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29.240 Q/GDW Q/GDW 11071.102013 110(66)750kV智能变电站通用一次设备 技术要求及接口规范 第10部分: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Universal Primary Equipment 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d interface Specification for 110(66)kV750kV Smart substation Part10:Metal-oxide surge arresters without gaps for a.c. systems 2014-07-01 发布 2014-07-01 实施国家电网公司 发布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目 次 前 言 .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正常和特殊使用条件.1 4.1 正常使用条件.1 4.2 特殊使用条件.2 5. 技术参数.2 5.1 标准额定电压.3 5.2 标准额定绝缘频率.3 5.3 标准标称放电电流.3 5.4 避雷器外套的绝缘耐受.3 5.5 参考电压.4 5.6 残压.4 5.7 内部局部放电.4 5.8 避雷器的密封性能.4 5.9 多柱避雷器的电流分布.4 5.10 热稳定性.4 5.11 长持续时间电流冲击耐受.4 5.12 动作负载.4 5.13 避雷器工频电压耐受时间特性.6 5.14 短路试验.6 5.15 脱离器.6 5.16 避雷器附件的要求.7 5.17 避雷器的机械负载.7 5.18 电磁兼容性.8 5.19 寿命的终结.8 5.20 避雷器的持续电流.8 5.21 0.75 倍直流参考电压下漏电流.8 5.22 大电流冲击耐受.8 5.23 避雷器的耐污秽性能.8 5.24 避雷器的包装、运输和保管.8 6. 标准接口.8 6.1 电气接口.8 Q/GDW 11071.102013 II 6.2 二次接口.9 6.3 土建接口.10 7. 选用原则.10 8. 试验.10 8.1 瓷外套避雷器.10 8.2 复合外套避雷器.11 8.3 交接试验.12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避雷器通用设备一览表 .13 附录 B (规范性附录)避雷器标准安装接口图 .14 编 制 说 明.20 Q/GDW 11071.12013 i 前 言 110(66)750kV智能变电站通用一次设备技术要求及接口规范共分为12个部分: 第 1 部分:变压器; 第 2 部分:高压并联电抗器; 第 3 部分: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 第 4 部分:高压交流断路器; 第 5 部分:高压交流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 第 6 部分:电流互感器; 第 7 部分:电容式电压互感器; 第 8 部分: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 第 9 部分:低压并联电抗器; 第 10 部分: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第 11 部分:支柱绝缘子; 第 12 部分:高压开关柜。 110(66)750kV智能变电站通用一次设备技术要求及接口规范的每一部分中分别 包括设备的技术参数、标准接口、选用原则、试验项目等内容。 本部分为110(66)750kV 智能变电站通用一次设备技术要求及接口规范的第 10 部分。 本部分内容以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相关的国家标准、电力行业标准为基础,同 时考虑近些年来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制造技术的进步和运行经验的提高, 标准中 所规定的有关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技术参数一般高于或等于国标和行标的要求。 本部分由国家电网公司基建部提出并解释。 本部分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苏宁、殷禹、林玉烽、陈晓捷、仇一凡 本部分首次发布。 Q/GDW11071.102013 1 110(66)750kV 智能变电站通用一次设备技术要求及接口 规范 第 10 部分: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避雷器通用设备的正常和特殊使用条件、技术参数、标准接口、选用原 则和试验项目。 本部分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 110(66) 750kV 智能变电站中电压为 20kV750kV的无 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以下简称避雷器)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 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 件。 GB 311.1-2012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neq IEC 60071-1:1993) GB 11032-2010 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3. 术语和定义 GB 11032-2010 中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通用设备 General Equipment 经过归并、优化参数,减少型式后,积极推广、倡导应用的设备类别。本部分适用的通 用设备见附录 A。 3. 2 电气接口 Electrical Interface 设备的外形、布置方式及安装标准要求。 3.3 二次接口 Secondary Interface 设备二次部分的配置及接线要求。 3.4 土建接口 Construction Interface 设备基础或支架的设计要求。 4. 正常和特殊使用条件 除非另有规定, 避雷器和辅助设备均应在其额定特性和 4.1 中列出的正常使用条件下使 用。如果使用条件和正常使用条件不同,制造厂应按用户提出的特殊要求设计产品,或者应 和用户达成适当的协议(见 4.2) 。 4.1 正常使用条件 符合本部分的避雷器在下述正常运行条件下应能正常运行: a) 环境温度在40至40范围内; Q/GDW11071.12013 2 b) 太阳光辐射; 注:太阳最大照射(1.1kW/m 2 )的影响已通过在型式试验中把试品预热的方法予以考虑。如果在避雷 器附近有其他热源,避雷器的使用需经供需双方协商。 c)海拔不超过 1000m; d)交流电源的频率不低于 48Hz,不超过 62Hz; e)长期施加在避雷器端子间的工频电压应不超过避雷器的持续运行电压; f)风速35m/s; g)地震烈度 7 度及以下地区; h)覆冰厚度不大于 20mm; i)垂直安装。 4.2 特殊使用条件 在特殊使用条件下,避雷器的设计、制造及使用应特殊考虑。下述是避雷器典型的特殊 使用条件,在避雷器制造和使用时需要特殊考虑,并应引起制造厂注意: a)温度高于+40或低于-40; b)使用海拔高度超过 1 000m; c)能引起绝缘表面或安装金具劣化的烟气或蒸汽; d)因烟气、灰尘、烟雾或其他导电物引起的严重污秽; e)过度暴露在严重的潮气、湿气、降水或蒸汽中; f)避雷器带电冲洗; g)粉尘、气体或烟气的爆炸混合物; h)异常机械条件(地震、振动、强风速、厚覆冰、高弯曲负荷) ; i)异常运输和贮存; j)系统频率低于 48Hz 或高于 62Hz; k)避雷器靠近热源(见 4.1.b) ; l)风速35m/s; m)非直立安装和直立悬挂使用 n)地震烈度大于 7 度; o)避雷器的扭转负荷; p)避雷器的拉伸负荷; q)避雷器用于机械支撑。 5. 技术参数 用来确定避雷器和辅助设备特性的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a) 标准额定电压; b) 标准额定频率; c) 标准标称放电电流; d) 避雷器外套的绝缘耐受; e) 参考电压; f) 残压; g) 内部局部放电; h) 避雷器的密封性能; i) 多柱避雷器的电流分布; j) 热稳定性; k) 长持续时间电流冲击耐受; l) 动作负载; m) 避雷器工频电压耐受时间特性; n) 短路试验; Q/GDW11071.102013 3 o) 脱离器; p) 避雷器附件的要求; q) 避雷器的机械负载; r) 电磁兼容性; s) 寿命的终结; t) 避雷器的持续电流; u) 0.75 倍直流参考电压下漏电流; v) 大电流冲击耐受; w) 避雷器的耐污性能; x) 避雷器的包装、运输和保管。 5.1 标准额定电压 避雷器的额定电压标准值,kV(有效值) ,在规定的电压范围内以相等的电压级差列于 表 1。 表 1 额定电压的级差 额定电压范围 kVr.m.s. 额定电压级差 kVr.m.s. 330 1 3054 3 5496 6 96288 12 288396 18 396756 24 注:其他额定电压值也可接受,但需是 6 的倍数(电机用避雷器的额定电压除外) 。 5.2 标准额定绝缘频率 标准额定频率为50Hz和60Hz。 5.3 标准标称放电电流 标准 8/20 标称放电电流为:20 000A,10 000A,5 000A,2 500A 及 1 500A 。 5.4 避雷器外套的绝缘耐受 避雷器外套的绝缘耐受电压应根据避雷器使用的标称系统电压按GB 311.1-2012中对高 压电器外绝缘的规定进行绝缘耐受试验。 GB 311.1-2012 中高压电器外绝缘未规定的,按以下要求对避雷器外套进行绝缘耐受 试验。 避雷器外套应能耐受下述电压: a)雷电耐受电压等于1.3倍避雷器的雷电冲击保护水平; 注1:系数1.3包括大气条件的变化及放电电流高于正常值。 b)对于额定电压为288kV及以上的10 000A和20 000A的避雷器操作耐受电压等于1.25倍 的避雷器操作冲击保护水平; 注2:系数1.25包括大气条件的变化及放电电流高于避雷器操作冲击残压试验用电流值 表中的最大值(见操作冲击残压试验)。 c)对于户外用避雷器外套应进行湿工频电压耐受试验;对于户内用避雷器外套应进行 干工频电压耐受试验。 1 500A、2 500A及5 000A的避雷器和强雷电负载的避雷器外套应耐受1分钟工频电压, 其电压峰值等于0.88倍雷电冲击保护水平。 Q/GDW11071.12013 4 额定电压低于288 kV的10 000A及20 000A的避雷器外套应耐受1分钟工频电压,其电压 峰值等于1.06倍操作冲击保护水平。 5.5 参考电压 5.5.1 避雷器的工频参考电压 每只避雷器(或避雷器元件)的工频参考电压应在制造厂选定的工频参考电流下测量。 在例行试验中,应规定选用的工频参考电流下的避雷器最小工频参考电压值,并应在制造 厂的资料中公布。 5.5.2 避雷器的直流参考电压 对整只避雷器(或避雷器元件)测量直流参考电流下的直流参考电压值,其值应不小于 GB11032-2010附录J 规定值,并应在制造厂的资料中公布。 5.6 残压 测量残压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各种规定的电流和波形下某种给定设计的最大残压。这些 残压可从型式试验数据中得到,也可从制造厂规定的和公布的例行试验用的雷电冲击电流 下的最大残压中得到。 对于任何电流和波形,某种给定的避雷器设计的最大残压可从型式试验时被试的比例 单元的残压乘以比例系数算出。比例系数等于公布的最大残压(例行试验时已被检验)与在 同样电流和波形下比例单元所测残压之比。避雷器在陡波、雷电、操作冲击电流下残压值 应不大于GB11032-2010中附录J的规定。 注:例行试验时,对于额定电压高于42 kV的避雷器,可用直流参考电压或工频参考电压进行残压换 算。 5.7 内部局部放电 避雷器在1.05倍持续运行电压下的局部放电量应不大于10pC。 5.8 避雷器的密封性能 避雷器应有可靠的密封。在避雷器寿命期间内,不应因密封不良而影响避雷器的运行 性能。对于具有密封的气体容积和具有独立的密封系统的避雷器,其密封泄漏率应符合密 封泄漏试验的规定。 5.9 多柱避雷器的电流分布 制造厂应规定多柱避雷器中单柱的最大电流值。电流分布最大不均匀系数不大于 1.10。 5.10 热稳定性 经供需双方协商,可按GB11032-2010中9.2.2条进行特殊的热稳定试验。 5.11 长持续时间电流冲击耐受 在型式试验时,避雷器应耐受长持续时间电流冲击的考核。 (见GB11032-2010中8.4条) 对于有线路放电等级要求5000A 、10000A 及 20000A 的避雷器,应按要求的线路放电等级通 过线路放电试验(见 GB11032-2010中 8.4.2)验证长持续时间电流耐受能力。 对于无线路放电等级要求1500A、2500A、5000A及10000A的避雷器,应通过方波电流冲击试 验(见GB11032-2010中8.4.3)验证长持续时间耐受能力。 试验后观察试品,电阻片应无击穿、闪络、破碎或其他明显损伤的现象。 长持续电流试验前后残压变化应不大于5%。 5.12 动作负载 避雷器应能耐受动作负载试验 (见GB11032-2010中8.5) 所示的运行中出现的各种负载。 这些负载不应引起损坏或热崩溃。 Q/GDW11071.102013 5 对于无线路等级要求的1 500A、2 500A、5 000A及10 000A避雷器,强雷电负载避雷器 (见GB11032-2010中附录C),应通过大电流冲击动作负载试验验证(见GB11032-2010中 8.5.4及图1)。 对于有线路等级要求5 000A、10 000A及20 000A避雷器和并联补偿电容器用避雷器,应 通过操作冲击动作负载试验验证(见GB11032-2010中8.5.5和图2)。 如果试品达到热稳定,且试验前后残压变化不大于5%,以及试验后检查电阻片无击 穿、闪络或破损的现象,则避雷器通过试验。 I n 标称放电电流 图1 避雷器大电流冲击动作负载试验 Q/GDW11071.12013 6 图2 避雷器操作冲击动作负载试验 5.13 避雷器工频电压耐受时间特性 制造厂应提供避雷器在预热到60并分别经受大电流或线路放电等级能量负载后,允许施 加在避雷器上工频电压的持续时间及相应的工频电压值,而不发生损坏或热崩溃的数据。 提出的资料应为工频电压与时间的曲线,且在曲线上应标明施加工频电压前的冲击能 量消耗。 注1:该曲线对于选择避雷器额定电压是必要的。避雷器的额定电压由当地系统条件(如雷电、操作 和暂时过电压) 决定。 注2:经供需双方同意,该曲线也可以通过计算建立。 注3:暂时过电压曲线应包括时间范围为0.1s到20min。对于使用在无清除接地故障装置的中性点绝缘 系统或谐振接地系统,时间应扩大到24 h。 工频电压耐受时间特性应按 GB11032-2010 中附录 D 所示程序进行验证。 5.14 短路试验 额定电压42 kV及以上避雷器和保护发电机用避雷器应具有压力释放装置。 具有压力释放功能的避雷器,依据制造厂宣称的短路额定值按GB11032-2010中8.7进行 短路试验,以验证避雷器的故障不会导致外套粉碎性爆破,且如果产生明火应在规定的时 间内自熄灭。 5.15 脱离器 Q/GDW11071.102013 7 5.15.1 脱离器耐受 当避雷器装有脱离器或与脱离器相连时,脱离器应耐受下列各项试验而不动作。 长持续时间电流冲击试验(见GB11032-2010中8.6.2.1) 动作负载试验(见GB11032-2010中8.6.2.2) 雷电冲击放电能力试验(见附录N)(安装在标称系统电压35kV及以上的输电线路上 的避雷器) 5.15.2 脱离器动作特性 对中性点有效接地系统,脱离器按照 GB11032-2010中 8.6.3 的要求,在 20 A、 200A、 800 A三种工频电流值下,确定脱离器的动作时间。 对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脱离器按照 GB11032-2010 中8.6.3 的要求,在 100 mA、1A、 20 A三种工频电流值下,确定脱离器的动作时间。 脱离器应有有效的和永久脱离的清晰标志。 5.16 避雷器附件的要求 避雷器附件根据制造厂设计和用户要求,可包括均压元件、监测元件等,应满足避雷 器规定性能要求。 5.17 避雷器的机械负载 制造厂应该规定与安装及运行相关的最大允许端部负载,如弯曲、扭转及拉伸负荷。 5.17.1 避雷器的弯曲负荷 避雷器应能耐受制造厂宣称的弯曲负荷值(见GB11032-2010中8.9)。在2.5(F 1 + F 2 /2) 下述机械负荷共同作用下耐受10s而不损坏,并可靠运行。 a) 避雷器顶端承受导线的最大允许水平拉力F 1 ,其值按表2规定 表 2最大允许水平拉力 F 1避雷器额定电压 kV(有效值) 2.425 4290 96216 288468 600648 最大允许水平拉力 N 147 294 490,980 980,1 470 水平横向 2 500 水平纵向 2 500 b)作用于避雷器上的风压力F 2 应按下式计算: F2= 16 2 0 S9.8,N 式中: 0最大风速,m/s; S避雷器的迎风面积(应考虑表面覆冰厚度20 mm),m 2 ; 空气动力系数,它依风速大小而定。当 035 m/s时,=0.8。 经供需双方协商,可以按附录M.5进行风弯矩计算。 注1:当确定施加在避雷器上的动态负荷时,用户应考虑风,覆冰及电磁力对安装的影响; 注2:封闭在包装箱中的避雷器应该耐受用户规定的运输负荷,但不少于2M1级; 注3:与瓷外壳避雷器不同,复合外套避雷器在运行中可能出现偏移。 5.17.2 耐气候特性 避雷器应能耐受GB11032-2010中8.10所规定的环境作用。 5.17.3 绝缘底座 Q/GDW11071.12013 8 当避雷器安装有绝缘底座时,它应能耐受可能影响其正常功能的下述每一项试验而不 破坏: 弯曲负荷试验(见GB11032-2010中8.9); 环境试验(见GB11032-2010中8.10)。 5.17.4 承受地震力 制造厂应通过计算或试验,提供避雷器可承受的地震加速度能力。 注:避雷器的承受地震力的考核正在考虑中。 5.18 电磁兼容性 尽管避雷器对电磁干扰不敏感,但仍需进行无线电干扰试验。 在正常运行条件下,避雷器应不发射出明显的干扰信号。对于额定电压84kV及以上的 避雷器应进行无线电干扰电压(RIV)试验(见GB11032-2010中8.12)。在1.05倍持续运行 电压下,避雷器最大无线电干扰水平不应超过500 V。 5.19 寿命的终结 根据用户的要求,制造厂应该给出根据国际和国家法律规定,所有避雷器元件报废和 (或)循环利用的足够的信息。 5.20 避雷器的持续电流 在持续运行电压下通过避雷器的持续电流应不超过规定值,该值由制造厂规定和提 供。 5.21 0.75 倍直流参考电压下漏电流 0.75 倍直流参考电压下漏电流一般不超过50A。多柱并联和额定电压216 kV以上的 避雷器漏电流由制造厂和用户协商规定。 5.22 大电流冲击耐受 大电流冲击耐受用于抽样试验,以及大电流冲击动作负载试验、强雷电负载避雷器动 作负载试验,操作冲击动作负载试验的预备性试验、工频电压耐受时间特性试验和避雷器 热稳定试验。 大电流冲击耐受要求见GB11032-2010中8.5.4。 5.23 避雷器的耐污秽性能 避雷器外套的最小公称爬电比距应符合以下要求: 级轻污秽地区 17 mm/kV; 级中等污秽地区 20 mm/kV; 级重污秽地区 25 mm/kV; 级特重污秽地区 31 mm/kV。 级及以上重污秽地区用避雷器应做污秽试验,污秽等级划分及人工污秽试验方法见 GB11032-2010 中附录F 和附录O。 5.24 避雷器的包装、运输和保管 避雷器的包装、运输和保管见GB11032-2010中附录P。 6. 标准接口 6.1 电气接口 a)35750kV避雷器采用高位布置,安装在支架上,用螺栓与支架固定。 b)750kV 避雷器安装底座螺孔中心距离及螺孔大小采用 350mm350mm,4-32mm。 c)330500kV 避雷器安装底座螺孔中心距离及螺孔大小采用 350mm350mm,4- 24mm。 Q/GDW11071.102013 9 d) 66220kV避雷器安装底座螺孔中心距离及螺孔大小采用 270mm270mm, 4-18mm。 e)35kV 避雷器采用瓷外套时,安装底座安装孔径为250mm,均布 3-14mm;采用 复合外套时,安装底座安装孔径为130mm,均布 3-12mm。 f)20kV 避雷器一般安装于配电室开关柜扁钢支架上,用螺栓与支架固定。避雷器上 下均配置 M10 螺栓,上端与主回路连接,下端固定于扁钢支架上。 g)放电计数器安装高度距地 1800mm,220kV 及以上避雷器配置传感器,传感器安装 于放电计数器背面,安装高度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确定。 h)避雷器标准安装接口图见附录 B图 B1图B7。 6.2 二次接口 6.2.1 泄漏电流监测传感器 避雷器的泄漏电流监测采用穿芯式电流传感器, 从在线监测专用计数器的在线监测接 线端子上引线,不改变原有的接线结构,应设计有防开路保护电路,并设计有带电更换传 感器的机构。 泄漏电流监测传感器连接电缆采用航空插头引出,航空插头引脚定义如表 3: 表 3 航空插头引脚定义 端 子 号 名 称 功 能 说 明 1 RS485A RS-485通信线 A 2 RS485B RS-485通信线 B 3 RS485S RS-485 电缆屏蔽线 4 V+ 直流电源正 5 V- 直流电源负 6.2.2 避雷器在线监测装置 a)技术指标 1)泄漏电流测量范围: 6mA,测量不确定度应不大于 1%, 2)下限动作电流:50A(峰值) b)通讯接口 避雷器在线监测装置可通过 RS485 总线或 CAN 总线将测量数据上传到避雷器监测 IED, 避雷器监测 IED 基于 MMS服务向站控层网络报送,上传数据包括:全电流,阻性(泄漏)电 流,动作次数。 c)避雷器监测 IED 应满足如下要求 1)避雷器监测 IED 应具备通信告警功能,在通信中断、接收的报文内容异常等情 况下,上送告警信息。 2)IED 应配置支持 100Mbit/s 的光纤通信端口,可选择 SC/ST/LC 类型端口模块。 输出最低功率应为-22.5dBm,裕度应在 10dBm 以上;输入最低功率应为-30dBm,裕 度应为 10dBm。 3)通信介质采用多模光缆。 4)IED 建模和信息交换应遵循 Q/GDW 692 要求。 5)IED 通信服务应遵循 Q/GDW 692 要求。 6.2.3 智能化配置 避雷器可配置状态监测传感器及监测装置对其绝缘参量(如:全电流、阻性电流等)进 行连续或实时监测。 Q/GDW11071.12013 10 6.3 土建接口 a)330750kV 避雷器支架采用镀锌钢管杆,顶封板螺孔中心距离及螺孔大小同电气一 次安装要求,330500kV 避雷器采用 350mm350mm 和 424mm;750kV 避雷器采用 350mm350mm 和432。 b)66220kV避雷器支架采用镀锌钢管杆或钢筋混凝土环形等径杆,顶封板螺孔中心距 离及螺孔大小同电气一次安装要求,采用 270mm270mm和 418mm 孔; c)35kV 避雷器支架采用镀锌钢管杆或钢筋混凝土环形等径杆,顶封板螺孔中心距离及 螺孔大小同电气一次安装要求, 采用瓷外套时, 安装底座安装孔径为250mm, 均布 3-14mm 孔;采用复合外套时,安装底座安装孔径为130mm,均布3-12mm 孔。 d)钢管杆颜色为银灰色,每个支架应有两个接地点,接地点高度与其他设备支架一致, 支架具体管径大小应根据规范要求计算确定。 7. 选用原则 a)500kV 及以上避雷器标称放电电流为 20kA,采用瓷外套,配置避雷器在线监测。 b)330kV、220 kV 避雷器标称放电电流为 10kA,采用瓷外套,选配避雷器在线监测。 c)110 kV 避雷器标称放电电流为 10kA,采用瓷外套或者复合外套,不配置避雷器在线 监测。 d)66kV 及以下避雷器标称放电电流为 5kA,采用瓷外套或者复合外套,不配置避雷器 在线监测。 e)750kV 站用 330kV 和 220kV 避雷器短路电流为 63kA。各电压等级避雷器适用条件如 下: 1)750kV 避雷器:600/1380kV 设备适用于 750kV 变电站母线及主变回路,648/1491kV 设备适用于 750kV 出线回路。 2)500kV 避雷器:420kV/1046kV 设备适用于变电站母线及主变回路,444kV/1106kV 设 备适用于 500kV 出线回路。 3)1MOA-144/350 设备适用于 750kV 高压电抗器中性点。 4)220kV 及以下其余避雷器适用于变电站出线回路、母线及主变回路。 8. 试验 8.1 瓷外套避雷器 8.1.1 型式试验 瓷外套避雷器型式试验项目参见表4。 表4 瓷外套避雷器型式试验项目 序号 试验项目名称 条款号 1 爬电比距检查 GB 11032-2010的6.21 2 工频参考电压试验 GB 11032-2010的6.2.1 3 直流参考电压试验 GB 11032-2010的6.2.2 4 局部放电试验 GB 11032-2010的6.4 5 无线电干扰电压试验 GB 11032-2010的6.15 6 密封试验 GB 11032-2010的6.5 7 0.75倍直流参考电压下泄漏电流试验 GB 11032-2010的6.19 8 持续电流试验 GB 11032-2010的6.18 9 残压试验 GB 11032-2010的6.3 10 长持续时间电流冲击耐受试验 GB 11032-2010的6.8 Q/GDW11071.102013 11 表 4(续) 11 动作负载试验 GB 11032-2010的6.9 12 工频电压耐受时间特性试验 GB 11032-2010的6.10 13 避雷器外套绝缘耐受试验 GB 11032-2010的6.1 14 机械负荷试验 GB 11032-2010的6.14 15 短路电流试验 GB 11032-2010的6.11 16 多柱避雷器电流分布试验 GB 11032-2010的6.6 17 脱离器试验 GB 11032-2010的6.12 18 人工污秽试验 GB 11032-2010的6.21 19 环境试验 GB 11032-2010的6.14.2 8.1.2 例行试验 瓷外套避雷器例行试验项目参见表 5。 表 5 瓷外套避雷器例行试验项目 序 号 试 验 名 称 条款号 1 持续电流试验 GB 11032-2010的 6.18 2 标称放电电流残压试验 GB 11032-2010的 6.3 3 工频参考电压试验 GB 11032-2010的 6.2.1 4 直流参考电压试验 GB 11032-2010的 6.2.2 5 0.75倍直流参考电压下漏电流试验 GB 11032-2010的 6.19 6 密封性能试验 GB 11032-2010的 86.5 7 局部放电试验 GB 11032-2010的 6.4 8 多柱避雷器电流分布试验 GB 11032-2010的 6.6 注:额定电压 42 kV以下避雷器,序号 1、3、7项试验可不作。 8.2 复合外套避雷器 8.2.1 型式试验 复合外套避雷器型式试验项目参见表6。 表6 复合外套避雷器型式试验项目 序号 试验项目名称 条款号 1 复合外套外观检查 GB 11032-2010的10.6.2 2 爬电比距检查 GB 11032-2010的6.21 3 工频参考电压试验 GB 11032-2010的6.2.1 4 直流参考电压试验 GB 11032-2010的6.2.2 5 局部放电试验 GB 11032-2010的6.4 6 无线电干扰电压试验 GB 11032-2010的6.15 7 密封试验 GB 11032-2010的6.5 8 0.75倍直流参考电压下泄漏电流试验 GB 11032-2010的6.19 9 持续电流试验 GB 11032-2010的6.18 10 残压试验 GB 11032-2010的6.3 11 长持续时间电流冲击耐受试验 GB 11032-2010的6.8 12 动作负载试验 GB 11032-2010的6.9 13 工频电压耐受时间特性试验 GB 11032-2010的6.10 14 复合外套绝缘耐受试验 GB 11032-2010的6.1 Q/GDW11071.12013 12 表 6(续) 15 避雷器湿气浸入试验 GB 11032-2010的10.6.4 16 避雷器气候老化试验 GB 11032-2010的10.6.3 17 拉伸负荷试验 GB 11032-2010的10.6.1.2 18 抗弯负荷试验 GB 11032-2010的10.6.1.1 19 短路电流试验 GB 11032-2010的6.11 20 多柱避雷器电流分布试验 GB 11032-2010的6.6 21 脱离器试验 GB 11032-2010的6.12 22 环境试验 GB 11032-2010的6.14.2 8.2.2 例行试验 复合外套避雷器例行试验项目参见表 7。 表 7 复合外套避雷器例行试验项目 序号 试验名称 条款号 1 复合外套外观检查 GB 11032-2010的10.6.2 2 拉伸负荷试验 GB 11032-2010的10.6.1.2 3 密封试验 GB 11032-2010的6.5 4 工频参考电压试验 GB 11032-2010的6.2.1 5 直流参考电压试验 GB 11032-2010的6.2.2 6 局部放电试验 GB 11032-2010的6.4 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课件中文字使用原则
- 2025年建筑工程监理师职业技术能力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家庭摄影师职业水平评定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机械制造工程师综合知识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数据安全工程师bi备题库
- 2025年公共关系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机电施工标准课件
- 2025年职场安全常识问卷及答案解析
- 2025年防汛安全操作试题及答案大全
- 2025年社交媒体营销专家面试技巧与案例分析题集
- 培训钉钉课件
- 新建洞室储气库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经济性及成本分析
- 艺康servsafe培训课件
- 砖厂职业危害管理制度
- 肝功能障碍患者的麻醉管理要点
- 2025年粮油仓储管理员(高级)职业技能鉴定考试练习题库(含答案)
- 【课件】新高三启动主题班会:启航高三逐梦未来
- 历史 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问答式复习提纲
- 2025年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学校物业服务应急事件处理预案
- 单位车辆管理委托协议书示例3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