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相关接触性皮炎研究及护理进展_第1页
PICC相关接触性皮炎研究及护理进展_第2页
PICC相关接触性皮炎研究及护理进展_第3页
PICC相关接触性皮炎研究及护理进展_第4页
PICC相关接触性皮炎研究及护理进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ICC相关接触性皮炎的研究及护理进展,姓名,引言,经外周放置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指将特定的输液导管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穿刺进入,而后沿静脉将导管末端送至中心静脉处的深静脉置管技术,该技术在20世纪80年代被应用于临床,相比于传统静脉给药,该方式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无需反复穿刺、药物对血管刺激小等优点;相比于上腔静脉穿刺,该方式较为温和,患者恐惧感和抵触感较低,PICC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静脉给药。,引言,但临床实践发现,由于PICC需要使用胶带、敷贴等进行固定,部分患者会因此出现接触性皮炎症状,这不仅缩短了PICC的使用时间,同时也给患者带来了较大的痛苦,本文作者通过研究发现,PICC相关接触性皮炎的发生原因可以分为内源性因素及外源性因素,通过及时合理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接触性皮炎症状,目录,接触性皮炎发生原因,1,1.1内源性因素,内源性因素主要为患者自身因素,诸如性别、年龄、体质等。学者吴绍勇1等认为失眠、肥胖、药物过敏史等均为接触性皮炎的独立危险因素,能够改变患者机体的内环境;学者林素兰2等指出,汗液会对置管部位的皮肤产生较强烈的刺激,增肌皮肤角质层的通透性,易引发炎性反应,同时汗液也容易浸泡局部皮肤,直接对皮肤造成损伤。非药物疗法进展巨大,尤其是射频消融和ICD的使用所获取的成就,但抗心律失常药物仍是治疗大多数心律失常的主要手段。尤其是心律失常的急性药物控制,1吴绍勇, 冉启志. PICC置管术后透明敷料贴敷致接触性皮炎资料分析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8(1):21-24.2林素兰, 赖丽君, 吴兰华,等. 乳腺癌病人PICC置入部位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J. 护理研究, 2018,32(5):806-808.,1.2外源性因素,外源性因素包括PICC导管材料、不同敷贴、消毒剂、护理人员操作等;学者关琪1等发现,普通透明敷贴水分无法蒸发,长期浸泡皮肤引发了皮炎症状;学者赵海燕2的研究也指出,护理人员不恰当的消毒措施会增加接触性皮炎的发生率,缩短PICC置管时间。,1关琪, 李国芳, 黄艳霞. PICC置管敷贴部位发生过敏性皮炎后进行早期护理效果分析J.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5,31(8):98-99.2赵海燕. PICC置管期间患者过敏性皮炎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 上海护理, 2017, 17(7).,护理措施,2,2.1选择恰当的敷贴及消毒剂,患者已出现了接触性皮炎症状,3M敷贴的使用会加重皮损症状,此时应更换为较为柔软和透气的纱布,减少汗液对皮肤的刺激;学者余喜梅9等认为纱布敷料能够保持患处皮肤干燥,吸收渗出的组织液,有利于伤口愈合;学者韩忠秀10等发现使用Y形纱布敷料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学者刘静11等发现使用泡沫敷料联合哈西奈德溶液消毒皮炎好转时间更短,且患者痛苦较小。,1余喜梅, 任燕, 摆江萍,等. 地塞米松软膏加纱布敷料在肿瘤病人PICC导管相关严重过敏性皮炎中的应用效果J. 全科护理, 2014,12(27):2497-2499.2韩忠秀, 唐忠敏, 周小梅,等. 皮炎平联合Y形纱布敷料治疗PICC置管局部皮肤过敏的效果观察J. 蛇志, 2016(4):508-509.3刘静, 杨水秀. 薄型泡沫敷料联合哈西奈德溶液用于肿瘤患者PICC过敏性皮炎的效果观察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7, 30(20):3101-3102.,2.2健康教育,学者周晓燕1的研究指出健康宣教能够降低PICC相关接触性皮炎的发生率;学者陈丽君2 发现,健康宣教能够提高患者对皮炎预防知识的掌握程度,便于后期护理工作的开展;,1周晓燕. 降低基层医院PICC导管相关性皮炎的发生率分析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7, 2(28).2陈丽君, 陈伟玲. PICC过敏性皮炎患者的护理体会J. 中国医药指南, 2015(24):259-259.,2.3心理护理,学者邹燕敏1等发现实施心理干预有效降低了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包括接触性皮炎的发生率;学者刘舒婷2的研究也指出,通过恰当的心理干预,117例患者中有109例一次置管成功,仅有1例发生了接触性皮炎。,1邹燕敏, 王跃英, 张楚珊. 心理护理干预对 PICC 置管患者维护依从性的影响J. 临床护理杂志, 2016(1):72-74.2刘舒婷. PICC 置管过程中心理干预对成功率和并发症的影响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4(32):536-536.,总结及展望,3,总结与展望,PICC的使用不仅避免了长期输液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同时也降低了血管损伤,避免了化疗药等药物对血管壁的刺激,降低了护理工作量,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方式操作简单,相比于静脉输液港,该方式无须进行缝合,降低了感染发生的概率;为抢救危重病人提供了新的思路,降低了医生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各类并发症会缩短置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