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异常行为学基础_第1页
人类异常行为学基础_第2页
人类异常行为学基础_第3页
人类异常行为学基础_第4页
人类异常行为学基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类异常行为学基础,本课件由互联网搜集经中华培训学会编辑整理。 衷心感谢原创学者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知识在分享中创造价值, 智慧在传播中展现意义!,人类行为种种: 本能行为(个体性):进食、性行为、猎奇、睡眠、攻击 社会行为:社会交往、社会角色学习、从众行为、文化适应行为,病理性行为种种:情绪障碍行为障碍思维障碍人格障碍适应障碍精神创伤,行为与健康,行为的定义 外显行为, 内隐行为 疾病与健康中的行为因素 初级卫生保健系统50%的健康问题与行为有关,行为生物学,(一)行为与遗传 双生子法,寄养子法、分子遗传学 智力、气质、人格、疾病与遗传,(二)行为的神经生物学 1 行为的神经解剖 大脑皮层及功能:高级信息处理 基底节及功能:运动调节 边缘系统:海马、下丘脑、丘脑、杏仁核、 参与动机、情绪、记忆,2 行为的神经化学基础,(1)多巴按与行为 与运动、动机、应激有关 多巴氨及受体:认知、情绪、行为 精神病症状、物质依赖,(2)5-羟色氨与行为 攻击行为的神经化学;5-HT 自杀控制 冲动控制 5-HT 与睡眠、认知、进食、体温、胃肠功能、运动,2. 5-羟色氨与抑郁症5-HT通路:上行激活,下行通路受体:突出前(5-HT1A,5-HTD)突出后(5-HT2A,5-HT2C,5-HT3,4)功能:生理功能: 睡眠、进食、体温、运动情绪:抑郁、焦虑、恐惧、心境认知:注意、记忆、思维,(3)r-氨基丁酸(GABA)与行为 GABA受体与行为效应 GABA的生理功能 镇静、抗焦虑、肌肉松弛、内抑制 抗焦虑药对行为的影响,二 行为的心理学理论 行为的心理学定义 外现行为与内隐行为 1 精神分析学派(psychoanalysis) 基本概念 精神分析关于意识的观点,无意识:被压抑的巨大的思维和情绪、本能的原始能量、遵循快乐原则。 无意识包括:原始的本能驱力,性、攻击本能 无意识的思维特点:不按照逻辑、因果规则 脱离现实,不受时空、道德约束。,前意识:包括很多容易激活的记忆,按照现实、逻辑的原则思维 意识:直接与外部现实联系,不直接与无意识联系,遵循现实的原则 继发性思维的特点:遵循逻辑、现实的规则。 无意识不能通过一般的方式进入意识,精神内的结构: 伊的(本我 ID):与无意识相对应的结构,充满了各种欲望、冲动、需求,要求立刻满足。服从原发性思维,不直接受到外部现实的影响,自我(EGO): 控制来自伊的的冲动,并适应现实的需要。遵循现实的原则,按现实的方式满足本我的需求,现实的检验者,超我(superego):帮助自我控制伊的的冲动, 由两部分组成 理想自我;我们努力追求的自我的期望、价值及理想 自我意识;精神中的天使,帮助我们以对社会负责的方式行动。 超我代表来自家庭、社会、文化的影响,2 学习理论 学习的定义 学习的形式 通过联系的方式的学习-经典条件反射 条件刺激,非条件刺激 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 行为的后果对行为的影响 强化的概念:行为的后果使原来的行为增加 正强化;使原来的行为增加 负强化:使原来的行为减少 惩罚,消退 灭绝 认知学习 遗传与环境对行为的作用 个案学习 病理性赌博 精神活性物资依赖,3行为与文化,文化的定义: 特定的地域及群体通过长期的生活而形成的生活方式, 意识形态, 价值观念及风俗习惯 代际之间的文化相似性及温差异性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文化对行为的影响,家族观念 健康与保健(饮食习惯, 运动,其它健身方式) 人际关系 娱乐与消遣 文化休克与文化适应,小结: 影响人类行为的因素有: 遗传 精神动力因素(人格因素) 学习因素 文化因素,成 瘾 行 为,一、定义及基本概念 强烈地、强迫地连续或周期性地求得使用某种有害物质的行为。 精神活性物质成瘾,酒、鸦片、烟、致幻剂。,二、成瘾行为的共同特征 1、超过一般量的大量使用达到需要控制的程度 2、强烈地寻求某种物质或活动的冲动 3、需不断增加剂量达到所期望的生理、心理效应,4、心理、生理依赖,戒断症状 5、再次使用某种物质可消除戒断症状 6、个人健康或社会功能受损,三、成瘾行为的发展过程 滥用 耐受 依赖 戒断反应 滥用:非治疗性过度使用某类精神活性物质,表1 主要临床戒断症状情况 症 状 例 次 症 状 例 次 发冷热 13 毛孔竖立 12 全身无力16 全身酸痛 14 流鼻涕 19 出汗 14 呵欠 19 食欲差 16 骨痛 17 烦躁不安 13 蚊走感 15 腹痛 10,海洛因依赖者人口学特征,一般资料: 男84.2%,女15.8%,男:女5.33:1 年龄1125岁,平均22.76.12岁,已婚31.6%,未婚68.4%。 文化程度:文盲57.9%,小学21.1%,初中15.8%,高中5.2%。,少数民族汉族 成瘾情况: 19例吸毒者中,17例直接静脉注射,2例烫吸部位,双上肢、手背73.7,四肢、颈部26.3%。,平均日注射量:0.720.34克,时间22.5年,平均6.4月。 吸毒原因: 取乐57.9%,好奇、他人引诱42.1%。,初吸到出现戒断症状为29天,平均5.21.6天,HIV阳性明显高于一般群,73.7%静脉注射后出现躯体疼痛,28.6%同时出现二种躯体疼痛、乙肝、结核、性病。,所有HIV阳性者均为二人以上共同一付注射器。 吸毒团伙、多群居一处,以盗养吸,以贩养吸。 滥用的药品种类,8种阿片类,14种非阿片类。 常见的3种阿片类海洛类95.0%,二氢埃托啡42.6%。,依赖:停用某种精神活性物质后出现可以预测的症状和体征 四 成瘾的分类 化学物质成瘾, 或行为成瘾,1 精神活性物质 鸦片类成瘾物质:海洛因 尼古丁成瘾 镇静催眠药成瘾 镇痛药成瘾 致幻剂 精神兴奋剂,2 行为成瘾 电子游戏成瘾 网络成瘾 赌博成瘾 性成瘾,五 成瘾的原因 1 生物学因素: 遗传因素神经化学: 内源性鸦片受体 2 个体因素: 性别, 年龄 寻求新奇的行为人格的缺陷学习因素,3 心理及社会文化因素 心理社会因素: 精神压力, 应激 环境因素: 精神活性物质的可获得性 六 成瘾发生的机制 1 阳性强化 心理社会刺激 焦虑 使用药物 焦虑解除,2 阴性强化 停止使用药物 戒断症状 再使用药物 双重强化的作用,七、精神活性物质成瘾的临床表现 1、早期,第一次用药到耐受产生 2、中期。依赖、戒断症状 3、机体器官的器质性损害,(一)酒成瘾 1、酒成瘾的筛选C、Cut down?A、Annoyed?G、Guilt?E、Eye-opener?,2、酒对躯体的影响心血管系统:心律失常、室性早搏、高血压。胃肠系统:腹泻、消化性溃疡、食道炎、胰腺炎、肝硬化。,神经系统:周围神经损害、震颤、记忆障碍。皮肤系统:黄胆、痴蛛痣。每一个器官系统都可受到酒毒性影响,遗忘、白细胞减少、胆固醇升高、甘油三酯增高。,3、酒中毒伴发的精神症状急性酒中毒伴发的精神障碍酒中毒性谵妄遗忘综合症,痴呆合并其它精神疾病 六、成瘾行为的治疗 1、药物治疗,2、行为治疗 3、心理治疗,进食障碍eating disorder,一 概述 进食障碍(包括神经性厌食症和贪食症)anorexia noversaanorexia bulimia 早在1689年就有人描述了厌食症的症状。1874年有人描述了厌食症和贪食症 厌食症是缺乏食欲吗? 贪食症是没有饱感吗?,二 神经性厌食的特点: (一) 有意识保持体重低于标准体重的最低限,体重第一往往低于标准体重的85%。,(二) 对体重增加过分担心,即使体重已低于标准体重仍担心不已。常处于担心发胖的恐惧和烦恼中。,。 (三) 患者存在体象感知障碍,对自身形象感知错误,虽然明显消瘦,甚至有客观证据证明体重已低于标准体重,患者仍认为自己太胖。,(四) 仅与女性有关的症状,主要指闭经,连续3次月缺失。,(五) 女性常见。1540岁的女性中发病率为1%,平均起病年龄为17岁。男女发病率之比小于1:20,有趣的是这种疾病多发生于上层和中层阶级。在近20年中这种差异逐渐消失了。,恐惧长胖而节食 异常的节食方式: 特定的食谱清单,典型的厌食症者,常过分减少食物总量的摄入,过度运动以减轻体重,其间往往采取自我引吐,泻药导泻,利尿剂利尿等方式,当体重减轻到相当低的水平时,就可能出现躯体并发症,这些并发症状往往是由于极度饥饿引起的,通过治疗常可恢复。,患者多在体重下降明显时才被发现就医,随着体重的下降出现的躯体症状和体征:如低体温(可低至35),闭经,肢体水肿,心动过速,低血压,闭经可以在体重减轻以前就出现,低血钾,碱中毒,血渗透压的改变,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神经性厌食的医疗并发症 恶病质:极度消瘦,皮下脂肪明显减少,肌肉消失,低代谢状态(低T3综合症),怕冷,难以维持正常体温;,心脏:心肌无力,心脏变小,心律失常,房性、室性期前收缩,束支传导阻滞,室外性心支过速,可突然死亡; 消化道症状:胃排空延迟,腹胀,便秘,腹痛,生殖系统:停经,低的LH,FSH 皮肤:可全身布满婴儿样纤细绒毛 血液系统:白细胞减少 精神方面:抑郁情绪,与催呕和泻药有关的并发症 代谢:电解质紊乱,特别是低钾血症,低氯性碱中毒,低镁血症 胃肠道:可伴发胰腺炎,胰肿大伴血清淀粉酶增加,食道和胃的腐食,肠道功能,口腔:牙齿因反复呕吐被胃酸浸蚀,特别是前牙 神经方面:疲乏,无力,轻微的器质性脑综合症表现,三 神经性贪食症的特点: (一) 强迫性的暴食 (二) 呕吐与清洗 (三)胃肠功能失调的症状 (四)反复发作 (五) 贪食后的后悔与冲突,神经性贪食的医学并发症 急性胃肠炎 急性胰腺炎,病程与预后 本病病程变化很大,可以表现为未经治疗和自发缓解,各种治疗后恢复,反复缓解与加重的病程,逐渐衰退的病程可并发躯体严重并发症而死亡。一般来说,预后不好。,有部分病人仍有对食物和体重的持久的偏见,社会关系常常很差,许多人伴明显的抑郁,病人对各种治疗的近期效果一般较好,但易复发,有报导死亡率在518%。,四 病因 (一) 心理:通常认为神经性厌食症状的发生与家庭矛、社会压力、青春期困惑、角色冲突和女性的心理压力过重有关。 。,遗传理论认为,遗传基因和生化因素的双重作用导致神经性厌食症的发生,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的一级女性亲戚中厌食症和贪食症的发生率较高。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单卵双生子患厌食症的一致率明显高于异卵双生子。,(二) 神经化学 神经递质 NE, 5-HT (三) 心理社会因素 家庭问题,Burch(1973年)的家庭系统理论认为,神经性厌食症的根源在于不良的家庭环境、家庭功能不良、父母亲可能存在某些精神病理性特征。厌食症患者的症状则表达了整个家庭的病理现象。,Rosmam和Baker(1978年)认为:厌食症患者的家庭成员多患有心身疾病,这种家庭有以下几个特征:家庭纠纷多,家庭关系紧张。过分溺爱,孩子缺乏独立性。家庭结构僵化,专制,缺乏灵活性。缺乏解决冲突的技能,常回避冲突。尽管Miunchin的理论被公认为是神经性厌食症的理论模式,当你坐在大学教室的安哥拉(Angela)身边时,很难从她的外表看出她存在什么问题,除她的12个亲密朋友外她对所有人保密。表面上看,她似乎很正常,精力充沛,勤学好问,是一位非常年轻漂亮的女孩。她在学校很活跃,还有一份业余工作,自愿在一个地区危机干预中心工作。她衣着得体入时,洁净,体重和身高匀称。,但是当你与安哥拉一起生活1周的话,你将会发现她有一种行为模式表明她有自体形象感知障碍,主要表面在不能控制地暴食之后又通过自我催吐来吐掉她认为多余的摄食,每周有五六次,估计在大多数暴食中,她摄入4,000千卡左右的热量,但也有许多次摄入了10,000千卡的热量,通常她所吃的食物并不健康,她可能一下子吃掉许多营养丰富的冰淇淋,伴着整袋的小甜饼及几罐饮料。,(四) 社会文化因素 美的文化界定 病态的适应方式 性的竞争,五 诊断在DSM-IV诊断标准中神经性贪食症有五大特点: 1反复发作的暴食,一次可进食大量食物。 2常采取引吐、导泻、利尿、节食或过度运动等方法,以消除暴食引起的发胖。 3这种暴食和消除行为每周至少发作二次,且已持续至少三个月(严重程度标准)。 4对自己的体形和体重持续地过分担心。 5只出现于神经性厌食症的发作期间。,ICD的诊断标准,确诊需具备下列条目: (a)体重保持在至少低于期望值15%以上的水平(或是体重下降或从未达到预期值),或Ouetelets体重指数为17.5或低于此值。(Ouetelets体重指数=体重(公斤)身高m2)青春期前的病人可以表现为在生长发育期内体重增长达不到预期标准。,(b)体重减轻是自己造成的,包括拒食“发胖食物”,及下列一种或多种手段:自我引吐,自行导致的通便,运动过度,服用食物抑制剂和/或利尿剂。,(c)有特异的精神病理形式的体象扭曲,表现为持续存在一种害怕发胖的无法抗拒的超价观念,病人强加给她/他自己一个较低的体重限度。,包括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广泛的内分泌障碍,在妇女表现为闭经,在男性表现为性欲减退及阳萎(一个明显的例外是厌食症妇女接受激素替代治疗,最常见是口服避孕药时,出现持续性阴道流血)。下述情况也可以发生:生长激素及可的松水平升高,甲状腺外周代谢及胰岛素分泌异常。,e)如果在青春期前发病,青春期发育会放慢甚至停滞(生长停止,女孩乳房不发育并出现原发性闭经;男孩生殖器会呈幼稚状态)。随着病情恢复,青春期多可正常度过,但月经初潮延迟。,六. 治疗 一) 药物治疗: 治疗的目的: (1)神经性厌食症治疗需尽快达到的治疗目标是恢复病人的营养状况,纠正各种医学并发症以防止脱水,电解质紊乱,营养缺乏所致的衰竭与死亡,(2)纠正患者的病程心理和行为,通常住院治疗对于达到上述目标是必要的。,特殊用药: 选择性5-HT色胺回收抑制剂(SSRI) 对本病有很好的疗效. 有些学者不主张使用SSRI类药, 因该药对食欲的抑制,但临床有些研究发现,对食欲的抑制往往初期,随着治疗的进展和疗效的改善,食欲也会有所增加。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都是可以选,(二) 心理治疗 原则: 1 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 2 认知因素: 对体型体像的曲解, 多度的依赖于体型体像 3 深层的心理冲突, 害怕长大和责任,自杀及行为干预,一、自杀的概念及分类 社会学家(Durkheim),自杀者知道行为的后果是死亡,而主动或被动地终止生命。既是谋杀者又是受害者。 心理学家(Bacehler 1995)自杀代表寻求和发现采取结束自己生命来解决现存问题的任何行为。,精神病学家(Gelder 1983)自杀行为是人们用不同的方式夺去他们的生命。 自杀分类:自杀已遂、自杀未遂、自杀观念,1、利已型自杀:自杀作为一种反抗社会压力的对策(失恋、负责任等)。 2、利他型自杀:过强的群体意识,通过毁灭自我保护群体意识,(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宗教行为)。,3、反常型:各种精神创伤和丧失体验、不可摆脱的危机(丧失自我调节能力,社会地位的突然改变等)。 二、自杀的人口统计学及流行病学,USA 自杀率1/10万 中国 (在研究中) 老年人最高 20%40%的自杀者60岁 1524岁 5% 未婚2倍于已婚,离婚、丧偶最多,宗教教徒较低,医生高于其它职业,精神科医生最高。,工业化国家自杀率非工业化国家 美国自杀是大学生的第二死亡、青年人的第二死因。 三、导致自杀的因素 大多数自杀者有精神或情绪障碍 3070%为重型抑郁,1、抑郁症是自杀的第一位因素,30%的抑郁症有自杀企图,15%自杀成功。 2、精神活性物质滥用为第二大原因。 酒依赖、吸毒及其它精神活性物质依赖,自杀率为平均值的34倍。,3、精神分裂症 最严重的预后最差的精神障碍 自杀是精神分裂症的最严重和最常见的并发症 占自杀者的5%10%,15%的精神分裂症死于自杀,4、行为障碍 多见于一些人格障碍者,反社会性人格冲动控制障碍,家庭暴力制造者,女性的性虐待。,四、自杀的生物学原因 1、遗传因素 自杀者家系中自杀率高于平均值,单卵双生子,自杀同病率高于平均值5倍。 2、神经化学,主要涉及到5羟色胺(5HT)系统 自杀者较正常对照及无自杀的抑郁类有明显下降的脑脊液中5HTAA浓度。 自杀者血细胞上5HT2A受体的密度增高。,五、自杀的动机 直接动机是绝望感、无助、无望、无价值 1、精神分折观点:把对爱的人的恨转向自己,自杀是以象征的方式谋杀他人。 2、表达一种与失去的人在一起的愿望或向活着的人转达一种责备。,五、自杀的动机 直接动机是绝望感、无助、无望、无价值 1、精神分折观点:把对爱的人的恨转向自己,自杀是以象征的方式谋杀他人。 2、表达一种与失去的人在一起的愿望或向活着的人转达一种责备。,3、交流一种痛苦的方式,或吸引注意减少孤独的一种方式。 自杀的年龄特征: 青春期的自杀行为: 对小的挫折出现过度反应,不成熟和缺乏经验 出现认知歪曲和冲动行为,老年人的自杀 自杀率最高的人群 70%的自杀者自杀前有一种或多种医学疾病,常见的为恶性肿瘤、肾炎、心肺症状、关节炎,其次有丧失、孤独、经济困难等应激因素,六、自杀的预测 在判断自杀危险中,精神卫生人员应考虑病人的精神病史、误诊的问题,、人格障碍合并情感障碍,、合并精神活性物质滥用等。 激越性抑郁掩盖了抑郁的无望、绝望的悲伤情绪。,医院外的社会支持系统 有自杀未遂的历史。 自杀的危险因素; 1 反复、谈论和思考死亡、自杀、想死。 2 可疑的问题(打听哪些方法可致死,、服、药、跳楼、割腕),3 害怕晚上不、能入睡,、害怕晚上。 4 处于抑郁状态并经常哭泣。 5 把自己锁在屋里或远离他人。 6 焦虑、紧张、无望、无助的态度。,7 想象中的严重的躯体疾病,、想以死结束对家庭的拖累。 8 感到活着无价值。 9 想到被迫害,、处罚,、虐待。 10 抑郁后无明显原因变得平静或高兴。 11对家常事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12放弃个人财物,七、干预措施 (一)自杀评估 关于自杀的误解与事实 “谈论自杀的人,并不会自杀”,80%自杀者自杀前有线索。 “自杀者想死”,实际上是生与死的矛盾状态。,“只要有一次自杀,他总会自杀”。 “一旦自杀不成功,自杀的危险就过去了”。 “自杀是遗传的”,自杀不是人类对严重痛苦的正常反应。 “自杀者都是精神病人”。,(2)干预措施1、病房监护限制在安全房间或专人监护。与可能造成伤害或致死的物品隔离。安全的衣服、卧具。,获得不自杀的语言承诺,控制不住有自杀冲动时找工作人员。,性心理与性健康,性健康是整体健康的一部分, 需要被充分地认识和重视,性健康与社会的健康和安宁密切相关 性的发展障碍给个体及家庭带来极大的痛苦 性的健康体现在人的整个一生,一 性健康及意义 性是每一个人完整人格的一部分, 它的充分的发展是人类基本需要. 性的充分发展与其他发展一样重要 包括身体的接触, 亲密关系, 亲密情感的表达, 获得快乐, 温柔和爱.,性体现者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 性的充分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完整身体及心理健康的一部分 2 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基础 3 对家庭幸福与社会的稳定十分重要,性的充分发展的表现 1 躯体水平: 没有性及相关系统的疾病和残疾, 生理结构及功能的良好状态 2 心理水平: 正常的性身份与性认同, 能认识和接纳自己的性需要, 发展和维持健康的性关系, 以符合社会文化伦理的方式合理的满足自己的性需要,3 社会方面: 认同自己的价值取向, 更灵活社会角色, 满意的与两性的交往和关系, 认识自己的性权力并合理的使用这种权利,二 关于人类的性权利 性权力是普遍的人类权力.因为健康是基本的人类权利, 性健康也是基本的人类权利, 为了保证人及社会发展健康的性, 必须认识到性的权利, 这种权利应受到尊重, 得到促进并通过各种方式受到所有社会的保护,1 性自由的权利 性自由包括个体表达他们充分的性潜能的可能性. 但是, 这不包括在生活中任何时候, 任何情景下的所有形式的性强迫, 性剥削及性虐待,2 性自主,性完整及躯体上性的安全权利. 这一权利涉及在个人及社会伦理的范围内, 对个人的性生活自主作决定的能力, 也包含了对自身身体在不受到痛苦, 伤害及任何暴力的情况下控制及使其快乐的权利,3 性隐私的权利 这涉及个人亲密的关系和行为的权利, 只要它并不侵犯他人的性权利,4 性平等的权利 这指不受任何形式的歧视和偏见,不管性别, 性取向, 年龄, 种族, 社会阶层,宗教, 躯体及情绪的残疾,5 性快乐的权利性快乐包括自我形式的性满足行为性快乐是个体躯体, 心理, 智力,和精神快乐的源泉之一,6 表达性情感的权利 性的表达不只是性欲, 性行为 个体有权利通过交流, 躯体接触, 情感表达及爱表达他们的性,7 婚姻自由的权利 指决定是否结婚,离婚及建立其他形式的负责人的性联姻,8 选择生育的权利 有权利决定是否要孩子, 孩子的数目以及接触各种生育措施和规定,10 全面性教育的权利 从出生到整个一生接受性教育的权利,11 寻求性健康服务的权利 性健康医疗服务应包括防止和治疗性相关的焦虑, 性医学问题及,各种性障碍,三 性心理障碍psychosexual disorder(一) 性心理障碍的定义指在性行为方面的心理和行为明显偏离正常,并以这类偏离为性兴奋、性满足的主要或唯一方式的一组心理障碍,(二) 正常的人类性行为 性的生物方面: 性 心理方面 性与社会文化方面,(三) 性心理障碍的判别标准对性心理和性行为正常与否的判别,只能使用相对的标准,包括: 1 生物学标准: 性欲与性反应, 性 功能,2 性心理标准: 性身份的认同, 性取向, 性兴奋的方式 3 性的社会文化标准: 性关系, 性行为的方式, 性价值观,性伦理 有无给他人带来痛苦和影响 有无使自己痛苦,(四) 分类在世界卫生组织颁布的国际疾病分类(C D-10)中规定,性心理障碍包括性身份障碍、性偏好障碍及与性发育和性取向有关的心理与行为障碍。,四 性心理障碍的因素 (一) 生物学因素 胎儿期的因素: 脑发育因素, 性激素水平( 睾丸酮) 遗传因素: MD 57% 同性恋, BD 24% 同性恋 遗传度: 男性53%, 女性52%,(二) 心理行为因素 1 精神分析观点 早年与母亲的关系 同性恋母亲的特点: 与儿子异乎寻常的亲密关系, 取代母亲与丈夫的关 过分亲密型母子关系, 成年后70%发展为的同性恋, 30% 发展为异性恋,2 行为学派理论 同性恋是环境因素所习得的 童年的环境, 青春期的经历对性取向的影响 (1)有早年或青春期与异性的交往受挫, 与异性的不愉快的经历 2)同性的诱导,童年时受到同性恋者的诱惑, 导致童年期性别取向的错误 男同性恋者童年的特点: 体弱, 不灵活, 不爱好体育活动, 过渡保护, 可求细节 幼年时期的乱伦行为较多(受到同性乱伦行为) 早年性经验, 首次性经验的重要性,3 社会学理论 (1) 双性同体, 性取向的文化选择及文化压制 男性角色及行为的文化界定 性取向的文化压制,2)青春期的社会环境影响 青春期性紧张的释放, 三种方式: 自慰, 异性关系, 同性恋行为 性生理及心理早熟的男性更倾向于同性恋行为. 早年经验对人类行为的印痕作用, 早年的同性恋经历对性本能有深远的影响,(3) 儿童早期家庭环境中的不良因素或性虐待等;,三 常见的性心理障碍,1同性恋(homosexuality) 这是以同性为性爱指向对象的心理障碍。即在正常条件下对同性在思想、情感和性爱行为等方面有持续表现性爱的倾向。,关于同性恋的基本事实: Hatfield(1995) 同性恋在美国人口占10%, 75% 男性, 85%女性只是异性恋 25% 男, 14%女有过同性及异性恋 8% 男, 4% 女 只是同性恋至少三年,37% 男, 20% 女至少有过一次同性恋性高潮的体验 37% 的人至少有过一次同性恋行为 4% 的人终生只有同性行为(绝对同性恋) 英国人口占10% 中国?,跨国的多中心研究发现: 1 不同的文化社会都存在同性恋现象 2 同性恋者在人口中的比例十分接近并保持稳定 3 社会规范既不能阻碍也不能助长同性恋倾向, 不因社会对它的严厉或宽容的态度而增加或减少.,4 只要存在足够的大的人群, 就会产生同性恋亚文化 5 同性恋者在行为兴趣, 职业选择上趋于一致 6 同性恋者不受教育,经济背景, 种族, 宗教信仰的影响 7 不同文化对同性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