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疹的护理_第1页
小儿麻疹的护理_第2页
小儿麻疹的护理_第3页
小儿麻疹的护理_第4页
小儿麻疹的护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儿麻疹的护理,概 述,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出疹性传染病。临床以发热、结膜炎、 上呼吸道炎、麻疹粘膜斑和全身斑丘疹、疹退后有糠麸样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为其特征。中医学认为,麻疹是因外感麻毒时邪而引发的出疹性传染病,在临床上以发热、目胞肿赤、泪水汪汪及全身红色斑疹为主要表现。因其疹点隆起,状如麻粒,故名麻疹,为儿科四大要证之一。,一.病因和发病机制,病因:现代医学认为,麻疹是由麻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以春冬季节多见,易感儿为68个月以后的婴幼儿。患者是唯一传染源,在出疹前后5天(如并发肺炎,则延至出疹后10天)均具有传染性,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染,也可通过污染的日用品、衣物等间接传播。随着麻疹减毒活疫苗的普遍应用,其发病率已大为降低,但少数地区由于预防工作不够健全,仍有局部流行。,二.临床表现 略,三、检查及诊断 略,四、医学诊断及治疗 略,预防,1.主动免疫 麻疹减毒活疫苗预防接种,我国规定出生后8个月为麻疹的初种年龄,7周岁完成第二次接种。此外还可在一定范围内,短时间内对高发人群开展强化免疫。2.被动免疫 接触麻疹后5天内立即给予免疫血清球蛋白0.25ml/kg可预防发病。被动免疫只能维持38周。3 .控制传染源 对麻疹患者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一般隔离至出诊后5天,合并肺炎者延长至出诊后10天。对接触麻疹的易感儿应隔离检疫3周,并给。,予被动免疫。4.切断传播途径 患者停留过的房间应通风并紫外线消毒,患者衣物应在阳光下暴晒。无并发症的轻症患者可在家中隔离。5.保护易感人群 流行期间易感儿童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场所去 。托幼机构加强晨间检查。,6.加强麻疹的监测管理 麻疹监测的目的是了解麻疹流行病学特征.评价免疫等预防控制措施的效果。为制定有效的麻疹控制策略提供依据。,麻疹的护理,(一)维持正常体温 1. 卧床休息 应绝对卧床休息至皮疹消退、体温正常。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度1822,湿度5060。避免直接吹风,防止受凉。 2.监测体温与高热的护理 处理麻疹高热时需兼顾透疹,不宜药物及物理方法强行降温,尤其禁用冷敷及酒精擦浴。体温40(39)以上时,可用小剂量退热药或温水擦浴。,(二)保持皮肤黏膜的完整性 1.皮肤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勤换内衣。观察皮疹变化,如出疹不畅,可用鲜香菜煎水外用。脱屑时不要用手搔抓,避免患儿抓伤皮肤。2.口眼鼻部的护理 保持口腔、眼、耳、鼻部的清洁。加强口腔护理,常用生理盐水洗漱口腔。眼部因炎性分泌物多而形成的眼痂,避免强光刺激眼睛,并用生理盐水清洁双眼,应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抗病毒,5次/日。,(三) 保证营养的供给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流食、半流食为宜,少量多餐。鼓励多饮水,必要时按医嘱静脉补液,补充热量及维生素A、B、C、D。(四) 病情观察 1.经常拍背、翻身,必要时给氧、吸痰、保持呼吸通畅。 2.出疹期间高烧不退、咳嗽加剧、呼吸困难及肺部细湿罗音等为并发肺部感染的表现。,重症肺炎尚可至心力衰竭,应严密观察。 3.观察患儿有无声嘶、气促、吸气性呼吸困难,三凹征等喉炎表现,必要时做好气管切开的抢救准备。 4.观察患儿有无抽搐、嗜睡、脑膜刺激征等脑炎的表现,按医嘱给予降温、止惊、给氧、脱水剂等。(五) 健康教育 由于麻疹传染性较强,为控制疾病的流行,应向家长介绍麻疹的流行特点、病程、隔离,时间、早期症状、并发症及预后,让他们有充分的的心理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