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36月儿童中医药管理技能1 .2 .3 .摩腹 操作:一手四指或掌根在腹部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团摩 25分钟。揉动手法应由轻到重 . 功用:健脾和胃,消食导滞,理气和胃。忍受为度。注意小儿饭后不宜施术;婴儿在施术时可在脘腹盖一块毛巾再进行操作。 主治:腹胀,腹痛,便秘,腹泻,虫积,食积发热等。 临床应用:摩腹法一般顺时针为泻,多用于便秘;逆时针为补,多用于腹泻。4 .5 .捏脊法 此法是用捏法在脊穴上操作而得名。 操作:小儿俯卧位;医者坐或站一侧,以双手用二指捏法或三指捏法手势,自尾骶骨端始至颈部大椎穴成一直线,将尾骨尖端之皮肤捏起,沿脊穴自下而上双手交替边捏边向上行,至大椎穴止,此为平捏法;也可自下而上每捏三下,即向上提拿一次,直至大椎穴止,此谓捏三提一法或称提捏法。作捻动向前宜直线进行,不可歪斜或捏捏放放,宜紧捏慢移。6 . 功用:调和阴阳,培元气,健脾和胃,疏通经络,行气活血,强健身体。 主治:小儿积滞。营养不良,发育迟缓,脾胃虚弱,疳证,腹泻,呕吐,消化不良等证。 临床应用:捏脊法是中医小儿推拿的传统手法,用于小儿保健,有促进小儿生长发育以及神经系统发育、增强免疫系统活性、增强抗病能力以及提高消化系统功能等作用,可预防小儿腹泻、便秘、遗尿等疾病 .7 .8 .揉迎香 取穴:迎香穴位于鼻翼旁开 0.5寸,鼻唇沟中。 操作:常用擦洗、摩洗、按法、揉法等,如用食、中二指做揉法、推擦约 30次;按压约三秒钟,稍停后反复施行 1020次,推擦或按压时,指端倾向鼻孔用力;按压时手指可轻微揉动,动作应左右协调,两侧力度应均匀。9 . 功用:宣肺气,通鼻窍,止惊,发汗。 主治:外感风热,寒热互作,口眼歪斜,鼻塞流涕,昏迷不醒,急慢惊风及鼻息肉等证。 临床应用:由于鼻为肺之窍,迎香穴居鼻之两旁,揉之能治疗感冒或慢性鼻炎引起的鼻塞流涕、呼吸不畅等证,且常与清肺经、揉肺俞、拿凤池等配伍应用,加强治疗效果。10 .11 .揉足三里 取穴:外膝眼下 3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 操作:常以一手的拇指端或中指端作按揉法,约 30次。 功用:健脾和胃,调中理气,强壮身体。 主治:呕吐,腹胀,腹痛,便秘,泄泻,下肢痿软等证。 临床应用:多用于消化道疾患。12 .13 .按揉四神聪 取穴:在百会前、后、左、右各 1寸处,因共有四穴。 操作:一般针刺治疗,平刺 0.5 0.8寸。也可用拇指或中指端作按揉法,一般约为 30次。如小儿囟门未闭合禁用针刺及按揉法,可用掌摩法或掌揉法,操作时手法应轻柔,不使小儿头部晃动。14 . 功用:镇静安神,清头明目,醒脑开窍。 主治:头痛、眩晕、失眠、健忘、癫痫等神志病证。 临床应用:小儿多动症、血管性痴呆、大脑发育不全等。15 .16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 : 按法、摩法、掐法、揉法、推法、捏法、擦法、搓法、摇法。17 .摩法 : 是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指腹或手掌掌面紧贴于一定部位上,以腕关节及前臂带动手作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做环形抚摩,要领是 “皮动肉不动 ”。摩法有顺摩为补,逆摩为泻的说法(摩腹除外)。18 .推法: 在小儿疾病中应用广泛,用拇指或食、中二指指面沿同一方向运动称为 “推法 ”。推法主要包括 “直推、旋推、分推 ”三种。 “直推 ”是在表皮进行操作,不要推挤皮下组织。 “直推法 ”常用于 “线状 ”穴位。 “旋推 ”也是只作用于表皮,不得带动皮下组织。 “旋推法 ”主要用于手部 “面状 ”穴位。 “分推 ”可横如直线,也可弯曲如弧线。19 .揉法: 是用手指的罗纹面、大鱼际或手掌吸定于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做环形揉动,要领是 “肉动皮不动”。手始终不离接触的皮肤,是该处的皮下组织甚至深层组织随手的揉动而滑动。一般以每分钟揉120-160次为宜。 “揉法 ”分为 “指揉法 ”、 “掌揉法 ”和 “鱼际揉法 ”。用手指的罗纹面作用于穴位做环形揉动叫 “指揉法 ”;用手掌的大鱼际作用于治疗部位做环形揉动叫 “鱼际揉法 ”;用手掌(掌跟)作用于治疗部位做环形揉动叫 “掌揉法 ”。与摩法一样顺时针揉为补,逆时针揉为泻。20 .擦法: 是用手掌、鱼际或食、中指二指罗纹面着力于一定的部位,做往返的直线擦动。包括 “指擦法 ”、 “鱼际擦法 ”和 “掌擦法 ”。擦时不论是上下方向或左右方向,都应直线往返,不可歪斜;往返距离要长。着力部位要紧贴皮肤,但不要硬用压力,以免擦破皮肤。用力要稳,动作要均匀连续、呼吸自然,不可屏气。21 .小儿推拿特定穴位22 . 小儿推拿的穴位,一为 “经络学说 ”中的十四经穴和经外奇穴;二为小儿推拿本身所具有的特定穴位。23 .脾经 位置:拇指末节罗纹面。 主治:腹泻、便秘、痢疾、食欲不振、黄疸等。 临床应用: (1) 补脾经能健脾和胃,补气养血。用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而引起的食欲不振,肌肉消瘦,消化不良等症。 (2) 清脾经能清热利湿、化痰止呕。用于湿热熏蒸、皮肤发黄、恶心呕吐、腹泻、痢疾等症。 (3) 小儿体虚、正气不足,患斑疹热病时,推补本穴,可使稳疹透出,但手法宜快,用力宜重。24 .心经 位置 :中指末节罗纹面。 主治 :高热昏迷、五心烦热、口舌生疮、小便赤涩、心血不足、惊烦不安等。 临床应用: (1)清心经能清热退心火。常用于心火旺盛而引起的高热神昏、面赤口疮、小便短赤等,多与清天河水、清小肠经等合用。 (2)本穴宜用清法,不宜用补法,恐动心火之故。若血气不足而见心烦不安等症,需要补法时,可补后加清,或以补脾经代之。25 .肝经 位置:食指末节罗纹面。 主治:烦躁不安、惊风、目赤、五心烦热、口苦咽干等。 临床应用: (1) 清肝经能平肝泻火,息风镇惊,解湿除烦,常用治疗惊风、抽搐、烦躁不安、五心烦热等症。 (2) 肝经宜清不宜补,若肝经虚应补时则需补后加清,或以补肾代之,称为滋肾养肝法。26 .肺经 位置:无名指末节罗纹面。 主治:感冒、发热、咳嗽、胸闷、气喘、虚汗、脱肛等。 临床应用: (1)补肺经能补益肺气。用于肺气虚损,咳喘气喘,虚汗怕冷等肺经虚寒症。 (2)清肺经能宣肺清热,疏风解表,化痰止咳。用于感冒发热及咳嗽、气喘、痰鸣等肺经实热症。27 .肾经 位置:小指末节罗纹面。 主治:先天不足、久病体虚、肾虚腹泻、遗尿、虚喘、膀胱蕴热、小便淋漓刺痛等。 临床应用: (1)补肾经能补肾益脑,温养下元。用于先天不足、久病体虚、肾虚久泻、多尿、遗尿、虚汗喘息等症。 (2)清肾经能清利下焦湿热。用于膀胱蕴热,小便赤涩等症。临床上肾经穴一般多用补法,需用清法时,也多以清小肠代之。28 .板门 位置:手掌大鱼际平面。 主治:食积、腹胀、食欲不振、呕吐、腹泻、气喘、嗳气等。 临床应用: (1)揉板门能健脾和胃、消食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院消防常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 思想精神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福建法院招聘聘用制书记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预防接种培训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建筑“钢筋工”岗位职业技能资格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
- 医技人员三基考试试题(附答案)
- 医院消毒试题(附答案)
- 北京汽修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施工员之装修施工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4年四川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
- 内审检查表-行政部(42061、13485)
- 汽车制造质量管理与控制课件:冲压生产的质量控制
- 工程交工技术文件说明
- 读书分享读书交流会《乡土中国》课件
- 《电子商务概论》(第3版)白东蕊主编 第一章电子商务概述课件
- 全业务竞争挑战浙江公司社会渠道管理经验汇报
- GB/T 42195-2022老年人能力评估规范
- GB/T 4909.4-2009裸电线试验方法第4部分:扭转试验
- GB/T 15155-1994滤波器用压电陶瓷材料通用技术条件
- 做一名优秀教师课件
- 企业标准编写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