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白云山风景区旅游详细规划_第1页
广州白云山风景区旅游详细规划_第2页
广州白云山风景区旅游详细规划_第3页
广州白云山风景区旅游详细规划_第4页
广州白云山风景区旅游详细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广州市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72025)目录文本第一章总则1第二章景区范围、定位与发展目标1第三章规划分区、结构和布局2第四章游人容量及生态原则4第五章核心保护区保护规划5第六章保护培育规划9第七章典型景观规划10第八章风景游赏规划13第九章游览设施规划22第十章土地利用协调规划24第十一章道路交通规划26第十二章市政设施规划28第十三章消防规划28第十四章居民社会调控规划29第十五章经济发展引导规划29第十六章分期发展规划30第十七章外围保护地带控制31第十八章环境影响评价32第十九章附则33附图核心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外围保护地带范围图规划设计总图风景游赏规划图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全面发挥白云山风景名胜区的功能和作用,有效地保护、合理地开发利用与科学地经营管理风景区,特制定本规划。第二条本文本适用于白云山风景名胜区范围内各地块及各类用地的保护、土地利用、建设管理工作。第三条本文本与白云山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图纸同时使用,二者不可分割。第四条本文本涉及指标及其定量数据,是结合白云山风景名胜区的性质和特点而制定的,未涉及的指标应符合国家、广东省和广州市有关法规、规范和标准的规定。第五条规划年限为近期20092015年;远期20162025年;并考虑2025年以后的远景发展。第二章景区范围、定位与发展目标第六条风景区规划范围面积为2180平方公里。第七条风景区定位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是广州市构建国际性区域中心城市和山水型生态城市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是以南亚热带植被景观、“山瞰城景、城观山色”为特征,以自然生态保护培育、休闲游览为主要功能,具有丰富历史人文资源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第八条风景区发展目标白云山风景名胜区的发展目标包括以下两个方面自身健全目标在规划期内,白云山风景名胜区将发展成为自然生态环境维育良好、景观形象和游赏魅力独特、各类基础设施条件优越、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风景游憩境域。社会作用目标在规划期内,白云山风景名胜区将进一步发挥其在城市生态环境调节、市民休闲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适应城市经济社会的需要,提高国内外知名度,促进城市旅游产业的发展。第三章规划分区、结构和布局第九条景区划分白云山风景名胜区规划麓湖、飞鹅岭、三台岭、鸣春谷、柯子岭、摩星岭、明珠楼及荷依岭等八个景区。第十条保护区划分白云山风景名胜区划分为生态保护区、自然景观保护区、史迹保护区、风景恢复区、风景游览区、发展控制区。第十一条风景区结构白云山风景名胜区规划结构由游人结构、用地结构、空间景观结构、职能结构等复合组成。(一)游人结构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未来的客源市场分为三级。一级客源市场为广州市,二级客源市场为珠江三角洲地区,三级客源市场为珠江三角洲以外的国内外其他地区。(二)用地结构在保护林地的前提下适当扩大风景游赏用地,同时合理分布风景游赏用地和游览设施用地,适当增加交通与工程用地,不再新增与风景区无关的各类用地。(三)空间景观结构整体空间景观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北环高速公路以南为城市公园区,以北为森林公园区。南部城市公园以麓湖公园、云台花园、雕塑公园为主体景观,形成麓湖、三台岭、飞鹅岭三个景区。北部森林公园以南亚热带植被、“山瞰城景、城观山色”为主体景观,以南北贯通的车行道路为主线、以若干登山步道为脉络,形成鸣春谷、柯子岭、摩星岭、明珠楼及荷依岭五个景区。(四)职能结构白云山风景名胜区的职能结构是由风景游赏和旅游设施两个职能系统组成的复合型结构,以景区、景点、景物组成的风景游赏系统为主系统,以游客中心、餐饮、购物等组成的游览设施系统为辅助系统。第十二条风景区布局风景区布局包括保护培育布局、风景游赏布局、游览设施布局、基础工程布局等四个方面。(一)保护培育布局保护培育的核心范围是由生态保护区、自然景观保护区、史迹保护区组成的核心保护区(详见核心保护区保护规划)。核心保护区以外的用地划定为风景恢复区、风景游览区和发展控制区,其中(1)风景恢复区在现状林地的基础上划定;(2)风景游览区在核心保护区外围,以现状风景游赏用地为基础划定;(3)发展控制区根据现状保留的居民社会用地和特殊用地划定。(二)风景游赏布局风景游赏形成“一环串七线”的放射型布局结构,“一环”是指中部的环山道路,环山道路沿线是风景区景点最为集中的区域,包括了摩星岭主峰、山顶公园等,在此基础上形成向西山门、云溪生态公园、柯子岭门、南山门、濂泉门、梅花门、东山门放射的七条登山游览线路,在南山门处通过麓景路、麓湖路进一步联系南侧的麓湖景区和飞鹅岭景区。(三)游览设施布局游览设施布局结合风景游赏布局及游人分布形成山顶公园、明珠楼、南山门三处各类游览设施较为集中的区域,对一些环境影响较大的餐饮设施集中设置,同时在这三处设置游人中心及其他购物设施,另外沿七条登山线路及其他景点周围散点状设置各种类型的游览设施。(四)基础工程布局(1)给水规划主要利用市政水源。麓湖景区由市政给水管网直接供水,摩星岭、鸣春谷景区的供水采用水泵将市政给水分级提升的方式,明珠楼景区采用市政加压供水与自流管引进山上泉水相结合。(2)各景区污水都要进行处理,达标后排放。供电通信设施的布置要尽量不影响景观。(3)充分利用现状供电设施,完善供电系统,明确供电功能和范围。(4)保留山上现状主要的通讯设施、特殊用地设施和电视微波站,不再新设微波站和扩大现有微波站规模。保留现有微波站向北微波通道。各微波站向南的微波通道逐步取消,向南采用光缆联系。(5)消防规划必须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重点做好风景区的消防安全布局,设置防火隔离带,加强游客的安全用火宣传和管理,对景点、服务设施进行重点管理,清理景区周边用地的火灾隐患,完善消防供水系统,充分利用天然水源,对景区的兼职消防人员定期进行专业技术培训,购置必要的设备,将其改造成风景区的专职消防队,疏通重要的消防通道,增加消防疏散场地。第四章游人容量及生态原则第十三条游人容量(一)风景区瞬时容量为36万人。(二)风景区日容量为53万人。(三)风景区年容量为1949万人。第十四条生态分区风景区划分为有利区、稳定区和不利区三个生态分区类型。具体划分及其措施如下(一)生态有利区将景区内森林植被发育良好,环境宜人,受人为因素干扰较小的区域划为生态有利区。这部分区域包括摩星岭景区内从山庄旅舍后山集水区向东北至摩星岭东南坡一带;鸣春谷景区内白云晚望、蒲涧濂泉一带;明珠楼景区内黄婆洞水库周围与孖髻岭一带;麓湖景区内大鸿鹄一带;荷依岭景区内上、下坑水库周围区域。对于生态有利区,以保持现有自然状态为主,对于新的开发利用需规定人为压力的限度,根据需要确定自然保护措施。(二)生态稳定区将景区内自然景观资源较好,经合理开发而保持了稳定的自然环境状况的区域划为生态稳定区。这部分区域包括飞鹅岭景区、三台岭景区、柯子岭景区以及其他景区内除生态有利区、人为建设区以外的其他区域。生态稳定区的建设工作应以不破坏自然土壤植被、水域为原则,稳定对环境要素不利的人为压力,实施适宜的自然保护措施。(三)生态不利区将景区内受人为干扰较多,环境状况较为不利,并存在对生态环境不利的潜在因素的区域划为生态不利区。这部分区域主要是驻山单位等人为建设较多的区域,应严格控制,对不利状态的环境要素要减轻人为压力,实施针对性的自然保护措施。第五章核心保护区保护规划第十五条核心保护区的保育范围核心保护区,包括生态保护区、自然景观保护区和史迹保护区,核心保护区内严格禁止与资源保护无关的各种工程建设。其中(一)生态保护区由水源涵养生态保护区、水土保持生态保护区、风景林生态保护区组成。在水库周边划定水源涵养生态保护区,在主要山岭周边划定水土保持生态保护区,在重要城市道路沿线划定风景林生态保护区。(二)自然景观保护区在一些重要景点周边划定,包括摩星岭自然景观保护区、白云晚望自然景观保护区、鸣春谷自然景观保护区、锦绣南天自然景观保护区、大鸿鹄自然景观保护区。(三)史迹保护区在重要文物建筑、历史遗址周边地区划定。第十六条生态保护区的保育对象生态保护区的保育对象是白云山的生物、空气、水以及土壤等自然资源。规划划定以下四类生态保护区。(一)风景林生态保护区华南路、新广从公路、大金钟路、北环高速公路、广园路及同和路等周边公路两旁至第一重当面山的山脊线为界,包括金梳岭风景林生态保护区、旗山风景林生态保护区、马鞍山风景林生态保护区。保育对象为道路环保防护风景林。(二)水源涵养生态保护区包括黄婆洞水库水源涵养生态保护区以及上、下坑水库水源涵养生态保护区。保育对象为白云山重要水体及集水区的森林植被。(三)孖髻岭水土保持生态保护区白云松涛观景点外围至孖髻岭山脊线以东坡面的沙岩赤红壤地带、百步梯沿线地形陡峭,坡度250山体部位。保育对象为陡峭的岩体土坡及其上的森林植被。(四)蒲谷濂泉生态保护区百步梯登山步道以南至蒲谷以北的陡峭山体部位。保育对象为陡峭的岩体土坡及其上的森林植被。第十七条生态保护区保育措施(一)在生态保护区可以设置必需的步行游赏道路和相关设施,严禁建设与风景游览无关的设施,不得安排旅宿床位,机动交通工具不得进入此区。(二)生态保护区内,应建立环境监测体系,加强对空气、水质、土壤和噪音等的监测。(三)生态保护区内,应进行科学的林分、林相改造;加强森林防火设施的配置,防止森林火灾对生态保护区内大面积植被的破坏。此外,还需对主要虫害进行监测,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四)生态保护区内,应加强植物多样性的监测与管理,在典型地段设置监测样地,以样本方法与样带法定期测定植物物种数量、植被发育,通过数据库分析制定相应的保护对策。(五)在风景林生态保护区,树种配置选择应用树形优美、树皮粗糙、枝叶多绒毛的常绿树种,郁闭度宜09。(六)在水源涵养生态保护区、水土保持生态保护区内,树种配置应选择抗旱、耐瘠薄的树种,构建乔、灌、草多层次结构,郁闭度宜08,陡坡应设置等水平线引排水渠设施。第十八条自然景观保护区保育对象自然景观保护区的保育对象为自然景观资源包括森林植物、地质地貌、天然水景等方面,其中森林景观资源是自然景观资源的主体。规划划定以下几个自然景观保护区。(一)摩星岭自然景观保护区由山顶公园开始,向东北方向,经碑林、锦绣南天、摩星岭,至荡胸亭止,包括相交的两条登山公路以上的山体。保育对象为天然次生阔叶林。(二)白云晚望自然景观保护区在白云索道以下、白云晚望景点视野内,含能仁寺景点。保育对象为季相变化丰富的阔叶混交林景观。(三)鸣春谷自然景观保护区在山顶公园鸣春谷人工鸟类区。保育对象为已有的鸟类,可吸引的野生鸟类等动物。(四)黄龙出洞自然景观保护区在白云山东北部龙归盆地龙见顶地质断带隆起。保育对象为地质岩体土坡及森林植被。(五)锦绣南天自然景观保护区位于锦绣南天至摩星岭一线以西的地层褶皱及深切沟谷。保育对象为地质岩体土坡及森林植被。(六)大鸿鹄自然景观保护区位于大鸿鹄景区。保育对象为马尾松森林植被。第十九条自然景观保护区保育措施(一)白云山自然景观保护区内可以安置必需的步行游赏道路和相关设施,严禁建设与自然景观无关的设施,不得安排旅宿床位,机动交通工具不得进入此区。(二)在划定的自然景观保护区内,对现状已建的购物、饮食、住宿、娱乐等游览设施,应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改造或迁出;对一些必要的人行及安全防护设施应进行精心设计,逐步改造,使之与周边自然景观相协调。(三)在摩星岭自然景观保护区重点保护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进行长期研究观测;(四)在白云晚望自然景观保护区补植乡土树种,如红荷、红荷木、降真香等,进一步丰富林相变化;(五)在鸣春谷自然景观保护区适当引入有地方特色的鸟类,进行笼网人工喂养,栽植可食性浆果类等树种,并构建多层次林种结构;(六)在锦绣南天自然景观保护区,应搞好生态环境建设,设立西北方向的登山步道以利于观赏地质地貌景观;(七)大鸿鹄自然景观保护区应采取封山育林的措施为主,将区内针叶林植被划为森林自然演替定位研究基地。第二十条史迹保护区保育对象史迹保护区包括姑嫂坟(市级文物)、梁佩兰墓(市级文物)、戴鸿慈墓(市级文物)、卢廉若墓(市级文物)、苏家墓、碑林、能仁寺、郑仙岩、华林寺祖师墓及六榕寺祖师墓等十个史迹周边地区,总用地面积138公顷。第二十一条史迹保护区的范围史迹保护区划分为绝对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范围两个层次,绝对保护范围指文物建筑、遗址边沿外延伸5米,绝对保护范围外延伸50米为建设控制范围。规划分别就这两个层次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第二十二条史迹保护区保护措施(一)绝对保护范围内所有文物建筑,不得损毁、改建、拆建,不得破坏原有风貌。(二)绝对保护范围内的所有文物建筑、遗址,其修复、修缮必须在文物保护专家的指导下进行,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三)绝对保护范围内的所有文物建筑、遗址,除作为参观游览场所之外,禁止与文物保护无关的其他一切利用。(四)建设控制范围内可以安置必要的步行游览设施和安全防护设施,宜控制游人进入,严禁增设与其无关的人为设施,严禁机动交通及其设施进入,严禁任何不利于保护的因素进入。(五)管理部门应该建立保护范围明确标志。表51核心保护区用地构成一览表序号项目面积(HM2)占风景名胜区用地百分比()保育对象1生态保护区3410156其中金梳岭生态保护区207生态风景林旗山生态保护区229生态风景林马鞍山生态保护区220生态风景林黄婆洞水库生态保护区675集水区域的森林植被上、下坑水库生态保护区1132集水区域的森林植被孖髻岭生态保护区533陡峭的岩体土坡及其上的森林植被蒲谷濂泉生态保护区414陡峭的岩体土坡及其上的森林植被2自然景观保护区178982其中黄龙出洞自然景观保护区91地质岩体土坡及森林植被摩星岭自然景观保护区400天然次生阔叶林锦绣南天自然景观保护区427白云山南部、西北部龙归盆地龙见顶地质断带隆起白云晚望自然景观保护区327季相变化丰富的阔叶混交林景观鸣春谷自然景观保护区136已有的鸟类,可吸引野生鸟类等动物大鸿鹄自然景观保护区408马尾松森林植被3史迹保护区13806其中苏家墓史迹保护区04苏家墓姑嫂坟史迹保护区11姑嫂坟戴鸿慈墓史迹保护区04戴鸿慈墓梁佩兰墓史迹保护区11梁佩兰墓卢廉若墓史迹保护区04卢廉若墓碑林史迹保护区32碑林郑仙岩史迹保护区11郑仙岩能仁寺史迹保护区39能仁寺华林寺祖师墓史迹保护区11华林寺祖师墓六榕寺祖师墓史迹保护区11六榕寺祖师墓合计5337245第六章保护培育规划第二十三条本章保护培育规划是针对风景恢复区、风景游览区和发展控制区的保护培育规划。第二十四条风景恢复区保护培育规划规划对风景区内需要重点恢复、培育、抚育、涵养、保持的对象与地区,例如森林与植被、水土等,划出一定的范围与空间作为风景恢复区,保育对象为现状森林、植被、水土。保护培育措施如下(一)在对白云山土壤、植物群落、水体等资源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专项保护规划。(二)对重点保育的森林与植被,可按照核心保护区的保护措施,进行适当林分、林相改造。(三)风景恢复区内应限制游人活动,不得安排与风景恢复无关的项目和设施,严禁对其不利的活动。第二十五条风景游览区保护培育规划对风景区范围内的景物、景点、景群、景区等各级风景结构单元和风景游赏对象集中地,规划划出一定的范围与空间作为风景游览区,总用地面积1701公顷。保护培育措施如下风景游览区内,可以进行适度的资源利用行为,适宜安排各种游览欣赏项目,严格控制新增各类游览设施,禁止任何与风景游览无关的建设。第二十六条发展控制区保护培育规划规划将风景名胜区范围内的其他城市建设用地作为发展控制区,用地面积561公顷。保护培育措施如下(一)现状电信局员工活动中心,不得新增建筑规模,并逐步改造作为风景区的配套游览设施。(二)现状特殊用地按照相关规定予以调控与管理。(三)风景名胜区内严格禁止安排新的与风景名胜区建设无关的其他建设项目。表61保护培育规划用地平衡表序号项目面积(公顷)占风景名胜区用地百分比()1生态保护区34101562自然景观保护区1789823史迹保护区13806以上核心保护区小计53372454风景游览区1701785风景恢复区141996516发展控制区56126风景名胜区用地217981000第七章典型景观规划第二十七条白云山风景名胜区的典型景观为植物景观和“山瞰城景,城观山色”景观。第二十八条植物景观的作用植物景观的作用一方面体现在景观生态学意义上的生态屏障,具有重要的水源涵养、保持水土、防洪减灾、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区域水热平衡等多项生态服务功能,在能流、物流、生物吸碳制氧、生产空气负离子和“芬多精”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功能作用;另一方面则体现在风景审美意义上的丰富季相、色相、植物形态等方面为游客提供的美感。第二十九条植物景观规划目标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林分改造的理论,促进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形成具有岭南特色的多种类、多层次、多色彩、多功能的南亚热带植被景观。第三十条风景林规划根据森林景观的特点,并考虑到未来实施,规划如下森林景观分区(详见表71)。第三十一条植物景观规划的建议和措施(一)进一步开展白云山原生群落生态学定位研究,维护原生种群和区系特征。(二)核心保护区维护原生区系和针、阔叶树种种群,保护现有树种,培育地带性树种和特有植物群落。(三)各景区植物景观注重森林景观的保护。(四)通过林分改造因景制宜提高森林覆盖率,林分改造以补种南亚热带乡土树种为主,适当引种半乡土树种。第三十二条“山瞰城景,城观山色”景观的作用“山瞰城景,城观山色”景观从审美的角度来看,使山色和城景互为依托,山因城而秀,城由山而雄。另外,“山瞰城景,城观山色”景观的开发有利于提高广州市民的归属感、自豪感,也有利于外地游客更好地理解广州和白云山。第三十三条“山瞰城景”观景点选择规划选择山顶公园、天南第一峰、锦绣南天、白云松涛、摩星岭、孖髻岭、碑林为“山瞰城景”的观景点。第三十四条“山瞰城景”景观规划建议和措施(一)尽快建设景区东山门,提高孖髻岭、白云松涛等观景点的可达性。(二)改善山顶公园、天南第一峰的场地设施条件,减少不必要的设施,提高对游客的容纳能力。(三)增强对孖髻岭、锦绣南天、碑林等观景点的宣传力度,吸引游客前往。(四)建议部分观景点增加必要观景设施,如望远镜。(五)建议各观景点增设表现该观景点所观景物特色的图片、说明的标志栏。(六)与风景游赏规划相协调,使各观景点成为各主要游览线路的重要节点。第三十五条“城观山色”观景点选择规划选择广州体育馆、颐和山庄观光塔、白云山制药厂前广场、内环路火车站段、内环路动物园段等为“城观山色”观景点。第三十六条“城观山色”景观规划的措施和建议(一)逐步扩大白云山西侧休闲绿化带的面积,争取使整个西侧成为向市民开敞的空间。(二)分期建设其它地段的环山绿化休闲带,逐步增加风景区外围地带的开敞空间,形成多个“城观山色”的观景点。表71森林景观分区一览表分区名主要树种配置模式郁闭度主要景观山顶公园景斑具红、观花、红叶楸、枫香、山乌桕、楝叶吴茱萸、红花油茶、红花夹竹桃、勒杜鹃、映山红层状混交07天然阔叶混交林景观摩星岭景斑降真香、枫香、山乌桕、红叶楸、勒杜鹃、映山红、金星果、人心果、九块种重阳木块状混交0608登高观人工林景观天然次生阔叶林“山庄”和“双溪”景斑金花茶、半枫荷、鹅掌楸、土沉香、油杉和大叶竹柏株间混交0607人工科普林景观白云松涛景斑湿地松、加勒比松、罗汉松和南洋杉、九节带状混交0509人工针叶林景观山北明珠楼景斑马尾松、荷木林、大叶相思、潺槁树、落羽杉和池杉、行间混交0507天然针阔混交林景观山北五雷岭景斑乌桕、枫香、石栗、千年桐、木荷、黎蒴、木棉、红苞木、降香黄檀、红花羊蹄甲、中华椎、孔雀豆、黄槐、大叶紫薇、红花油茶、红花夹竹桃、一品红块状混交0709人工观赏花景观蒲谷景斑具有板根,气根、绞杀攀援、茎花和附生特征植物株间层状混交07天然沟谷雨林景观纪念性植物景斑白花、浅色叶木本植物带状混交0709人工纪念性园林植物景观麓湖景斑千年桐、台湾相思、柠檬桉行间混交0506针阔混交林景观上下坑水库景斑木荷、大叶紫薇行间混交0709针阔混交林景观雕塑公园景斑刺桐、木棉、美丽异木棉、白千层、南洋杉、榕树、人面子行间混交0607针阔混交林景观第八章风景游赏规划第三十七条游赏项目筛选白云山风景名胜区的游赏项目提取为6类共22个项目。表81规划游赏项目一览表序号游赏类别游赏项目1野外游憩消闲散步、郊游野游、登山攀岩2审美欣赏寻幽、揽胜、摄影、写生、访古3科技教育考察、探胜探险、科普、采集、纪念、文博展览、观测研究4娱乐体育健身、体育5休养保健森林浴、疗养6其它民俗节庆、社交聚会、会议第三十八条游赏方式规划以散客游赏为主,团队游赏比例将大大提高;步行游赏为主要方式,增加公共游览车数量以提高公共游览车的游赏比例。第三十九条时间和空间安排规划白云山景区为全天开放,为游客安全计,对夜间开放的景点和景区要妥善安排。第四十条景点规划规划在完善现有29个景点的基础上,改造蒲谷溪流、梁佩兰墓、景泰僧归等3个景点,恢复蒲涧濂泉、蟠崖滴水岩、上景泰寺遗址、下景泰寺遗址、蒲涧寺遗址、濂泉寺遗址、五龙谷庙遗址等7个景点,新增云萝花园、花卉博览园、南国红茶园、黄龙出洞、英雄洞、岭南荔枝园等6个景点(详见表82)。第四十一条景区规划白云山风景名胜区可以划分为麓湖、飞鹅岭、三台岭、鸣春谷、柯子岭、摩星岭、明珠楼及荷依岭景区等八大景区。(一)鸣春谷景区景区面积2281公顷,该景区景点众多,景区布局结构为星座型。景区的主景为我国最大的一座天然鸟笼“鸣春谷”以及山顶公园,蟠崖滴水岩、能仁寺、蒲谷溪流、可憩大草坪、极限运动中心、蒲涧濂泉、五龙谷庙遗址、上景泰寺遗址、下景泰寺遗址、将军坟、郑仙岩、中日青年友谊林等为主要景点。景观突出“人与自然交融、山与城交融”的主题,景区人文、自然景观兼备。景区的游赏项目有消闲散步、郊游野游、寻幽、揽胜、摄影、写生、访古、科普、森林浴、民俗节庆。景区的主导游线是沿景区车行道,在每个景点作停留;辅助游线为沿南山门及濂泉门两条登山路径游览。景区设有可憩茶座等游览设施,并设公交游览车站。景区游览车行道3702米,游览步道长度6808米。(二)摩星岭景区景区面积3368公顷,景区布局结构为沿东西两条车行道念珠状布局。景区的主景为白云山最高峰摩星岭,锦绣南天、卢家墓、苏家墓、广州碑林、虎头岩、松风等为主要景点。景区以自然山势、远眺景观为特色,兼有人文、植物等景观。游览项目有郊游野游、寻幽、揽胜、摄影、写生、访古、考察、探胜探险、科普、采集、观测研究、森林浴、民俗节庆、会议。规划以东侧及西侧两条成环的登山道路为主要游览线路,其余登山步道为辅助游览线路。景区设有双溪旅舍、游人中心等游览设施,设公交游览车站。景区游览车行道9941米,游览步道长度382米。(三)麓湖景区景区面积2063公顷,景区布局结构为星座型。景区主景是麓湖和大鸿鹄,广州艺术博览中心、白云仙馆、星海园为主要景点。景区以水景、山景为主,兼有人文、植物景观等,形成“湖光山色”的特色。游览项目有消闲散步、郊游野游、摄影、写生、纪念、文博展览、健身、体育、会议等。环湖道路(今后应通过交通管制的途径减少车流)为主要游览线路,其它登山步道为辅助游览线路。景区设有山湾旅舍等游览设施,设公交游览车站。景区游览车行道6808米,游览步道长度4182米。(四)飞鹅岭景区景区面积411公顷,景区的布局结构为散点型。景区的主景为雕塑。景区以园景为主,以山景为辅,突出“文化与自然交融”的主题。游览项目有消闲散步、郊游野游、登山攀岩、摄影、写生、健身、体育。由于该景区紧靠城市道路,因此景区的进出都经过城市道路。景区内设有雕塑公园西餐厅等游览设施,设公共游览车站。景区游览车行道4771米,游览步道2529米。(五)三台岭景区景区面积757公顷,景区布局结构为散点状。景区主景为云台花园,花卉博览园、云萝花园为主要景点。景区以园景为主,山景为辅,突出植物观赏的主题。游览项目有消闲散步、郊游野游、摄影、写生、科普、健身、体育。由于该景区均为人工园林,因此景区游线由园林内部道路组织。景区内设有云台花园小卖部、游人中心等游览设施,设公共游览车站。景区游览车行道50米,游览步道2933米。(六)柯子岭景区景区面积2123公顷,景区布局结构为串珠状,通过步行道串连各景点。景区主景为景泰僧归,梁佩兰墓和婉贞抗英纪念亭为主要景点。景区以史迹为主要特色,辅以良好的植被景观。游览项目有消闲散步、郊游野游、寻幽、揽胜、摄影、写生、访古、探胜探险、健身、森林浴。景区东西向步行道为景区的主要游览线路。景区内设龙翔亭小卖部等游览设施。景区游览步道3326米。七明珠楼景区景区面积7616公顷,景区主景为明珠楼,松林疗养区、黄婆洞水库、回归林、桃花涧、白云松涛、孖髻岭、南国红茶园、黄龙出洞、英雄洞为主要景点。景区以庭园楼阁、湖光山色、白云松涛为特色。游览项目有消闲散步、郊游野游、寻幽、揽胜、摄影、写生、访古、探险探胜、健身、体育、森林浴、会议。景区主导游线是景区内车行道,登山步道为辅助游线。景区增加一东山门。景区设有松风轩餐厅、游人中心等游览设施。景区游览车行道9578米,游览步道5942米。(八)荷依岭景区景区面积2150公顷,景区主景为云溪生态公园,岭南荔枝园、上坑水库、下坑水库为主要景点。景区以自然风景为主要特色,并充分体现与人工园林造景的有机结合。序号景区名称景点名称特征占地面积平方米备注麓湖水面景观284490现状大鸿鹄(含聚芳园)自然山体964900现状白云仙馆史迹20942现状1麓湖景区星海园纪念30276现状2飞鹅岭景区雕塑公园(含二期用地)雕塑结合自然景观205264现状扩建云台花园(含姑嫂坟)花卉观赏105110现状云萝花园植物观赏108910新增3三台岭景区花卉博览园花卉观赏101800新增鸣春谷鸟类观赏52520现状蟠崖滴水岩水景450恢复山顶公园综合23750现状能仁寺(含虎跑泉)史迹8790现状蒲谷溪流(弥勒坑)自然水景44130改造可憩大草坪休憩7970现状蒲涧濂泉史迹、植被81187恢复五龙谷庙遗址史迹1610现状上景泰寺遗址史迹530恢复下景泰寺遗址史迹550恢复将军坟史迹150现状郑仙(安期)岩史迹230现状中日青年友谊林植物1500现状蒲涧寺遗址史迹510恢复濂泉寺遗址史迹470恢复4鸣春谷景区戴鸿慈墓史迹130现状梁佩兰墓史迹120改造5柯子岭景区景泰僧归史迹100改造摩星岭主峰自然山势、远眺景观26640现状锦绣南天碑刻、远眺320现状卢家墓史迹500现状苏家墓史迹1250现状广州碑林(含九龙泉)园景13990现状虎头岩石景480现状6摩星岭景区松风(陶铸衣冠冢)纪念150现状明珠楼园林建筑1230现状黄婆洞水库水体136290现状回归林植物37200现状桃花涧植物、园林62850现状白云松涛植物1530现状孖髻岭(含松风亭)自然山体、远眺景观1280现状南国红茶园植物42450新增黄龙出洞石景17500新增7明珠楼景区英雄洞石景39150新增游览项目有消闲散步、郊游野游、摄影、写生、科普、健身、体育。通过城市道路可以进出云溪生态园,并有步行道可以到达摩星岭主峰。上、下坑水库和岭南荔枝园具有步行道联系。景区设有荔园小筑等游览设施。景区游览车行道2166米,游览步道5170米。第四十二条主要游览线路(A线)该游览路线贯穿麓湖景区、三台岭景区、鸣春谷景区、摩星岭景区、明珠楼景区,由麓湖至西山门,长度约234公里。从麓湖景区出发,首先游览麓湖、大鸿鹄(含聚芳园)、白云仙馆、星海园等景点,游览方式可以采用步行或环保电瓶车;乘公交游览车进入三台岭景区,游览云台花园(含姑嫂坟)、云萝花园、花卉博览园等景点,游览方式以步行为主;乘公交游览车(或步行)沿登山道路从南山门进入鸣春谷景区,或乘缆车由山顶公园进入鸣春谷景区,游览鸣春谷、能仁寺、山顶公园、蒲谷溪流等主要景点,游览方式以步行或环保电瓶车为主;乘公交游览车(或步行、或环保电瓶车)进入摩星岭景区,游览广州碑林(含九龙泉)、锦绣南天、摩星岭主峰等景点,游览方式以步行或环保电瓶车为主;乘公交游览车(或步行、或环保电瓶车)进入明珠楼景区,游览黄婆洞水库、明珠楼、白云松涛、黄龙出洞、桃花涧、南国红茶园等景点,游览方式以步行或环保电瓶车为主,由西山门出。第四十三条次要游览线路(一)次要游览路线(B线)该游览路线由濂泉门至可憩大草坪,长度约为116公里。首先由濂泉门进入鸣春谷景区,沿百步梯游览鲍姑井、蒲涧濂泉、可憩大草坪等景点,以步行为主要游览方式。(二)次要游览路线(C线)该游览路线由柯子岭门至山顶公园,长度约为345公里。首先由柯子岭门进入柯子岭景区,沿登山步道游览梁佩兰墓、景泰僧归等景点,以步行为主要游览方式。(三)次要游览路线(D线)该游览路线由云溪生态公园至摩星岭主峰,长度约为319公里。首先由云溪生态公园进入荷依岭景区,游览云溪生态公园,并沿登山步道游览上、下坑水库,以步行为主要游览方式。(四)次要游览路线(E线)该游览路线由东山门至白云松涛,长度约为276公里。由东山门进入明珠楼景区,游览孖髻岭(含松风亭)、黄龙出洞石景区等景点,以步行为主要游览方式。第四十四条游览路线主题设计(一)历史文化主题岭南荔枝园植物907350新增云溪生态公园植物、园林270560现状上坑水库水体78410现状8荷依岭景区下坑水库水体66520现状由濂泉门进入鸣春谷景区,沿百步梯游览蒲涧寺遗址、濂泉寺遗址、鲍姑井(修复)、蒲涧濂泉等历史遗址,沿登山道路进入能仁寺,游览虎跑泉、玉虹池等古迹,并到达山顶公园,游览周边的白云晚望(明清羊城八景之一)、郑仙岩(郑安期升仙处)等古迹。由山顶公园的西南侧沿小道下山,沿路有戴洪慈墓(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景泰寺遗址、五龙谷庙遗址、景泰僧归、梁佩兰墓(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六榕始祖墓等古迹,由柯子岭门离开风景区。全程游览方式以步行为主,长度约676公里。(二)“山瞰城景”主题由天南第一峰开始,可见的城市标志性建筑有中信广场和市长大厦,步行(或环保电瓶车)至山顶公园,可见的城市标志性建(构)筑有中信广场、市长大厦、广东国际大厦、广州电视塔等,乘公交游览车至锦绣南天,可见的城市标志性建筑有广州新体育馆、白云国际机场,乘公交游览车至白云松涛,可见的城市标志性建筑有中信广场和奥林匹克中心,乘公交游览车至摩星岭,该观景点是广州城区的制高点,可以俯瞰整个城区。游览路线长度约439公里。(三)自然生态主题由西侧的云溪生态公园开始,观赏各种乡土植物;步行至上、下坑水库,可以观赏自然水体、植被,享受森林浴;步行至锦绣南天,观赏以地层褶皱及深切沟谷景观为特征的地质地貌景观;步行至摩星岭主峰,观赏自然山体及天然次生阔叶林;步行至白云松涛,观赏自然山体及植被;步行黄婆洞水库,观赏自然水体、植被,享受森林浴;步行黄龙出洞石景区,观赏地质岩体土坡、森林植被,由东山门出。游览路线长度约778公里。第四十五条游程安排游览路线的游程安排以一日游为主,兼有半日游和两日游可供选择。(一)一日游游程安排(1)方案A(以公交游览车为主要交通工具)上午830开始,游览云台花园,游览时间1小时;由云台花园乘公交游览车至能仁寺,游览时间40分钟;由能仁寺乘公交游览车至山顶公园,游览白云晚望、鸣春谷、蟠崖滴水岩等景点,游览时间1小时,在山顶公园午餐。下午130开始,由山顶公园乘公交游览车至九龙泉,游览九龙泉、广州碑林等景点,游览时间40分钟;乘公交游览车至摩星岭,游览摩星岭主峰,游览时间30分钟;乘公交游览车至桃花涧,游览桃花涧、明珠楼等景点,游览时间50分钟;乘公交游览车至黄婆洞水库,游览黄婆洞水库、黄龙出洞等景点,游览时间30分钟;乘公交游览车至西山门,游览岭南荔枝园,游览时间20分钟,行程结束。(2)方案B(以步行为主)上午830开始,由濂泉门进入风景区,首先游览濂泉寺遗址、蒲涧寺遗址等景点,游览时间30分钟;沿百步梯登山,至可憩大草坪,游览时间30分钟;步行至能仁寺,游览时间40分钟;由能仁寺上山顶公园,游览白云晚望、鸣春谷、蟠崖滴水岩等景点,游览时间50分钟,在山顶公园午餐。下午130开始,沿环山路步行游览广州碑林、锦绣南天等景点,游览时间40分钟;步行至摩星岭,游览摩星岭主峰,游览时间40分钟;由摩星岭沿步道从西侧下山,途经上坑水库等景点,需时40分钟,到达云溪生态公园,游览时间30分钟,行程结束。(3)方案C(步行结合公交游览车)上午830开始,由南山门乘缆车至山顶公园,游览白云晚望、鸣春谷、蟠崖滴水岩等景点,游览时间1小时;沿环山路步行游览广州碑林、锦绣南天等景点,游览时间40分钟;步行至摩星岭,游览摩星岭主峰,游览时间40分钟;由摩星岭乘公交游览车至明珠楼,在松风轩午餐。下午130开始,步行游览明珠楼、桃花涧、黄婆洞水库、黄龙出洞等景点,游览时间1小时;步行至南国红茶园,游览南国红茶园、回归林等、岭南荔枝园等景点,游览时间50分钟;由西山门乘公交游览车至云溪生态公园,游览时间30分钟,行程结束。(二)半日游(1)方案A(以公交游览车、缆车为主要交通工具)上午830开始,游览云台花园,游览时间50分钟;由云台花园乘公交游览车至能仁寺,游览时间30分钟;由能仁寺乘公交游览车至山顶公园,游览白云晚望、鸣春谷、蟠崖滴水岩等景点,游览时间50分钟;乘缆车返回南山门,行程结束。(2)方案B(以公交游览车为主要交通工具)上午830开始,进入云溪生态公园,游览时间30分钟;由云溪生态公园乘公交游览车由西山门进入明珠楼景区的黄婆洞水库,游览黄婆洞水库、黄龙出洞等景点,游览时间30分钟;乘公交游览车至明珠楼,游览明珠楼景点,游览时间30分钟;步行至桃花涧,游览桃花涧景点,游览时间30分钟;步行至南国红茶园,游览南国红茶园,游览时间30分钟;由明珠楼乘公交游览车至西山门,行程结束。(3)方案C(以公交游览车为主要交通工具)上午830开始,进入雕塑公园,游览时间50分钟;由雕塑公园乘公交游览车进入麓湖景区,游览麓湖、大鸿鹄(含聚芳园)、白云仙馆、星海园等景点,游览时间1小时;乘公交游览车至云台花园,游览云台花园(含姑嫂坟)、云萝花园、花卉博览园等景点,游览时间1小时,行程结束。(三)两日游第一天上午830开始,游览雕塑公园及二期发展用地,游览时间50分钟;乘公交游览车至麓湖景区,游览麓湖、大鸿鹄(含聚芳园)、白云仙馆、星海园等景点,游览时间1小时;乘公交游览车至三台岭景区,游览云台花园(含姑嫂坟)、云萝花园、花卉博览园等景点,游览时间1小时,在南山门午餐。第一天下午130开始,由云台花园乘公交游览车至能仁寺,游览时间40分钟;由能仁寺乘公交游览车至山顶公园,游览白云晚望、鸣春谷、蟠崖滴水岩等景点,游览时间1小时;由山顶公园乘公交游览车至九龙泉,游览九龙泉、碑林等景点,游览时间40分钟;步行至锦绣南天,游览时间30分钟;由锦绣南天乘公交游览车至摩星岭,游览时间40分钟;由摩星岭乘公交游览车至山庄旅舍(或双溪客舍),住宿。第二天上午830开始,由山庄旅舍(或双溪客舍)乘公交游览车至英雄洞,游览英雄洞景点,游览时间30分钟;由英雄洞乘公交游览车至白云松涛,游览白云松涛、孖髻岭(含松风亭)等景点,游览时间40分钟;步行至桃花涧,游览桃花涧、明珠楼等景点,游览时间1小时20分钟;在松风轩午餐。第二天下午130开始,由松风轩乘公交游览车至黄婆洞水库,游览黄婆洞水库、黄龙出洞等景点,游览时间50分钟;步行至南国红茶园,游览南国红茶园、回归林等景点,游览时间40分钟;乘公交游览车至西山门,游览岭南荔枝园,游览时间30分钟;乘公交游览车云溪生态公园,游览时间30分钟,行程结束。第九章游览设施规划第四十六条游览设施规划规划游览设施在保留现状白云山风景名胜区公安分局及山顶公园派出所基础上,在明珠楼景区、荷依岭景区新增两处公安派出所;在山顶公园、南山门、明珠楼新增三处游人中心,每处用地面积约700平方米;同时在八个景区各设一处风景管理点,管理各景区日常事务。另在各景区设置护林站。风景区内将在一些游人集中的地带适当增加休憩庇护设施。第四十七条饮食设施规划规划在保留现状饮食设施的基础上,不再新增饮食设施。同时部分饮食设施应该结合周边景点进行改造,使之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第四十八条住宿设施规划规划不新增住宿设施,现状住宿设施如山庄旅舍、双溪客舍、松涛别院等均不再新增规模。第四十九条购物设施规划规划在保留山顶公园旅游品专卖商店基础上,结合游人中心新增两处旅游品专卖商店,分别设于明珠楼和南山门;在七条登山线路及规划景点新增若干小卖部。第五十条娱乐设施规划规划在保留现状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体育运动类型设施,包括新增山北体育休闲公园,用地面积80000平方米。第五十一条保健设施规划规划将位于明珠楼景区的第十二人民医院改造为综合的游客休养度假中心(松林疗养院)。同时于山顶公园、摩星岭、明珠楼设置3处医疗救护站。表91规划主要游览设施一览表序号设施名称占地面积(平方米)景区名称设施类别备注1云山乡村712麓湖景区饮食现状2仙馆餐厅939饮食现状3鹿鸣酒家4852饮食现状4簪香馆1207饮食现状5绿岛西餐厅576饮食现状6风味厅342饮食现状7麓湖高尔夫乡村俱乐部65000文化娱乐现状8广州艺术博物院45000文化娱乐现状9麓湖游艇俱乐部200文化娱乐现状10桥头小卖部82购物现状11星海园小卖部89购物现状12聚芳园小卖部107购物现状13儿童乐园小卖部123购物现状第十章土地利用协调规划第五十二条风景游赏用地规划风景游赏用地分布于八个景区,集中于主要游览线路沿线,总用地面积2077公顷,占风景区总用地的95。新增的风景游赏用地主要包括山北的岭南荔枝园、黄龙出洞、英雄洞,山南的云萝花园(云台花园二期工程)、雕塑公园二期、花卉博览园等用地。第五十三条游览设施用地规划游览设施用地分布于八个景区,集中设置在主要游览线路沿线,主要包括独立于旅游点外的游戏娱乐、文化体育、艺术表演用地,如现状的广州麓湖高尔夫乡村俱乐部(体育运动)、广州艺博院(文博展览)、白云滑道(体育运动)等,新增用地包括序号设施名称占地面积(平方米)景区名称设施类别备注14雕塑公园西餐厅256飞鹅岭景区饮食现状15雕塑公园小卖部40购物现状16雕塑公园二期小卖部40购物规划17白云山公安分局15000三台岭景区公安现状18游人中心(含旅游品专卖商店)700宣讲咨询规划19阿来三鲜酒家3000饮食现状20云台花园小卖部50购物现状21云台花园二期小卖部50购物规划22医疗救护站50保健规划23山顶公园派出所50鸣春谷景区公安现状24游人中心700宣讲咨询规划25晴峰餐厅332饮食现状26一峰餐厅246饮食现状27可憩茶座113饮食现状28能仁寺小卖部47购物现状29可憩小卖部50购物现状30蒲谷小卖部40购物现状31山顶公园小卖部40购物现状32鸣春谷小卖部33购物现状33旅游纪念品专卖店40购物现状34极限运动中心30000娱乐现状35医疗救护站50保健规划36双溪旅舍844摩星岭景区住宿现状37望景茶座300饮食现状38白云食街580饮食现状39山湾茶座450饮食现状40观云阁餐厅380饮食现状41摩星岭茶座185饮食现状42山庄旅舍8631住宿现状43碑林小卖部194购物现状44九龙泉餐厅650饮食现状45明珠楼派出所50明珠楼景区公安规划46明珠楼游人中心(含旅游品专卖商店)700宣讲咨询规划47松林疗养院30000保健原十二人民医院48水月阁小卖部50购物现状49黄婆洞休闲茶座200饮食现状50松风轩餐厅1046饮食现状51明珠楼茶座200饮食现状52凌香馆茶座200饮食现状53松涛茶苑50饮食现状54松涛别院20000住宿现状55松涛小卖部78购物现状56桃花涧小卖部18购物现状57山北体育休闲公园80000娱乐规划59医疗救护中心50保健规划60荷依岭派出所50荷依岭景区公安规划61荷依岭游人中心50宣讲咨询规划62紫缘轩385饮食现状63荔园小筑110购物现状64龙翔亭小卖部40柯子岭景区购物现状山北体育休闲公园(用地面积80000平方米)。独立设置的避暑避寒、休养、疗养、医疗、保健、康复等用地,包括有现状的山庄旅舍、双溪客舍、松涛别院,以及十二人民医院搬迁后改建的松林疗养院,新增的三处医疗救护站。总用地面积343公顷,占风景区总用地的16。第五十四条交通与工程用地规划规划新增的交通用地主要包括西山门、南山门、东山门、梅花门停车场用地。工程用地主要包括现状保留的微波站。规划交通与工程用地面积103公顷,占风景区总用地的05。第五十五条林地规划规划林地面积17986公顷,占风景区总用地的825。第五十六条园地规划规划园地两处,一处为位于广园路南侧的园地,另一处为华南路南侧的思园,用地面积330公顷,占风景区总用地的15。第五十七条草地规划规划草地包括可憩大草坪、明珠绿屏疏林草坪等,用地面积173公顷,占风景区总用地的08。第五十八条水域规划规划水域主要为保留的山塘、水库,包括黄婆洞水库、上、下坑水库、麓湖水库,用地面积473公顷,占总用地的22。第五十九条居民社会用地规划规划保留一处居民社会用地电信局员工活动中心,用地面积97公顷,占总用地的04。第六十条特殊用地规划规划保留风景名胜区范围内的特殊用地,共计216公顷,占总用地的10。第十一章道路交通规划第六十一条道路系统规划规划形成“一环三枝”的车行道路、多条步行道路的道路系统。中部为环状车行道,设置连接南山门、西山门、东山门的三条车行出入口。规划保留现状登山车行道,不再拓宽。在东山门新增登山车行道至白云松涛处连接现车行道。规划新增若干小路和山地步道作为步行游览路线。第六十二条对外交通规划保留原有的南山门、西山门、柯子岭门和濂泉门外,增设东山门、梅花门作为风景区辅助出入口,规划将麓湖路改为风景区内部道路。第六十三条内部交通规划风景名胜区的内部交通包括车行、索道、步行三种方式。应逐步严格限制进入风景名胜区车辆,加强区内公共交通,增设公共交通游览车班次和停靠站点,并逐步推广环保电瓶车的使用。第六十四条交通设施规划(一)缆车规划保留目前山南的登山索道,不再新增缆车线路。(二)停车场规划停车场用地106471平方米。规划保留景区内现状停车场,扩建2处,分别为濂泉门停车场、南山门停车场,新建2处,分别为梅花门停车场、东山门停车场。(三)公共交通游览车站规划适当增加公共交通游览车站,分别设于广州艺术博物览院、雕塑公园、云溪生态公园、回归林、白云松涛、摩星岭、锦绣南天等处。第六十五条白云山新增出入口规划拟在白云山周边增设两个山门东山门、梅花门。(一)东山门位于白云山制药厂西侧、靠近白云山山边,距离同和路约850米,于入口处增设一处15000平方米的停车场。(二)梅花门位于梅花园、靠近白云山山边,距离同和路约960米,增设一处8000平方米的停车场。表111规划停车场一览表序号名称面积(平方米)地点备注1云山乡村停车场708麓湖景区现状保留2仙馆茶座停车场324麓湖景区现状保留3艺博停车场1516麓湖景区现状保留4聚芳园前停车场1064麓湖景区现状保留5鹿鸣酒家停车场3943麓湖景区现状保留6艇部停车场1457麓湖景区现状保留7能仁寺停车场1333鸣春谷景区现状保留8九龙泉停车场105鸣春谷景区现状保留9山顶停车场3500鸣春谷景区现状保留10山湾停车场300摩星岭景区现状保留11锦绣南天停车场300摩星岭景区现状保留12双溪客舍停车场300摩星岭景区现状保留13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