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总 论一、项目概要(一)项目名称*特种经济林苗木培育基地建设(二)项目主管单位*林业局 *农业局(三)项目实施单位*苗木培育专业合作社(四)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五)项目法人代表*(六)项目性质新建(七)项目建设地点*村(八)项目建设期限项目建设期 3 年(20132015 年)(九)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在*村建设以七叶树、樱花为主的特种经济林和风景树苗木培育基地 500 亩,建成年产特种经济林苗木 500 万株的生产基地。(十)项目建设目标该项目按照“立体化 经营、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发展” 的原则,大力发展种植七叶树等经济林苗木,建设特种经济林苗木培育基地,力争通过 2-3 年的时间努力建成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的特种经济林苗木科技示范基地。(十一)项目建设期及进度本项目建设期为 3 年,即 2013 年 1 月2015 年 12 月。主要分为三个阶段:1前期准备阶段:2013 年 1 月2013 年 6 月,项目论证、编制项目可研、制定实施方案,选定适宜的项目建设用地;2项目实施阶段:2013 年 7 月2015 年 10 月,完成 500 亩特种经济林苗木培育基地建设;3总结验收阶段:2015 年 11 月2015 年 12 月,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开展自查自验,迎接项目验收。(十二)项目投资规模与资金来源本项目总投资 480 万元,其中 500 亩特种经济林苗木基地建设 320 万元,辅助配套工程 25 万元,脱毒苗木繁育试验示范及技术培训费用 15 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16 万元,基本预备费 18 万元,流动资金 86 万元。目前,已由项目实施单位及农户完成投资 280 万元,还需继续投入项目建设资金 200 万元。后续投资资金由农户和合作社自筹 200 万元。(十三)项目效益该项目建成后,可为周边乃至西北地区提供特种经济林苗木和优质风景树种苗。可承接城市绿化工程,不仅能够提升留坝特种经济林苗木的品牌,还能促进退耕区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项目建成后,年销售可达 1200 万元以上,年盈利可达 132万元以上,十年即可收回全部成本,可提供 200 个就业岗位,以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可带动周边 5000 余人参与特种经济林苗木种植。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依据(一)*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 2013 年*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二)*省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规格(陕 QB3150-1985),*省林木种苗质量管理办法(陕林发2003219 号), 育苗技术规程(GB/T6001-1985 )(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五” 规划纲要;(四)国家扶持农业产业化有关政策;(五)*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发展项目资金申报指南( 暂行 )(陕发改 农经20101471 号 );(六)国家发改委发布的第三版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三、可行性研究结论本项目实施依托留坝区域环境资源优势,集合传统苗木经营优势和现代化的苗木培育基地,示范推广名优特种经济林苗木的标准化生产技术,采取科技手段实施名优品种综合开发,走出一条名优系列化、产业化新路子,对实现留坝特种经济林苗木产业提档升级和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通过项目实施,把特种经济林苗木生产与旅游开发、展览交易有机结合,形成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产业发展新格局,进而实现“苗木改善生态、生 态承载旅游、旅游激活三产” 的良好局面,可有效解决退耕还林户的经济增收和产业发展问题,进一步提升留坝综合经济和社会效益。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一、项目背景与由来*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有效地改善了县内生态环境,使全县的森林覆盖率、植被覆盖率得到进一步提高。但是,为了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确保退耕还林农户达到“退的下,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 ,有效解决农民退耕还林后的生存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是各级各部门关注和研究的核心问题。为此,根据*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以及*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发展项目资金申报指南(暂行)精神,按照*委、县政府提出的“生态立县、 药菌兴县、旅游强县” 的发展战略,结合我县生态资源优势和特种经济林苗木培育的发展现状,在深入调查和分析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将*特种经济林苗木培育基地建设项目作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二、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一)该项目的实施,是解决退耕还林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是一个典型山区农业县,属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长期以来,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依靠种植、养植及劳务输出,农民经济基础薄弱、收入水平较低。退耕还林后,部分农民的耕地面积减少,粮食产量和经济收入也受到相应的影响,部分农户出现返贫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正确分析农村退耕还林及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找准当地经济发展中的优势和突破口,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调整和优化产业布局,培育特色主导产业,才能帮助退耕还林农户增收致富,确保退耕前后农民的生产生活不受影响。 (二)该项目的实施,是解决农民增收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的需要。对于山区而言,“靠山吃山”是当地农民的传统发展理念,随着森林禁伐和退耕还林的政策实施,部分依赖林木资源为生的农户收入受到了一定影响。为此,必须在严格执行国家林业政策的前提下,合理引导退耕农民发展特种经济林苗木培育等生态农业,既可促进农民稳定增收,又保护了当地生态环境,实现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 的目标。(三)该项目的实施,是促进特种经济林苗木培育产业化发展的需要。留坝地处长江中上游水源保护区,国家环保政策制约了工业经济发展。为此,我县提出了“生 态立县、药菌兴县、旅游强县” 战略,着力培育壮大特种经济林苗木培育等农业产业。目前,以七叶树、樱花为主的特种经济林苗木产业是本县农民增收的主要新渠道之一,但是由于当地规范化、标准化种植生产程度不高,难以满足消费市场的需求,为此,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全面提升特种经济林苗木培育技术水平,稳步扩大产业规模,有效降低产业风险。(四)该项目的实施,是促进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该项目位于*最美乡村旅游区内,七叶树、樱花树等是一种稀有、常用的经济树和风景树,具有药用价值和较高的观赏价值。为此,结合旅游“ 一业突破 ”,建设特种经济林苗木培育基地,培育形成旅游观光和休闲体验的新亮点,既带动了当地特种经济林苗木培育产业的发展,又提高了乡村旅游的品位。第三章 项目建设条件一、项目区现状(一)地理位置本项目实施区*位于*北部,北靠太白、凤县(宝鸡市),南接城关、武关驿镇。距*城 55 公里,距 210 省道 2 公里。地处*河、太白河交汇处,是毗邻三县五镇(乡)的文化和商贸中心。平均海拔 900 米,平均气温 18,年降雨量 850,无霜期210 天。全镇辖 16 个行政村,53 个村民小组,有农户 2113 户,人口 7199 人,耕地面积 8879 亩,林地面积 323232 亩。地域宽广,交通便捷,物产丰富,环境优雅,历史资源沉积深厚,人文景观与自然风光交相辉映。(二)自然条件*位于秦岭南坡,境内地形地貌复杂,属亚热带湿润大陆型季风气候,海拔 58026l0 米,相对温差变化较大。森林覆盖率达 88.6%,植被覆盖率达 93%,现有植物 144 科 518 属 1099种(包括变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 9 种,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 1 种(红豆杉)。全年降雨量 886 毫米,年均气温 11.5,无霜期 216 天。全县土壤种类分布较多,共有 5 个土类、13 个亚类、14 个土属、83 个种,分布最广的主要有黄褐土、黄棕壤、棕壤、石灰岩钙质土及水稻土、潮土等。一般海拔 1000 米以下以黄褐土为主,海拔 l000 米以上以黄棕壤为主,这两种土壤为拟建原料林基地的主要土壤类型,一般土层深厚,质地结构良好,有机质、腐殖质含量高,pH 值在 6.07.5 之间,适宜中药材生长发育。境内生物资源丰富,水质、空气清洁,无工业污染。树种以红桦、栎类、山杨、冷杉、华山松、油松为最多,大部分为天然林,到处可见七叶树、银杏树、合欢树等,被誉为“绿色宝库” 、“天然氧吧”。(三)基础设施情况全县交通便捷,316 国道、210 省道横穿全县,国道、省道、县道纵横交错,县、镇公路均为水泥、沥青路面,98%的行政村通公路,通车总里程达 646 公里,项目区内车辆均能通达,路况良好。项目区电力、通讯设施完备,宽带互联网开通, “村村通电”目标顺利实现,电网改建有序推进,供电质量稳步提高,能够满足项目建设的需要。(四)退耕还林情况1999 年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累计完成退耕还林(草)面积 133300 亩,其中:完成退耕地还林 30000 亩,还草 300 亩,配套宜林荒山 99000 亩,其中封山育林 25000 亩。涉及全县8210 户农户,31260 人,人均增加收入 1415 元。项目实施区*是全县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重点区域之一,累计退耕还林 1.6 万亩,还草 100 亩,封山育林 38000 亩,涉及 784 户、农业人口2560 人,人均因退耕还林补助增加收入 1604 元。(五)经济发展状况*总面积 1970 平方公里,辖 8 个镇,98 个行政村,340 个村民小组,总人口 4.7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3.8 万人,占总人口的 80.9%,有 汉、回、藏、满、维等 5 个民族。属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重点县。2012 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 6.6 亿元,增长 14.1%,人均生产总值达 1.48 万元;完成财政总收入 3469 万元,增长 34.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 2036 元,增长 32.3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3.5 亿元,增长 19.5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 4632 元,增长 24.2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1.66 万元,增长 2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0.88。在项目实施区*,是一个粮食和多种经营生产的大镇,长期以来,当地农户主要是种植水稻、玉米、土豆、豆类等旱地作物,土鸡、大鲵等养殖,七叶树、樱花树、银杏树等种植,青壮年劳动力人均掌握 23 门种植、养殖技术。随着天保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当地矿产企业全部关停,没有工业污染。二、土地资源权属现状项目实施区总面积 242 平方公里,其中林地 32.3 万亩,耕地 8879 亩。近年来,该镇积极推行土地经营权流转,引导和鼓励当地农户发展适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七下广西桂林数学试卷
- 农业土地利用分析报告
- 宁夏银川高三数学试卷
- 衢州北京中考数学试卷
- 临沂高二统考数学试卷
- 2025年谷糙分离设备项目建议书
- 2025黑龙江牡丹江市林口县直学校遴选教师56人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江苏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所属事业单位招聘高层次人才247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环氧涂料项目建议书
- 2025年微合金粉末项目发展计划
- 2021年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江苏省无锡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居民村民委员会明细及行政区划代码
- 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院非事业编制聘用人员公开招聘1人(专业学位培养办公室助理)(必考题)模拟卷
- 2021社会保险法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
- 《排课高手》用户手册
- SF-36生活质量调查表(SF-36-含评分细则)
- 小学数学校本教研的实践与思考(课堂PPT)
- 经历是一种收获的作文5篇
- 血液透析管路及透析器安装操作评分标准
- 物业交接表格全
- 压力容器通用制造工艺过程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