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网典型事故现场处置方案范例解析_第1页
电力电网典型事故现场处置方案范例解析_第2页
电力电网典型事故现场处置方案范例解析_第3页
电力电网典型事故现场处置方案范例解析_第4页
电力电网典型事故现场处置方案范例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录国家电网公司21变电站值班人员应对突发水灾现场处置方案22线路作业人员应对突发雷电灾害现场处置方案44工作人员应对突发办公大楼火灾现场处置方案85工作人员应对突发交通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06作业人员应对突发低压触电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27作业人员应对突发高压触电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48作业人员应对突发高空坠落现场处置方案169作业人员应对突发坍(垮)塌事件现场处置方案18中国华电集团公司211变压器着火现场应急处置方案212电缆火灾现场应急处置方案243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异常现场处置方案264锅炉除焦烫伤现场应急处置方案285锅炉炉前燃油系统着火现场应急处置方案306燃油罐区着火现场应急处置方案327输煤系统皮带着火现场处置方案388天然气调压站、前置模块泄漏应急处置方案409制氢站着火现场应急处置方案432国家电网公司1变电站值班人员应对突发水灾现场处置方案一、工作场所省电力公司供电公司变电站二、事件特征突降暴雨,雨水积聚不能及时排出或变电站地势低洼,雨水倒灌,淹没变电站地平面,威胁设备安全运行,甚至导致运行设备跳闸。三、岗位应急职责1、值班负责人1组织本站人员开展防汛抢险,防止次生灾害。2向调度部门及部门领导汇报灾情和抢险救灾情况。2、值班人员1对处于低位、进水易发生故障的设备进行特巡。2按照调度指令,调整设备运行方式,保障电网及设备安全运行。3开展变电站抗洪抢险工作。3、变电站门卫1向值班负责人报告险情。2协助进行变电站抗洪抢险工作。四、现场应急处置1、现场应具备条件1排水泵及沙袋等防汛物资。2通讯工具及有关通讯录。3移动应急照明设备。4雨衣、绝缘鞋、救生衣、急救药品等个人防护装备。32、现场应急处置程序1查明水灾情况。2采取封堵进水点或排水措施控制水位。3对处于低位、进水易发生故障的设备进行特巡。4汇报调度及部门领导。3、现场应急处置措施1光伏电站发生水灾后,立即启动站内水泵等措施向外排水,安排人员监视排水泵运行情况。2对设备区电缆沟、端子箱、逆变器室、箱变、SF6操作机构箱、控制柜、高压室、所用变室、低压交流室等处于低位、进水易发生故障的设备开展重点检查。3检查水灾原因,采取封堵进水点、向站外排水等措施,控制站内水位上涨趋势。4水位继续上涨时,以设备室围墙为界建立重要防线,用沙袋封堵进水点,尽可能将外来雨水拦截在设备室外,必要时安装临时水泵排水。5向调度部门汇报灾情和抢险救灾情况,按照指令调整设备运行方式,保障电网运行,6向部门领导汇报灾情和抢险救灾情况,必要时请求物资、人员、装备支援。五、注意事项1、当水位涨势迅猛威胁人身安全时要及时撤离,撤离前应采取设备停电等相关安全措施。2、在抢险过程中注意自身防护,应佩戴安全帽、雨衣、绝缘鞋等防护用品。3、雷雨天气不准靠近避雷针和避雷器。4、安装临时排水泵应确保电缆线连接回路绝缘良好,并加装开关及漏电保护器,防止漏电触电。42线路作业人员应对突发雷电灾害现场处置方案一、工作场所电力公司供电公司线路巡视及作业现场。二、事件特征强雷电天气,造成巡视及作业人员遭受雷击伤害。三、岗位应急职责1、工作负责人1组织工作人员停止作业并迅速转移至安全场所。2组织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救护。3向部门领导汇报现场发生的情况。2、工作班成员1停止作业并迅速转移至安全场所。2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救护。四、应急处置1、现场应具备条件1通讯工具及有关联系电话。2急救箱及药品。2、现场应急处置程序1停止作业并迅速转移至安全场所。2现场救护受伤人员,并求助医疗急救部门。3汇报部门领导。3、现场应急处置措施1工作负责人发现远处有雷声或大量乌云出现时应立即通知野外露天作业人员或巡视人员,杆、塔上作业人员应撤离至地面,并摘下佩戴的金属工具。2所有人员及时撤离至山下或较平坦地带的安全场所,或躲避在汽车内。53发生雷击人身伤亡时,应积极开展现场救护。拨打120急救电话,派人接应救护人员或送往医院救治。4向本部门领导汇报雷电灾害及人员伤亡情况。五、注意事项1、在野外不要站在高处,不要靠近铁塔、电线杆等高大物体,不要撑雨伞或躲在大树下避雨,不要接触任何导电的物体,身上不要佩带金属物件。2、对雷击人员施救时,要采取相应安全措施,避免伤员再次受二次伤害。3、雷击受伤者发生心脏、呼吸停止,应迅速进行心肺复苏急救。63变电站值班人员应对突发充油设备火灾现场处置方案一、工作场所省电力公司供电公司变电站二、事件特征变电站内充油设备冒烟、燃烧造成设备损坏,威胁相邻设备安全运行。三、岗位应急职责1、当值负责人1查明火灾原因,必要时报警。2组织值班人员进行着火设备的灭火工作。3向调度及部门领导汇报火灾情况。2、当值人员1发现火情及时汇报当值负责人,并进行灭火。2按照负责人指令,隔离着火及相邻设备。四、现场应急处置1、现场应具备条件1火灾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等自动防火装置。2灭火器、沙子等消防器材。3防毒面具、正压式呼吸器等安全防护用品。4应急照明设备。5通讯工具及有关联系电话。2、现场应急处置程序1现场查看并确认火情,必要时报警。2汇报调度火灾情况。3隔离着火设备,扑救火灾。4汇报部门领导。3、现场应急处置措施71现场发现火情后立即报告当值负责人。2汇报调度现场火灾情况,申请隔离起火设备及受威胁的相邻设备,必要时先隔离再汇报。3采取合适灭火措施进行灭火,控制火势蔓延。充油设备着火时充分利用自动灭火系统进行灭火、降温;油流到地面着火时,可用干燥的砂子灭火,同时要防止着火油流入电缆沟内。4经判断火势不可控制时,立即拨打119报警,并派人在路口接应。5汇报部门领导现场火灾情况。五、注意事项1、扑救火灾时,根据火情,扑救人员应佩戴防毒面具或正压式呼吸器,防止燃烧产生的气体引起中毒和窒息。2、充油设备内部火灾无法控制时,人员撤至着火设备50米之外,防止爆炸伤人。84工作人员应对突发办公大楼火灾现场处置方案一、工作场所省电力公司供电公司办公大楼。二、事件特征办公大楼部分区域发生冒烟、着火现象,可能导致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三、岗位应急职责1、火情发现人1发现火情,经确认为火灾时,应立即报警,同时通知火灾区域相关人员。2在火灾初期参与灭火工作。2、火灾区域人员1及时向大楼值班负责人汇报火情。2在火灾初期组织灭火工作,并抢救受伤人员。3采取措施,隔离火灾区域。4在保证人身安全的情况下抢救重要档案资料。3、其他工作人员1听从指挥,紧急疏散。2协助抢救伤员。四、现场应急处置1、现场应具备条件1自动灭火装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2灭火器、消防栓、消防水带、疏散标志、应急照明灯等消防设施。3防毒面具、急救箱及药品等防护用品。2、现场应急处置程序91查明火情。2向公安机关消防部门报警,向办公楼值班负责人汇报。3抢救受伤人员。4组织人员灭火。5疏散全部人员。3、现场应急处置措施1发现火情,迅速查看着火部位及火势。2立即启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大声呼叫火灾区域人员;及时汇报办公楼消防值班人员;拨打“119”报警,请求救援。报警内容单位名称、地址、着火物质、火势大小、着火范围。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和姓名告诉对方,以便联系。3发现火灾后,火灾区域人员应尽快佩戴防毒面具等防护用品。在火灾初期,组织火灾区域人员用灭火器、楼内消防栓等设施灭火。火势无法控制时,立即疏散到地面安全场所。4发现有人烧伤,立即转移至楼下安全地带,用干净纱布覆盖烧伤面,防止被污染。发现有人吸入有害气体中毒,立即转移至通风良好处休息,已昏迷伤员应保持气道通畅,呼吸心跳停止者,进行心肺复苏法抢救。同时尽快把伤员送往医院救治或拨打“120”求援。5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取关闭防火门等措施隔离火区,防止火势快速蔓延。五、注意事项1、没有防毒面具的人员,可用湿毛巾、湿衣服捂住口鼻弯腰或贴地匍匐迅速撤离火灾区域。2、未经医务人员同意,灼伤部位不宜敷搽任何东西和药物。3、火灾初期,在保证人员安全的情况下,才能组织人员灭火,把重要档案资料抢救至安全区域。火势较大时,所有非消防专业人员必须撤离现场。104、疏散时沿办公楼、步行梯有序疏散,防止发生人员踩踏事件,严禁搭乘电梯。115工作人员应对突发交通事故现场处置方案一、工作场所省电力公司供电公司作业车辆行驶途中。二、事件特征车辆交通运输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造成车辆受损、人员伤亡。三、岗位应急职责1、驾驶员1负责做好防次生事故措施。2组织营救伤员。3及时联系医疗、消防部门施救,向交警部门、保险公司等报警,负责保护现场。2、乘坐人员1协同驾驶员开展伤员救治工作。2及时向本单位部门主管领导汇报事故情况。3当司机失去活动能力时,代替司机履行职责。四、现场应急处置1、现场应具备条件1通讯工具、照明工具、灭火器、千斤顶、牵引绳、安全警示标志等工器具。2急救箱及药品等防护用品。2、现场应急处置程序1采取防次生事故措施。2检查事故现场。3抢救伤员。4向有关部门报警,向本单位部门主管领导汇报。3、现场应急处置措施121发生交通事故后,驾驶员立即停车,拉紧手制动,切断电源,开启双闪警示灯,在车后50米至100米处设置危险警告标志,夜间还需开启示廓灯和尾灯;组织车上人员疏散到路外安全地点,保护好现场,并用手机、相机等设备对现场拍照。2检查人员伤亡和车辆损坏情况。造成人身伤亡的,驾驶员和乘车人员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必要时,请求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给予协助;未造成人身伤亡,基本事实清楚无争议的,定损明确后,可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3事故造成车辆燃烧时,应迅速确认火源,立即救火,并做好预防爆炸的安全措施。4及时拨打“122”、“120”、“119”等报警电话和向保险公司报警。同时向本单位部门主管领导报告事故情况。5及时抢救伤员,根据伤情采取不同的急救措施。外伤急救措施包扎止血。内伤急救措施平躺,抬高下肢,保持温暖,速送医院救治。骨折急救措施肢体骨折采取夹板固定。颈椎、腰椎损伤采取平卧固定措施。搬动时应数人合作,保持平稳,不能扭曲。颅脑外伤急救措施平卧,保持气道畅通,防止呕吐物造成窒息。五、注意事项1、在伤员救治和转移过程中,采取固定等措施,防止加重伤员伤情。2、在无过往车辆或救护车的情况下,可以动用肇事车辆运送伤员到医院救治,但要做好标记,并留人看护现场。3、要保持冷静,记录肇事车辆、肇事司机等信息,保护好事故现场,依法合规配合做好事件处理。136作业人员应对突发低压触电事故现场处置方案一、工作场所省电力公司供电公司生产作业现场。二、事件特征作业人员在1000V以下电压等级的设备上工作,发生触电,造成人员伤亡。三、岗位应急职责1、工作负责人1组织作业人员迅速将伤者脱离电源,避免事故扩大。根据伤者的伤情,采取必要的救助措施。2拨打120急救电话。3将触电事件现场情况报告本单位部门主管领导。2、工作班人员1在工作负责人的指挥下,迅速将伤者脱离电源。2根据伤者情况,做好触电伤员的先期急救工作。3维护触电突发事件现场秩序。四、现场应急处置1、现场应具备条件1通讯工具、照明工具、安全工器具等工器具。2安全帽、急救箱及药品等防护用品。2、现场应急处置程序1使触电者脱离电源。2对伤员进行现场抢救。3联系医疗急救部门救助,向本单位部门主管领导汇报。4送医院抢救。3、现场应急处置措施1使触电者脱离电源,一是拉开电源开关、拔出插头或用绝缘14工具剪断触电线路,断开电源。二是用绝缘物作为工具,使触电者脱离电源。2现场抢救伤员,措施如下对神智清醒的触电者采取静卧、保暖并严密观察;对神智不清醒的触电者有心跳但呼吸停止的用人工呼吸法抢救;对神智丧失的触电者心跳停止有微弱呼吸的应立即施行心肺复苏法抢救;触电者心跳、呼吸停止时应立即用心肺复苏法抢救。在杆塔上或高处触电,要及早将触电者营救至地面进行抢救。3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讲清事件发生的具体地点、伤员情况和联系方式等,必要时安排人员接应救护车。4及时向本单位部门主管领导汇报人员受伤抢救情况。5安排人员陪同前往医院,协助医院抢救。五、注意事项1、救护人不可直接用手、其他金属及潮湿的物体作为救护工具,以防自己触电。2、防止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可能的摔伤,当触电者在高处的情况下,应考虑防止坠落的措施,救护者应做好自身防触电、防坠落安全措施。3、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救治前,不应放弃现场抢救。157作业人员应对突发高压触电事故现场处置方案一、工作场所省电力公司供电公司生产作业现场。二、事件特征作业人员在电压等级1000V及以上的设备上工作,发生触电事件,造成人员伤亡。三、岗位应急职责1、工作负责人1组织作业人员迅速将伤者脱离电源,避免事故扩大。根据伤者的伤情,采取必要的救助措施。2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3及时将触电事件现场情况报告本单位部门主管领导。2、工作班人员1在工作负责人的指挥下,迅速将伤者脱离电源。2根据伤者情况,做好触电伤员的先期急救工作。3维护触电突发事件现场秩序。四、现场应急处置1、现场应具备条件1通讯工具、照明工具、安全工器具等工器具。2安全帽、急救箱及药品等防护用品。2现场应急处置程序1使触电者脱离电源。2现场抢救伤员。3向医疗急救部门报警,向本单位部门主管领导汇报。4送医院抢救。3现场应急处置措施161立即使触电者脱离电源,一是立即通知有关供电单位(调度或运行值班人员)或用户停电。二是戴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靴,用相应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按顺序拉开电源开关或熔断器。三是采取相关措施使保护装置动作,断开电源。2对触电者开展现场急救,对神智清醒的触电者采取静卧、保暖并严密观察;对神智不清醒的触电者有心跳但呼吸停止的用人工呼吸法抢救;对神智丧失的触电者心跳停止有微弱呼吸的应立即施行心肺复苏法抢救;触电者心跳、呼吸停止时应立即用心肺复苏法抢救,再行处理外伤。3在杆塔上或高处触电,要争取时间及早开始抢救。4触电者衣服被电弧光引燃时,应迅速扑灭其身上的火源,着火者切忌跑动,方法可利用衣服、被子、湿毛巾等扑火,必要时可就地躺下翻滚,使火扑灭。5拨打“120”向医疗急救中心报警,安排人员到路口接应或送往医院救治。6向本单位部门主管领导汇报人员受伤抢救情况。五、注意事项1、救护人不可直接用手、其他金属及潮湿的物体作为救护工具,以防自己触电。2、防止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可能的摔伤,当触电者在高处的情况下,应考虑防止坠落的措施,救护者应做好自身防触电、防坠落安全措施。3、救护过程中要注意自身和被救者与附近带电体之间的安全距离,防止再次触及带电设备。4、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救治前,不应放弃现场抢救。5、如遇外人围观,则应安排专人维持现场秩序。178作业人员应对突发高空坠落现场处置方案一、工作场所省公司供电公司高空作业现场。二、事件特征作业人员在高空作业时,从高处坠落至地面、高处平台或悬挂空中,造成人身伤亡。三、岗位应急职责1、工作负责人1组织抢救伤员。2向医疗机构求助。3向本单位部门主管领导汇报。2、工作班人员1协助工作负责人开展现场处置。2抢救伤员,保护现场。四、现场应急处置1、现场应具备条件1通讯工具、照明工具、安全工器具、防坠差速器等工器具。2安全帽、急救箱及药品等防护用品。2、现场应急处置程序1现场抢救伤员。2拨打“120”、“110”电话请求援助。3汇报本单位主管部门领导。4送医院抢救。3、现场应急处置措施1作业人员坠落在高处或悬挂在高空时,尽快使用绳索或其他工具将坠落者解救至地面,然后根据伤情进行现场抢救。外伤急救措施包扎止血。18内伤急救措施平躺,抬高下肢,保持温暖,速送医院救治。骨折急救措施肢体骨折采取夹板固定。颈椎、腰椎损伤采取平卧、固定措施。搬动时应数人合作,保持平稳,不能扭曲。颅脑外伤急救措施平卧,保持气道畅通,防止呕吐物造成窒息。2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说清楚事件发生的具体地址和伤员情况,安排人员接应救护车,保证抢救及时。及时拨打“110”电话,请求援助。3在救护人员未到达现场时候,若发现受害者处于昏迷状态但呼吸心跳未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同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4及时向本单位部门主管领导汇报人员受伤抢救情况。5协助专业救护人员前往医院抢救。五、注意事项1、对坠落在高处或悬挂在高空的人员,施救过程中要防止被救和施救人员出现高坠。2、在伤员救治和转移过程中,防止加重伤情。3、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救治前,不应放弃现场抢救。199作业人员应对突发坍(垮)塌事件现场处置方案一、工作场所省电力公司供电公司生产、基建现场。二、事件特征生产、基建作业现场发生施工机械、跨越架、脚手架、建筑物、基坑塌方、杆塔倒塌等坍(垮)塌事件,造成人员伤亡和设施损坏。三、岗位应急职责1、现场负责人1负责组织坍(垮)塌现场人员抢救工作。2拨打120、119、110报警。3将事件信息报告本单位主管领导。2、现场作业人员1服从现场负责人指挥,做好人员抢救工作。2维持现场秩序,保护好事件现场。3做好信息收集及时汇报现场负责人。3、现场其他有关工作人1服从现场负责人指挥。2协助做好现场人员抢救工作。四、现场应急处置1、现场应具备条件1具备通讯工具及有关联系电话。2急救箱及药品。3应急照明器具。4作业使用的工器具。2、现场应急处置程序1立即对伤员进行施救。2查看和了解现场情况。203根据现场情况拨打报警电话。4将事件信息报告主管领导。3、现场应急处置措施1作业人员应立即撤离现场。有人员受伤的应大声呼救,现场负责人立即组织施救。在保证人员安全的情况下,对未坍塌部位采取加固或者拆除措施,防止坍(垮)塌范围扩大。2采取有效措施,尽快解救被困人员,并转移至安全地点。应根据伤员休克、骨折、出血等不同情况,按照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紧急救护法,采取相应施救措施。3迅速确定事故发生的准确位置、可能波及的范围、坍塌程度、伤亡人数及程度、失踪人数等,并设立危险警戒区域,严禁与应急处置无关的人员进入。4现场负责人发现有人员受伤或施救困难时,及时拨打120、119、110等报警电话,详细说明事发地点、坍塌程度、人员伤亡情况、联系电话,并派人到路口接应。5现场负责人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初步原因、可能波及的范围、坍塌程度、伤亡和失踪人数以及采取救治措施等情况报告主管领导。6在没有人员受伤的情况下,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加固或拆除,在确保人员生命安全的前提下,现场负责人组织恢复正常工作秩序。五、注意事项1、应急救护人员进入事故现场必须佩戴个人安全防护用品,听从指挥,不得冒险蛮干,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开展施救工作。2、施救时,要做好防止再次坍(垮)塌措施。高处施救,要采取防高坠措施。3、用吊车、挖掘机施救,要有专人指挥和监护,并做好防止机械伤害被救人员的措施。214、救护伤员时,动作快,操作正确,避免伤员再次受到伤害加重伤情。5、人员抢救过程中,应尽可能保护好现场。22中国华电集团公司1变压器着火现场应急处置方案1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变压器着火现场应急处置。2事件特征21集控室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报警。22工业电视监控系统显示存在火情。23现场检查发现变压器出现浓烟或明火。3应急处置31报警变压器着火时,发现火情人员立即向本单位消防部门(电话号码XXXXX)报警,同时向值长(电话号码XXXXX)汇报。32火情确认现场人员对火情进行判断,判明变压器着火部位、原因、性质以及火势情况。33现场处置331灭火3311发现变压器着火时,运行值班人员应立即检查保护动作情况,迅速做好着火变压器电气隔离措施。3312若变压器局部火势较小且着火性质明确,现场人员可使可用变压器周围的1211、二氧化碳等灭火器消防器材进行扑救。主变压器着火还要确认变压器自动喷淋装置动作情况,否则运行人员手动开启主变喷淋装置进行扑救。3313若油溢在变压器顶盖上着火时,运行人员应打开变压器下部事故放油油阀,将油排至事故油池,使变压器油面低于着火面。233314若是变压器内部故障着火时,则不得对变压器进行放油,以防着火变压器发生严重爆炸。3315若是变压器油流到地面着火时,现场人员可用干沙灭火。3316若变压器火灾仍未扑灭,现场人员可开启消防水,使用消防水枪扑救火灾。3316若火势仍还得不到有效控制或无法立即扑灭时,现场人员应及时联系地方消防部门(电话XXXXX)增援。3317安排熟悉道路人员去路口(厂门口、厂房门口)接消防部门救火车辆到现场进行扑救。3318未尽事宜按照相关规程、制度和标准,和相关专项预案执行。4安全事项41灭火人员在应急救援过程中要加强自我保护,严格按照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的相关规定做好个人安全防护措施。42参加灭火的人员在灭火时,应做好防止被火烧伤或被燃烧物所产生的气体引起的窒息、中毒以及防止触电的措施。43扑救变压器火灾时,应清理变压器附近易燃、易爆物品,做好控制火势蔓延措施,防止事态扩大。44应急处置以人员安全为首要任务,当火势无法控制,危及人身安全的情况下,应迅速疏散着火变压器周围人员撤离现场至安全区域,等待地方消防部门人员到来,防止变压器着火爆炸造成人员伤害等次生事故发生。45设立专人负责清点进出现场抢险人员的人数和名单,现场人员的人数和名单。5附件51应急联系方式(表略)52应急物资清单应急用品型号功能数量位置正压式呼吸器防止人员中毒、窒息XXX室下略53关键路线、标识和图纸1)场所、设备一览表、分布图(略);242)疏散路线、重要地点等标识(略)。3)变压器着火现场消防及设施配置图(略)。54作业场所危险性分析1)变压器火灾,燃烧物所产生的气体导致人员中毒、窒息;2)变压器火灾引发变压器爆炸,可能造成对人员伤害;3)变压器灭火时还有可能造成人员烧伤、触电。55易发故障部位1)高(低)压厂用变压器;2)主变。252电缆火灾现场应急处置方案1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电缆火灾突发事件的现场处置和救援工作。2事件特征21火灾现场有黑色浓烟冒出,伴随着烧糊的胶皮味;22其它有放电、火苗燃烧、爆炸等初期现象。3应急处置31当发生电缆火灾事故时,首先发现人员应立即向当值值长(XXXX)报警;32当值值长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并在集控室负责保持和电网调度联系协调,并根据调度命令安排运行方式;同时指挥运行人员采取如下措施321立即采取紧急隔离措施,电气设备要迅速切断电源,热力设备要迅速关闭或开启有关阀门,按照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灭火规则的规定进行灭火;322进行现场系统隔离或锅炉启停操作、巡视检查设备、设备监视、完成现场的安全措施;323办理工作票或按事故处理程序履行工作许可手续,落实、执行安全措施后组织进行抢修处理。33应急人员在接到报警后,必须立即奔赴火灾现场,组织灭火并做好火场的保卫工作和人员的疏散工作;34若火势不能控制,应立即启动火灾事故应急预案,在厂应急领导机构统一指挥下,进行救人和灭火;35如果电缆火灾严重,火势蔓延,运行中无法进行设备检修时,应及时汇报值长停运处理;36参加灭火的人员在灭火时,必须注意使用相应的灭火器,戴负压呼吸器,做好防止被火烧伤或被燃烧物所产生的气体引起的中毒、窒息以及防止爆炸的措施,电气设备灭火时还应防止触电;2637如果由于在电缆火灾事故处理过程中发生人身伤亡,应按需要启动相应的人身事故应急预案;38如果由于电缆火灾严重造成附近其它的设备损坏,应按需要启动相应的设备事故应急预案;39未尽事宜按照相关规程、制度标准以及相关专项预案执行。4注意事项41在应急救援过程中首先要保证应急人员的人身安全。在应急救援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气部分)的相关规定做好安全措施,参加应急人员要正确佩带和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相关安监人员要做好安全监督工作,以确保应急人员的安全。42如火灾事故较大时,应先初步观察、判断后从安全入口进入事故现场。43检修人员按照年度培训计划加强检修技能培训,以确保在发生电缆火灾后,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保质保量的完成恢复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44对所有可能参与电缆火灾事故应急响应的人员,还应加强安全教育培训,使之熟知应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特别是可能导致人身事故的危险因素,以确保应急过程中的人身和设备安全。45当事件的影响区域及严重程度需要对现场进行警戒时,保卫部警戒人员必须立刻赶赴现场担任警戒工作,并保证在执行任务期间,除必要的人员外,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应急现场。46应使用干式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灭火,不得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47进入隧道内消防员(应急扑救人员)应使用正压式消防空气呼吸器。48应急人员应注意身体情况,如感觉身体严重不适,应立即休息或接受救治。273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异常现场处置方案1适用范围适用于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异常突发事件的现场应急处置。2事件特征21二次系统遭受黑客或恶意代码通过与省调相连的链路攻击,导致我厂上传下达信息突变。22二次系统调度数据网纵向加密装置失效,遭受黑客及恶意代码通过调度数据网相连的微机攻击,导致我厂上传下达信息突变。23调度数据网用户使用的U盘含有木马软件、恶意病毒,导致二次系统异常或瘫痪。3应急处置31发生二次系统安全防护异常时,立即向当值值长(电话号码XXX)、信息中心经理(电话号码XXXX手机XXX)或通讯班班长(电话号码XXX手机XXX)报警。32按照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的要求,由熟悉设备的设备主人采取以下措施321应急原则当电力生产控制大区出现安全事件,尤其是遭受黑客或恶意代码的攻击时,应当立即向其上级电力调度机构报告,并联合采取紧急防护措施,防止事件扩大,同时注意保护现场,以便进行调查取证。323操作措施首先根据故障现象及影响范围判断故障是软件故障还是硬件故障。3231如果是软件故障,重新启动系统,看能否恢复;不能恢复则寻求厂家技术支持,并立即汇报省局通信调度,在通讯调度的指导下进行相关操作,以避免故障扩大。3232如果是硬件故障,先用外接的笔记本PING相应端口地址,以确定是否网络故障,是内网故障还是外网故障,若内网不通,则检查硬件设备,28将故障定位到具体的设备,更换备用的设备以尽快消除故障;若内网通、外网不通则联系中调协助查找原因、定位并修复。3234如果是线路问题,检查线路并定位故障位置,携带相应的熔接光缆或接续电缆的仪器设备到现场抢通线路。3235如果发现或怀疑二次系统感染计算机病毒或恶意代码攻击,应立即通知信息中心启动全网查杀病毒和恶意代码检测。若病毒或恶意代码无法清除,影响电力调度业务正常运行时,维护人员应立即根据事件可能影响的调度业务,通知省调自动化科进行相关业务的中断工作,迅速隔离事件源,对感染的系统进行恢复。若病毒或恶意代码无法清除且仅影响部分站点正常运行时,维护人员将受影响站点关闭,从网络上脱离,避免故障的扩大。3236如果发现二次系统网络有反动有害信息的传播或利用网络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等事件,应立即对事件进行阻断,并保留相关数据。324技术支持如果遇到技术难题或缺少急需的备品备件等情况应积极寻求技术支持。3241中调技术支持XXXX3242设备故障技术支持XXXXX4安全事项41必须严格执行检修申请制度,关停二次系统设备检修必须应向电网调度申请检修相关设备,电网调度批准后方可执行相应检修。42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履行工作许可手续,落实、执行安全措施后组织进行抢修处理。5附件(略)294锅炉除焦烫伤现场应急处置方案1适用范围11本方案适用于锅炉除焦人员烫伤现场应急处置。12其他人员烫伤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可参照本方案编制2事件特征除焦过程中发生人员被烟气烫伤、蒸汽烫伤、焦块灼烫等需要现场紧急处置的情形。3应急处置31报警发生人员烫伤,现场人员立即向医疗机构(电话号码XXXXXX)报警,同时向值长(电话号码XXXXXX)汇报。32现场急救321现场人员迅速使烫伤人员脱离危险区域。注意转移过程中应防止二次伤害,转运时创面应以消毒敷料或干净衣被遮盖保护。322采取“冷散热”的措施,如用冷水持续冲洗伤部。注意切忌在烧伤和灼伤创面敷擦任何东西和药物。323将覆盖在伤处的衣裤剪开,以避免使皮肤的烫伤变重。注意不应揉搓、按摩、拭擦、挤压烫伤的皮肤。33医疗救护331值长安排现场人员在约定地点接医疗救护车。332现场人员向医疗人员交待现场急救处置情况。333部门负责人安排人员配合医疗人员救护。4安全事项41在除焦作业时若出现人员烫伤,应立即停止除焦作业。42必要时设置警戒区。43现场人员应做好自身安全防护措施。44部门负责人做好进出现场抢险人员的清点。305附件51应急联系方式(略)52应急物资清单53关键路线、标识和图纸531除焦场所、设备一览表、分布简图(略)532应急撤离通道及区域、重要地点、水管及应急物品存放位置等标识示意简图(略)54事件易发部位541捞渣机、碎渣机等炉底区域。542锅炉观火孔、人孔门等处。543炉膛内部。315锅炉炉前燃油系统着火现场应急处置方案1适用范围11本方案适用于锅炉炉前燃油系统着火现场应急处置。2事件特征炉前油系统或燃油小室内冒烟着火,燃油层环境温度高,油位下降。3应急处置31报警现场人员立即向值长(电话号码XXXXX)报警,同时向消防机构(电话号码XXX)汇报。32现场急救321现场人员立即用泡沫、干粉等灭火器扑救。注意进入燃油小室时应注意防止烟气中毒,必要时穿戴正压式呼吸器。322运行值班人员立即停运供油泵,关闭阀门。注意操作阀门时必须使用铜制阀门钩。323消防员使用泡沫、干粉等灭火器扑救或用石棉布覆盖灭火,大面积火灾可用蒸汽或水喷射灭火,地面上着火可用砂子、土覆盖灭火。注意附近的电缆沟、电缆桥架、管沟有可能受到火势蔓延的危险时,应迅速用砂子或土堆堵,防止火势扩大。324当值值长负责现场指挥与控制,向应急指挥部和向有关领导进行汇报汇报。注意如需停炉或降负荷时向电网调度汇报。33医疗救护331值长安排现场人员在约定地点接医疗救护车。332现场人员向医疗人员交待现场急救处置情况。333部门负责人安排人员配合医疗人员救护。4安全事项41在进行应急处置时禁止乘用电梯。3242必要时设置警戒区。43现场人员应做好自身安全防护措施。44部门负责人做好进出现场抢险人员的清点。5附件54事件易发部位锅炉燃油层周围燃油小室内336燃油罐区着火现场应急处置方案1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燃油罐、管道、油罐车及其相关的燃油系统设备着火的现场应急处置。2事件特征21燃油罐区发现黑色气状烟雾、火焰,具有燃油气味;22其他燃烧、爆炸等初期现象。3应急处置31发生燃油罐区着火时,立即向值长(电话号码XXX)、保卫部消防(电话号码XXX)报警,立即汇报班长、分场领导,迅速开启燃油库区大门,便于消防车驶入。32按照调度和运行规程要求,由熟悉设备系统值班人员采取以下措施321操作措施1)燃油管道泄漏着火时,立即关闭输送燃油管道的阀门,切断事故源,电气设备着火时要迅速切断电源,按要求使用现场灭火器材进行灭火。2)油罐车卸油管道泄漏着火时,立即关闭油罐车卸油阀,关闭至卸油泵燃油管道供油阀门,停止卸油泵运行,关闭卸油泵进出口门,使用现场灭火器材进行灭火,必要时将油罐车拖出至油罐区以外安全区域。3)运行油罐着火时,立即投用备用油罐,迅速隔离着火油罐,将着火油罐的进油、出油、回油阀门、再循环、净回油阀门关闭,必要时停止供油泵运行。4)罐顶敞开处着火,必须必须立即启动泡沫灭火系统向罐内注入覆盖厚度在200MM以上泡沫灭火剂,迅速开启油罐淋水系统对油罐外壁强迫冷却。消防人员可在油罐四周泡沫管上连接泡沫喷枪,对油罐外部进行灭火。5)若是着火油罐火势过大,不能将着火油罐进行隔离或危及运行油罐安全运行时,立即汇报值长停止供油泵运行,关闭供油泵进出口门、再循环门;6)关闭罐区通向外侧的下水道、阀门井的阀门,防止发生燃油污染事故。7)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将失火油罐的油转移到安全油罐内,但必须注意34着火油罐油位不应低于输出管道高度。8)消防人员投用油罐两侧的直流消防水枪从各个方向(适当避开逆风方向)集中对准敞口处喷射进行罐体降温,封住罐顶火焰,使油气隔绝,缺氧熄灭;9)为防止着火油罐波及周围油罐,在燃烧的油罐与相邻油罐间用多支直流消防水枪喷洒形成一道水幕,隔绝火焰和浓烟。同时将相邻油罐的呼吸阀、透气孔用湿石棉布遮盖,防止火星进入罐内。10)油罐爆炸后,如有燃油外溢在防火堤内燃烧,应先扑救防火堤内的油火,同时采取冷却水冷却油罐外壁。323泄漏处置1)燃油管道泄漏时,立即关闭输送燃油管道的阀门,消除泄漏;锅炉供回油管道泄漏时,立即请示值长停止供油泵运行,关闭供油泵进出口门、燃油再循环门。2)燃油罐罐体轻微泄漏时,将罐内燃油转移到安全油罐,降低油罐油位至泄漏点以下,投运备用油罐。3)燃油罐罐体开裂尺寸较大而无法止漏,罐体大量泄漏时,迅速将罐内燃油转移到安全油罐内,关闭罐区通向外侧的下水道、阀门井的阀门,防止发生燃油污染事故。324现场人员戴上氧气呼吸器,在消防水幕的掩护下,查找泄漏发生的部位及形态,寻找和抢救伤员。325必要时采取人员疏散措施根据地形、风向、风速、事故设备内的燃油量、着火程度、以及周边道路、重要设施、建筑情况和人员密集程度等,对着火影响范围进行评估,设定危险区域、缓冲区域、疏散区域,实施必要的交通管制和交通疏导。326未尽事宜按照相关规程、制度和标准,和相关专项预案执行。4安全事项41参加应急处置人员要正确佩带空气呼吸器和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处置人员作业时必须严格执行防火、防静电、防中毒等安全技术要求,并应做好防止被火烧伤或被燃烧物所产生的气体引起的窒息、中毒以及防止爆炸的措施。42在进行失火、泄漏油罐的倒油过程中密切注意油罐油位,油罐油位控制不应低于输出管道高度。3543因罐体大量泄漏,防火堤内大量积油时,迅速关闭罐区通向外侧的下水道、阀门井的阀门,防止发生燃油污染事故。44值班人员根据现场指挥做好燃油罐区油系统的隔离,确保油系统不渗、漏油。45根据现场情况确定堵漏方案、并严格按照方案执行,不得随意蛮干。46应急处置人员以安全为首要任务,在危及人身安全的情况下,应迅速撤离现场。47设立专人负责清点进出现场抢险人员的人数和名单,现场人员的人数和名单,以及事故现场人员及伤残人员的人数和名单。5附件51应急联系方式(略)52应急物资清单53关键路线、标识和图纸531期油罐区平面布置图污油泵火车卸油平台铁路专用线2卸油罐1卸油罐泡沫罐室卸油泵房2油罐1油罐3油罐4油罐期卸油泵房污油池期供油泵房污油泵房值班室污油池污油泵房配电室期供油泵房消防水池配电室安全地点36532期油罐区平面布置图533疏散路线。期供油泵房疏散路线期供油泵房疏散路线油库区大门外安全地点运行值班室油库区空旷地带现场人员进行自救巡检签到室油库区大门外安全地点油库区空旷地带现场人员进行自救签到室配电室污油池期供油泵房冷油器油罐泡沫罐室安全地点37534期油罐区设备分布图、重要地点等标识。535期油罐区设备分布图、重要地点等标识。535油罐区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型号数量1期油罐1000M3钢质拱顶地上式2台污油泵消防棚火车卸油平台铁路专用线砂箱2卸油罐1卸油罐2油罐1油罐砂箱消防棚砂箱3油罐4油罐期火车卸油泵房污油池期供油泵房值班室污油池配电室期供油泵房签到室配电室砂箱污油池冷油器500M3油罐砂箱2泡沫罐1泡沫罐A污油泵期供油泵房BDCW2泡沫罐1泡沫罐4污油泵56W123W12345污油泵期火车卸油泵房67期汽车卸油泵房消防水池空气呼吸器灭火器灭火器灭火器灭火器382汽车卸油罐5M32台3期供油泵65Y5073台4期火车卸油泵100Y603台5期汽车卸油泵2CY18/29/3612台6期污油泵HGYB5025/201台7期污油池1座8期油罐1000M3钢质拱顶地上式2台9期供油泵80Y5063台10期火车卸油泵150Y75A2台11期污油泵KCB3331台12期污油池1座13期泡沫发生器PMG20002台14期油罐500M3钢质拱顶地上式1台15期供油泵100AY6793台16期供油泵65AY50121台17期污油泵KCB33321台18期冷油器1台19期污油池1座20期泡沫发生器PHY642台56易发故障部位1)燃油罐本体进出口,排污口、呼吸阀等管道、阀门、法兰连接密封等部位失效泄漏2)供油泵房燃油管道阀门、法兰连接密封等部位失效泄漏。3)卸油泵房燃油管道阀门、法兰连接密封等部位失效泄漏。4)污油泵房燃油管道阀门、法兰连接密封等部位失效泄漏。5)燃油罐区供回油系统燃油管道阀门、法兰连接密封等部位失效泄漏。6)油罐车装卸用软管泄漏或爆裂。7)其他等。397输煤系统皮带着火现场处置方案1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输煤系统皮带着火现场应急处置。2事件特征21输煤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报警。22输煤工业电视系统显示存在火情。23现场检查发现皮带出现冒烟或明火,输煤廊道内局部或整体烟雾弥漫。3应急处置31报警输煤皮带着火时,发现火情人员立即向本单位消防部门(电话号码XXXXX)报警,同时向值长(电话号码XXXXX)汇报。32火情确认现场人员对火情进行判断,若火势较小,应进行现场灭火处置;若火势无法控制应迅速汇报并及时撤离。33现场处置331隔离设备现场值班人员发现输煤皮带着火后,应立即停止着火皮带的运行。值长下令将相关设备全部停电。332灭火1)用现场灭火器或用水从着火两端向中间逐渐扑灭,同时采取在皮带上覆盖砂士等阻止火焰蔓延的措施。为防止皮带断裂时燃烧点向皮带的两端移动,在皮带的头部和尾部要安排灭火力量,防止火灾事故扩大。【注意】扑救火灾时,扑救人员应站在上风实施扑救,以防窒息、中毒。倾斜皮带应站在皮带的尾部方向扑救,防止廊道形成烟囱效应,火势、烟雾迅速向上蔓延威胁灭火人员。2)如果消防喷淋系统未自动投入运行,现场值班人员应立即手动投入输煤走廊的喷淋系统进行灭火。403)火势较大无法立即扑灭时,按专项预案要求,现场人员引导公司消防队及义务消防员等所有能参与的人员,组织扑救。4)若火势得不到有效控制,联系地方消防部门(电话XXXXX);5)值长安排现场人员在约定地点接消防车并带至着火地点。6)现场负责人向消防队指挥员交待火场情况,引导消防人员实施灭火。333疏散人员1)皮带着火初期,现场人员应立即将着火皮带廊道内无关人员疏散。2)火势,烟雾较大,扑救人员无法靠近着火点,应立即撤出着火皮带廊道。3)输煤系统栈桥内火灾A立即疏散栈桥下侧所有人员,设置警戒区。B着火范围较大,无法扑救,迅速撤离扑救人员,防止输煤廊道坍塌伤人。C若廊道坍塌危及附近机组安全,立即停机,将运行人员撤至安全区域。4安全事项41切断可能受到火势威胁的以及可能造成救火人员触电的电气设备电源。42着火皮带廊道所有出入口,输煤系统栈桥下侧设置警戒区。43现场人员应做好自身安全防护措施。44部门负责人做好进出现场抢险人员的清点。5附件51应急联系方式(略)52应急物资清单53关键路线、标识和图纸(略)54事件易发部位圆筒仓出料口、落煤筒、导料槽、拉紧器(室)、除尘器。418天然气调压站、前置模块泄漏应急处置方案1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天然气调压站、前置模块泄漏现场应急处置。2事件特征261固定式可燃气体探测器显示数据出现异常升高或报警。262定期巡查检测时便携式可燃气体检测仪数据超标或报警。563天然气压力非正常下降。564天然气调压站、前置模块周边出现泄漏异响或散发异味。3应急处置31报警发现调压站、前置模块天然气泄漏时,最先发现人员应立即向值长(电话号码XXXXX)或单元长(电话号码XXXXX)汇报。泄漏量较大时,应向本单位消防部门(电话号码XXXXX)报警。32泄漏确认运行人员应立即带便携式可燃气体检测仪至现场检测,判明泄漏部位、原因、泄漏量大小。33现场处置331如在天然气调压站或前置模块栅栏外未检测到天然气或天然气在空气中的浓度小于爆炸下限的20,运行人员打开调压站或前置模块栅栏门,进入区域内部利用可燃气体检漏仪进一步查找泄漏点。332对于调压站、前置模块区域内天然气设备、管道上的仪表、测压管发生泄漏,在不影响机组运行安全的情况下应立即关闭相应阀门,隔绝泄漏点,联系检修人员消缺。333当天然气过滤器上的法兰连接面、过滤器端盖出现泄漏时,如确认为轻微泄漏,应立即联系检修人员进行消缺处理;如泄漏量较大或检修人员无法进行在线处理时,应立将该过滤器切换至备用过滤器运行(切换时应做到42“先通后断”,确保天然气压力不波动),并对该过滤器进行可靠隔离,泄压后进行氮气置换。334当天然气调压站、前置模块内的排污阀(管)、放散阀(管)等可以在运行中进行隔离的且短时间内对调压站、前置模块运行无影响的泄漏点,应立即进行隔离,隔离后联系检修进行维修、处理。335如在天然气调压站或前置模块栅栏外已检测到天然气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或超过爆炸下限的20,运行人员应立即扩大检测范围,并制止附近的非防爆型设备或电气开关操作以及一切可能产生火花的作业,连续检测直至到达安全区域后方可使用无线通讯工具向单元长、值长汇报情况。336当天然气泄漏量较大,应立即请求本单位消防部门设立警戒区,并动用消防水对天然气污染区域进行喷淋稀释。337根据现场确定的泄漏点和泄漏程度,运行人员及时制定系统隔离措施,当隔离措施需要机组降出力运行或停机处理时,或可能造成机组不能按时启动,应将隔离措施上报总工或运行副总批准,并及时与电网调度联系沟通。337机组降出力运行或停机时应严格执行规程要求,保证设备安全。339机组降出力至要求值或机组熄火后应立即隔离相关设备,进行泄压,氮气置换,在确保现场安全的情况下安排检修人员进行抢修,或按正常检修程序办理相关许可手续及做好安全措施后进行维修、处理。3310未尽事宜按照相关规程、制度和标准,和相关专项预案执行。4注意事项41运行、检修人员进行的各项操作、维修、抢险行为均应严格按照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的相关规定,禁止违章作业。42人员进入天然气污染区域身上应无火种;必须穿着不产生静电服装,禁止穿化纤及易产生静电服装,禁止穿带钉鞋;应触摸静电释放装置去除人体静电;应关闭随身携带的无线通信设备。天然气泄漏污染区域含氧量小于195时,应正确使用正压式空气呼吸器。43进行天然气设备抢险,不得使用塑料管、橡胶管和胶板等高绝缘材料,防止静电积聚。44进行天然气设备抢险,应使用铜质或铍铜合金工具,如使用钢制工具,应采取防止产生火花的措施,如涂黄油、加铜垫等。4345不得携带、使用非防爆型电动工具、仪器、仪表。46在查找天然气泄漏点时应采用可燃气体检测仪或肥皂水,禁止使用明火。47当泄漏仪表测量数据涉及机组运行逻辑、保护时,应立即联系检修人员进入现场,经值长同意后闭锁相关逻辑、解除保护,或采取其它有效措施后方可对仪表进行隔离,采取相应安全措施的情况下由检修人员对泄漏点进行消漏处置。48为防止天然气污染区域因受天然气泄漏量及风向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应安排人员严密监视天然气浓度变化,及时调整天然气污染警戒区域;如遇大量高压气体泄漏,应采取消防水喷淋稀释、隔离气源,消除点火源等措施,同时安排周围无关人员迅速撤离疏散至安全区域。49天然气泄压排放时,在不影响安全的情况下,天然气应尽可能通过排放管、排放火炬排放,并进行流速调节控制,防止发生次生事故。5附件51应急联系方式(表略)52应急物资清单53关键路线、标识和图纸54作业场所危险性分析1)天然气泄漏,造成管道压力非正常下降,迫使机组降出力运行或急需停机。2)天然气泄漏,污染区内含氧量减少,可能造成作业人员或施救人员缺氧窒息死亡的严重后果。3)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