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体吸虫PPT演示课件_第1页
裂体吸虫PPT演示课件_第2页
裂体吸虫PPT演示课件_第3页
裂体吸虫PPT演示课件_第4页
裂体吸虫PPT演示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裂体吸虫,裂体吸虫(schistosome),亦称血吸虫(blood fluke),寄生于人体的主要有6种,我国仅有日本血吸虫。 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 曼氏血吸虫(Smansoni) 埃及血吸虫(Shaematobium) 间插血吸虫(Sintercalatum) 湄公血吸虫(Smekongi) 马来血吸虫(Smalayensis),日本裂体吸虫,概述,一、形态,二、生活史,三、致病,四、免疫,五、实验诊断,六、流行与防治,一、概述,一九五八年七月一日,毛泽东七律二首送瘟神,读六月三十日人民日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微风拂晓,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天河。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血吸虫由于寄生在人体的血管内而得名;它引起的血吸虫病俗称大肚子病。,血吸虫病在我国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 。血吸虫病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的12个省、市、自治区,属我国五大寄生虫病之一 ,WHO确定的十大热带病之一。日本血吸虫,雌雄异体,合抱寄生于门静脉系统。,二、形态,虫体呈圆柱形,雌雄异体。口、腹吸盘位于虫体前端。消化系统:口、食道、肠管, 肠管先分2支,至虫体中后部再合为1支。生殖系统:雄虫由睾丸、输出管、输精管等组成;雌虫由卵巢、输卵管、卵模等组成。,成虫,1,.,乳白色;长1020 mm,宽0.50.55 mm;虫体短粗、背腹扁平,自腹吸盘以下虫体形成抱雌沟;生殖系统:睾丸多为7个,呈卵圆形,串珠样排列。,雄虫,灰褐色长1228 mm,宽0.10.3 mm虫体细长,前细后粗。生殖系统:长椭圆形的卵巢1个,位于虫体中部,子宫位于虫体前端,开口于腹吸盘下方的生殖孔。,雌虫,.,雌雄合抱,.,.,2,虫卵,椭圆形;平均89 m67 m;淡黄色;卵壳厚薄均匀,无卵盖,卵壳一侧有小棘,表面常附有宿主组织残留物;卵壳 内含毛蚴,油滴状的毛蚴分泌物(可溶性虫卵抗原)位于毛蚴和卵壳间。,.,毛 蚴,游动时长椭圆形,静止后呈梨形,周身被有纤毛,平均大小为99 m35 m。前端有一锥形的顶突。,毛蚴头腺分泌蛋白质、酶类,其作用:A、协助毛蚴侵入螺体。B、透过卵壳进入组织,引起损害,为虫卵致病的物质基础。C、免疫诊断上做抗原使用。,.,尾 蚴,血吸虫的尾蚴属叉尾型,长约280360 m,分体部和尾部,尾部又分尾干和尾叉。,.,三、生活史,.,虫卵,粪便,毛蚴,母胞蚴,子胞蚴,尾蚴,出螺入水,成 虫,经皮入人体,童虫,成虫,中间宿主(钉螺) (无性增殖),终宿主(有性生殖),肠系膜下静脉,入水,血液淋巴,.,宿主: 中间宿主:钉螺 终宿主:人保虫宿主:牛、兔、狗、鼠、猪等 感染阶段:尾蚴 感染途径与方式:1)人接触“疫水”,尾蚴从皮肤钻入人体。 (最常见) 2)人喝进疫水,尾蚴从口粘膜侵入人体。 (很少见) 寄生部位:成虫寄生于宿主门脉-肠系膜静脉系统 异位寄生部位:肺、脑、皮肤、甲状腺等处 成虫寿命:平均4.5年,.,(1)虫卵的发育: 发育至未成熟卵需11天,成熟卵发育为变性卵或死亡卵需1011天(2)虫卵的去向:(1)大部分沉积在肠壁,最后死亡、钙化。(69.1%) (2)部分沉积在肝组织。(22.5%) (3)在其他部位:脑、肺等。(0.7%) (4)随粪便排出体外。(7.7%)(3)虫卵排出体外的条件: 毛蚴分泌物的作用 肠蠕动增强 腹内压增高 血管内压力增高,3,虫卵在宿主体内的生命过程,.,毛蚴的孵化因素: (1)温度 最适2530; (2)低渗透压;(3)光线;(4)水PH 最适PH7.57.8。孵出的毛蚴的活动特点: (1)活动于水体表面;(2)直线运动;(3)向光性和向上性。尾蚴的逸出条件: 水温、光线、水PH。尾蚴侵入: 1、吸盘吸附;2、体部伸缩;3、腺体分泌;4、尾部摆动。,.,中间宿主钉螺,.,四、致病,一、机理:各虫期的抗原物诱发宿主全身或局部产生一系列的免疫应答和病理改变。,尾蚴和童虫,成虫,虫卵,型超敏反应,型超敏反应,型超敏反应,.,(1)尾蚴致病:导致尾蚴性皮炎。为小米粒样的红色丘疹,发痒。属于型和型超敏反应。(2)童虫致病:童虫在宿主体内移行时,所经过的器官可因机械性损伤而出现一过性血管炎,毛细血管栓塞、破裂、局部细胞浸润和点状出血。患者可出现发热、咳嗽、痰中带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哮喘。,二、致病阶段,.,(3)成虫致病:成虫寄生血管内,因口、腹吸盘的吸附导致静脉内膜炎。成虫的代谢物、分泌物、排泄物引起型超敏反应。,.,(4)虫卵致病:致病最严重,主要致病阶段。虫卵内成熟毛蚴可溶性虫卵抗原(soluble egg antigen,SEA)卵壳微孔缓慢释放T 致敏T细胞;当相同抗原再次刺激致敏的T细胞产生各种淋巴因子吸引巨噬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成纤维细胞等汇集到虫卵周围,形成肉芽肿。,.,何博礼现象(Hoeppli phenomenon):虫卵周围出现的嗜酸性辐射样棒状物,系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于肉芽肿内。,.,(1)急性血吸虫病:高烧、腹痛腹泻、肝脾肿大、脓血便,粪检血吸虫卵阳性。(2)慢性血吸虫病:占90。多无明显症状或表现间断性腹泻、脓血便、肝脾肿大、贫血和消瘦等。粪检虫卵常为阴性,直肠黏膜活检虫卵阳性。(3)晚期血吸虫病:指肝硬化后出现的门脉高压综合症,严重生长发育障碍或结肠显著肉芽肿增殖的患者。可分为巨脾型、腹水型、结肠增殖型和侏儒型。,临床表现,.,巨脾型,脾肿大超过脐平线或横径超过腹中线,腹水型,脐周静脉曲张,有“海蛇头”现象,.,腹水型,腹水,侏儒型,儿童时期反复感染导致,表现为身材矮小,无第二性征,.,异位寄生与异位损害,(1)常见的异位损害部位在脑和肺。(2)血吸虫卵进入脑和脊髓,可致严重的神经系统并发症: 表现似脑膜脑炎,病人有头痛、嗜睡、意识障碍、昏迷、偏瘫、痉挛、视力模糊、癫痫等。(3)血吸虫卵进入肺,可引起肺动脉炎,甚至肺源性心脏病: 表现为咳嗽、粘液样痰等。,.,五、免疫,主要表现为伴随免疫。,1. 抗原 虫体表面抗原和排泄分泌抗原。2. 免疫应答宿主对血吸虫感染的免疫应答包括固有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应答。效应机制主要是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反应(ADCC)。,3.免疫调节血吸虫尾蚴进入机体后首先诱导机体的Th1型免疫应答当虫卵开始产生之后,Th2型免疫应答开始出现,最终Th1型优势免疫应答逐渐被转换为Th2型优势免疫应答。4.免疫逃避诱导封闭抗体抗原伪装和抗原模拟表面受体和表膜改变等,.,六、实验诊断,病原诊断,1、改良加藤法2、尼龙袋集卵法3、毛蚴孵化发4、直肠镜活组织检查,皮试、环卵沉淀试验、IHA、ELISA等超声检查影像检查生物标志物检测,免疫诊断,综合查病,1、在流行地区,以粪检为主,辅以其他方法检查。2、在基本消灭血吸虫地区,以免疫诊断为主,辅以其他检查。,.,环卵沉淀试验,.,七、流行与防治,(一)分布 日本血吸虫病曾在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的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云南、四川、浙江、广东、广西、上海、福建等12个省、市、自治区流行。现今我国血吸虫病防治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血吸虫病疫情达到了历史较低水平,全国估计血吸虫病病人325 824人,其中晚期血吸虫病病人30 197人。,(二)流行环节 1.传染源的存在 2.传播途径 3.易感人群,.,.,(1)自然因素:与钉螺孳生有关的地理、气温、雨量、水质和植被等。(2)社会因素:不良的生存方式和生活习惯。,(三)流行因素,滩洲放牧,水边洗衣,.,(1)水网型:又称平原水网型,主要指长江与钱塘江之间的长江三角洲的广大平原地区。(2)湖沼型:亦称江湖洲滩型,主要指长江中、下游的湘、鄂、赣、皖、苏5省的沿江洲滩及与长江相通的大小湖泊沿岸,为当前我国血吸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