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保健ppt演示课件_第1页
儿童保健ppt演示课件_第2页
儿童保健ppt演示课件_第3页
儿童保健ppt演示课件_第4页
儿童保健ppt演示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内 容,绪论,儿童年龄分期及保健,生长发育,.,2,儿童保健学概念 儿童保健学是研究胎儿至青春期的生长发育、社会和心理发育、营养、疾病防治、健康管理和生命统计的综合性学科。包括: 发育儿科学、预防儿科学、环境儿科学 本质属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范畴。,.,3,(一 )发育儿科学 是儿童保健学科的核心。生长发育是儿童生命过程中最基本特征。1、研究生长发育的特点和规律2、研究生长发育的有关影响因素3、研究生长发育的评价方法,.,4,(二)预防儿科学根据疾病的流行因素和发展规律分为1、I级预防-也称基础预防,是健康促进的基本措施。2、II级预防-疾病症状前的干预措施,即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包括产前检查、疾病早期筛查、定期体格检查、生长监测等。3、III级预防-疾病期的彻底治疗,防止并发症和后遗症,争取全面康复,包括家庭护理、心理治疗和促进功能恢复等措施。,.,5,(三)社会儿科学 是从社会角度研究社会因素对个体和群体儿童的健康相互作用和影响,保护和增进儿童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提高生命质量的学科 。 成为儿童保健中新的研究课题。(四)环境儿科学(五)临床儿科学,.,6,儿童年龄分期及保健,1、胎儿期 从受精卵形成到胎儿出生为止,共40周。2、新生儿期 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28天的时期。3、婴儿期 出生到1周岁之前为婴儿期。4、幼儿期 1岁至满3周岁之前为幼儿期。5、学龄前期 3周岁至67岁入小学前为学龄前期。6、学龄期 入小学始(67)岁至青春期前为学龄期。7、青春期 青春期年龄范围一般从10岁20岁。,.,7,(1)预防遗传性疾病和先天畸形:提倡婚前遗传咨询、禁止近亲结娇以减少遗传性疾病的发生;孕妇应避免孕期病毒感染。避免接触放射线、烟、酒以及铅、苯、汞、有机确农药等化学毒物;有孕期合并症如姗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结恢病等慢性疾病者应在氏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对高危孕妇应幼加产前检查的次数,必要时终止妊振。(2)营养充足:妊振后期应增加铁、锌、钙、维生家D等重要营养素的补充;但补充不能过多.以免导致胎儿过重,影响分娩。(3)孕妇良好的生活环境:包括家庭和社会两方面,要注意劳逸结合,减轻精神负担,预防孕期并发症和合并症的发生。减少流产、早产、异常产的发生率。(4)预防感染,慎用药物,胎儿期保健要点,.,8,5、新生儿访视:7、14、28天6、预防接种及合理添加维生素D:乙肝疫苗、卡介苗,生后2周补充VitD,预防佝偻病的发生。7、早期教育:促进感知觉、运动发育,鼓励家长多拥抱和抚摸新生儿,建立和培养亲子感情,促进新生儿智力发育。,内分泌疾病筛查、听力筛查、视力筛查、遗传代谢疾病筛查,4、新生儿疾病筛查,1、保暖:家居温度20-24,湿度50% 2、喂养:提倡母乳喂养 3、加强护理:注意皮肤清洁、保持呼吸道通畅,新生儿期保健要点,.,9,(1)合理喂养:婴儿期小儿体格生长十分迅速,需要大量的营养素。对6个月以内的婴儿要做到母乳喂养.4个月以内应做到纯母乳喂养。随着婴儿月龄增加和消化功能的增强,应及时添加辅食。(2)预防感染:婴儿免疫功能尚未发育成熟,易发生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应加强体格锻炼,注意个人卫生,保持房间空气新鲜,提高抗病能力。(3)定期进行体格检查:便于早期发现缺铁性贫血、佝偻病、营养不良、发育异常等疾病并及时进行干预。(4)计划免疫:指导家长按照规定时间给小儿完成基础免疫,预防感染性疾病和传染病的发生。(5)早期教育,培养良好卫生生活习惯,婴儿期保健要点,.,10,幼儿期保健要点,1、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培养小儿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如睡眠、进食、沐浴、排便、游戏和户外活动等;鼓励幼儿独自活动,以促进动作的协调发展。 2、促进语言及各种能力的发展3、定期健康检查、预防疾病4、预防意外事故发生,.,11,1、合理膳食:供给平衡膳食,养成良好饮食习惯;2、学前教育:通过游戏培养学习能力,分辨是非的能力,品格毅力和培养,发展儿童的好奇心与探索精神,并要注意培养健康的儿童心理;3、合理安排日常活动4、定期健康检查:加强口腔、眼保健,以预防龋齿,矫治视力不良;5、预防疾病和意外事故.,学龄前期保健要点,.,12,1、培养儿童自我保健的意识和良好的卫生行为。 2、注意学龄期常见疾病及问题,预防近视。 3、加强健康监测,开展学校卫生保健服务。每年健康检查一次,包括身高、体重测量、视力、听力筛查以及心理发育筛查等。 4、预防学习疲劳,培养正确的学习姿势。 5、加强体育锻炼,开展适合学龄儿童发育特点的体育活动,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6、预防疾病及意外伤害。,学龄期保健要点,.,13,青春期保健要点,青春期是儿童向成人转变的过渡阶段,是一生中体格、智力和心理发育最旺盛的时期,青春期生理、心理的变化及发育程度是否良好、有无障碍对成年后身体健康、生殖机能影响极大。 因此,维护青少年健康的重要性不仅是为了提高年轻一代的生存质量,也是为母亲安全做好准备。青春期保健应针对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及社会特点,以及健康行为方面的问题给予指导。,.,14,青春期保健要点,1、营养指导:强调营养对青年健康的重要性,注意营养成分的合理搭配,还应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2、 健康教育,重视心理卫生及性教育3、个人卫生指导:良好的卫生习惯对增进身体健康、预防疾病有密切关系,个人卫生包括口腔卫生、用眼卫生和写字、读书、站立等正确姿势,以预防龋齿、近视眼和脊柱弯曲等疾病, 4、 体育锻炼: 身体素质是在神经系统控制下,人体活动时肌肉表现出来的能力,包括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和柔韧等。青春期由于肌肉系统发展特别快,神经系统控制肌肉活动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的均衡性大为提高,能对肌肉活动的协调与动作有效调节。,.,15,儿童保健的具体措施1、护理(1)居室:阳光充足、通风良好,温度、湿度适宜。(2)衣着:以浅色、柔软、宽大、清洁、干燥、容易穿脱为好。2、饮食营养3、体格锻炼 (1)三浴锻炼:指利用日光、空气、水进行锻炼的方法。(2)体育运动:包括婴儿被动操、婴儿主动操、幼儿体操、儿童体操及游戏与球类等活动。,.,16,儿童保健的具体措施4、教育教养:方式包括游戏、讲故事、绘画、听音乐、表演、手工操作等。(1)习惯培养:睡眠、饮食、排便、卫生习惯的培养(2)社会适应性的培养 包括社交能力、积极情绪、意志力、独立能力、创造能力5、计划免疫6、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与生长发育监测 0-6岁散居儿童和托幼机构的集体儿童应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系统观察儿童的生长发育、营养状况,以便早期发现异常,并进行正确地指导。7、儿童伤害预防包括窒息与异物吸入、中毒、外伤、溺水和交通事故,.,17,计划免疫(一)概念:根据儿童的免疫特点和传染病发生的情况制定的免疫程序,是有计划地使用生物制品进行预防接种,目的以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达到控制和消灭传染病。(二)计划免疫分类主动免疫:指给易感者接种特异性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从而产生相应的免疫力。被动免疫:未接受主动免疫的易感者在接触传染源后,给予相应的抗体,可立即获得免疫力称为被动免疫。主要用于应急预防和治疗。(三)基础免疫程序(见下表)(四)预防接种注意事项 1、准备工作 2、严格掌握禁忌症,.,18,小儿基础免疫接种程序表,接种疫苗,乙肝疫苗 卡介苗 脊髓灰质炎疫苗 白百破疫苗 麻疹疫苗,预防疾病 乙型肝炎 结核病 脊髓灰质炎 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麻疹,接种方式 肌内注射 皮内注射 口服 皮下注射 皮下注射,接种部位 左上臂三角肌上端 - 上臂外侧 上臂外侧,接种次数 3(出生、1、6个月) 1 3(2、3、4个月) 3(3、4、5个月) 1,剂量 每次5ug 0.1ml 每次一颗三价糖丸疫苗 每次0.5ml 0.2ml,初种年龄 生后第1天 生后2-3天到2个月,2个月,3个月 8个月,复种 3-5年后再注射一针 - 4岁时加强,1岁半-2岁7岁加强一次,7岁加强一次,白破二联类毒素,反应情况及处理,全身反应低热,局部炎症反应一般不需处理,接种4-6周局部有小溃疡,保护创口不受感染,淋巴结肿大可热敷,一般无特殊反应,有时可有低热或轻度腹泻,一般无反应,部分儿童接种后9-12天出现发热及卡他症状,一般持续2-3天,注意事项,2-10暗处保存,严防冻结,2个月以上儿童接种前需做PPD试验(-),冷开水送服1h内禁服热水,掌握间隔期,避免使用被动免疫制剂,.,19,计划免疫(五)预防接种的反应及处理1、一般反应(1)局部反应:12-24h接种部位红、肿、热、痛或瘙痒等。(2)全身反应:发热、头晕、恶心呕吐、腹泻等2、异常反应(1)晕厥:立即将患儿平卧,头稍低,喂少量糖水(2)过敏性休克: 立即皮下或静脉注射1:10000肾上腺素0.5-1ml(3)过敏性皮疹,.,20,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与生长发育监测,.,21,生长发育,.,22,复习: 1、何谓生长发育? 2、生长发育规律?,一、生长发育的生物学特征1、生长发育具有非线性的动态变化2、生长发育具有自组织和自适应的特性3、生长发育具有从简单到复杂的整体表征4、生长发育具有分化和统一的过程5、生长发育具有多维的综合的发展过程6、生长发育具有同化和顺应的过程,.,23,复习 生长发育影响因素有哪些?,内因:遗传性别内分泌,外因:孕母情况营养疾病生活环境,.,24,体格生长常用指标的测量1、体重2、身高3、坐高4、头围5、胸围6、上臂围7、指距8、皮下脂肪,.,25,体格生长规律,一、出生后体格生长规律1、体重:是身体各组织器官及体液重量的总和,反映近期营养状况和评价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体重计算公式: 3-12个月体重(kg)=月龄+9 2 1-6岁体重(kg)=年龄(岁)2+8 7-12岁体重(kg)=年龄75 22、身高(长):代表头部、脊柱和下肢长度的总和。 身高反映长期营养状况和骨骼发育最适合的指标。 2-10岁身高计算公式=年龄(岁)7+70(cm)身高和体重生长规律: 婴儿期和青春期出现2个生长高峰,.,26,体格生长规律,一、出生后体格生长规律3、头围:眉弓上缘经枕骨粗隆最高点绕头一周,反映脑和颅骨的发育。2岁内测量最有价值。 新生儿头围平均34cm,生后3个月增加8-10cm ,后9个月增加9cm,1岁时平均46cm,2岁增加2cm,达48cm;5岁时头围50cm,15岁时约53-54cm,与成人相近。4、胸围:经胸部乳头下缘和两肩胛下角水平绕体一周的围度,代表胸廓和肺的发育。出生胸围比头围小1-2cm,平均32cm,1岁头围=胸围=46cm5、上臂围:代表上臂肌肉、骨骼、皮下脂肪和皮肤的发育,可反映儿童营养状况。1-5岁小儿上臂围13.5cm为营养良好 12.513.5cm为营养中等 12.5cm为营养不良,.,27,体格生长规律,一、出生后体格生长规律6、身体比例与匀称性(1)坐高或顶臀长:头顶至坐骨结节的长度,代表脊柱和头的发育;代表上、下部量的测量,间接反映下肢与躯干的比例。(2)头与身长的比例:1岁头围约为身长0.5+10cm(3)指距:反映上肢长骨的增长,正常儿童指距小于身高1-2cm(4)身材匀称:测量上部量(头顶到耻骨联合上缘的长度)和下部量(耻骨联合上缘到足底)对诊断有参考价值。(5)体型匀称:反映体重、身高、胸围、上臂围等指标之间的关系。,.,28,体格生长规律,二、青春期的体格生长规律 青春期受性激素等因素影响,其体格增长迅速,呈现身高增长高峰(PHV),有明显的性别差异。 青春期体重的增长与身高平行,同时伴内脏器官增长,体型发生显著改变。,.,29,生长发育评估方法,儿童体格生长的状况是依靠人体测量指标反映。常用指标为体重、身高或身长、头围、胸围、上臂围以及皮下脂肪厚度。体格生长评价包括(1)发育水平 (2)生长速度 (3)身体匀称度,一、体格发育的评估方法,.,30,生长发育的长期加速趋势,一、生长指标的长期加速趋势 主要体现在身高和体重二、性成熟提起趋势 通常以女孩月经初潮发生年龄来反映。三、生长发育长期加速趋势的原因 生长发育达到最大限度的时间与营养、经济、卫生和文化教育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31,追赶性生长,指儿童在不利的环境中生长缓慢,一旦不利环境解除,生长即可加速并恢复到原来生长曲线的现象。 追赶性生长的特征是“先快后慢”,当达到原来正常生长曲线时,即可恢复到正常的增长速度。,.,32,体格生长评价,常用评价方法:(1)均值离差法 X1SD 68.3% X2SD 95.4% X3SD 99.7% (2)百分位法 P3 (X2SD ) P50中位数 P97 (X2SD ) (3)指数法 (4)相关法 (5)生长发育曲线图法,.,33,.,34,生长曲线,.,35,体格评价方法,(一)生长水平的评价(横断面评价)(二)生长速率的评价(纵向评价) 生长曲线图法是评价儿童生长速率最简便、直观的方法。(三)指数评价 身体匀称度的评价可通过对人体的重量、长度、围度等指标进行有目的的数学组合来评价,称指数评价,又称相关法评价。,.,36,体格评价方法,(四)相关法体型评价(五)简易生长速率评价(六)发育年龄评价,.,37,评价结果表示,均值离差法:百分位法:,等级法,.,38,常见体格生长偏离,一、体重生长偏离(一)消瘦 判定标准:体重/身高测定值在中位数(均数)减2-3个标准差确定为中度消瘦,在均数减3个标准差以下为重度消瘦。(二)低体重 体重/年龄测定值低于人群均数减2个标准差或小于第3百分位,2岁以上儿童评价还可用BMI指标,BMIP5,.,39,【消瘦和低体重原因分析】1、营养摄入不足(1)经济与社会因素如贫困、虐待;(2)精神因素:神经性厌食症(3)口腔先天性畸形2、营养吸收障碍:慢性腹泻,肠道吸收不良综合征。3、营养利用障碍:乳糖不耐受、半乳糖血症4、营养消耗过多:消耗性疾病(结核病、肿瘤、反复感染等),.,40,常见体格生长偏离,一、体重生长偏离(三)超重 判定标准(1)体重/身长(W/H):体重超过同性别、同身高参照人群均值10%-19%为超重,超过20%以上者可诊断为肥胖症,20-29%为轻度肥胖。30-49%为中度肥胖,超过50%为重度肥胖。(2)体重指数(BMI):用于2岁以上儿童评价,若BMI在P85-P95为超重,超过P95为肥胖。,.,41,常见体格生长偏离,二、身高(长)生长偏离(一)身材矮小 判定标准:低于本地区、本民族、同年龄、同性别健康儿童的平均身高减2个标准差,或第3百分位以下。(二)高身材 身高/年龄测定值高于中位数(均数)加2个标准差,或第97百分位以上。,.,42,【身材矮小原因分析】 要进一步明确身材矮小的原因,根据儿童体格发育评价的方法,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