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收割机行走装置设计【毕业论文+CAD图纸全套】_第1页
联合收割机行走装置设计【毕业论文+CAD图纸全套】_第2页
联合收割机行走装置设计【毕业论文+CAD图纸全套】_第3页
联合收割机行走装置设计【毕业论文+CAD图纸全套】_第4页
联合收割机行走装置设计【毕业论文+CAD图纸全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或 11970985 摘要 履带式联合收割机的行走性能决定了它在农田中作业明显的优势,履带大的接触面积用于提高在湿软地上的通过性能,同时防止沉陷,打滑。同时橡胶履带是一种新型橡胶传动带,具有接地压强小、牵引力大等诸多优点,其主要应用于农业机械 。在设计的过程中要考虑要考虑收割机跨沟,跨田埂的能力,还需要有良好的机动性能,对于南方的小田地来讲,要求收割机有较小的转弯半径 并且转弯性能要好,这样也有利于提高机组的工作效率。在设计中需要计算履带长度,驱动轮,从动轮大小,以及驱动轮轴的设计等。 关键字: 履带 ; 行走装置; 收割 机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或 11970985 in in by at is a of at of in to to in of to a of Is in of as as of so 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或 11970985 1 目录 1 绪论 . 1 国内收获机械发展概况 . 1 国外收获机的 发展概况 . 2 2 联合收割机行走装置选择的条件 . 2 选择履带式行走机构的理由 . 3 履带的作用 . 3 对履带设计的要求 . 3 选择履带的材料 . 3 履带式联合收割机行走装置的组成 . 3 小型水稻联合收割机行走装置的特点 . 4 履带式行走装置的行走原理 . 4 3 悬架的选用 . 5 悬架的概念 . 5 悬架的作用 . 5 设计时对悬架的要求 . 5 悬架的类型 . 5 各种悬架的特点 . 5 悬架的选用 . 5 4 橡胶履带的设计与规格的选用 . 6 橡胶履带的特点 . 6 橡胶履带的构造 . 6 橡胶履带规格的选择 . 7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或 11970985 2 履带的表示方法 . 10 5 驱动轮的设计 . 10 驱动轮的的配置 . 10 驱动轮节距的定义 . 10 驱动轮相关参数的计算 . 11 驱动轮其它参数的确定 . 12 确定驱动轮齿 槽形状 . 13 驱动轮的强度计算与校核 . 15 6 制动器的设计 . 16 制动分类 . 16 制动器的分类 . 16 按结构型式分类 . 16 制动器的选用 . 16 制动器性能的验算 . 18 7 轴的设计 . 19 轴的分类 . 19 拟定轴 上零件装配方案 . 19 计算各轴段的直径和长度 . 19 轴的校核 . 20 8 支重轮的设计 . 22 支重轮的作用 . 22 对支重轮设计的要求 . 22 支重台的选用 . 23 支重轮的型式 . 23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或 11970985 3 支重轮个数的确定 . 23 支重轮材料的选择 . 24 9 托轮的设计 . 24 托轮的作用 . 24 托轮的安装位置 . 24 10 导向轮的设计 . 24 导向轮的作用 . 24 如何选择导向轮 . 25 11 张紧装置的设计 . 25 张紧装置的作用 . 25 张紧装置的形式 . 25 张紧装置的调整 . 27 减震弹簧的设计 . 27 弹簧的选择 . 28 验算弹簧疲劳强度及静安全系数 . 30 12 履带联合收割机性能的计算分析 . 31 收割机的受力 . 31 收割机的行走特性 . 32 13 履带联合收割机的转向性 能与分析 . 32 转向时联合收割机以及履带的运动情况 . 34 转向时履带与土壤相互作用分析 . 35 参考文献 . 37 致谢 . 38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或 11970985 1 1 绪论 作物收获是整个农业生产过程中夺取丰收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对谷物的产量和质量都有很大的影响,其特点是季节性强、时间紧、任务重,易遭受雨、雪、风、霜的侵袭而造成损失。因此,实现谷物收获作业机械化对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劳动强度、降低收获损失、以确保丰产丰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国内收获机械发展概况 这一阶段所完成的主要是引进和仿制工作。 1949 年开始从前苏联引进 C 6 牵引式,此后又相继从其他国家引进一些机型。牵引式机器有:联邦德国的克拉斯、兰茨、英国阿尔滨等。经过多年的试验选型和农场的实际使用,曾先后选定几种机型进行仿制,但最后投产的只有 1956 年投产的 引式联合收割机。尽管产品的数量不多、制造质量也不高,而且在此期间国内少数单位自行设计研制的一些小型联合收割机均未成功,但此时我国已初步掌握了联合收割机的生产和制造技术。 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是我国联合收割机迅速发展的时期。全国不仅涌 现出一批新的专业联合收割机厂,而且还发展了相应的配套件厂,这些工厂通过扩建、技术改造,生产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到 70 年代末,一个比较完整的联合收割机制造业已初具规模,联合收割机年产量也已达到 6000 台的水平。尽管其中有的机型是国外四五十年代技术水平的老机型,机器性能相对比较落后,但这一阶段我国的联合收割机事业却是飞速发展的。而且,这段时间的工作使我国设计研究联合收割机的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和提高,逐步具备了独立设计开发新产品的能力。 利用引进技术发展阶段 这个阶段是谷物联合收割机发展过程中一个艰难而又复杂 的时期,经历了一个极大的起落过程。 1980 年前后,改革开放政策对联合收割机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经过几年的努力,引进的机型陆续投产,我国的联合收割机行业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或 11970985 2 的科学技术在许多方面从原来比较落后的状态,一下子跨到 80 年代初的国际先进水平,有了一个划时代的飞跃。但是,由于 80 年代初农村经济比较落后等一些其它因素的影响,联合收割机市场明显萎缩。自 1982 年起,全国产量由6000 台一下子降到 1000 余台。到 80 年代中后期,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市场逐渐恢复。到进入 90 年代,不仅产量恢复到了历史最高水平,而且新试制的产品, 特别是中小型拖拉机悬挂的品种型号繁多,出现了制造、开发、选购收获机的新局面。 到 90 年代中后期,我国的收获机发展更加迅速,不仅各种类型机械齐全,性能也不断完善,而且产量也大幅度提高。仅 1997 年全国年生产联合收割机35105 台,比 1982 年提高了几倍。而且,市场也比较看好,年终售出 31955台,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开始了我国收获机发展的又一个崭新的阶段。 国外收获机的发展概况 国外收获机发展比较有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为欧美及日本等地。欧美多为全喂入脱粒,机型大,生产率高,适合较大规模的生产条件 ;日本则以中小型水稻收获机为主,多采用半喂入,机型小,生产率相对较低。 目前,世界收获机械的发展,不仅在传统的收获机上增设了许多电液自动化控制系统,如凯斯公司的 2300 系列大型联合收获机上设置了 收装置,为将来精确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且,突破了传统的收获工艺,发展了割前脱粒。如东北农业大学研制的气吸式割前脱粒联合收获机,英国谢尔本公司生产的梳脱台等。总之,世界收获机械正向着自动化、适用化、多样化方向发展。 2 联合收割机行走装置选择的条件 本设计的联合收割机为履带式小型联合收割机, 型号为 4 4 农业机械 L 联合收割机 B 半喂入 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或 11970985 3 选择履带式行走机构的理由 履带式行走机构具有以下特点:接地面积大,下陷深度小,对水田作业适应性强拐弯灵便,拐弯半径小具有跨沟和跨田埂能力大 ;因此履带式行走机构常用于水田作业的联合收割机行走装置中。 履带的作用 履带的作用是把整个收割机的重量传递给地面,并且依靠履带与地表接触而行走的一种机构。 对履带设计的要求 由于履带经常在泥水等软土壤中行走,所以对提高履带的寿命具有重要 的意义,要求必须有:工作可靠,坚固耐用行驶平稳性好具有良好的附着性能重量轻脱土性能好,具有较小的前进阻力和转向阻力。 选择履带的材料 现如今有三种履带材料,分别是全金属履带,金属板嵌胶刺履带和橡胶履带。由于橡胶履带价钱便宜,消耗于自身的行走阻力小,行走平稳性好,不破坏路面,容易制造而且具有减震功能。所以此收割机选用橡胶履带。 履带式联合收割机行走装置的组成 履带式行走装置包括以下部分:悬架,驱动轮,履带,支重轮,托轮,导向轮,张紧装置。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或 11970985 4 图 1 履带式行走装置结构简图 1 驱动轮 2 履带 3 托轮 4 导向轮 5 支重轮 小型水稻联合收割机行走装置的特点 虽然水稻联合收割机行走装置与拖拉机行走装置在结构上有相同之处,但水稻联合收割机具有它独特的特点。主要有:它不需要传递大的切向牵引力,所以它的零件材料和结构可以相对简单,这样可以减轻自身重量,另外采用履带式可以增大与地面相接触的面积,减小接地压力,使之下陷变浅,同时提高了水田作业中小型田地的 跨沟跨埂能力,它还具有较大的离地间隙和较灵便的转向机构。 履带式行走装置的行走原理 履带的一部分与地面接触,驱动轮与导向轮不与地面接触,驱动轮在减速器驱动转矩的作用下通过驱动轮上的轮齿与橡胶履带链之间啮合,连续不断地把履带从后方卷起,同时接地的那部分履带给地面一个向后的作用力,而地面给履带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这个反作用力即为推动向前行驶的驱动力,当驱动力足以克服阻力时,支重轮就相应地在履带上向前滚动,从而整个收割机向前行驶。 表 1 4整机重量 1130产率 /小时 割幅 损失率 轨距 800地压力 斤 /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或 11970985 5 3 悬架的选用 悬架的概念 悬架是由支重轮轴起,包括支重台车架与底盘机架的连接部件称为悬架。 悬架的作用 悬架是把整个机组的重量通过悬架传递给支重轮,同时把履带的行走运动通过悬架带动整个机组运动。 设计时对悬架的要求 悬架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结构相对要简单,紧凑以便减轻重量。 悬架的类型 悬架有三种类型,分别是刚性悬架,半刚性悬架,弹性悬架 。 各种悬架的特点 刚性悬架的特点:结构简单,易制造,通常用于低速行驶的机械。 半刚性悬架的特点:支重台车架可以相对于主机架作纵向摆动,但这种悬架支重台车架要附设支重架导向装置,以防止主机架与支重架发生横向摆动,这种结构比较复杂。 弹性悬架的特点:具有较好的缓冲性能,通常适用于高速度的机械中,结构复杂,重量大,造价高。 悬架的选用 根据小型联合收割机的特点,要求机组重量轻,结构相对简单,易制造,造价低等特点,并且已经选用橡胶履带,橡胶履带有一定的减震功能,所以采用刚性悬架。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或 11970985 6 4 橡胶履 带的设计与规格的选用 橡胶履带的特点 橡胶履带是整条履带做成的一个环形整体,没有接头,属于规格件,可以根据需要直接选用。 橡胶履带的构造 橡胶履带包括:传动件,钢丝,织物,橡胶体。 图 2 橡胶履带局部示意图 1 传动件 2 织物 3 钢丝 4 橡胶体 传动件(铸钢件) 履带行走时,驱动轮与传动件啮合, 传动件受到驱动轮所给的力,从而带动整条履带转动,所以传动件的表面必须要有高硬度,耐磨性好等特性。 织物 织物有帆布和尼龙两种,两面均涂上橡胶浆的帆布平铺放在履带内,上帆布提高橡胶履带受支重轮滚压及弯曲作用,传动件与钢丝之间也铺有一层帆布,这样可以提高钢丝的寿命。 钢丝 标准橡胶履带中,每根钢丝有 39股,直径为 拉强度极限为 140公斤,共有 40根钢丝均匀地平铺在传动件的两侧,主要是承受拉力,它对履带的强度与节距的拉长有直接的影响。 橡胶体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或 11970985 7 橡胶体在履带中分布中间厚,两侧渐薄,可以使收割机转向灵 活,减少积泥,橡胶体把传动件,钢丝,织物连在一起,同时橡胶体也具有减震缓冲等作用。 橡胶履带规格的选择 设履带全长为 L,履带接地长度为,履带板宽度为 b,履带高度为,单位接地压力为 q( ,轨距为 B,整机重量为 G 040里 G 以 t 为单位 ) q= = 轨距 根据已有参数,轨距 B=800= 且 则 B=( 578符合要求 b=( q=g/) b=( 271362) 2 部分橡胶履带适用参数 履带宽度 b( 接地比压 ( 适用机重范围 ( 350 18 11001760 20 12551960 22 1347 接地比压 q=18 符合标准 q=( 整机重量 G=1130于 ( 11001760) 围内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或 11970985 8 则选用宽度为 350履带宽度, 即履带宽度 b=350 3 部分橡胶履带节距尺寸参数 驱动形式 履带节距 适用履带宽度 轮齿型 72, 84 300 90 330 (此 公式 G 单位为 =( 15( 87 根据表 3 的参数选节距为 90合要求, 即 90=2+() =21040+0=2755 Z=13(后面给出的齿轮数,经计算所得)节数 K= 取履带节数 K=32 节 表 4 部分橡胶履带主要技术参数 宽度 *节距 ( 节数 A 型 B 型 花纹型 导轨类型 250*72 4757 24 82 2 250*96 3538 25 70 2 250*109 3538 40 89 1 260*109 3539 30 84 1 280*72 4564 25 78 2 300*55 7086 29 86 1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或 11970985 9 350*90 3056 24 76 2 350*100 3660 45 112 2 350*108 4046 40 90 1 履带总长 L=K=9032=2880 3 橡胶履带示意图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或 11970985 10 履带的表示方法 履带的表示方法为 表轮齿式橡胶履带 选用履带规格为 509030( 030 表示最大适用机重为 3000 5 驱动轮的设计 驱动轮的的配置 驱动轮有两种安装形式,即安装在前面成为前驱动;安装在后面成为后驱动。根据实验样机类型为背负式,拖拉机动力在后面,则为后驱动形式。 驱动轮节距的定义 对于轮齿式啮合传动来说,驱动轮与传动件啮合时,其节圆上相邻两个啮合点的弦长即为驱动轮的节距。驱动轮节距与履带节距相等时为正常啮合,驱动轮节距与 履带节距不等时为特种啮合。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或 11970985 11 驱动轮相关参数的计算 驱动轮节圆直径计算公式 D= Z驱动轮齿数 对于轮齿式啮合传动,驱动轮轮齿与传动件啮合时,其节圆上相邻两个啮合点的弦长即为驱动轮节距,则可以用图表示为 图 4 驱动轮节距示意图 履带节距 驱动轮节距 驱动轮节圆半径 根据比例关系得 = 根据公式 根据收割机的 速度,驱动轮转速及履带的节距,估算驱动轮齿数, V=m/s=s 则收割机的平均速度为 s (估算齿数 )=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或 11970985 12 V 收割机速度 n与 V 对应驱动轮转速 r/ n=25r/ =驱动轮齿数 Z=13 设橡胶履带厚度为 30 187.9 88-=173动轮节距 = =83 D= 在标准值(小型联合收割机) ( 250驱动轮节圆直径 D=346= 在标准取值 ( 之间 驱动轮一般用 45 号钢铸成,经过淬火后,轮齿表面硬度要达到 驱动轮其它参数的确定 经计算驱动轮节圆直径 D=346齿数 Z=13 则 齿顶圆直径 =D+46+13顶圆直径 =D+( 1-) -=346+( 1-) 9080于 =( 380 取 分度圆弦高 =4601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或 11970985 13 =( ( =于 =( 23 取 最大齿跟距离(奇数齿) =46确定驱动轮齿槽形状 根据试验表明,齿槽形状在一定范围内变动对履带行走和传动不会有很大影响。 图 5 驱动轮图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或 11970985 14 图 6 齿槽形状简图 齿侧圆弧 半径 (最小齿槽形状) =+180) =80) =最大齿槽形状) =Z+2) =定位圆弧半径 (最大齿槽形状) =最小齿槽形状) =位角 (最小齿槽形状) = =- = (最大齿槽形状) = =- = =(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或 11970985 15 驱动轮的强度计算与校核 驱动轮轮齿须按最严重的工作情况进行计算,即按 档转弯时发动机全部功率传给一侧履带时的切线牵引力计算,此时一侧履带相应的地面附着力 ,即 P=G 驱动轮轮齿的强度计算,通常按挤压强度和弯曲强度计算 轮齿节距 许用挤压应力 b= 45号钢经调质处理为例,轮齿与传动件相接触只有一边相互作用,则挤压应力相当于切应力【】 则 【】 =155(符合标准) ,设载荷作用于齿顶,则 h 齿高 W 抗弯断面系数 h=-=3976渗碳淬火钢为例, 550时,弯曲疲劳极限 =360据公称尺寸(与花键类似 ) 4639720( 20 为齿厚估算) 选 10260 W=1360 360合标准)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或 11970985 16 6 制动器的 设计 制动分类 制动机分为电力制动和机械制动,机械制动装置叫制动器,此设计的联合收割机采用机械制动。 制动器的分类 常闭式:通常靠弹簧或重力作用常处于制动状态,而机械设备需要运行时松开(如卷扬机,起重机)。 常开式:常处于松闸状态,需制动时操纵制动器施加外力进入制动状态。 此设计的联合收割机采用常开式。 按结构型式分类 制动器按照结构型式分为摩擦式和非摩擦式,摩擦式有块式,蹄式,盘式和带式。 制动器的选用 履带式联合收割机制动器最常用的作用是帮助收割机转向,其 制动力矩根据无牵引负荷时工作做急剧回转确定,一般履带式联合收割机采用带式制动器,在此选用单端拉紧带式制动器。 经过查询选用的单端拉紧制动器制动鼓直径为 190角 270 度 制动带宽度为 40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或 11970985 17 图 7 单端拉紧式带式制动器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或 11970985 18 图 8 带式制动器受力简图 制动器性能的验算 已知数据: 联合收割机重量 G=1130动机功率 p=动机额定转速 n=3000r/动轮动力半径 = 转向阻力系数 =带接地长度为 距 B=动鼓半径 r=终传动比 =动器的动力矩 =动器紧边拉力 m 制动器松边拉力 440 合收割机最大转矩 T=50 m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或 11970985 19 则此设计的制动器合格 7 轴的设计 轴的分类 转轴:既承受弯矩又承受扭矩的轴 心轴:只承受弯矩而不承受扭矩的轴 传动轴:只承受扭矩而不承受弯矩(或弯矩很小)的轴 很明显此联合收割机驱动轮轴的设计为传动轴。 拟定轴上零件装配方案 轴的结构确定主要取决于轴的安装位置及形式,轴的联接方法以及载荷的分布情 况,轴和装在轴上的零件要有准确的工作位置,轴上的零件应便于装拆和调整,轴应具有良好的制造工艺性等条件。 初步确定轴的形式为: 图 9 驱动轮半轴 计算各轴段的直径和长度 轴的扭转强度条件 =】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或 11970985 20 轴的抗扭截面系数 P 轴传递的功率 的材料选用 45号钢调质处理 =110 则轴与驱动轮联接部分的直径 d= =110 设履带前进最大速度为 3m/s 则 n=60=动机功率 P=一段取 d=54于制动带宽度为 40第一段长度为为 85二段为了满足轴承端盖的要求需要制出一轴肩,故取第二段直径为 60长度取 50步选择为滚动轴承,因轴承同时受有径向力和轴向力作用,则选用单列圆锥滚子轴承,轴承选取 0 组游隙选用圆锥滚子轴承 30313, 其尺寸为 d*D*T=65*140*36 故第三段和最后一段直径为 65第三段长度为 64最后一段长度为 36第四段安 装齿轮处的轴段直径为 70轮的左端与左边轴承采用套筒定位取长度为 76轮的右边为轴肩定位取直径为 802轴的校核 根据轴分析轴的受力如图所示: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或 11970985 21 图 10 轴的受力示意图 =9549=9549= 11 轴的弯矩示意图 最大弯矩在 B 点, B 段直径为 70处抗弯截面系数 =4300 弯曲应力 =过查表 45 号钢经调质处理: 抗拉强度极限 =640 屈服强度极限 =355曲疲劳极限 =275 剪切疲劳极限 =155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或 11970985 22 许用弯曲应力 【】 =60】 根据 分析,受扭矩作用 T+M=0 则 T= 12 轴的扭矩示意图 抗扭截面系数 =8600 最大切 应力 =55轴符合设计要求 8 支重轮的设计 支重轮的作用 支重轮把整个联合收割机的重量传递给地面,并且在履带上滚动,为了防 脱轨,支重轮还应能够阻止履带对它的横向位移。 对支重轮设计的要求 轴承必须有良好的密封性能,一般用滚子轴承,滚动阻力小,且耐磨。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或 11970985 23 支重台的选用 支重台有单梁和双梁,一般小型联合收割机用单梁,这对减轻重量,减小积泥有利,但必须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并且从支重轮的配置上改善其受力情况,以免因变形而引起脱轨。 支重轮的型式 根据橡胶履带支重轮在履带板上滚动,支重轮有两种形式,一种为单凸缘,另一种为双凸缘。 图 13 支重轮凸缘 单凸缘容易制造,适应性强,有凸缘的目的是防止履带对它产生横向位移,防止转弯时脱轨。通常凸缘高度取 h=1020了减少轮缘侧面与导轨侧面的摩擦,常把轮缘侧面做成斜面,斜面角 支重轮个数的确定 支重轮直径和履带的节距大致关系为 =) =( 135 取 =250履带接地 长度 =1040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或 11970985 24 则 = 3 个支重轮 由于支重轮不能靠太近,否则容易引起积泥挂草,两轮之间最少因留 ( 3570)间隙,所以平均减去 2间距 支重轮材料的选择 支重轮的轮缘要耐磨,所以一般用 45号钢制造,轮缘表面经淬火后硬度不低于 9 托轮的设计 托轮的作用 托轮装在履带上段的下方位置,托轮的作用是托住履带,减小上方履带的下垂量以及减低履带在运动过程中的振动并防止履带的侧向滑落。 托轮的安装位置 当驱动轮的轮齿卷起履带时,履带沿驱动轮切线方向有 作用力,履带离开驱动轮时,这个作用力将增加履带下垂,所以为了减小履带的下垂,在靠近驱动轮的地方安装一个托轮。托轮的受力相对较小,并且很少与泥水接触,托轮可以用灰铸铁制造轮缘,可以不必精加工。 10 导向轮的设计 导向轮的作用 导向轮是为了引导履带正确的绕转,并且防止履带对它发生横向位移,以致履带脱落。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或 11970985 2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