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年型粒单细胞白血病_第1页
幼年型粒单细胞白血病_第2页
幼年型粒单细胞白血病_第3页
幼年型粒单细胞白血病_第4页
幼年型粒单细胞白血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八版,1,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juvenile myelomonocytic leukemia,JMML)是一种罕见的克隆性造血干细胞增生异常性疾病。多发生在幼年期。过去称为“幼年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JCML)”,1990年国际JMML工作组和欧洲MDS工作组将JCML更名为JMML。,2,发病机制,JMML起源于多能造血干细胞,可造成红系、髓系和巨核系的发育异常。其异常增生的特点表现在外周血和骨髓的单核细胞明显增高。JMML与多发性神经纤维瘤型(NF1)关系密切,而后被人们关注,NF1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NF1儿童明显增加发展成为恶性髓系白血病的危险,包括粒单核白血病,急性髓系白血病,NF1基因位于17q11.2,1990年被克隆,编码信号蛋白神经纤维素(neurofibromin),约15%的JMML的患儿伴有NF1,有15%无NF1证据而有NF1基因突变,NF1基因的丢失使细胞内的Ras信号传导途径激活,从而导致NF1患儿发展成白血病。,3,发病机制,Noonan综合征患儿也容易发生JMML,该患儿有50%具有PTPN11基因突变,该基因位于染色体12q24,编码蛋白酪氨酸SHP2。SHP2位于生长因子和蛋白激酶下游,受RAS生长信号的调控。当PTPN11基因发生突变后,SHP2的磷酸酶活性增强,从而延长RAS和ERK2/MAPK1通路活性、促进细胞增殖。因此认为PTPN11基因突变也是导致JMML发生的重要因素。还有一些遗传性疾病,如染色体8-三体型、7-单体综合征患儿,与JMML有相似的临床表现,但7-单体综合征HbF减低,这与JMML相反。,4,临床表现,95%的患儿在诊断时年龄小于4岁,其中60%发生在2岁以前。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为1.42.5:1。起病可急或缓,常以呼吸道症状为主。最常见的表现是发热、不适、咳嗽、腹胀。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部感染常见,但这些不是JMML的特异表现,与婴儿期的多种微生物感染表现类似,因此应注意除外感染因素。最主要的是骨髓增殖性疾病的表现,肝、脾、淋巴结肿大。皮肤损害是常见且重要的特征,见于半数以上的患儿,表现为多见面部斑丘疹或湿疹样皮疹,甚至为化脓性皮疹,黄色瘤,牛奶咖啡斑,由于血小板减少而继发出血亦非罕见。对激素治疗无反应。,5,实验室检查,血象 Hb轻中度减低,Plt减少,半数在50109/L以下,白细胞增多,2/3患儿在50109/L以下,少数患儿(10%,HbA2减低,免疫球蛋白呈多克隆增加,血清溶菌酶增加,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减低,正常或增加,并不能提供诊断依据。,8,诊断标准,2008年WHO发布了JMML的最新诊断标准,9,鉴别诊断,婴幼儿期类白血病反应: 可有肝脾大,血小板减少,末梢血象中偶见中晚幼粒及有核红细胞,但往往存在慢性感染灶,无单核细胞增高及HbF明显升高。巨细胞病毒及EB病毒感染:可有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增多,血小板减少,但骨髓常呈增生低下,巨核细胞不减少,无明显单核细胞增高及HbF明显升高,病毒学检查为阳性。郎格罕组织细胞增生症: 可表现为白细胞增多,单核细胞增多,肝脾肿大,皮肤损害,与JMML特征性的鉴别是绝大多数患儿有骨骼的损伤并在骨髓、脾、皮肤等组织中发现S-100+ 的郎格罕细胞。CML :CML患儿亦可表现为白细胞增多、脾肿大。,10,治疗,JMML化疗效果不佳,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唯一明确能够改善JMML预后的治疗方法。移植后5年生存率可达50%以上,而移植死亡率在15%以下。但移植前没有标准方案。对于无明显症状的患儿,可以观察而无需治疗。移植前强化疗已不再推荐,如果患儿具有高白细胞及明显脏器浸润,可用巯嘌呤(6-MP) 50mg/m2.d,也可加维甲酸,但效果不肯定。对病情严重患儿,可用小剂量阿糖胞苷40mgm2.d*5天;如果效不佳,可联用蒽环类药物。移植前是否脾切除存在争论。靶向治疗主要是抑制RAS及其调控通路中的相关蛋白,正在细胞及动物中进行研发。,11,预 后,JMML预后差,多数自然生存期短于9个月,但其病程存在异质性,并于诊断时年龄明显相关。67%的婴儿JMML平均生存期可达5年,而1岁以上的儿童JMML,若不治疗,将不能获得长期生存。 提示预后好的因素有: 年龄15%; Plt40109/L; 无克隆性遗传学异常者。具有良好因素的患儿,即使不行造血干细胞移植,也有一半孩子可获得24年的长期生存。,12,预防,避免接触有害因素:孕妇和小儿均应避免接触有害化学物质,电离辐射等引起白血病的因素,接触毒物或放射性物质时,应加强各种防护措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