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化脓性脑膜炎课件_第1页
小儿化脓性脑膜炎课件_第2页
小儿化脓性脑膜炎课件_第3页
小儿化脓性脑膜炎课件_第4页
小儿化脓性脑膜炎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儿化脓性脑膜炎,双辽卫校陈广志,一、概念二、病因三、病理四、临床表现五、实验室检查六、并发症和后遗症七、诊断八、鉴别诊断九、治疗,一、化脓性脑膜炎概念,化脓性脑膜炎(Purulent Meningitis,化脑):是由各种化脓性细菌感染所引起的脑膜炎症。 *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 *临床特点: A、发热、头痛、呕吐、 B、烦躁、惊厥、意识改变 C、脑膜刺激征 D、脑脊液改变 *死亡率:(5%-15%)及致残率仍较高。,二、病因,(一)、 病原菌 1、常见的病原菌有:肺炎球菌、 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肠杆菌、溶血链球菌等。 2、各年龄阶段的致病菌分布不同, A、新生儿以大肠杆菌为多见, B、婴幼儿以肺炎球菌为多, C、年长儿金葡萄占优势。,(二)、感染途径 原发感染灶 化脓菌 1、血行感染: 呼吸道 消化道 皮肤 脐部(新)2、颅脑外伤 菌血症或败血症3、皮肤窦道 蛛网膜 脑膜感染 化脑4、邻近感染灶 漫延(中耳炎、鼻窦炎) 5、先天门户(脊柱裂、脑脊膜彭出),三、病理,1、脑膜炎:A、脑膜出血充血、水肿、 B、渗出、炎症细胞浸润 C、病理特点:脑顶部重,颅底炎症轻2、脑室管膜炎:细菌通过脑脊液逆流到 脑室引起3、脊髓膜炎:细菌通过脑脊液流到脊髓膜 4、脑膜脑炎:炎症侵犯脑实质,导致 脑实质充血、出血、坏死,即脑膜脑炎,5、血栓性静脉炎:炎症波及血管6、脑积水: A、脑脊液吸收障碍:炎症包裹和破坏蛛网膜颗粒 B、脑脊液循环障碍:炎症分泌物阻塞以及由炎症所致的粘连阻塞脑脊液通路7、硬膜下积液或积脓:分泌物被炎性包裹可形成。8、颅神经损害:颅底的炎症破坏或压迫颅神经而引起神经麻痹。面神经最常见,四、临床表现,(一)、典型表现:1、症状: ( 1)、发热、头痛、恶心、呕吐(喷射性) (2)、精神和意识改变:烦躁不安、易激惹、 精神萎靡、嗜睡、昏睡、昏迷,个别有 感觉过敏(3)、“抽”:惊厥、重者角弓反张(4)、眼症:凝视、斜视或眼球固定、重者 出现两侧瞳孔大小不等、对光反射不良,2、体征:(1)、脑膜刺激征:项强、克氏征、 布氏征(+)(2)、视神经乳头水肿、球结膜 水肿,系高颅压引起(3)、前囟:紧张、隆起、(4)、病理发射:脑实质受累时 巴氏征等(5)临危表现:脑疝时出现(略),(二)、各年龄特点1、新生儿及3个月小婴:表现不典型 A、反应低下、“三少症”(少吃、少哭、 少动)重者“三不症”。 B、体温可高可低,或体温不升, C、呕奶、嗜睡、凝视、尖叫、惊厥、 呼吸不规则等。 D、脑膜刺激征少见,仅前卤紧张或隆 起,极易误诊。,2、婴幼儿:起病急缓不一,表现也不典型。 A、高颅压及脑膜刺激征出现晚:由于前囱 未闭,骨缝可以裂开,缓冲高颅压。 B、常先有激惹、烦躁、苍白、纳差。 C、继之发热及呕吐腹泻。 D、再之嗜睡、仰头、感觉过敏、脑性尖叫 凝视、头痛 (摇头或用手打头)、惊厥。 E、前卤紧张隆起、项强、布氏征阳性。3、年长儿:见典型表现,但无前囟表现。,五、实验室检查,1、脑脊液检查: A、脑脊液常规:见表 B、腰穿禁忌:高颅压明显、心肺功能受损 和休克、腰穿部位感染。注解:高颅压必 须腰穿时,先用甘露醇、30分钟后再穿刺 C、脑脊液特殊检查:特异性细菌抗原测定 (对流免疫电泳、乳胶凝聚实验、免疫荧光 实验)、DNA聚合酶链反应(PCR),快速、 灵敏、具有诊断意义 D、鲎珠实验:检测G-细菌内毒素 F、脑脊液涂片、培养,查致病菌,2、血常规:白细胞明显增高、中 性粒细胞增高,可有核左移3、血培养和涂片: A、取材:血、皮肤瘀斑、瘀点、 局部病灶分泌物 B、意义:阳性,对病原菌诊断有 一定价值。4、:影像学检查:CT、MRI、B超,六、并发症和后遗症,1、硬脑膜下积液: A、多见于1岁前囱未闭者 B、以肺炎球菌及流感嗜血杆菌性化脑多见 C、发生机理可能为: 脑膜血管通透性增加,白蛋白易透过 桥静脉发生栓塞性静脉炎 未闭合的前囱是整个颅脑的惟一缓冲 区域,炎症分泌物易于在此积聚而包裹。,D、诊断依据有: 经有效治疗后脑脊液己明显好转, 但体温持续不退或退后复升; 经治疗症状好转后出现不明原因的呕 吐、惊厥、昏迷和头围增大; 颅骨透照试验光圈大于2cm; B超示硬膜下积液; 硬膜下穿刺:早期积脓,涂片及培养 可检到病原菌。晚期积液,穿刺流出 液量超过1ml,蛋白定量高于脑脊液。,2、脑积水: A、多见于6个月婴儿,多由治疗不当引起 B、 原因: 脑脊液吸收障碍 (交通性脑积水) 脑脊液循环通路某处粘连梗阻 (梗阻性脑积水) C、表现: a、头大. b、落日症 c、智力 d、影像,3、脑室管膜炎: A、易见于新生儿化脑,诊断需依赖 侧脑室穿刺及影像学检查。 B、诊断标准是: 脑室液白细胞数50106/L,以 中性粒细胞为主; 糖0.4/L; 涂片有细菌,培养有细菌生长, 且与脑脊液所培养出的细菌相同。,4、脑性低钠血症(也叫抗利尿激素分泌异 常综合征): A、是由于炎症刺激,使下丘脑分泌 抗利尿激素所至, B、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呕吐、 精神淡漠或烦躁,重者抽搐、昏迷。 C、血钠水平降低(130mol/L)。 5、其他:脑脓肿、颅神经损害(、 、)、耳聋、失明、 失语、斜视、癫痫、瘫痪、智力低下等,七、诊断,化脑是一种严重疾病、早期诊断非常重要。1 、病史:对可疑患儿应仔细询问病史,特别是前驱感染病史。2、临床表现:询问和观察症状及变化,并细致进行体检。3、脑脊液:对可疑患儿应及时进行脑脊液检查。化脑的确诊最终靠脑脊液捡查4、其他:血象、培养、涂片、影像学检查,八、鉴别诊断,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冬春季多发,有流行病学史及接触史。临床表现上常有皮肤出血点或淤斑。出血点及痰斑压片发现细菌可确定诊断。脑脊液同化脑2、结核性脑膜炎 起病慢,多见于未接种BCG的小儿,有结核接触史,胸部常有结核灶,OT实验阳性,临床表现常有颅神经麻痹。不规则治疗化脑难鉴别。脑脊液见表3、病毒性脑膜脑炎 病前常有病毒感染的先驱表现,如上感、腹泻等,临床表现多有脑实质损伤的症状、其症状轻重与脑膜刺激征不一致,脑膜刺激征轻而症状重。脑脊液鉴别见表,4、隐球菌性脑膜炎 起病较慢,进行性高颅压、剧烈头痛,视神经乳头水肿。脑脊液与结脑相似,墨汁染色+、琼脂培养基上可有新型隐球菌生长5、Mollaret脑膜炎 病因不明,表现为反复发生的无菌或化脓性脑膜炎。CSF检查可见Mollaret细胞,激素治疗有效,九、治疗,(一)抗生素治疗: 1、原则: 选择敏感的杀菌剂,最好依病原菌种类 及药敏试验选用; 药物能通过血脑屏障; 宜两种药物联合; 急性期分次静脉给药,使血液浓度 形成几个高峰; 足量、足疗程; 必要时脑室内给药。,2选药: A、病原菌未明:青霉素+氯霉素或 氨苄青霉素+氯霉素 B、脑膜炎双球菌、肺炎双球菌:多选 青霉素,耐药选三代头孢或新型青霉素. C、流感嗜血杆菌、大肠杆菌:氨苄青 霉素、氨基甙类、耐药用三代头孢 D、金黄色葡萄球菌:新型青霉素、 乙氧奈青霉素、三代头孢、万古霉素 E、按药敏试验选药;,3停药指征:临床症状消失,体温正常后继 续用药3-5d或更长、直至脑脊液全部正常。 4、疗程: A 、一般不少于1014d, B、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双球菌不少于2-3周 C、金葡萄、大肠杆菌性化脑疗程3-4周 或更长。 5、近年来倾向于首选三代头孢类抗生素,如 头孢三秦、头孢噻肟,其优点是易通过血脑 屏障,抗菌谱广,耐药菌株少,几乎所有 常见的引起化脑的病原菌都有效。,(二)激素应用1、目的:降低血管通透性、减轻炎 症反应和中毒症状,减轻脑水肿 和颅高压,减少脑积水、颅神经 麻痹等后遗症。2、用药:地塞米松0.2-0.6mg/kg.d 分次注射,连用3-5天,(三)支持和对症:1、支持:新生儿或免疫低下者,用丙球 或新鲜血浆2、解热:3、镇静、止惊:4、感染性休克:扩容、纠酸、 血管活性药5、降低颅内压:,(四)、并发症的治疗1、硬膜下积液的治疗 A、 少量积液可自行吸收。 B、硬膜下穿刺的指征是: 大量积液有颅内压增高的症状; 有压迫指征,出现局限性抽搐。 C、穿刺放液:每日或隔日1次,放液量 每次单侧不超过30ml、双侧不超过60ml , D、若穿刺达10次积液不见减少,可暂停, 观察,有症状再穿刺 E、外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