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PPT课件_第1页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PPT课件_第2页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PPT课件_第3页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PPT课件_第4页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染性单核细胞 增多症,1,一、概述,1. 定义,由EB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淋巴细胞良性增生的传染病。,Self-limiting disorder of lymphoid tissue caused by infection with Epstein Barr virus (infectious mononucleosis). Characterised by the appearance of many large lymphoblasts in the circulation.,2,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 ),Epstein和Barr于1964年从非洲儿童恶性淋巴瘤(Burkitts lymphoma)细胞培养中最早发现主要侵犯B细胞,3,EBV属疱疹病毒亚科,外层有囊膜,囊膜内是核衣壳,它是20面体,有160个壳粒,最内层为大分子的双链DNA。,EBV生物学性状,4,2. 发病情况,传染源:患者、隐性感染者传播途径:唾液传播,偶尔输血感染感染类型: 增殖性感染: 初次感染 幼儿隐性感染多见 青春期原发性感染 50%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非增殖性感染:潜伏感染引起细胞转化恶性转化,5,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青春期初次感染非洲儿童恶性淋巴瘤(Burkitt瘤) 发病前有重度EBV感染 EBV引起细胞转化 血清学证据:患儿体内EBV-Ab水平高 瘤组织中EBV DNA和EBNA 鼻咽癌:见于我国广东,广西,湖南 瘤组织中有EBV-DNA,EBNA 血清中EBV抗体增高 鼻咽癌治疗好转后,EBV抗体水平,EB病毒感染所致疾病,6,发病机理:,唾液 EB 咽喉部 淋巴组织 病毒 淋巴结 良性增生 B细胞 T细胞 自制,7,临床特点:,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部分患者有肝、脾肿大、皮疹,8,二、实验室检查,血象hemogram :起病一周内白细胞计数多为正常,继之逐渐增高。 WBC 1030109/L DC LC50%,伴有异型淋巴细胞增多,9,IM血象:I型异淋细胞,10,IM血象:异淋II型淋巴细胞,11,IM血象:Downey III型异型淋巴细胞,12,2. 骨髓象bone marrow :通常无特征性改变。骨髓增生明显活跃淋巴细胞可以增加,出现一定量的不典型淋巴细胞,不如血象明显。粒系、红系、巨核系无明显变化,13,IM骨髓象,14,IM骨髓象,15,3.微生物学检查,EBV分离培养困难血清试验serologic finding,(1)嗜异性凝集试验heterophil agglutination test(2)鉴别吸收试验differential absorption test(3)单斑试验monospot test(4)EBV抗体测定antibody to EBV,16,(1) 嗜异性凝集试验(Pall-Bunell test,P-B试验) 属非特异性血清学试验。主要用于辅助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在发病早期,血清中出现一种能非特异地与绵羊红细胞发生凝集的异嗜性抗体。此抗体滴度在发病34周内达高峰,于恢复期迅速下降,不久消失。传单患者试验的阳性率达8095%. 若效价在1:64以上则可疑为传单,结合临床及异型淋巴细胞的出现,具有诊断价值; 效价在1:224以上则可诊断为传单。少数病例(约10%)嗜异性抗体出现时间较晚或持续时间过短,而且接受皮质类固醇治疗后该反应可消失,故阴性者不能排除此病。然而,在其他某些疾病如血清病、病毒性肝炎、风疹、结核病患者,也可呈阳性反应,此时应进一步作鉴别吸收试验。,17,鉴别吸收试验differential absorption test:,疾病 嗜异性凝集素滴度 豚鼠肾细胞吸收后 牛RBC吸收传单 不下降或部分下降 下降血清病 下降 下降其他疾病 下降 下降,18,(3) 单斑试验(monospot test) 为测定嗜异性抗体的快速玻片凝集法。试验中以甲醛化马红细胞代替嗜异性凝集试验中的绵羊红细胞,以牛红细胞抗原取代牛红细胞。是诊断本病最常用的快速筛选试验。,19,抗原antigen 抗体antibodyEB病毒核抗原(EBNA) 在疾病早期出现,并长期存在膜抗原(MA) 抗膜抗体是病毒的中和抗体, 其高峰出现虽然较晚,但以后可 持续终生早期抗原(EA) 在疾病的急性期有80%的阳性率病壳抗原(VCA) IgM 抗体急性期阳性率最高,急性 期可首先出现,并很快达高滴定度, 是传单患者急性期诊断的重要指标, 以后在数周内消失。IgG抗体在发病 两星期达高峰,以后以低水平存在持 续终生,虽不能作为近期感染指标, 但可用作流行病学调查。淋巴细胞决定抗原(LYDMA),20,EBV特异性抗原:潜伏感染: EBV核抗原(EBNA) 增殖性感染: 早期抗原(EA ) 衣壳抗原(VCA) 膜抗原(MA),21,抗EBV抗体的阳性率出现时间及持续时间,*间接免疫荧光法 *抗补体荧光免疫法,22,可用核酸杂交和PCR等方法检测细胞内EBV基因组及其表达产物,23,4. 肝功能测定 5. 脑脊液检查6. 尿液检查,24,三、诊断及鉴别诊断,诊断1.临床表现2.实验室检查(1)血象 (2)嗜异性凝集试验、鉴别吸收试验(3)抗EB病毒抗体检查3.排除其他淋巴细胞增多疾病鉴别诊断,25,传单和急淋、传淋的鉴别,传单 急淋 传淋发热 常持续13周 持续不规则发热 无或暂短发热淋巴结肿大 有 有 无脾肿大 2575%有 有 无传染性 小 无 大白细胞计数 中等度增多 从减少到极度 显著增多 增多有诊断价值细胞 异型淋巴细胞 原淋、幼淋 正常成熟小淋巴贫血 无 有 无血小板减少 一般无 有 无骨髓象 有异型淋巴 原淋+幼淋显著 正常小淋巴细胞 细胞 增多 增多嗜异性凝集试验 阳性 阴性 阴性预后 良好 不良 良好,26,四、治疗,1.支持疗法2.抗生素3.肾上腺皮质激素4.丙种球蛋白5.抗病毒制剂6.防治并发症,27,疗效标准1、治愈 患者全面符合下述标准 (1)症状与体征消失 (2)血象和肝功能等实验室检查恢复正常 (3)并发症治愈 (4)观察一个月无复发2、好转 患者符合下述标准,并维持三个月以上 (1)症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