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皖南古村落(二)_第1页
寻访皖南古村落(二)_第2页
寻访皖南古村落(二)_第3页
寻访皖南古村落(二)_第4页
寻访皖南古村落(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寻访皖南古村落(二)走进西递村时,正淅淅沥沥下着雨。然而,正是因为这濛濛春雨,使西递看上去宛如一幅刚刚完成的油画,湿漉漉的,连颜料都还没干呢!一本关于西递的旅游宣传资料上有这样的导语专家说:这里是明清民居博物馆;联合国称:西递是“世界文化遗产”;外国游客说:这里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村镇;XX 县人骄傲地说:我们是“桃花源里人家” 。应该说,西递无愧于上面任何一句评价。手里的门票背面特意介绍:西递民居为“徽派古民居建筑艺术之典范” 。遗憾的是,我对建筑艺术完全是一窍不通,不能充分领略其中蕴含的文化艺术价值,但我还是被这里的每一座牌楼、每一幢房屋、每一间厅堂、每一块匾额、每一条小巷深深地吸引了。在平时,如果我看到哪一座建筑比较古老而独特,便会很惊喜。而这里,整个村子满眼是明清建筑,鳞次栉比,让人目不暇接,来不及惊叹。置身其中,让人觉得不是在看明清建筑,而是回到明清时代徜徉于历史的走廊。眼前伟岸高大的马头墙如老人在雨中肃立,从墙瓦上滴下的雨水宛如无尽的泪水在老人脸上纵横流淌,他是在伤感过去还是在喟叹今天?那郁郁葱葱而又无忧无虑的爬山虎,正用温柔的绿色亲吻着老人的脸颊,抚慰着老人的胸膛。密密的雨珠打在大片大片的爬山虎上,每一片绿叶都在颤抖不知是由于惊恐还是因为幸福。墙头或墙角的砖缝里生长出的一撮或一绺杂草,也在风雨中舒展着弱小而柔韧的茎蔓。脚下的每一条石板,都如同一块历史的碎片,蕴涵着既往文明的密码;也如同一本厚重的史书,蕴藏着永远沉默的故事。走在这被雨水洗得发亮的石板上面,我觉得自己的脚步也显得凝重起来了。小巷并不太长,但狭窄而弯弯曲曲,在雨中更是朦朦胧胧,神秘莫测,因此很难看到尽头,但巷子里面隔几步便有人家的门户,随意走进哪一家庭院,便可以走进古人的心灵。我被一阁楼门洞上方镶嵌的石雕题额所吸引,我辨认出这几个篆体字为“作退一步想” 。仔细看这阁楼的设计,真是“作退一步想”:整个楼阁往后缩一米,紧靠阁楼的主要墙角下部改成平面,而上部依然方方正正棱角分明。导游解释说,这寓意着阁楼主人胡文照的为官为人哲学。然而,我不相信胡文照在官场中真能“对上有棱有角,对下无棱无角”而官运亨通。据说胡文照一直不见容于官场,在知府位上一任十多年也未见提拔重用,最后对官场生涯感到厌倦而隐退回乡,真是“作退一步想”了。“瑞玉亭”是商人胡时虎建造的,距今已有130 多年。庭院精巧玲珑,厅堂古朴典雅。但游人来此,最感兴趣的是厅堂上悬挂的那副写“错”字的楹联:“快乐没从辛苦得,便宜多自吃亏来。 ”那“辛”字多了一横,而那“亏”字又多了一点。原来,这是一位成功的商人通过这“错”字楹联向后辈表达着他对经营和处世的人生体味:多付出一份辛苦,便多收获一份快乐;而多吃一点亏,便能获得更大的便宜。房屋主人的人生哲学,通过这副对联中的错字,表达得淋漓尽致。“笃敬堂”里的一副楹联也很有意思:“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 ”这是“笃敬堂”主人胡积堂的后代针对胡积堂所写对联“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而唱的对台戏。胡积堂想告诫后人“唯有读书高” ,可他后代却提出“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 ,关键是“效好” 。也许在这副对联的作者看来,无论读书还是营商都不过是手段,而目的是“效” ,即“效益”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便是好猫!胡积堂的后代公然敢与祖先“抬杠” ,这是“修正主义” ,还是“与时俱进”?今天的游人只能见仁见智了。在西递人家,我发现几乎家家户户厅堂正中的大幅中堂画下的条案上,都摆着自鸣钟,钟的左侧陈放着古瓷瓶,右边摆放着木雕底座的镜子。开始我对这样统一的陈设感到不解,后来听朋友介绍,这种布置表达了西递人的一种生活愿望当正点时分自鸣钟敲响的时候,厅堂内的钟声瓶镜会让主人感到“终生平静”的心理慰藉。从楼阁庭院出来,雨还在不停地下着。高墙、石板、深巷眼前的一切都是那么迷蒙。听着雨滴敲打着我的雨伞,我一下子感到了些许莫名的惆怅和凄婉。年轻时读过的戴望舒名作雨巷蓦然在我心田里流淌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莫非当年诗人所走过的雨巷就在西递,就在眼前?那么,诗人邂逅的那位“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又在何方?作者:李镇西/p走进西递村时,正淅淅沥沥下着雨。然而,正是因为这濛濛春雨,使西递看上去宛如一幅刚刚完成的油画,湿漉漉的,连颜料都还没干呢!一本关于西递的旅游宣传资料上有这样的导语专家说:这里是明清民居博物馆;联合国称:西递是“世界文化遗产”;外国游客说:这里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村镇;XX 县人骄傲地说:我们是“桃花源里人家” 。应该说,西递无愧于上面任何一句评价。手里的门票背面特意介绍:西递民居为“徽派古民居建筑艺术之典范” 。遗憾的是,我对建筑艺术完全是一窍不通,不能充分领略其中蕴含的文化艺术价值,但我还是被这里的每一座牌楼、每一幢房屋、每一间厅堂、每一块匾额、每一条小巷深深地吸引了。在平时,如果我看到哪一座建筑比较古老而独特,便会很惊喜。而这里,整个村子满眼是明清建筑,鳞次栉比,让人目不暇接,来不及惊叹。置身其中,让人觉得不是在看明清建筑,而是回到明清时代徜徉于历史的走廊。眼前伟岸高大的马头墙如老人在雨中肃立,从墙瓦上滴下的雨水宛如无尽的泪水在老人脸上纵横流淌,他是在伤感过去还是在喟叹今天?那郁郁葱葱而又无忧无虑的爬山虎,正用温柔的绿色亲吻着老人的脸颊,抚慰着老人的胸膛。密密的雨珠打在大片大片的爬山虎上,每一片绿叶都在颤抖不知是由于惊恐还是因为幸福。墙头或墙角的砖缝里生长出的一撮或一绺杂草,也在风雨中舒展着弱小而柔韧的茎蔓。脚下的每一条石板,都如同一块历史的碎片,蕴涵着既往文明的密码;也如同一本厚重的史书,蕴藏着永远沉默的故事。走在这被雨水洗得发亮的石板上面,我觉得自己的脚步也显得凝重起来了。小巷并不太长,但狭窄而弯弯曲曲,在雨中更是朦朦胧胧,神秘莫测,因此很难看到尽头,但巷子里面隔几步便有人家的门户,随意走进哪一家庭院,便可以走进古人的心灵。我被一阁楼门洞上方镶嵌的石雕题额所吸引,我辨认出这几个篆体字为“作退一步想” 。仔细看这阁楼的设计,真是“作退一步想”:整个楼阁往后缩一米,紧靠阁楼的主要墙角下部改成平面,而上部依然方方正正棱角分明。导游解释说,这寓意着阁楼主人胡文照的为官为人哲学。然而,我不相信胡文照在官场中真能“对上有棱有角,对下无棱无角”而官运亨通。据说胡文照一直不见容于官场,在知府位上一任十多年也未见提拔重用,最后对官场生涯感到厌倦而隐退回乡,真是“作退一步想”了。“瑞玉亭”是商人胡时虎建造的,距今已有130 多年。庭院精巧玲珑,厅堂古朴典雅。但游人来此,最感兴趣的是厅堂上悬挂的那副写“错”字的楹联:“快乐没从辛苦得,便宜多自吃亏来。 ”那“辛”字多了一横,而那“亏”字又多了一点。原来,这是一位成功的商人通过这“错”字楹联向后辈表达着他对经营和处世的人生体味:多付出一份辛苦,便多收获一份快乐;而多吃一点亏,便能获得更大的便宜。房屋主人的人生哲学,通过这副对联中的错字,表达得淋漓尽致。“笃敬堂”里的一副楹联也很有意思:“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 ”这是“笃敬堂”主人胡积堂的后代针对胡积堂所写对联“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而唱的对台戏。胡积堂想告诫后人“唯有读书高” ,可他后代却提出“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 ,关键是“效好” 。也许在这副对联的作者看来,无论读书还是营商都不过是手段,而目的是“效” ,即“效益”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便是好猫!胡积堂的后代公然敢与祖先“抬杠” ,这是“修正主义” ,还是“与时俱进”?今天的游人只能见仁见智了。在西递人家,我发现几乎家家户户厅堂正中的大幅中堂画下的条案上,都摆着自鸣钟,钟的左侧陈放着古瓷瓶,右边摆放着木雕底座的镜子。开始我对这样统一的陈设感到不解,后来听朋友介绍,这种布置表达了西递人的一种生活愿望当正点时分自鸣钟敲响的时候,厅堂内的钟声瓶镜会让主人感到“终生平静”的心理慰藉。从楼阁庭院出来,雨还在不停地下着。高墙、石板、深巷眼前的一切都是那么迷蒙。听着雨滴敲打着我的雨伞,我一下子感到了些许莫名的惆怅和凄婉。年轻时读过的戴望舒名作雨巷蓦然在我心田里流淌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莫非当年诗人所走过的雨巷就在西递,就在眼前?那么,诗人邂逅的那位“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又在何方?作者:李镇西/p走进西递村时,正淅淅沥沥下着雨。然而,正是因为这濛濛春雨,使西递看上去宛如一幅刚刚完成的油画,湿漉漉的,连颜料都还没干呢!一本关于西递的旅游宣传资料上有这样的导语专家说:这里是明清民居博物馆;联合国称:西递是“世界文化遗产”;外国游客说:这里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村镇;XX 县人骄傲地说:我们是“桃花源里人家” 。应该说,西递无愧于上面任何一句评价。手里的门票背面特意介绍:西递民居为“徽派古民居建筑艺术之典范” 。遗憾的是,我对建筑艺术完全是一窍不通,不能充分领略其中蕴含的文化艺术价值,但我还是被这里的每一座牌楼、每一幢房屋、每一间厅堂、每一块匾额、每一条小巷深深地吸引了。在平时,如果我看到哪一座建筑比较古老而独特,便会很惊喜。而这里,整个村子满眼是明清建筑,鳞次栉比,让人目不暇接,来不及惊叹。置身其中,让人觉得不是在看明清建筑,而是回到明清时代徜徉于历史的走廊。眼前伟岸高大的马头墙如老人在雨中肃立,从墙瓦上滴下的雨水宛如无尽的泪水在老人脸上纵横流淌,他是在伤感过去还是在喟叹今天?那郁郁葱葱而又无忧无虑的爬山虎,正用温柔的绿色亲吻着老人的脸颊,抚慰着老人的胸膛。密密的雨珠打在大片大片的爬山虎上,每一片绿叶都在颤抖不知是由于惊恐还是因为幸福。墙头或墙角的砖缝里生长出的一撮或一绺杂草,也在风雨中舒展着弱小而柔韧的茎蔓。脚下的每一条石板,都如同一块历史的碎片,蕴涵着既往文明的密码;也如同一本厚重的史书,蕴藏着永远沉默的故事。走在这被雨水洗得发亮的石板上面,我觉得自己的脚步也显得凝重起来了。小巷并不太长,但狭窄而弯弯曲曲,在雨中更是朦朦胧胧,神秘莫测,因此很难看到尽头,但巷子里面隔几步便有人家的门户,随意走进哪一家庭院,便可以走进古人的心灵。我被一阁楼门洞上方镶嵌的石雕题额所吸引,我辨认出这几个篆体字为“作退一步想” 。仔细看这阁楼的设计,真是“作退一步想”:整个楼阁往后缩一米,紧靠阁楼的主要墙角下部改成平面,而上部依然方方正正棱角分明。导游解释说,这寓意着阁楼主人胡文照的为官为人哲学。然而,我不相信胡文照在官场中真能“对上有棱有角,对下无棱无角”而官运亨通。据说胡文照一直不见容于官场,在知府位上一任十多年也未见提拔重用,最后对官场生涯感到厌倦而隐退回乡,真是“作退一步想”了。“瑞玉亭”是商人胡时虎建造的,距今已有130 多年。庭院精巧玲珑,厅堂古朴典雅。但游人来此,最感兴趣的是厅堂上悬挂的那副写“错”字的楹联:“快乐没从辛苦得,便宜多自吃亏来。 ”那“辛”字多了一横,而那“亏”字又多了一点。原来,这是一位成功的商人通过这“错”字楹联向后辈表达着他对经营和处世的人生体味:多付出一份辛苦,便多收获一份快乐;而多吃一点亏,便能获得更大的便宜。房屋主人的人生哲学,通过这副对联中的错字,表达得淋漓尽致。“笃敬堂”里的一副楹联也很有意思:“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 ”这是“笃敬堂”主人胡积堂的后代针对胡积堂所写对联“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而唱的对台戏。胡积堂想告诫后人“唯有读书高” ,可他后代却提出“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 ,关键是“效好” 。也许在这副对联的作者看来,无论读书还是营商都不过是手段,而目的是“效” ,即“效益”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便是好猫!胡积堂的后代公然敢与祖先“抬杠” ,这是“修正主义” ,还是“与时俱进”?今天的游人只能见仁见智了。在西递人家,我发现几乎家家户户厅堂正中的大幅中堂画下的条案上,都摆着自鸣钟,钟的左侧陈放着古瓷瓶,右边摆放着木雕底座的镜子。开始我对这样统一的陈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