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质监局年度的工作总结_第1页
市质监局年度的工作总结_第2页
市质监局年度的工作总结_第3页
市质监局年度的工作总结_第4页
市质监局年度的工作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市质监局年度工作总结一、建设质量强市,促进转型发展一是全面开展质量强市创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作为全市核心战略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质量强市创建全面开展。质量工作连续考核结果由市政府向全市通报。6 月 9 日,市委副书记、市长马旭明主持召开全市质量强市委员会全体会议,部署质量强市创建工作。市政府印发XX 市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要 XX 年行动计划 。在全市中小学开展质量文化教育,编印质量文化进校园手册 。通过多种渠道宣传“品质宜昌、至优至美”城市质量精神,宜昌企业在网站开设质量宣传专栏,关注“宜昌质量”微信、微博。二是全方位推进大质量工作。大力实施质量强企活动,开展“质量服务进千企” ,全市确定 1018家重点企业为服务对象,编印 3000 册质量强企工作指南 。建立“质量强企”qq 群,挖掘先进企业质量管理方法供其他企业学习。全市卫生计生系统联合质监部门举办卓越绩效管理准则培训,导入卓越绩效模式。市中心医院着手实施卓越绩效管理,副市长王应华、市卫计委书记顾昱等领导出席启动仪式,市质监局局长郭一彬为该院 300 余干部职工做追求卓越、应对挑战专题讲座。服务质量提升工程成效显著, XX 年湖北省服务行业顾客满意度测评总报告中,宜昌服务质量满意度区域排名位居全省第一。编印完成XX 宜昌质量状况 。开展市民质量满意度和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测评。三全力推动标准化工作创新。将实施标准化战略作为质量工作的突破口,确立了“全国同类城市领先、全省一流”的标准化工作目标,打造“宜昌标准、建设标准之城” 。服务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城市,通过国家级、省级服务业标准化示范试点的引领,带动全市旅游产业开展旅游标准化建设活动,向省局推送以旅游服务业为主的省级地方标准 16 项。XX 市劳动就业管理局国家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XX 区、XX 市政务服务中心省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陆续申报成功,凸现了标准工作的重要作用,赢得社会各界认可。四是打造品牌经济生力军。 “全国三峡水电旅游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获质检总局批准,成为XX 市第二个获批的国家知名品牌示范区。XX 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品牌经济的意见 ,激励企业走品牌发展之路。 XX 市三峡质量奖管理规定完成修订,奖励范围进一步扩大。全市 21家企业 25 件产品获 XX 年湖北名牌产品称号,有效期内湖北名牌产品达到 126 个。二、保障民生安全,强化质量安全监管一是保障特种设备安全。率先导入“全省特种设备安全动态监管系统” ,全省 16 个地市州局 6月 16 日在宜昌召开了特种设备安全动态监管系统应用调研会。宣传贯彻新修订的特种设备现场安全监督检查规则 ,全市系统共计 32 人参加总局培训。部署开展电梯、油气输送管道、燃煤锅炉 “三大战役” 。做好“安全生产月”特种设备安全宣传工作,通过演练普及应急避险救援知识,举行安全警示教育,开展安全生产知识竞赛,强化特种设备主体责任意识。XX 年全市未发生特种设备安全事故。二是严格产品质量监管。开展农资、食品相关产品、儿童用品和电线电缆等 10 类重点产品专项整治,对建筑防水卷材、水泥产品获证企业开展专项监督检查。上半年监督抽查宜昌 312 家企业生产的产品 425 批次,合格率 %。简政放权,工业企业年审工作下放至县级局,上半年年审合格的企业98 家。上半年,全市新获证企业 7 家,换证企业16 家、待发证企业 3 家。抓好“检验”和“安检”两大机构的监管。联合公安、工商部门,开展货车防护装置质量专项整治。三是计量基础更加坚实。 XX 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计量发展规划(XX-2020)的实施意见印发实施。扎实开展“世界计量日”宣传活动,活动当天共举办 10 场现场咨询服务检定活动。继续开展“计量惠农” 、民生计量器具、民用“四表”等计量专项监督检查。规范检测行为,对 9 个计量检定机构计量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进行监督检查。组织开展实验室普查工作,收集 85 家计量认证单位相关资料,为加强实验室事中事后监管提供依据。开展能源计量审查,促进企业节能降耗,对全市105 家用能单位开展督促指导,开展“能效标识”专项执法检查。三、加强能力建设,提升部门综合实力一是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努力为计量检定拓展发展空间,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提升计量检定适应市场能力的有效载体,扎实推进。与中国电力科学院(国家高电压计量站)合作建设的国家智能电网装备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宜昌基地项目、XX 市标准创新服务中心正加紧申报。进一步整合检测机构,顺利完成 XX 区计量检定机构的划转工作。支持宜昌分院做好检验培训基地的迁建和国家水工机械检测中心建设。完成全市检验检测实验室调查摸底和统计上报,开展 XX 年获证实验室资质认定监督检查。二是不断提升检验机构能力。打造宜昌计量品牌,提升业务能力。计量所测绘仪器检定成为全省品牌,5 名审核员被 cqc 选中参与宜昌单位核查,先后有多人成为省碳计量委员会委员、碳核查员。主动申报编写省级计量校准规范,提高计量检定软实力。为满足宜昌压力表生产销售需求,计量所新添配全压力检定装置,检定水平全省领先。纤检局及时开展了棉花种植情况、棉花加工企业调研,帮扶企业棉农渡过难关。促成政府部门将产品质量纳入纺织服装产品政府采购招投标考核,较好地展现了纤检自身的权威。三是加快信息化平台建设。推进质监信息化建设,以一中心四系统(质量业务数据资源中心,建设综合查询统计系统,质量安全监管业务系统,企业服务系统,企业质量信用管理系统)为基础的质量安全监管服务平台项目建设方案已经成型,即将报请市电子政务办评审,进行实际开发。四、塑造文明形象,服务经济发展一是不断加强法治质监建设。以法治思维推动质监建设,增强依法执政能力。XX 年末,市质监局共组织开展各类专项行动 20 次、出动执法人员1300 人次、查出违法产品货值 700 万余元。开展行政执法交叉检查,对各县市区局行政执法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和案卷评查;推进行政执法文书票据化管理、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公开和两法衔接工作,查处案件均上传两法衔接信息共享平台。加强执法队伍建设,邀请质检总局执法打假专家库成员赴宜介绍经验。二是加强领导班子和队伍建设。XX 市计量所获得“省级青年文明号”称号, “全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系统先进集体” 。质监政务中心窗口获得 XX年度 XX 市政务服务中心红旗窗口和“一诺二比三评”先进窗口。机关工勤编制和事业单位编制实名制工作得到落实,全市系统今年公开招录 38 名的公务人员,以有效解决干部队伍老化问题。持之以恒地抓好文明创建和党风廉政工作。做好对口支援工作,为交战垭村支援 25 万元资金。12365 热线共受理业务 1699 起,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数十万元。三是服务项目建设经济发展。做好宜昌国际汽车城项目对口服务,保障该项目顺利建设。为至喜长江大桥、三峡船闸、长江电力等重点工程和企业排忧解难,对紫云铁路、宜张高速等重点工程派出检验人员,进驻施工现场。为宜昌高新区引进的重点项目-宜昌紫泉饮料工业有限公司搞好服务工作,受到黄楚平书记和马旭明市长批示肯定。落实湖北省企业负担监督条例 ,全市代码工作自 XX年 1 月起实现“零收费” ,各类组织减免代码收费120 余万元,对多个社会公益单位进行检验收费减免。XX 年 10 月 1 日起,暂停取消质监部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费、特种设备检验检测费、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费、计量收费、组织机构代码证书收费等全部五大类收费。一、建设质量强市,促进转型发展一是全面开展质量强市创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作为全市核心战略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质量强市创建全面开展。质量工作连续考核结果由市政府向全市通报。6 月 9 日,市委副书记、市长马旭明主持召开全市质量强市委员会全体会议,部署质量强市创建工作。市政府印发XX 市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要 XX 年行动计划 。在全市中小学开展质量文化教育,编印质量文化进校园手册 。通过多种渠道宣传“品质宜昌、至优至美”城市质量精神,宜昌企业在网站开设质量宣传专栏,关注“宜昌质量”微信、微博。二是全方位推进大质量工作。大力实施质量强企活动,开展“质量服务进千企” ,全市确定 1018家重点企业为服务对象,编印 3000 册质量强企工作指南 。建立“质量强企”qq 群,挖掘先进企业质量管理方法供其他企业学习。全市卫生计生系统联合质监部门举办卓越绩效管理准则培训,导入卓越绩效模式。市中心医院着手实施卓越绩效管理,副市长王应华、市卫计委书记顾昱等领导出席启动仪式,市质监局局长郭一彬为该院 300 余干部职工做追求卓越、应对挑战专题讲座。服务质量提升工程成效显著, XX 年湖北省服务行业顾客满意度测评总报告中,宜昌服务质量满意度区域排名位居全省第一。编印完成XX 宜昌质量状况 。开展市民质量满意度和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测评。三全力推动标准化工作创新。将实施标准化战略作为质量工作的突破口,确立了“全国同类城市领先、全省一流”的标准化工作目标,打造“宜昌标准、建设标准之城” 。服务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城市,通过国家级、省级服务业标准化示范试点的引领,带动全市旅游产业开展旅游标准化建设活动,向省局推送以旅游服务业为主的省级地方标准 16 项。XX 市劳动就业管理局国家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XX 区、XX 市政务服务中心省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陆续申报成功,凸现了标准工作的重要作用,赢得社会各界认可。四是打造品牌经济生力军。 “全国三峡水电旅游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获质检总局批准,成为XX 市第二个获批的国家知名品牌示范区。XX 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品牌经济的意见 ,激励企业走品牌发展之路。 XX 市三峡质量奖管理规定完成修订,奖励范围进一步扩大。全市 21家企业 25 件产品获 XX 年湖北名牌产品称号,有效期内湖北名牌产品达到 126 个。二、保障民生安全,强化质量安全监管一是保障特种设备安全。率先导入“全省特种设备安全动态监管系统” ,全省 16 个地市州局 6月 16 日在宜昌召开了特种设备安全动态监管系统应用调研会。宣传贯彻新修订的特种设备现场安全监督检查规则 ,全市系统共计 32 人参加总局培训。部署开展电梯、油气输送管道、燃煤锅炉 “三大战役” 。做好“安全生产月”特种设备安全宣传工作,通过演练普及应急避险救援知识,举行安全警示教育,开展安全生产知识竞赛,强化特种设备主体责任意识。XX 年全市未发生特种设备安全事故。二是严格产品质量监管。开展农资、食品相关产品、儿童用品和电线电缆等 10 类重点产品专项整治,对建筑防水卷材、水泥产品获证企业开展专项监督检查。上半年监督抽查宜昌 312 家企业生产的产品 425 批次,合格率 %。简政放权,工业企业年审工作下放至县级局,上半年年审合格的企业98 家。上半年,全市新获证企业 7 家,换证企业16 家、待发证企业 3 家。抓好“检验”和“安检”两大机构的监管。联合公安、工商部门,开展货车防护装置质量专项整治。三是计量基础更加坚实。 XX 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计量发展规划(XX-2020)的实施意见印发实施。扎实开展“世界计量日”宣传活动,活动当天共举办 10 场现场咨询服务检定活动。继续开展“计量惠农” 、民生计量器具、民用“四表”等计量专项监督检查。规范检测行为,对 9 个计量检定机构计量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进行监督检查。组织开展实验室普查工作,收集 85 家计量认证单位相关资料,为加强实验室事中事后监管提供依据。开展能源计量审查,促进企业节能降耗,对全市105 家用能单位开展督促指导,开展“能效标识”专项执法检查。三、加强能力建设,提升部门综合实力一是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努力为计量检定拓展发展空间,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提升计量检定适应市场能力的有效载体,扎实推进。与中国电力科学院(国家高电压计量站)合作建设的国家智能电网装备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宜昌基地项目、XX 市标准创新服务中心正加紧申报。进一步整合检测机构,顺利完成 XX 区计量检定机构的划转工作。支持宜昌分院做好检验培训基地的迁建和国家水工机械检测中心建设。完成全市检验检测实验室调查摸底和统计上报,开展 XX 年获证实验室资质认定监督检查。二是不断提升检验机构能力。打造宜昌计量品牌,提升业务能力。计量所测绘仪器检定成为全省品牌,5 名审核员被 cqc 选中参与宜昌单位核查,先后有多人成为省碳计量委员会委员、碳核查员。主动申报编写省级计量校准规范,提高计量检定软实力。为满足宜昌压力表生产销售需求,计量所新添配全压力检定装置,检定水平全省领先。纤检局及时开展了棉花种植情况、棉花加工企业调研,帮扶企业棉农渡过难关。促成政府部门将产品质量纳入纺织服装产品政府采购招投标考核,较好地展现了纤检自身的权威。三是加快信息化平台建设。推进质监信息化建设,以一中心四系统(质量业务数据资源中心,建设综合查询统计系统,质量安全监管业务系统,企业服务系统,企业质量信用管理系统)为基础的质量安全监管服务平台项目建设方案已经成型,即将报请市电子政务办评审,进行实际开发。四、塑造文明形象,服务经济发展一是不断加强法治质监建设。以法治思维推动质监建设,增强依法执政能力。XX 年末,市质监局共组织开展各类专项行动 20 次、出动执法人员1300 人次、查出违法产品货值 700 万余元。开展行政执法交叉检查,对各县市区局行政执法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和案卷评查;推进行政执法文书票据化管理、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公开和两法衔接工作,查处案件均上传两法衔接信息共享平台。加强执法队伍建设,邀请质检总局执法打假专家库成员赴宜介绍经验。二是加强领导班子和队伍建设。XX 市计量所获得“省级青年文明号”称号, “全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系统先进集体” 。质监政务中心窗口获得 XX年度 XX 市政务服务中心红旗窗口和“一诺二比三评”先进窗口。机关工勤编制和事业单位编制实名制工作得到落实,全市系统今年公开招录 38 名的公务人员,以有效解决干部队伍老化问题。持之以恒地抓好文明创建和党风廉政工作。做好对口支援工作,为交战垭村支援 25 万元资金。12365 热线共受理业务 1699 起,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数十万元。三是服务项目建设经济发展。做好宜昌国际汽车城项目对口服务,保障该项目顺利建设。为至喜长江大桥、三峡船闸、长江电力等重点工程和企业排忧解难,对紫云铁路、宜张高速等重点工程派出检验人员,进驻施工现场。为宜昌高新区引进的重点项目-宜昌紫泉饮料工业有限公司搞好服务工作,受到黄楚平书记和马旭明市长批示肯定。落实湖北省企业负担监督条例 ,全市代码工作自 XX年 1 月起实现“零收费” ,各类组织减免代码收费120 余万元,对多个社会公益单位进行检验收费减免。XX 年 10 月 1 日起,暂停取消质监部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费、特种设备检验检测费、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费、计量收费、组织机构代码证书收费等全部五大类收费。一、建设质量强市,促进转型发展一是全面开展质量强市创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作为全市核心战略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质量强市创建全面开展。质量工作连续考核结果由市政府向全市通报。6 月 9 日,市委副书记、市长马旭明主持召开全市质量强市委员会全体会议,部署质量强市创建工作。市政府印发XX 市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要 XX 年行动计划 。在全市中小学开展质量文化教育,编印质量文化进校园手册 。通过多种渠道宣传“品质宜昌、至优至美”城市质量精神,宜昌企业在网站开设质量宣传专栏,关注“宜昌质量”微信、微博。二是全方位推进大质量工作。大力实施质量强企活动,开展“质量服务进千企” ,全市确定 1018家重点企业为服务对象,编印 3000 册质量强企工作指南 。建立“质量强企”qq 群,挖掘先进企业质量管理方法供其他企业学习。全市卫生计生系统联合质监部门举办卓越绩效管理准则培训,导入卓越绩效模式。市中心医院着手实施卓越绩效管理,副市长王应华、市卫计委书记顾昱等领导出席启动仪式,市质监局局长郭一彬为该院 300 余干部职工做追求卓越、应对挑战专题讲座。服务质量提升工程成效显著, XX 年湖北省服务行业顾客满意度测评总报告中,宜昌服务质量满意度区域排名位居全省第一。编印完成XX 宜昌质量状况 。开展市民质量满意度和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测评。三全力推动标准化工作创新。将实施标准化战略作为质量工作的突破口,确立了“全国同类城市领先、全省一流”的标准化工作目标,打造“宜昌标准、建设标准之城” 。服务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城市,通过国家级、省级服务业标准化示范试点的引领,带动全市旅游产业开展旅游标准化建设活动,向省局推送以旅游服务业为主的省级地方标准 16 项。XX 市劳动就业管理局国家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XX 区、XX 市政务服务中心省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陆续申报成功,凸现了标准工作的重要作用,赢得社会各界认可。四是打造品牌经济生力军。 “全国三峡水电旅游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获质检总局批准,成为XX 市第二个获批的国家知名品牌示范区。XX 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品牌经济的意见 ,激励企业走品牌发展之路。 XX 市三峡质量奖管理规定完成修订,奖励范围进一步扩大。全市 21家企业 25 件产品获 XX 年湖北名牌产品称号,有效期内湖北名牌产品达到 126 个。二、保障民生安全,强化质量安全监管一是保障特种设备安全。率先导入“全省特种设备安全动态监管系统” ,全省 16 个地市州局 6月 16 日在宜昌召开了特种设备安全动态监管系统应用调研会。宣传贯彻新修订的特种设备现场安全监督检查规则 ,全市系统共计 32 人参加总局培训。部署开展电梯、油气输送管道、燃煤锅炉 “三大战役” 。做好“安全生产月”特种设备安全宣传工作,通过演练普及应急避险救援知识,举行安全警示教育,开展安全生产知识竞赛,强化特种设备主体责任意识。XX 年全市未发生特种设备安全事故。二是严格产品质量监管。开展农资、食品相关产品、儿童用品和电线电缆等 10 类重点产品专项整治,对建筑防水卷材、水泥产品获证企业开展专项监督检查。上半年监督抽查宜昌 312 家企业生产的产品 425 批次,合格率 %。简政放权,工业企业年审工作下放至县级局,上半年年审合格的企业98 家。上半年,全市新获证企业 7 家,换证企业16 家、待发证企业 3 家。抓好“检验”和“安检”两大机构的监管。联合公安、工商部门,开展货车防护装置质量专项整治。三是计量基础更加坚实。 XX 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计量发展规划(XX-2020)的实施意见印发实施。扎实开展“世界计量日”宣传活动,活动当天共举办 10 场现场咨询服务检定活动。继续开展“计量惠农” 、民生计量器具、民用“四表”等计量专项监督检查。规范检测行为,对 9 个计量检定机构计量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进行监督检查。组织开展实验室普查工作,收集 85 家计量认证单位相关资料,为加强实验室事中事后监管提供依据。开展能源计量审查,促进企业节能降耗,对全市105 家用能单位开展督促指导,开展“能效标识”专项执法检查。三、加强能力建设,提升部门综合实力一是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努力为计量检定拓展发展空间,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提升计量检定适应市场能力的有效载体,扎实推进。与中国电力科学院(国家高电压计量站)合作建设的国家智能电网装备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宜昌基地项目、XX 市标准创新服务中心正加紧申报。进一步整合检测机构,顺利完成 XX 区计量检定机构的划转工作。支持宜昌分院做好检验培训基地的迁建和国家水工机械检测中心建设。完成全市检验检测实验室调查摸底和统计上报,开展 XX 年获证实验室资质认定监督检查。二是不断提升检验机构能力。打造宜昌计量品牌,提升业务能力。计量所测绘仪器检定成为全省品牌,5 名审核员被 cqc 选中参与宜昌单位核查,先后有多人成为省碳计量委员会委员、碳核查员。主动申报编写省级计量校准规范,提高计量检定软实力。为满足宜昌压力表生产销售需求,计量所新添配全压力检定装置,检定水平全省领先。纤检局及时开展了棉花种植情况、棉花加工企业调研,帮扶企业棉农渡过难关。促成政府部门将产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