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外肠内护理PPT演示课件_第1页
肠外肠内护理PPT演示课件_第2页
肠外肠内护理PPT演示课件_第3页
肠外肠内护理PPT演示课件_第4页
肠外肠内护理PPT演示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肠外/肠内营养的概况及进展,.,经静脉补充的薇小分子物质, 称之为:肠外营养或人工胃肠。 Parenteral Nutrition (PN),什么叫肠外营养?,.,肠外营养的基本原理,肠外营养成分:无菌无热原氮源的氨基酸、脂肪、糖类、 微量元素、维生素和电解质等组成,由中心或周围静脉滴 入或泵入。肠外营养是高水平药物和器材相结合的有效临床治疗方法。,.,临床营养是现代治疗学与多学科发展有关的领域,临床营养,肠外营养,中心静脉,周围静脉,肠内营养,作用,治疗 痊愈支持 择期手术,要素非要素特殊膳食组件膳,天然饮食,制定配方,.,知识要为人服务,实践才有说服力有了临床营养的知识,不等于就有了很强的应用观念营养不良病人的病因临床表现多样化: 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疾病因素了解病因,对症下药。,.,建立营养支持小组(NST)减少误区(90年代前) 美国7080年代NST迅速增长,83年已有521家医院 。 500张床以上的医院均有NST。 NST人员:外科医生占62% 内科医生占31% 营养师 护士和药剂师。 (各有工作职责),.,建立营养支持组(Nutrition Support Service, NSS)(Nutrition Support Team,NST)的重要意义 美国7080 年代NSS(NST)迅速增长,1976年有跨学科学会 83年已有521家医院有NSS(NST) 蒋朱明老师1982年在哈佛进修主要在NSS的营养实验室 90年后美国500张床以上的医院均有NSS(NST)。 NSS(NST)人员组成:营养师、护士和药剂师60% 外科医生占20%, 内科医生占20%,1998年成立中心,2006年成立科,.,护士在本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建立营养支持小组(NST)目的 1.完善PN/EN研究方法、有关技术理论发展。 2.降低治疗中的并发症,如:输液、导管方面*。 3. 降低并发症,缩短住院日。 4.避免不合理的应用PN支持造成的费用增高。 5.HNS可降低医疗保险费用。6.如没有NST易走向误区,国外已形成专业化学科。,*Isabel Correia,MD,Ph D中国临床营养杂志 2004 ,12(增刊)21,.,合理应用临床营养支持的益处,毒素、细菌移位强抗生素(双刃剑)多器官衰竭等,正常绒毛,受损绒毛,感染死亡率费用,经胸导管,经门静脉,肠相关淋巴组织 (GALT 免疫屏障),谷氨酰胺生长激素益生菌(probiotics)益生元(prebiotics)合理应用抗生素,20 m2,感染 死亡率预期费用,机械屏障免疫屏障微生态屏障,血内毒素血肠道菌 DNA (+) ,(微生态屏障),.,PN国外的发展史,1952年法国的外科医生首先采用锁骨下V穿刺术; 59年美国哈佛医学院外科提出氮:热量(1 :150kcal); 1961年瑞典首先制造Fat并安全的应用于临床; 196768年美国费城医学院外科动物研究证明PN支持有效; 1972年瑞典内科医师报告应用Fat的PN; 19701974年美国提出:“人工胃肠(Artificial gut)”的概念; 1970年由美国向欧洲,日本,大洋洲和中国等地区发展; 1975年从所谓“静脉高营养”概念转变为“胃肠外营养” 1990年由美国发展PICC输液途径。,.,肠外营养在中国的进展 60年代末开始应用水解蛋白,使用中心静脉输入高糖; 70年代中,使用葡萄糖瓶均匀配置的方法输液;71年正规使用 单能源PN技术治疗肠瘘病人; 80年代初临床应用Fat,应用双能源进行PN支持;85年研究EVA材料的三升袋混合配置技术(All-in-One) ; 86年研究谷氨酰胺和重组生长激素在人体内的作用; 90年代末研究膳食纤维对肠道粘膜的影响;97年引进PICC置管技术到2004年8月临床应用3000例左右。,.,营养支持的主要优点,74年国外有研究报道,增加总的营养摄入量有意义;82年有报道,营养改善对味觉有明显帮助;98年有报道,增加的营养摄入量不取代天然食物;增加体重、提高免疫机能、促进康复。个体化的营养支持是必需的.,.,完整的临床营养治疗工作包括:,营养评估,预期支持或治疗达到的目的制定合理配方,给患者选择最佳输液途径维护各种导管监测有关营养相关的指标宣教,与患者及家属互动规范管理有助于临床经验、理论及研究工作的发展。,.,营养不良病人的诊断基本标准,血清白蛋白 3.5g/dl血清前白蛋白 180mg/dl淋巴细胞总数 1500/mm3身高/体重 30% 有过死亡病例,(患者同意接受摄影),肠内营养液用鼻空肠硅管,.,北京协和医院肠外肠内营养中心,.,.,掌握适应症;肠内有功能为首选 无肠内功能应用肠外营养:相对、绝对预防并发症:加强监测及护理根据病情选择合理配方。,临床营养支持原则,.,肠外与肠内对比 PN EN病情: 重 轻并发症: 多、危险 少、不危险管理: 复杂 简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