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伤病理课件_第1页
战伤病理课件_第2页
战伤病理课件_第3页
战伤病理课件_第4页
战伤病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军 事 病 理,第四军医大学病理学教研室叶菁,军事病理,特种武器伤害病理学防原医学病理学防化医学病理学防生医学病理学常规武器伤害病理学现代火器伤病理学爆炸性武器伤病理学冷兵器伤病理学高新技术武器损伤病理学激光武器损伤病理变化高功率微波武器损伤病理变化电磁脉冲武器损伤及其病理变化次声武器损伤及其病理变化贫铀武器损伤及其病理变化警用非致命武器损伤和军事法医非致命防暴武器损伤病理非致命防暴武器损伤病理,军事法医病理学特殊军事环境与军事作业伤害病理学航天医学病理学航空医学病理学航海医学病理学高原医学病理学寒区冷损伤病理学热带丛林医学病理学热暴露损伤病理学沙漠戈壁地域伤病病理变化噪声病理学振动伤病理学军事训练伤病理学电磁波损伤病理学毒理病理学坑道作业伤病病理变化营养障碍病理学,创伤(Trauma)与战伤病理 一门从病理学角度研究创伤与战伤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其产生与发展离不开人类对创伤与战伤的处理与认识。,概述,创伤(Trauma)通常是指由于机械因素的作用所造成的组织损伤和破坏火器伤由火药作动力发射的投射物所致的损伤冷兵器与热武器,创伤与战伤密切相关,早期:(自然灾害、狩猎、族群冲突)创伤与战伤是医学最古老的分支领域之一,提出伤口引流。中世纪:(出现火器伤)提出清创、缝合17-18世纪:伤员救治原则、麻醉手术、绷带固定19世纪:伤口切开引流、缝合伤口、灭菌术、无菌术、消毒灭菌法,发展史,发展史,第一次世界大战:火器伤外科治疗的进步创伤愈合过程:1. 准备修复阶段2. 修复阶段3. 疤痕形成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总结出分级救治原则、清创原则、抗休克、抗感染、麻醉复苏技术和分科救治,发展史,1945年:原子弹爆炸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的研制发展“三防阶段”当今:核武器、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光学武器次声武器电子武器,和平年代,自然灾害恐怖活动生产事故意外事件环境危害,汉朝以前:应用麻醉药 汉代名医华佗刮骨疗毒、剖腹术隋朝:丝线结扎血管、创伤组织切除术元朝:骨折整复清朝:外伤救治有长足发展,我国的情况,红军初期:建立卫生学校1931年:建立野战医院、后方医院抗日战争:建立延安医科大学五十年代:军事医学科学院建立,Outlines,微波损伤火器伤烧伤冻伤冲击伤挤压综合征,属于电磁波的一种,其一端靠近无线电波,另一端靠近红外线属非电离辅射,分连续波与脉冲波两种频率300兆赫(波长1m)到300千兆赫(波长1mm)的微波,可能危害人体健康,微 波,微波武器:干扰生理机能热效应:功率密度10 mW/cm2 微热效应:功率密度10 mW/cm21 mW/cm2轻微反应一过性局部温度升高 严重反应体温失控,甚至死亡非热效应:功率密度1mW/cm2,微波的致伤作用与机理,升高相:升高3 左右平台相:维持40 左右崩溃相:持续照射,42-43 左右,甚至死亡,体温变化,波长功率含水量其他,热效应强度的相关因素,高级神经活动及心血管、消化及代谢的改变神经官能征胃肠功能气体代谢垂体分泌其他,非热效应,全身反应:急性:身体不适,慢性:慢性微波综合征轻:自行恢复重:冠状A供血不足局部器官:白内障睾丸生精上皮变性,精母细胞减少胃肠溃疡血液、免疫、内分泌系统改变,微波对人体的影响,“非致命”,“微波防护服”,常规武器战争中最多见的伤种定义:凡是火器发射的投射物所致的损伤均是火器伤,火器伤,投射物的速度,决定伤情的主要因素,人体组织特性组织 比重 损伤程度肺0.40.5 轻度脂肪0.8 中度肝1.011.02 重度肌肉1.021.04 重度皮肤1.09 重度骨(肋骨)1.11 极重度,创伤弹道的病理变化,伤道:投射物穿过人体组织或器官的通道伤道类型:贯通伤:既有入口又有出口的伤道盲管伤:仅有入口而无出口的伤道切线伤:入口与出口和体表呈切线位,伤道呈沟槽状反跳伤:入口与出口在同一点上,体内无异物存留,火气伤伤道形状,近距离枪伤,中等距离枪伤,远距离枪伤,由前冲力、侧冲力引起原发伤道区:位于伤道中心的一条宽窄伤道。挫裂区:紧靠破坏区外周一带,是由于高速投射物穿入瞬间,产生高压及相继的负压而引起。病理征象表现为点状出血和水肿带。震荡区:位于挫裂区周围,在肉眼或一般光学显微镜下无明显病理改变,但可出现暂时性功能障碍。,投射物的致伤机理,枪伤的处理原则,扩大创口,清理皮缘显露伤道切除坏死和失活组织清除异物特殊组织的处理,如离断的神经血管,骨折的处理等引流和缝合伤口.,受伤区域离伤道愈远,病变愈轻病变分部不均匀,不规则早期清创后,一般不应做初期逢合,总结,感染肺功能不全脂肪栓塞创伤性衰竭,并发症和结局,由热力引起的皮肤或其他组织的损伤分类:火烧伤化学烧伤电击烧伤射线烧伤,烧伤,一度烧伤:表皮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甚至棘细胞层发生损伤,基底层健存“红斑”浅二度烧伤:伤及真皮乳头层,表皮全层坏死,可残存不同数量的基底细胞“水疱”深二度烧伤:伤及真皮网状层、真皮深层及皮肤附件,真皮深部结构仍健存三度烧伤:皮肤全层烧伤,甚至皮下脂肪组织、肌肉和骨骼,烧伤的程度,肺部病变:肺充血、水肿、萎缩、出血及感染肾脏病变:肾功能不全心血管病变:心肌变性坏死、间质充血水肿和心外膜出血、肺感染引起急性非特异性心肌炎消化道溃疡:应激性溃疡肝脏病变:肝细胞浊肿、脂肪变性和坏死肾上腺病变:皮质变薄,呈苍白色,全身的反应,现代战争中的几种特殊烧伤,燃烧性武器所致的特殊烧伤金属燃烧剂烧伤凝固汽油烧伤磷烧伤核武器所致的特殊烧伤光辐射烧伤闪光烧伤眼底视网膜烧伤,napalm bomb,距中心6500英尺的幸存者,帽子遮挡保护头部没被光辐射烧伤 1945年10月2日,定义:是指机体的一部分(常为外周部分)因受寒冷作用而发生的局部组织损伤分类 冻结性损伤组织:冰冻点以下 非冻结性损伤组织:冰冻点以上,冻伤(Frostbite),发生条件和影响因素 气候情况 机体全身情况 局部组织情况,冻伤(Frostbite),冻融损伤的发生机理,冻融对组织细胞的损伤 冰晶和细胞内外渗透压差冻融对血管、血液循环的影响 血管剧烈收缩和扩张 毛细血管内皮损伤,一度冻伤:表皮浅层发生变性坏死,真皮乳头层发生血液循环障碍二度冻伤:损伤深达真皮浅层,一般多在坏死表皮和乳头层之间形成水疱三度冻伤:皮肤全层坏死,有时还伤及皮下组织,甚至肌肉和骨组织,冻伤的分度及其病变特点,战壕足和水浸足,是手足的非冻结性损伤战壕足过去多发生于战时,是长时间站立在110的壕沟所引起水浸足(手)是长时间暴露于湿冷环境中所致,较多见于海员、渔民、水田劳作以及施工人员,在法国的一家野战医院,美国大兵们正在来自美国马萨诸塞州的Edward Bendittz上尉和来自明尼苏达州的Muriel Woolhouse少尉的监督下,进行战壕足病的防治练习。 1945年3月3日,机理,临床表现,感觉缺失,最初,2448小时暴露,局部复温,血管扩张、反应性充血,感觉异常与烧灼样疼痛,水肿、起疱,溃疡,治疗,防冻疮霜剂冻疮发生后局部摩擦与按摩并无益处,反可加重损伤并导致继发感染组织对寒冷特别敏感,受冷刺激肢端常发紫,冲击伤(爆震伤,blast injury),在冲击波作用下机体发生的各种损伤冲击波的致伤机理 压力峰值 正压作用时间 压力上升时间,压力峰值,轻度冲击伤(如鼓膜破裂或内脏轻度出血),所需的最小压力峰值约为0.140.35公斤/厘米2人员死亡的最小压力峰值约为1.02.6公斤/厘米2,正压作用的时间愈长,伤情愈重普通炸弹:数毫秒到数十毫秒核爆炸:数百毫秒到十几秒,正压作用时间,某作用点从开始受冲击波作用至达到压力峰值所经历的时间压力上升时间愈短,伤情愈重密闭空间中压力上升时间长开阔空间中压力上升时间短,压力上升时间,超压和负压的直接作用血液动力学变化内爆效应碎裂效应惯性作用压力差动压的吹掷作用,冲击波对机体致伤,肺冲击伤:肺出血、肺水肿、肺萎陷听器冲击伤:鼓膜穿孔、破裂;鼓室出血;听觉和前庭的功能障碍心脏冲击伤:心内膜下、外膜下以至心肌点状或斑片状出血;心肌纤维断裂;心脏破裂;冠状动脉气栓,对机体的损伤,腹腔脏器冲击伤有腔脏器:浆膜下出血、粘膜出血、浆膜面撕裂以至胃破裂和肠穿孔 实质脏器:包膜下出血、血肿,撕裂以至破裂或碎裂颅脑冲击伤:脑震荡、脑挫伤、颅骨损伤、血管损伤、脑实质细胞变性、坏死,挤压综合症,概念,挤压伤(crush injury):人体,特别是肌肉丰富的肢体,被倒塌的工事、房屋和其他重物挤压1-6小时以上,遭受挤压的肌肉,由于缺血而发生坏死,逐渐被疤痕组织所代替,形成挛缩。挤压综合症(crush syndrome):一部分伤员,在解除重物的的挤压后,除局部病变外,还可发生以肌红蛋白血尿和高血钾为特点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危及生命。,病理生理改变机制,缺血-再灌注损伤: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正常细胞内的高K+和细胞外的高Na+高凝状态:细胞水肿、蛋白质碎片具有很强的促凝作用肌红蛋白血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