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效应-张_第1页
光电效应-张_第2页
光电效应-张_第3页
光电效应-张_第4页
光电效应-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光 电 效 应华东理工大学物理实验中心Albert Einstein1879-1955 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o 赫兹在研究紫外线对火花放电的影响时发现了光电效应。后来勒纳德等人制作了二极管研究了这一现象。当时无法用经典理论解释。o 1900年,普朗克( Max Karl Ernst Ludwig Planck, 1858 1947)提出量子假设。o 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光量子概念,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一、实验历史背景及意义在物理学史上,光电效应现象的发现,对光的本性 波粒二象性的认识,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它给量子论以直观、明确的证明。光电效应示意图三、实验原理光电效应:电子从受辐射作用的材料中释放出来的过程,叫做光电效应;发射出来的电子叫做光电子。光电效应外光电效应 光作用下金属表面逸出电子 ,ex:光电倍增管内光电效应 光电导效应: 半导体材料在光照下,电子受能量大于 电子禁带宽度的光子作用激发导带,增 加电导率的现象ex:光敏电阻光生伏打效应: 半导体材料在 pn结处形成内建电场, 光照下,激发子在内建电场作用下形成电动势的现象。ex:太阳能电池、硅光电池【 实验事实 】(1)饱和光电流:饱和光电流强度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2)每个光电子的初动能 随入射光频率提高而增大,与入射光强无关;(3)存在截止频率: 对某一种金属来说,只有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某一频率时,电子才能从金属表面逸出,电路中才有光电流,这个频率叫做截止频率 .(4)光电效应是瞬时效应。Ua312UIIh0截止频率爱因斯坦光电方程爱因斯坦认为光束可以看成是由微粒构成的粒子流,这些粒子流叫做 光量子(光子) 。 一个频率为 的光子具有能量 阴极金属材料的逸出功为 阴极表面电子吸收光子的能量,当 电子逸出,并具有初动能 窗口阴极阳极 光束光电子实验电路图反向开关遏止电压对光电管加反向电压,该电压减弱了逸出光电子向阳极 A的运动,如反向电压逐渐增大到某值 Ua, 则光电子无法到达阳极 A,光电流为零,而反向电压的电场力对光电子作功为 eUa。有遏止电压窗口 阴极阳极光束光电子误差分析a. 实测曲线b. 理论曲线c. 阳极电流: A极难免粘上阴极材料,受光照后也要发射少量光电子,构成反向电流。d. 漏电流:爱因斯坦方程在绝对零度下严格成立。常温下,电极要发射少量热电子,加上管壳和管座的漏电构成暗电流。理论曲线 实测曲线漏电流抬头电压实验内容1. 测量光电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入射光的波长分别为 365.0nm 、 404.7nm 、 435.8nm 。(电压: 3V 30V,在 2V 0V多测几个点)2.测量入射光的 “抬头电压 ”:波长分别为 365.0、 404.7、 435.8、 546.1、 577.0nm。(电压: 3V 0V)3.观测入射光强与饱和电流的关系。入射光为 577.0nm,测量光强为 100 、 75、 50、 25时的饱和光电流。(电压: 15V 30V)数据处理1.绘出 365.0nm、 404.7nm和 435.8nm光的 I U伏安特性曲线。2.利用抬头电压与入射光频率关系图,用图解法计算普朗克常数 h,并计算与公认值的百分误差。公认值 h 6.62607610 34 Js。3.对实验过程和结果分析讨论,并可进行展开。由斜率可计算 h与纵轴截距可计算逸出功 A抬头电压与入射光频率关系图实验仪器装置光 源(高压汞灯)光电管暗 盒滤色片 微电流测试仪减光片实验仪器出射孔遮光盖电源开关入光孔调节高低实验仪器电压输出 电压极性 电压调节电流量程实验仪器(减光片)注意事项1. 充分理解仪器使用要求和操作顺序。不要随意拆卸电缆和导线,保证接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