织人、参加人员、管理评审综述等。经最高管理者审批后发放至参加管理评审的部门和人员,并做好发放记录。55改进、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和验证551评审中发现的不合格、潜在不合格和待改进项,由各责任部门按要求制定并实施相应的纠正/预防措施,填写“纠正措施记录”J08或“预防措施记录”J09中的相关栏目,报技术质量部。552由技术质量部按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CCEF/QSP/T082012)的规定,对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验证。56管理评审产生的相关记录由技术质量部按记录控制程序(CCEF/QSP/T022012)的要求管理。6相关文件管理手册、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程序、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文件控制程序、记录控制程序。7记录71管理评审实施计划(J05)72会议签到记录表(J06)73管理评审记录(J07)74纠正措施记录(J08)75预防措施记录(J09)76管理评审报告(J10)16通用程序信息交流控制程序CCEF/QSP/T042012质量管理体系计量确认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171目的为了建立有效的信息交流机制,确保管理体系协调有效的运行及相关问题的妥善解决,特制定本程序。2范围适用于对本公司进行有关质量、计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信息交流。3术语参照公司管理手册的术语解释。4职责41技术质量部负责公司网络信息的收集、整理,并及时向有关单位和部门传递;负责有关质量、计量方面的信息交流,确保有关问题得到妥善解决。42安全管理部负责有关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信息交流,确保有关问题得到妥善解决。43工会负责有关职业健康安全信息的收集(如员工的意见等),并负责或监督问题得到妥善解决。44项目管理部负责有关分包队伍管理、工程回访、顾客满意度及项目管理的其它信息的收集和传递,并妥善解决。45材料管理部负责有关材料方面的信息收集、传递,并监督执行情况。46人力资源部负责提供、发布人力资源信息,包括人员意识、能力方面的信息,确保合理配备、开发人力资源。47市场部负责收集、跟踪工程信息及有关合同、顾客需求方面的信息,并及时传递。48其他相关部门应做好各自职责范围内与管理体系有关的信息交流。49区域/专业公司应做好所辖范围内的信息交流工作,并确保问题得到妥善解决。5工作流程51公司内部的信息交流511内部信息交流的内容A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的信息;B外部审核信息;C法律法规的信息;D体系运行情况;E管理方针及目标、指标相关的信息;18F合同的履行情况及顾客满意度的信息;G工程回访信息及相关方的投诉、员工的合理意见;H事故、事件、不符合信息;I材料采购、管理的信息;J人员培训、人事变动及人力资源配置的信息。512内部信息交流的实施A管理评审与内部审核的信息,主要是通过最高管理者召开管理评审会和内部审核过程中审核员与被审核方的交流,传递相关信息。管理评审和审核结束后,所形成的管理评审报告和内部审核报告发放至各相关部门和区域/专业公司。B外部审核结果由技术质量部负责以文件形式(包括电子文件)传达至公司领导、相关部门和区域/专业公司。C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信息,通过公司有关部门收集、获取有关的法律法规,编制、更新法律法规清单并及时传递至各相关部门及区域/专业公司。D区域/专业公司每半年组织一次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每季度组织一次工程项目大检查,内审报告及大检查情况、纠正与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以书面形式传达至区域/专业公司有关部门及所属各项目部。并将内审报告上传公司技术质量部。E公司管理方针通过网站、会议、标语、图片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传达到全体员工。目标、指标相关信息的交流,通过会议传达公司各职能部门制定的有关质量、计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的目标、指标,并以文件形式传达至相关部门及区域/专业公司;区域/专业公司对公司的目标、指标进行分解细化,制定区域/专业公司的目标、指标,并以文件的形式落实到相关部门和项目部;项目部经过分解形成项目部的目标、指标,经确认后,形成文件,以会议、交底的方式传达至项目部的全体员工。F事故、事件、不符合信息按事故、事件、不符合控制程序(CCEF/QSP/G052012)执行;G项目部每日在班前教育时同施工人员进行交流,如员工有抱怨或其他建议、意见等,班组长应及时同上级领导汇报。H内部信息可以通过网络、媒体、调查、检查等方式收集、获取。信息交流可以会议、座谈、刊物、黑板报等多种形式进行,应做好记录。I各级工会应建立、健全有关职业健康安全的协商与交流机制,可通过职代会、座谈会、问卷或其它形式,组织员工参与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交流,及时了解员工的意见收集合理化建议,建立“员工意见/建议及处理台帐”J11,将有关信息报告主19管部门或分管领导,并跟踪员工意见或建议的落实情况。监督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法律、法规及制度的执行,应保证有关职业健康安全问题得到妥善解决。52公司外部的信息交流521外部信息交流的内容A与政府主管部门的信息交流,包括上级来文、来函、法律法规等;B与相关方(业主、劳务分包商、供应商、周围社区居民等)的信息交流;C与参观者、检查人员及发生业务关系的人员进行有关管理体系方面的信息交流。522外部信息交流的实施A相关部门将接收到的上级或有关部门的来文,按照文件控制程序(CCEF/QSP/T012012)的规定进行处理,公司各职能部门及时了解有关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并及时传达;B公司或区域/专业公司的市场部门在投标阶段,要向顾客传递公司管理方针、目标和指标及有关要求的信息;C项目经理部在施工阶段,要主动与顾客联络,获取相关信息,对于各方关注的问题及时形成文件,同区域/专业公司协商解决并记录处理结果,将结果通知相关方;D发生顾客抱怨或投诉时,公司各主管部门、区域/专业公司、项目经理部应对接到的投诉及时提出处理意见并组织落实,同时,加强同相关方的沟通。各级处理顾客抱怨或投诉的单位做好“投诉处理记录”(J12),建立“投诉台帐”(J13),各单位每半年将投诉记录报技术质量部备案,由技术质量部汇总整理后提交管理评审。E与供货商、劳务分包方的信息交流按物资控制管理制度、工程劳务分包管理制度执行。F外部信息交流可以会议、座谈、通讯、刊物等多种形式进行,应做好记录。6相关文件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程序、管理评审程序、法律法规获取识别控制程序、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控制程序、文件控制程序、物资控制管理制度、工程劳务分包管理制度、工程回访保修管理制度、合同评审制度、人力资源管理程序。7记录71文件发放记录(J01)72会议签到记录表(J06)2073员工意见/建议及处理台帐(J11)74投诉处理记录(J12)75投诉台帐(J13)通用程序法律法规获取识别控制程序CCEF/QSP/T052012质量管理体系计量确认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211目的为确定本公司应遵守的与质量、计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并提供获取途径,特制定本程序。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与本公司管理体系有关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获取、识别和控制。3术语参照本公司管理手册的术语解释。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包括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其中,法律法规指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自制条例、单行条例)、部委规章、地方政府规章,以及我国签署的国际公约的总称;标准指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总称;其他要求,指与质量、计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识别和获取指对与质量、计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进行认知和鉴别,并占有和固定的行为。适用性评审指根据用人单位行业和产品的特点以及管理体系活动的实际情况,对已经获取的法律法规对用人单位的适用性进行评价和审议的行为。4职责41技术质量部负责收集有关质量、计量的法律、法规及其他相关文件,对其适用性进行确认,并进行有效控制;42安全管理部负责收集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及其他相关性文件,对其适用性进行确认,并进行有效控制。43公司其他职能部门负责与本部门相关法律、法规的获取识别工作。44区域/专业公司负责当地地方性法规或行业标准的获取、识别、执行和控制,将有关法律法规发放至项目经理部。5工作流程51法律法规的获取511公司获取法律法规的途径为报刊、杂志、网络、向上级主管部门咨询或购22买有关书籍等。512公司各职能部门建立相应的获取渠道,负责获取国际公约、法律法规、标准、上级主管部门制定的规章制度等,区域/专业公司通过建立的渠道,负责获取当地地方性法规、行业标准、实施细则、指导性文件等。513公司各职能部门和区域/专业公司随时获取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将获取结果填入“法律、法规获取渠道一览表”(J14),所获取的法律、法规必须为现行有效版本,并保持最新。52法律法规的适用性评价521公司各职能部门每季度末对所获取的法律法规进行适用性评价,公司分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负责,填写“法律法规适用性评价表”(J15)。522各区域/专业公司负责对获取的地方性法规、行业标准、实施细则、指导性文件进行评价,评价后将结果填入“法律法规适用性评价表”(J15)。523各职能部门、区域/专业公司评价工作完毕后,将适用的法律、法规名称填入“法律、法规清单”(J16),定期(每半年一次)将清单及现行版本交技术质量部汇总。53法律、法规的执行531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已经确认的适用于公司的法律、法规在公司范围内得到有效实施。532管理者代表具体负责监督和检查已经确认适用于公司的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533公司各单位应加强法律法规的教育培训工作,认真执行已经确认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54法律法规的控制541技术质量部定期公布法律法规目录清单,各区域/专业公司按清单购买有关法律法规,也可以到公司网站获取电子版的法律法规,对于比较重要的法律法规,技术质量部将下发通知,要求各单位购买。542区域/专业公司将有关法律法规下发至各项目经理部并做好记录。6相关文件文件控制程序、其他相关文件。7记录2371法律、法规获取渠道一览表(J14)72法律法规适用性评价表(J15)73法律、法规清单(J16)通用程序人力资源管理程序CCEF/QSP/T062012质量管理体系计量确认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241目的通过对所有与质量、计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有关的人员实施有效管理及提供教育培训,确保其能胜任本职工作。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内部从事与质量、计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工作的人员以及劳务分包人员。3术语参照本公司管理手册中的术语解释。十一大员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机械管理员、材料员、预算员、财会员、统计员、计划员、劳资员、定额员。三小员试验员、计量员、测量员。特种作业人员电工、焊工、架子工、起重信号工、塔吊工、机动车驾驶员、砼输送泵工、升降机工、机械操作工。4职责41人力资源部A负责制定公司人力资源规划,编制年度人力资源需求计划;B负责编制各部门、各区域/专业公司负责人的岗位工作人员任职资格,配置人力资源;C负责编制公司中、长期限职教规划和年度职教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D指导、实施管理人员绩效考核、考察或业绩评定;E监督执行本程序。42其他部门、区域/专业公司A配合人力资源部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B配合人力资源部实施年度培训计划;C组织本部门、本区域/专业公司人员的相关业务培训;25D负责编制本部门、本区域/专业公司员工的岗位工作人员任职资格,并实施业绩考核。5工作程序51人员配置511承担管理体系规定职责的人员应具有相应的能力,对能力的识别应从教育、培训、技能和经历方面考虑。512人力资源部按需编制公司各部门、区域/专业公司负责人岗位工作人员任职资格,报公司最高管理者批准后实施。513公司各部门、区域/专业公司的负责人组织编制本部门、本区域/专业公司岗位工作人员任职资格,报人力资源部审核,经公司最高管理者批准后实施。514人力资源部编制公司“年度人力资源需求计划”(J17),经公司最高管理者审批后实施,计划调整需经公司最高管理者批准。岗位工作人员任职资格是人力资源部配置人力资源的主要依据。52职工培训521培训计划A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制定企业的中长期职工教育培训规划和年度职工教育培训计划;B各部门、区域/专业公司在每年2月底前,结合本单位/部门实际需要,填报“职工培训需求计划表”(J18)交公司人力资源部;C人力资源部依据各部门、区域/专业公司的“职工培训需求计划表”(J18),并结合公司整体工作的需要,于每年3月底前制定公司的年度职工培训计划,经公司职代会或最高管理者批准后实施;D人力资源部负责公司年度培训计划的组织实施,当培训计划由于某种原因不能如期实施时,应报最高管理者批准,对该培训计划适当调整。常规性培训由区域/专业公司、项目经理部根据工作需要制定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保存好培训记录。522培训要求A公司现岗位所有员工应按培训计划要求积极参加岗位技能培训和接受继续教育;B新招收的员工,应接受岗前教育,转岗和换岗职工也要接受新岗位知识和技能培训,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C各区域/专业公司、项目经理部对所有施工现场的员工都要进行质量、计量、环26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意识培训,进行有关的法律法规、管理体系标准和公司管理文件的培训;D各区域/专业公司要结合公司职工教育培训计划,制定出适合本单位的职工教育培训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同时,要积极送培和支持职工参加各类培训学习,提高综合素质。523持证要求A与管理体系有关的员工必须持证上岗的有项目经理、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环保员、材料员、机械管理员、计量员、测量员、试验员及特种作业人员等;B各单位负责对本单位项目经理、“十一大员”、“三小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持证情况汇总登记备案,填写“十一大员人员花名册”(J19)、“三小员人员花名册”(J20)、“特种作业人员花名册”(J21),人力资源部负责对无证人员实施培训取证和换证工作。524培训过程与培训效果控制A公司、区域/专业公司、项目经理部举办的各类培训班,由各主办单位做好培训教学计划的制定、聘请教师、准备教材、落实学员、安排培训地点、落实教学用具和培训费用等准备工作;B开班前,由各主办单位下发开班通知,通知要求写明培训班名称、培训对象、培训时间和地点、培训形式和要求、安排培训班负责人,并通知到受培人员;C培训期间,培训班负责人负责学员的考勤、检查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及教学效果的评估;D培训结束时,由主办单位会同授课教师对参加培训学员组织考试、考核,并认真整理培训资料备案,做培训总结;E对参加各类培训考试、考核不合格者,给予一次补考机会,再经考试、考核仍不合格者,所在单位安排转岗或待岗;F职工参加外培,应按上级要求执行,培训后,受培人员应将培训取得的证书交人力资源部备案后,报销培训费用,参加培训不合格者,培训费用自理;G公司人力资源部每年对基层单位进行一次职教工作的检查、指导、考核,确保职教任务的落实。每年末对职工教育工作进行一次总结,为制定下年的职教培训计划提供依据。53绩效监测人力资源部配合职能部门、区域/专业公司通过理论考试、操作考核、业绩评定、27关键事件观察或征求意见等方式方法,定期对岗位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业绩的考核,填写“员工()季、年度考核表”(J22),对不能胜任本职工作的人员,及时安排再培训或转岗,使岗位工作人员与其从事的工作相适应。54记录保存人力资源部负责保存公司重点教育培训记录和公司机关人员的培训记录及绩效考核记录,区域/专业公司、项目经理部负责保存本单位员工的教育培训记录和绩效考核记录。6相关文件岗位工作人员任职资格、公司机关员工绩效考核办法、各基层单位员工绩效考核办法。7记录71年度人力资源需求计划(J17)72职工培训需求计划表(J18)73“十一大员”人员花名册(J19)74“三小员”人员花名册(J20)75特种作业人员花名册(J21)76员工()季、年度考核表(J22)28通用程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程序CCEF/QSP/T072012质量管理体系计量确认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291目的为确保公司管理体系运行的符合性、有效性,以满足实现管理方针和目标的需要,不断提高公司的各项管理水平。2范围本公司开展的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活动。3术语参照本公司管理手册中的术语解释。内部审核公司内部确定管理活动和有关结果是否符合计划的安排,以及这些安排是否有效地实施并适合于达到预定目标的、系统的、和独立的检查。审核员被委派实施审核的人员(审核员应在个人的综合素质、教育、培训、工作经历、审核经历等方面具有相应资格)。受审核方指接受内部审核的部门或单位。4职责41最高管理者审批年度审核计划。42管理者代表A领导、组织公司的内部审核工作,任命内审组长,组建审核组;B审批公司内部审核实施计划、内部审核报告,审核年度内部审核工作计划;C对审核结果进行评审,并向最高管理者提交内审报告。43区域公司/专业公司经理A织本区域/专业公司的内部审核工作,任命内审组长,组建审核组;B审批本区域/专业公司年度内部审核工作计划、内部审核实施计划和内部审核报告;C对本区域/专业公司内审结果进行评审,并向管理者代表提交内审报告。3044技术质量部门A制订年度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工作计划,经管理者代表审核后报最高管理者批准、区域/专业公司年度内审计划报区域/专业公司经理批准后实施;B推荐内审员,协助管理者代表开展内审工作;C整理、保存内部审核记录。45审核组长A对委派的内审工作全权负责,对审核结果作最后评定;B制定内部审核实施计划;C代表审核组与受审核方接触;D编写内审报告。46内审员A编制分工范围内的检查表;B完成分工范围内的审核任务,填写现场记录表,开具不合格报告;C报告审核结果;D验证或指定验证人验证所采取纠正措施的有效性;E收集、整理所开出不合格及观察项的整改材料,交技术质量部门保存;F配合并支持审核组长的工作。47受审核方按照本程序要求配合审核组工作,针对不合格项、观察项制定并实施相应的纠正措施,在限定的时间内上交整改材料。5工作流程51内部审核方案策划公司每年进行一次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区域/专业公司每年进行两次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技术质量部在每年3月底前编制公司“年度内部审核计划”(J23),报管理者代表审核、最高管理者批准后实施。区域/专业公司技术质量部门编制本单位“年度内部审核计划”J23,经区域/专业公司经理批准后实施。年度审核计划中应列出公司所有在建工程,规定初步计划审核时间。52审核准备521公司组织的内审由技术质量部向管理者代表推荐与受审核单位/部门无直接责任的审核员,区域/专业公司组织的内审由技术质量部门向区域/专业公司经理推荐与受审核部门/项目无直接责任的审核员,分别由管理者代表和区域公司经理批准并任命31审核组长后,由审核组长组织实施审核。522审核时间确定后,由管理者代表主持召开审核组预备会议,对审核工作提出具体安排和要求,审核组长布置审核要素分配及相关要求,提供必要的文件和表格等。523内审员根据要素分配,熟悉相关文件,编写“内部审核检查表”(J24)。524审核组长制定“内部审核实施计划表”(J25),并在实施审核之前将审核实施计划传达至受审核方。内部审核实施计划中应规定审核的内容、准则、范围、方法以及受审单位和具体审核时间。受审核方如有异议可在两天内通知审核组,经协商再作安排。在审核开始前,受审核方要做好必要的准备,确定陪同人员。审核实施计划表由审核组长负责保存,审核结束后交技术质量部门。53实施审核531审核正式开始时,由管理者代表/区域、专业公司经理主持召开首次会议,审核组全体成员、受审核方负责人及有关业务人员参加。开会前,出席会议人员应在“会议签到记录表”(J07)上签名,由审核组负责保存。首次会议的主要内容如下A审核组长宣布审核计划、明确审核的目的和范围;B介绍审核组成员及其分工;C管理者代表、区域/专业公司经理提出审核要求;D听取受审核方自查情况和准备工作的汇报。532审核员按照内部审核检查表的审核项目到现场进行逐项检查,并填写“内部审核现场记录表”(J26)。A审核员可通过面谈、查阅文件资料和记录、观察有关方面的工作环境和活动现状来判断;B在检查过程中,对发现的不合格项,审核员应及时向受审核方有关人员提出,及时取得对不合格事实的共识;C所做的记录要写明受审核单位或部门、审核日期、审核依据、所检查的内容及结果、不符合的标准或程序条款,记录要字迹清楚、易懂、易于复查。533完成每一个单位的审核工作后,由审核组长主持召开审核组会议,主要内容是整理现场记录,汇总、评定不合格事实。A审核员填写“内部审核不合格/不符合项报告”(J27),并经审核组长确认,该报告一式两份,一份由审核组留存,一份由整改单位填写纠正措施;32B由审核组长和受审核方负责人就审核结果交换意见,所有提出的不合格/不符合项的事实应得到被审核方负责人确认,并在不合格/不符合项报告上签字。534审核组会议之后,由管理者代表主持召开末次会议,审核组全体成员、受审核方负责人及有关业务人员参加并在“会议签到记录表”(J07)上签到,末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A由审核组长代表审核组报告审核结果,宣读不合格项报告,将不合格项提交受审核方负责人;B就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及实现管理目标的有效性做出审核结论,提出纠正、改进的建议;C受审核方负责人对实施纠正措施的承诺;D管理者代表/区域、专业公司经理进行总结发言。535审核完毕后,由审核组长组织编写“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报告”J28,经管理者代表审批后送交技术质量部门,由技术质量部门以红头文件的形式发放到各受审核方。区域/专业公司组织的内部审核,应于审核结束后两周内向公司技术质量部提交审核报告。“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报告”J28的内容应包括A审核目的、范围、方法和审核依据;B审核组成员、受审核方名单;C审核情况总结;D不合格项分布情况、不合格数量及严重程度;E对管理体系有效性、符合性结论及今后应改进的地方。536内部审核的结果应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54跟踪检查541受审核方在收到不合格报告后,按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CCEF/QSP/T082012的要求,调查分析产生不合格的原因并确定责任人、制定处置方案并组织实施,提出防止不合格再次发生的纠正措施,同时做好“会议记录”(J40),经验证人签字认可后,在规定期限内送交不合格项出具人(内审员),并确认整改措施是否有效。542内审员负责督促受审核方进行整改,收集、整理所开出不合格项及观察项的整改材料。需要时由受审核方上级主管部门协助进行监督和指导。543在规定整改完成日期后,内审员将经验证后的不合格项报告及整改材料送交技术质量部门。33544技术质量部门本身的整改效果,公司内由管理者代表跟踪验证,区域/专业公司内由区域/专业公司经理或指定验证人跟踪验证。6相关文件GB/T190012000IDTISO90012000标准;GB/T1902211994IDTISO100121994标准;GB/T240011996IDTISO140011996标准;GB/T280012001标准;本公司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和其他相关文件;国家、行业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与顾客签订的合同文件。7记录71年度内部审核计划(J23)72内部审核检查表(J24)73内部审核实施计划表(J25)74内部审核现场记录表(J26)75内部审核不合格/不符合项报告(J27)76会议签到记录表(J07)77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报告(J28)34通用程序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CCEF/QSP/T082012质量管理体系计量确认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351目的采取有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消除实际和潜在的不合格/不符合原因,确保公司管理体系有效运行。2范围适用于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纠正、预防措施的制定和实施。3术语参照公司管理手册中的术语解释。纠正措施为了防止已出现的不合格/不符合或其他不希望的情况的再次发生,消除其原因所采取的措施。预防措施为了防止潜在的不合格/不符合或其它不希望情况的发生,消除其原因所采取的措施。4职责41公司/区域公司各职能部门A对内、外审和管理评审中发现的不合格/不符合制定纠正措施;B组织制定预防措施;C跟踪检查纠正和预防措施完成情况。D向相关部门提供顾客的投诉情况;E监督检查所属单位的纠正与预防措施,并进行指导和帮助。42公司/区域公司各责任部门负责制定本单位的纠正与预防措施,并有效实施。5工作流程51纠正措施511下列情况应采取纠正措施A内部、外部审核所发现的不合格/不符合情况;36B管理评审中发现的管理体系问题和缺陷;C出现严重质量、计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事故、事件时或一般不合格多次重复出现时;D分析业主投诉,认为有必要时。512外部审核所发现的不合格/不符合情况,由公司技术质量部组织责任部门制定纠正措施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