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农业局循环型农业体系建设情况汇报_第1页
2016年农业局循环型农业体系建设情况汇报_第2页
2016年农业局循环型农业体系建设情况汇报_第3页
2016年农业局循环型农业体系建设情况汇报_第4页
2016年农业局循环型农业体系建设情况汇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 年农业局循环型农业体系建设情况汇报2016 年农业局循环型农业体系建设情况汇报循环农业是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生态技术学原理及其基本规律作为指导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产业经营模式。今年我市循环 农业的发展重点是加大废弃物循环利用以减轻环境污染,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增加农民收入,推广节药节肥节水措施发展节约型农业,现将我市循环型农业体系建设情况总结汇报如下:一、循环农业整体发展情况我市依托绿洲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区建设,形成了“制种玉米种植- 农作物秸秆-生态养殖- 屠宰加工(乳制品生产)-粪尿制沼气 -废弃物生产有机肥- 还田” 的典型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和农业高效节水示范模式。农作物秸秆循环利用模式主要有 3 种,利用率达到 84.2%;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达到 75.6%以上;尾菜处理利用率达 81.1%;建设大中型沼气池 3 处。农作物播种面积 382.80 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262.83 万亩,经济作物 115.33 万亩,青饲料 4.64 万亩。制种玉米面积 96.52 万亩、瓜菜 53.66 万亩、马铃薯 46.01万亩、中药材 41.22 万亩、设施栽培 15.15 万亩。推广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 208.38 万亩、测土配方施肥 309.08 万亩 、农田高效节水技术 215.5 万亩、土壤有机质提升技术推广面积 12.51 万亩。二、全面完成循环农业建设任务(一)、大力发展农业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化利用水平1.加大废旧地膜回收利用,减轻环境污染。今年我市农作物地膜覆盖种植面积 239.31 万亩,地膜用量 11965.5 吨,回收废旧地膜 9405.1 吨,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率为 78.6%。我市日光温室和拱棚种植面积 15.15 万亩,棚膜用量 9090 吨,回收废旧棚膜 9081 吨,回收利用率为 99.9%。我市有废旧农膜回收加工利用企业 28 家,设立回收点 79 个,达到了每个乡有一个回收点。省上下达我市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以奖代补资金 153 万元,建立废旧农膜回收示范区 7 个。今年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加大对甘肃省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条例、xx 市人民政府关于集中治理残留废旧农膜的通告等的宣传;二是开展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宣传月活动,悬挂横幅和展板 35 条,书写标语 1700 条、出动各类捡拾车辆 680 余辆、捡拾废旧地膜 92 吨;三是开展农膜销售市场专项整治,与工商、质监、供销部门组成联合执法小组,对全市农膜销售市场进行督查,检查门店 89 个,均未在门店发现超薄膜;四是做好废旧地膜回收的调研工作,由市农业局主管领导带队,深入 6 县(区)认真开展实地调查,提交了“xx 市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初稿;五是在高台县宣化镇建立了 5000 亩的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示范区,在示范区内建立了百亩示范点 ,开展高标准农膜回收利用技术示范,农膜残留污染监测和机械捡拾农膜示范;六是在临泽、高台开展了以新农膜换废旧地膜活动尝试,并积累了经验 。2.加大尾菜处理利用力度,增强循环利用效率。今年我市蔬菜种植面积为 79.54 万亩,产生尾菜 90 万吨,处理尾菜 73 万吨,尾菜处理利用率 81.1%。接受省级田间尾菜处理利用补助项目资金 68 万元,建立尾菜处理利用示范区 7个 。主要开展的工作有: 一是建立示范区以项目为载体起到示范带动作用,7 个示范区尾菜处理利用率达到 99%以 上;二是七月份市、区农业局在甘州区长安镇召开全市尾菜袋处理尾菜现场会,九月份在高台召开了全省尾菜处理现场会,对我市尾菜处理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是在全市推广了操作简便、成本低的尾菜半坑堆沤技术,推广了尾菜循环利用的直接还田、饲喂过腹还田方法;四是在高台县南华镇和甘州区梁家墩镇建立了省级 和 市级的尾菜处理示范点。3.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提高资源化利用水平 。我市农作物秸秆的利用主要以青贮饲料、秸秆还田、食用菌基料、燃料、造纸等方式为主。我市今年各类农作物秸秆总量达到 206 万吨,通过大力推广提高食用菌栽培、直接还田、青贮等途径的比例,使秸秆资源循环利用率达到 84.2%。(二)、加大节能措施的推广步伐,减少然料使用量1.以大中型沼气集中供气项目建设为重点,推动我市大中型沼气建设工作。今年建设了高台县怡馨嘉苑、甘州区玺峰养殖有限责任公司、甘州区前进奶牛专业合作社三个大型沼气集中供气项目。三个项目总投资 1885 万元,其中中央投资 860 万元。高台县怡馨嘉苑计划供气 1000 户,目前进入试运行阶段 ,通气用户达到 140 户 。项目正常运行后,可实现年处理粪便秸秆 1.2 万吨,生产沼肥 2.34 万吨,沼气 58.4 立方 ,增收节支 241.6 万元。甘州区玺峰养殖有限责任公司和前进奶牛专业合作社大中型沼气集中供气项目正在建设和整改阶段,力争明年实现供气。2.以发展循环农业为导向,积极开展沼肥利用试验示范。在临泽县兴科荒漠现代设施农业有限公司示范园区建立温室反季节葡萄沼肥应用示范点,在 40 个温室葡萄大棚开展沼液施肥示范,示范面积 80 亩。已完成三期的施肥效果显著。通过开展试验示范,进一步调动群众使用沼气和利用沼肥的积极性,提升农产品品质 ,实现无公害生产。3.以沼气“进棚入园”为重点,持续推广三沼综合利用技术。在民乐县六坝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新天镇下姚村蔬菜种植基地和山丹县山丹位奇镇十里堡村示范推广农村沼气建设 、养殖小区、设施农业相结合的“进棚入园”模式 ,示范推广 359 亩。通过将农村沼气建设、养殖小区、设施农业相结合,探索出了一条农村沼气、设施农业、养殖业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子,在全市农村沼气“进棚入园”项目中起到了典型引领作用 。4.以农村能源综合配套建设为切入点,加快节能建设步伐。主动适应农民群众对炊事、采暖需求的新变化,积极加快省柴节煤灶炕、节能炉、太阳灶等农村清洁炉灶的推广,全市共推广省柴节煤灶 13.4 万个、节能炕 15.28 万个、节能炉 5.84 万个、太阳能热水器 7.87 万台、太阳灶 12.03万台。大大地降低了煤、柴禾的使用量。(三)、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发展生态农业全市共建成农业科技示范点 94 个、引进农作物新品种451 个、新技术 47 项、新肥料 35 个 ,创建粮棉油高产创建示范片 20 个,示范面积 30.58 万亩。在甘州区明永镇沿河村建成占地 1100 亩的高原夏菜新品种筛选及标准化栽培技术试验示范点,核心示范区引进高原夏菜品种 120 个,开展新品种筛选、优质种苗繁育、主栽高原夏菜新品种栽培密度等试验研究 15 项(次),示范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 6 项(次),筛选出适宜我市种植的甘蓝等品种 8 个,新技术 5 项(四 )、搞好绿洲示范园区建设,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绿洲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园区以“立体、生态、标准、循环” 等特征为主的农业发展理念开展试验示范,试验示范面积 8000 平方米,引进试验蔬菜新品种 138 个,基质栽培 3000 立方米,开展了牛粪等农家肥、秸秆 、沼渣沼液基质栽培,滴灌的试验示范。基质栽培加滴灌较大田土壤栽培蔬菜平均增产 5%-30%,节水 30%,增产节水效果明显。示范园接待观摩交流团体 35 个、1350 多人;接待农民培训学习 11 场、760 多人 。通过培训交流提升了 xx 绿洲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区,以及基质栽培、滴灌好处的影响力。三、采取的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切实保障工作顺利进行。市农业局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具体负责我市循环农业建设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管理。各县(区)明确一名副县(区) 长分管此项工作。把循环农业工作列入年度绩效考核。2.抓好措施落实,保证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各县(区)根据方案要求,强化了责任落实,增强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示范性。把循环农业建设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创建等结合起来,同现代农业发展结合起来。3.不断提高认识,进一步扩大循环农业的影响 。加大对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使企业、农户、合作组织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和参与意识 ,从而推进循环农业的发展。4.搞好技术培训 ,分面提升农户的认知水平。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科技队伍建设,将农民培训列入循环农业建设规划的重要内容,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围绕循环农业做好对农民的科技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为循环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四、存在的问题我市在循环型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一是用于发展循环农业的经费有限,只能用于试 验和示范,对于大面积推广倍感经费不足;二是社会效益大,经济效益差。对农副产品废弃物再利用产生经济效益的关注不够,使可以通过循环再利用产生的效益流 失;三是企业、农户对发展循环农业的认识还比较淡薄,只注重主产业和主产品的经济效益,推广循环农业的难度比较大。五、2016 年工作计划1、加大废弃物回收利用,提高资源化利用效率加大对甘肃省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条例和xx 市人民政府关于集中治理残留废旧农膜的通告的宣传培训,提高人们对废旧农膜危害的认识程度;提升改造废旧农膜加工企业,增加回收加工量,减少二次污染。着力做好尾菜处理利用。督促蔬菜重点乡镇、村社、合作社重点推广过腹还田、直接还田、半坑堆沤肥处理技术。2、搞好大中型沼气建设,引领带动新一轮沼气项目工作以 3 个大中型沼气项目建设为切入点,促进“农业种植畜牧养殖沼气能源沼渣还田”循环模式的示范推广,以带动新一轮沼气项目建设工作;推广农村沼气建设、养殖小区、设施农业相结合的“进棚入园 ”模式。3、促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效率在巩固制玉米面积的基础之上,大力发展百万头肉牛产业 ,通过大力提高饲用、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