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心身疾病PPT课件_第1页
儿科心身疾病PPT课件_第2页
儿科心身疾病PPT课件_第3页
儿科心身疾病PPT课件_第4页
儿科心身疾病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儿科心身疾病,1,小儿由于大脑功能和结构的发育尚不完善, 对植物性神经和情绪活动的调节控制能力亦较弱,临床上常出现各种植物性神经功能失调的症状 ,如腹泻、呕吐、食欲不振等。 小儿在各年龄阶段的心理活动特点亦不相同。幼儿常在受惊后得病,而年长儿童则往往同家庭或学校环境发生矛盾而发病。,2,小儿后天逐渐形成的获得性习惯,如清洁习惯等,实际上是一种条件联系。这些联系在幼儿还不巩固,都可受到精神的或感染中毒等外界因素的影响,以致在一段时间内功能削弱,出现如遗尿等现象。,3,一.小儿厌食,概念:厌食(anorexia)是指患儿缺乏进食欲望,也称食欲不振。近十余年来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长期厌食的小儿亦十分多见。长期厌食主要与精神因素和慢性疾病等有关。,4,(一)病因 :小儿厌食门诊的统计资料,长期厌食由疾病引起的只占11,余均为父母不注意饮食的心理卫生习惯有关。常见的原因如下 情绪障碍是小儿厌食的最常见原因 。强迫喂食:是引起情绪障碍导致厌食的常见原因,且常自幼发生。由于家长过分担心小儿营养不足,采取各种方法甚至采用威胁手段强迫小儿进食,使本来对进食会产生高兴情绪的健康小儿反而对进食不感兴趣和害怕进食,久之可形成条件反射性拒食,并可发展为厌食;,5,进食时训斥小儿:多见于工作较忙而对子女要求较高的父母,当小儿学习成绩不佳时便常利用进餐时训斥小儿而影响其进食时的情绪,使食欲减低,久之可发展为厌食; 进入托儿所:父母在入托前没有进行适当的解释,使小儿误认为父母不爱他而出现忧虑情绪;,6,功课负担过重:多见于能力较差而父母要求过高的学龄儿童。由于长期的功课负担过重而情绪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引起厌食。 注意力分散其中以边吃饭边看电视边玩的或边讲故事边喂食的较多见。神经性厌食患儿认为自己过胖(虽然患者体重可能在正常范围)或为了身材的苗条和漂亮而自愿建立一种减肥饮食,这多见于12岁以上的女孩,尤其在社会经济状况较好的家庭的青春少女较多见,其女性的发病率为507510万。病情多较严重。,7,以上原因均可使大脑皮层和下视丘发生抑制,使消化液分泌减少,胃肌张力降低而引起厌食。此外,经常有零食习惯和不定时进食,均可降低进食时的消化液分泌和食欲 。(二)治疗 除病因十分重要。但在消除病因(如不强迫喂食等)的开始阶段由于小儿可能会连续数餐都进食量少导致家长担心而沿用以往不良的饮食卫生习惯(如再进行强迫喂食等)。,8,为了加强患儿及其父母的信心,在开始治疗阶段,辅以适当的对症药物治疗,如食欲兴奋剂赛庚啶、中药、消化酶制剂等就很有必要。这样可恢复患儿对进食的兴趣而不厌食。对岁以上的小儿,还可进行行为治疗,如采用奖励强化法。即记录每餐和每天的进食量,该表由小儿保存,如当天的目标达到则在当天日程表上划上或插上红旗,并可与小儿商议共同制定出每周获多少面红旗(每周的目标应适当提高,但开始阶段应尽量使小儿获得奖赏为好),则可奖给其喜爱的玩具、书籍,观看比赛及旅游等。,9,二.神经性呕吐,概念:神经性呕吐又称心因性呕吐,可看作是精神因素的躯体反应,它常无恶心而反复呕吐,呕吐既不费力也不痛苦,吐后往往即可进食,体检和辅助检查除稍消瘦外没有任何器质性疾病的表现,这可见于任何年龄,甚至是婴幼儿也可发生。,10,(一)病因各种因素导致情绪的混乱以强迫喂食最多见,此外尚有突然与父母分离和亲人死亡的急性强烈剌激等。 对不愉快或可憎恶思想或经验的反应例如,一女孩上学时遇见一因车祸导致脑浆迸出死亡的行人,以后当看到豆腐食品便联想到这一情景而发生呕吐。,11,精神过度紧张例如各类考试,特别在女孩易于发生,且往往有过去发作史。 作为反对父母的一种表现当过度剌激或当强迫儿童做他不愿做的事情时发生呕吐,特别是某些小儿害怕由于表现对父母的愤怒而失去父母的爱时发生,这在与父母重建良好关系时呕吐消失。,12,作为对家庭施加压力的一种工具对孩子放纵的父母,其小儿为了对家庭施加压力而发生呕吐,例如,害怕上学的儿童,呕吐往往发生于早晨,而周未或假日不发生呕吐。此外母亲强迫小儿进食或喂养过度也可发生呕吐,例如,与小儿同居一室的外祖父患结核病,其母为了预防肺炎刚愈的小儿患结核病而强迫他休息与进食大量的食物导致神经性呕吐的发生,在终止母亲这一强迫行为后呕吐便停止。,13,(二)治 疗 本病的治疗主要依靠发现与解决不良的心理因素,对症治疗可联合使用赛庚啶、阿托品、维生素B1。对岁以上的小儿还可使用行为治疗中的奖励强化法。,14,三.日间尿频,概念:日间尿频在小儿并不少见,它是指白天排尿次数增加而无尿量的增加,尿常规检查正常,排尿次数可以从正常每日的68次增到2030次,小儿否认排尿困难、白天遗尿或睡后尿频。通常发生于48岁。这一症状较白天遗尿症常见得多。,15,病因日间尿频常由于家庭成员的死亡、变换环境(如入托儿所、上学和住院等)、突然离开父母、害怕打针和考试等所导致的急性紧张或焦虑所诱发。但应询及有否增加液体的摄入量和应用利尿药物。尿常规也应检查。,16,治疗主要包括对患儿及其家长一再强调他们是健康的,并且症状将会改善。消除不良的心理因素和鼓励患儿说出使他烦恼的事情。教导和鼓励小儿将两次排尿间隔的时间尽可能延长,并记录每天两次排尿间隔的最长时间,如有进步,可适当给予奖励。小儿对医生的信任和鼓励将会改善其症状,大部分患儿约在数日内会魔术般地被治愈。同时应用阿托品以解除平滑肌痉挛、抑制膀胱排尿,对症状的改善有促进作用。,17,四.夜惊,概念:夜惊(night terror)的病因主要为心理因素如焦虑和受惊等,例如, 家庭成员的病重和死亡;初次离开父母进入陌生的环境;外伤和意外事件所导致的焦虑和惊恐不安等;此外,在睡前听恐怖紧张的故事和看恐怖紧张的电影等,都可导致夜惊的发生。,18,本病多发生于38岁的儿童,其临床表现为患儿在开始入睡后约1530分钟左右突然惊醒,双目直视,躁动不安,面露恐怖表情,但意识仍呈朦胧状态,同时,可表现呼吸急促瞳孔扩大,出汗,历时数分至20分钟,然后再度入睡。醒后完全不能回忆或有零星回忆。此外,本病与发生较多的恶梦清醒后很快地变得明了,并多能回忆梦的内容有所不同。,19,本病的部分患儿在发作时可伴有梦游症,即患儿起来走动,做一些简单机械的动作,如开抽屉等,醒后完全不能回忆。至于本病的发作次数则可从一夜发作数次到数日或数十天发作一次不等此外,本病尚可为癫痫的早期症状之一,可结合脑电图检查加以区别。夜惊常可自愈。,20,经常发生夜惊的患儿,往往反映有持续较久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