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始得西山宴游记赏析熊江平【作者介绍】见种树郭橐驼传 。【解题】柳宗元自唐顺宗永贞元年(805)被贬到永州后,一呆就是 10 年。当时的永州,非常荒僻,地瘠民贫;但山水幽美,景色秀丽。柳宗元身遭贬谪,内心郁闷,因而寄情山水,搜奇觅胜,并写了二十多篇山水游记。这些游记,能抓住景物的具体特征,写得富有生机,形神兼备,语言精美,并抒发了他遭受迫害的孤寂悲愤心情,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为我国的游记散文奠定了基础,对后世的游记文学的发展产生过积极影响。在这些游记中,最著名的有 8 篇,被称为“永州八记” ,本文就是永州八记中的第一篇。元和四年(809)九月二十八日,柳宗元在法华寺游览,在眺望中发现了西山胜景,于是渡过潇水,登上西山顶峰,饱览了山峦秀色,体验了山水的情趣,直至暮色苍茫,还依依不愿离去。经过这次西山之游,他才觉得真正的游览是从这里开始的,于是写了这永州八记的第一篇始得西山宴游记 。【注评】余自为僇(l)人,居是州,恒惴(zhu)栗(l) 。 僇人:同“戮人” ,受过刑辱的人,罪人。作者因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故自称僇人。僇,通“戮” ,耻辱。是州:这个州,指永州。恒:常常。惴栗:恐惧不安。惴,恐惧。栗,发抖。害怕政敌落井下石。 其隙也,则施施(yy)而行,漫漫而游。 其:如果,连词。隙:指空闲时间。施施而行:慢慢地行走。施施,慢步缓行的样子。而: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词,不译。漫漫而游:无拘无束地游。漫漫,不受拘束的样子。说明好游来历。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日:每日,时间名词作状语。其徒:那些同伴。徒,同一类的人,指爱好游览的人。穷:走到尽头。回溪:曲折溪流。幽泉:深僻的泉水。无远不到:没有一处僻远的地方不曾到过。州之山水无不游。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披草:分开草。披,用手分开。倾壶:倒尽壶里的酒。倾,倒出来。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更相:互相。以:连词,同“而” 。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心里有向往的好境界,梦里也就有相同的乐趣。所极:所向往的境界。极,至,向往。觉而起,起而归。 觉:睡醒。游之无不尽兴。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以为:认为。异态:奇特的形状。未始:未曾。怪特:奇异特别。独遗此山未游。承上启下,衬托西山。第一段,概括描写平日一般游览情况,为具体描写西山宴游作陪衬。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 今年:指元和四年(809) 。法华:指法华寺,在原零陵县城东山之上。西亭:在法华寺内,为柳宗元所建,他经常在这里游赏山景,饮酒赋诗。始:才,副词。指异之:指着它觉得它奇特。指,指点。异之,觉得它奇特。异,意动用法。点出西山。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zhn)莽,焚茅茷(f) ,穷山之高而止。 湘江:应为潇水。潇水流经永州城西,至萍州才与湘江汇合。缘:沿着。染溪:又作“冉溪” ,柳宗元又称为“愚溪” ,是潇水的一条小支流。斫:砍伐。榛莽:指杂乱丛生的荆棘灌木。茅茷:指长得繁密杂乱的野草。茷,草叶茂盛。穷山之高而止:一直砍除、焚烧到山的最高处才停止。穷,尽,指把榛莽、茅茷砍除、焚烧尽。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rn)席之下。箕踞:像簸箕一样地蹲坐着。指坐时随意伸开两腿,像个簸箕,是一种不拘礼节的坐法。正规坐法,屁股要压在脚后跟上,两腿不能伸直。箕,簸箕,这里是名词作状语。踞,蹲坐。遨:游赏。土壤:土地,指地域。衽席:坐垫、席子。点出宴游。 其高下之势,岈(xi)然洼然,若垤(di)若穴,尺寸千里,攒(cun)蹙(c)累积,莫得遁隐。 其:代词,指上句“数州之土壤” 。岈然:高山深邃的样子。岈, 广韵:“岈,蛤岈,山深之状。 ”洼然:深谷低洼的样子。 “岈然”承“高” , “洼然承“下” 。垤:蚁封,即蚂蚁洞边的小土堆。 “若垤”承“岈然” , “若穴”承“洼然” 。尺寸千里:(从西山顶上望去)只有尺寸之远,实际上有千里之遥。攒:聚集在一起。蹙:紧缩在一起。累积:堆积。莫得:没有什么能够。莫,没有什么,代词。得,能。遁隐:隐藏。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萦青缭白:青山萦回,白水缭绕。作者为了突出“萦” “缭”景象,有意把主谓式变成动宾式。白,指山顶所见潇、湘二水。际:接近,动词。四望如一:向四面望去都像一样的。写西山所见之景。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1u)为类。 是山:这座山,指西山。特立:特别突出。培塿:小土堆。悠悠乎与灏(ho)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悠悠乎:辽阔浩渺啊。灏气:同“浩气” ,指天地间的大气。俱:在一起。莫:不能,副词。涯:边际。这句是说西山在空间上的广大。洋洋乎:悠然自得啊。造物者:创造万物的天地,指大自然。穷:尽。这句是说西山在时间上的永恒。抒西山所得之趣。 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引觞:拿起酒杯。满酌:斟满酒。颓然:东倒西歪地。颓,跌倒。然,形容词词尾,表示“的样子” 。就:接近,进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苍然:灰暗的样子,这里是形容傍晚的天色。犹:还,仍然。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心凝:思想停止了(不再想任何事情) 。形释:形体消散了(忘掉了自己的存在) 。万化:万物变化,指自然界万物。冥合:不知不觉地融合为一体。尽西山宴游之乐,释胸中无限烦恼。照应开头的“恒惴栗”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向:以前。未始游:不曾(真正)游赏过。于是:从这里。乎:句中语气词,不译。点出“始”游。 故为(wi)之文以志。为之文:把这次西山之游写成文章。之,代指西山之游,是动词“为”的间接宾语。志:记载下来。说明写作目的。 是岁元和四年也。是岁:这一年。元和:唐宪宗李纯年号。点明写作时间。第二自然段,具体叙写在西山顶上见到的“尺寸千里”的奇特景观,暮不欲归的宴游之乐和“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的独特感受。【译文】我自从成为有罪的人,住在这个州里,就常常恐惧不安。如有空闲时间,就慢慢地行走,无拘束地游玩。每日和那些同伴,上高山,入深林,走到曲折溪流的尽头。幽僻的泉水,奇异的山石,没有一处僻远的地方不曾到过。到了目的地就分开草而坐下,倒尽壶中酒,一醉方休。醉了就互相枕着睡觉,睡觉了就做梦。心里有向往的好境界,梦里也就有(在这种境界中获得的)相同的乐趣。睡醒了就起来,起来了就回家。我以为凡是这个州的山有奇特形状的,我都游过了;可是我还未曾知道西山的奇异特别。今年九月二十八日,我因坐在法华寺西亭,眺望西山,才指点着觉得它奇特。于是命令仆人渡过湘江,沿着染溪,砍伐荆棘,焚烧乱草,一直到山顶才停下。 (我们随后)攀援登上山顶,随意坐下观赏,附近几个州的土地,就全在我们的坐席之下了。这几州的地势高低不平,高处是深山,低处是洼地,像蚁封,像洞穴, (看上去)只有尺寸之远,实际上有千里之遥。 (这为千里之内的景物)聚集、紧缩、累积在眼下,没有什么能够隐藏。青山萦回,白水缭绕,外与天边相接。向四面望去都是一样的景象。 (登上山顶)然后才知这座山的特别突出,与小土丘不一样。辽阔浩渺啊与天地间的大气合一而不能得到它的边际,悠然自得啊和大自然交游而不知它的尽期。 (于是我们)拿起酒杯斟满酒,喝得东倒西歪地进入醉态,不知太阳下了山。灰暗的暮色,由远而至,直到看不见什么了还不想返回。(我只觉得)思想停止了,形体消散了,与自然界万物不知不觉地融为一体了。 (游过西山)然后才知我以前不曾真正游赏过,真正的游赏是从这里开始的。所以我把这次西山之游写成文章以记载下来。这一年是元和四年。【简析】本文记叙了作者发现和宴游西山的经过,描写了西山的怪特,抒发了内心的感受。为了突出“始得”西山宴游之乐,作者运用了对比映衬的手法,首先概括描写平日一般的游览和一般的感受,然后着力描写西山的“怪特”和特殊的感受。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写西山之高, “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这使他感到“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 。这实际上是作者不苟世俗、傲然特立的性格的写照。二是写在西山顶上见到的“尺寸千里” “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宏大境界。这宏大的境界,使他感受到了自然界的“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的宏大气势。这实际上是作者宽阔胸怀和巨大抱负的表现。在这种境界中,他“引觞满酌,颓然就醉” ,并在“无所见”的暮色中,感到了“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作者就是这样忘掉“惴栗” ,把自身的遭遇、思想感情与山水融合在一起了。这篇文章在表现手法上,除了对比映衬、融情于景之外,在结构上首尾照应:开头是贬官后“恒惴栗” ,结尾则是西山宴游之后,大自然使他“心凝形释” ,忘掉恐惧。在语言上也很有特色。如在第一段,为了使概括描写避免平淡,作者运用“顶针”修辞方法,如“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而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 ”这种修辞方法是用前句的结尾(如“到、醉、卧、起” )做下句的开头,它可使句子递接紧凑而生动畅达。此外本文还用了许多偶句和排句,如“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 , “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 , “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 。这些句子,节奏鲜明,音调铿锵,并且气韵流畅,使人爱读。【字词句基础知识举要】更更,用作动词,读 gng,本义是“改变” ,如商君书更法:“今吾欲变法以治,更礼以教百姓。 ”“更礼” ,改变旧礼制。引申为“更换” ,如庄子养生主:“良庖岁更刀,割也。 ”“更刀”,更换刀。更,又是古代夜间计时单位,时间名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二小时,今有熟语“半夜三更” 。更,用作副词读 gng,有“另外”的意思。如西门豹治邺:“得更求好女。 ”“更求” ,另外寻求。引申为“再” ,如王之涣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又引申为“更加” ,如赤壁之战:“今日拒之,事更不顺。 ”副词“更”与副词“相”组成词组“更相” ,有“互相”的意思,如本文:“醉则更相枕以卧。 ”“更相枕” ,互相枕着。披披:是“分开”的意思,如本文:“至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引申为“打开” ,如王勃滕王阁序:“披绣闼” 。 (绣闼:有彩饰的门。 )再引申为“翻阅” ,如韩愈进学解:“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篇。 ”再引申为“披露” ,如邹阳狱中上梁王书:“披心腹,见(xin)情素。 ”披,还有“披上,穿着”的意思,如张九龄诗望月怀远:“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滋:沾润。 )这个意义本写成“被” (读 p) ,如屈原国殇:“操吴戈兮被犀甲。 ”徒徒,本义是“步行” ,如论语先进:“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徒行” ,就是步行。引申为“步兵” ,如左传隐公九年:“彼徒我车。 ”(他们是步兵,我们是车兵。再引申为“徒众” ,如韩愈师说:“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之徒” ,这些人。又指“门徒,弟子” ,如论语先进:“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又指同类、同派的人,如孟子尽心上:“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 ”又泛指同伴、手下人,如本文:“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 , ”徒,用作副词,有“白白地” “仅仅、只是”的意思。如廉颇蔺相如列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 “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熊江平【作者介绍】见种树郭橐驼传 。【解题】柳宗元自唐顺宗永贞元年(805)被贬到永州后,一呆就是 10 年。当时的永州,非常荒僻,地瘠民贫;但山水幽美,景色秀丽。柳宗元身遭贬谪,内心郁闷,因而寄情山水,搜奇觅胜,并写了二十多篇山水游记。这些游记,能抓住景物的具体特征,写得富有生机,形神兼备,语言精美,并抒发了他遭受迫害的孤寂悲愤心情,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为我国的游记散文奠定了基础,对后世的游记文学的发展产生过积极影响。在这些游记中,最著名的有 8 篇,被称为“永州八记” ,本文就是永州八记中的第一篇。元和四年(809)九月二十八日,柳宗元在法华寺游览,在眺望中发现了西山胜景,于是渡过潇水,登上西山顶峰,饱览了山峦秀色,体验了山水的情趣,直至暮色苍茫,还依依不愿离去。经过这次西山之游,他才觉得真正的游览是从这里开始的,于是写了这永州八记的第一篇始得西山宴游记 。【注评】余自为僇(l)人,居是州,恒惴(zhu)栗(l) 。 僇人:同“戮人” ,受过刑辱的人,罪人。作者因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故自称僇人。僇,通“戮” ,耻辱。是州:这个州,指永州。恒:常常。惴栗:恐惧不安。惴,恐惧。栗,发抖。害怕政敌落井下石。 其隙也,则施施(yy)而行,漫漫而游。 其:如果,连词。隙:指空闲时间。施施而行:慢慢地行走。施施,慢步缓行的样子。而: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词,不译。漫漫而游:无拘无束地游。漫漫,不受拘束的样子。说明好游来历。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日:每日,时间名词作状语。其徒:那些同伴。徒,同一类的人,指爱好游览的人。穷:走到尽头。回溪:曲折溪流。幽泉:深僻的泉水。无远不到:没有一处僻远的地方不曾到过。州之山水无不游。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披草:分开草。披,用手分开。倾壶:倒尽壶里的酒。倾,倒出来。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更相:互相。以:连词,同“而” 。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心里有向往的好境界,梦里也就有相同的乐趣。所极:所向往的境界。极,至,向往。觉而起,起而归。 觉:睡醒。游之无不尽兴。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以为:认为。异态:奇特的形状。未始:未曾。怪特:奇异特别。独遗此山未游。承上启下,衬托西山。第一段,概括描写平日一般游览情况,为具体描写西山宴游作陪衬。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 今年:指元和四年(809) 。法华:指法华寺,在原零陵县城东山之上。西亭:在法华寺内,为柳宗元所建,他经常在这里游赏山景,饮酒赋诗。始:才,副词。指异之:指着它觉得它奇特。指,指点。异之,觉得它奇特。异,意动用法。点出西山。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zhn)莽,焚茅茷(f) ,穷山之高而止。 湘江:应为潇水。潇水流经永州城西,至萍州才与湘江汇合。缘:沿着。染溪:又作“冉溪” ,柳宗元又称为“愚溪” ,是潇水的一条小支流。斫:砍伐。榛莽:指杂乱丛生的荆棘灌木。茅茷:指长得繁密杂乱的野草。茷,草叶茂盛。穷山之高而止:一直砍除、焚烧到山的最高处才停止。穷,尽,指把榛莽、茅茷砍除、焚烧尽。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rn)席之下。箕踞:像簸箕一样地蹲坐着。指坐时随意伸开两腿,像个簸箕,是一种不拘礼节的坐法。正规坐法,屁股要压在脚后跟上,两腿不能伸直。箕,簸箕,这里是名词作状语。踞,蹲坐。遨:游赏。土壤:土地,指地域。衽席:坐垫、席子。点出宴游。 其高下之势,岈(xi)然洼然,若垤(di)若穴,尺寸千里,攒(cun)蹙(c)累积,莫得遁隐。 其:代词,指上句“数州之土壤” 。岈然:高山深邃的样子。岈, 广韵:“岈,蛤岈,山深之状。 ”洼然:深谷低洼的样子。 “岈然”承“高” , “洼然承“下” 。垤:蚁封,即蚂蚁洞边的小土堆。 “若垤”承“岈然” , “若穴”承“洼然” 。尺寸千里:(从西山顶上望去)只有尺寸之远,实际上有千里之遥。攒:聚集在一起。蹙:紧缩在一起。累积:堆积。莫得:没有什么能够。莫,没有什么,代词。得,能。遁隐:隐藏。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萦青缭白:青山萦回,白水缭绕。作者为了突出“萦” “缭”景象,有意把主谓式变成动宾式。白,指山顶所见潇、湘二水。际:接近,动词。四望如一:向四面望去都像一样的。写西山所见之景。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1u)为类。 是山:这座山,指西山。特立:特别突出。培塿:小土堆。悠悠乎与灏(ho)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悠悠乎:辽阔浩渺啊。灏气:同“浩气” ,指天地间的大气。俱:在一起。莫:不能,副词。涯:边际。这句是说西山在空间上的广大。洋洋乎:悠然自得啊。造物者:创造万物的天地,指大自然。穷:尽。这句是说西山在时间上的永恒。抒西山所得之趣。 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引觞:拿起酒杯。满酌:斟满酒。颓然:东倒西歪地。颓,跌倒。然,形容词词尾,表示“的样子” 。就:接近,进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苍然:灰暗的样子,这里是形容傍晚的天色。犹:还,仍然。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心凝:思想停止了(不再想任何事情) 。形释:形体消散了(忘掉了自己的存在) 。万化:万物变化,指自然界万物。冥合:不知不觉地融合为一体。尽西山宴游之乐,释胸中无限烦恼。照应开头的“恒惴栗”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向:以前。未始游:不曾(真正)游赏过。于是:从这里。乎:句中语气词,不译。点出“始”游。 故为(wi)之文以志。为之文:把这次西山之游写成文章。之,代指西山之游,是动词“为”的间接宾语。志:记载下来。说明写作目的。 是岁元和四年也。是岁:这一年。元和:唐宪宗李纯年号。点明写作时间。第二自然段,具体叙写在西山顶上见到的“尺寸千里”的奇特景观,暮不欲归的宴游之乐和“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的独特感受。【译文】我自从成为有罪的人,住在这个州里,就常常恐惧不安。如有空闲时间,就慢慢地行走,无拘束地游玩。每日和那些同伴,上高山,入深林,走到曲折溪流的尽头。幽僻的泉水,奇异的山石,没有一处僻远的地方不曾到过。到了目的地就分开草而坐下,倒尽壶中酒,一醉方休。醉了就互相枕着睡觉,睡觉了就做梦。心里有向往的好境界,梦里也就有(在这种境界中获得的)相同的乐趣。睡醒了就起来,起来了就回家。我以为凡是这个州的山有奇特形状的,我都游过了;可是我还未曾知道西山的奇异特别。今年九月二十八日,我因坐在法华寺西亭,眺望西山,才指点着觉得它奇特。于是命令仆人渡过湘江,沿着染溪,砍伐荆棘,焚烧乱草,一直到山顶才停下。 (我们随后)攀援登上山顶,随意坐下观赏,附近几个州的土地,就全在我们的坐席之下了。这几州的地势高低不平,高处是深山,低处是洼地,像蚁封,像洞穴, (看上去)只有尺寸之远,实际上有千里之遥。 (这为千里之内的景物)聚集、紧缩、累积在眼下,没有什么能够隐藏。青山萦回,白水缭绕,外与天边相接。向四面望去都是一样的景象。 (登上山顶)然后才知这座山的特别突出,与小土丘不一样。辽阔浩渺啊与天地间的大气合一而不能得到它的边际,悠然自得啊和大自然交游而不知它的尽期。 (于是我们)拿起酒杯斟满酒,喝得东倒西歪地进入醉态,不知太阳下了山。灰暗的暮色,由远而至,直到看不见什么了还不想返回。(我只觉得)思想停止了,形体消散了,与自然界万物不知不觉地融为一体了。 (游过西山)然后才知我以前不曾真正游赏过,真正的游赏是从这里开始的。所以我把这次西山之游写成文章以记载下来。这一年是元和四年。【简析】本文记叙了作者发现和宴游西山的经过,描写了西山的怪特,抒发了内心的感受。为了突出“始得”西山宴游之乐,作者运用了对比映衬的手法,首先概括描写平日一般的游览和一般的感受,然后着力描写西山的“怪特”和特殊的感受。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写西山之高, “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这使他感到“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 。这实际上是作者不苟世俗、傲然特立的性格的写照。二是写在西山顶上见到的“尺寸千里” “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宏大境界。这宏大的境界,使他感受到了自然界的“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的宏大气势。这实际上是作者宽阔胸怀和巨大抱负的表现。在这种境界中,他“引觞满酌,颓然就醉” ,并在“无所见”的暮色中,感到了“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作者就是这样忘掉“惴栗” ,把自身的遭遇、思想感情与山水融合在一起了。这篇文章在表现手法上,除了对比映衬、融情于景之外,在结构上首尾照应:开头是贬官后“恒惴栗” ,结尾则是西山宴游之后,大自然使他“心凝形释” ,忘掉恐惧。在语言上也很有特色。如在第一段,为了使概括描写避免平淡,作者运用“顶针”修辞方法,如“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而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 ”这种修辞方法是用前句的结尾(如“到、醉、卧、起” )做下句的开头,它可使句子递接紧凑而生动畅达。此外本文还用了许多偶句和排句,如“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 , “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 , “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 。这些句子,节奏鲜明,音调铿锵,并且气韵流畅,使人爱读。【字词句基础知识举要】更更,用作动词,读 gng,本义是“改变” ,如商君书更法:“今吾欲变法以治,更礼以教百姓。 ”“更礼” ,改变旧礼制。引申为“更换” ,如庄子养生主:“良庖岁更刀,割也。 ”“更刀”,更换刀。更,又是古代夜间计时单位,时间名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二小时,今有熟语“半夜三更” 。更,用作副词读 gng,有“另外”的意思。如西门豹治邺:“得更求好女。 ”“更求” ,另外寻求。引申为“再” ,如王之涣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又引申为“更加” ,如赤壁之战:“今日拒之,事更不顺。 ”副词“更”与副词“相”组成词组“更相” ,有“互相”的意思,如本文:“醉则更相枕以卧。 ”“更相枕” ,互相枕着。披披:是“分开”的意思,如本文:“至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引申为“打开” ,如王勃滕王阁序:“披绣闼” 。 (绣闼:有彩饰的门。 )再引申为“翻阅” ,如韩愈进学解:“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篇。 ”再引申为“披露” ,如邹阳狱中上梁王书:“披心腹,见(xin)情素。 ”披,还有“披上,穿着”的意思,如张九龄诗望月怀远:“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滋:沾润。 )这个意义本写成“被” (读 p) ,如屈原国殇:“操吴戈兮被犀甲。 ”徒徒,本义是“步行” ,如论语先进:“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徒行” ,就是步行。引申为“步兵” ,如左传隐公九年:“彼徒我车。 ”(他们是步兵,我们是车兵。再引申为“徒众” ,如韩愈师说:“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之徒” ,这些人。又指“门徒,弟子” ,如论语先进:“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又指同类、同派的人,如孟子尽心上:“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 ”又泛指同伴、手下人,如本文:“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 , ”徒,用作副词,有“白白地” “仅仅、只是”的意思。如廉颇蔺相如列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 “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熊江平【作者介绍】见种树郭橐驼传 。【解题】柳宗元自唐顺宗永贞元年(805)被贬到永州后,一呆就是 10 年。当时的永州,非常荒僻,地瘠民贫;但山水幽美,景色秀丽。柳宗元身遭贬谪,内心郁闷,因而寄情山水,搜奇觅胜,并写了二十多篇山水游记。这些游记,能抓住景物的具体特征,写得富有生机,形神兼备,语言精美,并抒发了他遭受迫害的孤寂悲愤心情,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为我国的游记散文奠定了基础,对后世的游记文学的发展产生过积极影响。在这些游记中,最著名的有 8 篇,被称为“永州八记” ,本文就是永州八记中的第一篇。元和四年(809)九月二十八日,柳宗元在法华寺游览,在眺望中发现了西山胜景,于是渡过潇水,登上西山顶峰,饱览了山峦秀色,体验了山水的情趣,直至暮色苍茫,还依依不愿离去。经过这次西山之游,他才觉得真正的游览是从这里开始的,于是写了这永州八记的第一篇始得西山宴游记 。【注评】余自为僇(l)人,居是州,恒惴(zhu)栗(l) 。 僇人:同“戮人” ,受过刑辱的人,罪人。作者因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故自称僇人。僇,通“戮” ,耻辱。是州:这个州,指永州。恒:常常。惴栗:恐惧不安。惴,恐惧。栗,发抖。害怕政敌落井下石。 其隙也,则施施(yy)而行,漫漫而游。 其:如果,连词。隙:指空闲时间。施施而行:慢慢地行走。施施,慢步缓行的样子。而: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词,不译。漫漫而游:无拘无束地游。漫漫,不受拘束的样子。说明好游来历。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日:每日,时间名词作状语。其徒:那些同伴。徒,同一类的人,指爱好游览的人。穷:走到尽头。回溪:曲折溪流。幽泉:深僻的泉水。无远不到:没有一处僻远的地方不曾到过。州之山水无不游。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披草:分开草。披,用手分开。倾壶:倒尽壶里的酒。倾,倒出来。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更相:互相。以:连词,同“而” 。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心里有向往的好境界,梦里也就有相同的乐趣。所极:所向往的境界。极,至,向往。觉而起,起而归。 觉:睡醒。游之无不尽兴。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以为:认为。异态:奇特的形状。未始:未曾。怪特:奇异特别。独遗此山未游。承上启下,衬托西山。第一段,概括描写平日一般游览情况,为具体描写西山宴游作陪衬。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 今年:指元和四年(809) 。法华:指法华寺,在原零陵县城东山之上。西亭:在法华寺内,为柳宗元所建,他经常在这里游赏山景,饮酒赋诗。始:才,副词。指异之:指着它觉得它奇特。指,指点。异之,觉得它奇特。异,意动用法。点出西山。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zhn)莽,焚茅茷(f) ,穷山之高而止。 湘江:应为潇水。潇水流经永州城西,至萍州才与湘江汇合。缘:沿着。染溪:又作“冉溪” ,柳宗元又称为“愚溪” ,是潇水的一条小支流。斫:砍伐。榛莽:指杂乱丛生的荆棘灌木。茅茷:指长得繁密杂乱的野草。茷,草叶茂盛。穷山之高而止:一直砍除、焚烧到山的最高处才停止。穷,尽,指把榛莽、茅茷砍除、焚烧尽。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rn)席之下。箕踞:像簸箕一样地蹲坐着。指坐时随意伸开两腿,像个簸箕,是一种不拘礼节的坐法。正规坐法,屁股要压在脚后跟上,两腿不能伸直。箕,簸箕,这里是名词作状语。踞,蹲坐。遨:游赏。土壤:土地,指地域。衽席:坐垫、席子。点出宴游。 其高下之势,岈(xi)然洼然,若垤(di)若穴,尺寸千里,攒(cun)蹙(c)累积,莫得遁隐。 其:代词,指上句“数州之土壤” 。岈然:高山深邃的样子。岈, 广韵:“岈,蛤岈,山深之状。 ”洼然:深谷低洼的样子。 “岈然”承“高” , “洼然承“下” 。垤:蚁封,即蚂蚁洞边的小土堆。 “若垤”承“岈然” , “若穴”承“洼然” 。尺寸千里:(从西山顶上望去)只有尺寸之远,实际上有千里之遥。攒:聚集在一起。蹙:紧缩在一起。累积:堆积。莫得:没有什么能够。莫,没有什么,代词。得,能。遁隐:隐藏。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萦青缭白:青山萦回,白水缭绕。作者为了突出“萦” “缭”景象,有意把主谓式变成动宾式。白,指山顶所见潇、湘二水。际:接近,动词。四望如一:向四面望去都像一样的。写西山所见之景。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1u)为类。 是山:这座山,指西山。特立:特别突出。培塿:小土堆。悠悠乎与灏(ho)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悠悠乎:辽阔浩渺啊。灏气:同“浩气” ,指天地间的大气。俱:在一起。莫:不能,副词。涯:边际。这句是说西山在空间上的广大。洋洋乎:悠然自得啊。造物者:创造万物的天地,指大自然。穷:尽。这句是说西山在时间上的永恒。抒西山所得之趣。 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引觞:拿起酒杯。满酌:斟满酒。颓然:东倒西歪地。颓,跌倒。然,形容词词尾,表示“的样子” 。就:接近,进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苍然:灰暗的样子,这里是形容傍晚的天色。犹:还,仍然。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心凝:思想停止了(不再想任何事情) 。形释:形体消散了(忘掉了自己的存在) 。万化:万物变化,指自然界万物。冥合:不知不觉地融合为一体。尽西山宴游之乐,释胸中无限烦恼。照应开头的“恒惴栗”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向:以前。未始游:不曾(真正)游赏过。于是:从这里。乎:句中语气词,不译。点出“始”游。 故为(wi)之文以志。为之文:把这次西山之游写成文章。之,代指西山之游,是动词“为”的间接宾语。志:记载下来。说明写作目的。 是岁元和四年也。是岁:这一年。元和:唐宪宗李纯年号。点明写作时间。第二自然段,具体叙写在西山顶上见到的“尺寸千里”的奇特景观,暮不欲归的宴游之乐和“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的独特感受。【译文】我自从成为有罪的人,住在这个州里,就常常恐惧不安。如有空闲时间,就慢慢地行走,无拘束地游玩。每日和那些同伴,上高山,入深林,走到曲折溪流的尽头。幽僻的泉水,奇异的山石,没有一处僻远的地方不曾到过。到了目的地就分开草而坐下,倒尽壶中酒,一醉方休。醉了就互相枕着睡觉,睡觉了就做梦。心里有向往的好境界,梦里也就有(在这种境界中获得的)相同的乐趣。睡醒了就起来,起来了就回家。我以为凡是这个州的山有奇特形状的,我都游过了;可是我还未曾知道西山的奇异特别。今年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培训调查对象的知识要求课件
- 遗传转基因技术在新品种选育中的应用
- 口罩戴法课件
- 肺隔离症的影像表现
- 2025年度电商网站SEO优化与流量提升外包服务协议
- 口才日常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新能源汽车融资租赁合同:绿色出行专项版
- 2025年度别墅豪华装修工程半包施工合同
- 2025年住宅租赁合同解除及租赁关系终止证明协议书
- 2025年高端智能电动汽车租赁及自动驾驶系统集成服务合同
- 公司解散清算的法律意见书、债权处理法律意见书
- 离婚协议书电子版下载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钻井液技术规范样本
- 电气专业求职个人简历模板5篇
- 创新基础(创新思维)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02jrc901b电子海图操作jan中文说明书
- 田间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
- 井下管路安装、维护管理规定
- GB/T 7967-2002声学水声发射器的大功率特性和测量
- GB 38507-2020油墨中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含量的限值
- GA/T 1162-2014法医生物检材的提取、保存、送检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