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场及场区道路设计说明书_第1页
进场及场区道路设计说明书_第2页
进场及场区道路设计说明书_第3页
进场及场区道路设计说明书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进场及场区道路设计说明书1设计范围本次道路设计是湟源县城小石头沟生活垃圾填埋处理工程中县城边缘至垃圾场填埋区的进场道路和场区内道路。进场道路的起点在湟源县林业局家属院门前与现有道路相交,终点至小石头沟垃圾场填埋区内,道路全长为2081039M。起点坐标为X60651237,Y35220674,终点为X59743375,Y35625151。参照工程工可报告、工可批复、初步设计完成了整条道路路线、路基、路面、排水及桥涵的设计内容。2设计资料及采用标准、规范21设计资料111000地形图(2004年4月数字化地形图)2湟源县小石头沟垃圾填埋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3湟源县小石头沟垃圾填埋处理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4湟源县小石头沟垃圾填埋处理场工程初步设计22采用规范1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2001)2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3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2001)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01395)5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规范(JTJ02485)3设计概要本次设计认真分析了工程工可报告、工可批复、初步设计中场区道路及场内道路的有关内容,并在现场进行了相关的测设。最终经过技术比较,决定采用初步设计中的路线方案,对工程进行详细设计。31场地地层结构根据工程地质报告,场区内地层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及加里东晚期花岗岩,现对其岩性描述如下1层黄土状土主要分布于沟谷两侧,东侧层厚44M64M,该层在19M25M间夹卵石,按照其特征划分如下湿陷性黄土状土土黄色夹褐色、锈黄色,稍湿、稍密,具空隙及虫孔,含植物根系。属于高压缩性土,该层厚度32M95M。标准承载力为180KPA。非湿陷性黄土状土土黄色夹褐色、锈黄色,稍湿、稍密,具空隙,虫孔发育,含植物根系,零星见砾石。属于高压缩性土,该层厚度04M67M。标准承载力为160KPA。2层碎石青灰色,褐灰色,稍湿,稍密中密,成分以花岗岩、砂岩、板岩为主,磨圆差,分选一般,该层厚度12M25M。标准承载力为240KPA。3层卵石青灰、灰白色,稍湿,中密密实,成分以花岗岩、砂岩为主,磨圆中等,分选差,层厚0621M。标准承载力为400KPA。4层花岗岩青灰色,灰白色,紫红等色,干湿饱和,根据分化程度可分为强风化花岗岩灰白、青灰色,紫红色,较致密,在层上部5585M内具花岗变余结构,碎石状、散粒状构造,岩石完整性极差;85M以下较致密坚硬,具花岗岩结构,块状构造,节理裂隙发育。埋深44M141M,层厚85134M。主要分布于两侧斜坡上。标准承载力为300KPA。中风化花岗岩青灰,灰白色,较致密坚硬,具花岗岩结构,块状结构,节理裂隙较发育,裂隙面平直且呈闭和状,岩芯多呈碎块状、短柱状。埋深178M208M,层厚大于1208M。两侧山谷均有分布。标准承载力为800KPA。32主要技术标准主要技术指标表技术指标厂外道路四级标准;计算行车速度(KM/H)20路基宽度(M)70行车道宽度(M)60停车视距(M)20极限最小半径(M)15一般最小半径(M)30不设超高最小圆曲线半径(M)150回头弯道最小半径(M)15缓和曲线最小长度(M)20最小坡长(M)80凸形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M)200凹形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M)200竖曲线最小长度(M)20小桥涵设计洪水频率1/25最大纵坡()9路基设计洪水频率1/2533路基压实度要求压实要求路床顶以下深度最低压实度080CM95填方80CM90挖方及小于30CM的低填方9534地震烈度7度。4道路设计41路线设计411设计原则1路线走向符合工可报告、工可批复、初步设计所定的控制点;2在工程量不增加的情况下,尽量争取较高的线型指标,力争达到均衡、连续,以保证道路的使用质量;3线位布设尽可能顺应地形,力求与农田水利规划相配合,尽量少占良田。412平面设计由于道路要先到达生活辅助区,然后进入垃圾填埋区,为了满足道路技术指标的要求,初步设计中采用4段回头曲线的展线方式完成进入场地,这基本符合当地地形的情况和工程使用的需要,因此在施工图设计阶段采用了初步设计的路线走向方案;但,在初步设计中,回头曲线处线形生硬,既不美观也不顺适,我们又在K067354K07798段,K097947K110945段,K138013K143154段,K155068K169966段重新进行设计,使得线形既符合规范的要求又达到行车顺适的需要。由于地形图与实际地形可能存在差异,设计路线不适宜地形时,在施工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地形对线路进行适当调整。413纵断面设计由于在平面设计中充分考虑了道路爬坡的需要,延展线形满足生活辅助区2090M的设计高程的要求,因此纵坡适宜,设计基本达到规范的要求。414技术指标的采用情况采用主要技术指标表技术指标厂外道路四级标准;计算行车速度(KM/H)20路基宽度(M)70路线长度(M)208104交点个数(个)17最小平曲线半径(M)30回头弯道最小半径(M)16平曲线占路线总长()43最小坡长(M)71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M)1206/1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M)926/1最大纵坡()7742路基、路面及排水421路基设计1设计原则根据沿线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选择合理的路基横断面形式和边坡坡率,并采用经济合理的排水防护工程,确保路基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2路基横断面的布置1本工程为两车道四级厂外道路,全线采用以下断面形式05M(土路肩)60M(车行道)05M(土路肩)70M2车行道采用双向横坡,坡度20,土路肩横坡采用25。3本设计以路基的边缘作为设计标高,超高过渡以行车道内侧未加宽前的路基边缘作为旋转轴,即先将外侧车道绕道路中线旋转,待达到与内侧车道构成单向横坡后,整个断面再绕未加宽前的内侧车道边缘旋转,直至达到横坡超高值。4路堤边坡设计本设计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北部,黄土可作为路基填料,挖路堑土方可利用,土质主要为黄土,路堤边坡设计依据填土高度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边坡形式与边坡坡率。填土高度H5M时,边坡坡率采用115一坡到底的直线坡。填土高度H5M时,采用阶梯形边坡,路基边缘以下5M内的边坡坡率采用115,5M以下边坡坡率采用1175,在边坡坡脚处的设置了10M平台。5路堑边坡设计路堑边坡形式,路堑边坡形式的设计主要考虑边坡的稳定性、耐久性和路堑断面的经济性。确定本项目路堑边坡形式为阶梯形,台阶高以6M为基准,边坡平台宽10M。阶梯型边坡的分级坡度第一级边坡(5M高)采用110的坡率,第二级边坡采用1075。6特殊路基的设计在部分路段,由于挖填方高度较大,占用大量良田,为此,在这些路段设计了护肩路基、矮墙路基;施工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具体的路基形式。7路基压实路线所经局部路段的土质具湿陷性,为尽量减少路基的沉降,保证路基路面强度与结构稳定,必须严格控制填土的干密度,保证路基压实达到规定压实度。路床顶以下深度最低压实度080CM95填方80CM90挖方及小于30CM的低填方95因道路沿线有湿陷性黄土存在,故须对地基采用夯实及换填等处理措施,然后在处理地基层上铺三七石灰土处理。具体厚度根据道路沿线实际情况确定,本工程暂时按照道路沿线均35CM考虑。43路面设计1本工程道路K0000K17600段路面采用沥青碎石路面,结构组合如下4CM沥青碎石16CM水泥稳定砂砾35CM三七石灰土总厚度55CM2K17600K18000段路面采用石屑路面,结构组合如下2CM石屑面层14CM泥结碎石15CM炉渣垫层总厚度31CM3K180000K209041段进入垃圾填埋库区,路面设计中须加入土工布及土工膜,结构组合如下2CM石屑面层14CM泥结碎石15CM炉渣垫层5CM夯实素土土工布土工膜50CM夯实素土总厚度34CM本段在施工中要特别注意,由于路基开挖可能到达岩石层,土工布及土工膜不能直接铺在岩石上,因此必须要保证土工膜下又50CM的夯实粘土。44道路排水本设计采用边沟及排水沟,所有挖方路段及高度小于边沟深度的填方路段均设置边沟,有些填方路段也设排水沟;边沟及排水沟断面采用梯形,底宽04M,沟深04M两侧坡率110,采用75号浆砌片石砌筑。施工时要注意,由于设计时路线多处与实际上的农田灌溉水渠相重合,占用了许多的灌溉渠,因此为了农田水利建设的需要,在实际施工时可以将浆砌边沟的断面面积加大,作为灌溉渠。5涵洞由于道路多处与灌溉渠相交,为了农田水利建设以及边沟排水的需要,在K0022、K0280、K1040、K1119、K1400、K1615处设置了施工方便的钢筋砼圆管涵,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出入口的形式和圆管涵的长度,按照标准图施工。46场内临时道路从场内道路到垃圾填埋作业区及填埋区内部采用临时作业性质的可装拆的预制水泥混凝土道板,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铺设,每块混凝土预制板的尺寸为长2M,宽1M,厚015M,重750KG,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