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动脉疾病及其诊断方法PPT课件_第1页
外周动脉疾病及其诊断方法PPT课件_第2页
外周动脉疾病及其诊断方法PPT课件_第3页
外周动脉疾病及其诊断方法PPT课件_第4页
外周动脉疾病及其诊断方法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外周动脉外周动脉 疾病及其诊断方法疾病及其诊断方法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 (PAD) and its diagnosis 2006年 1月第一部分 : 什么是 PAD? 为什么 PAD非常 危险?1. Hiatt WR. J Vasc Surg. 2002; 36:1283-1291.2. Belch JJ et al. Arch Intern Med 2003; 163: 884-892.什么是什么是 PAD?PAD的主要危险因素:的主要危险因素: 吸烟吸烟 糖尿病糖尿病 男性年龄大于男性年龄大于 55岁或女性岁或女性年龄大于年龄大于 65岁岁 高脂血症高脂血症 高血压高血压 既往有心血管病史既往有心血管病史PAD是指外周动脉的动脉粥样硬化,它与心肌梗是指外周动脉的动脉粥样硬化,它与心肌梗死、脑卒中、血管性死亡的危险度相关。死、脑卒中、血管性死亡的危险度相关。外周动脉疾病按类型可分为动脉硬化闭塞、动脉瘤;按部位可分为下肢动脉疾病、肾动脉疾病、肠系膜动脉疾病、颈部动脉疾病等。PAD的症状周围动脉疾病临床表现各有异同,一些关键主诉和体征,可提示诊断、判断病情。1.间歇性跛行( intermittent claudication)2.静息痛3.皮肤温度改变4.皮肤色泽改变5.感觉异常6.血管形态改变7.皮肤及附件和肌肉的改变Newman AB et al. Circulation 1993; 88: 837-845. TASC Working Group. J Vasc Surg 2000; 31 (1, pt 2): S1-S288. Djousse PM et al. Circulation 2000; 102: 3092-3097.PAD的危险因素的危险因素吸烟糖尿病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饮酒0.75 1 2 3 4 5 6相对危险度降低 增加PAD随年龄增加的流行情况随年龄增加的流行情况Figure adapted from Creager M, ed. Management of 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 Medical, Surgical and Interventional Aspects. 2000. 1 Meijer WT et al. 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 1998; 18: 185-192.2.Criqui MH et al. Circulation 1985; 71: 510-515. PAD患者患者(%)Rotterdam 研究 (踝臂指数 ABI 25%。在高危(如糖尿病、吸烟)人群中,PAD发病率甚至更高,大约 30%。PAD的基本物理检查一、皮肤颜色的检查1. 指压试验2. 肢体抬高试验( Buerger试验)3. 肢体下垂试验4. 桡、尺动脉功能试验( Allen试验)二、皮肤温度的检查三、外周动脉搏动的检查四、血管杂音五、节段性肢体血压测定六、脉搏容积记录 PAD的实验室检查一、血液流变学检查1血细胞比容 ( Hematocrit, HCT)临床意义: HCT可反映血细胞的增多或减少,但受血浆容量改变的影响,同时也受血细胞体积大小的影响。 2全血黏度 (BV )临床意义: (1) BV增高:见于冠心病、心肌梗死、高血压病、脑血栓形成、深静脉血栓 (DVT)、糖尿病、高脂血症、恶性肿瘤、肺源性心脏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烧伤等。 (2) BV减低:见于贫血、重度纤维蛋白原和其他凝血因子缺乏症。3全血还原黏度 临床意义同全血黏度测定。 PAD的实验室检查一、血液流变学检查4血浆黏度 临床意义:增高:见于血浆球蛋白和(或)血脂增高的疾病,如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糖尿病、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等。 5红细胞电泳临床意义:红细胞表面电荷的减少和丧失,导致红细胞间的静电斥力减少,聚集性增加,使血细胞互成串状、堆状并且血黏度增高,从而使血流减慢。在缺血性疾病,如冠心病、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和视网膜中央动脉或静脉血栓等时,红细胞电泳减慢,提示患者红细胞表面电荷下降,易聚集而导致血栓形成。 PAD的实验室检查一、血液流变学检查6血细胞沉降率和血细胞沉降率 K值 临床意义:血沉方程 K值排除了红细胞比容对血细胞沉降率的影响,无论 ESR是否增快, K值增高便能反映红细胞聚集性增加。 K值正常,而血沉增高,必然是由于 HCT降低而引起的 ESR加快;ESR升高伴 K值增大,可肯定 ESR加快;沉降率正常,而 K值正常,可肯定 ESR正常;沉降率正常,而 K值增大,则可肯定 ESR加快。 7血浆纤维蛋白原定量测定 临床意义:血浆纤维蛋白原是大分子蛋白质,对血液黏度有很大影响。在血栓性疾病和血栓前状态,如心脑血管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 DIC)、急性白血病、创伤、突发性耳聋等时,血浆纤维蛋白原可显著增高。 PAD的实验室检查二、血栓与止血检测 生理状态下,血液在血管内流动,它既不会溢出血管外引起出血,也不会在血管内凝固形成血栓,这主要是由于机体内存在着完善的止凝血与抗凝血机制,这种机制呈动态平衡状态。机体的止血机制包括: 血管壁和血小板的止血作用; 凝血因子和抗凝因子的止血作用; 纤维蛋白溶解(纤溶)因子和抗纤溶因子的溶栓作用等。在各种外周动脉疾病中,止凝血和抗凝血的动态平衡往往失调。所以,止凝血与抗凝血的检测对于外周动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后的评价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PAD的实验室检查二、血栓与止血检测 1血小板计数 临床意义: (1)血小板增多: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大出血、急性血管内溶血和脾切除术后。 (2)血小板减少: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放射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 DIC、血栓栓塞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TTP)和应用某些药物等。2. 血小板黏附实验 ( platelet adhesion test, PADT) 临床意义:升高时见于机体高凝状态、血栓栓塞性疾病等;降低则多见于血小板无力症、纤维蛋白原缺乏等,或者与服药(如阿司匹林)有关。 PAD的实验室检查二、血栓与止血检测 3. 血小板聚集实验 (platelet aggregation test, PAGT) 临床意义:降低时见于血小板无力症、原发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尿毒症以及应用阿司匹林、双嘧达莫和右旋糖酐等药物时;增高则见于心肌梗死、深静脉血栓形成和 DIC早期等。4出血时间 ( bleeding time, BT)临床意义: BT延长见于血小板明显减少、血小板功能异常、血管性血友病 (VWD)以及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DIC等; BT缩短可见于某些严重的高凝状态和血栓形成。 5凝血时间 (clotting time, CT)临床意义 : (1) CT延长见于血浆凝血因子 、 、 因子含量严重减少,即重症甲、乙、丙型血友病,也见于凝血酶原和纤维蛋白原明显减少时。临床上常作为肝素抗凝治疗时的检测指标。 (2) CT缩短见于高凝状态、血栓栓塞性疾病、心脑血管病变、肺梗死和深静脉血栓形成。 PAD的实验室检查二、血栓与止血检测 6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prothrombin time, PT)临床意义: (1) PT延长见于先天性凝血因子 、 V、 、 X缺乏症和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获得性肝病、 DIC、原发性纤溶症、维生素 K缺乏症等。是临床上应用抗凝剂常用的检测指标。(2) PT缩短见于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长期口服避孕药、先天性凝血因子 V增多症等。7.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ctiv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 临床意义:同 CT。8. 凝血酶时间 (thrombin time, TT) 临床意义: TT延长见于肝素增多或肝素抗凝物质存在时,是临床抗凝治疗中的监测手段之一。抗凝治疗时,应该控制在正常值的 3 4倍,即 60s左右。 9血浆纤维蛋白原定量测定 PAD的实验室检查二、血栓与止血检测 10.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 fibrin (agen) degradation product, FDPs临床意义:原发性纤溶亢进时, FDPs含量可明显升高。高凝状态、 DIC、肾病、器官移植的排异反应、溶栓治疗等所致及继发性纤溶亢进时, FDPs含量可升高。11. D-二聚体测定 (D-dimer, D-D) 临床意义: D-二聚体含量升高是血管内血栓形成、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 DIC等的诊断指标,也可作为溶栓治疗后疗效判断的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PAD的实验室检查二、血管炎的相关检测血管炎系指血管壁(主要是动脉)以炎症和坏死为基本病理的一组疾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 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ANCA)是血管炎患者的自身抗体,是诊断血管炎的一种特异性指标。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 ANCA主要有两型:胞质型(cytoplasmic, cANCA)和核周型 (perinuclear, pANCA)。 cANCA针对的主要靶抗原是蛋白酶 3 (proteinase3, PR3),它是中性粒细胞嗜天青颗粒的主要成分。 pANCA针对的主要靶抗原是髓过氧化物酶 ( myeloperoxidase, MPO),它是中性粒细胞嗜天青颗粒的另一主要成分。所以在进行 ANCA检测的时候,应同时对抗PR3和抗 MPO进行 ELISA检测。抗原特异的 EI)ISA试验比主观的免疫荧光试验假阳性率低(诊断血管炎)。 结果判定: cANCA阳性时,人中性粒细胞胞浆内有荧光颗粒,细胞核阴性; pANCA阳性时,人中性粒细胞、 H2-60白血病细胞株核周出现荧光着染,细胞核阴性。 PAD的实验室检查二、血管炎的相关检测临床意义: cANCA主要见于韦格纳肉芽肿(Wegners granulomatosis, WG)。 cAN-CA的诊断特异性大于90%,在某些实验室中接近 99%;而敏感性随临床表现的不同而有差异。活动性 WG患者在病变尚未影响到呼吸系统时 cANCA敏感度是 65%,当病人已经出现呼吸系统、肾损伤时其敏感度达 90%以上。其他 cANCA阳性的疾病还有坏死性血管炎、微小多动脉炎、结节性多发性动脉炎等。快速进行性血管炎性肾炎、多动脉炎、 Chur - Strauss综合征、自身免疫性肝炎中 pANCA的阳性率达 70% 80%。 pANCA主要与多发性微动脉炎相关,在 WG患者中少见。 pANCA还见于风湿性和胶原性血管炎、肾小球肾炎、溃疡性结肠炎、原发性胆汁性 肝硬化等。 怎样行 ABI检查 ?选用多普测量踝动脉和肱动脉收缩压 1,2选用较高的上臂血压和踝动脉收缩压 1,21. TASC Working Group. Int Angiol 2000; 19 (suppl): 5-34.2. Vascular Disease Foundation, 2003. Available at:/ABI.htm.3. Hiatt WR. N Engl J Med 2001; 344: 1608-1621.踝动脉收缩压肱动脉收缩压ABI =ABI 参考值 3 0.90 正常0.41 0.90 轻 -中度 PAD0.00 0.40 严重的 PAD测量 ABIVideo courtesy of Dr Christophe Giot (BMS Belgium)PAD可以是隐性的或是引起症状,从活动后痛疼到严重的下肢缺血间歇性跛行 : 痛 , 剧痛 ,痉挛性痛疼, 麻木 , 肌肉疲劳 , 活动后大腿和臀部的不适,休息后缓解严重的缺血 : 静息性痛 , 溃疡 , 坏疽行走能力下降 : (速度和距离 ) 并非典型的间歇性跛行其他部位的痛疼 : e.g. 一般性痛疼典型 1 不典型 11. McDermott MM et al. JAMA 2001; 286: 1599-1606.只有 10的 PAD患者有典型的间歇性跛行症状只有 10的 PAD患者有典型的间歇性跛行症状65岁以上的人群中有20的患有 PAD 踝臂指数 ABI0.9Diehm C et al. Atherosclerosis 2004; 172; 95-105.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 控制控制 PAD危险因素的重要性危险因素的重要性Resnick HE et al. Circulation 2004; 109: 733-739.低 ABI与心血管死亡率有明显的相关性 1基线 ABI*百分数(%)02040600.60 (n=25)705030100.60-0.70 (n=21)0.70-0.80 (n=40)0.80-0.90 (n=130)0.90-1.0 (n=195)1.0-1.10 (n=980)全因死亡率CVD 死亡率*平均随访 8.3 岁糖尿病患者应该测量 ABI美国糖尿病协会推荐糖尿病患者行 PAD检查 11.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Diabetes Care 2003; 26: 33333341.2. Estes JM, Pomposelli FB Jr. Diabet Med 1996: 13: S43S57.小于小于 50岁者但有岁者但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