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A/T 1447-2017法庭科学变造文件的紫外光致发光检验技术规范》是一项由中国公安部发布的技术标准,旨在为司法鉴定领域中利用紫外光致发光技术检验变造文件提供统一的操作指导和评估准则。该标准详细阐述了在检测可能被篡改或伪造的文件时,如何运用紫外光照射来揭示文件材料的特征变化,从而辅助判断文件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下是该标准内容的几个关键点:
-
适用范围:标准明确了其适用于各类纸质、墨水、印章印油等文件材料在受到紫外光照射下产生的荧光或磷光现象进行观察和分析,以识别文件是否存在添加、擦除、替换等变造痕迹。
-
技术原理:介绍了紫外光致发光的基本原理,即不同物质在紫外光激发下会发出特定波长的可见光,这一特性可用于区分文件材料的原始与后期添加部分,因为不同时间、来源的墨水、纸张等在紫外光下的反应可能有显著差异。
-
检验设备与环境:规定了进行紫外光致发光检验所需的专业设备标准,如紫外光源的波长范围、强度要求及检测室的光线控制条件,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重复性。
-
检验程序:详细描述了从样本预处理、紫外光照射观察、图像采集记录到分析判断的全过程操作步骤,强调了检验过程中应记录的具体信息点,包括但不限于发光颜色、强度、分布模式等特征。
-
结果判定与报告:提供了依据观察到的荧光或磷光现象判断文件真伪的标准和方法,要求检验人员需综合考虑所有观测数据,形成科学、客观的检验结论,并按照规定的格式编写检验报告。
-
质量控制与安全措施:强调了实施检验过程中应遵循的质量控制原则,确保检验过程的标准化和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同时指出操作紫外光源时的安全注意事项,以保护检验人员的健康。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17-10-05 颁布
- 2017-10-05 实施
文档简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