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JJG 669-2003 称重传感器》相较于《JJG 669-1990》,在内容上进行了多方面的更新与调整,以适应技术进步和实际应用需求的变化。首先,在术语定义部分,《JJG 669-2003》对一些专业术语给出了更加明确的定义或解释,比如对于“非线性”、“滞后误差”等概念的界定更为清晰,有助于统一行业内的理解标准。

其次,在技术要求方面,《JJG 669-2003》提高了某些性能指标的要求,并增加了新的测试项目。例如,对于传感器的最大允许误差范围进行了细化;同时新增了温度影响、湿度影响等方面的测试要求,确保称重传感器能够在更广泛的环境条件下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再者,《JJG 669-2003》还强化了检验方法的规定,不仅包括了常规的静态性能检测,也涵盖了动态特性测试等内容,使得评价体系更加全面。此外,该版本还特别强调了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的要求,如过载能力、抗冲击性能等,这些都是为了提高产品的整体质量水平。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03-05-12 颁布
  • 2003-11-12 实施
©正版授权
JJG 669-2003称重传感器检定规程_第1页
JJG 669-2003称重传感器检定规程_第2页
JJG 669-2003称重传感器检定规程_第3页
JJG 669-2003称重传感器检定规程_第4页
JJG 669-2003称重传感器检定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JJG 669-2003称重传感器检定规程-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计 量 检 定 规 程 J J G 6 6 9 2 0 0 3 称 重 传 感 器 L o a d C e l l2 0 0 3 - 0 5 - 1 2 发 布 2 0 0 3 - 1 1 - 1 2 实 施 国 家 质 量 监 督 检 验 检 疫 总 局发 布称 重 传 感 器 检 定 规 程 V e r i f i c a t i o n R e g u l a t i o n o f L o a d C e l l J J G 6 6 9 2 0 0 3 代 替 J J G 6 6 9 1 9 9 0 e q v O I M L R 6 0 ( 2 0 0 0 )本 规 程 经 国 家 质 量 监 督 检 验 检 疫 总 局 于 2003 年 05 月 12 日 批 准, 并 自 2003 年 11 月 12 日 起 施 行。归 口 单 位 : 全 国 力 值 硬 度 计 量 技 术 委 员 会主 要 起 草 单 位 : 航 空 工 业 总 公 司 第 三 四 研 究 所 中 国 计 量 科 学 研 究 院参 加 起 草 单 位 : 航 天 工 业 总 公 司 第 一 二 研 究 所 长 春 市 春 风 传 感 器 厂 本 规 程 委 托 全 国 力 值 硬 度 计 量 技 术 委 员 会 负 责 解 释 J J G 6 6 9 2 0 0 3 本 规 程 主 要 起 草 人 : 焦 献 瑞( 航 空 工 业 总 公 司 第 三 四 研 究 所) 李 庆 忠( 中 国 计 量 科 学 研 究 院)参 加 起 草 人 : 秦 海 峰( 航 空 工 业 总 公 司 第 三 四 研 究 所) 马 孝 修( 长 春 市 春 风 传 感 器 厂) 李 廷 元( 航 天 工 业 总 公 司 第 一 二 研 究 所) J J G 6 6 9 2 0 0 3目录 1 范 围 ( 1 ) 2 术 语 及 定 义 ( 1 ) 2 .1 通 用 术 语 ( 1 ) 2 .2 称 重 传 感 器 计 量 学 特 征 ( 2 ) 2 .3 量 程、 秤 量 和 输 出 ( 2 ) 2 .4 测 量 和 误 差 ( 3 ) 2 .5 影 响 和 参 考 条 件 ( 4 ) 2 .6 某 些 定 义 的 图 解 ( 5 ) 3 计 量 单 位 ( 5 ) 4 计 量 要 求 ( 5 ) 4 .1 称 重 传 感 器 分 级 原 则 ( 5 ) 4 .2 准 确 度 级 别 ( 6 ) 4 .3 称 重 传 感 器 最 大 检 定 分 度 数 ( 6 ) 4 .4 称 重 传 感 器 最 小 检 定 分 度 值 ( 6 ) 4 .5 补 充 分 类 ( 6 ) 4 .6 完 整 的 称 重 传 感 器 分 级 ( 6 ) 4 .7 信 息 的 表 示 ( 8 ) 5 传 感 器 的 最 大 允 许 误 差 ( 9 ) 5 .1 每 个 准 确 度 级 别 的 最 大 允 许 误 差 ( 9 ) 5 .2 确 定 误 差 的 原 则 ( 9 ) 5 .3 测 量 结 果 的 允 许 变 化 ( 10 ) 5 .4 重 复 性 误 差 ( 10 ) 5 .5 影 响 量 ( 10 ) 5 .6 测 量 标 准 器 ( 11 ) 6 对 装 有 电 子 线 路 的 称 重 传 感 器 的 要 求 ( 12 ) 6 .1 一 般 要 求 ( 12 ) 6 .2 显 著 干 扰 误 差 处 理 ( 12 ) 6 .3 功 能 要 求 ( 12 ) 6 .4 附 加 试 验 ( 13 ) 7 计 量 器 具 控 制 ( 13 ) 7 .1 定 型 鉴 定 ( 或 样 机 试 验) ( 13 ) 7 .2 首 次 检 定 及 后 续 检 定 ( 15 ) 7 .3 检 定 结 果 处 理 ( 15 ) 7 .4 检 定 周 期 ( 15 ) 附 录 A 定 型 鉴 定 ( 或 样 机 试 验) 和 有 关 检 定 的 试 验 方 法 ( 16 ) J J G 6 6 9 2 0 0 3附 录 B 定 型 鉴 定 ( 或 样 机 试 验) 选 择 试 验 传 感 器 的 实 例 ( 29 ) 附 录 C 试 验 报 告 通 用 格 式 ( 33 ) 附 录 D 试 验 报 告 表 格 ( 41 ) 附 录 E 检 定 证 书、 检 定 结 果 通 知 书 ( 内 页) 格 式 ( 75 ) 附 录 F 术 语 索 引 ( 76 ) J J G 6 6 9 2 0 0 3称 重 传 感 器 检 定 规 程 本 规 程 等 效 采 用 OIML 国 际 建 议 R60 ( 2000 ) Me t r o l og i c a lr egu l a t i onf o rl oad c e l l s 称 重 传 感 器 计 量 规 程( 2000 版)。 其 定 型 鉴 定 要 求、 试 验 方 法 和 试 验 报 告 格 式 与 R60 相 同, 并 根 据 我 国 法 制 计 量 管 理 的 要 求, 增 加 了 计 量 器 具 控 制 的 内 容。 1 范 围 1 .1 本 规 程 适 用 于 称 重 传 感 器 ( 以 下 简 称 传 感 器) 的 定 型 鉴 定 ( 或 样 机 试 验)、 首 次 检 定 及 后 续 检 定。 1 .2 本 规 程 规 定 了 质 量 测 量 中 使 用 的 称 重 传 感 器 的 主 要 静 态 计 量 性 能 和 静 态 评 定 方 法。 本 规 程 是 为 计 量 部 门 提 供 确 定 在 受 控 计 量 装 置 中 使 用 的 传 感 器 的 计 量 性 能 的 统 一 方 法。 1 .3 本 规 程 将 传 感 器 几 种 误 差 一 并 考 虑, 用 允 许 的 误 差 包 络 线 表 征 传 感 器 的 特 征, 也 就 是 说, 不 对 给 定 特 性 ( 如 非 线 性, 滞 后 等) 规 定 其 各 自 相 应 的 误 差 限, 而 考 虑 作 为 极 限 因 素 的 整 个 允 许 的 误 差 包 络 线。 使 用 误 差 包 络 线 的 概 念 使 我 们 得 到 所 期 望 的 结 果 的 同 时, 能 够 平 衡 对 整 个 测 量 误 差 有 贡 献 的 每 个 因 素。 注 : 误 差 包 络 线 可 以 定 义 为 提 供 最 大 允 许 误 差 界 限 的 曲 线 ( 见 表 5 ) , 该 曲 线 在 测 量 范 围 内 为 所 加 载 荷 ( 质 量 ) 的 函 数 。 规 定 的 综 合 误 差 可 以 是 正 的 , 也 可 以 是 负 的 , 并 且 包 括 非 线 性 、 滞 后 和 灵 敏 度 温 度 影 响 。 1 .4 与 传 感 器 配 套 使 用 的、 并 给 出 质 量 示 值 的 仪 表 不 包 括 在 本 规 程 的 范 围 内。 2 术 语 及 定 义 下 面 给 出 了 传 感 器 领 域 最 常 使 用 的 术 语 及 定 义 ( 某 些 定 义 的 图 解 见 2 .6 ) 本 规 程 中 使 用 的 术 语 与 国 际 通 用 计 量 学 基 本 名 词 及 法 制 计 量 词 汇 相 一 致。 为 方 便 本 规 程 的 应 用, 以 下 给 出 了 相 关 的 定 义。 为 帮 助 查 寻 相 应 的 定 义, 所 有 定 义 的 术 语 的 索 引 作 为 独 立 的 表 格 刊 登 在 本 规 程 的 末 尾。 2 .1 通 用 术 语 2 .1 .1 施 加 的 载 荷 ( ap l i c a t i ono fl oad ) 2 .1 .1 .1 压 向 载 荷 ( c omp r e s s i onl oad i ng ) 施 加 在 传 感 器 上 的 压 缩 力。 2 .1 .1 .2 拉 向 载 荷 ( t ens i onl oad i ng ) 施 加 在 传 感 器 上 的 拉 伸 力。 2 .1 .2 称 重 传 感 器 ( l oadc e l l ) 考 虑 使 用 地 点 重 力 加 速 度 和 空 气 浮 力 影 响 之 后, 通 过 把 被 测 量 质 量, 转 换 成 为 另 一 个 被 测 量 输 出 信 号, 来 测 量 质 量 的 力 传 感 器。 2 .1 .3 装 有 电 子 线 路 的 传 感 器 ( l oadc e l lequ i ppedwi t he l e c t r on i c s ) 使 用 可 识 别 自 身 功 能 的 电 子 元 件 组 件 的 传 感 器。 1 J J G 6 6 9 2 0 0 3电 子 组 件 举 例: P-N 结, 放 大 器, 编 码 器, A / D 转 换 器, CPU , I / O 接 口 等 ( 不 包 括 应 变 计 桥 路)。 2 .1 .3 .1 电 子 元 件 ( e l e c t r on i cc omponen t ) 在 半 导 体、 气 体 或 真 空 中 使 用 电 子 或 空 穴 导 电 的 最 小 的 物 理 实 物。 2 .1 .4 性 能 试 验 ( pe r f o rmanc et e s t ) 证 明 传 感 器 是 否 能 够 实 现 它 的 预 期 功 能 的 试 验。 2 .2 称 重 传 感 器 计 量 学 特 征 2 .2 .1 准 确 度 级 别 ( a c cur a c yc l a s s ) 服 从 于 同 一 准 确 度 条 件 的 传 感 器 级 别。 2 .2 .2 湿 度 符 号 ( humi d i t ys ymbo l ) 为 在 指 出 的 湿 度 条 件 下 做 过 湿 度 试 验 的 传 感 器 规 定 的 符 号。 2 .2 .3 传 感 器 家 族 ( l oadc e l lf ami l y ) 对 于 定 型 鉴 定 ( 或 样 机 试 验), 传 感 器 家 族 应 由 具 有 下 列 条 件 的 传 感 器 组 成: 相 同 材 料 或 相 同 材 料 组 合 ( 例 如: 低 碳 钢, 不 锈 钢 或 铝); 相 同 测 量 技 术 ( 例 如: 粘 贴 在 金 属 上 的 应 变 计); 相 同 的 结 构 ( 例 如: 形 状, 应 变 计 密 封, 安 装 方 式, 制 造 方 法); 相 同 的 电 特 性 ( 例 如: 额 定 输 出, 输 入 阻 抗, 供 桥 电 压, 电 缆); 一 个 或 多 个 传 感 器 组。 注 : 不 应 受 提 供 的 例 子 所 局 限 。 2 .2 .3 .1 传 感 器 组 ( l oadc e l lg r oup ) 在 一 个 家 族 中 具 有 相 同 的 计 量 特 性 的 所 有 的 传 感 器 ( 例 如: 级 别, 传 感 器 最 大 检 定 分 度 数, 额 定 温 度 等)。 2 .3 量 程、 秤 量 和 输 出 2 .3 .1 传 感 器 分 度 值 ( l oadc e l li n t e r va l ) 传 感 器 测 量 范 围 被 等 分 后, 一 个 分 度 的 大 小。 2 .3 .2 传 感 器 测 量 范 围 ( l oadc e l lme a sur i ngr ange ) 测 量 结 果 不 超 过 最 大 允 许 误 差 ( mpe ) 的 被 测 量 ( 质 量) 值 的 范 围 ( 见 2 .4 .9 )。 2 .3 .3 传 感 器 输 出 ( l oadc e l lou t pu t ) 传 感 器 将 被 测 量 ( 质 量) 转 换 成 的 可 测 量。 2 .3 .4 传 感 器 检 定 分 度 值 ( v )( l oadc e l lve r i f i c a t i oni n t e r va l ) 在 传 感 器 准 确 度 分 级 试 验 中 使 用 的, 以 质 量 为 单 位 的 传 感 器 分 度 值。 2 .3 .5 最 大 秤 量 ( Emax )( max imumc apa c i t y ) 施 加 在 传 感 器 上 的, 不 超 出 最 大 允 许 误 差 ( mpe ) 的 最 大 量 ( 质 量) 值。 2 .3 .6 测 量 范 围 的 最 大 载 荷 ( Dmax )( max imuml oado ft heme a sur i ngr ange ) 试 验 或 使 用 时, 施 加 到 传 感 器 上 的 最 大 量 ( 质 量) 值, 该 值 不 应 大 于 Emax ( 见 2 .3 .5 )。 试 验 时 对 Dmax 的 极 限 值 的 要 求, 见 A.3 .2 .4 。 2 .3 .7 传 感 器 最 大 检 定 分 度 数 ( nma x )( ma x i numnumb e ro fl o a dc e l lv e r i f i c a t i oni n t e r v a l s ) 使 传 感 器 的 测 量 结 果 不 超 过 最 大 允 许 误 差 ( mpe ) 的 测 量 范 围, 可 分 成 的 最 大 检 定 2 J J G 6 6 9 2 0 0 3分 度 数 ( 见 2 .4 .9 )。 2 .3 .8 最 小 静 载 荷 ( Emi n )( mi n imunde adl oad ) 可 以 加 到 传 感 器 上 的, 不 超 过 最 大 允 许 误 差 的 最 小 质 量 值。( 见 2 .4 .9 )。 2 .3 .9 最 小 静 载 荷 输 出 恢 复 ( DR )( mi n imumde adl oadou t pu tr e t ur n ) 施 加 载 荷 前、 后 测 得 的 最 小 静 载 荷 输 出 之 差。 2 .3 .10 传 感 器 最 小 检 定 分 度 值 ( vmi n )( mi n imuml oadc e l lve r i f i c a t i oni n t e r va l ) 传 感 器 测 量 范 围 可 以 分 成 的 最 小 检 定 分 度 值 ( 质 量)。 2 .3 .11 测 量 范 围 的 最 小 载 荷 ( Dmi n )( mi n imuml oado ft heme a sur i ngr ange ) 试 验 或 使 用 时 施 加 到 传 感 器 上 的 最 小 量 ( 质 量) 值, 该 值 不 应 小 于 Emi n ( 见 2 .3 .8 )。 试 验 时 Dmi n 的 极 限 值 为 Emi n , 见 A.3 .2 .4 。 2 .3 .12 传 感 器 检 定 分 度 数 ( n )( numbe ro fl oadc e l lve r i f i c a t i oni n t e r va l s ) 传 感 器 测 量 范 围 被 分 成 的 检 定 分 度 数 目。 2 .3 .13 相 对 最 小 静 载 荷 输 出 恢 复 ( DR ) 或 Z ( r e l a t i veDRo rZ ) 最 大 秤 量 Emax 对 两 倍 的 最 小 静 载 荷 输 出 ( DR ) 之 比, 该 比 值 用 作 描 述 多 分 度 值 秤。 2 .3 .14 相 对 vmi n 或 Y ( r e l a t i ve vmi no r Y ) 最 大 秤 量 Emax 对 传 感 器 最 小 检 定 分 度 值 vmi n 之 比, 该 比 值 描 述 了 与 传 感 器 秤 量 无 关 的 分 辨 力。 2 .3 .15 安 全 极 限 载 荷 ( El im )( s a f el oadl imi t ) 在 传 感 器 上 允 许 施 加 的, 在 性 能 上 不 能 产 生 超 过 规 定 值 的 永 久 性 变 化 的 最 大 载 荷。 2 .3 .16 预 热 时 间 ( wa rm-upt ime ) 从 电 源 加 到 传 感 器 上 起, 到 传 感 器 能 符 合 要 求 止 所 经 历 的 时 间。 2 .4 测 量 和 误 差 2 .4 .1 蠕 变 ( c r e ep ) 在 恒 定 的 载 荷 下, 并 且 所 有 的 环 境 条 件 和 其 他 可 变 化 量 保 持 不 变 时, 传 感 器 输 出 随 时 间 发 生 的 变 化。 2 .4 .2 分 配 系 数 ( PLC )( appo r t i onmen tf a c t o r ) 用 于 确 定 最 大 允 许 误 差 ( 见 2 .4 .9 ) 以 十 进 制 表 示 的 无 量 纲 的 小 数 值 ( 如 0 .7 )。 它 表 示 当 可 能 应 用 到 秤 上 时, 单 独 分 配 到 传 感 器 的 误 差 的 比 例。 2 .4 .3 扩 展 不 确 定 度 ( expandedunc e r t a i n t y ) 确 定 测 量 结 果 区 间 的 量, 合 理 赋 予 被 测 量 之 值 分 布 的 大 部 分 可 望 含 于 此 区 间。 2 .4 .4 干 扰 误 差 ( f au l t ) 传 感 器 误 差 与 传 感 器 固 有 误 差 之 差 ( 见 2 .4 .8 )。 2 .4 .5 干 扰 误 差 检 测 输 出 ( f au l tde t e c t i onou t pu t ) 传 感 器 发 出 的 表 明 干 扰 误 差 状 态 的 电 子 显 示。 2 .4 .6 滞 后 误 差 ( hys t e r e s i se r r o r ) 施 加 同 一 载 荷 时, 传 感 器 两 次 输 出 读 数 之 间 的 差 值, 其 中 一 次 是 从 最 小 载 荷 Dmi n 3 J J G 6 6 9 2 0 0 3开 始 的 递 增 载 荷 的 读 数, 而 另 一 次 是 从 最 大 载 荷 Dmax 开 始 的 递 减 载 荷 的 读 数。 2 .4 .7 传 感 器 误 差 ( l oadc e l le r r o r ) 传 感 器 测 量 结 果 与 被 测 量 ( 以 质 量 为 单 位 的 载 荷) 的 真 值 之 差。 2 .4 .8 传 感 器 固 有 误 差 ( l oadc e l li n t r i ns i ce r r o r ) 在 参 考 条 件 下 确 定 的 传 感 器 误 差 ( 见 2 .5 .3 )。 2 .4 .9 最 大 允 许 误 差 ( mpe )( Max imumpe rmi s s i b l ee r r o r ) 传 感 器 允 许 误 差 的 极 限 值 ( 参 见 第 5 条)。 2 .4 .10 非 线 性 ( non - l i ne a r i t y ) 传 感 器 的 递 增 校 准 曲 线 与 某 一 直 线 的 偏 差。 2 .4 .11 重 复 性 ( r epe a t ab i l i t y ) 在 不 变 的 试 验 条 件 下, 以 相 同 的 方 式 在 传 感 器 上 施 加 几 次 相 同 载 荷, 提 供 连 续 一 致 结 果 的 能 力。 2 .4 .12 重 复 性 误 差 ( r epe a t ab i l i t ye r r o r ) 在 相 同 的 载 荷 和 相 同 的 测 量 环 境 下 连 续 试 验 时, 传 感 器 输 出 读 数 的 差。 2 .4 .13 灵 敏 度 ( s ens i t i v i t y ) 传 感 器 响 应 ( 输 出) 的 变 化 对 相 应 的 激 励 ( 施 加 的 载 荷) 变 化 的 比。 2 .4 .14 显 著 干 扰 误 差 ( s i gn i f i c a tf au l t ) 大 于 传 感 器 检 定 分 度 值 v 的 干 扰 误 差。 即 使 干 扰 误 差 超 过 了 传 感 器 检 定 分 度 值 v , 下 列 各 条 也 不 认 为 是 显 著 干 扰 误 差。 a ) 由 几 个 同 时 发 生 的, 又 相 互 无 关 的 因 素 引 起 的 干 扰 误 差; b ) 不 可 能 测 量 的 干 扰 误 差; c ) 严 重 程 度 定 能 被 察 觉 的 干 扰 误 差; d ) 传 感 器 输 出 中 那 些 快 速 变 化 的 瞬 间 干 扰 误 差, 它 们 不 能 作 为 测 量 结 果 来 解 释、 贮 存 和 传 输。 2 .4 .15 量 程 稳 定 性 ( spans t ab i l i t y ) 使 用 周 期 内, 传 感 器 保 持 最 大 载 荷 Dma x 的 输 出 和 最 小 载 荷 Dmi n 的 输 出 之 差 在 规 定 极 限 内 的 稳 定 能 力。 2 .4 .16 最 小 静 载 荷 输 出 温 度 影 响 ( t empe r a t ur ee f f e c tonmi n imumde adl oadou t pu t ) 由 环 境 温 度 的 变 化 引 起 的 最 小 静 载 荷 输 出 的 变 化。 2 .4 .17 灵 敏 度 温 度 影 响 ( t empe r a t ur ee f f e c tons ens i t i v i t y ) 由 环 境 温 度 的 变 化 引 起 的 灵 敏 度 的 变 化。 2 .5 影 响 和 参 考 条 件 2 .5 .1 影 响 量 ( i n f l uenc equan t i t y ) 影 响 测 量 结 果 的 非 被 测 量。 2 .5 .1 .1 干 扰 ( d i s t ur banc e ) 一 种 影 响 量, 其 值 处 于 本 规 程 规 定 的 界 限 之 内, 但 超 出 传 感 器 规 定 的 额 定 工 作 条 件。 2 .5 .1 .2 影 响 因 素 ( i n f l uenc ef a c t o r ) 4 J J G 6 6 9 2 0 0 3一 种 影 响 量, 其 值 处 于 传 感 器 规 定 的 额 定 工 作 条 件 之 内 ( 例 如, 可 对 传 感 器 进 行 试 验 的 特 殊 温 度 或 特 殊 的 电 源 电 压)。 2 .5 .2 额 定 工 作 条 件 ( r a t edope r a t i onc ond i t i ons ) 传 感 器 预 期 的 计 量 性 能 处 在 规 定 的 最 大 允 许 误 差 ( 见 2 .4 .9 ) 之 内 的 使 用 条 件。 注 : 额 定 工 作 条 件 , 通 常 规 定 被 测 量 和 影 响 量 的 范 围 或 额 定 值 。 2 .5 .3 参 考 条 件 ( r e f e r enc ec ond i t i ons ) 为 试 验 传 感 器 性 能 或 为 测 量 结 果 的 相 互 比 较 而 规 定 的 使 用 条 件。 注 : 参 考 条 件 通 常 包 括 影 响 传 感 器 的 影 响 量 的 参 考 值 或 参 考 范 围 。 2 .6 某 些 定 义 的 图 解 在 图 1 中, 水 平 中 心 线 上 面 的 术 语 是 在 传 感 器 设 计 时 确 定 的 参 数; 水 平 中 心 线 下 面 的 术 语, 是 与 传 感 器 的 使 用 条 件 或 试 验 条 件 相 关 的 可 变 参 数 ( 特 别 是 在 秤 中 使 用 的 传 感 器)。 3 计 量 单 位 质 量 的 计 量 单 位 是 克 ( g ), 千 克 ( kg ), 或 吨 ( t )。 4 计 量 要 求 4 .1 称 重 传 感 器 分 级 原 则 将 传 感 器 划 分 为 明 确 的 准 确 度 级 别, 是 为 了 便 于 传 感 器 在 各 种 质 量 测 量 系 统 中 的 应 用。 在 本 规 程 的 使 用 中 必 须 认 识 到, 一 个 传 感 器 的 性 能, 可 以 在 使 用 该 传 感 器 的 测 量 系 统 中 通 过 补 偿 而 得 到 改 善。 因 此 本 规 程 既 不 要 求 传 感 器 与 使 用 它 的 称 重 系 统 具 有 相 同 的 准 确 度 级 别, 也 不 要 求 显 示 质 量 的 称 重 仪 表 使 用 单 独 获 得 批 准 的 传 感 器。 表 1 相 应 准 确 度 级 别 的 传 感 器 最 大 检 定 分 度 数 ( nmax ) A 级 B 级 C 级 D 级 下 限 50000 5000 500 100 5 J J G 6 6 9 2 0 0 3上 限 不 限 100000 10000 1000 4 .2 准 确 度 级 别 根 据 传 感 器 综 合 性 能, 传 感 器 可 分 为 四 个 准 确 度 级 别A 级;B 级;C 级;D 级。 4 .3 称 重 传 感 器 最 大 检 定 分 度 数 在 一 个 测 量 系 统 中 传 感 器 测 量 范 围 可 以 分 成 的 最 大 检 定 分 度 数, 应 处 于 表 1 规 定 的 极 限 范 围 内。 4 .4 称 重 传 感 器 最 小 检 定 分 度 值 应 规 定 传 感 器 最 小 检 定 分 度 值 vmi n 。 4 .5 补 充 分 类 传 感 器 也 可 以 按 施 加 在 传 感 器 上 载 荷 的 类 型 分 类, 即 压 向 加 载 或 拉 向 加 载, 对 于 不 同 的 加 载 类 型 传 感 器 也 可 以 有 不 同 的 分 类, 对 于 不 同 加 载 类 型 应 作 出 规 定。 对 于 多 秤 量 的 传 感 器, 每 个 秤 量 应 分 别 分 级。 4 .6 完 整 的 称 重 传 感 器 分 级 完 整 的 传 感 器 分 级 应 包 括 6 个 部 分: ( 1 ) 准 确 度 级 别 标 记 ( 见 4 .2 和 4 .6 .1 ); ( 2 ) 传 感 器 最 大 检 定 分 度 数 ( 见 4 .3 和 4 .6 .2 ); ( 3 ) 必 要 时, 应 有 加 载 类 型 ( 见 4 .5 和 4 .6 .3 ); ( 4 ) 必 要 时, 应 有 特 殊 的 工 作 温 度 范 围 ( 见 4 .6 .4 ); ( 5 ) 必 要 时, 应 有 湿 度 符 号 ( 见 4 .6 .5 ); ( 6 ) 如 下 所 列 的 附 加 性 能 信 息。 图 2 是 传 感 器 分 级 六 个 部 分 图 解 的 一 个 例 子。 4 .6 .1 准 确 度 分 级 标 记 A 级 传 感 器 用 字 母 “ A ” 标 记, B 级 用 “ B ” 标 记, C 级 用 “ C ” 标 记, D 级 用 “ D ” 标 记。 4 .6 .2 传 感 器 最 大 检 定 分 度 数 应 有 传 感 器 准 确 度 级 别 对 应 的 最 大 检 定 分 度 数, 并 以 实 际 单 位 ( 例 如 3000 ) 标 出。 当 与 准 确 度 级 别 标 记 ( 见 4 .6 .1 ) 组 合 时, 使 用 分 级 符 号 ( 见 4 .6 .7 ), 并 以 1000 为 单 位 标 明。 4 .6 .3 施 加 在 传 感 器 上 载 荷 类 型 的 标 识 当 从 传 感 器 结 构 上 看 不 出 加 载 类 型 时, 应 指 明 加 载 类 型, 使 用 的 符 号 见 表 2 。 4 .6 .4 工 作 温 度 标 识 当 传 感 器 在 5 .5 .1 .1 条 规 定 的 温 度 范 围 内, 不 能 达 到 5 .1 至 5 .5 条 的 误 差 限 要 求 时, 应 参 照 5 .5 .1 .2 条 规 定 特 殊 的 工 作 温 度 范 围, 这 种 情 况 下 温 度 范 围 应 以 摄 氏 度 ( ) 为 6 J J G 6 6 9 2 0 0 3单 位 标 出。 4 .6 .5 湿 度 符 号 7 J J G 6 6 9 2 0 0 3湿 度 分 类.NH.SH.CH 或 无 符 号 准 确 度 级 别 标 记 A A 级 B B 级 C C 级 D D 级 例 子: C NH 传 感 器 最 大 检 定 分 度 数 单 位:即:表 示. 表 示 传 感 器 不 同 类 型 符 号 拉 伸: 压 缩: 梁剪 切 或 弯 曲 或 多 向: 图标 准 分 级 符 号 图 解 - 特 殊 的 温 度 范 围 即 - 表 示 - 至 + 注 : 仅 当 温 度 范 围 不 同 于 - 至 + 时 需 要 。 表 2 不 同 加 载 类 型 传 感 器 符 号 拉 伸 压 缩 梁 ( 剪 切 或 弯 曲) 或 多 向 4 .6 .5 .1 当 一 只 传 感 器 既 未 经 过 A.4 .5 规 定 的 湿 度 试 验, 也 未 经 过 A.4 .6 规 定 的 湿 度 试 验 时, 应 标 记 NH 符 号。 4 .6 .5 .2 当 一 只 传 感 器 经 过 A .4 .5 规 定 的 湿 度 试 验 时, 可 以 标 记 CH 符 号 或 无 湿 度 分 类 符 号。 4 .6 .5 .3 当 一 只 传 感 器 经 过 A.4 .6 规 定 的 湿 度 试 验 时, 应 标 记 SH 符 号。 4 .6 .6 附 加 信 息 4 .6 .6 .1 强 制 性 附 加 信 息 除 4 .6 .1 至 4 .6 .5 条 要 求 的 信 息 外, 对 每 个 传 感 器 还 应 提 供 下 列 信 息: a ) 制 造 者 名 称 或 商 标; b ) 制 造 者 标 识 或 传 感 器 的 型 号; c ) 编 号 和 生 产 年 份; d ) 最 小 静 载 荷 Emi n , 最 大 秤 量 Emax , 安 全 极 限 载 荷 El im ( 可 能 时 都 以 g , kg , t 为 单 位); e ) 传 感 器 最 小 检 定 分 度 值 vmi n ; 8 J J G 6 6 9 2 0 0 3f ) 为 获 得 规 定 的 性 能 ( 例 如: 传 感 器 电 特 性, 如 额 定 输 出、 输 入 阻 抗、 电 源 电 压、 电 缆 等) 必 须 遵 守 的 其 他 相 应 条 件。 g ) 不 等 于 0 .7 时, 分 配 系 数 PLC 值。 4 .6 .6 .2 非 强 制 性 附 加 信 息 除 4 .6 .1 至 4 .6 .6 .1 条 要 求 的 信 息 外, 对 每 个 传 感 器 可 以 提 供 下 列 信 息: a ) 对 于 服 从 OIMLR76 的 多 量 程 秤 可 提 供 Y , 这 里 Y= Emax / vmi n ( 见 2 .3 .14 ); b ) 对 于 服 从 J JG555 1996 多 分 度 值 秤 可 提 供 Z , 这 里 Z= Emax /( 2DR )( 见 2 .3 .13 ), 依 据 5 .3 .2 , DR 规 定 为 最 大 允 许 的 最 小 静 载 荷 输 出 恢 复 值 ( 见 2 .3 .9 )。 4 .6 .7 标 准 分 级 应 使 用 标 准 分 级, 如 表 3 所 示: 表 3 传 感 器 分 级 举 例 分 级 符 号 说 明 C2 C 级, 2000 个 分 度 C3 5 / 35 C 级, 3000 个 分 度, 压 缩, +5+35 C2NH C 级, 2000 个 分 度, 未 经 过 湿 度 试 验 4 .6 .8 多 重 分 级 对 于 具 有 不 同 加 载 类 型 的 完 整 分 级 的 传 感 器, 对 每 个 分 级 应 提 供 单 独 的 信 息, 例 如 表 4 所 示, 图 2 用 一 个 例 子 表 明 了 标 准 分 级 符 号 的 图 示。 表 4 多 重 分 级 举 例 分 级 符 号 说 明 C2 C1 .5 C 级, 2000 分 度, 剪 切 梁 C 级, 1500 分 度, 弯 曲 梁 C1 -5 / 30 C3 -5 / 30 C 级, 1000 分 度, 压 缩, -5+30 C 级, 3000 分 度, 拉 伸, -5+30 4 .7 信 息 的 表 示 4 .7 .1 传 感 器 上 最 少 标 记 4 .6 条 要 求 的 应 标 在 每 个 传 感 器 上 最 少 的 信 息 量 如 下: a ) 制 造 者 名 称 或 商 标; b ) 制 造 者 的 标 识 或 传 感 器 型 号; c ) 编 号; d ) 最 大 秤 量 Emax 。 4 .7 .2 未 标 记 在 传 感 器 上 要 求 的 信 息 9 J J G 6 6 9 2 0 0 3如 果 4 .6 条 要 求 的 信 息 没 有 标 记 在 传 感 器 上, 那 么 这 些 信 息 应 由 制 造 者 在 随 传 感 器 的 文 件 中 提 供。 与 此 同 时, 4 .7 .1 条 要 求 的 信 息 也 应 在 文 件 中 给 出。 5 传 感 器 的 最 大 允 许 误 差 5 .1 每 个 准 确 度 级 别 的 最 大 允 许 误 差 每 个 级 别 传 感 器 的 最 大 允 许 误 差 ( 在 最 小 静 载 荷 Emi n 时, 传 感 器 的 输 出 已 经 调 整 到 零) 与 规 定 的 传 感 器 最 大 检 定 分 度 数 ( 见 4 .3 ) 及 传 感 器 实 际 检 定 分 度 值 v 有 关。 5 .1 .1 定 型 鉴 定 ( 或 样 机 试 验) 及 有 关 检 定 的 要 求 定 型 鉴 定 ( 或 样 机 试 验) 及 检 定 的 最 大 允 许 误 差 ( 见 2 .4 .9 ) 由 表 5 左 列 的 表 达 式 给 出。 分 配 系 数 PLC 应 由 制 造 者 选 择 ( 如 果 不 是 0 .7 ), 其 值 在 0 .30 .8 范 围 内 ( 0 .3 PLC0 .8 )。 表 5 最 大 允 许 误 差 ( mpe ) 最 大 允 许 误 差 ( mpe ) 载 荷m A 级 B 级 C 级 D 级 PLC0 .5 v PLC1 .0 v PLC1 .5 v 0 m50000 v 50000 v m200000 v 200000 v m 0 m5000 v 5000 v m20000 v 20000 v m100000 v 0 m500 v 500 v m2000 v 2000 v m10000 v 0 m50 v 50 v m200 v 200 v m1000 v 如 果 分 配 系 数 PLC 不 等 于 0 .7 , 该 值 应 在 证 书 上 标 明。 如 果 在 证 书 上 没 有 标 明 PLC 值, 则 认 为 PLC 为 0 .7 。 传 感 器 最 大 允 许 误 差 可 以 是 正 的, 也 可 以 是 负 的, 既 适 用 于 递 增 载 荷, 也 适 用 于 递 减 载 荷。 上 述 误 差 限 包 括 由 于 非 线 性、 滞 后 和 在 5 .5 .1 .1 和 5 .5 .1 .2 规 定 的 一 定 温 度 范 围 内 灵 敏 度 温 度 影 响 引 起 的 误 差, 没 有 包 括 在 上 述 误 差 限 的 其 他 的 误 差 将 分 别 处 理。 5 .2 确 定 误 差 的 原 则 5 .2 .1 条 件 上 述 误 差 限 适 用 于 符 合 下 列 条 件 的 传 感 器 整 个 测 量 范 围。 n nmax v vmi n 5 .2 .2 误 差 限 上 述 误 差 限 应 参 照 1 .2 和 5 .1 条 确 定 的 误 差 包 络 线, 该 误 差 包 络 线 是 在 20 首 次 递 增 加 载 试 验 得 到 的, 它 的 参 照 直 线 是 通 过 最 小 载 荷 输 出 和 测 量 范 围 的 75% 载 荷 输 出 的 直 线, 见 C .2 .2 。 5 .2 .3 初 读 数 进 行 试 验 时, 应 在 加、 卸 载 开 始 之 后, 在 一 定 时 间 间 隔 内 读 取 初 始 读 数, 规 定 如 表 6 所 列。 5 .2 .3 .1 加 载/ 卸 载 时 间 0 1 J J G 6 6 9 2 0 0 3表 6 读 数 前 的 加 载 和 载 荷 稳 定 所 需 时 间 载 荷 变 化 大 于 小 于 和 等 于 时 间 0kg 10kg 10s 10kg 100kg 20s 100kg 1000kg 30s 1000kg 10000kg 40s 10000kg 100000kg 50s 100000kg 60s 加 载 或 卸 载 时 间 应 近 似 等 于 规 定 时 间 的 一 半, 余 下 的 时 间 用 于 稳 定。 试 验 应 在 恒 定 的 条 件 下 进 行, 应 以 绝 对 时 间 记 录 在 试 验 报 告 中。 5 .2 .3 .2 不 能 实 现 规 定 的 加/ 卸 载 时 间 的 规 定 当 规 定 的 加、 卸 载 时 间 不 能 实 现 时, 应 利 用 下 列 各 条: a ) 在 做 最 小 静 载 荷 输 出 恢 复 试 验 时, 如 果 测 量 结 果 的 允 许 变 化 随 着 卸 载 后 最 小 静 载 荷 输 出 初 读 数 与 加 载 前 的 读 数 之 差 在 100% 到 50% 范 围 内 成 比 例 的 减 少, 则 表 6 中 规 定 的 时 间 可 以 从 100% 增 加 到 150% ; b ) 在 其 他 情 况 下, 实 际 时 间 应 记 录 在 试 验 报 告 中。 5 .3 测 量 结 果 的 允 许 变 化 5 .3 .1 蠕 变 在 传 感 器 上 施 加 一 个 恒 定 的 Emax 的 90% 至 100% 的 最 大 载 荷 Dmax , 初 读 数 与 以 后 30mi n 内 记 录 的 任 一 读 数 之 差, 不 能 大 于 所 加 载 荷 最 大 允 许 误 差 ( 见 5 .3 .1 .1 ) 绝 对 值 的 0 .7 倍, 在 20mi n 和 30mi n 的 读 数 之 差, 不 能 大 于 最 大 允 许 误 差 ( 见 5 .3 .1 .1 ) 绝 对 值 的 0 .15 倍。 5 .3 .1 .1 蠕 变 的 最 大 允 许 误 差 根 据 表 5 , 在 确 定 蠕 变 的 最 大 允 许 误 差 ( mp e ) 时, 不 管 制 造 者 公 布 的 分 配 系 数 PLC 的 值 是 多 少, 均 采 用 分 配 系 数 PLC=0 .7 。 5 .3 .2 最 小 静 载 荷 输 出 恢 复 最 小 静 载 荷 输 出 的 初 读 数 与 施 加 了 Emax 的 90% 至 100% 的 最 大 载 荷 Dmax30mi n 之 后 恢 复 到 最 小 载 荷 Dmi n 的 读 数 之 差, 应 不 超 过 检 定 分 度 值 的 一 半 ( 0 .5 v )。 5 .4 重 复 性 误 差 对 A 级 和 B 级 传 感 器 施 加 同 一 载 荷 5 次, 对 C 级 和 D 级 传 感 器 施 加 同 一 载 荷 3 次, 所 得 测 量 结 果 之 间 的 最 大 差 值 不 应 大 于 该 载 荷 的 最 大 允 许 误 差 的 绝 对 值。 5 .5 影 响 量 5 .5 .1 温 度 5 .5 .1 .1 温 度 范 围 1 1 J J G 6 6 9 2 0 0 3在 不 考 虑 最 小 静 载 荷 输 出 温 度 影 响 时, 传 感 器 在 -10+40 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