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及其职业防护PPT课件_第1页
艾滋病及其职业防护PPT课件_第2页
艾滋病及其职业防护PPT课件_第3页
艾滋病及其职业防护PPT课件_第4页
艾滋病及其职业防护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艾滋病及其职业防护,内容,了解艾滋病发展历史了解艾滋病发病机制及诊断熟悉艾滋病治疗掌握艾滋病职业暴露及防护,艾滋病发展历史,第一部分,艾滋病发展历史,1981: 世界上首例艾滋病病人被报告 1982: 正式命名此疾病为艾滋病(AIDS)(Acquired Immunodeficency Syndome ) 1983: 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分离出艾滋病病毒 1984: CD4 分子是艾滋病病毒的受体 1985: 一位外籍青年患病入住协和医院诊断AIDS我国第一例报道 1987: 发现第一个抗艾滋病药物: AZT 1993: 艾滋病的二联治疗: AZT + ddI 1996: HAART: 2 RTI + 1 PI = HAART HIV辅受体: CCR5 1997: 艾滋病的免疫功能重建 2002: 陆续研制出更多抗艾滋病毒药物 患者生存时间延长 治疗性疫苗,San Francisco Chronicle, August 1981,艾滋病发展历史,艾滋病发展历史,艾滋病发展历史,艾滋病发展历史,AIDS viruses: Colore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graph of a T-lymphocyte blood cell (green) infected with HIV (red).,艾滋病发病机制及诊断,第二部分,HIV感染的免疫发病机制,HIVinfection,J. Coffin, XI International Conf. on AIDS, Vancouver, 1996,艾滋病的病程就象一列迫近悬崖的火车病毒载量 = 火车的速度 CD4 计数 = 离悬崖的距离,Figure 1.-Typical Course of HIV Infection From: Pantaleo: N Engl J Med, Volume 328(5).Feb 4, 1993.327-333,诊断,HIV 抗体检测筛查试验 (ELISA)确认检测 病毒检测HIV RNA免疫学检测T、B淋巴细胞亚群检测,诊断,排查机会性感染常见机会性感染,艾滋病治疗,第三部分,治疗,目标:CD4 淋巴细胞计数增高HIV病毒载量降低延长生命独立的自我护理和工作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治疗,治疗程序控制机会性感染(先治疗机会性感染)进行HAART治疗(鸡尾酒治疗)重建免疫系统预防机会性感染照顾与支持,治疗,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逆转录酶抑制剂 (NRTIs) (RTIs) 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NNRTIs) ART 蛋白酶抑制剂 (PIs) 整合酶抑制剂,治疗,联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种类的三种或三种以上的药物 核苷类 AZT 、3TC 、AZT/3TC 、TDF 、D4T 逆转录酶抑制剂 (RTIs) 非核苷类 NVP、EFV ART 蛋白酶抑制剂 Kalatra (Lopinavir/ritonavir) (PIs) 整合酶抑制剂 拉替拉韦钾 目的:显著抑制 HIV 活性 间接作用于免疫系统 不能治愈艾滋病,HIV的可能危机点,得知HIV阳性:在没有确证报告之前,不要轻易告知病人结果, 最好转介到定点诊疗机构交代疾病相关事宜。向家人或朋友告知HIV感染:不要随意将检查结果告知家人或朋友,若病人主动要求,一定要签署授权委托书。开始药物治疗出现躯体疾病出现新的症状/疾病进展生活方式发生重大改变,艾滋病职业暴露与防护,第四部分,流行病学全球2010年艾滋病感染估计人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人数3330万3140万 3530万 2010年艾滋病新发感染人数 260万 230万 280万 2010年艾滋病死亡人数180万160万 210万,合计: 3330万 (3140 3530万),西欧和中欧82万72 91万,中东和北非46万40 53万,撒哈拉以南非洲2250万2090 2420万,东欧和中亚140万 130 160万,南亚和东南亚410万370 460万,大洋洲5.7万5.0 6.4万,北美150万120 200万,中美和南美140万120 160万,东亚77万56 100万,加勒比海地区24万22 27万,流行病学全球2010年艾滋病病毒感染分布情况,流行病学,中国疫情截至2009年底累计报告 276335例 其中AIDS 82322例 死亡 38150例平均每月新报告HIV约3800例,流行病学,同性恋,注射毒品者,卖淫妇女,嫖客,一般妇女,婴儿,流行病学中国艾滋病估计病例,中国China,存在问题,2010年12月9日17日 31科室 379份问卷普遍性防护原则意识低不良习惯性操作职业暴露后上报意识淡薄,HIV/AIDS离我们并不遥远,每个医务工作者都有机会接触到HIV/AIDS患者,目标,有针对性的进行血液性职业暴露防护指导,正确认识艾滋病减少工作中的恐惧心理,职业暴露的定义,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包括实验室、预防保健等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或者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情况。,含有一定病毒量的体液,完整皮肤(接触时间短),破损皮肤/粘膜 针刺伤感染率为0.3% 粘膜感染率0.009%,有效量的艾滋病病毒进入体内,未进入体内,感染暴露局部树突状细胞,时间短(24小时),仅限局部,移至全身淋巴组织中导致病毒在体内复制,此时如需预防用药越早越好,可降低8090%的感染几率,此时用药仅可减少病毒在体内复制数量,对预防感染几乎无效,传染性血液所有含有肉眼可见血液的体液心包液、滑膜液、胸膜液、腹膜液、脑脊液阴道分泌物、羊水,母乳、精液,传染可能性小 在未被传染性体液污染情况下泪液唾液鼻的分泌物痰呕吐物汗液尿粪便,传染途径 1 经血液 2 母婴垂直传播 3 性传播 4 共用私人用品:牙刷 剃须刀 修脚刀等非传染途径 日常工作和生活接触;共餐 浅吻 游泳池 公共浴池 公用卫生间 蚊虫叮咬,我们应当怎么做,第一道防线:防护意识 临床工作中减少发生皮肤损伤及传染性体液接触破损皮肤及粘膜的情况第二道防线:应用防护设施第三道防线:尽量保持皮肤完整和清洁 无论何时都应遵循普遍性防护原则普遍性防护原则:对所有人的血液和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无论是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阳性或阴性,都需把它当作潜在的传染源来加以防护。遵守正规操作程序,第一道防线, 尽量不要传递污染的锐器物 侵入性操作要光线充足 并减少伤口出血 污染的针头禁止回套针帽,第一道防线,在创口缝合时 要特别注意减少意外刺伤 把用过的注射器直接放到专门的桶(盒)中 统一处理 勿将锐利废弃物同其它废弃物混在一起,第二道防线,常用防护设施包括:口罩手套正确型号的帽子 遮住头发 防护服防水的眼罩避免意外泼溅鞋套橡胶靴或干净的皮鞋,第二道防线,使用手套小帖士工作完成后应脱去防护离开工作地点 切勿用手套触摸常用物品 扩大污染范围戴手套每接触下一位患者 应更换手套或用消毒毛巾仔细擦洗手套部分乳胶手套使用数小时后细菌可通过 应更换必要时可带双层手套 (单层可降低50%血量 双层可降低75%血量),第三道防线,洗手:六步洗手法 最简单最有效,暴露后的处理流程,紧急的局部处理留取标本暴露后评估 4 逐级上报至院感办 填表登记 注: 4条同时进行,暴露后紧急处理,粘膜:血液/体液意外进入眼睛 口腔立即用大量生理盐水或自来水冲洗 禁用眼药水冲洗针刺伤:用肥皂和流动水冲洗伤口(从近心端向远心端) 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立即用消毒液(75%酒精 0.5%碘伏 0.2%-0.5%过氧乙酸等) 消毒 并包扎伤口,留取标本,即刻采集暴露者静脉血检测HIV-Ab 必要时检测乙肝丙肝抗体检测抗体时间(窗口期):0、6W、3M、6M、12M 辅助: T、B淋巴细胞检测 HIV病毒载量监测,窗口期,从受到艾滋病病毒感染 到体内产生出艾滋病病毒抗体时间:2周3个月 一般最长不超过6个月窗口期具有传染性,地坛医院日间:1.HIV和梅毒:皮肤科门诊挂号就诊,由医生综合分析发生暴露的具体情况,综合评估并实施干预措施。2.乙肝(需注射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者)、丙肝病毒暴露者,直接挂号预防门诊。夜间:无论哪种职业暴露,直接挂号急诊,由急诊医生评估,并进行必要的暴露后干预处理。电话:84322450 84322557,佑安医院日间(周一至周日):皮肤科性病门诊挂号就诊在北京佑安医院B楼北侧平房皮肤感染门诊(即:北京市性病艾滋病临床诊疗中心防治中心-、)夜间:紧急局部处理好后第二天去门诊电话: 83997431,暴露后上报,发现处理中的疏漏之处 使处理尽量完善妥当暴露后的善后措施 家庭防护 心理解压 药物不良反应等 保密原则,案例分析,马某是艾滋病定点医院的护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