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城市化地区道路对土地利用的影响研究_第1页
快速城市化地区道路对土地利用的影响研究_第2页
快速城市化地区道路对土地利用的影响研究_第3页
快速城市化地区道路对土地利用的影响研究_第4页
快速城市化地区道路对土地利用的影响研究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快速城市化地区道路对土地利用的影响研究以深圳市为例下载 PDF 阅读器目前世界范围内,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正在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城市化过程。城镇建设和扩张过程显著地改变了区域土地利用/覆盖的格局,进而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是当今国际科学界和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问题之一。道路( 网络) 是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标志之一,同时作为重要的人为活动因素对其两侧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有显著影响。道路对土地利用影响作为 LUCC 和道路生态学研究的交叉领域,无疑是城市化地区科学研究的热点话题。本文以深圳市为例,基于 1988-2004 年五期 TM/ETM 卫星遥感影像和 1996、2004 年两期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完成工作区的景观制图、土地利用分类图以及道路信息的提取等,进行了道路(网络) 对其两侧土地利用现状及变化过程的影响及驱动力研究。本文主要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1)整体格局角度,从道路等级和密度两个方面分析了道路对土地利用现状的影响范围,以及道路对土地利用组成的影响状况;2)选取研究区内的主要道路影响路段,从道路等级、运营年限、社会经济背景和地形条件四个方面,研究道路对两侧土地利用影响的模式及成因;3)选取研究区内沿 107 和 205 国道沿线的东西两条城市化样带,分析研究时段内建设用地变化的过程特点;4)从社会经济和地形条件两方面研究典型城市化样带建设用地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和现场调研,针对研究区内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和城市规划与建设工作提出了若干建议。 本文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 1)道路在不同格局特征下对土地利用的影响范围存在差异,主干道路的影响范围大于街巷道路,而道路低密度区的影响范围大于高密度区,但道路中密度区的影响范围最大。道路影响区内的城镇用地和工业用地面积比重明显高于道路影响以外区域,且随着道路密度的增加,道路对林地和园地的影响更加显著。研究区内,道路影响区的范围已达全部土地面积的 80左右。 2)社会经济背景是影响道路两侧土地利用强度最主要的因子,道路运营年限的影响体现在距离道路较近(0-400m) 的区域,道路等级为道路中距离区域 (400-1200m),而地形条件的约束作用则在道路远距离区域(1200m 以外)。道路对两侧土地利用的影响模式分为三种,即山峰型、递减型和山谷型;而不同道路特征参数被认为是导致道路影响模式差别的主要原因。根据 U 值变化的曲线拟合分析得到各道路的影响范围,研究结果表明快速路和主干路的影响范围较大,城市化进程起步较早、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西部地区道路影响范围大于东部。 3)城市化进程中典型城市化样带建设用地的变化过程可以归纳为时间递减效应、重心推移效应、范围扩大效应和中心城镇辐射效应。即研究时段初期建设用地的增长速度较快,伴随城市化进程的深入而逐渐减缓;城市化初期的建设用地增长主要发生在距离道路较近的区域,而后逐渐向远距离区域推移;道路的影响范围在研究时段初期较小,随后迅速扩大,但后期道路影响范围的扩大趋势减缓。中心城镇辐射效应对土地利用变化有重要影响,且这种影响存在尺度上的差异和空间范围上的限制。 4)研究结果表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城市化初期对建设用地增长的驱动力更强,后期则受到较大的限制;但实际利用外资额和外来人口可能是现阶段(城市化中后期) 推动建设用地增长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地形条件对建设用地增长的约束作用体现在,城市化初期建设用地开发活动主要集中在海拔较低、坡度较小的地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这一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向高海拔和坡度地区逐渐转移。研究认为,城市化前期的建设用地功能主要向工业用地转变,而中后期则向商业、居住等城镇建设用地类型转化。作 者: 汪自书 学科专业: 环境科学 授予学位: 硕士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大学 导师姓名:曾辉 学位年度:2008 研究方向:语种:chi 分类号:U412.12 关键词:土地利用 地区道路 城市化过程 道路网络道路等级 生态环境 城市规划 机标分类号:机标关键词:快速城市化地区 道路等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