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G300700WD型采煤机截割部的设计【毕业论文+CAD图纸全套】_第1页
MG300700WD型采煤机截割部的设计【毕业论文+CAD图纸全套】_第2页
MG300700WD型采煤机截割部的设计【毕业论文+CAD图纸全套】_第3页
MG300700WD型采煤机截割部的设计【毕业论文+CAD图纸全套】_第4页
MG300700WD型采煤机截割部的设计【毕业论文+CAD图纸全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摘要 本文介绍了采煤机的发展历史、组成及工作原理,在分析煤炭工业及煤炭工业的行业背景的基础上,展望了采煤机的发展趋势,并针对采煤机的发展现状,进行了 00采煤机的截割部设计。 本文首先确定了设计方案和选择了基本部件并开展了传动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00采煤机截割部主要是由一个减速箱和四级齿轮传动组成,截割部电机放在摇臂内横向布置,电动机输出的动力经由三级直齿圆拄齿轮和行星轮系的传动,最后驱动滚筒旋转。并对所设计的齿轮和花键进行了公差分析,同时介绍了截割部的安装、维护 和故障处理。本采煤机截割部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安全维修性。 关键词: 滚筒式采煤机; 截割部; 行星齿轮传动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he 00s of in On of of of to of we 00s on of 00s It is up of a 00of to up in on a of of of to of At of 00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目录 1 概述 1 1 0多年的发展进程 2 6 7 2 总体方案的确定 9 要技 术参数 9 臂结构设计方案的确定 10 割部电动机的选择 10 动方案的确定 11 动系统的设计 13 轮设计与强度效核 15 的设计及强度效核 26 星机构的设计与计算 32 割部轴承寿命的校核 54 55 3 采煤机的使用与维护 57 滑及注 油 57 面检查与试运行 57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井及井下组装 58 煤机的井下操作 59 器的维护与检修 61 4. 结论 63 5. 致谢 64 6. 参考文献 65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第一章 概述 20 世纪 40 年代初,英国和前苏联相继研制出了链式采煤机。这种采煤机是用截链式截落煤,在截链上安装有被称为截齿的专用截煤工具,其工作效 率低。同时德国研制出了 用刨削方式落煤的刨煤机。 50 年代初,英国和德国相继研制出了滚筒式采煤机,在这种采煤机上安装有截煤滚筒,这是一种圆筒形部件,其上安装有截齿,用截煤滚筒实现落煤和装煤。这种 采煤机与可弯曲输送机配套,奠定了煤炭开采机械化的基础。这种采煤机的主要缺点有二:其一是截煤滚筒的高度不能在使用中调整,对煤层厚度及其变化适应性差;其二是截煤滚筒的装煤效果不佳,限制了采煤机生产率的提高。进入60 年代,英国、德国、法国和前苏联先后对采煤机的截割滚筒做出革命性改进。 1截煤滚筒可以在使用中调整其高度,完全解决 对煤层赋存条件的适应性; 2把圆筒形截割滚筒改进成螺旋叶片截煤滚筒, 即螺旋 滚筒,极大地提高了装煤效果。这俩项关键的改进是滚筒式采煤机称为现代化采煤机械的基础。 可调高螺旋滚筒采煤机或刨煤机与液压支架和可弯曲输送机配套,构成综合机械化采煤设备,使煤炭生产进入高产、高效、安全和可靠的现代化 发展 发展阶段。从此,综合机械化采煤设备朝着大功 率、遥控、遥测方向 发展,其性能日臻完善,生产率和可靠性进一步提高。工矿自动检测、故障诊断以及计算机数据处理和数显等先进的监控技术已经在采煤机上得到应用。 我国现行 采煤机摇臂壳体的设 计基本上都采用传统的设计方法 :根据经验和以往设计实例设计人员在纸面上设计所需的产品 ,根据小功率采煤机摇臂尺寸适当加大来设计更大功率的采煤机摇臂 ,如果出现问题或不满足预定设计要求的情况 ,就要修改设计 ,这在现实设计中确实出现了许多的问题。随着采煤机装机功率越来越大 ,单纯依靠经验 ,根据小型机器设计大功率机器 和加大安全系数的方法 ,往往使设计产品的尺寸越来越大 ,结构的应力分布、变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形分布、内力分布也很难得到合理保证。然而通过对采煤机摇臂进行有限元分析 ,可以得出采煤机摇臂壳体在不同位置、不同工况的应力、应变规律 ,摸清其危 险截面、极限工况、极限载荷和极限应力 ,提出摇臂承载能力的优化方案。同时还可以对摇臂壳体固有频率、各阶振型、动力性能进行探索性分析研究。应用该技术可以在产品设计阶段预测产品质量 ,使产品在投入生产之前进行优化以提高产品质量 ,从而缩短产品开发周期 ,进而降低开发成本 ,提高市场竞争力。 国采煤机 30 多年的发展进程 1 2 1 20 世纪 70 年代是我国综合机械化 采煤起步阶段 20 世纪 70 年代初期,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上海分院集中主要科技骨干,研制出综采面配套的 双滚筒采煤机,另一方面改进普采配 套的、 单滚筒采煤机; 70 年代中后期,制造出 双滚筒采煤机。 20 世纪 70 年代我国采煤机的发展有以下特点: 1装机功率小 例如, 双滚筒采煤机,装机功率 170双滚筒采煤机,装机功率 150 单滚筒采煤机,装机功率 100 150 2有链牵引,输出牵引力小 此时期的采煤机牵引方式都是圆环链轮与牵引链轮啮合传动,传递牵引力小,牵引力在 200下。 3 牵引 速度 低 由于受液压元部件可靠性的限制,设计的牵引力功率较小,牵引速度一般不超过 6m / 4 自开切口差 由于双滚筒采煤机摇臂短 ,又都是有链牵引 ,很难割透两端头 ,且容易留下三角煤 ,故需要人工清理 ,单滚筒采煤机更是如此 .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5工作可靠性较差 我国基础工业比较薄弱 ,元部件质量较差 ,反映在采煤机的寿命普遍较低 ,特别是液压元部件的损坏比较严重 。 1 2 2 20 世纪 80 年代是我国采煤机发展的兴旺时期 20 世纪 70 年代后期,我国总共引进 143 套综采成套设备。世界主 要采煤机生产国如英国、德国、 法国、波兰、日本等都进入中国市场,其技术也展示在中国人的面前,为我们深入了解外国技术和掌握这些技术创造了条件,同时通过 20 世纪 70 年代自行研制采煤机的实践,获得了成功和失败的经验与教训,确立了我国采煤机的发展方向,即仿制和自行研制并举。 解决难采煤层的问题是 20 世纪 80 年代重大课题之一:具体的课题是薄煤层综合机械化成套设备的研制:大倾角综采成套设备的研制 :“三硬”、“三软” 4 5m 一次采全高综采设备的研制:解决短工作面的开采问题,短煤臂采煤机的研制。 据初步统计, 20 世纪 80 年代自行开发和研制的采煤机品种有 50 余种,是我国采煤机收获的年代,基本满足我国各种煤层开采的需要,大量依靠进口的年代已一去不复返了。 20 世纪 80 年代采煤机的发展有如下特点: 1 重视采煤机系列的开发,扩大使用范围 20 世纪 70 年代开发的采煤机,一种类型只有一个品种,十分单一,覆盖面小,很难满足不同煤层开采需要。 20 世纪 80 年代起重视系列化采煤机的开发工作,一种功率的采煤机可以派生出多种机型,主要元部件在不同功率的采煤机上都能通用,这样不仅扩大了工作面的适应范围,而且便于 用户配件的管理。采煤机系列化是 20 世纪 80 年代采煤机发展中非常突出的特点。 2元部件攻关先行,促使采煤机工作可靠性的提高 总结 20 世纪 70 年代采煤机开发中的经验教训,元部件的可靠性直接决定采煤机开发的成功率,所以功关内容为:主电机的攻关,以解决烧机的现象;齿轮攻关,从选择材质上,热处理工艺上着手,学习国内外先进技术成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功经验,以德国齿轮为目标进行攻关,达到预期 目的,解决了低速重载齿轮早失效的问题:液压系统和液压元部件的攻关,主油泵和油马达的可靠性直接影响牵引部工作的可靠性,在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 把斜轴泵、斜轴马达、阀组和调速机构等都列入重 点攻关内容。 3无链牵引的推广使用,使采煤机工作平稳,使用安全 在引进大功率采煤机的同时,无链牵引技术传入中国,德国艾柯夫公司的销轨式无链牵引和英国安德森公司的齿轨式无链牵引占绝大 多数,而且技术成熟。为此,我国研制采煤机的无链牵引都向引进机组的结构上靠拢。仿制和引进技术生产的采煤机更是如此。无链牵引使采煤机工作 平稳,使用安全,承受的牵引力大,因此,得到用户的广泛欢迎,大功率采煤机都采用无链牵引系统。 1 2 3 20 世纪 90 年代至今是我国电牵引采煤机发展的时代 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后,随着煤炭生产向集约化 方向发展,减员提效,提高工作面单产成为煤炭发展的主流,发展高产高效工作面势在必行,此采煤机开发研制围绕高产高效的要求进行,其主要方向是: ( 1)大功率高参数的液压牵引采煤机:最具代表性的机型是 W 型采煤机。 ( 2)高性能电牵引采煤机:电牵引采煤机的研制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起步, 20 世纪 90 年代全面发展,电牵引的发展存在直流和交流两种技术途径。 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后,交流变频调速技术在中厚煤层采煤机中推广使用,上海分院先后开发成功 00500020 020采煤机,变频调速箱可以是机 载,也可以是非机载。另外派生出 8 种机型,都已投入使用,取得较好的效果。太原矿山机械厂在引进英国 流电牵引全套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出 00 00两种电牵引采煤机,鸡西煤机厂、辽源煤机厂也开发了交流电牵引采煤机。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国产电牵引采煤机虽然发展速度很快,但在性能和可靠性上与世界先进国家的 I 采煤机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所以一些有实力的矿务局,在装备高产高效工作面时 ,把目光移到国外,进口国外先进电牵引采煤机。如神府华能集团引进美国的 76牵引采煤机;兖 州矿业集团公司引进德国的 和日本的 交流电牵引采煤机,但由于价格昂贵,故引进数量较少, 90 年代采煤机技术发展的特点如下: 1多电机驱动横向布置的总体结构成为 电牵引采煤机发展的主流 我国开发的电牵引采煤机,一般都采用横向布置。各大部件由单独的电动机驱动,传动系统彼此独立,无动力传递,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因而有取代电动机纵向布置的趋势。 2 我国采煤机的主要参数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在缩小 在装机功率方面,我国的液压牵引采煤机装机功率达到 800牵引采煤机装机功率达到 1020牵引功率为 2满足高产高效工作面对功率的要求。在牵引力和牵引速度方面,电牵引的最大牵引力已达到 700大牵引速度达 12 56m/处理机的工矿监测、故障显示、无线电离机控制等方面已达到较高技术水平。 3液压紧固技术的开发研究取得成功 采煤机连接构件经常松动是影响工作可靠性的重要因素,而且解决难度较大,液压螺母和专用超高压泵,在电牵引采煤机中得到推广应用, 防松效果显著,基本解 决采煤机连接可靠性的问题。 回顾这 30 多年我国采煤机发展的历程,走的是一条自力更生和仿制引进结合的道路,也是一条不断学习国外先进技术为我所用的发展道路,从 20世纪 70 年代主要靠进口采煤机来满足我国生产需要,到近年几乎是国产采煤机占我国整个采煤机市场,这也是个了不起的进步。 采煤机的 发展趋势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80 年代以来,滚筒式采煤机在结构、性能参数、可靠性和易维修性上都有很大的改进。归结起来,滚筒式采煤机有以下特征和发展趋势: 1) 增大功率和能力 为了适应综采工作面高产、高效和在不同地质条件下快速截割煤岩的需要 ,不论厚、中厚和薄煤层的采煤机均在不断增大装机功率和生产能力。 2)电牵引采煤机已成为主导机型 目前电牵引采煤机已成为德国、英国、美国、日本和法国等主要生产国的主导机型。 3)增大牵引速度和牵引力,并改进无链牵引机构 为了适应综采高产高效的要求,近代采煤机的牵引速度和牵引力都有较大的增大。 4)机器的结构布置有新的发展 近年来不断发展和研制出了多机横向布置、部件可侧面拉装的整机箱式机身、纵向布置采煤机的牵引部和截割部合为一个部件、破碎机采用单独电动机传动 、改进挡煤板传动装置、无底托架或不用整体底 托架等新的结构布置方式。 5)截割滚筒的革新和改进 截割滚筒的改进是围绕增大截深、减低煤尘、增大块煤率和提高寿命等目标进行的其主要改进有增大截深、采用强力截齿、增大块煤率和减少煤尘生成、滚筒设计 压水射流喷雾降尘和助切、加固滚筒结构等方面。 6)扩大采煤机的使用范围,不断开发难采煤层的机型 薄煤层、厚煤层、硬粘并有夹矸煤层、大倾角、破碎顶板等难采煤层的机型的发展有,开发出了薄煤层、厚煤层、大倾角、短机身、窄机身等机型。 7)提高采区工作电压 80 年代以前,各国采区工作面设备电压多为 1000V 左右。随着综采设备向大功率发展,目前采煤机最大功率达 1220 截割电机最大功率达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6000板输送机最大功率达 1125动电机最大功率达 525 上工作面长度的不断增长,所以必须提高采区的供电电压,目前各国生产的大功率采煤机,其供电电压一般为 2300、 3300、 4160 和 5000V 等几档。 8) 采用微电子技术,实现机电液一体化的采集、工况监测、故障诊断和自动控制 现代采煤机均装有功能完善的用微处理器控制的数据采集、工况监测、故障诊断和自动控制,这是代表采煤机水平的重要标志。现 代采煤机的微处理系统除了工况监测,还可以对其采集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再输出显示、存储、控制和传输等,以实现检测、预警、保护、健康诊断、事故查询、维修指导和调度分析等多种功能。 9)贯彻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原则,加速开发适合不同地质条件的新机型 目前各主要采煤机生产厂家都十分重视三化原则,将采煤机各主要部件 (如电动机、截割部固定减速箱、摇臂、滚筒、牵引部、截牵箱、行走 箱 、牵引机构等 ) 制定标准,作为适合不同条件的通用部件,各部件间的连接尺寸一致。这样,就可以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的要求,很容易用积木式方法将各部件组合成新机型,以扩大采煤机的系列和加速研制过程。 10)提高采煤机的可靠性和寿命,提高易维修性,缩短井下更换部件时间,延长大修周期,提高机器的使用率和开机率。 采煤机的 类型及主要组成 采煤机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按工作机构形式可分为滚筒式、钻削式和链式采煤机;按牵引方式可分为链牵引和无链牵引采煤机;按牵引部位置可分为内牵引和外牵引;按牵引部动力可分为机械牵引、液压牵引与电牵引;按工作机构位置可分为额面式与侧面式;还可以按层厚和倾角来分类。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1、左截割部2、右截割部3、左行走部4、右行走部5、左旋滚筒6、右旋滚筒7、液压传动8、电控部铭牌电控部编程站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第二章 总体方案的确定 2 1 00机载交流电牵引采煤机,该机装机功率 700割 功率 2 300引功率 该采煤机使用的电气控制箱符合矿用电气设备防爆规程的要求,可在有瓦斯或煤层爆炸危险的矿井中使用,并可在海拔不超过 2000m、周围介质温度不超过 40 或低于 10 、不足以腐蚀和破坏绝缘的气体与导电尘埃的情况下使用。 2 1 2 主要技术参数 该机的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采高 m 截深 00 适应倾角 45 滚筒直径 2000, 2200 滚筒转速 r/6,41 摇臂长度 2200 牵引力 500 牵引速度 m/1 牵引型式 齿轮 - 销轨 机面高度 1726 最小卧底量 265 灭尘方式 内外喷雾 装机功率 3002+372+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电压 v 1140 机重 t 41 2 1 3 00采煤机采用多电机横向布置方式,截割部用销轴与牵引部联结,左、右牵引部及中间箱采 用高强度液压螺栓联结,在中间箱中装有泵箱、电控箱、水阀和水分配阀。该机具有以下特点: 1截割电机横向布置在摇臂上,摇臂和机身连接没有动力传递,取消了纵向布置结构中的螺旋伞齿轮和结构复杂的通轴。 2主机身分为三段,即左牵引部、中间控制箱、右牵引部,采用高 度液压螺栓联结,结构简单可靠、拆装方便。 2 2 摇臂结构设计方案的确定 由于煤层地质条件的多样性,煤炭生产需要多种类型和规格的采煤机。利用通用部件,组装成系列型号的采煤机,可以给生产带来很多方便。系列化、标准化和通用化是采掘机 械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这里把左右摇臂设计成对称结构。 2 3 截割部电动机的选择 由设计要求知,截割部功率为 300 2每个截割部功率为300据矿下电机的具体工作情况,要有防爆和电火花的安全性,以保证在有爆炸危险的含煤尘和瓦斯的空气中绝对安全 ;而且电机工作要可靠,启动转矩大,过载能力强,效率高。据此选择由抚顺厂生产的三相鼠笼异步防爆电动机 300,其主要参数如下: 额定功率: 300 额定电压: 1140V 额定电 流: 206A; 额定转速: 1475P/m 额定功率: 50 绝缘等级: H 接线方式: Y 工作方式: 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质量: 1502 冷却方式:外壳水冷 该电机总体呈圆形 , 其 电动机输出轴上带有渐开线花键,通过该花键电机将输出的动力传递给摇臂的齿轮减速机构。 2 4 传动方案的确定 2 4 1 传动比的确定 滚筒上截齿的切线速度,称为截割速度,它可由 滚筒的转速和直径计算而的,为了减少滚筒截割产生的细煤和粉尘,增大块煤率,滚筒的转速出现低速化的趋势。滚筒转速对滚筒截割和装载过程影响都很大;但对粉尘生成和截齿使用寿命影响较大的是截割速度而不是滚筒转速。 总传动比总滚总n 电动机转速 r/n 滚筒转速 r/ 传动比的分配 在进行多级传动系统总体设计时,传动比分配是一个重要环节,能否合理分配传动比,将直接影响到传动系统的外阔尺寸、重量、结构、润滑条件、成本及工作能力。多级传动系统传动比的确定有如下原则: 1 各级传动的传动比一般应在常用值范围内,不应超过所允许的最大值,以符合其传动形式的工作 特点,使减速器获得最小外形。 构匀称;各传动件彼此间不应发生干涉碰撞;所有传动零件应便于安装。 3使各级传动的承载能力接近相等,即要达 到等强度。 4使各级传动中的大齿轮进入油中的深度大致相等,从而使润滑 比较方便。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由于采煤机在工作过程中常有过载和冲击载荷,维修比较困难,空间限制又比较严格,故对行星齿轮减速装置提出了很高要求。因此,这里先确定行星减速机构的传动比。 本次设计采用 原理如图所示: a - 太 阳 轮 b - 内 齿 圈 g - 行 星 轮 x - 行 星 架 机 构该行星齿轮传动机构主要由太阳轮 a、内齿圈 b、 行星轮 g、行星架 动时,内齿圈 阳轮 星架 g 面绕自身的轴线 ,从而驱动行星架 现减速。运转中,轴线 这种型号的行星减速装置,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传动功率范围大 ,可用于各种工作条件。因此,它用在采煤机截割部最后一级减速是合适的,该型号行星传动减速机构的使用效率为 动比一般为 上 图所示,当内齿圈 b 固定,以太阳轮 a 为主动件,行星架 g 为从动件时,传动比的推荐值为 9。查阅文献 4,采煤机截割部行星减速机构的传动比一般为 4 6。这里定行星减速机构传动比 则其他三级减速机构总传动比 总 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由于采煤机机身高度 受到严格限制,每级传动比一般为 ;43定各级传动比为: , , 以此计算,四级减速传动比的总误差为: 1 56 2 29 5 747) 36 75 0 2 在误差允许范围 5内,合适。 动系统的设计 率、转矩的确 截割部传动系统图各轴转速 计算 : 从电动机出来,各轴依次命名为、轴。 轴 14701 n /r 轴 m 4 7 03 轴 1/234 r轴 m 6/346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各轴功率计算: 轴 30031 97轴 29721212 轴 81223 轴 931234 轴 131245 轴 31256 轴 531267 轴 731278 各轴扭矩 计算 : 轴 95509550111 914 7029 7 轴 95509550333 轴 95509550444 轴 95509550777 轴 95509550888 49 90将上述计算结果列入下表 ,供以后设计计算使用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运动和动力参数 编号 功率 /速n/(r ) 转矩 T/(N m) 传动比 轴 297 1470 轴 轴 轴 轴 轮设计及强度效核: 这里主要是根据查阅的相关书籍和资料,借鉴以往采煤机截割部传动系统的设计经验 初步确定各级传动中齿轮的齿数、转速、传动的功率、转矩以及各级传动的效率,进而对各级齿轮模数进行初步确定,具体计算过程级计算结果如下 : 统的设计经验 初步确定各级传动中齿轮的齿数、转速、传动的功率、转矩以及各级传动的效率,进而对各级齿轮模数进行初步确定, 截割部齿轮的设计及强度效核,具体计算过程及 计算结果如下: 齿轮 1 和惰轮 2 的设计及强度效核 计算过程及说明 计算结果 1)选择齿轮材料 查文献 1表 8 齿轮选用 202)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计算 确定齿轮传动精度等级,按 3111t / 0 2 2 ) n( 0 . 0 1 3v 估取圆周速度 s/,参考文献 1表 8 14,表 8 15选取 小轮分度圆直径 1d , 由式( 8 64)得 56 62 13 公差组 6级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3 2 u 1 齿宽系数d查文献 1 表 8 23 按齿轮相对轴承为非对称布置,取d 0 6 小轮齿数 1Z 1Z =19 惰轮齿数 2Z 2Z i 数比 u u 19/34/ 12 传动比误差 0/ 误差在 %3 范围内 小轮转矩 2 94 9 0T 1 载荷系数 K 由式( 8 54)得 A 使用系数 查表 8 20 动载荷系数 57 得初值查图 8 60 齿间 载荷分配系数 55及 0 得 co s)Z/1Z/1(21 +1/34)=表 8 21并插值 K 1 则载荷系数 K 的初值 1.2Z 查表 8 22 0 6 1Z =19 2Z 34 u 适 1 75 1 11 K K 1 .2 ,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节点影响 系数 查图 8 64 021 重合度系数 65 0许用接触应力 由式 698 得 H 接触疲劳极限应力 21 、查图 8 69 应力循环次数 由式 708 得 )1030020(2147060n j 912 N 则 查图 8 70得接触强度得寿命系数 121 查图 8 71 及说明 接触强度安全系数 查表 8 27,按高可靠度 取 S 2211450 故12 齿轮模数 11 查表 8 3 小齿分度圆直径的参数圆整值919 圆周速度 v 60000/ Z 1 /1450 22 /1450 91 N 92 N 121 Z Z 1 S 9m mm 171mm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与估取 13很相近,对必修正K 1 惰轮分度圆直径 3063492 中心距 a 41992 21 b 1 0 i td 惰轮齿宽 1002 小轮齿宽 10521 3 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效荷计算 由式 668 F 齿形系数 67 小轮1 68 小轮1,由式 8 67 Y 许用弯曲应力 F 由式 8 71 弯曲疲劳极限图 8 72 K , 711 062 238a 002 b mm 051 1Y 21 /850 22 /850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弯曲寿命系数 73 尺寸系数 74 安全系数 查表 8 27 则 2/ 0/11121 i 121 / 9 2 9 F 222 /F 4. 齿轮几何尺寸计算 分度圆直径 d 19911 34922 齿顶高 91* 齿根高 1211 aa aa 1211 ff 6222 ff Y 1 2 21 / 22 / 21 / 22 / 711 062 f a 1891 a 3242 f 1481 f 5.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齿轮 4和齿轮 5设计及强度效核 : 1)选择齿轮材料 查文献 1表 8 齿轮选用 202)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计算 确定齿轮传动精度等级,按 3333t n/13.0(v 估取圆周速度 9,参考文献 1表 8 14,表 8 15选取 小轮分度圆直径 1d ,由式( 8 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